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海绵城市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海绵城市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在日益加重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城市洪涝灾害、城市热岛效应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式,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对水资源的集中管理、利用和保护,以达到减缓洪涝灾害、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适应力的目标。

本文将就海绵城市的建设和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是水资源的集中管理。

在城市规划中,应将水资源的利用和回收设计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建设集雨系统、建设中水处理设备、利用雨水和废水进行灌溉和景观绿化等,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水系景观等,增强城市的水质量,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其次,海绵城市的建设还需减缓洪涝灾害的发生。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城市的水系、道路和建筑物布局,以减缓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应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洪能力。

在城市的绿地规划中,应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增加城市的渗水性,减少雨水径流的量,从而减轻城市的洪涝灾害。

第三,海绵城市的建设还需应对城市热岛效应。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应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在城市规划中,应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建设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同时,在城市的交通规划中,应提倡步行和骑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交通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此外,海绵城市的建设还需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政府应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监管,确保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提供经济和政策的支持,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的建设和设计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管理、洪涝灾害减缓、热岛效应改善等多个因素。

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不足和城市洪涝等问题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海绵城市是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利用自然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实现城市的雨水管理、水资源利用和气候适应能力的提升。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打造宜居、可持续、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原则:依靠自然系统,注重生态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发展与应用;推动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参与,形成多方共治的合作机制。

三、核心措施1. 雨水管理:(1)规划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槽等),对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储存和利用,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2)推广雨水渗透技术:通过改变地表铺装材料、增加绿地和雨水花园等手段,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少城市的洪涝风险。

2. 水资源管理:(1)推行雨水利用制度:鼓励并规范居民、企事业单位的雨水利用,如用于景观绿化、冲洗马路等,降低对地下水和自来水资源的需求。

(2)推广节水技术与设备:加大对节水型厕所、水龙头、淋浴器等设备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3. 生态修复与保护:(1)增加绿地覆盖率: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设置绿地,增加城市面积的绿地覆盖率,提高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2)推广生态林与湿地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林和湿地建设项目,实施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行动,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4. 绿色经济与产业发展:(1)加强绿色产业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绿色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2)培育和推广环保技术与产品:加大环保技术研发投入,培育和推广环保技术与产品,提高产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海绵城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城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城建设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水logging、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使城市具备更好的自然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容量,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城市。

为了有效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1. 优化雨水排放系统,增加雨水收集设施,减少雨水径流,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

2. 加强城市下水道排水能力,提高城市排水效率,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二、增加绿地覆盖率。

1. 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空间,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

2. 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减少城市硬质地面,增加土地的透水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三、推广雨水利用。

1. 在建设中加强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建立雨水利用系统,减少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2.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和企业利用雨水资源,推动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加强城市绿化管理。

1. 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提高绿化养护水平,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性。

2. 推广植物种植技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提高植被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五、完善城市规划设计。

1.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加入海绵城市理念,将海绵城市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

2. 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城市建设符合海绵城市理念。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

1.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2.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七、加强科技支撑。

1.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海绵城市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2. 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解决城市面临的水logging、热岛效应等问题,推动城市向更加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一、城市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1.自然地理(1)区位条件西昌市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

西昌市距成都574公里,位于安宁河谷中段,在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之间。

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63公里,东临昭觉、普格、喜德县,南接德昌县,西靠盐源县,北连冕宁县,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西昌市地处横断山脉东缘,位于著名的川滇南北构造体系的北半部,在地质构造上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压性断裂和有机联系的秩序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组成,海拔高度4180~1160米。

全市地势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势以高原中山为主。

境内岭谷高差十分悬殊,最高点在西昌、普格、德图1-1 区位分析图昌三市县交汇处的螺髻山,主峰海拔4359米;最低点在雅砻江深切河谷的荞地乡桐子林,海拔1160米。

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西昌城区处于安宁河谷中段,西昌盆地之中。

安宁河谷平原北起冕宁观音桥,南至米易县得石乡,长200余公里,西昌市境内河段处于平原的中游。

河谷宽3~7Km,最宽11Km,现代河床弯曲平缓,平均比降1.66‰,沿线漫滩河曲发育,两岸广布Ⅰ-Ⅱ级冲积阶地及冰碛~冰水堆积Ⅲ-Ⅳ级阶地与大规模山前洪积扇群。

