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文献综述策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因此,有关如何实施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日渐增多。
本文通过对有关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文献进行梳理,讨论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首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计算机集成教学与课堂活动中的数学概念性学习》一文指出,有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相关硬件,引入虚拟实验和现实模拟,使数学课堂更加有趣活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融入虚拟科学实验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提出,采用虚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体验数学,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针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一文指出,小组合作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平衡参与课堂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尽可能把学生的真实经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研究》一文指出,将学生的实际经历与学习内容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实际的概念。
最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反馈,以改善学生学习情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一文指出,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及准确的反馈,及时纠正学生表现出的错误,以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小组合作教学、聚焦学生实际经历以及加强课堂反馈。
通过实施上述五项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要求教师要运用多种策略,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小组合作教学、学生实际经历和反馈等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于文献综述稿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意见

关于文献综述稿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意见一、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综”是要求对与其论文相关的主要文献进行概括,概括时要客观,要善于归纳,力求简洁明了。
“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不能局限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1、缺乏文献。
没有相关文献,只是把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2、不够简洁。
在综述时没有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而是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有的甚至把前人做过的实验过程都描绘出来,不够简洁,显得深度不足。
3、不够客观。
在综述过程中,把某一部分的特点归结为整体的特点,没有科学的依据,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判断,难以让读者信服。
4、缺乏评述。
没有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分析,未整合回顾既往文献的结果,只是对既往观点的汇总。
5、缺乏批判。
只是一味地陈述某人在某方面做了哪些研究,有何研究成果,未对这些研究的不足作任何批判,只是简略引述。
这样的简单陈述就不能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6、缺乏创新。
未明确提出本研究解决以往研究的哪些不足,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甚至看不出本研究较其它研究的优势,无明确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二、解决的策略。
研究方法对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法的革新往往成为理论发展的契机。
而由文献综述引发的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也就成为新理论、新方法的重要来源。
只有通过文献综述才能“沉淀”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好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鉴于文献综述如此重要,针对以上出现的主要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全面综述。
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以及整合科学研究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要勇于探索和不回避冲突。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方法引言在学术研究中,文献综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问题和进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献综述方法,以帮助研究者进行系统性的文献综述。
1. 传统文献综述方法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主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已有的文献来总结和评价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研究者可以通过图书馆、数据库和学术期刊等途径获取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和整理。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文献进行综述。
在综述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综述方法,如分类综述、主题综述或理论综述等。
2. 系统综述方法系统综述是一种较为严谨和系统的文献综述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按照预定的研究流程和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
系统综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研究问题和目标、制定检索策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文献质量、分析和综合数据、撰写综述报告等。
系统综述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减少主观偏见,提高综述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3. 元分析方法元分析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和综合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计算效应量和置信区间来评估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元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研究对象和文献、提取和整理数据、计算效应量和置信区间、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等。
元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整体上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4. 质性综述方法质性综述是一种基于质性研究的文献综述方法,它主要通过对质性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总结和评价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质性综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研究对象和文献、提取和整理数据、进行质性分析和结果解释等。
