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公式教案
课时数:1课时
适用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内容:数学公式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常见的数学公式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2.讲解:依次介绍常见的数学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 一次函数的一般式 y=kx+b
-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 x=-b/2a, y=-Δ/4a
-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公式sin^2θ+cos^2θ=1
- 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 a^2+b^2=c^2
3.练习:请学生尝试运用这些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在课程结束前,对学生掌握的数学公式进行总结和梳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5.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运用数学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扩展阅读: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拓展更多数学公式的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习题的解答情况,评估学生对数学公式的掌握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教师备课:提前准备好课件和练习题,确保教学内容有条理和清晰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各种常见数学公式,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为更高水平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公式
小学数学教案公式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小学数学公式
2. 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1. 了解各种常见数学公式
2. 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公式的含义
2. 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数学教辅材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常见数学公式,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二、学习常见数学公式(15分钟)
1. 老师通过PowerPoint课件介绍几个常见的数学公式,包括:
- 周长和面积公式
- 体积公式
- 运算符号的优先级
2. 通过示例讲解公式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具体运用。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
1. 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的方式,解决老师布置的练习题,灵活运用公
式解决问题。
2. 老师逐一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
2. 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和总结今天学习的数学公式,做到熟练运用。
五、收尾与反馈(5分钟)
1. 整理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检查他们对公式的理解程度。
2.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运用公式的熟练度。
以上是一份小学数学教案的公式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并且已经能够熟练地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它们的一般形式;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仍有一部分认知较慢、运算不扎实的同学不能够熟练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已经具备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经验;学生通过《规律的探求》、《勾股定理的探求》、《一次函数的图像》中一次函数增减性的总结等章节的学习,已经逐渐形成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用公式加以归纳总结的数学建模意识,并且已经具备本节课所需要的推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公式法实际上是配方法的一般化和程式化,然后再利用总结出来的公式更加便利地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首先要夯实上节课的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般规律性的探求——推导求根公式,最后,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其中,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正确地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一;正确、熟练地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正确的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在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②能够根据方程的系数,判断出方程的根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③通过正确、熟练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④通过在探求公式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使用公式过程中的小技巧的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课时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回忆巩固;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忆巩固活动内容:①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 2+3=7x (2)3x 2+2x+1=0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运算,可找位同学上黑板演算②由学生总结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方法:第一题: 2x2+3=7x解: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2x2-7x +3=0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2 023272=+-x x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0231649)47(2722=+-+-x x即: 01625)47(2=--x1625)47(2=-x两边开平方取“±” 得:4547±=-x 4547±=x写出方程的根 ∴ x1=3 , x2=21第二题: 3x2+2x+1=0解: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3 031322=++x x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02391)31(3222=+-++x x即: 01825)31(2=++x1825)31(2-=+x ∵01825<-∴原方程无解活动目的:(1)进一步夯实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在这里相对于书上的解题方法作了小小的改动:没有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而是在方程的左边直接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以后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保持一致。
教学设计——使用公式计算数据
2、在电子表格中公式的组成元素、组成公式的格式
3、使用电子表格计算数据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具体包括计算各科成绩的总分、平均分和折算总分。(本节课以“综合评分工作表”和“八(1)班学生必修课成绩”两张表中的数据为数据源。)
4、使用电子表格中用公式方便、快捷的计算数据。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上课时的观察和体会,对学生的情况做了一下简单的分析:
之前一起用电子表格的公式计算了“综合评分”表中的基础评分。这节课一起来看怎样用电子表格的公式计算平均分。方法和我们上节课的方法是一样。分别让各个小组代表把自己小组得出来的答案以及过程一一比较。
分发“综合评分”工作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0
书中第54页其他计算
课堂练习:做一做计算八(1)班学生必修课成绩的折算总分
有些同学可能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修改了某单元格中的数据时候那么用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会随之改变。这就是电子表格中强大的自动计算功能。
间接回答为什么会使用单元格地 址 的 引用。扩展新词:相对引用
