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优质教案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案
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二章第五节2.5等比数列前n项和,本节课作为第一课时,重在研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教学中注重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并充分揭示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
一方面它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与前面学习的函数等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以及生活中如储蓄、分期付款的应用作准备。
二、学生者分析学生是高中刚入学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学习了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学习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对于公式推导归纳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与等差数列有所差别,而学生的思维虽然活跃,但看问题可能不够严谨全面,公式中的一些注意点往往会被忽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推导过程中错位相减的思想的掌握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2)能说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思想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经历对公式的探索,激发求知欲,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思维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境:话说猪八戒自西天取经回到了高老庄,从高员外手里接下了高老庄集团,摇身变成了CEO .可好景不长,便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了窘境,急需大量资金投入,于是就找孙悟空帮忙.悟空一口答应:“行!我每天投资100万元,连续一个月(30天),但是有一个条件是:作为回报,从投资的第一天起你必须返还给我1元,第二天返还2元,第三天返还4元……即后一天返还数为前一天的2倍.”八戒听了,心里打起了小算盘:“第一天:支出1元,收入100万;第二天:支出2元,收入100万,第三天:支出4元,收入100万元;……哇,发财了……” 心里越想越美……再看看悟空的表情,心里又嘀咕了:“这猴子老是欺负我,会不会又在耍我?”师:假如你是高老庄集团企划部的高参,请你帮八戒分析一下,按照悟空的投资方式,30天后,八戒能吸纳多少投资?又该返还给悟空多少钱?【学情预设】学生对于情境有较强的兴趣,在讨论后会给出一些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与灵活应用,总结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比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求和问题.
3.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刻苦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由研究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体现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在解决重、难点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探究式发现法”的学习方法,从类比猜想中探索
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
++
a q
n
-
a a q
二、作法总结,变式演练
三、思维拓展,课堂交流
2n a +.
数列的前
四、归纳小结,课堂延展
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地位分析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后面学习数列求和打下基础.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学生掌握求前n项和的方法,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2.学生现实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和数列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性质,并能够独立的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式.(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已经具备了一些抽象思维能力,其学习模式知识结构,类比等差数列的情况学习等比数列有关知识.。
高中数学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数学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1.了解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2.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 材料1:数学小故事: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
棋盘上共有8行8列构成64个格子。
传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棋盘的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棋盘的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棋盘的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
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
”问题1:由于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的麦粒数的2倍,且共有64个格子,各个格子里的麦粒数依次是:1,2,4,8,…,263问题2:这是什么数列?等比数列问题3:那麦粒总数是多少呢?1+2+4+…+262+263。
即求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前64项和可表示为: 626364124822S =++++⋯++, ①材料2:就在国王犹豫是否要答应发明者的要求时,站在一旁一位将告老还乡的大臣听后不满地说:“我跟陛下这么多年战功卓著,请求陛下同样赏赐给我麦子,在棋盘的第一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一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
”问题4:由于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的麦粒数的2倍,且共有64个格子,各个格子里的麦粒数依次是:2,4,8,16,…,264问题5:这是什么数列?等比数列问题6:那麦粒总数是多少呢?2+4+4+…+263+26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案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3. 能够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特点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数学归纳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特点和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等比数列的概念、特点和前n项和公式的PPT课件。
2.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等比数列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 讲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解答。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特点和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掌握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在案例分析环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在课堂练习环节,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等比数列概念和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能力。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5省优质课比赛教案 精品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运用基本概念和公式解决简单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与推导过程,掌握类比和错位相减的数学方法,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例的求解及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遇到困难不气馁的坚强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掌握与运用.2.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三、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计算器.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由具体实例引入新课;2.结合引例,探究推导公式的方法;3.自主或合作探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4.应用相关概念和公式,解决简单问题.五、教学过程1.谁赚的钱多.在一个月(30天)中,甲乙两位老板赚钱情况如下:甲第一天赚1万元,第二天赚2万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赚一万元.而乙第一天赚1分钱,第二天赚2分钱,第三天赚4分钱……以后每天赚的钱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在这一个月内,甲乙两位老板谁赚的钱多?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实际生活事例的引入,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在一个月(30天)中,甲老板赚的钱数用数学式子怎么表示?乙老板呢?最后的计算结果呢?【学生】阅读课件内容,自主或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有同学计算出:在一个月(30天)中,甲老板赚的钱数是1+2+3+…+30=30(1+30)/2=465,即总共赚钱465万元,而乙老板赚的钱数是1+2+4+8+…=?——算不出来了!让我来告诉你吧:乙老板赚的钱数是230-1,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一下这个数是多少?(1073741823!即乙老板总共赚钱1073741823分=10737418.23元)【学生】思考,运算,比较,出人意外,颇感惊奇!【师生】体会指数函数爆炸性增长的巨大威力!【教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算出乙老板赚的钱数是230-1的吗?让我们来观察乙老板在一个月(30天)中赚的钱数:1,2,4,8,…,229构成一个什么数列?此数列的首项,公比,项数分别是多少?【学生】等比数列!首项是1,公比是2,项数是30.2.S=1+2+22+23+…+229=?30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此等比数列的特点,启发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大胆猜想,找到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推导一般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作铺垫.师生活动:【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等式S=1+2+22+23+…+229的右边,因2的次数依30=2+22+23+…+229+230.比次递增,若把这个等式的两边都乘以2,即得到等式2S30较所得等式和原等式的右边,你会发现什么?为了求S,怎么办?30,可将两个等式的两【师生】两个等式的右边的项大部分相同!为了求S30端相减,使大部分项抵消掉,从而求出S来.30=1+2+22+23+…+229的两边都乘以2的目的是什么?2【教师】我们把等式S30在这个数列中扮演什么角色?【学生】2是这个数列的公比,乘以2可使数列的各项变为原数列相应项的2倍.【师生】两端同乘以公比2,使原数列的各项的公比2的次数都增加 1.这样,所得等式的右边和原等式的右边就有很多相同的项.如果把这两个等式相减,等式的右边就有许多项可以互相抵消.我们把这种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叫做错位相减法.3.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或合作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养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进一步熟练“错位相减法”,领会分类讨论的思想.师生活动:【教师】错位相减法求S n=a1+a1q+ a1q2+…+ a1q n-1.【学生】自主(或同桌合作)推导,也可两同学上台板演,教师巡视作个别辅导.【教师】得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以后,你能用数列的首项a1,第n项a n和项数n来表示S n吗?如何表示?【学生】自主探究或同桌、邻桌合作交流.【师生】讨论,修正,得到正确答案.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设计意图:加深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明晰运用公式应注意的问题.师生活动:【教师】对于等比数列的相关量a1,a n,q,n, S n,已知几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他几个量?根据q的大小,为了计算方便,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师生】对于前者,“知三求二”!