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合集下载

病理--牙源性肿瘤

病理--牙源性肿瘤
镜下 上皮 排列呈条索状、团块状 周边细胞 立方、柱状 中央细胞 少量星网状样细胞
间质 幼稚结缔组织 似牙乳头 上皮-结缔组织界面 狭窄的无细胞带 /结缔组织 玻璃样变
成釉细胞纤维瘤
【生物学行为】
良性,复发少,预后好
牙源性上皮和外间充质肿瘤 伴有或不伴有牙齿硬组织形成
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 ameloblastic fibrodentinoma 上皮+间质+牙本质
伴有或不伴有牙齿硬组织形成 3.牙源性外间充质肿瘤,
含或不含非活跃性牙源性上皮 (二)恶性
1.牙源性癌 2.牙源性肉瘤 3.牙源性癌肉瘤
WHO牙源性肿瘤分类
二、与骨相关的真性肿瘤和病损 (一)骨源性真性肿瘤
牙骨质-骨化纤维瘤 (二)非肿瘤性骨病
1.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2.牙骨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家族性颌骨多囊病 4.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 5.动脉瘤性骨囊肿 6.孤立性骨囊肿 (三)其它肿瘤
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unicystic ameloblastoma
【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 部位
青年人 10-29岁 无性别差异 下颌磨牙区
临床及X线 生物学行为
似含牙囊肿 较好 摘除后复发率低(10%)
【病理】三种亚型
1.第一型 上皮衬里 部分为一般性囊肿上皮
部分有成釉细胞瘤特点
-基底细胞立方、柱状,核染色深、远离 基底膜、栅栏状,胞浆空泡变
真性肿瘤 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均为肿瘤成分 无牙源性硬组织(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釉质)形成
【临床表现】
年龄及性别 年轻 绝大多数<21岁 平均12岁 男性稍多见
部位 下颌 前磨牙区和磨牙区 临床 颌骨渐进性膨大 无明显症状 X线 界限清楚的囊性透射区,与成釉细胞瘤难以区别

牙源性钙化囊肿与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三维影像特点

牙源性钙化囊肿与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三维影像特点
!'&&"=I'(B#(>.-%?'&- ="54.#/$ `j/B>pEn4-C"B-C@( 网络出版时间,1,65),5),G)O%7J%6YG网络出版地址?%%I% MM`(=C@(`#C("%M`@4=MB"%.#/M))C7NY)CXC,1,6),))C)N73C1)1C?%4/
*)6,*
,:'((O0$3(4;$14-/'-0$1%'-=:$98(-7&'(;189-/9$85$4% 101471%(4$995;7-409-/9$85$4% (=$7:(/$-/101471%(4$97&31'
]Re*Z#.'%'(>) $ mW]#-_.(>) $ P;fe*H.((#) $ h:e*S#(>) $ h:eZ-"E#(>, $ ]RWH"(>>.') $ *:dh.(6 !)CH"I.&%4"(%'Fd&./.(B ^.a#//'F.@#./X.B#'/'>_$ ,CDI"@#./H"(%./H"I.&%4"(%$ g?"+#&=%!/#(#@./H#$#=#'($ 6CH"5 I.&%4"(%'Fd&./<.%?'/'>_$ <"`#(>W(#$"&=#%_D@?''/.(B ;'=I#%./'FD%'4.%'/'>_oe.%#'(./!"(%"&F'&D%'4.%'/'>_oe.5 %#'(./!/#(#@./X"=".&@? !"(%"&F'&d&./H#=".="=oe.%#'(./f(>#(""&#(>X"=".&@? !"(%"&'Fd&./A#'4.%"&#./=.(B H#>#%./ ^"B#@./H"$#@"=oA"#n#(>V"_].E'&.%'&_'FH#>#%./D%'4.%'/'>_o e;!X"=".&@? !"(%"&'Ff(>#(""&#(>.(B g"@?('/'>_ F'&!'4I-%"&#k"B H"(%#=%&_oe^<:V"_].E'&.%'&_F'&H"(%./^.%"&#./=$ A"#n#(>)111O)$ !?#(."

