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依宪治国的意义
依宪治国的意义依宪治国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点与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强调指出,我们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实施宪法摆在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的重大举措和郑重宣示。
它充分展现了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自信和对在新时代坚持依宪治国执政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自觉。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新时代坚持依宪治国执政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宪治”意识,努力开辟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我们党科学总结近70年治国理政经验得出的最新结论,是对依法治国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宪法者,国家之根本也。
我国宪法是与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艰辛探索与时俱进的。
我们党最终把领导人民制定并执行宪法和法律作为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经历了长期认识过程,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建国之初,我们党对国家的治理基本处于无法可依、主要靠人治的状态。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使我们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
“文革”十年动乱彻底砸烂公检法,宪法和法律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几乎走到崩溃边缘。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82年,我们党深刻汲取“文革”法纪败坏的严重教训,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领导人民对1954年宪法进行重大修改完善后正式公布实施,并强调一切按法律办事,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化”。
之后,又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3年对1982年宪法作了不同程度修改,并一以贯之强调,国家治理应由“法制化”转向“法治化”,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奋斗目标。
依宪治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石
依宪治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石作者:贾清来源:《北方经济》2014年第12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这在党的决议文件中首次出现,它为全面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进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厘定了清晰的“路线图”。
《决定》的这一重要表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在现代法治国家中,首先要树立宪法的权威依法治国,自1979年作为理念被提出,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党内民主程序正式写入党的文件,1999年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到党的十八大上升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致走过了这样一个历程。
在我看来,一个现代法治国家,首先要树立宪法的权威。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得到了党内外的普遍赞赏及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并就未来落实宪法提出了四条要求:一是人民民主;二是依法治国;三是保障人权;四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全面,体现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根本是依宪执政。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宪法。
新一届领导提出“法治中国”的概念,如果说“法治中国”是一栋大厦,宪法就是整个大厦的基础,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就像梁和柱,其它的法律规则就像砖瓦。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个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机构的产生、职权和运作程序等最基本的制度都是通过宪法确立下来的。
宪法一旦确立,便具有不以任何组织和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刚性和稳定性,所有的法律都必须统一于宪法,所有的权力都不能逾越宪法,包括执政权力。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的理解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的理解
依法治国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一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式和目标。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就是以宪法为根本法、宪法条款为基础,全面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我国实行的是依宪治国,以宪法立国。
宪法是各种法律制度的基础,是政治体制的根基,把宪法确立为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
依宪治国,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团体和公民必须按照宪法,重视宪法,尊重宪法,慎重实施宪法,宪法的执行起决定性作用。
实行依宪治国,必须完善宪法制度,改革宪法执行制度,规范宪法实施程序,加强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实行依宪治国,还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政府各机关和国家机关依宪、依法行政,坚持政治体制依宪、依法制度治理,坚持宪法对全体公民依宪、依法行使权利,坚持依宪、依法审判,充分保护公民权利。
依宪治国,结合实际,要求依法施政、依法司法,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一切国家事务,让宪法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让宪法精神、宪法制度和宪法原则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社会持久和谐发展,推动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民富裕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 1 -。
浅谈“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浅谈“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出发,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指明了方向。
法治首先是宪法之治。
依法治国的“法”,指的是以宪法为核心由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完整法律体系。
其中,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我国所有的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都是对宪法精神、原则和制度的具体化。
因此,依宪治国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之义。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了国家公权力的组织体系、职责权限和行为标准,确立了国家权力的分工和相互监督机制。
依宪治国,就是要按照宪法的要求,规范国家公权力的良好运行,加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
由于宪法的许多规定主要是依靠国家机关去执行的,因此强调依宪治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好宪法,熟悉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真正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只有做到这三个“善于”,才能真正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优化依法执政基本方式,更好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核心在理念,关键在能力,重点在落实。
