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14 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小结
![14 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f0a8c433d4b14e8524688b.png)
BaSO4 → Ba + SO4
-1 0
m=1.1×10-8×200×233.4=5.1×10-4mg<0.1mg
在纯水中 s =
K s p = 1.1 ×10
-1 0
= 1.0×10 -5 mol.L 1
m=1.0×10-5×200×233.4=0.47mg>0.1mg
1、被测组分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形式相同时 2、被测组分与称量形式不同时
待测物
m称 w 100% ms
Ba SO4 BaSO4
称量形式
2
2
m 称量 M 待测 ω a 100% m s M 称量 M待测 MBa F F a M 称量 MBaSO 4
( 9- 1)
重量因数* a:系数 换算因数 化学因数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y (Gravimetric Method)
9.1 概述 9.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9.3 沉淀的形成 9.4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9.5 沉淀条件的选择和称量形的获得 9.6 有机沉淀剂
9.1 概述
重量分析法:用适当方法将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 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称重,由称得的物 质的质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2+
2、特点
优点:Er: 0.1~0.2%,准确,不需标准溶液。 缺点:慢,繁琐。(S,Si的仲裁分析) 应用:只适合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9.1.2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形式: Precipitation form 加入沉淀剂,使待测组分沉淀下来的化学组成形式 称量形式: Weighing form 沉淀经洗涤、烘干、灼烧后的组成形式。 沉淀形式 BaSO4 CaC2O4· H2O 称量形式 BaSO4 CaO
分析化学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网络版)
![分析化学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网络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edf0c6aa00b52acfc7ca21.png)
可见,对于特定体系so不能被忽略。 若MA(水)接近完全解离,则计算溶解度时,固有溶解度可 以忽略不计。 由于有关的数据不足,今后的计算中一般忽略固有溶解度。
2.
活度积和溶度积
a
M + A−
MA(固) ⇔ MA(水) ⇔ M + + A− 活度积: a aMA(水) a
M
+a
=K
o = K × aMA(水) = K × s o = K sp
2.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这是计算的依据; 称量形式必须十分稳定,不受空气中水、CO2及O2的影响;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待测组份在称量形式中含量要 小,以减少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准确度。
Al(OH)3 (C9H6NO)3Al Al2O3 (C9H6NO)3Al M=101.96 M=555
1. 优点: ① 天平称量即可获得结果,不需与标准试样或基准物质比较; ② 准确度高 (Et: 0.1~0.2%),可作为仲裁分析 2. 缺点: ① 操作繁索,耗时较长; ② 不适于低含量组份的分析,误差太大。 但目前常量的硅、硫、镍等元素的精确分析仍用重量法进行。
9.1.2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Al
氨水
8-羟基喹啉
9.1.3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换算因数F: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 之比。
F=
待测组分 ClS MgO
M待 M称
M Cl − 换算因数 / M AgCl = 0.2474
称量形式 AgCl BaSO4 Mg2P2O7
M S / M BaSO4 = 0.1374 2 M MgO / M Mg 2 P2 O7 = 0.3622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6-9.8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6-9.8](https://img.taocdn.com/s3/m/61b1c5166bd97f192279e9c3.png)
9.8.2 计算示例
例1:测定某试样中的硫含量时,使之沉淀为BaSO4, 灼烧后称量BaSO4沉淀,其质量为0.5562 g,计算试样 中的硫含量。
a M 待测 a M 待测 F ; m样 m称量式 F=m称量式 b M 称量式 b M 称量式
mS m BaSO 4 MS 32.06 g mol 1 0.5562 g 0.07640g 1 M BaSO 4 233.4 g mol
讨论:晶形沉淀形成的条件
获得晶形沉淀应满足的条件
稀 热 搅
QS 聚集速率 定向速率 S Q S
降低相对过饱和度
使溶解度略有增加,相对过饱和度降低。减少杂质的吸附
在较稀的溶液中沉淀
在热溶液中沉淀
慢
陈
陈化
以免局部相对过饱和度太大。
使小晶粒溶解,大 晶形完整化 减少包藏,使沉淀更纯净 晶粒进一步长大
联立(1)(2)两式可得:x = 0.04225 g mNaCl= 4.23%
(2)
y = 0.2314 g mNaBr= 23.14%
应用示例
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 (氯化钡沉淀法)
通常将试样溶解酸化后,以BaCl2溶液为沉淀剂,将试样 中的SO42-沉淀成BaSO4, BaSO4是一种细晶形沉淀,要注 意控制条件生成较大晶体的BaSO4。因此必须在热的稀盐 酸溶液中,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滴加沉淀剂BaCl2稀溶液, 陈化后,得到较粗颗粒的BaSO4沉淀。若试样是可溶性硫 酸盐,用水溶解时,有水不溶残渣,应该过滤除去。试 样中若含有Fe3+等将干扰测定,应在加BaCl2沉淀剂之前, 加入1%EDTA溶液进行掩蔽。
缓慢加入沉淀剂,不断搅拌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d57b2358f5f61fb6366621.png)
