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意思
李叔同的词《送别》
送别【作者】李叔同【朝代】近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创作背景李叔同(弘一法师)19世纪,美国作曲家约翰·庞德·奥特威创作了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流传到日本后,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李叔同于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留学,学习油画兼修音乐戏剧。
此间他接触到了犬童球溪的《旅愁》,将歌词作了翻译:“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
独身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思故人,高堂会双亲。
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梦断心。
1915年,回国后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是一片凄凉。
李叔同与好友许幻园挥泪而别,却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也没听见。
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了《送别》[5] 。
李叔同对原曲作了少量的修改,又配上新的歌词。
歌曲鉴赏《送别》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
作为一个第三人称去叙述好友将要远行,而作为至交好友的二人从此将各奔东西,于是送了好远来到了长亭外,长亭在古时候通常是一个栈道,为了旅人休憩或者是在朋友送行时使用的,长亭也就暗喻了两人要分别,古道边又是苍茫的寂寞,芳草一望无际,显出一片孤寂的景象,从不同的角度为送别打下烙印。
第一部分李叔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创作手段,让他的创作有着浓郁的抒情性质,并且有着很高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这个时候他的作品已经可以说很富有艺术歌曲的初期特征了。
像《送别》的第一部分这样的写作手法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心旷神怡,置身平静的江面上,感受晨曦水雾的迷蒙,声音是传的非常远的,并且还给人一种平稳的、连贯的、延伸感觉,符合整个乐曲的美感。
李叔同《送别》原文
李叔同《送别》原文
原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李叔同:
纵观李叔同的一生,可谓传奇与神奇,可称全才更是奇才。
其父辈曾富甲一方,年近花甲之岁与小妾才生下幼子李叔同。
5岁时其父离逝,往后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颖,诗书画样样精通,但处在上世纪初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年代,少年不得志,一腔热血和才华而无法施展,可以说整天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后终于在迷茫中远渡xx留学艺术,以求艺术救国化人,学成回国从事绘画、音乐等教育工作。
也只有在此期间算是充实的人生。
也由此开创了美术、西洋音乐等先河,被后人称为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学堂乐歌—送别》
《学堂乐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进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送别》是李叔同作词的一首清凉歌,也是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曲者原本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自约翰·P·奥德威,歌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
由于此曲十分优美,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便依其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热衷音乐,他对《旅愁》有较深的印象。
《送别》是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创作的,此时他已开始接触佛教,并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
出家前,“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
一个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
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也没听见。
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送别》一词写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讲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构筑的却是人生的天问风景。
在这首清词丽句中,蕴藏着禅意,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作品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
弘一法师的众多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和精神。
“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大师的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宁静淡雅,给人启迪。
法师的词像一杯清香的茶,清淡纯净,淡中见真味。
从《送别》词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李叔同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人生悲欢离合的认知,加上学佛的历程,作者已悟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之道理,使听者也悲切地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送别》后来被我国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作为主题歌和插曲。
该曲诉说一种离别之情,唱起来如怨如诉。
送别歌词与朋友说法
一、歌名:送别作词:李叔同(弘一大师)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二、歌曲:朋友歌手:周华健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什么真爱过才会懂会寂寞会回首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声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三、对友谊的理解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
没有朋友,世界就不可爱。
一个人没有朋友,就像生活里没有阳光。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朋友是有困难的时候出来拉你一把的人是你有烦恼耐心听你说你所有心事的人是你人生得意的时候真心为你高兴的人是你走错路的时候指给你引路的人是你一生的财富——记住财富不是你一生的朋友而朋友才是你一生的财富友善地对你,教你健康上进,为你前途命运着想,与你共苦享甘,平静的日子里,他好象不存在,有事时,他第一个来到你的身边!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因为我有这样的朋友!四、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