质性综述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提供深入和详细的研究结果。
结论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的特点及写作要领

文献综述的特点及写作要领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献综述的特点以及写作要领,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南。
文献综述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写作形式,在科研论文、学术报告、研究生论文等学术文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文献综述的定义、目的、特点以及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工作。
本文首先将对文献综述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将详细分析文献综述的特点,包括其系统性、综合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文献综述的写作要领,包括选题原则、资料收集与整理、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本文将总结文献综述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帮助读者避免常见错误,提高文献综述的写作质量。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文献综述的写作流程和要点,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为顺利完成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提供有力支持。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文献综述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写作形式,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系统性是文献综述的显著特征。
作者在撰写综述时,必须全面搜集和整理相关领域的文献,通过分析和归纳,系统地呈现某一主题或问题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这种系统性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还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上。
综合性是文献综述的另一重要特点。
综述作者需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大量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炼出核心观点和研究成果,从而展现出该领域的研究全貌和发展动态。
这种综合性不仅要求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求作者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观察力。
再次,批判性是文献综述不可或缺的特点。
综述作者不仅要对已有文献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还要对文献中的观点、方法、结果等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综述作者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前沿性也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特点之一。
由于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因此它必须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最新进展。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文献综述是一种概述、总结和评价先前研究进展的文章形式。
它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已知的关于特定主题的信息,并揭示出现有研究中的缺陷和知识空白,从而为新的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技巧。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主题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是写好一篇文献综述的关键。
你可以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或专题,并确保该主题有足够的可获得资料。
此外,还需要确定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或方面,以便更好地框定文献综述的范围。
第二步:收集文献资料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需要收集广泛的文献资料,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书籍、报告和技术文档等。
可以使用学术引擎,如Google 学术、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以获取相关的研究文章。
此外,还可以参考引文索引、参考书目和其他相关文章中的引用文献来扩充资料。
第三步:整理文献资料在收集到足够的文献资料后,需要对所收集到的每篇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分析。
重要的文献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进行分类,并进行摘要和注释。
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参考管理软件(如EndNote)或一个Excel表格来管理和整理文献。
第四步:编写文献综述在完成文献资料的整理后,可以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一篇好的综述文章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应该概述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提出本文综述的研究问题或目标。
2.方法部分:方法部分应该概述文献和选择的策略,并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文献。
3.关键结果部分:关键结果部分应该总结先前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可以按时间顺序、主题或方法等进行组织。
4.讨论部分:讨论部分应该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并分析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知识空白。
5.结论部分:结论部分应该总结先前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总结:。
如何进行高效的文献检索与综述撰写

如何进行高效的文献检索与综述撰写在进行高效的文献检索与综述撰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过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文献检索是指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以收集、筛选和整理各种相关信息,为撰写综述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
综述撰写则是将文献检索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归纳,理清相关研究的发展态势和趋势。
高效的文献检索与综述撰写能够帮助我们对特定领域的研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一、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在进行文献检索之前,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检索策略。
以下是一些制定文献检索策略的要点:1.明确研究问题:在开始检索之前,确保对研究问题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并要尽可能具体。
2.选择合适的检索词:根据研究问题,选择性和准确性地挑选出关键词和主题词,以便于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3.选择合适的文献数据库: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文献数据库,选择与研究领域相关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4.使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利用引文索引、引文分析、文献同袍等工具,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