对于后者,当q<1时,使用原求和公式S n=a1(1-q n)/(1-q)即可;当q>1时,把原求和公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1,得到S n= a1(q n -1)/(q-1),再使用,就比较简便了.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练习:(1)已知在等比数列{n a }中,a 1=2,5a =1/8,q <0,求5S ;(2)求和:)212(...)212()212()212(201020103322++++++++. 设计意图:继续加深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通项公式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体会数列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掌握分组求和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师生活动:【教师】点拨:第(1)小题,先求出公比q ;第(2)小题,去掉括号,有发现吗?【学生】自主求解,也可和同桌或邻桌讨论交流.【师生】校对结果,并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及注意点,探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例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其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体会数列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领会转化与方程的思想.师生活动:【教师】点拨:这首古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智慧的问题!把它转化为等比数列问题是怎样的?根据条件,应选择哪一个求和公式求和?如何求解?【学生】自主思考,也可和同桌或邻桌交流.还可以让两同学上台合作求解!【师生】讨论,订正,校对结果,归纳解题思路、方法、思想和应注意的问题.6.小结这节课,你探究发现了哪几个公式?尝试了哪几种方法?实践了哪几种数学思想?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设计意图: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梳理和反思,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养成反思的习惯,培养反思能力.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师生】订正,补充,得出结果.7.作业(1) 必做题:教科书第61页习题A 组第1,2,3,4(1)(2)题.(2) 选做题:①用其他方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提示:可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比例的性质推导);②求和:(x +y 1)+(x 2+21y )+(x 3+31y )+ … +(x n +n y1).(x ,y ≠0) 设计意图: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作业也有不同的要求,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8.板书设计设计意图:便于学生梳理与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优化知识链条,充实认知结构.。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2.5《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
2.5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案例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学生自主探究等比数列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以及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灵活应用,总结出数列的求和的一种方法——错位相减法。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国王赏麦”故事激发学生对苏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正确使用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识,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教法学法:(一)教学方法:引导探索、发现法(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S=a+a+a++a+an123n-1n2n-2n-1S=a+a q+a q++a q+a qn11111qS=a q+a q+a q++a q+a q()2-n +-板书设计教学案例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改理念,落实了课程目标,达到了课程标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塑造了学生人格。
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化。
本节课以一个故事“国王赏麦”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激励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
从课堂的引入,公式的推导,例题精讲,习题的设计都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在教育方式上,让学生参与,自己获取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学氛围上,努力营造了民主的教学气氛,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能运用多种手段,深入浅出予以解决。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必修五其次章第3.3节的内容。
它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连续。
这局部内容授课时间2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一课时,重在讨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简洁应用,教学中注意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并充分提醒公式的构造特征和内在联系。
意在培育学生类比分析、分类争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数学思想。
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依据上述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与技能: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把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洁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类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学生从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争论思想及转化思想,优化思维品质。
3.情感与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探究的艰辛,体会胜利的喜悦,感受思维的奇异美、构造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洁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
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从教材体系来看,它为后继学习供应了学问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问本身特点来看,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和等差数列的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可比性低,无法用类比的方法进展,它需要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能充分理解并融会贯穿;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学生的探究力量和用数学语言沟通的力量还有待提高。
四、教法学法分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争论,让学生在尝摸索索中不断地发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过程中获得自信念和胜利感。
强调学问的严谨性的同时重学问的形成过程,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从故事入手:传奇,波斯国王下令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创造者,创造者对国王说,在棋盘的第一格内放上一粒麦子,在其次格内放两粒麦子,第三格内放4粒,第四格内放8米,……按这样的规律放满64格棋盘格。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思想,优化思维品质.3、通过经历对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磨练思维品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思维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关键: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关键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发现错位相减求和法。
应用公式的关键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建立等比数列模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和启发式教学原则,我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激励—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该模式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进行积极的整合,使其融为一体,创造最佳的教学氛围。
主要包括启发式讲解、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评价。
五、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受益终身。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数学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2.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由研究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3、 情态与价值:从“错位相减法”这种算法中,体会“消除差别”,培养化简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由研究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三)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由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前n 项和公式,从而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设想教材开头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求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类似于等差数列,我们有必要探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一般地,对于等比数列a 1,a 2,a 3,..., a n ,...它的前n 项和是Sn= a 1+a 2+a 3+...+a n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以写成Sn= a 1+a 1q + a 1q 2 +...+a 1q n-1 ①① 式两边同乘以公比q 得qSn= a 1q+ a 1q 2 +...+a 1q n-1+ a 1q n ②①,②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得(1-q)Sn= a 1-a 1q n当q≠1时,Sn=qq a n --1)1(1 (q ≠1) 又a n =a 1q n-1 所以上式也可写成 Sn=qq a a n --11(q ≠1) 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本节开头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相关问题]①当q=1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为Sn=na 1② 公式可变形为Sn=q q a n --1)1(1=1)1(1--q q a n (思考q>1和q<1时分别使用哪个方便) ③ 如果已知a 1, a n,q,n,Sn 五个量中的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余两个[例题分析]例1 求下列等比数列前8项的和: (1)21,41,81,...;(2) a 1=27, a 9=2431,q<0 评注:第(2)题已知a 1=27,n=8,还缺少一个已知条件,由题意显然可以通过解方程求得公比q,题设中要求q<0,一方面是为了简化计算,另一方面是想提醒学生q 既可以为正数,又可以为负数.例2 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的销售量增加10%,那么从今年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结果保留到个位)?评注:先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列方程,再用对数的知识解方程[随堂练习]第1.2.3题[课堂小结](1)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中要求q ≠1;这个公式可以变形成几个等价的式子(2) 如果已知a 1, a n,q,n,Sn 五个量中的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余两个(五)评价设计(1)课后阅读: [阅读与思考](2)课后作业: 1,2,4题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及特点;2.能够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特点;2.能够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并能够准确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能正确地建立等比数列模型。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特点;2.练习法:通过多种类型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解题方法;3.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1)老师出示一组数据:1,2,4,8,16,……让学生观察、思考。