——《易·系辞》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良。
——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李叔同《送别》赏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第一次看到这首词,是在高一语文《课堂作业》课外阅读里看到的,读了第一遍就觉得有特别之处,让人遐想。
这首词是李叔同早年所作,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
“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
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长城外古道边表达的意思
长城外古道边表达的意思“长城外,古道边”这句话出李叔同的《送别》,表达的是一种离愁别绪。
它描述的是在长城外,古老的道边上,芳草萋萋,环境荒凉,渲染了一种荒凉、凄迷的氛围,突出了离别的感伤以及人生飘忽不定的感觉。
【原文】近现代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赏析】这首《送别》诗,融情入景,借景写情,寓意深刻,意境开阔,既写出李叔同留恋春景,舍不得离开的心情,又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
首句是起兴之笔,不仅点明了地点,而且勾起了愁绪。
“长亭外,古道边”是地点,“芳草碧连天”不仅写出了道路两侧芳草的绵延不绝,同时也暗示了分别时绵长的离愁和难舍的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寓情于景,晚风拂柳,在写实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笛声残”写出了送别时悠扬的笛声,“残”字流露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情绪,笛声幽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催人泪下,道出了李叔同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
第五、六句写出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
“一壶浊酒尽余欢”是送别的最高境界,意思是说把酒尽欢,即便明晨分别,今宵也要尽情欢乐。
这不仅写出李叔同的旷达与超脱,也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第七、八句结束全词,使词意前后相连,意脉贯通。
“天之涯,地之角”极言分手地点之远。
“知交半零落”写惜别怀远之意。
“总是那么长久。
整首词借景抒情,将朋友间送别的那种凄凉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惜别时的忧伤、悲凉之情。
品读李叔同与他的《送别》
品读李叔同与他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李叔同或许人生就像跑步,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李叔同其人188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津门巨富桐达李家忽生异象,一只喜鹊衔松枝飞入五姨太王凤玲阁中。
不久,王氏便诞下一男婴。
笃信佛教的李府相信此乃佛赐祥瑞,六十八岁的李筱楼年近古稀又得一子,更是喜不自胜,紧攥着手中佛珠,长诵一声无量寿佛。
这个排名老三、哭声如钟的男婴,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即后来的一代通才、奇才弘一法师李叔同。
青年时期的李叔同五岁那年八月,父亲往生家中延请高僧诵《金刚经》,初见僧人,幼小的李叔同便心生莫名欢喜,与同龄的侄儿以床罩作袈裟,口诵佛号扮演和尚。
很小的时候,李叔同就跟随大娘郭氏学会了《大悲咒》、《往生咒》,稍长一些之后,由于母亲的特殊地位及家庭变故,使他对人世有更深刻的理解,十五岁便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之警句。
命运好像在不经意中早已埋下了草灰蛇线的伏笔。
弘一法师书法作品1895年,十六岁的李叔同考入辅仁书院学习八股文,辅仁书院每月都要考两次试,别的同窗还在为考课作文抓耳挠腮一筹莫展时,李叔同却为纸短文长而别出心裁,他在一个字格内写两个字还意犹未尽,因此博得了“李双行”的美誉。
同窗们羡慕他思如泉涌、文不加点,却鲜有人知他六岁开始就从仲兄受启蒙教育,七岁学习各类文选,八岁拜于云庄先生门下攻读经史子集、学书法、制金石,十三岁时就以书名而初闻于乡,天才,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李叔同画作迁沪之后,李叔同以富家公子身份结交上海名流,并加入“城南文社”崭露头角,除文艺应酬外,李叔同还常往返于津沪之间。
1901年,名伶杨翠喜至津演出,这一年,李叔同初遇杨翠喜,一见倾心,每晚他都要去戏院为其捧场,痴痴地看她在台上浓妆艳抹、顾盼流转,戏散后又提着灯笼走很远的路送她回家。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水调歌头·盟鸥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
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废沼荒丘畴昔。
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译文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
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
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疑猜。
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也邀请它一起来。
鸥鸟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是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
可笑你只知盯住游鱼多么痴呆,却不懂我此时举杯的情怀。
昔日这里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洁,清风徐来。
人世间几度欢乐,几度悲哀?河东绿荫尚嫌稀少,还须把杨柳多多来栽。
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⑵盟鸥:是活用《列子·黄帝》狎鸥鸟不惊的典故,指与鸥鸟约盟为友,永在水国云乡一起栖隐之意。
李白诗:“明朝拂衣去(归隐去),永与白鸥盟。
”⑶带湖: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北灵山下。
⑷翠奁:翠绿色的镜匣。
这里用来形容带湖水面碧绿如镜。
⑸先生:作者自称。
杖屦(jù):手持拐杖,脚穿麻鞋。
《长亭送别》解析演示教学
[二煞]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 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二、《长亭送别》曲词以词采典雅见长,情景交融。 试以[端正好]为例,说说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
一、意象的组合, 典雅华美 :
•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守)
• B. 虽 然 眼 底 人 千 里 ( 眼 前 ) 趁路程节饮食(赶)
•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 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 D.一递一气长吁气(交替)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长
亭
王送
实 甫
别
长 亭 元送 王别
实 甫
·
长亭