骨外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报告

骨外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报告

骨外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报告
张国权;张国志;翁汝涟;范海东
【期刊名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3)1
【摘要】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也称Pindborg瘤,可分为骨内型和骨外型2种,主要发生于颌骨内,偶见于颌骨外。

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口底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其临床症状与口底皮样囊肿相似,术后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嗜酸性环状钙化团块。

因其具有局部侵袭性,为避免复发,提倡完整切除肿物。

【总页数】2页(P85-86)
【关键词】钙化上皮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Pindborg瘤
【作者】张国权;张国志;翁汝涟;范海东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
【相关文献】
1.牙源性钙化上皮瘤3例报告 [J], 谢锐;赵建江
2.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刘
红生;董季平;杨军乐;杜良智;刘润
3.牙源性钙化上皮瘤2例报告 [J], 陈坤
4.骨外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 [J], 柳蓉蓉;孟祥娇
5.牙源性钙化上皮瘤(骨外型)一例报告 [J], 王林康;杨学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源性肿瘤--医学资料

牙源性肿瘤--医学资料

牙源性角化囊肿
生物学行为
术后复发率高于20%,原因: • 壁薄而脆,不易完整摘除; • 侵袭性生长方式: 沿骨小梁间呈指状外突性生长; • 囊壁内子囊的残留; • 与囊肿的上皮来源有关(粘膜基底细胞具有增殖
活性)
总结
1.成釉细胞瘤的分型、病理特点
2.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病理变化 生物学特性
第17章 牙源性肿瘤
WHO关于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19)
一、良性肿瘤
• (一) 牙源性上皮性肿瘤,不含 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
1.成釉细胞瘤
2.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3.牙源性钙化上皮瘤(pindborg 瘤)
4.牙源性腺样瘤

5.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 (二) 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含外 胚间充质性,伴有或不伴有牙齿 硬组织形成

肉眼观:肿物为圆形或类圆形钙化团块,表面光滑
• 髓
镜下见:分化成熟的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及牙

组织相互混杂,排列紊乱,无牙齿结构
混合性牙瘤
• contents • contents
组合性牙瘤
• 临床表现:

患者年龄较小,病变主要位于上颌前牙区,X光
观察病变为多个牙样阻射团块。
• 病理变化:
• 异
多见于颌骨前部、上下颌骨发病率均等 肉眼观:实性、质韧,沙粒感 镜下见:上皮岛形态不规则,周边细胞扁平,
中央细胞成旋涡状 团块状、条索状 间质 胶原增生、玻璃样变
(三)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临床表现:
年龄与性别 部位 临床及X线 生物学行为
青年人 10-29岁 无性别差异 下颌磨牙区 单囊性边界清晰影像 较好 摘除后复发率低(10%) (一般型 摘除后复发率高 50-90%)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2例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2例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2例王凯利;郑广宁;刘莉;许来青;郭文豪【摘要】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EOT)是一种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特点的良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可分为骨内型(中央型)、骨外型(外周型)两种,后者罕见。

本文报道2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影像表现特点。

%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 (CEOT) is a rare benign epithelial tumor of odontogenic origin. CEOT is a benign but a locally infiltrative tumor. CEOT has two clinical variants: intraosseous (central) CEOT and extraosseous (peripheral) CEOT. The peripheral type is rare.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wo cases of CEOT. The diagnoses of the cases were verified by histopatholog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appearances of CEOT an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104-107)【关键词】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影像表现;鉴别诊断【作者】王凯利;郑广宁;刘莉;许来青;郭文豪【作者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 739.8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CEOT)是一种少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良性肿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