二、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制定好的文献检索策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文献检索:1.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根据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学术数据库进行检索,如Web of Science、PubMed等。
2.建立检索式:根据研究问题和检索词,建立好检索式。
检索式应该包括主题词、关键词、逻辑运算符和检索词的组合方式。
3.筛选文献:根据检索结果的题目、摘要等信息,进行筛选,将符合研究问题的文献保留下来。
4.获取全文:对于筛选出的文献,获取全文以便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分析。
三、进行文献综述撰写在获取到所需文献后,可以进行综述的撰写。
以下是一些撰写综述的要点:1.明确综述的目标:在开始撰写综述之前,清楚明确综述的目标和研究范围,以确保综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制定结构框架:根据综述的目标和内容,制定一个合适的结构框架。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主题分类等方式组织文献的内容。
3.整理文献信息:针对每篇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提取出与综述目标相关的关键信息,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
文献综述方法

文献综述方法
文献综述是指通过查阅已有文献,对某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和归纳总结的一种方法。
文献综述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状况,发掘问题的研究价值,构建研究框架和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
而在进行文献综述时,以下方法是必要的:
一、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
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必须先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从而能够确定需要查阅的文献范围和方向。
二、查找文献。
通过各种学术数据库或图书馆藏,查找已有文献并进行筛选,以符合研究问题和目的。
三、整理文献。
对查找到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可以采取文献分类、文献摘要和文献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整理。
四、撰写文献综述。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综述的结构和语言的表达,使其具有逻辑性、翔实性和可读性。
而文献综述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调查、商业营销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清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研究,从而快速推进研究进程;而在商业营销中,文献综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科研方法,通过合理应用文献综述方法,可以在科研、商业等领域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果,为我们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文献综述中的关键词与搜索策略

文献综述中的关键词与搜索策略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策略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并提供一些搜索策略的建议,以帮助读者更高效地进行文献综述。
一、关键词的选择1. 主题词 vs. 自由词在选择关键词时,可以从两种类型的词汇中选择:主题词和自由词。
主题词(也称为标准词、受控词)是由专业领域相关的分类法或索引控制词汇组成的,具有标准定义和统一的术语。
自由词(也称为自由词、非标准词)则是自由选择的,可能存在多种变体和表述方式。
在选择关键词时,可以结合使用主题词和自由词。
主题词可以保证与相关研究领域的标准词汇一致,有利于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而自由词则可以捕捉到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变化。
2. 同义词与近义词为了确保搜索结果的全面性,应该考虑选择一些与关键词相近或具有相似概念的词汇作为同义词或近义词。
例如,如果关键词为 "气候变化",则可以将 "全球变暖"、 "气候演变"等词汇作为同义词,并在搜索过程中进行综合使用。
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通配符或截断符号来拓展关键词的范围。
通配符(如 * 或 ?)可以替代一个或多个字符,截断符号(如 $ 或#)可以代表一个或多个未知字符。
3. 种类词除了描述研究主题的词汇外,还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反映研究类型、研究设计或研究方法的词汇。
例如,"实证研究"、 "定性研究"、 "实验设计"等词汇可以被用作关键词,以帮助更具针对性地搜索相关文献。
二、搜索策略的制定1. 设定搜索目标和范围在开始搜索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通过明确定义所需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范围等限制条件,可以帮助缩小搜索范围,并提高搜索结果的相关性。
2.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合适的数据库选择对于获取高质量的文献至关重要。
不同学科领域常用的数据库有所不同,一些通用的学术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等,可以作为起点。
论文模板如何撰写一篇详尽的文献综述

论文模板如何撰写一篇详尽的文献综述在撰写一篇详尽的文献综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综述的核心目标:总结、评估和分析已有的学术文献,以回答研究问题或提供对某一领域的深入了解。
撰写一篇优秀的综述论文需要合理的结构、清晰的论述、科学的方法和详尽的文献资料,本文将介绍如何根据论文模板撰写一篇详尽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应该阐明综述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问题,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同时,引言部分还可以提供对该领域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为读者定下综述的知识基础。
二、文献选择与搜索策略在文献综述中,文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要确保所选文献具有代表性,包括近期的高质量文献,另一方面,应该避免重复文献和无关文献的引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搜索策略来收集相关文献。
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综述与评论的引用等方式获取适当的文献资料。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根据综述的要求,论文模板中常见的结构有三种:时间顺序、主题顺序和方法论顺序。
1. 时间顺序:按照研究领域中相关文献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综述。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展示该领域中不同研究成果的演进过程。
2. 主题顺序:按照研究领域中的主题或相关问题的分类进行综述。
这种方法能够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该领域中各个主题的研究现状和不同观点。
3. 方法论顺序:按照研究领域中的常用方法或理论进行综述。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方法或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追踪,评估该方法或理论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和效果。
四、文献综述的撰写在综述的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文章的语言应当准确、简洁、明确。
要避免使用太多的行话或专业术语,确保普通读者也能够理解。
2. 在综述中,需要对每篇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估,包括对文献的方法、数据、结论等进行分析,评估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3. 综述的结论要有深度和广度,不应只是简单地概述文献的主要观点,而应该对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共同点和差异进行分析和总结。