(2)引导学生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并提问:这组数据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示这组数据?(3)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并结合学生前面学习的等差数列,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特点(1)教师讲解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特点,并通过例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等比数列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3.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2)通过多种实例讲解如何应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与拓展(1)让学生自学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下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点;(2)通过课堂练习、考试等方式进行巩固和拓展。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1)-新版
2.5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学习,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数学抽象能力.2.学习目标(1)能证明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2)掌握并运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相应问题.3.学习重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推导过程4.学习难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公式的运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任务1阅读教材,回忆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思考:等比数列前n 项和是否和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一样,可用公式计算?公比为1时,怎样计算?公比不为1时,该怎样算? 任务2能证明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吗?2.预习自测一、选择题1.设首项为1,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A.21n n S a =-B.32n n S a =-C.43n n S a =-D.32n n S a =- 答案:D.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由题意可得n a n 2n a -,故选D2.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是n S ,5102,6,S S ==则1617181920______.a a a a a ++++= A.8 B.12 C.16 D.24 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5105151020152,4,8,16,S S S S S S S =-=∴-=-=故选C.(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1)等比数列概念.(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性质.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与前1+n 项和的关系 ●活动一 引经据典,从生活出发相传古印度国王为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 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上述要求吗? ●活动二 迎难而上,列出算式第n 个格子中要放n a 粒麦粒,12-=n n a .将64个格子中放的麦粒数记为64S ,642164a a a S +⋅⋅⋅+=,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631064222+⋅⋅⋅++=S ●活动三 化繁为简,简化计算观察发现,计算式右边的每一项的2倍即是其后一项,因此642642222+⋅⋅⋅++=S 将631064222+⋅⋅⋅++=S 与642642222+⋅⋅⋅++=S 两式相减后得到126464-=S 这个数超过了191084.1⨯,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克,那么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000亿吨,国王根本无能力满足发明者的要求.问题探究二 由特殊到一般,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计算式 ●活动一 引桥构建,列出计算式等比数列}{n a 中,前n 项和记为n S , ●活动二 观察特点,类比实例将111101-+⋅⋅⋅++=n n q a q a q a S 与n n q a q a q a qS 1211+⋅⋅⋅++=两式相减后可得11(1)1,,1,1n n n a q q S q S na q-≠===-.问题探究三 利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计算式解决相应问题 ●活动一 初步运用,夯实基础例1 求等比数列,,4,2,1⋅⋅⋅从第五项到第十项的和 . 详解:.2,2,121===q a a 41241(12)1,2, 2.15,12a a q S ⨯-=====-102321)21(11010=--⨯=S .所以从第五项到第十项的和为1008. ●活动二 对比提升,能力提高例2 一个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为,48=n S 前n 2项之和602=n S ,求n S 3. 解:12321223123,,n n n n n n S a a a a S a a a S a a a =+++⋅⋅⋅+=++⋅⋅⋅+=++⋅⋅⋅+,,2212n n a a a S +⋅⋅⋅++=3123n n S a a a =++⋅⋅⋅+, 故有21223221223,n n n n n n n n n n S S a a a S S a a a ++++-=++⋅⋅⋅+-=++⋅⋅⋅+,n n n n n a a a S S 3221223+⋅⋅⋅++=-++知n n n n n S S S 232,,--成公比为n q 的等比数列,故知n n n n n a a a S S 3221223+⋅⋅⋅++=-++=3, 所以633=n S .例3.给出下面的数表序列:222222122221 表3 表21表1其中表n (n =1,2,3…)有n 行,表中每一个数“两脚”的两数都是此数的2倍,记表n 中所有的数之和为n a ,例如25a =,317a =,449a =.则_______.n a = 答案:根据数表,易知,表n 中,有n 行数字 第一行有1个数字1,和为0112=⨯;第二行有两个数字2,该行的数字之和为22⨯; 第三行有3个数字22,该行的数字之和为232⨯; …第n 行中有n 个数字12n -,该行数字之和为12n n -⨯,所以表n 中所有的数之和为01211222322n n a n -=⨯+⨯+⨯++⨯L 所以12312 122232(1)22n n n a n n -=⨯+⨯+⨯++-⨯+⨯L 两式相减可得112312(12)1(2222)2121222(1)2112n n nn n n n n a n n n n ----=+++++-⨯=+-⨯=+--⨯=----L所以(1)21n n a n =-+.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等比数列{}n a 中共有n n S n q a a ,,,,1五个量,知道其中3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余两个量.用公式⎪⎩⎪⎨⎧≠--==1,1)1(1,11q qq a q na S n n 表示.【重难点突破】(1)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证明过程是在等式两端乘以公比后做差. (2)求等比数列前n 项和时应注意讨论公比q 是否等于1. (3)⋅⋅⋅--,,,232n n n n n S S S 成公比为n q 的等比数列.4.随堂检测一、选择题1.设首项为l,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A.21n n S a =-B.32n n S a =-C.43n n S a =-D.32n n S a =- 答案:D.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根据前n 项和公式可得a a a a S n nn n q q 233132111-=--=--= 2.设{}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已知2431,7a a S ⋅==,则5S =( )A.12 B.314 C.172 D.152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由241a a ⋅=知a 21q 4=1,3S ,7=1a >0,q>0,由此解得1a =4,q=12.3.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3456781,2,a a a a a a a a +++=+++=n S =15,则项数n 为( ) A.12 B.14 C.15 D.16 答案:D.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484128,,S S S S S --也成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 ,∵123456781,2a a a a a a a a +++=+++==8S S -S n =,则项数n =4×4=16,故选D .4.等比数列{}n a 前n 项和n S ,1234,2,a a a 为等差数列,11a =,则4S 的值为( ) A.7 B.8 C.15 D.16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124,2, a a a2a=12a q=q2=∴q=2∴S=5.设()47103102222...2nf n+=+++++(n∈N*),则()f n等于()A.27(8n-1)B.27(81+n-1)C.27(83+n-1)D.27(84+n-1)答案:D.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由题意知,()f n是首项为2,公比为8的等比数列的前(n+4)项和,所以()f n=()42187n+--.故选D.(三)课后作业基础型自主突破一、选择题1.等比数列{}n a中,,243,952==aa则{}n a的前4项和为()A.81B.120C.168D.192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因为259,243a a==,所以13,3a q==,得S4=120,所以答案为B.2.等比数列{}n a 中, 452,5a a ==,则数列{}lg n a 的前8项和等于( ) A.6 B.5 C.4 D.3 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对数运算性质】∵等比数列{a n }中42a =,55a =∴45a a =2×5=10,∴数列{}lg n a 的前8项和8S =128log log ...log a a a +++=lg (128...a a a )=lg (45a a )4=4lg (45a a )=4lg10=4,故选C3.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2312,,2a a a --成等差数列,若1a =1,则4S =( ) A.-5 B.0 C.5 D.7 答案:A.解析:【知识点:等差数列性质,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基本量的计算:记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其中q ≠1,依题意有-2132a a a =-+,∴-1a q =-21a +1a q 2≠0,即q 2+q -2=0,又q ≠1,因此有q =-2,4S =-5,选A.4.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23S S =,则64S S =( ) A.2B.73C.83D.3 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5.若{}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41a a =且37S =,则5S =( )A.172 B.334 C.314 D.152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 项和】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则q >0,且23241a a a ==,∴3a =1>0;又S 3=7,解得6.等比数列{}n a 的前4项和为4,前12项和为28,则它的前8项和是( ) A.﹣8 B.12 C.﹣8或12 D.8 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则q≠1.∵前4项和为4,前12项和为28,∴4124,28S S ==.则8417q q ++=,解得4q =2.则它的前8项和8S =4×3=12.故选:B .能力型师生共研 一、选择题1.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234567820,10a a a a a a a a +++=+++=,则数列}{n a 的前16项和16S 为( ) A.20B.752 C.1252D.752-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由123410,a a a a +++=,得45678,a a a a q +++=(123410,a a a a +++=)=10q 4=5⇒q 4=12.∴910111213141516a a a a a a a a +++++++==q 8(123410a a a a +++=)+q 12(123410a a a a +++=)=(q 8+q 12)(123410a a a a +++=)=32112210+⎡⎤⎢⎥⨯=⎢⎥⎢⎥⎣⎦⎛⎫⎛⎫ ⎪ ⎪⎝⎭⎝⎭2.