4
第一学时小结
我们利用这节课知道了电子表格中的公式、以及公式的组成,并结合书完成了一个做一做任务。这和我们数学中的公式计
总结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情况和完
5
算数据的思路是一样的, 但是表示的方法和工具不一样。
成练习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们的解决方法。
课后练习和预习
1
第二学时:
围绕问题
内容讲述教学作用备注时间(分钟)
课程引入
主要是对上节的提示和补充
5
书中第52页求平均数计算
分小组做一做:在“八(1)班学生信息”工作簿的“综合评分”工作表中,计算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必修成绩、选修成绩这4项的平均分。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公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公式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4课公式的计算。
了解了Excel 2010的窗口组成及数据录入和工作薄的保存后。
本节课主要了解公式有关的规则,掌握在单元格中正确输入公式,运用公式在表格中进行计算,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从学生特点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很浓,计算机操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公式的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公式的有关规则,掌握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并进行修改,学会运用公式在表格中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新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体验在Excel中进行公式计算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亲身体验 Excel中公式计算的功能,培养学生敢于动手,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了解公式规则并熟练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公式在表格中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录音(并用多媒体显示故事图片):在古印度,有个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打算奖赏他。
问他要什么,宰相说:“陛下,请您派人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里放1粒小麦,第二个小格里放2粒小麦......以后每一个格放的小麦都是前一格的2倍。
您就把棋盘上放满的64格麦粒都奖赏给我吧!”国王爽快的答应了。
师:国王到底需要拿出多少小麦呢?我们一起计算下吧。
第七格64第八格128第九格256。
这样一格一格算的话,我们一节课都算不出来,下面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吧。
生:哇!师:这些麦粒是个天文数字,据说,在古时候全世界两千年都难以生产出来这么多麦子。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算出来了吗?生:想!师:其实老师是利用了Excel公式中的计算功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式的计算》。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数据的计算(一)——公式计算》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发送一个练习题给学生自己操作,然后再进
行巩固练习。
3、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公式的计算以及单元格地址的
引用与公式的复制,公式必须以“=”开始,输完公式
按“enter”键。
4、课后拓展
下去以后把今天学习的公式计算应用到我们的生
活当中,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课例研究综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育人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是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上已经学习过公式计算了,同样
在我们的 excel 中也是有公式计算的,他能 Nhomakorabea我们把复
杂的问题简单化,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公式计算的神
奇力量吧。引入本节新课。
2、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1)输入公式 讲数字、圆括号以及算术运算符(等号“=”、加
号“+”、减号“-”、乘号“*”、除号“”、乘方“^”)
的使用和输入方法;讲解 Excel 中公式的运算顺序与数
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先函数、乘方、再乘、除,后加、
减,括号优先。
公式的输入“=(D3+C3)*E3”详细讲解输入方法,
并多次操作几组。强调输入必须以“=”开始,按
“enter”键结束输入。讲解为什么输入的公式是“=
(D3+C3)*E3”,而不是直接输入数据。并补充讲解选
件,对电子表格有一定的了解,已经了解了加减乘除法
学生学习能 的算式计算,所以从概念上来理解本课内容相对容易。
力分析 但是初一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自村完小,以前没有接触过
计算机,所以对圆括号以及算术运算符的输入方法不
懂,要详细讲解。结合学生的以上特点,我将采用教师
讲解、演示,学生操作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探究、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乘法公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公式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乘法公式的运用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乘法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公式。
三、教学准备:1.教师:黑板、彩色粉笔、讲义、乘法公式的实例题;2.学生:铅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明买了2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10元,你能帮小明计算出总共花了多少钱吗?”。
2.让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答案,并将结果告诉全班。
步骤二:引入乘法公式1.将步骤一的问题转化为乘法公式:2×10=20。
2.指出“2×10”表示的含义是“2本书,每本书10元”,结果“20”表示的是小明总共花了20元。
3.解释乘法公式的定义和意义,即“乘法公式是一种将多个相同数值相乘的运算表示方式”。
步骤三:乘法公式的运用方法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乘法公式“4×3=12”。
2.向学生解释乘法公式的结构,即“乘法公式由两个乘数和一个积组成”。
3.提醒学生:乘数的位置可以变化,但乘数的值不能变。
4.告诉学生:“乘法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一些重复性的问题,比如买了多少个相同的物品总共花了多少钱,或者一天有多少小时等等。
”步骤四:练习乘法公式1.让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公式,如“2×5=?”、“3×4=?”。
2.让学生交换乘数的位置,并写出相应的乘法公式,如“5×2=?”、“4×3=?”。
3.让学生用乘法公式计算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天有24个小时,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30天,一年有365天,你能计算出一年有多少个小时吗?”。
4.让学生互相出题,看谁能最快地用乘法公式计算出答案。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找出自己周围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尝试用乘法公式解决。
2.请学生将他们在小组中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向全班汇报,以便分享和学习。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篇一:EXCEL函数教学设计篇一:excel函数使用教案excel函数和公式的使用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excel函数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计算,是掌握excel软件使用的更高层次要求。
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排名(rank)三个函数,第二课时学习条件函数(if)和统计函数(countif)。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公式法进行数据计算,函数其实是一些预定义的公式,因此属于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为学习后面两个函数作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了解max、min、rank、if、sumif函数的功能。
2、掌握max、min、rank、if、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3、本节课的重点是max、min、rank、if、sumi函数的使用方法,难点是函数的单元格区域选择。