Ⅰ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3~5m,Ⅱ级阶地高出河床10~20m。

西昌盆地位于西昌市东南侧,长18~20km,宽5~8km,由东河、西河等形成的全新统冲洪积扇组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一断陷堆积盆地。

(3)气候条件西昌夏半年受西南和东南暖湿季风控制,降水集中,盛夏不热,夏秋温凉湿润。

冬半年受极地大陆的气候特点。

晴天多,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急剧增温,夜晚晴空辐射大量散失,气温下降快,致使昼夜温差大,有“一年之中无冬夏,一日之间有四季”之说。

西昌平均温度为17.2℃,8月最高23.8℃,1月最低9.4℃。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logging、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通过自然、半自然和人工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因此,制定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建立海绵城市规划理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减少水logging和内涝发生频率;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4.推动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工作内容。

1.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

(1)制定海绵城市规划指导意见,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推动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和蓄滞能力;(3)鼓励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技术手段,减少城市的硬化面积,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降低城市径流量。

2.完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

(1)建立城市雨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城市雨水的监测、预警和调度;(2)优化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加大雨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3)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将雨水用于绿化浇灌、景观喷灌等,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

3.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宣传和培训。

(1)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支持度;(2)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和推广;(3)鼓励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案例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互鉴。

四、工作保障。

1.加强政策支持。

(1)制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2)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地加大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和力度。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加强水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涵养水资源,提高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善X市城市生态环境,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1X〕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国家、省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有关要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与公园、城市水系统建设与改造,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努力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

通过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1.规划引领,系统布局。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水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排水防涝规划等各层级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发挥城市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同时,系统考虑全市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的目标、策略和建设时序。

2.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结合我市生态条件,注重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因地制宜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科学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

3.统筹考虑,整体治理。

坚持局部治理与区域整体治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科学统筹规划,推进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四大系统衔接与互补。

海绵城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项目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海绵城是指采用一系列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营技术,通过适度增设或改造城市的绿地、湿地、雨水花园、雨洪滞留区等“海绵”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容量和水文循环功能,以解决城市水问题和水环境问题,提高城市的抗洪和韧性能力,改善城市气候和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施工目标1.建设拥有高效绿地系统的海绵城,通过增强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品质;2.建造高效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使城市雨水得到充分利用,解决城市排水和水资源短缺问题;3.构建强化的海绵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抗洪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4.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海绵城市。

三、施工策略1.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队伍、施工流程和施工任务,明确各工程节点和工程进度;2.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采取合理的施工策略,防止极端气候事件对施工工程的破坏;4.积极与当地政府、社区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沟通合作,共同推进海绵城项目的施工;5.鼓励社会参与,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海绵城项目的认知和支持。

四、施工内容1.绿地系统建设:加大绿地规划的力度,增加绿地面积和种植绿化植物的数量,提高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同时,草坪、林地和湿地等绿地类型应在城市不同区域合理布局,形成绿色走廊和生态廊道,提高城市的生态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

2.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在城市内部增设雨水花园、雨水蓄存池等设施,用于收集和存储雨水。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置雨水管网,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冲洗马路和清洁卫生等用途,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排水量,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海绵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地下增设雨水渗透设施、绿色屋顶和生态墙等设施,用于减缓城市雨洪的发生和减轻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海绵城市具体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具体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具体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包括城市内涝、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
绵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海绵城市是
指利用自然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改善城市的水循环系统,
减少城市的洪涝和水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规划理念。

要实施海绵城市,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首先,要加
强城市的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
和根系的渗透作用,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

其次,要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自
然化处理设施,将雨水收集、净化和储存起来,用于城市绿化、景
观用水和地下水补给。

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的水资源管理,通过建
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的
用水量和水资源浪费。