•单项选择1、往AgCI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I.OOOOg,在105 C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 ,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 %B、96.07 %C、3.93 %D、2.07 %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 4 的溶度积Ksp=1.1 X10-16,将O.1mol/L 的BaCl2 溶液和0.01moI/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则该硅酸盐中的H2SO4A、无沉淀析岀B、有沉淀析岀C、析岀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 、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 4,换算因数是()A、0.1710 B 、0.4116 C 、0.5220 D 、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 为称量式测定FeO ,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 D 、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4d7b084254b35eefd34ce.png)
一.单项选择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B、96.07%C、3.93%D、2.07%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A、无沉淀析出B、有沉淀析出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A、0.1710B、0.4116C、0.5220D、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D、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这是利用()A、同离子效应B、酸效应C、配位效应D、异离子效应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5、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情况适于沉淀BaSO4()A、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B、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沉淀C、进行陈化D、趁热过滤、洗涤、不必陈化1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A、沉淀反应易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沉淀剂C、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17、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D、沉淀后立即过滤18、过滤大颗粒晶体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9、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5b6679b6648d7c1c746dc.png)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
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
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1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14.36210mol L s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
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重量分析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9d569a45177232f60a226.png)
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参考答案9.1 单项选择题:9.1.1 B 9.1.2 A 9.1.3 C 9.1.4 D 9.1.5 B 9.1.6 D 9.1.7 C 9.1.8 C 9.1.9 C 9.1.10 C 9.1.11 A 9.1.12 B 9.1.13 B 9.1.14 B 9.1.15 C 9.1.16 A 9.1.17 A 9.1.18 C 9.1.19 B 9.1.20 D 9.1.21 A 9.1.22 A 9.1.23 A 9.1.24 B 9.1.25 C9.2 填空题:9.2.1 减小;增大;增大;增大 9.2.2 Ba 9.2.326KK PtCl M M α;34233Fe O Fe OM M α 9.2.4 0.1183 9.2.5 0.3621 9.2.6 ①偏低;②偏低 9.2.7 副9.2.8 小;过滤及洗涤;纯净;称量形式 9.2.9 大;小;小;小;大;大 9.2.10 晶核的;晶核的 9.2.11 小;无定型;增多 9.2.12 小;大;晶型9.2.13 大于;无定型;小于;晶型9.2.14 共沉淀;后沉淀9.2.15 表面吸附;吸留及包夹;混晶及固溶体9.2.16 稀;慢;搅拌;热;陈化9.2.17 浓;热;加电解质;不陈化9.2.18 洗涤;陈化9.2.19 陈化;重结晶9.2.20 a、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b、选择适当的沉淀剂;c、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d、改善沉淀条件;e、重结晶。
9.3 简答题:9.3.1 答:①过饱和溶液中的构晶离子自发形成晶核的过程。
②过饱和度较大时均相成核为主,生成大量的晶核,只能形成小颗粒的无定型沉淀。
9.3.2答:晶型沉淀:稀、慢、搅、热、陈化。
无定型沉淀:浓、热、加电解质及不陈化。
9.3.3答:陈化:沉淀生成后,让初生的沉淀与溶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使之形成稳定沉淀的过程。
作用:①使小晶粒消失,使大晶粒不断成长,使亚稳态转化为稳定态。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3d3b614028915f804dc2ae.png)
一.单项选择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B、96.07%C、3.93%D、2.07%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A、无沉淀析出B、有沉淀析出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A、0.1710B、0.4116C、0.5220D、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D、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这是利用()A、同离子效应B、酸效应C、配位效应D、异离子效应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5、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情况适于沉淀BaSO4()A、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B、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沉淀C、进行陈化D、趁热过滤、洗涤、不必陈化1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A、沉淀反应易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沉淀剂C、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17、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D、沉淀后立即过滤18、过滤大颗粒晶体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9、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0d1b21a37f111f1855b4d.png)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述(C)说法是正确的。