是由成⽛组织(dentalformativetissue)即⽛源性上⽪、⽛源性间充质或⽛源性上⽪和间充质共同发⽣的⼀组肿瘤。

包括真性肿瘤和发育异常。

⽛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据我国六院校⼝腔组织病理教研室统计资料,并参考WHO关于⽛源性肿瘤1992年的组织学分类 ⼀、⽛源性真性和⾮真性肿瘤 (⼀)良性 1.⽛源性上⽪性肿瘤 (1)成釉细胞瘤 (2)⽛源性鳞状细胞瘤 (3)⽛源性钙化上⽪瘤(Pindborg瘤) (4)⽛源性透明细胞瘤 2.⽛源性上⽪和外间充质性肿瘤,伴有或不伴有⽛齿硬组织形成 (1)成釉细胞纤维瘤 (2)成釉细胞纤维-⽛本质瘤(⽛本质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瘤 (3)⽛成釉细胞瘤 (4)⽛源性腺样瘤 (5)⽛源性钙化囊肿 (6)混合性⽛瘤 (7)组合性⽛瘤 3.⽛源性外间充质性肿瘤,含或不含⾮活跃性⽛源性上⽪ (1)⽛源性纤维瘤 (2)粘液瘤(⽛源性粘液瘤,粘液纤维瘤) (3)良性成⽛⾻质细胞瘤(成⽛⾻质细胞瘤,真性⽛⾻质瘤) (⼆)恶性 1.⽛源性癌 (1)恶性成釉细胞瘤 (2)原发性⾻内癌 (3)其他⽛源性上⽪性肿瘤的恶性型 (4)⽛源性囊肿恶变 2.⽛源性⾁瘤 (1)成釉细胞纤维⾁瘤(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纤维⽛本质⾁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瘤 3.⽛源性癌⾁瘤 ⼆、与⾻相关的真性肿瘤和病损 (⼀)⾻源性真性肿瘤 ⽛⾻质-⾻化纤维瘤(⽛⾻质化纤维瘤,⾻化纤维瘤) (⼆)⾮肿瘤性⾻病 1.颌⾻纤维异常增殖征 2.⽛⾻质-⾻纤维异常增殖症 (1)根尖周⽛⾻质纤维异常增殖症 (2)巨⼤型⽛⾻质瘤(家族性多发性⽛⾻质瘤) (3)其他⽛⾻质-⾻异常增殖症 3.家族性颌⾻多囊病[⼩天使脸样病(cherubism)] 4.中⼼性巨细胞⾁芽肿 5.动脉瘤性⾻囊肿 6.孤⽴性⾻囊肿(创伤性,单纯性,出⾎性⾻囊肿) (三)其他肿瘤 婴⼉⿊⾊素神经外胚瘤(⾊素性突变瘤)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是良性⽛源性上⽪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是常见的⽛源性肿瘤,据国内六院校⼝腔病理教研室的统计资料,占⽛源性肿瘤的59.3%,1979年Falkson⾸先报道,1927年Churchill正式命名。

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肿瘤

实验七牙源性肿瘤一、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是良性牙源性上皮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

它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牙源性肿瘤的59.3%。

三种类型,—即一般型、单囊型和周边型成釉细胞瘤。

(一)一般型成釉细胞瘤一般型成釉细胞瘤又称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

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重要生物学特点一是肿瘤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浸润性生长,二是肿瘤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特别是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

这些部位的肿瘤可直接扩展至眼眶、上颌窦或颅底部而危及生命。

[临床特点]1、常见于30一49岁,平均年龄40岁.为成人型成釉细胞瘤。

2、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3、为无痛性、渐进性颅骨膨大,膨胀多向唇颊侧发展。

骨质受压则吸收变薄,压之有乒乓球样感。

4、肿瘤区牙可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较大时可致面部变形,疼痛少见。

5、X线片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溶骨性破坏。

肿瘤区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

6、复发率高50—90%[病理]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可由小指头至小儿头般大。

剖面常见有囊性和实性两部分.囊性区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

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组织学上,主要类型、细胞变异以及其他变异三种,1.主要类型有两型,即滤泡型和丛状型,但同一肿瘤内两种类型同时存在。

(1)滤泡型瘤上皮形成或多或少的孤立性上皮岛。

上皮岛中心部由多边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之间彼此硫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