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内容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内容∙字号∙∙∙评论邮件纠错2014-11-05 00:49:27来源:法治周末作者:陈磊四中全会的法治解读②法治周末记者陈磊10月28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5天前,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决定》。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该表述列于《决定》第二部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莫纪宏认为,《决定》充分肯定了依宪治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核心地位,也意味着依宪治国成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当不断坚持的法治道路。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磊指出,依法治国包括依宪治国,“法”包括宪法与其他法律等,宪法是根本法,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内容,也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要求,所以说,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成为党的政策和行动纲领经历了10个年头。
2004年,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正式提出“依宪治国”的概念,并将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描述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莫纪宏表示,这是党的正式文件第一次肯定“依宪治国”一词的价值,并且将依宪治国视为依法治国的“应然”价值目标,“其核心含义是要突出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
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今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两个坚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一个月后,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重申了依宪治国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最重要的也是坚持依宪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这不仅是对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的概括,同时也对宪法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宪法是治国的总章程,是治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来源和依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治国,立法是基础,立法工作必须统一于宪法之下,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宪法是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和效力来源,各级人大和政府在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过程中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能超越宪法的规定,不能违背宪法的基本原则。
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坚持依宪治国要求立法工作必须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按照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扩大人民民主,依法保障人民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依法规范权力,保障权力严格依法运行。
坚持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坚持依法治权,保障权力在法律的制约下规范运行,防止公权力对私权利造成伤害。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而这些权利就是权力行使的边界。
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发言稿
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下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深入探讨宪法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理解这一问题。
一、依宪治国是法治的基础1.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是其他法律的根基和准绳。
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位于法律的最顶端,具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任何其他法律和行政行为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确保其合法性和合宪性。
2.遵守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在法治国家中,宪法是最根本的法律依据,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人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当一国政府和其公民遵守宪法的时候,法治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国家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稳定和司法公正。
3.依宪治国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途径。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律,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
只有在依宪治国的基础上,才能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依法执政需要坚守宪法精神1.依法执政必须以宪法为根本遵循。
宪法是法律的最高规范,依法执政必须以宪法为根本遵循。
在实际执政中,政府和公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自己的权力范围,不得违背宪法的规定和原则。
2.依法执政需要坚守宪法精神。
宪法不仅仅是一部规范政府权力行使的法律文件,更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和精神。
在依法执政中,政府和公职人员应当秉持宪法所倡导的民主、平等、法治等原则,积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依法执政需要保证宪法的权威地位。
在依法执政中,必须保证宪法的权威地位和实施效力,任何行政行为和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的规定。
只有在宪法的保障下,依法执政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国家的执政合法性和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
为了建设一个法治社会,为了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坚持依宪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原则。
浅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浅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作者:李玲玲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2期[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机制。
”深入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大力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维护宪法的权威性,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依法治国;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是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这是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在我们全力以赴向这个梦想大踏步前进时,时隔17年之久的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唯一出路和历史选择,也是依法治国历史跨越。
为实现这一目标,依宪治国就是依法治国的根本途径。
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课题中应有之意依法治国,就是全体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各项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明确的说就是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不受侵犯,而宪法,恰恰就是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保证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正当行使为宪法的根本目的。
宪法里也明确的规定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权利的行使,这充分体现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这部分的力度。
建设法治中国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建设法治中国【课标要求】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的共同责任。