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其前n 项和b n n S +=+21,则b 的值为( ) A.1- B.1 C.2- D.2 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n =1时, 14,S b =+,n ≥2时, 12n n n n a S S -=-=,n =1时,2=b +4,故b =-23.已知数列{}n a 满足a 1=2,且对任意的正整数m 、n ,都有m n m n a a a +=⋅,若数列{}n a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等于( ) A.122n +- B.22n - C.22n - D.122n +- 答案:D.解析:【知识点:等比关系的确定,等比数列前n 项和;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A .25B .26C .27D .28答案:A.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则0q >,根据题意得27567534514S S a a q S S a a -+===-+,因为数列为正项数列,所以q =12,从而有,所以2log 6n a n =-,所以有2log 6n a n =-,所以数列2{|log |}n a 的前10项和等于543210123425+++++++++=,故选A . 探究型多维突破 一、选择题1.设{}()*N n a n ∈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q 是其公比,n K 是其前n 项的积,且87665K K K K K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10<<q B.17=aC.59K K >D.6K 与7K 均为n K 的最大值 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由于1656>=a K K ,1767==a K K ,1878<=a K K,因此10<<q ,从第8项开始小于1,76,K K 均为n K 的最大值,()1287987659<==a a a a a a K K ,因此59K K <. 二、填空题1.已知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n S 为其前n 项和,满足22n n S a =-,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且2102,10b b ==,则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n T =________. 答案:见解析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综合;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22n n S a =-,∴1122n n S a --=-,n ≥2, 两式相减,得122n n n a a a -=-,∴12n n a a -=,n ≥2, ∴{}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11122a S a ==-,∴12a =,∴1222n n n a -=⋅=.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2102,10b b ==,所以公差d =1,所以()22n b b n d n =+-⨯=, ∴2n n n a b n +=+, ∴()()222121241222n n n n n n n T +-+++-=+=-. 自助餐 一、选择题1.一个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它的前4项和是前2项和的5倍,则此数列的公比为( )A.1B.2C.3D.4 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2.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前n 项和为n S ,则=45a S ( ) A.2 B.4C.831D.431 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 项和】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可得:(),,2114531451522⨯=--=a S a a a S 3.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不为零,首项1a =1,2a 是1a 和5a 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 A.90 B.100 C.145 D.190 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d ≠0,∵2a 是1a 和5a 的等比中项,∴a 22=1a •5a ,∴(1a +d )2=1a (1a +4d )即(1+d )2=1×(1+4d ),解得d =2.则数列的前10项=100. 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2n n S a +=,则n S =( ). A.2n -1B.13()2n - C.12()3n - D.112n - 答案:B.解析:【知识点:等比关系的确定,等比数列前n 项和;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由12n n S a +=,()12n n n S S S +=-,即13n n S S +=,又11a =,所以n S ≠23=,所以S ,所以n S =⎪⎭⎫⎝⎛-231n5.已知等比数列{}n a ,231a a >=,则使不等式12121110n n a a a a a a ⎛⎫⎛⎫⎛⎫-+-++-≥ ⎪ ⎪ ⎪⎝⎭⎝⎭⎝⎭L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为( ) A.3 B.4 C.5 D.6 答案:C.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关系的确定;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由231a a >=,231a a >=,则公比01q << 可知n >3时,有,,1=q a a a a 233nn =<-01得qa 211=,则有425111a a q q a ===,同理有241a a =,得0111115544332211=⎪⎪⎭⎫ ⎝⎛-+⎪⎪⎭⎫ ⎝⎛-+⎪⎪⎭⎫ ⎝⎛-+⎪⎪⎭⎫ ⎝⎛-+⎪⎪⎭⎫ ⎝⎛-a a a a a a a a a a所以不等式12121110n n a a a a a a ⎛⎫⎛⎫⎛⎫-+-++-≥ ⎪ ⎪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为56.如下图,一单位正方体形积木,平放于桌面上,并且在其上方放置若干个小正方体形积木摆成塔形,其中上面正方体中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是下面相邻正方体中上底面各边的中点,如果所有正方体暴露在外面部分的面积之和超过8.8,则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 )A.6B.7C.8D.10 答案:A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关系的确定;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依题意,由下往上数,正方体的棱长依次为:1、12…成等比数列,公比.每一层正方体暴露在外的部分都是由四个侧面及上面的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上面暴露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为2a.该层正方体暴露的面积s 与棱长a 的关系是:22144()22a s a =+⋅⋅292a =.若正方体个数为n ,则暴露的总面积为:22212912[1()(())]22n S -=++++219111[1()()]2222n -=++++ 11()921212n -=⋅-19[1()]2n =->8.所以245,6n n >≥. 二、填空题1.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1a =1,前n 项的和为n S ,若639S S =,则6a =_______. 答案:32.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 项和;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 ∵{}n a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 639S S =,=6=25=32.故答案为:32.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上再连接正方形,…,如此继续,若共得到255个正方形,则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比关系的确定,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共有1个,第二次得到的正方形边长为12,共有2个,第三次得到的正方形边长为4,共有4个,第四次得到的正方形边长为14,共有8个,…由此可归纳得:依次得到正方形的边长成对比数列,公比为2,依次得到正方形的个数成对比数列,公比为2.设第n 次得到的正方形边长为n a ,第n 次得到的正方形个数为n b ,则1,2nn n n a b -==⎝⎭.令前n 次得到正方形的个数为n S ,则122112n n n S -==--.令21255n n S =-=,则n =8.∴8116a =. 3.将25个数排成五行五列:11121314152122232425313233343541424344455152535455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已知每一行成等差数列,而每一列都成等比数列,且五个公比全相等.若244a =,412a =-,4310a =,则1155a a ⨯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知识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可知每一行上的数都成等差数列,但这五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一定相等. 由412a =-,4310a =知4210(2)42a +-==且公差为6,故4416a =,4522a =. 由244a =,4416a =知公比2q =±.若2q =,则113214a s -==-,55222411a =⨯=⨯,故115511a a ⨯=-; 若2q =-,则113214a s -==,5522(2)4(11)a =⨯-=⨯-,故115511a a ⨯=-.三、解答题1.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06,6312=+=a a a ,求n a 和n S . 答案:见解析解析:【知识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 项和】设{}n a 的公比为q ,由题意得:1a q =6,61a +1a q 2=30,解得:1a =3,q =2或1a =2,q =3. 当1a =3,q =2时:n a =3×2n -1,n S =3×(2n -1); 当1a =2,q =3时:n a =2×3n -1,n S =3n -1.2.已知公比0q >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31,13a S ==,数列{}n b 中,131,3b b ==.(1)若数列{}n n a b +是等差数列,求,n a n b ; (2)在(1)的条件下,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答案:见解析解析:【知识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运算能力,应用意识】(1)由题意得23113S q q =++=,所以4q =-或3q =, 因为0q >,所以3q =,所以13n n a -=,所以11332,12a b a b +=+= 所以数列{}n n a b +的公差5d =,所以53n n a b n +=-. 所以()153533n n n b n a n -=--=--. (2)由(1)得()1533n n b n -=--, 所以()()()()01212373123533n n T n -⎡⎤=-+-+-++--⎣⎦()()01212712533333n n -=++++--++++⎡⎤⎣⎦25312n n n --+=.3.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n a S n n 32-=. (1)设3+=n n a b ,求证: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并求出{}n a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n na 的前n 项和. 答案:见解析解析:【知识点:等比关系的确定,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前n 项和,等差数列前n 项和;数学思想:推理论证能力】(1)∵n a S n n 32-=对于任意的正整数都成立,∴)1(3211+-=++n a S n n , 两式相减,得n a n a S S n n n n 32)1(3211+-+-=-++,∴32211--=++n n n a a a ,即321+=+n n a a ,∴)3(231+=++n n a a , 即2331=++=+n n n a a b 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由已知得3211-=a S ,即3211-=a a ,∴31=a ,∴首项6311=+=a b ,公比126,2-⋅=∴=n n b q ,∴3233261-⋅=-⋅=-n n n a .(2)∵n n na n n 323-⋅⋅=,∴)321(3)2232221(332n n S n n +⋅⋅⋅+++-⋅+⋅⋅⋅+⋅+⋅+⋅=,)321(6)2232221(321432n n S n n +⋅⋅⋅+++-⋅+⋅⋅⋅+⋅+⋅+⋅=+, )321(323)2222(3132n n S n n n +⋅⋅⋅++++⋅-+⋅⋅⋅+++=-+ 2)1(32612)12(23++⋅---⋅=n n n n n ,∴2)1(362)66(+-+⋅-=n n n S n n .。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优秀教学设计
§2.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推导与灵活应用,总结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比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求和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刻苦求是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推导.难点: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三、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本P62“国王对国际象棋的发明者的奖励”.(二)讲授新课[分析问题]如果把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是一个数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2,求第一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各格所放的麦粒数总合就是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
