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和措施四
动火作业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动火作业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
危险源辨识:
1. 易燃物、易爆物:如油漆、溶剂、气体等材料。
2. 火源:如明火、电器等。
3. 热源:如高温设备、火炉等。
4. 病菌:如在污水管道堵塞处堵塞过长时间的管道中,可能会藏有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菌。
应对措施:
1. 在动火前,应检查场地周围是否存在易燃物、易爆物。
2. 确定合适的安全防范距离,防止火源直接接触易燃物、易爆物。
3. 减少动火作业时间和频率,杜绝因作业时间长、频率高而导致的事故。
4. 尽量使用不易燃、不易爆的材料或替代动火作业。
5. 在进行动火作业时,要使用专用的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防火手套等)和消防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6. 动火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防止因设
备故障而引发事故。
7. 进行动火作业时,要有专人监管,以确保作业安全。
8. 作业结束后,要对现场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以避免因残留物引发事故。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1、危险点是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对人身、设备事故的起因、事件、诱发条件等。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明确危险点分析责任人、各施工现场、作业过程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并告知所有参加作业人员。
3、危险点预控的目的是:预防人身伤亡事故、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交通、火灾等事故。
应重点防范: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火灾、爆炸等发生频率较高的人身伤害事故。
4、危险点分析应从安全管理、模板工程、施工用电、大型机械、明火、事故易发多发地点或作业环境、施工机具等方面入手,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4.1分析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针对作业项目的结构特点,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
4.2作业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4.3工作环境存在的有毒、有害、缺氧、高温等危险因素,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造成危害。
4.4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特别是交叉作业,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
4.5材料、设备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身及设备危险因素。
4.6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
4.7作业人员生理、心理素质差,身体状况不良,思想情绪波动,精力不集中,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5、每次施工作业前组织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时,必须由编制人员根据施工任务、作业环境、作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危险点分析,研究制定完善、可靠的预控措施,并经项目部有关部门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6、对已批准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中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在工作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对所有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点及预控措施交底,交底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参加交底人员确无疑问后亲自签名,不得代签。
7、作业中危险点分析、交底应做到全员参加,进行全过程、有针对性的分析交底。
交清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8、工作前完成危险点控制措施设置完成后,必须经安全交底人员检查正确无误,方可开始工作。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概率。
在工作场所,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
物理危险源:1.高温、低温和辐射:-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隔热服等。
-加强训练,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休息和防护设施。
2.电气危险:-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避免电流传导。
-为员工提供电气安全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
3.机械危险:-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强制员工戴上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腕等。
-提供安全培训,提醒员工注意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4.高处作业:-安装防护设备,如安全网、安全带等。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每位员工按照规定进行高处作业。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的高处作业方法。
化学危险源:1.有毒气体:-使用通风设备,确保气体及时排放。
-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对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良,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的生成。
2.易燃物质:-储存易燃物质时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柜、避免潮湿环境等。
-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提供培训,提醒员工正确使用易燃物质的方法。
3.化学品泄漏:-加强化学品存放管理,确保密封和储存正确。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泄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蔓延。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化学品。
生物危险源:1.病原体传播:-建立病原体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密闭操作、个人防护装备等。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受感染的生物材料。
人为危险源:1.操作失误:-提供充分培训,将员工培养成熟练的操作员。
-建立操作规程,要求员工按照规程操作。
-设定警示标志和指示牌,提醒员工注意操作风险。
2.缺乏或错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1.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是指在高空环境中进行的作业,如搭建脚手架、屋顶工作等。
危险源包括摔落、坠物等。
预防措施包括:-高处作业前应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确定合适的作业环境和工具。
-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鞋、防滑手套等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品。
-搭建脚手架时,要确保其牢固稳定,并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进行高处作业时,要使用安全绳索等安全装置,并接受培训。
2.机械设备危险源: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夹伤、断裂、冲击等。
预防措施包括:-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戴上符合标准的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当机械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维修。
3.化学品危险源:许多岗位中使用化学品,而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可能会造成中毒、燃烧等危害。
预防措施包括:-在使用化学品前,应仔细阅读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说明书,并了解其危险性和应急措施。
-应确保存储的化学品标识清晰可见,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期。
-在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通风、隔离泄露源、清除泄漏物等。