长亭短亭是古时设在官道 旁的供旅客休息的亭子, 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 里,长亭短亭。即言十里 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 王实甫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 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 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 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 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 “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 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令 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 与张生私下成婚。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什么意思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什么意思意思是一壶浊酒尝尽剩下的欢乐,今夜别做那种让人心寒的梦了,别让美梦变寒冷。
饮下一瓢浊酒消耗掉剩余的欢乐,这样今晚就能暂时告别梦中的寒冷和孤寂了。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下之大,没有一知心人。
只剩一壶酒陪着来寻找欢乐,今晚过去梦里也许美好,可醒来后的孤单与美梦相比显得更加寒冷凄惨,最后还是一个人孤零零。
用天涯海角,知己零零散散地散布各处,一壶浊酒尝尽剩下的欢乐,今夜别做那种让人心寒的梦了,别让美梦变寒冷。
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表达了和朋友的分离之情。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出处全诗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宵别梦寒(元伯祭)
今宵别梦寒(元伯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弘一法师)——XX年5月14日夜二○一二年五月五日夜,约十一点,我还在深圳住所楼下饮酒,二姐哭着传来噩耗,元伯已于半小时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我强忍悲痛告别一席友人,离桌才几步,泪水便夺眶而出,走出几十米,心和胃便隐隐作痛,当夜垂泪几乎至天明,前尘往事仿若如昨,一时醉意全无。
虽是意料中事,但真正等到阴阳陌路,心痛仍是难以承受。
生死面前无大事,再重要的工作也全无心情理会了。
五月九日晨,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回到故乡太阳冲沉痛悼念我们至亲至爱的元伯,此时他的遗体已封至冰棺,从此天人两隔!三个月前的春节,我在家乡寺坪见到日思夜想的元伯。
从发现胃癌,他已历经了近三年的病痛折磨,此时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
夜深人静,屋内熄了灯,外面大雪纷飞,他坐在床头,背后倚靠着厚厚的棉被,一把电热扇让屋内充满了温暖火红却又沉寂的光。
疼痛难忍的时候,他便趴在伯母身上唉声叹气,我在背后给他轻轻按摩,他经常痛得整夜整夜的不能成眠,我便陪他拉家常,一起回忆他一生走过的或幸福或艰辛的时光,聊聊我工作上的悲喜和外面变幻的世界,直到他身心疲惫忘记些疼痛、意识模糊而渐渐睡去。
他第二日逢人便说明儿这孩子没什么瞌睡,其实他哪里知道,我在面对一个即将大去之人的那种悲伤又难舍的心情!他也知道自己时日不长,仍坚持从湘西回桃源过最后一个春节,见一见久违的亲人。
一个月前清明节的时候,元伯上洗手间都要伯母扶看了,有一次他从马桶上起来,差点一头跄在地上,他说自己的脑袋撑不起来,断了神,不是好兆头。
我从深圳奔赴回老家祭完祖先后,当天就带上老婆儿子,和成都的大哥一家、元伯一起长大的几个家族兄弟近十人赶到吉首探望他老人家。
元伯见到这么多亲人很开心,精神好像比春节时焕发了很多。
家里睡不下,哥哥在宾馆开好了房我也不想去,陪了元伯三晚,夜了便趟在客厅沙发上。
歌词《送别》解读
歌词《送别》解读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哇,这歌词一出来,我就好像看到了一条长长的古道,旁边都是青青的草呢!就像我和小伙伴们在野外玩耍,看到那一大片草地一样。
我对小伙伴说:“看,这多像歌里唱的呀!”2.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哎呀,这让我想到夏天的傍晚,柳枝在风中摇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笛声,就像那次我和爷爷在公园,爷爷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说:“爷爷,这感觉好奇妙呀,像不像歌里的情景?”3.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这听起来好难过呀,就像我转学后和以前的好朋友分开了,我心里想:他们会不会也像我想他们一样想我呢?4.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让我感觉像是大人们在分别时喝酒的样子,就像那次爸爸送叔叔去外地,他们喝了酒,还互相拥抱,我好奇地问:“爸爸,你们这是在干嘛呀?”5.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次听到这,我都觉得好熟悉呀,就像我每天上学走的那条小路,路边也有小草呢,我会自言自语:“这和歌里好像呀!”6.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真的好有意境呀,像我在乡下姥姥家,傍晚看着夕阳慢慢落下,耳边好像有若有若无的声音,我跟姥姥说:“姥姥,这感觉真不错呢!”7.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这好像在说友情很珍贵呢,就像我和我的好朋友闹别扭了,后来和好的时候,我心里默默说:我们可不能像歌里说的那样呀!8.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让我想到过年的时候大人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我会奇怪地问:“他们怎么喝那么多酒呀?”9.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哇,我每次唱到这都觉得好美好呀,就像我去郊游看到的美景,我开心地对同学们喊:“你们看,这里是不是很像歌里的!”10. “送别”这首歌真的太有感觉了,它的歌词让我想到了好多好多生活中的场景,这些场景都那么真实,那么让人难忘。
我觉得这首歌真的很棒呀!它用简单的歌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
《送别》赏析
《送别》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送别》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送别》赏析篇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出自近代诗人李叔同的古诗作品《送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鉴赏】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送别》赏析篇2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
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⑴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送别》歌词
《送别》歌词
歌曲《送别》是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的片尾曲,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
由朴树演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送别》歌词,供各位阅读与参考。
