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场所管理规定办法范本
三小场所安全巡查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三小场所(即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巡查范围1. 小档口:包括食品经营、零售业、餐饮业等小型经营场所。
2. 小作坊:包括工艺品制作、服装加工、食品加工等小型生产场所。
3. 小娱乐场所:包括棋牌室、网吧、歌舞厅等小型娱乐场所。
三、巡查内容1. 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用电用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存在违规住人等现象。
2. 食品安全:检查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来源、储存条件、加工操作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建筑安全:检查建筑结构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等。
4.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场所内人员密度是否过大,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 卫生安全:检查场所内卫生状况,如地面、墙面、门窗等是否整洁,是否存在卫生死角。
四、巡查要求1. 巡查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
2. 巡查人员应定期对三小场所进行巡查,确保巡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3. 巡查人员应详细记录巡查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整改措施。
4. 巡查人员应加强对三小场所经营者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
五、巡查程序1. 制定巡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时间、范围、内容等。
2. 实施巡查:巡查人员按照巡查计划,对三小场所进行巡查。
3. 发现问题:巡查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向场所经营者指出,并要求其整改。
4. 跟踪整改:巡查人员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5. 汇报总结:巡查人员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巡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六、责任追究1. 对巡查人员未按规定履行巡查职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2. 对三小场所经营者未按规定整改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2024年“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
2024年“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____年“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小行业(小餐馆、小作坊、小商铺)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卫生设施和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卫生意识的不足,三小场所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制定了____年“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旨在加强对三小场所的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提供干净、安全的公共场所给人民群众。
二、卫生设施建设1.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三小场所的卫生设施,包括厕所、洗手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
重点打造无障碍卫生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
2. 对新设立的三小场所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确保卫生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完备。
对已有的三小场所进行改造升级,更新卫生设备。
三、卫生管理制度建设1. 建立健全三小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制定卫生管理指南,规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卫生要求。
2.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和监督。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操作规范等。
建立从业人员的档案,记录培训情况和卫生工作表现。
3. 加强对三小场所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巡查制度。
对发现违规行为的从业人员和场所进行处罚,对优秀卫生管理单位进行奖励。
四、食品安全控制1. 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监管,严格对三小场所的供应商进行抽检,确保所供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2. 定期检测和监测三小场所使用的食材和食品。
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材和食品进行处罚处理,加大曝光力度,警示其他三小场所。
3. 加强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控制,确保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
注重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公众意识提升1. 加大对公众的卫生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于三小场所卫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2. 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活动,普及卫生知识,提醒公众注意卫生问题。
三小场所管理规定办法
三小场所管理规定办法概述三小场所是指烟酒茶小吃店、网吧、歌舞厅、KTV、洗浴中心、按摩店等服务场所。
这些场所经营活动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三小场所的管理规定办法。
一、烟酒茶小吃店管理1. 经营执照烟酒茶小吃店必须拥有合法的经营执照。
经营执照应该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
2. 食品安全和卫生烟酒茶小吃店应该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食品处理和存储区域需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卫生规定。
经营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和整洁,并定期进行清洗。
3. 公共安全烟酒茶小吃店必须保持公共安全。
每个经营场所必须装备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它们的有效性。
不允许在经营场所内吸烟,以避免火灾风险。
二、网吧管理1. 网吧的开放网吧的开放时间应该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规定。
网吧必须为用户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环境。
不提供上网时间太过短或太过长的服务,确保用户使用的设备符合相关安全和质量标准。
2. 网络安全网吧必须规范网络安全。
不允许用户在网吧内进行非法活动,包括传播色情信息、赌博、诈骗等。
网吧应该保证网络安全,防范电脑病毒和黑客攻击等。
3. 公共卫生网吧应该保持公共卫生。
每个网吧必须配备防火、灭火设备,确保设备正常有效运作。
应加强清洁管理,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消毒、杀菌。
三、歌舞厅/KTV管理1. 经营执照歌舞厅/KTV必须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
经营执照应该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
2. 环境卫生歌舞厅/KTV应该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经营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干净、卫生,加强消毒管理。
音响、灯光等设备也应定期清洗并保持良好状态。
3. 安全管理歌舞厅/KTV应该强化安全管理。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检查吸毒者或醉酒者。
经营场所必须配备防火、灭火设备,确保设备正常有效运作。
四、洗浴中心/按摩店管理1. 卫生管理洗浴中心/按摩店应该加强卫生管理。
经营场所必须保证卫生和消毒,保证使用的设施和用品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
2. 安全管理洗浴中心/按摩店应该强化安全管理。
必须配备防火、灭火设备,保证设备正常有效运作;禁止执行非法或危险的按摩服务,以确保顾客的安全。
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三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消防安全组织1. 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