因为选择函数使用的区域是得出正确结果的前提,只有指定准确的函数使用范围,才能真正掌握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这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同时给出五个功能各异的函数,学生一时难于完全掌握,因此需要必要的引导,发现其共性,逐步领会。
二、教法设计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主要内容,采用情景导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数据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活动的规划和组织,旨在帮助学生发展数据分析和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
本文将使用以下公式来设计数据教学活动:1.数据分析能力的评估公式: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数据解释-数据收集:学生能够有效地收集和获取所需的数据。
-数据清洗:学生能够清洗和预处理数据,以准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数据可视化: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将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解释的图表和图形。
-数据解释:学生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
2.数据驱动决策能力的评估公式:数据驱动决策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决策制定+决策实施+决策评估-决策制定:学生能够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明确和有效的决策。
-决策实施:学生能够有效地实施决策,并跟踪和监测实施结果。
-决策评估:学生能够评估决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基于以上公式,下面是一个数据教学设计的实例:主题:学生就餐偏好分析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2.发展学生的数据收集和数据清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将数据可视化和数据解释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教学步骤:1.数据收集(1个课时)-学生在班级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同学们的就餐偏好数据,如喜欢吃的食物种类、饭菜的价格、对环境和服务质量的评价等。
-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电子表格,并保存在共享文件夹中。
2.数据清洗(2个课时)- 学生使用Excel等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删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学生记录并解释清洗过程中的决策和操作。
3.数据可视化(2个课时)- 学生使用适当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如Excel图表、数据可视化软件等,将清洗过的数据转化为图表和图形。
-学生解释所选用的可视化方式,并分析和解释图表和图形的含义。
4.数据解释(2个课时)-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根据图表和图形中的数据,提取有效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标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
2.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3. 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判断根的情况。
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公式推导,加强推理技能训练,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教学重点1. 正确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正确、熟练地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方程,提高综合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正确、熟练地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方程,提高综合运算能力。
教法学法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回顾巩固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2+3=7x (2)3x2+2x+1=02.总结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方法: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活动一:自主推导求根公式。
提出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学生可互相交流推导过程及碰到的问题,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推导过程。
活动二:归纳总结公式法定义和根的判别式。
在推导过程中碰到开平方时自动导入对b2-4ac的判断(1) b2-4ac≥0时可以开平方,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b2-4ac=0时可以开平方,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 b2-4ac<0时不可以开平方,方程没有实数根。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解:(学生口答)(1) 2x2+3=7x (2)x2-7x=18 (3)3x2+2x+1=0(4)9x2+6x+1=0(5)16x2+8x=3 (6) 2x2-9x+8=0学生迅速演算或口算出b2-4ac,从而判断出根的情况。
2、上述方程如果有解,求出方程的解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过程。
师生共同指正过程并强调书写格式。
3、当堂检测(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的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之《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摘要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初中数学《使用公式计算数据》这一知识点展开,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与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形象的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公式计算;数据分析;逻辑思维;合作学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公式的定义和含义;(2)掌握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方法;(3)理解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使用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方法。
2.难点:学生理解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及过程: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2.教学过程:(1)导入与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与合作(35分钟)a)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一组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并思考如何使用公式计算这组数据。
b)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归纳出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规律。
c)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对归纳的规律进行讨论和修正,形成最终结果。
(3)展示与讲解(20分钟)a)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介绍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方法和应用情况。
b)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4)练习与巩固(25分钟)a)学生进行个体练习,根据给定问题使用公式计算数据。
b)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讨论,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c)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数据的自动填充与公式运算教学设计
1 23(3)小组交流:在工作表中添加那些栏目能使表哥数据更有可比性?如何添加2、班级交流:交流小组讨论结果3、小结:可添加学号,总分,平均分4、出示课题:数据的自动填充与公式运算参与讨论;积极回答听讲明确任务3、快速输入有规律的数据(15分钟)1、讲授:自动填充数据功能2、阅读教材:请学生阅读教材48页读一读内容,并思考:能作为填充的数据需要那些规律3、演示:教材49页的做一做任务(1)打开一个工作表(2)在单元格中输入一组词(3)引导学生观察单元格边框的变化(4)讲授填充柄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当鼠标靠近“填充柄”时的形状。