如何高效地进行文献综述

如何高效地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已有的研究进展,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然而,由于文献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多样,进行文献综述往往费时费力。
为了高效地进行文献综述,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步骤:1.明确研究目标: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
比如,你要进行的研究是关于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的,那么你可以将目标限定在这个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关文献。
2.确定搜索策略:为了能够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搜索策略。
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专业数据库搜索等方式,找到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3.筛选文献:通过搜索得到的文献可能会很多,这时你需要进行筛选。
首先,可以根据文献的标题和摘要来判断是否与研究目标相关;其次,可以通过阅读全文进一步筛选出与自己研究方向更加贴合的文献。
4.阅读文献:在筛选出合适的文献后,需要认真阅读这些文献。
注意:阅读文献不同于普通阅读,要有系统性、目的性地阅读。
可以先粗略地浏览一遍文献,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然后再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5.整理笔记:阅读文献的同时,要及时整理笔记。
可以将关键观点、实验设计、研究结果等重要信息记录下来,方便后续的整合和分析。
6.归纳总结:在研究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论断、结论或观点。
当你阅读了一些文献后,可以将这些相似或相关的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重复的阅读,还能帮助你建立起对研究领域的整体认识。
7.批判性思考:阅读文献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
要对文献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进行评估,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有助于你在后续的研究中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和问题。
8.书写文献综述:在完成了文献的查找、阅读和总结后,可以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要注意结构的统一和逻辑的清晰,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主题分类、问题对比等方式组织文章。
9.持续更新:由于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
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

如何撰写⼀篇优秀的⽂献综述?如何撰写⼀篇优秀的⽂献综述?⽂献综述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撰写的基础环节,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占据⼗分重要和关键的地位。
⽂献综述的质量和⽔平的⾼低,直接影响着相关学术研究的总体⽔平以及研究者个⼈的学术发展。
本⽂对于⽂献综述的撰写原则、基本结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初步介绍和说明,以使读者对进⾏⽂献综述撰写过程有⽐较准确的理解和认识。
01 ⽂献综述的性质和作⽤⽂献综述的定义与性质⽂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对⽬前为⽌的、与某⼀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献进⾏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献的过程。
从具体形式来看,⽂献综述分为以下两种:(1)完整的、可直接发表的⽂献综述。
它通常包括引⾔、概述、正⽂、⽬前研究的不⾜和建议、参考⽂献等组成部分。
(2)学术(学位)论⽂中的⽂献综述。
它的篇幅和结构可以进⾏调整和压缩。
这⾥主要讨论的是后⼀种⽂献综述。
社会学学者风笑天将⽂献综述(回顾)分为两种类型:“作为过程的⽂献回顾”和“作为结果的⽂献回顾”。
前⼀种主要是指围绕某⼀主题,对相关⽂献进⾏系统搜索、查找、阅读、分析的过程;后⼀种则指以总结和综述的形式将上述过程的结果表达出来。
实际上,⽂献综述是⼀个既包括对⽂献进⾏查找、阅读和分析,⼜包括对这些⽂献进⾏归纳、总结和评论的完整过程。
⽂献综述中的核⼼问题是参考⽂献的选择。
这不仅要看⽂献的数量,更为关键的是要包括最重要、最经典的著述和最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能从中分析并总结出前⼈研究的不⾜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献综述的⽬的与作⽤⼀般说来,⽂献综述的写作⽬的是:(1)通过评估分析已有的研究贡献和局限,凸显⾃⼰研究问题的价值。
(2)寻找⾃⼰的专业(问题)定位——它和理论传统的关系,以便阐明⾃⼰的研究在这⼀领域中的位置。
(3)寻找⾃⼰不同于前⼈之处,阐明其研究的进展和特点,让其研究发现尽可能具有原创性。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进展市场营销策略一直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市场营销策略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中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一、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为实现营销目标所制定的行动计划和方法。
它包括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的选择、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促销策略等内容,是企业实现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因素,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1. 市场定位策略研究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策略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定位,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近年来,关于市场定位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如何有效进行定位传播等方面,以提高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数字营销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营销策略成为市场营销的新趋势。
数字营销策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数字化渠道,实现对消费者的精准触达和个性化营销。
当前,数字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大数据分析、社交化营销、内容营销等方面,以应对数字化营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3. 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是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他们的行为和需求直接影响着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因此,消费者行为研究一直是市场营销领域的热点之一。
当前,消费者行为研究主要关注于消费心理、消费决策过程、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等方面,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消费者。
4. 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品牌营销策略的制定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推广至关重要。
当前,品牌营销策略研究主要关注于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方面,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品牌的长期发展。