2. 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岗位,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各岗位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消防安全责任1. 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 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岗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
3. 员工对自身工作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负责。
四、消防安全制度1.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2. 消防设施检查: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3. 电气安全管理:禁止使用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电气设备,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4. 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禁止在场所内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 疏散通道管理: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
6. 灭火器材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灭火器材,确保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7. 消防安全巡查:定期对场所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五、火灾事故处理1. 发现火灾,立即报告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扑救。
2. 组织人员迅速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4. 保护事故现场,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三小场所留宿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小场所(指小旅馆、小民宿、小公寓等小型住宿场所)安全管理,保障留宿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三小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
第三条三小场所留宿人员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依法管理,规范操作;(三)公开透明,便于监督;(四)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三小场所负责人为留宿人员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以下工作:(一)建立健全留宿人员管理制度;(二)对留宿人员进行实名登记,确保信息准确;(三)加强对留宿人员的安全教育;(四)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留宿人员管理工作。
第五条留宿人员应自觉遵守以下规定:(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场所规章制度;(二)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三)不得在留宿场所从事违法活动;(四)离开留宿场所时,应关闭门窗、水电等设施。
第三章实名登记第六条三小场所应实行留宿人员实名登记制度,对留宿人员身份信息进行登记。
第七条留宿人员身份信息包括:(一)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二)联系方式;(三)入住时间、离店时间;(四)入住事由。
第八条三小场所负责人应在留宿人员入住前,查验其身份证件,确认其身份信息无误后,方可为其办理入住手续。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九条三小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一)消防设施;(二)安全出口;(三)疏散指示标志;(四)应急照明;(五)防盗设施。
第十条三小场所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三小场所负责人应加强对留宿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第十三条对在留宿人员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小门店的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三小门店的卫生环境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提高门店的整体形象,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三小门店(即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超市)的卫生管理工作。
三、卫生责任1. 门店负责人为门店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监督和落实本制度的实施。
2. 所有员工均应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门店的卫生环境。
四、卫生标准1. 门店内外环境整洁,无积尘、积垢、积水。
2. 食品加工、储存、销售区域清洁卫生,无霉变、腐败、污染现象。
3. 食品加工用具、容器、设备等清洁消毒,无油渍、污垢。
4. 厕所、洗手间等卫生设施保持清洁,无异味、蚊虫。
5. 店内空气清新,无油烟、异味。
五、卫生管理制度1. 门店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责任,落实卫生措施。
2. 门店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3. 门店应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垃圾桶、消毒液、清洁工具等。
4. 门店应每天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清洁,重点清洁食品加工、储存、销售区域。
5. 食品加工用具、容器、设备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洗消毒。
6. 厕所、洗手间等卫生设施应每天清洁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7. 门店应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卫生检查与考核1. 门店应设立卫生检查小组,负责定期对门店卫生进行自查。
2. 门店负责人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
3. 对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门店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卫生职责,积极维护门店卫生环境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制度,造成卫生问题,影响门店形象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八、附则1. 本制度由门店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三小门店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门店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各门店应认真执行本制度,共同营造一个卫生、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三小卫生单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三小卫生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卫生管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职责1. 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并对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卫生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环境卫生整洁。
3. 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单位卫生环境。
三、卫生管理内容1. 办公室卫生管理(1)办公桌、文件柜等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桌面、地面清洁。
(2)定期清理办公区域,消除卫生死角。
(3)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2. 卫生间卫生管理(1)保持卫生间清洁,无异味。
(2)便器、洗手池、地面等每日清扫,每周大扫除。
(3)卫生间内物品摆放整齐,无乱堆乱放现象。
3. 餐饮卫生管理(1)食堂、员工餐厅保持整洁,防止食物污染。
(2)食堂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保持个人卫生。
(3)食品储存、加工、销售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4. 仓库卫生管理(1)仓库物品分类存放,整齐有序。
(2)定期清理仓库,保持仓库内无杂物、无积尘。
(3)仓库内通风良好,防止物品受潮、发霉。
四、卫生检查与评比1. 单位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对各部门卫生情况进行评比。