2.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知识体系】原因含义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做法原因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体现依法治国总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原因意义法律有效实施依法重要性要求治国才能落到实处要求内容5.法治中国建设人公民政意义人有责治权利正确行使为依法治国做贡献【知识清单】一、法治兴则国家兴1.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
①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②法治就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它确立了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
③法治是最佳治国理政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文明成果。
2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和总目标各是什么?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为什么要依法治国?①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②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和社会在法律的范围内正常有序运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法治中国进行时1.为什么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先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怎样做到依宪治国?①依宪治国就要把宪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保障,切实维护好宪法根本法的地位,凡是违反宪法精神的法律法规都要废止或纠正。
为何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为何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作者:秦前红来源:《民主与法制》2015年第01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这是这一表述首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反映出我党对法治认识的深化。
背离宪法,法治国家无从谈起法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法律在最高的终极意义上具有规限和裁决人们行为的力量,是公民行为的最终导向或司法活动的唯一准绳,不论私人还是政府,都必须首先和主要接受法律的约束,此即法律的至上性。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最高法,那么法律至上性原则的核心便是宪法至上,亦即宪法是评价和衡量政府、公民行为的根本准则或最高标准。
由此推而论之,依法治国必定要求依宪治国,如果治国不依宪,那就等于废弃了立国的根本,背离了最根本的国家共识,使法治陷于悖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法治国家也就无从谈起。
宪法以对国家权力的构造和限制为核心内容,以保障并增进公民权利为终极追求。
依宪治国首先能够制约权力专横,防止权力腐败。
作为民主制度产物的宪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体系、法律监督制度等的运行得以活化,保证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受制于人民,保证政府的廉洁高效,恪守其权力边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有效防范公权侵蚀私权。
依宪治国还能给予人民美好生活的预期。
实现民族复兴是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而人民对生活有保障、权利有增进、发展有机会的期许则是国家梦想的基本构成单元。
宪法作为人民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只有被尊重和恪守,才能引领人民对自我行为的规划,消除因规则林立而导致的选择困难;才能通过权力行使自主、权力行使法定,消减权力恣意给人民的不期干预;才能汇集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信心,凝聚民心民意助力国家崛起。
依宪执政价值在于为党提供最坚实的合法性基础。
宪法确立了党的执政地位,使党的领导有了宪法和法律的支撑与保障;宪法能把党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的根本意志,实现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根本统一;宪法明确了党的民主与人民民主发展秩序,避免民主政治陷于民粹和僵滞;宪法能划清党的执政行为与国家权力行为的边界,确保宪法和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依法治国为何必须依宪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出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就是要人们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时必须以现有政体为前提,这是尊重宪法的体现,也是我国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要义。
现代社会一般都认同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中也提出依法治国就是要依宪治国,可见,宪法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但是,虽然知道宪法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宪法,似乎宪法距离人们的生活非常遥远。
那么,宪法的根本性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依法治国一定要依宪治国?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根本大法为了理解上述问题,首先要了解宪法的概念和历史。
如果从最宽泛的角度理解,宪法应该说古已有之。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只要形成一个国家状态,自然就会有国家的政体,以书面或非书面形式对政体构成做出的规定,都可以算作宪法。
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经历过许多政体改革,都通过立法形式对改革内容进行了确认。
当时,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还就不同的政体进行过比较和研究。
但是,很长时间里,宪法只是有关国家政体的内容,它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也就不密切,也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或根本大法的含义,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宪法概念。
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宪法概念并不是上述广义理解的,狭义上的宪法主要是指近现代以后出现的宪法。
通常说法是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欧洲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法国宪法。
只有英国是个例外,因为英国并非法典化的国家,也没有成文宪法,它的宪法是指历史上出现的一系列和宪法内容相关的法令、判例和惯例,所以其宪法文本可以一直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
但一般说来,狭义的宪法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从那里开始,宪法深入人心,如今不管什么制度的国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必须有宪法,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必须有成文的宪法法典,而且相当多数的国家认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那么,近现代的狭义宪法概念和以前的宪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它会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这要看西方宪法产生的逻辑。
依法治国的根基是依宪治国
人 民的意 志 至上 就会 变成 抽 象 的 口号 。
人 治在人 类社 会发展 过程 中 曾经起 宪法是公 民权 利的保 护伞 , 可 以约束党 和 之际, 往往需要强 有力的英雄人物推动变 持续 , 疾风 暴 雨般 的活 动必然 会 归 于平 静, 人治显然无法应对 社会 在和平稳定时
革, 实现创新 。但是革命 和改革无法永远
二、 当 前 依 宪 治 国 过 程 的 挑 战
我 国 目前 所实施 的宪 法是 中国 四部
标 究竟能 否实现 , 关键在 于宪法 的精神 能否溶
入 到 我 国 的 法 治 进 程 中。
期所 面 临的错综 复杂 的治理 环境 。领导 宪法 中最 能够 体 现和 维护 人 民利 益 的 。
关键词 : 依 法治 国; 依 宪治国; 违 宪审查
官方基本未进行过违 党和 国家领 导制度 的改革 》 中指 出: “ 我 法从颁 布实施 至今 , 宪法是 我国所有法律创设 的依 据 , 是 《 宪审查并对违 宪行 为进 行界定 , 现行宪法 们过去发 生的各种错误 , 固然与某些领导 我 国法律 体系 的根基 。依法 治 国是人 民 因此必须对我 国宪法 在 作风有关 , 但是组织制度 、 工作 严重 缺乏威慑力 , 在党 的领 导下凭 借宪 法和法 律去 治理 国 人的思想 、 治理过程 中的 困境作出必要分析 。 制度 方面 的问题 更重要 。这些 方面 的制 家, 将宪法排列在 法律 之前显示 出国家对 1 . 公 民对 宪法 的地位 和权 威认 识不 制度不好 宪 法 的 重 视 程 度 。宪 法 是 法 律 之 根 , 法 律 度好可 以使坏 人无法任意横行 , 足 可 以使好人无法充 分做好事 , 甚 至会 走向 是宪 法之 叶 , 只有 根深才 能叶 固。 因此 , ” 但 是法 治并不 是否定领 导人 的权 我 国 目前实行 的 1 9 8 2 年宪 法是一部 中国的法 治建设 必须维 护好 宪法 的精神 反面 。 最 能体现 民主 、 法治 、 人权 这些价 值理念 威和 作用 , 美 国总统 权力很 大 , 但是 他仍 和权威 。