(5)如何拖动鼠标,填充数据4、学生练习:教材49页的做一做任务5、演示:教材50页的做一做任务2 操作(1)分析数据变化规律:等差数列(2)讲授:年份、月份、星期等常用数据可以使用自动填充。
6、出示学生练习任务(1)教材50页的做一做任务2 操作(2)找一找:数据的填充规律(3)找一找:哪些有规律的字符可以自动填充7、教室巡查,纠正学生错误操作8、讲授: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9、学生练习(1)纠正错误(2)完成教材50页试一试任务10、演示教材51页中做一做的任务(1)打开“编辑”菜单中的填充菜单,引导学生认识子菜单中的菜单命令。
(2)讲授对话框选项的功能:等比的概念;11、教室巡查,纠正学生错误操作12、讲授: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13、学生练习(1)纠正错误(2)完成教材52页试一试任务认真听授,阅读思考观看演示,认真思考练习观看演示,认真思考练习,互相帮助认真解决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练习观看演示,认真思考认真听讲,对号入座纠正错误,认真完成任务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精神、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4、用公式计算单元格中的数据(15分钟)1、复习:算术四则运算算式(1)运算符(2)括号(3)运算规则2、学生阅读:53页的读一读并思考:(1)完整的公式由几部分组成?(2)计算机使用的算术运算符与数学运算符有哪些需别3、班级交流4、学生练习:53页做一做任务5、教师巡视,纠正操作错误6、演示:53页做一做任务27、学生练习:53页做一做任务28、教师巡视,纠正错误操作9、讲授:巡视中发现的主要的问题10、学生练习(1)纠正错误(2)完成教材54页的试一试任务听讲阅读并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实际操作看演示练习对号入座修改错误努力完成任务通过复习运算符,比较计算机内部使用的运算符的差异,帮助学生记EXCEL中的运算符。
初中数学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公式的美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公式,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方程求解公式等。
2. 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应用。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难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本节课要讲解的数学公式。
2. 讲解公式:详细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将公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些数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公式的拓展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讲解的数学公式,巩固记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公式的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是否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是否能积极参与,发挥团队精神。
3. 学生对公式拓展应用的思考,是否能提出新的解题思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公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计算数据—公式和函数》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公式和函数的概念。 能力与育人价值:能够使用电子表格的函数和公式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情感价值与态度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主要以任务进行驱动,按照课文中的
操作提示进行操作,通过操作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学 学生学习能
生对于此教学方法比较认同,并形成一定的习惯,能够 力分析
完成的操作演示,并对之前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特殊问
题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接到任务后,都会比较
投入的去思考该如何完成任务,并能够认真阅读课本内
容,然后按期完成所有内容。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环节,学生一般先会弄清本次
课的任务要求,然后带着任务去按照课本的操作提示进
教学过程 行操作,当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小组会进行讨论,在此
过程中,教师巡回进行观察和指导,对学生存在的疑问
进行解答。
在本次课程中,教师可上网搜集关于先搜集一些关
于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的微课视频和典型案例,视频用
课例研究综 于知识点的讲解,案例,教学设计更应当倾向于让学生自
己探索、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计算数据—公式和函数》教学设计 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计算数据—公式和函数》
称
本课主要学习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并应用一
些实例进行函数的应用。本课重点为能够使用公式和函 教材分析
数计算数据,难点为能够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
和分析。
学科素养核心与大概念: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的素
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
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能互相讨论解决,在此
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公式高中
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公式高中教学内容:数学公式适用年级:小学、高中1. 教学目标:小学: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公式,能够熟练运用求解简单算术题目。
高中:掌握常见的代数、几何公式,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
2. 教学重点:小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公式。
高中:常见的代数、几何公式。
3. 教学内容:小学阶段:1)加法公式:a + b = c2)减法公式:a - b = c3)乘法公式:a × b = c4)除法公式:a ÷ b = c高中阶段:1)代数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公式:ax^2 + bx + c = 0,x = (-b ±√(b^2-4ac))/(2a)- 四则运算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2)几何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2-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 底 × 高4. 教学方法:采用示例分析、练习应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算术题目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公式的运用方法。
5. 教学过程:小学阶段:1)加法公式练习:给出多个算术题目,让学生用加法公式计算答案。
2)减法公式练习:同上,让学生通过减法公式计算答案。
3)乘法公式练习:同上,让学生通过乘法公式计算答案。
4)除法公式练习:同上,让学生通过除法公式计算答案。
高中阶段:1)代数公式练习: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等代数题目,让学生运用公式求解。
2)几何公式练习:给出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几何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计算。
6. 教学反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学公式知识,然后在下节课进行检查和评价。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公式,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和技巧。
《EXCEL公式》教学设计
《Excel公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认识电子表格中一些常用的函数,学会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会格式化表格。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课题分析本节课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Windows环境)》中《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的内容。
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