2. 各部门卫生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对卫生成绩突出的部门给予奖励,对卫生问题严重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3. 卫生检查内容包括:办公室、卫生间、食堂、仓库等区域卫生状况。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维护单位卫生环境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处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单位负责人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单位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
“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三小”行业(小吃摊、小作坊、小餐饮)在城市中逐渐增多,成为城市繁荣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这些行业涉及的公共场所卫生问题比较突出,给城市环境和市民的生活带来不少困扰。
因此,为改善这些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整治方案。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三小”行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相关责任,为整治公共场所卫生提供法律依据。
加大对“三小”行业的执法力度,加强对卫生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执法和监督体系。
二、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三小”行业公共场所的日常监管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
增设更多卫生监督员,并加强对监督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
建立健全日常巡查记录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及时整治。
三、推行分类管理对“三小”行业公共场所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场所规模等级、餐饮品种和卫生状况将其分级,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和措施。
对于规模较小且卫生状况较好的公共场所,采取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其自愿遵守卫生规范。
对于规模较大或卫生状况较差的公共场所,采取严格管理措施,严格要求其合规运营。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三小”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推行健康证制度,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监管,严禁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
五、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的卫生意识。
加强对市民的卫生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市民选择卫生状况良好的公共场所就餐。
引入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公共卫生整治中来。
六、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的投入力度,向公共场所提供更多的卫生设施和相关设备。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或者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提供高效的卫生设备,如洗手槽、垃圾处理设施等,确保公共场所卫生设施的完善。
三小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三小场所(指小商店、小餐饮店、小作坊)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场所经营者是本场所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场所负责人负责对本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确保本部门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4.全体员工应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三、安全管理内容1.消防安全管理(1)场所内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场所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3)场所内电气线路必须符合规范,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4)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识,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2.食品安全管理(1)场所内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食品原料、添加剂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3)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食品安全标识,并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3.环境卫生管理(1)场所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除害处理。
(2)场所内应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清理。
(3)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环境卫生标识,并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宣传教育。
4.人员安全管理(1)场所内员工应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3)场所内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四、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2.定期对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场所安全管理工作。
五、奖惩措施1.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消防安全三小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标准
“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本规定仅合用于既有“三小〞场所的火灾隐患管理,不合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立工程的防火设计,其它既有场所的火灾隐患管理按相关消防技术标准执行。
一、“三小〞场所的围1、小档口:经营面积在 300 平方米以下具有销售、效劳性质的商店、营业性的饮食店、汽车摩托车修理店、洗衣店、电器维修店、美容美发店〔院〕等;2、小作坊:建造高度不超过 24 米,且每层建造面积在 250 平方米以下,具有加工、生产、创造性质的场所〔含配套的仓库、办公、住宿等场所〕。
3、小娱乐场所:建造面积在 200 平方米以下的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酒吧、茶艺馆、沐足屋、棋牌室〔含麻将房〕、桌球室等。
二、小档口应符合以下要求:1、经营场所不得住人〔假设必须留守值班人员的,不得超过 1 人,且值班住宿处须设有向来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经营场所与同筑物住宿部位应采取不燃楼板、实体墙或者乙级防火门分隔,住宿部位应设置独立式火灾报警器;住宿部位及二层以上设置金属栅栏或者防盗网的经营场所应设置逃生口并配备多用途消防救生梯;如有通向屋顶的门需锁闭的,应采用推闩式门锁。
3、场所应按每 75 平方米配备 2 具 2 公斤 ABC 干粉灭火器的标准配置手提式灭火器;疏散通道、出口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
4、经营场所电气路线的敷设应穿金属管或者阻燃型PVC 管保护。
5、经营场所的吊顶、墙面不得采用可燃材料装修。
6、建造物中的疏散门应确保人员在火灾时易于从部开启。
7、必须贴防火公约。
三、小作坊应符合以下要求:1、与相邻建造物防火间距缺乏的,建造物之间应采用砖墙分隔,开设窗口的应错开设置;车间、仓库与办公室之间应采用不燃材料分隔。
2、在设置有车间、仓库的建造物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和家庭住宅。
3、三层及三层以上,且仅设置一条疏散楼梯的建造物应配备多用途消防救生梯。
4、生产性场所的外窗和阳台等部位不得设置金属栅栏或者防盗网,已经设置的,应当撤除或者在每一个楼层的不同方位开启两个高度不小于 100 厘米、宽度不小于 80 厘米的紧急逃生口,逃生口需锁闭的,应采用推闩式门锁;设置在二层〔含二层〕以上的还应配备多用途消防救生梯。
2024年“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
2024年“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一、前言“三小”行业是指小餐饮、小旅馆和小商场。
这些行业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然而,由于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突出,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
因此,制定2024年“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对改善卫生状况、提高服务质量意义重大。
二、整治目标1. 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三小”行业公共场所的监管力度。
2. 提高“三小”行业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
3. 提升“三小”行业的服务质量,在保证卫生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服务。