4.电气设备危险源:电气设备的不当操作可能会导致触电、火灾等危险。
预防措施包括:-在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接地良好,并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和维护。
-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电气设备维修和检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采取断电、解除电源等措施。
5.火灾危险源:火灾可能在各个岗位中发生,预防措施包括:-各岗位必须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具等,并要求员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岗位附近应保持通道畅通,不堆放易燃物质。
-岗位上的电线、电缆等应有完好的绝缘层,避免电火灾的发生。
自然灾害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自然灾害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自然灾害危险源的辨识是防范自然灾害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自然灾害危险源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火灾等,这些灾害往往由自然现象引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自然灾害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预警系统:在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建立科学的、有效的预警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灾害信息,以便人们采取应对措施。
2. 防汛准备:在雨季来临之前,开展清淤、防汛加固工作,及时排放积水,以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
3. 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在建房子时,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抗震、防风、防水等措施,确保居民的安全。
4. 开展教育宣传:通过各种媒体、课堂教育、社区宣传等方式,加强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并掌握应对措施。
5. 加强监测和预测能力:通过增强气象、地质、水文等领域的监测和预测能力,提高预测准确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6. 发掘地震遗址和灾害史:了解历史遗留下来的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的具体情况,为科学防范和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总之,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控制需要综合考虑预警系统、防汛措施、安全居住环境、公众教育、监测预测以及历史灾害资料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全面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和管理,才能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四措两案危险源辨识
四措两案危险源辨识四措: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环保措施。
两案:施工方案、应急预案1、组织措施,涉及到组织,说的就是有关人的事,谁是总负责,谁负责技术把控,谁负责安全监督,谁负责后勤,谁验收,各个岗位分别都干什么。
2、安全措施,指有关安全方面的措施,针对这个施工项目或者检修工作,分析危险因素,制定控制措施。
3、技术措施,主要是涉及到一些重要工艺而必须说明的一些规范标准。
4、施工方案,讲是这个活怎么去干,什么流程,各个流程关键环节需要讲清楚,另外要讲清楚怎么去验收。
5、事故应急预案,大家都不喜欢事故,但比事故更可怕的是出了事故不知道怎么应对,怎么尽可能针对性地减轻伤亡,减少损失,这就是事故应急预案的功能。
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施工或检修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汇报或者报警,组织施救等一系列环节。
危险源辨识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对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具有重要意义。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能量,如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第一类危险源(根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如带电导体、遇水自燃物质、运动的机械、行驶的汽车、压力容器、悬吊物的势能、有毒品、粉尘、噪声等。
第二类危险源(状态)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一一一如“维修电工”在进行“检修电气设备”时,第一类危险源是“带电导体”,第二类危险源可能有:“外露线路绝缘层破损”“设备漏电”“不按规定监控,停电检修过程中合闸通电”等。
第一类危险源:指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和有害物质措施失效的各种因素。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1.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事故、伤害、疾病或危害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因素。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以采用“四色识别法”的方法,将危险源分为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
-红色危险源:极高风险的危险源,需要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消除或隔离。
-黄色危险源:高风险的危险源,需要立即实施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蓝色危险源:中等风险的危险源,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绿色危险源:低风险的危险源,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控。
1.物理危险源:指与材料、设备和场所相关的危险源,如高温、高压、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
2.化学危险源:指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危险源,如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等。
3.生物危险源:指与生物体相关的危险源,如细菌、病毒、动物等。
4.人为危险源:指人为因素引发的危险源,如操作失误、无意中破坏安全装置等。
5.社会危险源:指社会因素引发的危险源,如恐怖袭击、食品安全等。
在辨识出危险源后,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进行控制和降低风险。
以下是常用的预控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善设备、工艺和场所,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比如,安装防护装置、改进生产工艺等。
2.行政管理措施:通过规章制度、标准和培训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比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等。
3.个体防护措施:通过佩戴个体防护装备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比如,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4.应急管理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以迅速应对事故和突发事件。
在实施预控措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效。
此外,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修订和改进预控措施。
通过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一、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有:高速行驶的汽车和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他都是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道路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如车辆)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车辆安全机件故障),则将发生事故。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的识别。