(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2.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A),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
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3.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D)(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络合效应4.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A )(A)大(B)相等(C)小(D)难以判断5.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D)(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B)(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7.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C)离子。
(A)Na+(B)K+(C)Ca2+(D)H+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D)(A)稀、热、快、搅、陈(B) 浓、热、快、搅、陈(C)稀、冷、慢、搅、陈(D) 稀、热、慢、搅、陈9.待测组分为MgO,沉淀形式为MgNH4PO4·6H2O,称量形式为Mg2P2O7,化学因素等于(A)(A)0.362 (B)0.724 (C)1.105 (D)2.21010.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11.Mohr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D )(A)AgCl沉淀不完全(B)形成Ag2O沉淀(C)AgCl吸附Cl- (D)Ag2CrO4沉淀不生成12.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13.有0.5000g纯的KIO x,将其还原成碘化物后用23.36mL0.1000mol/LAgNO3溶液恰能滴到计量点,则x应是(B)(A)2 (B)3 5 (D)714.在下列杂质离子存在下,以Ba2+沉淀SO42-时,沉淀首先吸附(C )(A)Fe3+(B)Cl- (C)Ba2+(D)NO3-15. AgNO3与NaCl反应,在等量点时Ag+的浓度为(B )。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9a930bed5b9f3f90f1cb6.png)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沉淀的颗粒越大,溶解度越大。
( )2、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所以这两类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类型相同。
( )3、均匀沉淀法可获得颗粒较大的沉淀,是因为在生成沉淀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
( )4、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降低沉淀的溶解度,但如果沉淀剂过量太多,反而会引起盐效应和络合效应而增加沉淀的溶解度。
( )二、选择题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有哪些( )A、溶解度要小B、要纯净C、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要大D、要便于过滤和洗涤E、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2.以SO42-作为Ba2+的沉淀剂,其过量应为A、10 %B、10 % ~20 %C、20 % ~ 50 %D、50 % ~ 100 %E、100 % ~200 %3.Ag2CO3的K SP=8.1×10-12,若不考虑CO32-的水解,则Ag2CO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A、1.3×10-4 mol·L-1B、3.0×10-4 mol·L-1C、2.0×10-4mol·L -1D、5.2×10-4 mol·L-1E、2.6×10-4 mol·L-14.Sr3(PO4)2的s=1.0×10-8mol/L,则其K SP值为A.1.0×10-30 B.5.0×10-30 C.1.1×10-38 D.1.0×10-125.在一定酸度和一定C2O42-浓度的溶液中,CaC2O4的溶解度为A、S=K SP/C(C2O42-)B、s=C、s= K SP×α C2O4(H) /C(C2O42-)·D、S=6.已知Mg(OH)2的K SP=1.8×10-11,则Mg(OH)2饱和溶液中的pH是A、3.59B、10.43C、4.5;D、9.417.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HCl的浓度增大时,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
B136-分析化学-第九、十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2)
![B136-分析化学-第九、十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b236466c31126edb6f1a1099.png)
第九章沉淀滴定法一、莫尔(Mohr)法1.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B )(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C) 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2. 下列试样中的氯在不另加试剂的情况下,可用莫尔法直接测定的是( D )(A) FeCl3(B) BaCl2(C) NaCl+Na2S (D) NaCl+Na2SO43.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二、佛尔哈德(Volhard)法5.(√)佛尔哈德法是以NH4SCN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6. 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 应在(酸性)(酸性,中性), 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
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三、法扬司(Fajans)法9.( √ )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10. 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 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r ->曙红>Cl ->荧光黄。
如用法扬司法测定Br -时, 应选(曙红或荧光黄)指示剂;若测定Cl -,应选(荧光黄)指示剂。