除了以上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实施海绵城市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
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政府要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推动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企业要
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和应用海绵城市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社会各界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
海绵城市的宣传和推广,共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海绵城市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
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实
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水logging、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利用自然系统的力量,实现城市内外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减少城市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是“保护、留存、渗透和利用”,即保护原有水体和湿地、留存雨水和地表径流、渗透雨水和地表径流、利用雨水和地表径流。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内外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减少城市水logging、改善城市热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1. 建立雨水利用系统。

通过建立雨水收集、储存、利用系统,将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满足城市绿化、景观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降低城市用水压力。

2. 构建雨水渗透系统。

通过构建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雨水渗透设施,将雨水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水logging的风险。

3. 建设绿色屋顶和墙体。

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种植植被,形成绿色屋顶和墙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热环境,减少热岛效应。

4. 修复城市水体和湿地。

通过对城市内的水体和湿地进行修复,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的生态容量。

5. 推广海绵城市理念。

通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强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社会影响力。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1.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各地应根据自身的城市发展特点和水资源管理需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2. 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logging、城市内涝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并在一些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

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总体目标。

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将自然水循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雨水资源利用等措施,实现城市水logging、内涝等问题的有效治理,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

二、试点范围。

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将首先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地区进行试点,包括但不限于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试点范围将覆盖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多个领域,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三、主要措施。

1.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地率和水体比例,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和湿地,增加城市的自然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 推广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将雨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的影响。

3.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改善城市排水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4. 推动建筑绿色化,鼓励采用透水铺装、屋顶绿化等技术,减少城市硬化面积,提高城市的透水性。

5.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健全政策法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

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3. 加大资金投入,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增加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海绵规划与实施方案

海绵规划与实施方案

海绵规划与实施方案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强调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渗漏和蓄滞水量,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构建一个自然、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一、海绵城市规划。

海绵城市规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它需要从整体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的水系、绿地、建筑布局等,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海绵城市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雨水利用、雨水收集、雨水渗透等方面,通过合理规划,使城市的雨水能够尽可能地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二、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1. 雨水收集利用。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充等用途,减少城市对地下水的开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绿地建设。

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通过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的地表渗漏能力,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 道路渗水处理。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加道路的透水性,减少道路的地表径流,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4. 河道修复。

对城市内的河道进行修复,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提高河道的水质和水量,增加城市的水资源供给。

5. 建立海绵城市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海绵城市管理体系,包括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管理,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减少城市内涝风险,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安全、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同时,海绵城市建设还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它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渗漏和蓄滞水量,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海绵工程实施方案

海绵工程实施方案

海绵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logging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实现城市内部的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海绵工程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海绵工程实施目标。

1. 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2. 保护城市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资源,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3.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4.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三、海绵工程实施方案。

1. 构建雨水花园。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雨水花园,通过地面透水铺装、植被覆盖等手段,将雨水收集、渗透和蓄留,达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地下水的补给作用。

同时,雨水花园的设置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2.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

在建筑物的屋面、场地等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洗等生活和生产用水,减少对自来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3. 构建湿地和生态池。

在城市绿地、公园等区域设置湿地和生态池,通过湿地植被和微生物的作用,对雨水进行净化和蓄存,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 优化排水系统。

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采用分流、蓄滞、渗透等技术手段,提高排水系统的抗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四、海绵工程实施效果。

1. 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排水系统的冲击;2. 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4. 保护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资源,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总结。

海绵工程的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等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推进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我市决定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制定并实施海绵城市工作推进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内涝问题的有效控制,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抗灾能力。

2. 原则: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突出实效。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1. 规划设计: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局海绵城市设施,确保城市各项功能得到有效整合。

2. 建设工程:加大海绵城市建设投入,加快建设进度,重点推进雨水花园、湿地公园、人工湿地等海绵城市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地表径流的自然渗透和蓄滞能力。

3. 管理运营: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体系,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确保海绵城市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

4. 宣传推广: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

2. 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3. 技术支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工程和管理运营的技术水平。

五、预期效果1. 城市内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 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