4. 增加公众对“三小”行业的信任度,增加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整治措施1. 加强立法和监管- 提出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三小”行业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要求,规定卫生巡查的频次和责任主体。
- 建立健全“三小”场所卫生检查机制,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管力度,确保卫生管理到位。
-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卫生管理和服务意识。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完善食品供应链的管理,建立从食品生产到销售的追溯体系。
-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开展定期食品抽检,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 鼓励“三小”场所使用绿色食材,推广食品安全知识,提升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3. 提高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是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需加大力度改善。
- 建立环境卫生评估机制,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评估和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 加强环境卫生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卫生的关注度。
4. 加强“三小”行业从业人员管理- 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服务意识和卫生管理能力。
-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形象。
- 建立从业人员的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5.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和沟通- 建立与社区、居民的有效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居民对公共场所卫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小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小(即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饮店)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商品质量和环境卫生,促进三小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的三小经营者。
第三条三小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规范经营;(二)保障安全,预防为主;(三)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四)分类指导,分类监管;(五)社会共治,多方参与。
第二章经营许可与备案第四条经营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或者备案。
第五条经营者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并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六条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备案制度:(一)食品生产者备案:备案内容包括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等;(二)食品销售者备案:备案内容包括销售场所、销售设备、销售人员、销售规模、产品种类等;(三)餐饮服务经营者备案:备案内容包括经营场所、经营设备、经营人员、经营规模、菜品种类等。
第七条经营者应当在取得许可证或者备案后,将营业执照、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文件悬挂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
第三章经营规范第八条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遵守以下经营规范:(一)食品生产者:1.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生产食品;2. 不得使用禁用物质和非法添加剂;3. 不得生产假冒伪劣食品;4. 不得超范围、超限量生产食品。
(二)食品销售者:1.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销售食品;2. 不得销售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3. 不得销售假冒伪劣食品;4. 不得超范围、超限量销售食品。
(三)餐饮服务经营者:1.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提供餐饮服务;2. 不得提供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3. 不得提供假冒伪劣食品;4. 不得超范围、超限量提供餐饮服务。
2018-三小场所管理规定-范文模板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三小场所管理规定三小场所管理规定规定是:一、“三小场所”场所内不准设置员工宿舍,需留人值班的场所不得超过1人;二、“三小场所”内不准生火煮饭或使用明火;三、不准在“三小场所”内经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四、50平方米以上的小娱乐场所应有两个安全出口,设置金属栅栏或防盗网且只有一个安全出口的其他经营场所,应在每层便于逃生的部位设置紧急逃生口(尺寸不应小于100厘米×80厘米),紧急逃生口不得上锁,三层以下可配备消防逃生软梯,三层以上必须设置固定消防逃生梯;五、场所内要严格用电安全,不得乱拉乱接电线;电气线路敷设应采用金属套管或阻燃PVC管保护;六、场所应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七、需留人值班的场所应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小娱乐场所应安装简易喷水灭火系统和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八、场所内按每75平方米配置2具2公斤ABC干粉灭火器;九、出租方与承租方要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三小场所”与派出所签订消防安全保证书;十、业主或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政府及职能部门组织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当撩开窗的刹那,当推开门楣的倥偬,当抬头仰望天空时刻,秋阳光芒,总是令你防不胜防,把它光和热,幻化成清晰影子,将你打得,招架难熬,只有默默承受,从早到晚,变为它之囚徒,渴望于之脱逃。
但它还是温情脉脉,一早一晚,总会搅起微凉,让一丝丝风儿,轻轻吹拂,漫过肌肤,沁入骨髓,透进心灵,将凉之感觉和寓趣,成为相伴你欣慰舒朗。
在艳阳的秋高气爽,正以闲情逸致放飞畅想,思绪飘零,以平生芳华,一颦一笑,走出蜗居,到大自然里,旅游行走,穿街过巷,沟过河,感受秋的五彩缤纷,树木,植被,丛林,蒿草,河流,山川,田园,……一切只要人能寻觅处所,均可潇洒而去,而非徒走过场。
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0页精选文档
**镇“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长效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目标内容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02号)、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004]4号)和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工作方案》(东府办[2008]26号)的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镇行政区“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各村(社区)要依托各村户籍管理员、安全办建立火灾隐患巡查服务队,队长由村(社区)居委会领导担任,副队长由社区警务室警长担任。
服务队办公室设在村(社区)居委会或社区警务室,服务队人数按照村(社区)“三小”场所、出租屋的0.5-1%配置。
服务队主要配合镇开展“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由镇政府集中领导。
第二章明确责任第四条:镇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和火灾隐患整治办应按照镇政府划定的消防监管责任权限,统筹做好火灾隐患整治和日常监督指导工作:1. 镇公安分局、消防大队:根据《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监督、指导、协调全镇开展“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工作,落实镇消防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工作,负责有关消防整治标准及专项规划编制解释和答复,对“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整改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对各村(社区)落实责任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消防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对各村(社区)“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隐患监管工作绩效的考核评比。