上皮岛的周边部围绕一层立方状或校状细胞,类似于内釉上皮或前成釉细胞,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即极性倒置。

滤泡之间的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2)丛状型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其周边部是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被周边细胞包围的中心部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但其含量较滤泡型者少。

囊腔形成是间质区变性所致,而不是上皮内褒性变。

2.主要类型中的细胞变异棘皮瘤型和颗粒细胞型是两种主要的细胞变异棘皮瘤型是指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源性肿瘤知识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源性肿瘤知识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源性肿瘤知识点定义成牙组织形成的肿瘤口腔颌面部特有的肿瘤形态多变分类不统一WHO牙源性肿瘤分类牙源性真性和非真性肿瘤良性1.牙源性上皮性肿瘤2.牙源性上皮和外间充质肿瘤,伴有或不伴有牙齿硬组织形成3.牙源性外间充质肿瘤,含或不含非活跃性牙源性上皮恶性1.牙源性癌2.牙源性肉瘤3.牙源性癌肉瘤与骨相关的真性肿瘤和病损骨源性真性肿瘤牙骨质-骨化纤维瘤非肿瘤性骨病1.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牙骨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家族性颌骨多囊病4.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5.动脉瘤性骨囊肿6.孤立性骨囊肿其它肿瘤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良性牙源性真性和非真性肿瘤1.牙源性上皮性肿瘤(1)成釉细胞瘤(2)牙源性鳞状细胞瘤(3)牙源性钙化上皮瘤(4)牙源性腺样瘤2.牙源性上皮和外间充质肿瘤,伴有或不伴有牙齿硬组织形成(1)成釉细胞纤维瘤(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成釉细胞纤维-牙瘤(3)牙本质生成影细胞瘤(4)牙源性钙化囊肿(5)混合性牙瘤(6)组合性牙瘤3.牙源性外间充质肿瘤,含或不含非活跃性牙源性上皮(1)牙源性纤维瘤(2)黏液瘤(牙源性黏液瘤,黏液纤维瘤)(3)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成牙骨质细胞瘤,真性牙骨质瘤)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牙源性肿瘤60%1.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年龄及性别30-50岁,男女无差异部位下颌>80%,其中磨牙区、升支部70%临床颌骨无痛性、渐进性膨大,向唇颊侧,骨质薄、乒乓球样感;牙松动、移位X线多囊、单囊透射影;常含埋伏牙【病理】肉眼:肿瘤大小不一剖面囊性、实性;囊性内含液体实性白、灰白;组织学主要类型(1)滤泡型肿瘤上皮:实性上皮岛中央:多边形细胞或连接疏松的多角形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外周:立方形、柱状细胞核栅栏状、远离基底膜(类似于内釉上皮、前成釉细胞)上皮岛中央囊性变→小囊腔一般型成釉细胞瘤(2)丛状型肿瘤上皮排列呈网状外周:立方、柱状细胞中央:星网状细胞较滤泡型中的少间质:常囊性变(非上皮内的囊性变)(3)棘皮瘤型上皮:肿瘤的一般结构与滤泡型类似广泛的鳞状化生可有角质形成(4)颗粒细胞型较广泛的细胞发生颗粒变细胞大、立方、柱状、圆形胞浆丰富,含嗜酸性颗粒类似于溶酶体(5)基底细胞型以基底样细胞为主(6)角化成釉细胞瘤其肿瘤内广泛角化2.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发生于牙龈或牙槽黏膜占所有成釉细胞瘤的1.3%~10%平均年龄为50岁高于骨内型成釉细胞瘤。

18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18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1、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

2、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一)、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是指经典的骨内型成釉细胞瘤,这型肿瘤可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隙向周围浸润,其波及范围往往超越X线所示的肿瘤边缘,手术不彻底易复发。

临床表现:①好发年龄:30 ~ 49y 无明显性别差异②部位:下颌骨80% :下颌磨牙区及升支部最常见③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④骨质受压导致吸收变薄,按压有乒乓球感⑤受累的牙齿移位、松动或脱落⑥X线可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