3. 城市抗灾能力得到增强,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得到降低。

4. 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六、总结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要求以及相关工作部署,统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确保实现城市建成区内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环节,以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为基本途径,立足于特有山水资源本底,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注重全域谋划,为打造康养宜居的公园城市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的保护,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中,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全过程管控体系健全完备,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全面消除内涝积水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设防要求,水环境稳定达标,全面夯实公园城市生态基底,建成区绿地总量、绿地质量、生态安全显著提升,城市河湖水系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天然水域面积不减少,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基本建成地域特色彰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三、主要任务(一)统筹谋划,完善规划管控体系1.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海绵城市顶层设计,评估现有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对已不适用的规划进行修编,优化各排水分区和各地块控制指标,明确列出能够支撑完成近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和远期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合理布局公共海绵并确定其规模,实现规划管控作用。

2.加强规划目标指标衔接。

对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总体目标和绩效目标,科学制定考核达标的技术路径,海绵城市规划内容经同级规划主管部门统筹平衡,并与空间规划〃一张图"核对,批准后纳入同级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指标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在海绵城市项目的实施中,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确定施工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二、施工准备阶段1.地基处理: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各种建筑材料、设备等。

3.人员调配: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配置,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人手参与。

三、施工过程1.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首先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包括建立雨水收集池、排水管道等。

2.绿化工程:在城市中心和居民区域进行绿化工程,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铺设透水铺装:在主要道路和广场等区域铺设透水铺装,增强雨水渗透能力,减少地表径流。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现场监督: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督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施工过程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进行记录,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3.质量验收:施工结束后进行质量验收,检查施工成果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五、施工完工阶段1.竣工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确认工程质量满足相关标准。

2.整理资料:整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和记录,归档保存。

3.宣传推广:将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成果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市民对环保意识的认识和参与度。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此次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抗灾能力。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秉承“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项目,为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努力奋斗。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洪涝、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等水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本方案旨在通过海绵城市工作的实施,实现城市雨水的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水资源配置和环境质量。

二、实施步骤2.1 规划和设计阶段在实施海绵城市工作前,应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工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制定海绵城市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综合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现有水环境等因素,确定海绵城市的适应性措施;- 开展水资源评估,确定城市开发和建设中可利用的雨水资源;- 制定海绵城市设计标准和规范,包括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等技术要求;-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规划和设计阶段确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向后,开始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包括建设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设施,例如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 建设雨水净化设施,如湿地、雨水渗滤池等,用于处理城市雨水中的污染物;- 更新城市排水系统,将原有的单一排水管道更新为集中式排水和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 建设生态景观,包括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3 运维和管理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运维和管理工作,保证海绵城市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实现。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建立和完善海绵城市工作的管理体制和标准,包括责任划分、管理流程和技术要求等;- 开展海绵城市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 定期巡检和维护海绵城市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效效果;- 开展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海绵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预期效果3.1 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通过海绵城市工作的实施,有效地减少城市降雨期间的内涝情况,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海绵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内部的雨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城市雨洪的排放需求,导致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通过改善城市的雨水管理系统,减少城市内涝和水质污染,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

1. 改善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改善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减少雨水排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 提升透水铺装。

在城市道路、广场等场所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加地面的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排水能力。

3. 建设绿色屋顶。

在建筑物顶部设置绿色植被,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 推广雨水收集利用。

鼓励居民、企业等单位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冲洗等用途,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

5.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雨水容纳能力。

四、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措施。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相关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支持。

2. 强化技术支持。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3.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4.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五、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景展望。

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海绵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流方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海绵城市项目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logging、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海绵城市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

海绵城市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调整城市的自然水循环,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减少城市内涝和水logging的发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道路绿化。

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中央设置绿化带,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加雨水的渗透和蓄水能力,减少道路积水和水logging现象。

2.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建设雨水收集管网和储水池,收集和储存雨水,用于城市绿化、景观水体补给和工业用水等,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湿地建设。

在城市空地、公园等区域建设人工湿地,增加城市的自然水文环境,提高土壤的渗透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现象。

4. 城市屋顶绿化。

鼓励和支持居民、企业在建筑屋顶进行绿化,种植适合城市环境的植被,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雨水的渗透和蒸发能力。

5. 建筑雨水利用系统。

对新建建筑和老旧建筑进行改造,安装雨水收集设施,利用雨水进行冲洗、灌溉和生活用水,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