三、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趋势和展望1. 数据驱动的营销策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驱动的营销策略将成为未来市场营销的主流。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撰写思路与方法论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撰写思路与方法论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可以展示研究者对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了解程度,还可以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因此,如何撰写一篇扎实、全面的文献综述成为了每位研究者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介绍撰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思路与方法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文献综述部分的写作。
一、明确研究目的与范围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研究目的是指你希望通过文献综述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对什么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研究范围则是指你选择的文献来源、时间范围、研究对象等方面的限定。
明确研究目的与范围有助于帮助你筛选出符合研究主题的文献,避免在海量文献中迷失方向。
二、建立文献检索策略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文献检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文献检索策略可以帮助你高效地找到符合研究主题的文献。
首先,确定检索关键词,关键词应该涵盖研究主题的各个方面,可以包括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内容;其次,选择合适的文献检索工具,如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最后,根据检索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安排在撰写文献综述时,一个清晰的结构安排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思路和论证过程。
一般来说,文献综述可以分为引言、文献综述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主体部分则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结论部分则是对文献综述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和展望。
四、文献综述的撰写技巧在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过程中,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注重文献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选择高质量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其次,要注重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不仅要描述文献的内容,还要对文献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要注重文献的整合和归纳,将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研究观点和思路。
文献综述怎么写 范文2000

文献综述怎么写范文2000文献综述是研究者运用文献资料检索、分析和综合的一种研究方法,采用总结和概述的方式,反映研究者对其所研究的范围内的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有关研究成果的比较及了解特定的研究方向的思路和探索的趋势,以支持与其相关的研究和决策。
本文在综述文献综述的写作流程,内容构成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性的论述,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的写作流程1、设定具体研究目的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明确自己要解决的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出具体的研究目的,并在其中确定研究的范围、分析的内容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以便写出符合研究的文献综述。
2、进行资料搜集搜集文献资料,确定搜集的文献资料来源,可以是图书、期刊论文,网络资源,论坛讨论等,确定文献资料的质量,建立文献资料的信息检索系统,按照研究目的,搜集有效的、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
3、选择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选择是文献综述写作的关键一步。
文献资料的选择应该与研究目的息息相关,根据有效的特征和实际的要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并确定是否采用常规文献资料或是特殊文献资料,以确保文献综述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检索文献资料检索文献资料需要确定检索的文献资料来源,通常包括如下步骤:搜集电子目录、检索全文论文数据库,利用论文数据库的有效检索词,记录筛选文献资料的关键词,筛选有效的文献资料,检索文献资料,记录检索信息,并将文献资料妥善存放,以保证研究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分析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要求,分析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文献内容的比较、总结、复杂内容的把握和精华内容的把握,研究文献资料的内容,获得文献内容的有效信息,形成可以运用的有效文献资料。
6、撰写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根据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文献资料的内容,开始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以客观的态度、独立的观点,以简洁的语言和措辞,清楚的表述以及合理的论证,消除个人的观点和偏见,结合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文献资料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说明,以及对文献资料的内容进行整合性的思考。
文献综述技巧

文献综述技巧在学术研究中,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整理和归纳,可以深入了解某个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研究问题的关键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文献综述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读者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有所帮助。
一、文献搜索技巧及注意事项1.1 主题词的选择在进行文献搜索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主题或问题。
选择准确的主题词能够帮助我们检索到更相关且有用的文献。
对于一些常用的学术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PubMed等,通常会提供主题词索引,可以根据此进行检索。
1.2 搜索策略的构建构建合理的搜索策略是进行文献综述的重要一步。
我们可以利用布尔运算符(AND、OR、NOT)来组合关键词,以增加搜索的准确性和广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通配符(*)来搜索具有不同变体的关键词。
1.3 注意筛选文献的标准在文献搜索后,我们会得到一大批相关文献,但不是所有的都适合用于综述。
我们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如是否与研究主题相关、是否来源可靠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建立筛选规则,以帮助减少阅读和分析的负担。
二、文献读写技巧2.1 阅读和理解文献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每一篇选定的文献。
除了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之外,还应该关注文献中的关键观点和学术争议点。
同时,可以通过标注和摘录的方式,将重要信息和观点整理起来,方便后续的整合和分析。
2.2 提炼文献关键信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
这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