分析化学理论课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理论课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a459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e.png)
分析化学理论课思考题答案第⼆章思考题2.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偏差表⽰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误差表⽰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是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误差表⽰。
精密度表⽰测定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表⽰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准确度也⾼,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2.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系统误差。
进⾏校正或换⽤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位读数估计不准;随机误差。
增加平⾏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系统误差。
做空⽩实验或提纯或换⽤分析试剂。
2.3 ⽤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结果,哪⼀个更合理?标准偏差。
2.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增加平⾏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法消除系统误差。
2.5 某铁矿⽯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分析得39.19%,39.24%,39.28%。
试⽐较甲、⼄两⼈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甲:准确度⾼,精密度好。
(计算略)2.6 甲、⼄两⼈同时分析同⼀矿物中的含硫量。
每次取样3.5 g,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0.042%,0.041%⼄:0.04199%,0.04201%哪⼀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
有效数字是两位。
第三章思考题3.1 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法有哪些?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法叫滴定分析。
第9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9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a2a9bc77da26925c5b097.png)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与习题1. 沉淀重量法中,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答:①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小;易过滤、洗涤;纯度高;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②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有确定的化学组成;稳定,不受空气中水分、CO 2和O 2等的影响;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简述获得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主要条件。
答:①晶形沉淀的条件:“稀、热、慢、搅、陈”。
②无定形沉淀的条件:“浓、热、快、稀、再’。
3. 为了使沉淀完全,必须加入过量沉淀剂,为什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沉淀法中,由于沉淀剂通常是强电解质,所以在利用同离子效应保证沉淀完全的同时,还应考虑盐效应的影响,盐效应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有时还应考虑酸效应、配位效应等的影响。
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哪些?简述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共沉淀和后沉淀。
共沉淀包括:表面吸附、混晶、吸留与包藏。
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有:选择合理的分析步骤 、降低易被吸附杂质离子的浓度、选择合适的沉淀剂、选择合理的沉淀条件、必要时进行再沉淀等。
5. 计算下列换算因数称量形式 被测组分(1) Al 2O 3 Al(2) BaSO 4 (NH 4)2Fe(SO 4)2·6H 2O(3) Fe 2O 3 Fe 3O 4(4) BaSO 4 K 2SO 4 ·Al 2 (SO 4)3·24H 2O(5) Mg 2P 2O 7 MgO(6) PbCrO 4 Cr 2O 3解:(1) (2) (3) (4) 23AlAl O 2M M ()()444222BaSO NH Fe SO 6H O 2M M 3423Fe O Fe O 2M M ()4242423BaSO K SO Al SO 24H O 4M M(5) (6) 6. 称取0.7089g 不纯的KCl 试样,以过量的AgNO 3处理,得到1.3028gAgCl ,求该试样中KCl 的百分含量。
分析化学:第9章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9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186ea172ded630b1cb6e2.png)
第九章思考题与习题1.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什么?答:要求沉淀要完全、纯净。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要小,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变为称量形式。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沉淀的组分必须符合一定的化学式、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
2.解释下列名词: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固有溶解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聚集速度,定向速度,共沉淀现象,后沉淀现象,再沉淀,陈化,均匀沉淀法,换算因数。
答:沉淀形式:往试液中加入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所得沉淀。
固有溶解度: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以分子状态或离子对状态存在的活度。
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以增大构晶离度,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