下面我们先来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当1≠q 时,q q a S n n --=1)1(1 ① 或q q a a S n n --=11 ② 当q=1时,1na S n =当已知1a ,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1a , q,n a 时,用公式②.公式的推导方法一:一般地,设等比数列 n a a a a ,,321+它的前n 项和是=n S n a a a a +++321由⎩⎨⎧=+++=-11321n n nn q a a a a a a S得⎪⎩⎪⎨⎧++++=++++=---nn n n n n q a q a q a q a q a qS qa q a q a q a a S 1113121111212111 .nn q a a S q 11)1(-=-∴论同上)∴当1≠q 时,q q a S n n --=1)1(1 ① 或q qa a S n n--=11 ②当q=1时,1na S n =公式的推导方法二: 有等比数列的定义,qa a a a a a n n ====-12312根据等比的性质,有qa S a Sa a a a a a n n n n n =--=++++++-112132即 qa S a S n n n =--1⇒q a a S q n n -=-1)1(.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公式的推导方法三:=n S n a a a a +++321=)(13211-++++n a a a a q a=11-+n qS a =)(1n n a S q a -+⇒q a a S q n n -=-1)1((结论同上)[解决问题]有了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就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由11,2,64a q n ===可得1(1)1n n a q S q -=-=641(12)12⨯--=6421-.6421-这个数很大,超过了191.8410⨯.国王不能实现他的诺言.(三)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各项的和: (1)11111,,,,24816; (2)127,9,3,,.243-.选题目的:直接应用公式,选择公式,熟练公式.答案:(1)3116;(2)4921.243.例2.已知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的前5项和为318,求这个数列的1a 及5.a选题目的:逆向应用公式.答案:12a =,51.8a =. 例3.已知等比数列11,,1,93,求使得n S 大于100的最小的n 的值. 选题目的:综合应用公式.答案:使得n S 大于100的最小的n 的值为7.例4.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3n n S a =+.当常数a 满足什么条件时,{}n a 才是等比数列? 选题目的:沟通n a 与n S 的关系,灵活应用公式.答案:1a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课本66页练习.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五)课后小结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q=1时,1na S n = 当1≠q 时,q qa a S n n --=11 或q q a S n n --=1)1(1.四、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案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
3.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体会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引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
2. 新课:介绍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特点。
3. 推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归纳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4. 巩固: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应用。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广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关键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等比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求数列前n项和知识的运用优质教案
2.5.2 求数列前n从容说课上节课师生共同分析探究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从多种角度探索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会进一步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综合在一起应用成为可能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将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另两个量,即已知a1,a n,q,n,S n五个量中的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量,这其中渗透了方程的思想.其中解指数方程的难度比较大,训练要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要大胆地摒弃“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求数列前n项和,不仅仅是数学中的数列知识的演绎,更主要的是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等比数列问题需要用数列的知识加以解决.例如,教育储蓄问题、住房贷款问题等等,都是与数列求和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列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其中的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列这种特殊的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在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教材例题3设计了一个与计算机相呼应的空间,明确指出: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求一般数列的和.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循环结构既可用于数列描述,又可用于数列求和.从这里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材的设计和安排给学生和教师都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我们把握好,充实好.因此,这里需要适当地安排对一般数列求和的习题和练习,使学生对一般数列的求和有个简单的认识数列模型运用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算法的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和多媒体技术,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教学重点 1.求数列前n项和知识的灵活运用2.运用数列这个特殊的数学模型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数列模型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相应的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胶片、投影仪等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2.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和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列求和的计算问题;3.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结合起来解决有关的求解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引导、分析、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2.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机会;3.进行严谨科学的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数学本身知识的演绎推理和运算,提高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水平以及将知识融汇贯通的能力;2.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提高解题技能;3.在研究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你知道我国银行中有一种专门的储蓄业务叫做“教育储蓄”吗?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出自己对“教育储蓄”的理解.(很可能是很笼统的、见字释义的理解师出示投影胶片1:银行关于教育储蓄的管理办法(节选)管理办法第七条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开户时储户应与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齐,未补存者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八条教育储蓄实行利率优惠.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第十一条教育储蓄逾期支取,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第十二条教育储蓄提前支取时必须全额支取,提前支取时,储户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储户未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师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内容生理解文件中的内容师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每一个家庭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大部分的计算都是用数列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其中的数学内容推进新课[例题剖析]师出示投影胶片2:课本第70页B组题第4题:例1思考以下问题:(1)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或6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2)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a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或6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3)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比同档次的“零存整取”多收益多少元?(4)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教育储蓄本息合计1万元,每月应存入多少元?(5)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教育储蓄本息合计a万元,每月应存入多少元?(6)依教育储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100元,连续存6年,可是到了4年时,学生需要提前支取全部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7)依教育储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a元,连续存6年,可是到了b年时,学生需要提前支取全部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8)不用教育储蓄方式,而用其他的储蓄方式,以每月可存100元,6年后使用为例,探讨以现行的利率标准可能的最大收益,将得到的结果与教育储蓄比较.[合作探究]师要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一点银行的业务知识,据调查,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公式是这样的:若每月固定存a元,连续存n个月,则计算利息的公式为2)1(nna×月利率师你能解释这个公式的含义吗?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师(在学生充分探究后揭示)设月利率为q,则这个公式实际上是数列:a q,2a q,3a q,…,na q,…的前n项和这个数列的项不正是依次月数的利息数?这个数列具有什么特征呢?生发现等差关系师用我们的数学语言来说,这是个首项为a q,公差为a q的等差数列,而不是一个等比数列.从这个公式中我们知道,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不是按复利(利生息——利滚利)计算的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利息的方法叫做按单利(利不生息——利不滚利)计算这是我们在计算时必须弄明白的,否则,我们计算的结果就会与银行计算的实际结果不一致.