⑦肿瘤生长可导致牙移位,牙根吸收,伴有埋伏牙可表现类似于含牙囊肿的X线特点。

病理变化:①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剖面有囊性和实性两种成分,通常在实性肿瘤的背景下,可有多处囊性区域,故也称多囊型。

②囊腔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

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③组织学上,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岛或上皮条索由两类细胞成分构成。

一种为瘤巢周边的立方或柱状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类似于成釉细胞或前成釉细胞,另一种位于瘤巢中央,排列疏松,呈多角形或星形,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

成釉细胞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分述如后:①滤泡型:肿瘤上皮排列成不规则团块上皮团块外围为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细胞核栅栏状排列,远离基底膜(极性倒置)中央为多边或多角形细胞疏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星网状层)星网状区可发生囊性变,形成囊腔滤泡之间为纤维组织间质所分隔②丛状型: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的上皮条索周边部为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细胞中心部类似星网状层间质区变性可导致囊腔形成③棘皮瘤型:是指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

常出现在滤泡型成釉细胞肿瘤内。

④颗粒细胞型:肿瘤上皮细胞有时还可以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部分或全部取代肿瘤的星网状细胞。

颗粒细胞大,呈立方状、柱状或圆形。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CEOT)过去曾用“非典型成釉细胞瘤”、“恶性牙瘤”等名称,Pindborg 于1958 年首先将其作为一独立的肿瘤命名,因此也称为Pindborg瘤。

该瘤可分为骨内型和骨外型两种,主要发生于颌骨内磨牙区,骨外型临床上较少见,偶见于颌骨外前牙区[1]。

过去该肿瘤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可复发而不发生恶变的牙源性肿瘤,发病率不足牙源性肿瘤的1%[2],而发生恶变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则更为罕见。

但我院收治的一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病例中却发生恶变,现将恶变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患者,女,60岁,于2003年1月偶然发现左下颌无痛性肿物,枣样大小,逐渐长大,同年6月就诊时已长大至鸡蛋大小。

专科检查见左侧腮腺咬肌区稍前方明显膨隆,局部有波动感,无张口受限,开口型正常。

5 6 残根,7 松动,左侧前磨牙至至磨牙区前庭沟变浅,舌侧无膨隆。

X线片示:左下颌角及升支区可见形态不规则椭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3cm×4cm,密度不均,囊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8垂直埋伏于囊腔右下方,其远中位于阴影区。

囊腔上方骨质边界不清,3~5 根方可见2cm×2cm大小的单房性低密度透射影,周围骨白线明显,边界清晰。

初步诊断为左下颌骨巨大囊肿,随后在全麻下行左下颌骨肿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约3cm×3.5cm,囊性,壁厚,外壁光滑,内壁糜烂,未见囊内容物。

肿物所在颊舌侧骨质均有压迫吸收,未见牙根吸收。

术后行病理检查,镜下瘤细胞多边形,边界清楚,可见细胞间桥。

胞浆丰富,嗜酸性,胞核圆或卵圆形,深染,大小形态不一,明显多形,偶见核分裂象。

瘤细胞排列呈片状团块或小梁状,由纤维结缔组织间隔,部分区域呈筛状。

在细胞内、细胞间和间质内可见多数嗜酸性均质物刚果红染色,部分区域钙盐沉着形成片状或同心圆钙化小球,可见少数胞浆空,核小而圆,位于中央或偏位的透明细胞。

钙化上皮瘤的研究进展

钙化上皮瘤的研究进展

钙化上皮瘤的研究进展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oma)又名毛母质瘤(pilomatrixoma),是由表皮毛皮质分化的细胞肿瘤。

钙化上皮瘤最早由Mal herbe和Chenantais于1880年作为来源于皮脂腺的皮肤肿瘤而描述[1-2]。

Dubreuilh和Cazenave第一次阐述了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即基底细胞样的上皮细胞岛屿和鬼影细胞,Turhan和Krainer发现了此肿瘤起源于毛发皮质层细胞[1]。