依法治国核心是依宪治国
责法定 、 执法严 明、 公开公正 、 廉洁高效 、 守法诚信 的法治政府 。
建设 法治政府 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公权力约束。我们要依法履行
政府 的职能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 制度来 约束公权力 的行使 , 将
程序规范细化使之更加严密 , 确保每项权力都受到法律 的严格 约束。在编制权力清单时不能只是简单 的通过和公 布几个简单 的环节 , 还应涉及如何定期更新 、 如何 提高其执 行力 等问题 , 这 样才能为权力 清单 的更新 、 完善和执行提供制度保 障。
国法治 建设 的进 程。但是 , 我 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在 ” 文化 大 革命 ” 的十年 内乱时期 , 遭到 了严重破坏。直到 1 9 7 8年提出 了
( 2 ) 坚持依 宪治 国, 必须增强 党依宪执政 的宪法思维和 能 力 。改革 开发 以来 , 我们 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主义市 场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 已经形成 , 但是在立法 的领域还存在着
不少 的问题 , 集 中表现 为法律 的针对性 、 可操作 性不 强 , 层次
检察权的制度 ,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 检察权是深 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 目标。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司法权威化 解纠纷 、 定分止争功能 , 克服司法实践 中时常发生法院裁判不受
和法 治方 式的能力 。领 导干运用法治思维 和法治方式能力 , 直
方略 ” 这一方 针在党 的十五 大第一 次提 出 , 1 9 9 9年正 式把 ”
依 法治 国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 载入宪法 。党 的十八 大进
一
接决定党依法执政理念 的落实 , 影响各级党政机关依法行政 的
( 4 ) 坚持依宪治 国, 必须大力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决定》 提
试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试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论文关键词:依法治国核心依宪治国宪法至上宪法观论文摘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宪法观以及宪政所蕴涵的精神与法治观念的高度一致?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确认后?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第五条。
从此“?依法治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规范?而且上升为重要的宪法规范?同时?这一转变也蕴涵着一点?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这是由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的内容、宪法的价值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从“法律至上首先是宪法至上”得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宪法规范指明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而法治作为人类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历史上的先贤圣人先后对它作过论述和实践?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他提出的“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后来的学者中对法治的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法治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能顺便就能定义的概念。
”“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
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述了法律的各种特征?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包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
”中世纪末期英国着名法官科克在其任内?曾力主排斥国王对司法权的干预?确立了对后世宪法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的“法的统治”原则?强调国王必须服从神和法律?而国会则必须服从普通法。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的理解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的理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基本特征。
依宪治国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是指国家机关和公务员必须依照宪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也是确保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准则。
依宪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办事,使宪法成为全社会行为的准绳和规范。
依宪治国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宪治国要坚持宪法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务员必须尊崇宪法,遵守宪法,不得违宪行事。
只有当宪法明确授权,才能行使相应的权力,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是无效的。
第二,依宪治国要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了公民的人权。
依宪治国就是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民的人权,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有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
第三,依宪治国要加强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宪法实施的有效手段。
依宪治国就是要建立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对违宪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通过宪法监督,保障宪法的权威和有效性,维护宪法的尊严和稳定。
第四,依宪治国要推进宪法建设。
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律保障。
依宪治国就是要不断完善宪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宪法建设,为国家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依宪治国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在依宪治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宪法的领导和宪法的学习宣传。
同时,还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宪法意识,培养公民依法行事的观念,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发展。
依宪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支撑。
只有依宪治国,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意味着在国家治理中,宪法应该作为最高法律的地位得到崇尚和坚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权力的基础和约束,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书。
要理解这一原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坚持依宪治国意味着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宪法是国家立法的基石,确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权力运行机制等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撤销性和不可更改性。
坚持依宪治国就是要树立宪法的权威性,保证宪法的正确实施。
各级政府和公职人员要始终把宪法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不能随意修改或违反宪法。
其次,坚持依宪治国意味着推动宪法的普及和教育。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很多普通公民对宪法的了解程度较低。
为了确保宪法的有效实施,各级政府要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公民对宪法的认知水平。
同时,在教育系统中加强宪法教育,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观念,使每个公民都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再次,坚持依宪治国意味着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依宪治国就是要通过法治的方式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确保公民享有平等、自由、公正的权利。