6. 水系修复。

对城市内的河道、湖泊等水系进行修复和保护,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资源的稳定供应,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标准,明确各项指标和要求。

2. 开展城市雨水资源调查评估,确定雨水收集利用的潜力和重点区域。

3. 编制海绵城市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程的具体内容、投资规模和实施时间表。

4. 开展示范区建设,推广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引导社会各界参与。

5. 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海绵城市项目实施方案,推动项目的持续发展和完善。

五、项目效益。

1. 减少城市内涝和水logging的发生,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2. 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创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一、规划设计。

1.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的理念,将雨水资源利用、雨水渗透、雨水收集等纳入规划设计范畴,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水系等,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自然渗透。

二、建设工程。

1.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将雨水纳入城市景观设计中,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2. 在建设排水管网时,要采用透水铺装、透水砖等材料,减少城市硬化面积,增加雨水渗透面积,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三、管理维护。

1.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确保海绵城市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维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四、政策支持。

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城市开发建设单位和市民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2.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技术创新。

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大对雨水资源利用、城市排水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2.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与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精准利用和智能调控。

六、国际合作。

1. 加强与国际上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2. 积极参与国际海绵城市建设的合作项目,加强国际间的经验交流和人才培养,提升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七、风险防控。

1.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判和防控,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预案,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安全可控。

2.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的监测和治理,确保海绵城市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城市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1.自然地理(1)区位条件西昌市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

西昌市距成都574公里,位于安宁河谷中段,在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之间。

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63公里,东临昭觉、普格、喜德县,南接德昌县,西靠盐源县,北连冕宁县,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西昌市地处横断山脉东缘,位于著名的川滇南北构造体系的北半部,在地质构造上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压性断裂和有机联系的秩序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组成,海拔高度4180~1160米。

全市地势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势以高原中山为主。

境内岭谷高差十分悬殊,最高点在西昌、普格、德图1-1 区位分析图昌三市县交汇处的螺髻山,主峰海拔4359米;最低点在雅砻江深切河谷的荞地乡桐子林,海拔1160米。

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西昌城区处于安宁河谷中段,西昌盆地之中。

安宁河谷平原北起冕宁观音桥,南至米易县得石乡,长200余公里,西昌市境内河段处于平原的中游。

河谷宽3~7Km,最宽11Km,现代河床弯曲平缓,平均比降1.66‰,沿线漫滩河曲发育,两岸广布Ⅰ-Ⅱ级冲积阶地及冰碛~冰水堆积Ⅲ-Ⅳ级阶地与大规模山前洪积扇群。

Ⅰ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3~5m,Ⅱ级阶地高出河床10~20m。

西昌盆地位于西昌市东南侧,长18~20km,宽5~8km,由东河、西河等形成的全新统冲洪积扇组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一断陷堆积盆地。

(3)气候条件西昌夏半年受西南和东南暖湿季风控制,降水集中,盛夏不热,夏秋温凉湿润。

冬半年受极地大陆的气候特点。

晴天多,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急剧增温,夜晚晴空辐射大量散失,气温下降快,致使昼夜温差大,有“一年之中无冬夏,一日之间有四季”之说。

西昌平均温度为17.2℃,8月最高23.8℃,1月最低9.4℃。

气温年较差13.0℃,是全国气温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

各月相对的温度变幅以5-6月最小为0.8%,2-3月和10-11月最大,分别为35.1%和28.3%。

春季气温回升早而急剧,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春温高于秋温。

(4)城市水系a.河流西昌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

主河道安宁河呈北南走向。

山溪河流呈不对称羽状东西展布。

市东南有断陷湖邛海。

沿安宁河宽谷和湖盆周围地下水丰富。

全市境内水资源总量全年为54.01亿立方米(含外来入境水,不含雅砻江过境水量),降水总量28.54亿立方米,径流量13.21亿立方米,地下水量约1亿多立方米。

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0%,10月至次年5月仅为10%,季节性用水不足,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图1-2 地形分析图 1)安宁河安宁河发源于冕宁县,古称孙水、白沙江、长江水、西泸水。