实际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⑴、驾驶员性格、心理缺陷;⑵、驾驶员生理异常;⑶、驾驶员违规驾驶;⑷、驾驶员操作错误;⑸、驾驶员注意力分散;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2、车辆、行李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⑴、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结构存在风险:车体庞大,车辆存在视觉盲区;行驶特点存在风险:存在速度差,内外轮差大,加速性能差,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⑵、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技术状况不良:制动失效,转向不良,照明装置故障,减振系统不好,车速表故障,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发动机故障。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要求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要求措施一、危险源辨识要求1.制定危险源辨识工作计划,包括辨识目标、方法和具体步骤。
2.设立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小组或委托相关机构进行辨识工作。
3.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包括设备、场地、作业活动等。
4.辨识过程中要注意潜在的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各类危险源。
5.辨识结果要全面、准确,包括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可能带来的危害等信息。
二、危险源辨识措施1.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造成的风险等级。
2.危险源应分类管理,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优先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安装防护设备、改进工艺流程等,以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4.若工程控制措施无法消除风险,应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等。
5.给予员工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培训,确保其知晓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6.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备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设备。
三、危险源预控要求1.危险源辨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出现的危险源。
2.新引进设备、工艺或变动作业流程时,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建立危险源台账,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阅和管理。
4.在危险源附近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告,提醒员工注意相关危险。
5.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源事故的应急预警、紧急撤离、救援与处置、善后等措施。
2.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如应急通讯设备、消防设备、急救箱等。
3.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增加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即时报告和调查危险源事故,总结教训,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有效地辨识和控制危险源,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机制,注重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以确保危险源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物理危险源:包括噪声、震动、辐射等对人体有害的物理因素。
2.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有害液体、易燃物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3.生物危险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体。
4.人为因素:包括不安全的工作方式、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人为因素。
5.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等。
二、危险源控制措施1.针对物理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噪声控制:采用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措施减少噪声的生成和传播。
(2)震动控制:采用减震设备、减少振动源等措施减少震动的产生和传递。
(3)辐射控制:采用防护装置、减少辐射源等措施减少辐射的暴露。
2.针对化学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毒面具等防止化学物质的吸入。
(2)防护措施: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减少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接触。
(3)替代措施:替代使用无毒无害的替代品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暴露。
3.针对生物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卫生控制:加强个人卫生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和清洁。
(2)预防措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穿戴防护服等。
(3)健康检查:定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
4.针对人为因素的控制措施:(1)培训教育:对从事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2)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提供安全设备,确保员工的安全。
(3)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5.针对工作环境的控制措施:(1)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维护和修复。
(2)防火措施:采取防火材料、安全灭火器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火灾。
(3)紧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配置应急设备和药品,并进行相应培训。
综上所述,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消除潜在的危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旋转设备、移动设备、切割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安装护栏或安全栅栏,确保工人远离旋转或移动部件。
-安装带有急停按钮或安全开关的机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存储化学品时注意分类和标记,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
-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低于可接受的标准。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眼镜等。
-建立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化学泄漏事故。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危险源包括梯子、脚手架、屋顶作业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梯子或脚手架,并定期检查其结构和安全性。
-提供适当的安全扶手和护栏,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有足够的支持。
-建立安全作业程序,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4.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电线、电器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线的安全性,并确保其符合电气安全标准。
-提供适当的接地和绝缘设备,以减少电击风险。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在必要时提供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除了上述常见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外,还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其他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性控制:尽可能在危险源出现之前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多重控制层次:采取多重控制层次,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已经采取了其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增加额外的保护。