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配位效应: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构晶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剂时,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聚集速度:沉淀形成过程中,离子之间互相碰撞聚集成晶核,晶核再逐渐长大成为沉淀的微粒,这些微粒可以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
这种聚集过程的快慢,称为聚集速度。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成晶体的快慢,称为定向速度。
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后沉淀现象: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漫漫在沉淀表面上析出的现象。
再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重新溶解,再加入沉淀剂进行二次沉淀的过程。
陈化:亦称熟化,即当沉淀作用完毕以后,让沉淀和母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称为陈化。
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使加入沉淀剂不能立刻与被测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一种化学反应使沉淀剂从溶液中慢慢地均匀的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析出。
这种方法称为均匀沉淀法。
换算因数: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沉淀形式摩尔质量之比,它是一个常数。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章节题库(重量分析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章节题库(重量分析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7350dca417866fb94a8e02.png)
21.采用均相沉淀法,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
7 / 37
圣才电子书
A.防止局部过浓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生成大颗粒沉淀
C.防止继沉淀
D.降低过饱和度
【答案】B
22.MgCO3 饱和水溶液的 pH 值(pKsp=7.46)( )。 A.一定等于 7 B.一定大于 7 C.一定小于 7 D.缺浓度值无法判定 【答案】B
3.准确移取饱和 Ca(OH)2 溶液 50.00mL,用 0.05000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终
1 /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点时消耗 20.00mL,求 Ca(OH)2 沉淀的 Ksp 为( )。 A.1.6×10-5 B.1.6×10-6 C.1.6×10-7 D.4.0×10-6 【答案】D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 5 版上册章节题库 第 9 章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答案】C 【解析】在重量分析中为了防止无定形沉淀胶溶,洗涤液常用热的电解质溶液。
5 /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5.在重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是( )。 A.同离子效应 B.沉淀的溶解 C.盐效应 D.酸效应 【答案】B
16.在重量分析中,希望得到沉淀是( )。 A.无定形沉淀 B.凝乳状沉淀 C.晶形沉淀 D.后沉淀 【答案】C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948b76bec0975f465e28b.png)
一.单项选择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B、96.07%C、3.93%D、2.07%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A、无沉淀析出B、有沉淀析出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A、0.1710B、0.4116C、0.5220D、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D、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这是利用()A、同离子效应B、酸效应C、配位效应D、异离子效应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5、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情况适于沉淀BaSO4()A、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B、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沉淀C、进行陈化D、趁热过滤、洗涤、不必陈化1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A、沉淀反应易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沉淀剂C、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17、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D、沉淀后立即过滤18、过滤大颗粒晶体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9、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
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
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1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14.36210mol L s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
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为非晶形沉淀。
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4晶体沉淀,而AgCl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答: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过饱和)值。
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沉淀就以异相成核为主,能得到大颗粒晶形沉淀。
BaSO4和AgCl的临界值分别为1000和5.5,所以前者控制条件,比较容易保持过饱和度不超过临界值,得到晶形沉淀。