解放前,泸沽以上称长河,泸沽以下称安宁河,解放后统称安宁河,为雅砻江的一级支流,金沙江的二级支流。

安宁河为纵贯市境的主要河流,过境长83公里。

自泸沽镇孙水河口以上为干流上游,控制集水面积3788km2,占流域面积34%,自泸沽镇至海河口为干流中游上段,长59.8km,落差为119.7m,河道平均比降约2.0‰,控制流域面积5977 km2,占流域面积54%。

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河岸低矮或无明显的边岸分布,沙洲发育,每遇大洪水致使主河道改变频繁,为典型的游荡型河道。

一般洪水水面宽220-300m,局部河段达1000m以上,枯季河面宽仅10-20m,干流自海河口至大水河汇口为中游下段,河长114.3km,落差338m,河道平均比降为2.96‰,控制汇水面积9381 km2,占全流域的84%,该段河道在黄联关以上仍以宽阔河谷为主要形态,同中游上段。

之后河谷逐渐收窄进入山谷之中,水流湍急。

安宁河干流在西昌境内两岸为西昌市主要经济区,也是川西南的重要“粮仓”安宁河在市境内的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条,其一级支流有海河、拖郎河、西溪河;二级支流有东河、西河、官坝河。

流域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支流众多,包括二级支流鹅掌河,季节性支流高仓河、电厂沟、青河、干沟河、大沟河、红眼河、踏沟河及龙沟河。

2)海河海河为安宁河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城区西南侧,以邛海为主要水源,总库容3.2亿立方米。

邛海的集水面积为302 km2,海河自邛海西北角出口节制闸起,由东北向西南横贯西昌市城区东北郊,并先后接纳纵贯城区的东河、西河(含南安河),穿越成昆铁路后流经西昌平坝区,向西南流入安宁河。

该河段长12.95km,流域总集水面积770 km2,河道平均比降0.53‰,干流段集水面积463.4 km2。

该河为邛海、东河、西河的唯一排泄通道,河道宽仅25-40m,比较平缓,河流几乎无冲刷作用,两岸阶地高出河床2-3m。

2)拖郎河拖琅河位于西昌市,为安宁河右岸一级支流,为西昌市境内安宁河最大支流,河流发源于牦牛山东坡诸山谷中,流域平面形状为羽毛状,河道支流众多,在中游分别汇入纸厂、麻棚、大水、响水四支流,再合而由西向东汇合,四支流汇合后河道名为拖琅河,河流在琅环乡郑家河坝从右岸汇入安宁河。

流域集水面积255km2,主河道长27.8km,河道平均比降98.1‰。

3)西溪河西溪河为安宁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螺髻山山谷中,分南北两源。

南源发源于摆摆顶,称依洛达沟,自南向北流向;北源发源于洛革俄谷中,自北向南流经长板桥与南源汇合,向西经西溪乡、黄联关镇,于黄联关镇西北汇入安宁河。

西溪河全长28.7km,流域面积175km2,河道平均比降77.3‰。

西溪河流域内水系发育,支沟、冲沟密布,流域地势东高西低,呈长条树枝状。

全流域平均高程在2600m左右,属中高山地区。

4)东河东河是安宁河二级支流,发源于昭觉县坡脚拉达附近的小兰色梁子,下游段进入西昌市境,并穿越城区于瑶山注入海河,干流长40.5km,河道平均比降30.1‰,流域面积214 km2,地势呈东北向西南倾斜。

东河上游河段,河床宽80-200m,比降26.97‰,右岸为II级阶地,高出河床20-30m;左岸为I级阶地,高出河床5-7m。

河段中游进入西昌城区内,河道平直,宽70-100m,比降18.83‰,两岸I级阶地高出河床6-8m。

中上游河床内有3-6米厚的泥石流堆积物,为含泥质卵砾石层。

东河下游进入西昌盆地内,河道弯曲平缓,比降仅2.13‰。

该河每遇汛期洪水急速下泄,流速高达3m/s以上,带来大量的固体物质淤塞城区河道,破坏性很强。

5)西河西河(含南安河)为安宁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喜德县红毛梁子西坡呷五村,于中下游进入西昌市境,并穿越西昌现状城区,在西昌市刁家湾处注入海河。