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篇1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条例,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合同,建立安全台账,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设立安全监督责任岗位。
2、本公司将为所有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帽、防砸鞋、劳保衣等物品;现场施工工人应穿戴整齐,不得存在无配带安全帽、穿拖鞋、穿短裤,不穿上衣等违规现象。
3、特种作业人员需持劳动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作业,严禁无证作业。
4、健全安全交底的制度。
各分项工程施工要实行逐级安全、消防技术交底,并不定期的向相关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5、开展班组安全自检和互检活动。
工地现场每月召集一次安全检查活动,并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消防三级教育,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7、制度具体安全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对工作指令、技术措施、操作规程、人员素质、设备完好、安全检查等方面工作,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并抓住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的原则。
8、本工程派往施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保证在安全使用年限内,杜绝带病作业,项目部定期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护。
9、在交叉作业中,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同时作业,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
不符合此条件时,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10、严防带电金属导线乱扯乱放,严格执行安全用电各项规定。
随时监督和检查导线完好情况。
11、质量安全部应定期抽检、当班焊工应每天检查安全带有无烧损,其安全带用选挂绳必须全部加套。
并不得穿戴化学纤维制作的防护用品。
12、严禁在带压、带电和装有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质的设备或管道上施焊。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1.机械设备:对于工作场所中的机械设备,应对其进行辨识,如锯床、压力机、起重机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受到足够的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如佩戴防护设备、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发生擦伤、切割、压伤等事故。
2.化学品:辨识危险化学品,如酸、碱、毒物等。
对于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在必要时戴上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引起的中毒。
3.火灾和爆炸:辨识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因素,如易燃物、可燃气体等。
在工作场所中,应加强火灾和爆炸的防控工作,如设置灭火器、疏散通道、安全门等,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4.高处坠落:对于存在高空作业的场所,应辨识高处坠落的危险源,如楼梯、天花板、施工脚手架等。
对于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安全。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措施选择:根据危险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机械设备,可以采取物理措施,如加装防护罩、提供安全提示标识等。
对于化学品,可以采取技术措施,如隔离储存、密闭操作等。
2.预防:在辨识危险源的同时,要积极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流程,以及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警示标志:在危险源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明确危险性和注意事项,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例如,使用黄色警示标识表示危险区域,使用红色警示标识表示禁止进入区域。
4.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工人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应佩戴这些装备,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对工作场所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危险源,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全。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1.机械设备:危险源: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旋转部件、移动部件、夹紧部件等,可能导致挤压、夹伤、切割等伤害。
预控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旋转部件和移动部件安全可靠。
提供安全护罩、安全开关等安全设施,并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规程。
2.化学品:危险源:化学品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腐蚀、中毒等危害。
预控措施:对工作场所的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包装,确保员工了解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化学品。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并设立化学品存储区域。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可能导致坠落、摔伤等意外事故。
预控措施:为高处作业区域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设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提供适当的登高装备,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警示。
4.高温环境:危险源: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预控措施:为高温环境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并组织员工轮班工作,保持体温平衡。
提供适当的清凉饮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晒霜、太阳帽。
5.噪声:危险源: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预控措施:设置隔声设施,减少噪音的传播。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并进行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噪音在可接受范围内。
6.电气设备:危险源:电气设备可能存在触电、火灾等风险。
预控措施: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提供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安全开关,并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粉尘:危险源:粉尘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火灾。
预控措施:对粉尘源进行控制和收集,避免其散布和积累。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并进行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
8.手动搬运:危险源:手动搬运可能导致拉伤、劳损等伤害。
预控措施:提供合适的搬运设备,如手推车、叉车,并确保员工接受合适的体力劳动训练。
减少搬运重物的频率和距离,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具体的预控措施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是为了减少潜在的危险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各个领域和环境中,危险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泄漏、建筑工地上的高处坠落风险、交通运输中的事故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危险源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化学物质泄漏:在化学厂、实验室或储存设施等场所,化学物质的泄漏可能导致爆炸、火灾、中毒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范此类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危险源辨识,明确危险物质的特性和可能导致的危害;-储存化学物质时,要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安全容器和适当的储存条件;-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物质;2.高处坠落风险:在建筑施工、装修、维修等工作中,高处坠落是一个常见的事故风险。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降低高处作业的需求,如使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工作业;-设置足够的护栏和安全网,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头盔和防滑鞋等;-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