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以保证整体阅读的流畅性。
2.3 建立文献之间的联系在进行文献综述时,要注意将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关联点找出来。
这有助于形成一个系统和完整的综述框架。
可以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研究之间的异同点,探讨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前景。
三、文献综述的撰写技巧3.1 结构清晰文献综述的结构应该清晰,方便读者进行整体把握。
文献综述计划

文献综述计划一、确定研究课题明确你要进行文献综述的课题或研究领域。
二、制定搜索策略1. 选择数据库:选择适合你研究领域的学术数据库,如学术期刊、学术论文集、专业书籍等。
2. 确定关键词:确定与你研究课题相关的关键词,以便更准确地搜索文献。
3. 制定搜索式:使用选定的关键词和数据库的搜索功能,制定具体的搜索式。
三、筛选文献1. 初步筛选:根据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筛选出与你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文献。
2. 进一步筛选:仔细阅读文献的全文,筛选出质量较高、可信度较高的文献。
四、整理文献1. 建立文献库:将筛选出的文献整理到一个文献库中,方便管理和阅读。
2. 分类整理:根据文献的主题、研究方法、结论等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文献的观点。
五、阅读文献1. 制定阅读计划:根据文献的数量和重要性,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 做笔记:在阅读文献时,记录重要的观点、论据、方法和结论,以便后续引用和参考。
六、分析文献1. 比较不同文献的观点:分析不同文献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了解研究现状和争议点。
2. 梳理文献的发展脉络: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历程,找出关键的研究成果和转折点。
七、撰写文献综述1. 确定综述结构: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文献综述的结构,包括引言、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等部分。
2. 撰写综述正文:根据综述结构,将整理和分析的内容组织成一篇连贯的文章。
3. 引用文献:在综述中引用相关文献,遵循学术规范进行引用。
八、修改和完善1. 检查逻辑和连贯性:检查综述的逻辑结构和内容的连贯性,确保文章通顺易懂。
2. 检查引用格式:检查文献引用的格式是否正确,确保符合学术规范。
3. 征求反馈:请导师或同事阅读综述,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九、最后检查1. 检查内容准确性:最后检查综述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2. 检查语言表达:检查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十、提交文献综述根据要求,将文献综述提交给导师或相关机构。
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文献综述范文

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文献综述范文英文回答:Literature Review: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Introduction.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has become essential for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necessitating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o master its intricacies. This literature review explores 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proven to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Immersion and Engagement.Immers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ha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its effectiveness in language learning. By surrounding oneself with English-speaking environments andengaging in authentic communication, learners can develop fluency and natural language use. Techniques include: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s.Study abroad.Watching English movies and TV shows.Input and Output-Based Approaches.Input-based approaches focus on exposing learners to comprehensible English texts and audio materials. Techniques involve:Reading graded texts and listening to podcasts.Us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online databases.Collaborative reading and discussion.Output-based approaches, on the other hand, emphasizelanguage production through speaking and writing. Strategies include:Role-playing and simulations.Dialogue journals and peer feedback.Essay writing and presentations.Cognitive Strategies.Cognitive strategies engage learners' critical thinking and memory skills to enhance language retention. Techniques encompass:Spaced repetition and flashcards.Retrieval practice and self-testing.Summarizing and paraphrasing.Metacognitive Strategies.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empower learners to monitorand regulate their own learning process. Strategies include:Setting goals and tracking progress.Reflecting o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Seeking support and feedback.Technology-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Technology has revolutionized language learning, providing innovative tools and resources. Techniques involve:Language learning apps and software.Online dictionaries and grammar checkers.Video conferencing and virtual exchange.Affective Factors.Affective factors, such as motivation, confidence, and anxiet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 success.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 include:Establishing realistic goals and celebrating progress.Building a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Managing stress and anxiety.Conclusion.This literature review has presented an overview of 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By implementing these approaches, learners can enhance their fluency, accuracy, and overall proficienc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It is crucial to note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any strategy may vary depending on individual learner preferences and circumstances. Therefore, adopting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hat addressesdiverse language learning aspects is recommended tooptimize learning outcomes.中文回答: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文献综述。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与分类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与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学术领域中,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与分类是至关重要的。