河道长31.1km,落差1521m,河道纵坡24.9‰,流域面积210.9 km2。

上游流经高山区,河谷狭窄,下游河谷相对开阔,河床也多为半人工型河道,两岸以间断性堤防、护坡为主,河宽一般在50-60m,比降约2.5‰。

河床质多以乱石、块石为主,该河的泥石流活动也较强烈。

6)官坝河官坝河属安宁河二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北岸,发源于昭觉县玛增依乌乡烧房沟境内,流域最高海拔3264m,在汇入邛海处海拔1510m,相对高差达1754m。

流域上游主河道称为张巴寺河,平均海拔高程2550m;中下游属西昌市川兴镇和大兴乡,海拔高程2000—1510m。

张巴寺河主流在大兴乡处与支流麻鸡窝河汇合蜿蜒而下,并在大兴乡下游东侧纳入南面支流新仁寺河后,称为凹琅河,顺西南方向至象鼻寺进入湖盆地区,从象鼻寺至邛海汇口长5.2km。

受川滇南北向构造作用影响,官坝河流域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海拔2700m以上区域主要为高中山剥蚀地貌,约占流域总面积的27.7%;海拔高程为1700~2700m区域主要为深切峡谷,约占流域总面积的59.9%,沟道多呈“V”字型,滑坡、崩塌和坡面泥石流发育;海拔高程1600m~1700m地带断陷盆地发育,约占流域总面积的6.6%,泥石流多堆积于此;下游发育呈锐角展布的三角形堆积扇,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0.8%。

官坝河流域地势东高西低,水系发育,其走向受构造控制呈南北向展布,钩子状,拐点出现在象鼻寺处,河流流向由东西转为北南流向。

官坝河流域面积121.6km2,主沟平均纵比降64.4‰,主沟长21.9km。

官坝河上游,地形起伏较大,沟道弯曲、狭窄,沟岸坡度陡,以“V”字形沟谷为主,沟床纵比降较大,比降变化于83.33‰~463.88‰;在中游断陷盆地段发育游荡型河流,河道内心滩、边滩较多,形成辫流,坡度较缓,比降在59.78‰~83.33‰之间;下游到出口处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型宽浅河流,比降13.56‰。

7)鹅掌河鹅掌河属安宁河二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南岸,河道地形起伏较大,沟道弯曲、狭窄,沟岸坡度陡,以“V”字形沟谷为主,沟床纵比降较大,流域面积为50.14km²,干流长度为10.59km,河道平均比降为101.9‰,年平均流量为0.7 m³/s。

8)其余支流青河属邛海流域次一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东岸,属于平原型宽浅河流,流域面积为6.38km²,干流长度为3.35km,河道平均比降为18.8‰,年平均流量为0.08 m³/s。

干沟河属邛海流域次一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北岸,下游到出口处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型宽浅河流,流域面积为31.5km²,干流长度为9.63km,河道平均比降为30.6‰,年平均流量为0.422 m³/s。

大沟河属邛海流域次一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南岸,流域面积为10.23km²,干流长度为3.35km,河道平均比降为18.8‰,年平均流量为0.08 m³/s。

踏沟河属邛海流域次一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南岸,河道地形起伏较大,沟道弯曲、狭窄,沟岸坡度陡,以“V”字形沟谷为主,沟床纵比降较大,流域面积为5.18km²,干流长度为4.3km,河道平均比降为124.7‰,年平均流量为0.067 m³/s。

红眼河属邛海流域次一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南岸,流域面积为3.72km²,干流长度为3.45km,沟床纵比降较大,河道平均比降为107‰,年平均流量为0.048 m³/s。

龙沟河属邛海流域次一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南岸,流域面积为2.17km²,干流长度为2.2km,河道平均比降为104.5‰,年平均流量为0.422m³/s。

高仓河属邛海流域次一级支流,位于西昌市邛海北岸,此河道水流主要来自山间溪流,河道宽度6-10米,境内全长约6.0km,流向自北向南,汇入邛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