师 我们还需要了解银行的三年期、五年期的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以及三年期零存整取的存款利率和利息税率: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五年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79%,月利率为0.232 5%; 三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89%,月利率为0.157 5%; 利息税率为师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的结果生 计算,报告结果师 生共同解答:(1)解:因为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故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236)365050(⨯⨯+×0.21%+1 800=1 869.93(元因为五年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79%,月利率为0.232 5%,故依教育储蓄的方式,若每月存入每月存50元,连续存6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272)725050(⨯⨯+×0.232 5%+3 600=3 905.50(元(2)每月存入每月存a 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236)36(⨯⨯+a a ×0.21%+36a (元若每月存入每月存a 元,连续存6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272)72(⨯⨯+a a ×0.232 5%+72a (元(3)因为三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89%,月利率为0.157 5%,故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236)365050(⨯⨯+×0.157 5%×80%+1 800=1 841.96(元比教育储蓄的方式少收益27.97(元(4)设每月应存入x 元,由教育储蓄的计算公式得236)36(⨯⨯+x x ×0.21%+36x =解得x≈267.39(元),即每月应存入267.39(元(5)设每月应存入x 元,由教育储蓄的计算公式得236)36(⨯⨯+x x ×0.21%+36x =10 000a解得x=3986.3710000a=267.39a ,即每月应存入267.39a (元(6)根据银行出台的教育储蓄《管理办法》,需要提前支取的,在提供证明的情况下,按实际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故该学生支取时,应按照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进行计算.由计算公式得248)48100100(⨯⨯+×0.21%+4 800=5 046.96(元(7)与第6小题类似,应根据实际存期进行同档次计算一到两年的按一年期整存整取计息.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98%,月利率为,故当b =1或2时,由计算公式得212)12(bb a a ⨯⨯+×0.165%+12ab (元当b =3或4或5时,应按照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公式得212)12(bb a a ⨯⨯+×0.21%+12ab (元(8)此题可以选择多种储蓄方式,学生可能提供多个结果,只要他们计算方式符合规定的储蓄方式即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概括总结]师 在我们上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增长了一些银行存款的知识.我们可以用这些知识去规划一下自己将来接受教育的存款计划,并与家长商量,看能不能付诸于现实;我们也可以为身边的亲朋好友当个小参谋,把你学到的知识讲解给他们听一听,看他们能不能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从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我们还能寻找到更多的探究题材,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我们学到的知识就能与生产实际与社会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说明:此例文字量大,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弄通问题的基本含义后,因为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不深奥,计算量也不大,所以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究性问题.可以猜想,这也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推崇它作为一个典型例题的理由师下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它出示投影胶片3:例2你能估计函数y=9-x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吗?出示多媒体图片1:师如图,为了估计函数y=9-x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x,把x轴上的区间[0,3]分成n等份.从各分点作y轴平行线与图象相交,再从各交点向左作x轴平行线,构成(n-1)个矩形.下面用程序来计算这(n-1)个矩形的面积的和I N请输入将[0,3]分成的份数n:”;NWHILE k<=N-AN-(k*3/n)^2)*3/NSUM=SUM=ANPRI N T k,ANWE NDE ND阅读程序,回答下列问题:(1)程序中的AN ,SUM 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2)请根据程序分别计算当n =6,11,16时,各个矩形的面积的和(不必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 师 你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吗?生 AN 表示第k个矩形的面积,SUM 表示前k个矩形面积的和生 当把x 轴上的区间[0,3]分成n 等份时,各等份的长都是n3理由是:各分点的横坐标分别是n 3,n 23⨯ ,…,nn )1(3-⨯从各分点作y 轴平行线与y=9-x 2图象相交,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2)3(9n -,2)23(9n ⨯- , (2))1(3[9nn -⨯-它们分别是各个相应矩形的高,所以各个矩形面积分别是nn 3])3(9[2⨯-,n n 3])23(9[2⨯⨯-,…,nn n 3)])1(3[(92⨯⎭⎬⎫⎩⎨⎧-⨯-师 对学生的思考给予高度的赞扬师 当我们把x 轴上的区间[0,3]分成n 等份时,按照上面的作图方法,我们得到了函数y=9-x 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 轴、y 轴围成的区域内的n -1个矩形师 想一想,这个由各个矩形面积组成的数列的前n -1项和如何求生 自主探究.列式:nn n n n n n S n 3])1(3[9...3])23(9[3])3(9[2221⨯⎭⎬⎫⎩⎨⎧-⨯-++⨯⨯-+⨯-=-=⎭⎬⎫⎩⎨⎧-⨯-++⨯-+-]))1(3(9[...])23(9[])3(9[3222n n n n n =⎭⎬⎫⎩⎨⎧-+++--])1(...21[)3()1(932222n n n n师 引导学生整理所列出的式子,得到上述最后一道式子师 求和时遇到了12+22+…+n 2的计算问题,这也是一个求数列前n 项和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求大家知道,这是求数列:12,22,32,…,n 2,…的前n 项和的问题.由于这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因此不能用已经推导出来的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与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而这个和的计算,要求同学们记得它的计算公式即要求记住:12+22+…+n 2=6)12)(1(++n n n关于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作为知识拓展的材料,放在课外进行探究性学习师 运用这个公式,请把上面的n -1个矩形面积的和计算出来生 继续运算S n -1=n 3 {9(n -1)-( n 3)2[12+22+…+(n -1)2]=n 3[9(n -1)-( n 3)26)12()1(--n n n ] =222)134(9n n n --师 明确一下计算结果,再继续带领学生一起理解第2小题的含义并得出结果师 根据程序,当n =6时,5个矩形的面积的和就是输入N =6,SUM 的最后一个输出值 那么当n =11时,10个矩形的面积的和就是N =11时,SUM 的最后一个输出值,即;当n =16时,我们就得到15个矩形面积的和当n =17时,SUM 的最后一个输出值是多少? 生 n =17时,SUM 的最后一个输出值师 你是怎么计算n =17时,SUM 的最后一个输出值的呢?生 是用上面推导出来的计算公式:2212)134(9n n n S n --=-当n =500时,SUM 的最后一个输出值当n =1 000时,SUM 的最后一个输出值生 用公式2212)134(9n n n S n --=-,不难算出n =500时,SUM=17.973;n =1 000时,SUM=17.986.师 在计算n =500与n =1 000时的最后一个输出值SUM 时,为什么用上面推导出来的公式而不用程序中的步骤呢?师 这是因为公式2212)134(9n n n S n --=-用起来很方便,只要给出上一个n 的值,就可以代入公式,一下子得出结果.另一方面,程序设计的是一个递推的循环结构.它在上机运行时,对于每个给定的n ,都要从k=1依次循环到k=N -1,这是同学们在没有上机条件时很难做到而又没有必要做到的事师 至此,你能估计出函数y=9-x 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 轴、y 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了?生 由n =500与n =1 000时的最后一个输出值SUM ,可以估计,这个面积大约是师 一个非常准确的结果![教师精讲]师 通过本例的探索,我们来归纳一下收获:1.本例中,程序使用了S n 的递推公式,即⎩⎨⎧+==-)1(,111>n a S S a S n n n这个递推公式的推导,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2.需要同学们必须想到的是,这个公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给我们提供了求数列的首项和第n 项的办法,即⎩⎨⎧+==-)1(,111>n S S a S a n n n 3.关于估计函数y=9-x 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 轴、y 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这里采用的是无限逼近的思想,即[0,3]区间分得越细,前k个矩形面积的和SUM就越接近函数y=9-x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 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教材中已经在用旁白告诉我们,用微积分的知识可得x=18,而我们的估计值也是18,可见我们的估计非常准确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1.教育储蓄中的有关计算2.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数列的和布置作业课本第69页习题2.5第4、5题板书设计。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教学设计
2.5.1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二)解析:师生将共同分析探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公式的推导以教材中的“错位相减法”为最基本的方法,“错位相减法”也是一种算法,其设计的思路是“消除差别”,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还有许多方法,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例如,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q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1223211..., 再由分式性质,得q a S a S n n n =--1,整理得)1(11≠--=q qq a a S n n .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和多媒体技术,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教学重点 nn 项和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 1.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比数列求和的计算问题;n 项和公式;n 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4.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分类讨论和转化化归的思想.1.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三、问题诊断分析1.通过生活中有趣的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教学过程问题与题例师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这个故事大家听说过吗?生 知道一些,踊跃发言.师 “请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这就是国际象棋发明者向国王提出的要求.师 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 ,按目前世界小麦年度产量约60亿吨计.你认为国王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生 各持己见.动笔,列式,计算.生 能列出式子:麦粒的总数为1+2+22+…+263=?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你们计算出结果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课件展示:1+2+22+…+2 63=?师 我们将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是一个数列,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2,求第1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所放的麦粒数总和,就是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式子的计算方法:记S=1+2+22+23+…+2 63,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 课件展示:S=1+2+22+23+…+2 63,①2S=2+22+23+…+263+264,②②-①得2S-S=2 64-1.264-1这个数很大,超过了1.84×10 19,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 ,那么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 000亿吨.而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60亿吨,因此,国王不能实现他的诺言.