3.交通事故:在道路、铁路和水路等交通运输领域,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源。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设立交通信号灯和标志,引导交通流动;-车辆和驾驶员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培训驾驶员规范驾驶行为,包括遵守交通规则和不酒后驾车等;-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和桥梁等交通设施,确保其安全性;-加强交通执法,并对违规者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火灾风险:在各个领域中,火灾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危险源。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安装并定期检查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短路和火花引发火灾;-进行员工消防培训,包括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撤离逃生的方法;-确保应急疏散通道畅通,并定期进行演练;-设立火灾应急预案,包括报警、疏散和灭火等步骤。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如下:
一、高空作业、高空坠落;
预控措施:高处作业施工时必须佩戴好安全带,并正确悬系好安全带。
二、临电使用、预防触电;
预控措施:正确使用临电设施、设备,严禁非电工操作,严禁私自合闸接线,电气设备应具有可靠的二次接地,施工时应具有防护设施和器具,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三、物体打击、预防磕碰;
预控措施:施工时应做到三不伤害,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严禁向下抛扔任何施工材料和其他物体。
四、禁止吸烟、禁止明火作业、预防火灾;
预控措施: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各项电气焊作业施工必须开具动火作业票,施工时具有看火人和灭火措施等。
五、机械伤害、预防机械事故伤害;
预控措施:机械使用应设置专人进行操作,并应持证上岗。
六、电葫芦、吊装作业;
预控措施:吊装作业前,应做好各项检查工作,设置专人员操作,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清市自动化仪表九厂危险源辨识和措施(四)
人货电梯危险源辨识、措施和人货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客运、货运电梯的管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国务院373号令、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乐清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人、货梯运行、维修、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二、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
1.人货梯作业中突然安全限速装置失控、超载倾塌、人货梯缺少安全钳、电器连锁失控、梯笼坠落等安全问题;
2.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雨等)对设备的严重损坏;
3.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4.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风险程度评定:伤害可能性为不大可能;伤害严重程度为较大伤害,中级风险;
三、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了确保正常的使用,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未预料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
事前做充足的准备,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1、突发事件的分析
根据本单位特点,在辨识、分析使用维修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重大危险隐患为:安全防护装置缺少、轿厢内火灾、梯笼坠落、超载倾覆、安全限位装置突然失控、漏电等(例如:假设人货梯基础坍塌时即可能造成倾覆,货梯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吊装,都有可能造成货梯倾覆等安全事故)。
2、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1)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如果不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对人员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人货梯维修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
四、人梯货梯生产安全使用
1、人货梯的维修和拆卸工作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并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证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
2、应保证人货梯的整体稳定性,人货梯导轨架的纵向中线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宜选择较小的安装尺寸。
3、导轨架安装时,应用经纬仪对升降机在两个方向进行测量校准,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其高度的5/10000。
4、导轨架顶端自由高度、导轨架与附壁距离、导轨架的两附壁连接点距离和最低附壁点高度均不得超过出厂规定。
5、人梯货梯专用开关箱应设在架底附近便于操作的位置,馈电容量应满足升降机直接启动的要求,箱内必须设短路、过载、相序、断相及零位保护等装置。
人货梯所有电气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临时用电的有关规定。
6、人梯的防坠安全器,在使用中不得任意拆检调整,需要拆检调整时或每用满一年后,均应由生产厂或指定的认可单位进行调整、检修或鉴定。
7、新安装的人货梯必须经过坠落试验。
人货梯在使用中每隔三个月,应进行一次坠落试验。
试验程序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当试验中梯笼坠落超过1.2m制动距离时,应查明原因,并应调整防坠安全器,切实保证不超过1.2m制动距离。
试验后以及正常操作中每发生一次防坠动作,均必须对防坠安全器进行复位。
8、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缆、接地线完整无损,控制开关在零位。
电源接通后,应检查确认电压正常,应测试无漏电现象。
应试验并确认各限位装置、梯笼、围护门等处的电气连锁装置良好可靠,电气仪表灵敏有效。
启动后应进行空载升降试验,测定各传动机构制动器效能,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作业。
五、货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梯笼内载物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不得偏重。
严禁超载运行。
2、操作人员应根据指挥信号操作。
作业前应鸣声示意。
在货梯未切断总电
源开关之前,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3、当货梯运行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采用有效措施将梯笼降到底层,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在运行中发现电气失控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在未排除故障前,不得打开急停按钮。
4、货梯在大雨、大雾、六级以上大风以及导轨架时,必须停止运行,并将梯笼降到底层,切断电源,暴风雨后,应对人货梯各有关安全装置进行一次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运行。
六、应急准备
本单位成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章凤飞、翁卫良、吴红飞、王炳组成。
总指挥:章凤飞、
现场处置组组长:翁卫良
后勤保障组组长:吴红飞
总指挥:
1、确定可靠有效的抢险方案,发布抢险命令;
2、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汇报;
3、指挥调动现场人员设备,协调各小组配合;
现场处置组:
1、在统一指挥下,按事故处置程序正确进行现场事故处置,尽量减少损失
2、在现场处置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
后勤保障组:
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
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通讯联络组:
2、负责各小组内的协调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医疗救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