而后者临界值太小,控制条件仍无法使过饱和度小于临界值,故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f. ZnS在HgS沉淀表面上而不在BaSO4沉淀表面上继沉淀。
答:由于HgS表面的S2-浓度比溶液中大得多,对ZnS来说,此处的相对过饱和度显著增大,因而导致沉淀析出。
而BaSO 4沉淀表面无与S 2-或Zn 2+相同的离子,故不会出现继沉淀。
2.某人计算M(OH)3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时,不分析情况,即用公式K sp ==[ M 3+][ OH -]3计算,已知K sp =1⨯10-32,求得溶解度为4.4⨯1-9 mol ·L -1。
试问这种计算方法有无错误?为什么?答:错误。
因为按此方法求得[OH -]=4⨯10-9 mol ·L -1,即pH=5.64,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M(OH)3的K sp 极小时,所电离出的 不足以影响水的pH 值,pH =7.0。
1113237.03110[]10110sp K OH mol L s -----⨯⨯⨯⋅===3.用过量的 H 2 SO 4沉淀 Ba 2+时, K +, Na +均能引起共沉淀。
问何者共沉淀严重?此时沉淀组成可能是什么?已知离子半径: +K r =133 pm , +Na r = 95 pm ,+2Ba r =135 pm 。
答:K +的共沉淀较严重,沉淀组成可能为BaSO 4+K 2SO 4 。
这是由于K +的半径与Ba 2+的半径相近,易于生成混晶,从而引起共沉淀。
4.某溶液中含SO 42-,Fe 3+, Mg 2+三种离子,今需分别测定其中的Mg2+和SO42-,而使Fe3+以Fe(OH)3形式沉淀分离除去。
问测定Mg2+和SO42-时,应分别在什么酸度下进行为好?答:Fe(OH)3的pK sp=37.4,Mg(OH)2的pK sp=12.72,设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1 mol·L-1则生成Fe(OH)3沉淀时:12.1OH-===,即pH = 1.9[]10则生成Mg(OH)2沉淀时:5.86===OH-[]10,即pH = 8.1 因此测定Mg2+应在pH 2~8酸度下进行,此时Mg2+还未水解,Fe3+已形成Fe(OH)3沉淀,不干扰测定;而测定SO42-在pH > 2酸度下进行即可。
5.将0.5 mol·L-1 BaC12和mol·L-1Na2 SO4溶液混合时,因浓度较高,需加入动物胶凝聚,使其沉淀完全。
动物胶是含氨基酸的高分子化合物(pKa1=2,pKa2=9),其凝聚作用应在什么酸度条件下进行为好?答:将0.5 mol·L-1 BaC12和mol·L-1Na2 SO4溶液混合后,生成的沉淀带正电荷,所以应加入带负电荷的动物胶,因此凝聚作用应在pH> 9的酸度下进行。
6.Ni2+与丁二酮肟(DMG)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二酮肟镍[Ni(DMG)2]沉淀,然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测定:一是将沉淀洗涤、烘干,以Ni(DMG)2形式称重;二是将沉淀再灼烧成NiO的形式称重。
采用哪一种方法较好?为什么?答:应采用第一种方法为好。
因为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称量所引起的相对误差越小。
Ni(DMG)2的摩尔质量显然远大于NiO,所以以Ni(DMG)2形式称重较好。
7.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1)CaCl2;(2)BaCI2;(3)FeC12;(4) NaCl+Na3PO4;(5)NH4Cl;(6)NaCl+Na2SO4(7)Pb(NO3)2+NaCl。
答:(1)三种方法均可。
(2)由于C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SO4。
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3)吸附指示剂。
(4)铁铵矾指示剂。
(5)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pH6.5~7.2 。
(6)铬酸钾指示剂。
(7)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8.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1)p 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答:结果偏高。
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2)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答:结果偏高。
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3)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答:结果偏低。
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答:结果偏低。
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 3标准溶液。
答:结果偏低。
这是由于Fe 3+将氧化I -为I 2,消耗了部分I -,使测得的结果偏低。
9.在沉淀重量法中何谓恒重?坩埚和沉淀的恒重温度是如何确定的?答:恒重是指沉淀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除去吸附的水分以及其他易挥发组分,生成稳定的称量形。
坩埚和沉淀的恒重温度要一致,温度的高低是由沉淀的性质所决定的。
如果沉淀形本身有固定组成,只要低温烘去吸附的水分即可。
而许多沉淀没有固定的组成,必须经过灼烧使之转变成适当的称量形,灼烧温度由实验决定。
10.何谓均匀沉淀法?其有何优点?试举一均匀沉淀法的实例。
答:均匀沉淀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溶液内部逐步、均匀地析出,避免局部过浓现象。
均匀沉淀法的优点在于:沉淀颗粒大、表面吸附杂质少、易滤、易洗。
例如,沉淀CaC 2O 4:于酸性含Ca 2+试液中加入过量草酸,利用尿素水解产生的NH 3逐步提高溶液的pH ,使CaC 2O 4均匀缓慢地形成,反应为22232()2CO NH H O NH CO ∆+−−→+尿素水解的速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快。
因此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控制溶液提高的速率。
11.Ca3( PO4)2沉淀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否会受到溶解在纯水中的CO2的影响?答:受影响。
由于Ca3( PO4)2的K sp=10-28.70,溶解度不是很小,且PO43-强烈水解,使得溶液呈弱碱性。
若水中含有弱酸(H2CO3),将会促进沉淀的溶解。
12.研究PbSO4沉淀时,得到下面著名的实验曲线,试从理论上进行解释(提示:根据均相成核作用和异相成核作用进行解释)。
答:A点之前(初始浓度小于0.0068mol·L-1)时,以异相成核为主,晶核的数目基本不变。
由于沉淀颗粒的大小是由晶核形成速度和晶粒成长速度的相对大小所决定的,而此时晶核形成速度一定,晶粒成长速度只取决于过饱和溶液在晶核上沉积的速度,即应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
所以A点之前沉淀颗粒的半径随初始浓度成线性增长。
A点之后(初始浓度大于0.0068mol·L-1)时,晶核数目激增,均相成核作用为主导。
由于晶核生成极快,势必形成大量微晶,使过剩溶质消耗殆尽而难于长大,只能聚集起来得到细小的胶状沉淀。
初始浓度越大,晶核数目越多,沉淀颗粒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