文献综述是对特定主题相关文献的全面审查和综合分析,而分类则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文献进行归类和整理。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与分类,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1. 确定研究目标和范围在进行文献综述与分类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明确研究目标有助于筛选相关文献,并避免收集到与研究无关的资料。
同时,确定研究的范围能够帮助缩小文献的数量,提高综述的针对性。
2. 建立详细的文献检索策略为了获得与研究目标相关的文献,建立详细的文献检索策略非常重要。
可以利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目录和在线搜索引擎等工具,使用相关关键词和词汇组合进行文献检索。
同时,结合布尔运算符、研究时间范围和其他检索策略,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文献。
3. 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收集到大量文献后,需要进行筛选,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摘要和关键词的方式初步判断文献的内容和相关性。
接着,可以根据文献的标题和目录快速浏览文献的结构和内容,进一步筛选出适合综述的文献。
在筛选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
4. 架构和编写综述内容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该采用合理的架构和组织方式。
可以根据文献的主题、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进行分类,或者按时间顺序或重要性进行排序。
在编写综述内容时,应注意提供充分的引用和参考,以支持综述的观点和结论。
同时,要确保综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综述的内容和主旨。
5. 充分评估和讨论文献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收集和整理文献,还需要对文献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讨论。
在综述过程中,可以对文献中的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进行评价,以确定其优缺点和局限性。
此外,对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比较和讨论,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研究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6. 更新和补充综述内容由于学术界和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文献综述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
如何进行良好的文献综述

如何进行良好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它可以为整篇论文提供知识背景和理论支持,同时也可以协助作者更深入地理解问题。
但是,如何进行一篇良好的文献综述呢?接下来,我们将会探究几个方面。
一、确定研究问题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问题。
在明确问题后,我们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文献搜索和筛选,以便找到与问题有关的最新和最优秀的研究资源。
二、选择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在文献综述过程中,选择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选择最适合我们研究领域和题目的数据库,然后遵循特定的搜索策略来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度。
常用的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Google Scholar等等。
三、制定搜索策略制定搜索策略时,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关键词和筛选器。
关键词是指用来搜索研究文献的词语或短语。
通常,关键词应该是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专业术语。
筛选器是一组用来筛选文献的搜索条件。
这些条件可以是日期、语言、出版类型等等。
四、筛选和评估文献由于文献综述中涉及的文献非常广泛,因此我们需要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评估。
通常,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按照搜索策略获得一系列文献,并确定它们是否与研究问题相关。
2. 评估文献的质量。
通常,我们可以从标题、摘要、方法、数据、结论等方面评估文献。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流行的工具,如Jadad量表、Cochrane工具箱等评估工具,以确定文献的质量。
3. 筛选文献。
根据文献的质量和相关性,我们需要筛选出一些最优的文献用于研究。
五、文献综述的写作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 首先,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
通常,文献综述用来提供研究问题的知识背景和理论支持。
2. 其次,按照逻辑顺序展开论述。
我们需要安排好文献的内容,并按照逻辑顺序展开论述。
3. 第三,注意文献的引用和注释。
我们需要在文献中准确地引用文献,并给出相应的注释。
文献综述部分的撰写策略

文献综述部分的撰写策略在学术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常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以支持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本文将介绍撰写文献综述部分的一些策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
1. 确定综述的目标和范围在开始写文献综述部分之前,需要明确综述的目标和范围。
这可以包括定义研究主题,确定关键问题,以及界定综述的时间范围和研究类型等。
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指导文献搜索的方向,避免遗漏重要的研究成果。
2. 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在进行文献搜索时,应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包括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业网站和国际数据库等。
这些来源都能提供严谨可靠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助于确保综述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 制定文献筛选的标准为了保证文献综述部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必要制定文献筛选的标准。
这可以包括确定研究文献的语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时间限制等。
在筛选过程中,应根据这些标准进行逐步排除,以确保只选取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献。
4. 进行文献分析和综合在选择了合适的文献后,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综合。
这可以包括对文献的主题、方法、样本和结果等进行梳理和比较。
通过对文献的深入阅读和思考,可以发现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
5. 结构化编写综述内容为了提高文献综述的可读性和易懂性,建议按照一定的结构编写综述内容。