师 国王不假思索地给国际象棋发明者一个承诺,导致了一个很不幸的后果的发生,这都是他不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所造成的.而避免这个不幸的后果发生的知识,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知识.推进新课[合作探究]师 在对一般形式推导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1+q+q 2+…+q n =?师 这个式子更突出表现了等比数列的特征,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生 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师 若将上式左边的每一项乘以公比q ,就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生 q+q 2+…+q n +q n +1.生 每一项就成了它后面相邻的一项.师 对上面的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帮助吗?师 生共同探索:如果记S n =1+q+q 2+…+q n ,那么qS n =q+q 2+…+q n +q n +1.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1-q n .师 提问学生如何处理,适时提醒学生注意q 的取值. 生 如果q≠1,则有qq S n--=11. 师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一下如果q =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生 如果q =1,那么S n =n .师 上面我们先思考了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那么,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我们怎样思考? 课件展示:a 1+a 2+a 3+…+a n =?[教师精讲]师 在上面的特殊简单情形解决过程中,蕴含着一个特殊而且重要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错位相减,消除差别”的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简称为“错位相减法”.师 在解决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时,我们还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如果记S n =a 1+a 2+a 3+…+a n ,那么qS n =a 1q+a 2q+a 3q+…+a n q,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a 1-a n q.师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q 的取值.如果q≠1,则有qq a a S n n --=11. 师 上述过程如果我们略加变化一下,还可以得到如下的过程:如果记S n =a 1+a 1q+a 1q 2+…+a 1q n -1, 那么qS n =a 1q+a 1q 2+…+a 1q n -1+a 1q n ,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a 1-a 1q n .如果q≠1,则有qq a S n n --=1)1(1. 师 上述推导过程,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本质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用的“错位相减法”. 形式上,前一个出现的是等比数列的五个基本量:a 1,q,a n ,S n ,n 中a 1,q,a n ,S n 四个;后者出现的是a 1,q,S n ,n 四个,这将为我们今后运用公式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的和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值得重视的是:上述结论都是在“如果q≠1”的前提下得到的.言下之意,就是只有当等比数列的公比q≠1时,我们才能用上述公式.师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如果q =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生 如果q =1,S n =na 1.师 完全正确.如果q =1,那么S n =na n .正确吗?怎么解释?生 正确.q =1时,等比数列的各项相等,它的前n 项的和等于它的任一项的n 倍. 师 对了,这就是认清了问题的本质.师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探讨一下: [合作探究]思路一: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有:q a a a a a a a a n n =====-1342312..., 再由合比定理,则得q a a a a a a a a n n =++++++++-1321432......, 即q a S a S nn n =--1, 从而就有(1-q)S n =a 1-a n q.(以下从略)思路二:由S n =a 1+a 2+a 3+…+a n 得S n =a 1+a 1q+a 2q+…+a n -1q=a 1+q(a 1+a 2+…+a n -1)=a 1+q(S n -a n ),从而得(1-q)S n =a 1-a n q.(以下从略)师 探究中我们们应该发现,S n -S n -1=a n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关系,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关系式中,n 的取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生 n >1. 师 对的,请同学们今后多多关注这个关系式:S n -S n -1=a n ,n >1. 师 综合上面的探究过程,我们得出:⎪⎩⎪⎨⎧≠--==1,1)1(,1,11q q q a q na S n n 或者1,1,1,11≠⎪⎩⎪⎨⎧--=q q q a a q na n[例题剖析]【例题1】 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8项的和:(1)21,41,81,…; (2)a 1=27,a 9=2431,q <0.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分析:由(1)所给条件,可得211=a ,21=q ,求n =8时的和,直接用公式即可. 由(2)所给条件,需要从24319=a 中获取求和的条件,才能进一步求n =8时的和.而a 9=a 1q 8,所以由条件可得q 8=19a a =272431⨯,再由q <0,可得31-=q ,将所得的值代入公式就可以了.生 写出解答: (1)因为211=a ,21=q ,所以当n =8时,256255211)21(1[2188=--=S . (2)由a 1=27,24319=a ,可得272431198⨯==a a q , 又由q <0,可得31-=q ,于是当n =8时,811640)31(1)2724311(2718=--⨯-=S . 【例题2】 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 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的销售量增加10%,那么从今年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结果保留到个位)? 师 根据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从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并明确这是一个已知S n =30 000求n 的问题.生 理解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并找出等比数列中的基本量,列式,计算.解:根据题意,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增加的百分率相同,所以,从今年起,每年销售量组成一个等比数列{a n },其中a 1=5 000,q=1+10%=1.1,S n =30 000.于是得到300001.11)1.11(5000=--n , n =1.6,两边取对数,得n lg1.1=lg1.6,用计算器算得1.1lg 6.1lg =n ≈041.02.0≈5(年). 答:大约5年可以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练习:教材第66页,练习第1、2、3题.五、目标检测《优化设计》《自我测评》六、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n 项和公式的推导;特别是在推导过程中,学到了“错位相减法”.n 项和公式的应用.因为公式涉及到等比数列的基本量中的4个量,一般需要知道其中的3个,才能求出另外一个量.另外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公式有两个形式,在应用中应该根据题意所给的条件,适当选择运用哪一个公式.在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注意q 的取值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放在第一位来思考.七、配餐练习《优化设计》 《优化作业》。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章 2.5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学习目标 1.熟练应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有关性质解题.2.应用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与等比数列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思考1 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1,那么数列{a n }是不是等比数列? 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1-1呢? 答案 当S n =2n -1时,a n =⎩⎪⎨⎪⎧S 1, n =1,S n -S n -1 n ≥2 =⎩⎪⎨⎪⎧1, n =1,2n -1, n ≥2,n ∈N *,是等比数列; 当S n =2n +1-1时, a n =⎩⎪⎨⎪⎧ S 1, n =1,S n -S n -1, n ≥2=⎩⎪⎨⎪⎧3, n =1,2n , n ≥2不是等比数列. 思考2 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前n 项和有什么特征?答案 当公比q ≠1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S n =a 11-q (1-q n )=a 1q -1(q n -1).设A =a 1q -1,则上式可以写为S n =A (q n -1). 当公比q =1时,因为a 1≠0,所以S n =na 1,S n 是n 的正比例函数.知识点二 错位相减法思考1 在上一节,我们是如何求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 1+a 2+…+a n 的?答案 在等式两端乘以公比,两式会出现大量的公共项,通过相减消去即可. 思考2 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时,上述方法还能不能用?答案 能用.S n =a 1b 1+a 2b 2+…+a n b n ,①qS n =a 1b 1q +a 2b 2q +…+a n b n q=a 1b 2+a 2b 3+…+a n b n +1,②①-②:(1-q )S n =a 1b 1+(a 2-a 1)b 2+(a 3-a 2)b 3+…+(a n -a n -1)b n -a n b n +1, =a 1b 1+d (b 2+b 3+…+b n )-a n b n +1=a 1b 1+d b 2(1-q n -1)1-q -a n b n +1, ∴S n =a 1b 1-a n b n +11-q +d b 2(1-q n -1)(1-q )2.类型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应用例1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 n -1(a 是不为零且a ≠1的常数),则数列{a n }( )A.一定是等差数列B.一定是等比数列C.或者是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D.既非等差数列,也非等比数列答案 B解析 当n ≥2时,a n =S n -S n -1=(a -1)·a n -1;当n =1时,a 1=a -1,满足上式,∴a n =(a -1)·a n -1,n ∈N *.∴a n +1a n=a , ∴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反思与感悟 (1)已知S n 通过a n =⎩⎪⎨⎪⎧S 1, n =1,S n -S n -1,n ≥2求通项a n ,应特别注意n ≥2时,a n =S n -S n -1.(2)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 (q n -1),其中A ≠0,q ≠0且q ≠1,则{a n }是等比数列. 跟踪训练1 若{a n }是等比数列,且前n 项和为S n =3n -1+t ,则t =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显然q ≠1,此时应有S n =A (q n -1),又S n =13·3n +t ,∴t =-13. 类型二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例2 已知等比数列前n 项,前2n 项,前3n 项的和分别为S n ,S 2n ,S 3n ,求证:S 2n +S 22n =S n (S 2n +S 3n ).证明 方法一 设此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首项为a 1,当q =1时,S n =na 1,S 2n =2na 1,S 3n =3na 1,∴S 2n +S 22n =n 2a 21+4n 2a 21=5n 2a 21,S n (S 2n +S 3n )=na 1(2na 1+3na 1)=5n 2a 21,∴S 2n +S 22n =S n (S 2n +S 3n ).当q ≠1时,S n =a 11-q(1-q n ), S 2n =a 11-q (1-q 2n ),S 3n =a 11-q(1-q 3n ), ∴S 2n +S 22n =⎝ ⎛⎭⎪⎫a 11-q 2·[(1-q n )2+(1-q 2n )2] =⎝ ⎛⎭⎪⎫a 11-q 2·(1-q n )2·(2+2q n +q 2n ). 又S n (S 2n +S 3n )=⎝ ⎛⎭⎪⎫a 11-q 2·(1-q n )2·(2+2q n +q 2n ), ∴S 2n +S 22n =S n (S 2n +S 3n ).方法二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S m +n =S n +q m S n .有S 2n =S n +q n S n =S n (1+q n ),S 3n =S n +q n S n +q 2n S n ,∴S 2n +S 22n =S 2n +[S n (1+q n )]2=S 2n (2+2q n +q 2n ),S n (S 2n +S 3n )=S 2n (2+2q n +q 2n ).∴S 2n +S 22n =S n (S 2n +S 3n ).