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人们对本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在临床上,此病时有误诊出现,现将钙化上皮瘤的研究现状及诊断治疗综述如下。

1发病机制人们设想了此肿瘤发展的几种机制,然而最被普遍接受的机制里都包括了如下内容:即含表皮成分的杂质进入了异常的部位[3] 。

近年来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显示毛母质瘤中的瘤细胞LEF-1呈强阳性,LEF-1是淋巴增强因子,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一种关键核内转录因子,LEF-1是毛母质细胞的标志,用其可证实肿瘤来源于毛母质[4]。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毛母质瘤增殖细胞中可以发现基因突变现象,Bcl-2是一种抑制细胞凋亡的原癌基因,有研究提示凋亡抑制缺陷在毛母质瘤的发病中起作用,大部分的钙化上皮瘤表达异常的β链环蛋白,这是CTNNB1突变的结果,而CTNNBl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了β一链LEF蛋白复合体调节失控[5]。

有报道显示,高达75%的毛母质瘤患者体内发生CTNNBl基因突变[6]。

有人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老鼠表达了一个缩短了结构的β链环蛋白具有异常的毛囊形态学发生,并导致了与人类钙化上皮瘤相似的肿瘤[3]。

2临床表现钙化上皮瘤多发生在面部、颈部、上肢及臀背部。

损害为单发的皮下软骨样硬肿物或结节,约0.5~3cm直径,呈圆型,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可正常或稍有暗紫红色,偶或位置较浅,呈淡蓝色,偶见水疱样、蕈样或角化棘皮瘤样[7-8]。

质硬,常缓慢生长,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轻疼。

执业助理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115)_真题-无答案(923)

执业助理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115)_真题-无答案(923)

执业助理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115)(总分96.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关于牙髓失活法错误的是A. 常用失活剂包括多聚甲醛,金属砷和三氧化二砷等B. 根尖孔尚未形成的患牙,不使用亚砷酸失活C. 采用金属砷失活恒牙一般为5~7天D. 亚砷酸造成的神经血管变化出现在封药后24~48小时E. 多聚甲醛封药时间不超过1周2. 不符合牙髓坏死诊断的是A. 叩诊同正常对照牙或略有不适B. 无自觉症状C. 牙冠变色D. 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E. 探查到根尖来源的瘘管3. 患者左下后牙进热饮时痛1周,平时无不适。

查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深龋,探洞底硬,稍敏感,叩痛(+),热测刺激过去20秒后患牙痛重。

考虑可能的诊断是A. 深龋B. 慢性龋C. 急性牙髓炎D. 可复性牙髓炎E.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4. 在X线片上,髓室及根管影像完全消失,不能分辨出髓腔界线表示有A. 牙髓充血B. 牙髓炎C. 弥散性牙髓钙化D. 牙髓坏死E. 牙内吸收5. 下列不是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表现的是A. 肿瘤由多边形细胞组成B. 上皮细胞排列呈片状或岛状C. 基底细胞出现极性倒置D. 癌细胞边界较清晰,胞浆微嗜酸性E. 核多形性明显,但核分裂少见6. 年轻恒牙容易形成的牙髓炎是A. 牙髓坏死B.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C.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D. 牙髓钙化E. 化脓性牙髓炎7.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常见于A. 中年人B. 青少年C. 老年人D. 中年男性E. 中年女性8. 可复性牙髓炎临床表现的特点是A. 患牙有深龋洞B. 冷水入洞后痛C. 有阵发性自发痛D. 冷测一过性敏感E. 热测引起迟缓痛9. 牙髓息肉和牙周膜息肉在临床有时难以鉴别,其常用的检查方法为A. 叩诊B. 冷热诊C. 检查患牙松动度D. 探诊并借助X线片检查E. 探诊10. 诊断牙髓钙变的主要手段是A. 视诊B. 光纤透照C. 温度测验D. X线片检查E. 电活力测验11. 下颌第一前磨牙开髓时,最易侧穿的部位是A. 舌侧B. 近中颈部C. 远中颈部D. 颊侧E. 髓室12. 男,30岁。