可以采用按文献主题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或按理论模型梳理等方式。
这样做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跟随综述的逻辑和结构。
6. 引用和注释文献在撰写综述内容时,需要合理引用和注释文献,以保证学术诚信和知识来源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引用标注的格式,如APA、MLA、Chicago等,确保文献引用的规范和一致性。
7. 突出重点和创新性在写作过程中,应突出文献综述的重点和创新性。
可以对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也要避免过多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结论,而忽略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学术和科研而言,文献至关重要,无论哪门学科,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几乎相关的空白都被前人涉足过了,后进者要想站在巨人肩膀上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必须在文献上面下苦功、练好底子,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研究领域现状、前沿、存在的问题,继而找到可以突破和创新的切入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黄宇老师为自己的学生所作的文献综述套路的整理,并附有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希望对于暑期还在为论文熬战的亲有所帮助。
1.五步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
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
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
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
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
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
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
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
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
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
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关的文献;二是分析不深入,找不到自己研究的“前人的肩膀”、出发点、研究的立足点、自己可能的突破等等。
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所以,对于第4步主题3的综述,个人的看法是“不能短”,而应当长。
因为这个才是你需要精心分析综合比较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这也算是一种相对可以仿效的文献综述方法。
2.文献综述的写法、难点+如何收集资料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阅读报告,即“文献综述”,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
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
一般认为,学术论文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
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区分开来。
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ZF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意义和目的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作,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问题,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且列出了该方向众多的参考文献,这对后人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三、主要内容(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
(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四、分类综述分成两类。
一类是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一类是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个算法,谈的问题更为具体与深入。
前者立意高,范围广,面宽,故也不易深入,比较好读好懂。
这对初入道者、欲对全局有所了解的读者而言很有参考价值。
然而,欲深入课题的研究,则希望能有后一类的综述为自己鸣锣开道,这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于是只好旁证博引,由自己来完成该课题的综述。
当写学位论文时,我们要写的也就是这类结合自己研究课题而写就的综述。
五、难点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探頣索隐,又如醍醐灌顶。
文献综述顾名思义由“综”和“述”组成。
前半部分的“综”不算太难,根据所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综合的归类、提炼、概括即可做到的话。
后半部分的评“述”与分析则是一篇“综述”质量高下的分界线,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问题进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如何收集资料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
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
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
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
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
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
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ZF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
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
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
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
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
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
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综述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
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
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
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
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
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
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
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
3.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导论开头段落Δ简介主题;Δ主题的重要性;Δ理清首要问题;Δ简介各篇(例如A.B.)文章与作者,及不同或互补之处。
主文部分(3个示范)1.1 分析A的观点1.2 分析B的理论/观点1.3 比较A与B的理论/观点2.1 找出A与B的共性2.2 找出A与B的差异性2.3 探讨出一个中心议题议题1: 探讨A&B议题2:探讨A&B议题3:探讨A&B结论提出一个比其他更好的理念与立场提出一个优于每一个理论与立场的部分的摘要注:本文选自黄宇老师的教学博客,有一定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