送别- 朴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千里酒一杯声声喋喋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朴树介绍
朴树,本名濮树,1973年11月8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男歌手。
朴树成长于北京,父母都是北大教授。
1993年考取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1994年放弃首都师范大学学业,开始音乐创作。
1996年10月签约麦田音乐,并录制首支单曲《火车开往冬天》;1999年1月发行首张音乐专辑《我去两千年》并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流行歌曲榜最佳新人奖和东方风云榜最佳新人奖等多个奖项;2002年出演电影《那时花开》;2003年11月发行专辑《生如夏花》。
2013年10月26日首次在北京举办演唱会。
2014年7月朴树为
电影《后会无期》创作献唱主题曲《平凡之路》,该歌曲获得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2014年10月11日朴树出席金鹰节颁奖晚会。
2014年12月31日,朴树出席江苏卫视新年演唱会,这是他回乡的首秀。
2015年12月31日,朴树到南京参加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演唱《好好地》及《生如夏花》,并与范玮琪合唱经典曲目《那些花儿》。
渡荆门送别鉴赏
渡荆门送别鉴赏渡荆门送别,是古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壮志豪情,也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情厚意。
下面,我们来具体鉴赏一下这首诗。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全文: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外的古道边,送别的场景,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荆门是古代的重要关口,荆门外的道路曲折崎岖,景色壮丽,饱含着离别的凄凉之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诗中的第一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的感受。
苍苍的天空,茫茫的大地,风吹草低,牛羊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行走,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时正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牧歌声在远处传来,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诗中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胡不归,意指何不归去。
诗人在远离故乡的时候,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他将自己比作形役,形容自己的身心受到束缚,但同时又不禁产生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的感慨。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这是诗中的第三句,诗人表达了对久别的思念之情。
经年的别离让诗人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他的魂魄无法进入梦中,无法与亲友相聚。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这是诗中的第四句,描绘了诗人长期在江边渔樵的情景。
白发的诗人在江渚上看惯了秋月和春风,这也是诗人离别后的生活状态。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诗中的第五句,诗人借酒浇愁,尽情享受离别前的欢乐。
但今宵离别的悲伤依然存在,诗人的梦境也会因此而变得寒冷。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诗中的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月下思念玉人的情景。
二十四桥是长江上的一处著名景点,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思念玉人的心情。
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离别时的壮志豪情、对亲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
小布张叔同的送别诗诗意
小布张叔同的送别诗诗意《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襄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母题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李白《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都是送别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至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满别情”与李叔同的《送别》,有许多的相通之处《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确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哪个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殿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襄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颅悟出世的暗示《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丽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关于送别的诗文赏析
关于送别的诗文赏析
《送别》是陈信荣作词,周传雄作曲,周传雄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恋人创世纪》中。
这首歌是一首流行风格的歌曲。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它的作词作曲人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
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天涯五友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
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
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总结: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
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
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意思
“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出自近代诗人李叔同的古诗作品《送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鉴赏】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orG,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
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