江西口腔颌面外科模拟题2021年(30)_真题无答案11

江西口腔颌面外科模拟题2021年(30)_真题无答案11

江西口腔颌面外科模拟题2021年(30)(总分98.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哪项肯定不是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表现:A. 肿瘤由多边形细胞组成B. 基底细胞出现极性倒置C. 上皮细胞排列呈片状或岛状D. 癌细胞边界较清晰,胞浆微嗜酸性E. 核多形性明显,但核分裂少见2. 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A. 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B. 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C. 无细胞层、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D. 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E. 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3. 胚胎发育至何时,颜面各部已初具人形A. 胚胎第4周B. 胚胎第8周C. 胎儿第3个月D. 胎儿第6个月E. 胎儿第8个月4. 釉质形成后,其表面的成釉器演变成A. 牙龈结合上皮B. 缩余釉上皮C. 釉小皮D. 上皮珠E. Serre's上皮剩余5. 根尖肉芽肿内的上皮主要来自A. 缩余釉上皮B. 牙板残余上皮C. 牙周膜内的上皮剩余D. 成釉器的中间层上皮E. 从瘘道口长入的口腔上皮6.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组织学基础,除外A. 腮腺组织内经常出现小的淋巴结B. 腮腺淋巴结内出现导管和腺泡样结构C. 涎腺经常发生慢性炎症D. 颌下腺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淋巴组织E. 颈上区淋巴结髓质内可含有涎腺组织7. 牙周膜中不含A. 成纤维细胞B. 牙骨质细胞C. 上皮剩余D. 破骨细胞E. 成骨细胞8. 鳃裂囊肿常位于胸锁乳突肌的:()A. 上1/3前缘B. 中1/3前缘C. 上1/3后缘D. 中1/3后缘E. 下1/3前缘9. 构成釉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 釉丛B. 釉柱C. 釉板D. 釉梭E. 釉牙本质界10. 通常位于牙髓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的细胞是A. 成牙本质细胞B. 组织细胞C. 淋巴细胞D. 巨噬细胞11. 下列有角化的口腔黏膜是A. 颊B. 唇C. 舌腹D. 软腭E. 牙龈12. 成釉器钟状期的细胞层次不包括A. 内釉上皮B. 外釉上皮C. 中间层D. 星网状层E. 颈圈13.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时,骨的改变不包括A. 骨小梁增粗B. 骨髓腔缩小C. 牙骨质增厚D. 破骨细胞增多E. 骨髓腔中纤维组织增生14. 以下出现幼稚化生骨小梁的是A.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B. 结核性骨髓炎C. 慢性增生性骨髓炎D. 骨纤维结构不良E. 放射性骨坏死15. 根尖肉芽肿内的上皮成分绝大多数来自A. 异位的腺上皮B. 口腔上皮C. 缩余釉上皮D. Malassez上皮剩余E. 牙板上皮16. 下列哪种不属于牙源性上皮A. 成釉器上皮B. 牙龈上皮C. 缩余釉上皮D. Malassez上皮剩余E. Serre上皮剩余17. 男性,30岁,左鼻翼下方肿物3年,检查见病变位于软组织内。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牙源性肿瘤 17
牙源性肿瘤
18
牙源性肿瘤
19
牙源性肿瘤
20
病理变化:
此瘤的另一特点是出现钙化,发生在淀粉 样变性的细胞内或变性细胞周围。小的钙化 物呈同心圆板层排列,可融合成不定形大钙 化团块,偶可见牙本质小管结构。 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具有一般上皮细胞特 点,如桥粒,胞浆张力细丝及半桥粒等。
牙源性肿瘤 2
临床特点:
患者年龄分布较广,20—60岁,多见于 青壮年,以40岁左右常见,无性别差异。 下颌比上颌多见,为2∶1。多数发生在
双尖牙和磨牙区。大多数发生在骨内。外周
型肿瘤位于骨外软组织内,前牙区多见,主
要累及牙龈。
患者无特殊症状,仅见颌骨逐渐膨胀。
牙源性肿瘤 3
Clinical Presentation
牙源性肿瘤
5
Clinical Presentation
0Peripheral
0 5% of CEOT
0 In incisor and premolar region
lling on gingiva 0 Painless, pink swelling
牙源性肿瘤
6
X线表现
颌骨不规则的透射区,内含有大小不 等的阻射性团块。常在未萌出牙齿的
牙冠部邻近处。肿瘤生长时间久者,
这些斑点融合变大。常有埋藏牙。
牙源性肿瘤
7
牙源性肿瘤
8
牙源性肿瘤
9
牙源性肿瘤
10
病理变化:
大体:病变区颌骨膨胀,切面为实性, 呈灰白或灰黄色,其中有散在的硬的
钙化区,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可浸
润骨组织。可见埋伏牙。
牙源性肿瘤
11
镜下: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混合性牙瘤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下颌前磨牙和磨牙区多见 活动性生长期可引起颌骨膨大 X线:境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中可见阻射性结