2、镇火灾隐患整治办公室:贯彻上级有关方针、政策,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研究制定镇“三小”场所、出租屋火灾隐患整治工作计划,建立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工作台帐、工作档案,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履行对“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审查、监督、宣传的职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事故预防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三小场所消防巡检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场所内的所有三小场所,包括小型餐馆、小超市、小理发店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消防巡检工作,明确巡检职责,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巡检职责第四条消防安全责任人应负责组织实施消防巡检工作,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
第五条消防管理员负责具体落实消防巡检制度,指导、监督员工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员工应积极配合消防巡检工作,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报告。
第三章巡检内容第七条消防巡检应包括以下内容:1. 消防设施设备:检查消防栓、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等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有效,是否在有效期内。
2. 消防通道: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占用、堵塞等现象。
3. 用电安全:检查电气线路、插座、开关等是否老化、破损,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现象。
4. 烟火管理:检查厨房、易燃物品储存区等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明火、吸烟现象。
5. 用火用电安全:检查用火用电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现象。
6. 消防宣传教育: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是否到位,员工是否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
第四章巡检制度第八条消防巡检应每日进行,重点区域和部位应增加巡检频次。
第九条巡检人员应认真填写《消防巡检记录表》,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第十条巡检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十一条对整改不力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二条对在消防巡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三条对违反消防巡检制度,造成火灾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旨在确保三小场所消防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小食品场所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三小食品场所(指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辖区内所有三小食品场所。
三、管理制度1. 证照管理(1)三小食品场所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2)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培训合格证。
2. 食品原料采购(1)采购食品原料必须选择合法、合规的供应商,确保食品原料质量安全。
(2)采购食品原料时,应查验供应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
3. 食品加工制作(1)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应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污染。
(2)加工制作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工具、设备,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4. 食品储存(1)食品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鼠、防虫。
(2)食品储存应分类分架,防止交叉污染。
(3)易腐食品应冷藏或冷冻保存,并定期检查储存设施设备。
5. 食品销售(1)食品销售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设施设备完好。
(2)销售食品应按照食品安全要求,保持食品新鲜、安全。
(3)不得销售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
6. 食品安全培训(1)三小食品场所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应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
(2)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
7. 食品安全检查(1)三小食品场所应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三小食品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四、责任追究1. 三小食品场所负责人对本场所的食品安全负总责。
2. 三小食品场所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
3. 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标准范本
方案编号:LX-FS-A56577“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标准范本The Objectives, Policies, T ask Allocation, Steps T o Be T aken And Other Factors Needed T 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Action Guideline A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方案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生活中把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全部按计划制定成文本,并付诸实施。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小理发店、小浴池、小旅馆”(以下称“三小”行业)等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三小”行业公共场所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为确保整治行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的和范围1、整治目的:通过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证违法经营行为,规范公共场所经营秩序,按照“突出重点、明确主题、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行监管公示,群众监督,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防止各类传染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为我市“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整治范围:全市范围内小理发店、小浴池、小旅馆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FS-QG-57612三小场所管理规定办法
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Three Small Plac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三小场所管理规定
规定是:
一、“三小场所”场所内不准设置员工宿舍,需留人值班的场所不得超过1人;
二、“三小场所”内不准生火煮饭或使用明火;
三、不准在“三小场所”内经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四、50平方米以上的小娱乐场所应有两个安全出口,设置金属栅栏或防盗网且只有一个安全出口的其他经营场所,应在每层便于逃生的部位设置紧急逃生口(尺寸不应小于100厘米×80厘米),紧急逃生口不得上锁,三层以下可配备消防逃生软梯,三层以上必须设置固定消防逃生梯;
五、场所内要严格用电安全,不得乱拉乱接电线;电气线
路敷设应采用金属套管或阻燃PVC管保护;
六、场所应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七、需留人值班的场所应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小娱乐场所应安装简易喷水灭火系统和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
八、场所内按每75平方米配置2具2公斤ABC干粉灭火器;
九、出租方与承租方要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三小场所”与派出所签订消防安全保证书;
十、业主或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政府及职能部门组织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