政府要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司法机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处,使公民在依宪治国的框架下,能够充分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坚持依宪治国意味着建立健全的宪法解释和修改机制。
宪法的解释和修改是确保宪法在不同时期和具体情况下的适用性的重要手段。
坚持依宪治国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宪法解释机制,确保宪法的具体规定在实践中得以正确理解和贯彻。
同时,要建立公正、民主的宪法修改机制,使宪法能够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通过宪法的解释和修改,可以进一步巩固依宪治国的原则,保障宪法的实际有效性。
总之,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这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权威性,推动宪法的普及和教育,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建立健全的宪法解释和修改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依宪治国的目标,确保国家政权的正当性和稳定性。
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这是由宪法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宪法是根本法、是总章程。
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最重要的也是坚持依宪治国。
2、依宪治国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
从内涵来看,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思想基础和活动准则,也就是说,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都在宪法中得到确认和体现。
依法治国的过程,首先就是贯彻落实宪法中所确立的制度和原则的过程。
3、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基础。
从效力上看,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根据和基础,所有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依法治国所依之法,首先就是宪法。
4、依宪治国为依法治国确定了最高准则。
从权威上看,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不得超越宪法,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可以说,法治的权威,首先体现为宪法的
权威;对法律的遵守,首先是对宪法的遵守。
5、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确立了宪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中的核心地位。
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
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本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其核心就是全面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
(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由序言和四章组成,138个条文。
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最根本的最主要的问题.诸如国体政体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最重要的问题。
二、是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因此,宪法不仅是指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而且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三、是在指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
我国宪法的指定和修改都要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等修宪机构。
我国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全国人大代表五分之一以上提议,并由全体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才行。
(二)法治建设要体现宪法原则和要求依宪治国就是要按照宪法规定和精神来治国理政。
法治首先要有良法,而良法应当是以宪法为依据的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就体现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此外,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宪法规定任何机关和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就是要限制和规范公权力的运行。
二、树立宪法权威(一)要把宪法的宣传和教育纳入普法的重要内容,强调宪法与国家文明进步、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意义,要强调宪法与公民权利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宪法与公民根本利益关联意识;(二)党政机关要带头遵守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榜样;(三)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的违宪审查,追究和纠正一切违宪行为,并实施好宪法宣誓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宪”就是指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要依法治国的话,那就要依宪治国,应该说这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问题。
而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处于法律体系金字塔的最顶端。
所以,要依法治国首先要从宪法开始。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最根本的就是依照宪法治国。
一、依宪治国可以限缩国家权力和增进公民权利
从特征层面而言,宪法以对国家权力的构造和限制为核心内容,以保障并增进公民权利为终极追求。
国家和公民作为最主要的宪法主体,实行依宪治国对二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
二、依宪治国能够制约权力专横,防止权力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普适性真理。
法治能够规约权力,民主能够让权力谦卑,这亦是政治文明的一条重要规律。
作为民主制度产物的宪法能够借由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与监督制度、公民言论自由制度、真实的选举制度,来保证权力源于民、属于民、依于民、归于民,从而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宪法规定的预算决算制度、审计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如能严格恪守,则可以打造一个廉能政府,防止政府权力无限地扩张;宪法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制度构成政府权力的边界和政府施政的目的,而司法机关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则能有效防范公权侵犯公民利益,形塑公平、正义的保护者的高大形象。
三、依宪治国能给予人民对于未来的良好预期,并能为人民提供梦想成真的机会。
尽管关于幸福的理解有着强烈的主观向度,但人格有尊严、权利有保障、发展有机会、未来有预期,却是构成最大公约数的幸福衡量标准。
中国有着由法律、法规、条例、政策构成的多种行为准则体系,但只有以宪法为根本的行为准则,才能力避准则林立造成人们行为选择的无所适从,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统一,实质是引领人民生活的行为判断标准的统一;宪法能够把人民当家做主、自由自主支配生活的诉求制度化、法治化,使其“不以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以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避免因权力的恣意带来社会生活的彷徨无措。
四、恪守依宪执政,可为执政党提供最坚实的合法性基础。
打江山、坐江山,改革开放的政绩实效曾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依据,但依宪执政则是执政党未来长期执政的最重要前提。
宪法能把执政党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的根本意志,实现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根本统一;宪法确立党的民主与人民民主发展的轻重缓急秩序,避免中国民主发展陷于民粹和僵滞;宪法确立了执政党的宪法地位,使执政党的领导有了宪法和法律的支撑与保障;宪法要求“一切政党和社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而能够厘清党的行为与国家行为的边界,确保宪法和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依宪治国,必须切实保障宪法的实施。
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要切实把宪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