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重点:Sum、Average、Max、Min、Countif等函数的使用难点:如何按成绩来排名次(三)教学策略分析1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一般计算机水平的能力,能熟练打开和保存Excel工作簿文件,对Excel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数据填充有了较充分的认识,有对数据排序的能力,具有格式化电子表格的能力。
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计算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有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
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Excel知识。
立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立方差公式教学设计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立方差公式,培养他们在数据分析和统计中的能力,培养运用立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立方差公式的概念和作用2. 解释立方差公式的计算步骤3. 展示立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4. 练立方差公式的计算和分析教学流程步骤一:引入1. 分享一个实际问题,例如:班级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成绩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
2. 提出立方差公式的概念,解释它在统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1. 通过示意图或实际示例,展示立方差公式的计算步骤,包括求平均值、计算每个数据的差值、求差值的立方、求立方的平均值。
2. 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立方差公式的原理和运算。
步骤三: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问题,例如:不同班级学生的身高差异。
引导学生运用立方差公式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分组讨论,学生自主分析不同案例中立方差的计算过程。
步骤四:练1. 给出一系列数据集,要求学生利用立方差公式计算并分析数据。
2.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练。
步骤五:总结1. 进行知识点总结,复立方差公式的计算步骤和应用要点。
2. 激发学生思考,探讨立方差公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展示相关案例。
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案例演示立方差公式的计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和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立方差,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并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练评估:根据学生在练中的表现和答题情况进行评估。
3.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展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包括立方差公式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使用公式和函数求和、求均值》教学设计
《使用公式和函数求和、求均值》教学设计
桃园中学刘海生
一、学习者分析
面向对象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已基本掌握Excel工作表的建立,数据的录入、使用拖曳填充法录入有规律数据、表格格式处理等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个别学生在使用公式编写和函数时碰到困难,易受到挫折,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个别辅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
1、主要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公式编写和利用常用函数进行计算,学会使用数据与公式的复制的办法——拖曳填充。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式的编写和复制,函数SUM、AVERAGE的使用;
难点:公式与函数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简单公式的编写;
(2)掌握函数SUM、AVERAGE的使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运用公式与函数进行计算,拖曳填充等操作,体现Excel在数据处理中带来的便利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据处理,培养学生使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意识,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与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公式的编写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函数的使用以教师为主导,任务活动为主线,重视直观演示和学生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素材准备
二份表格:任务一、二;
课堂小测:使用公式和函数求和、求均值
学学练练:微视频2个
六、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固原五中杨宏霞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内容。
完成了对工作表中数据的采集和美化后。
本节课主要介绍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特点,使用公式处理数据,完成对工作表中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
从学生特点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现肤浅,不求甚解,教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帮助老师计算期末考试总分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三、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指导,即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尝试、讨论和自主学习,学会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
课堂上的主要时间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创作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设计和安排不仅使知识简单的课程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在归纳总结与作品评价上,主要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Excel中的数据计算的方法;学会在Excel 单元格中正确地输入公式;能对照书中表格中的内容找出错因并改正。
2、过程与方法:公式的输入;单元格引用;复制公式并自动填充公式的计算结果。
能结合数学内容理解公式的概念并能灵活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讲解和学生尝试操作探究相结合;体验Excel中的数据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五、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创建和编辑公式、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并能通过在填充区域中复制公式并自动填充公式的计算结果。
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公式的概念,此知识点通过教师演示点拨学生。
学生理解、操作。
六、教学难点及解决策略
单元格引用,运用数学内容正确编辑公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通过观看操作提示及小组的交流与协作互助,让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懂得寻求协助,从而突破难点。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知识,是电子表格中使用公式计算数据中是最难的一部分知识,教师改变传统的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如何操作及枯燥地讲解,而是利用课间学生进机房的时间先观看课件,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上课铃响之后给出任务,让学生来试着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安排学生实际操作,从中观察、体会、理解、掌握使用公式计算数据及单元格的引用的方法,并能在填充区域中复制公式并自动填充公式的计算结果。
让学生多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任务、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八、依据的理论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来。
九、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