反思与感悟 处理等比数列前n 项和有关问题的常用方法:(1)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要注意公比q =1和q ≠1两种情形,在解有关的方程(组)时,通常用约分或两式相除的方法进行消元.(2)灵活运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有关性质.跟踪训练2 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S n =48,S 2n =60,求S 3n .解 因为S 2n ≠2S n ,所以q ≠1,由已知得⎩⎪⎨⎪⎧ a 1(1-q n )1-q =48,a 1(1-q 2n )1-q =60, ①②②÷①得1+q n =54,即q n =14.③将③代入①得a 11-q=64, 所以S 3n =a 1(1-q 3n )1-q=64×⎝⎛⎭⎫1-143=63. 类型三 错位相减法求和例3 求数列{n 2n }的前n 项和. 解 设S n =12+222+323+…+n 2n , 则有12S n =122+223+…+n -12n +n 2n +1, 两式相减,得S n -12S n =12+122+123+…+12n -n 2n +1, 即12S n =12(1-12n )1-12-n 2n +1=1-12n -n 2n +1. ∴S n =2-12n -1-n 2n =2-n +22n . 反思与感悟 一般地,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跟踪训练3 求和:S n =x +2x 2+3x 3+…+nx n (x ≠0). 解 分x =1和x ≠1两种情况.当x =1时,S n =1+2+3+…+n =n (n +1)2. 当x ≠1时,S n =x +2x 2+3x 3+…+nx n , xS n =x 2+2x 3+3x 4+…+(n -1)x n +nx n +1, ∴(1-x )S n =x +x 2+x 3+…+x n -nx n +1 =x (1-x n )1-x-nx n +1, ∴S n =x (1-x n )(1-x )2-nx n +11-x.综上可得S n =⎩⎪⎨⎪⎧ n (n +1)2, x =1,x (1-x n )(1-x )2-nx n +11-x , x ≠1且x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等比数列的前n2.5.1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从容说课师生将共同分析探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公式的推导以教材中的“错位相减法”为最基本的方法,“错位相减法”也是一种算法,其设计的思路是“消除差别”,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还有许多方法,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例如,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q a aa a a a a a n n n n =====---1223211...再由分式性质,得q a S a S n n n =--1,整理得)1(11≠--=q qqa a S n n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和多媒体技术,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胶片、投影仪等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比数列求和的计算问题;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3.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4.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分类讨论和转化化归的思想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中有趣的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这个故事大家听说过吗?生知道一些,踊跃发言师“请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这就是国际象棋发明者向国王提出的要求师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按目前世界小麦年度产量约60亿吨计.你认为国王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生各持己见.动笔,列式,计算生能列出式子:麦粒的总数为1+2+22+…+263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你们计算出结果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课件展示:1+2+22+…+2 63=?师我们将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是一个数列,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2,求第1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所放的麦粒数总和,就是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式子的计算方法:记S=1+2+22+23+…+2 63,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课件展示:S=1+2+22+23+…+2 63,①2S=2+22+23+…+263+264,②②-①得2S-S=2 64-264-1这个数很大,超过了1.84×10 19,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那么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 000亿吨.而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60亿吨,因此,国王不能实现他的诺言.师国王不假思索地给国际象棋发明者一个承诺,导致了一个很不幸的后果的发生,这都是他不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所造成的.而避免这个不幸的后果发生的知识,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知识推进新课[合作探究]师在对一般形式推导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1+q+q2+…+q n=?师这个式子更突出表现了等比数列的特征,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师若将上式左边的每一项乘以公比q,就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生q+q2+…+q n+q n+1生每一项就成了它后面相邻的一项师对上面的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帮助吗?师生共同探索:如果记S n=1+q+q2+…+q n那么qS n =q+q 2+…+q n +q n +1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1-q n师 提问学生如何处理,适时提醒学生注意q 的取值生 如果q≠1,则有qq S n--=11师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一下如果q =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生 如果q =1,那么S n =n师 上面我们先思考了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那么,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我们怎样思考?课件展示: a 1+a 2+a 3+…+a n =?[教师精讲]师 在上面的特殊简单情形解决过程中,蕴含着一个特殊而且重要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错位相减,消除差别”的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简称为“错位相减法师 在解决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时,我们还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如果记S n =a 1+a 2+a 3+…+a n 那么qS n =a 1q+a 2q+a 3q+…+a n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a 1-a n师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q 的取值如果q≠1,则有qq a a S n n --=11师 上述过程如果我们略加变化一下,还可以得到如下的过程:如果记S n =a 1+a 1q+a 1q 2+…+a 1q n -1 那么qS n =a 1q+a 1q 2+…+a 1q n -1+a 1q n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a 1-a 1q n如果q≠1,则有qq a S n n --=1)1(1师 上述推导过程,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本质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用的“错位相减法”.形式上,前一个出现的是等比数列的五个基本量:a 1,q,a n ,S n ,n 中a 1,q,a n ,S n 四个;后者出现的是a 1,q,S n ,n 四个,这将为我们今后运用公式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的和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值得重视的是:上述结论都是在“如果q≠1”的前提下得到的.言下之意,就是只有当等比数列的公比q≠1时,我们才能用上述公式师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如果q =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生 如果q =1,S n =na 1 师 完全正确如果q =1,那么S n =na n .正确吗?怎么解释?生 正确.q =1时,等比数列的各项相等,它的前n 项的和等于它的任一项的n 倍师 对了,这就是认清了问题的本质师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探讨一下:[合作探究]思路一: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有:q a a a a a a a a n n =====-1342312...再由合比定理,则得qa a a a a a a a n n=++++++++-1321432......即qa S a S nn n =--1从而就有(1-q)S n =a 1-a n(以下从略思路二:由S n =a 1+a 2+a 3+…+a n 得S n =a 1+a 1q+a 2q+…+a n -1q=a 1+q(a 1+a 2+…+a n -1)=a 1+q(S n -a n从而得(1-q)S n =a 1-an(以下从略师 探究中我们们应该发现,S n -S n -=a n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关系,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关系式中,n的取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生 n >师 对的,请同学们今后多多关注这个关系式:S n -S n -1=a n ,n >师 综合上面的探究过程,我们得出:⎪⎩⎪⎨⎧≠--==1,1)1(,1,11q q q a q na S n n 或者1,1,1,11≠⎪⎩⎪⎨⎧--=q q q a a q na n[例题剖析]【例题1】 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8项的和:(1)21,41,81,…; (2)a 1=27,a 9=2431,q <[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分析:由(1)所给条件,可得211=a ,21=q ,求n =8时的和,直接用公式即可 由(2)所给条件,需要从24319=a 中获取求和的条件,才能进一步求n =8时的和.而a 9=a 1q 8,所以由条件可得q 8=19a a =272431⨯,再由q <0,可得31-=q ,将所得的值代入公式就可以了生 写出解答:(1)因为211=a ,21=q ,所以当n =8时,256255211)21(1[2188=--=S(2)由a 1=27,24319=a ,可得272431198⨯==a a q ,又由q <0,可得31-=q 于是当n =8时,811640)31(1)2724311(2718=--⨯-=S【例题2】 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 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的销售量增加10%,那么从今年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结果保留到个位)?师 根据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从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并明确这是一个已知S n =30 000求n 的问题生 理解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并找出等比数列中的基本量,列式,计算解:根据题意,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增加的百分率相同,所以,从今年起,每年销售量组成一个等比数列{a n },其中a 1=5 000,q=1+10%=1.1,S n于是得到300001.11)1.11(5000=--n整理得1.1n两边取对数,得n用计算器算得1.1lg 6.1lg =n ≈041.02.0≈5(年答:大约5年可以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练习:教材第66页,练习第1、2、3题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1.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特别是在推导过程中,学到了“错位相减法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因为公式涉及到等比数列的基本量中的4个量,一般需要知道其中的3个,才能求出另外一个量.另外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公式有两个形式,在应用中应该根据题意所给的条件,适当选择运用哪一个公式在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注意q的取值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放在第一位来思考.布置作业课本第69页习题2.5 A组第1、2、3题板书设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情境问题的推导一般情形的推导例1练习:(学生板演) 例2练习:(学生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