节状钙化物
镜下:
牙体组织成分排列紊乱,相互混杂,无典型的牙 结构
生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二)组合型牙瘤
患者年龄较小,好发于上颌切牙-尖牙区 X线:形态及数目不一的牙样物质堆积在一起
上皮增殖呈网状连接,形成上皮条索。 周边为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中心部细胞似星网
状层细胞,但含量较少 肿瘤间质常发生囊性变
3 棘皮瘤型
肿瘤上皮岛内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可见角化 珠
常出现在滤泡型中
4 颗粒细胞型
肿瘤上皮细胞可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 部分或完全取代星网状细胞。
颗粒细胞体积大,呈立方状或柱状、或圆形 胞浆丰富,充满了嗜酸性颗粒
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由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组成, 胞核着色深且远离基底膜,呈栅栏状排列
纤维囊壁较薄,一般无炎症,感染时上皮不 规则增生,出现上皮钉突,角化消失
纤维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或上皮岛
生物学行为
术后易复发(多大于20%),原因为: 囊壁薄、易破碎,不易完整摘除,残留囊壁 纤维囊壁内有微小子囊或卫星囊 生长具有侵袭性,沿骨小梁呈指状外突性生长
生物学行为
包膜完整、生长局限的良性肿瘤,术后一般不复发
来源 成釉器、缩余釉上皮、含牙囊肿的衬里上皮
四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曾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 是一种良性、单囊或多囊、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 特征: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具有潜在
侵袭性和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临床表现
10-29岁好发,40-50为第二高峰,男性多于女性 下颌磨牙及下颌升支好发 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可伴发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肿瘤沿颌骨前后方向生长,不易发现 肿瘤较大时可致颌骨膨大,严重时可致病理性骨折或神经麻木 继发感染可出现疼痛、肿胀,瘘管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八)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benign cementoblastoma)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九)牙骨质化纤维瘤
(cementifying fibroma)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 像 学 表 现
二、颌骨非牙源性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牙骨质-骨化纤维瘤
(ossifying fibroma)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二)骨瘤(osteoma)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 像 学 表 现
松 质 骨 型
密质骨型
(三)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巨细胞肉芽肿(giant cell granuloma)
(三)神经鞘 瘤(schwannoma)
(四)副神经节 瘤(paraganglioma)
(二)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三)牙源性腺瘤样瘤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四)牙源性钙化囊肿
(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四)颌骨血管瘤(hemangioma of jaw)
海绵血管瘤
颌骨中央性蔓状血管瘤
三、颌面部软组织良性肿瘤和 瘤样病变
(一)脉管瘤
血管瘤(hemangioma)
• 病理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表现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
(二)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五)牙瘤(odontoma)
• 病理
• odontoma
compound odontoma
(六)牙源性纤维瘤
(odontogenic fibroma)
• 病理
•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七)牙源性黏液瘤
(odontogenic myxo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