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2篇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3《等比数列》word教案5篇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3《等比数列》word教案5篇

2.3.1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引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细胞分裂模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实例等都是等比数列的实例。

再看下面的例子: ①1,2,4,8,16, (1)12,14,18,116,… ③1,20,220,320,420,…④10000 1.0198⨯,210000 1.0198⨯,310000 1.0198⨯,410000 1.0198⨯,510000 1.0198⨯,……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①、②、③、④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点:(1)“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2)隐含:任一项00≠≠q a n 且 (3)1≠q 时,}{n a 为常数 二、研探新知 1.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注意:等比数列的公比和项都不为零). 注意:(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n a 成等比数列⇔nn a a 1+=q (+∈N n ,0≠q )(2)隐含:任一项00≠≠q a n 且,“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1=q 时,}{n a 为常数。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例1 (教材45P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1)1,1,1,1;(2)0,1,2,4,8;(3)1618141211,,,,--解:(1)所给的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2)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例2 (教材46P 例2)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1)2,,8a ; (2)14,,,2b c -. 解:(1)由题得82a a=,∴4a =或4a =-. (2)由题得 412b c b c c b⎧=⎪-⎪⎨⎪=⎪⎩,∴2b =或1c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 教材49P 练习第1,2题 2. 教材49P 习题第1,2题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即:)0(1≠=-q q a a n n;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n q a a 及推导过程。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 a15+a9 a12=30,则log15a1a2a3 a20 =_ 10 ____.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使得{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若能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本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 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

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1、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P129:1,2,3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

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3) 等比数列的性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遇到具体问题时,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引入: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细胞分裂模型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由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发现等比数列的特点进而让学生通过用递推公式描述等比数列。

让学生回忆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过程然后类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注意:1公比q是任意一个常数,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当首项等于0时,数列都是0。

当公比为0时,数列也都是0。

所以首项和公比都不可以是0。

3当公比q=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当公比q大于1,公比q小于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4以及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5是后一项比前一项。

列:1,2,(略)小结: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三.巩固练习:1.教材P59练习1,2,3,题2.作业:P60习题1,4。

第二课时5.2.4等比数列(二)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性质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一.复习准备:提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二.讲授新课:1.讨论:如果是等差列的三项满足那么如果是等比数列又会有什么性质呢?由学生给出如果是等比数列满足2练习: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3等比中项:如果等比数列.那么,则叫做等比数列的等比中项(教师给出)4思考:是否成立呢?成立吗?成立吗?又学生找到其间的规律,并对比记忆如果等差列,5思考:如果是两个等比数列,那么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为什么?是等比数列吗?引导学生证明。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等比数列》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5科组长签名:科组成员签名: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等比数列教学案

等比数列教学案

等比数列教学案篇一: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教案等比数列的定义教案内容:等比数列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和方法;3.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授课类型:课时安排:1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的探求及运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探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等差数列的定义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方法3.公差的确定方法.4.问题:给出一张书写纸,你能将它对折10次吗?为什么?(二)探索新知1.引入:观察下面几个数列,看其有何共同特点?(1)-2,1,4,7,10,13,16,19,(2)8,16,32,64,128,256,(3)1,1,1,1,1,1,1,(4)1,2,4,8,16,263请学生说出数列上述数列的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细胞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细胞都分裂为两个细胞,再假设开始有一个细胞,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细胞,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细胞,,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细胞个数得到了一列数这个数列也具有前面的几个数列的共同特性,这就是我们将要研究的另一类数列——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3.递推公式:an1∶anq(q0)对定义再引导学生讨论并强调以下问题(1)等比数列的首项不为0;(2)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为0;(3)公比不为0.(4)非零常数列既是等比数列也是等差数列;问题:一个数列各项均不为0是这个数列为等比数列的什么条件?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傻儿子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不识字,他不希望儿子也像他这样,他就请了个教书先生来教他儿子认字,他儿子见老师第一天写“一”就是一划,第二天“二”就是二划,第三天“三”就是三划,他就跑去跟他父亲说:“爸爸,我会写字了,请你叫老师走吧!”这人听了很高兴,就给老师结算了工钱叫他走了。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2.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3. 能够灵活应用等比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
1. 灵活运用等比数列解决复杂问题;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
1.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
3. 等比数列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等比数列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判断方法,让学生能够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3. 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让学生掌握这两个公式的用法和计算
方法。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推理思维。

5. 应用实例: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比数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建
模能力。

六、作业布置:
1.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等比数列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探究性问题:布置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反馈:
1.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他们对等比数列的理解和掌握。

八、教学总结:
1.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梳理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应用场景,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展望下一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提前预习。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通过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的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与其对应函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1、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究新知1、(1)有人说:如果能将一张厚度为 的报纸对折、再对折。

对折50次后,报纸的厚度超过了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你信吗?每次对折后报纸的厚度依次构成数列:(2)《庄子》一书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3)某人年初向银行贷款1万元,如果贷款年利率是6%,那么,5年内各年末应该还款总额依次为:1×1.06, 1×1.062, 1×1.063,1×1.064, 1×1.065结合实例分析上述几个数列的共同特点。

mm050、.2050 ...... 2050 ,2050.2050......2050,20502,050 2,05050325032⨯⨯⨯⨯⨯⨯⨯⨯、、、、、、、、 (32)1,161,81,41,21,12、探究等比数列的定义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 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 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 (q ≠0).3、类比等差数列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一)不完全归纳法 (二)累乘法4、探究通项公式与指数函数间的关系思考:教材第50页的探究题课后探究:当 满足什么条件时,等比数列 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三、例题精析例1:在等比数列{a n}中, (1)a 4=2,a 7=16,求a n ; (2)a 2+a 5=18,a 3+a 6=9,a n=1,求n . (3)a 3=2,a 2+a 4= ,求a n .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已知数列 满足 , (1)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 (2)求 的表达式. 四、课堂练习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8,a 4=64,则a 2等于( ) A .16 B.16或-16 C.32 D.32或-322.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4,末项为128,公比为2,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 ( ) 320 【例1】 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5-a 1=15,a 4-a 2=6,求a n . 分析:设公比q,列出关于a 1和q 的方程组来求解. 解: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有 a 5-a 1=a 1q 4-a 1=15,a 4-a 2=a 1q 3-a 1q =6,①② 由①÷②,得q=12或q=2. 当q=12时,a 1=-16. 当q=2时,a 1=1. 故a n =-16· 12 n -1或a n =2n-1. 【例2】 已知数列{a n }满足lg a n =3n+5,求证:{a n }是等比数列. 分析:可由lg a n =3n+5求出a n ,再证明a n+1a n 是与n 无关的常数. 证明:∵lg a n =3n+5,∴a n =103n+5. ∴a n+1=103(n+1)+5=103n+8.∴a n+1a n =103n+8103n+5=1 000. ∴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n a 12,111+==+n n a a a {}1+n a {}n a q a 1和{}n aA.4 B.8 C.6 D.323.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1+a2=3,a2+a3=6,则a7等于() A.64 B.81 C.128 D.2434.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3an+13,则{a n}的通项公式是a n=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⑤24《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⑤24《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课题:必修⑤2.4等比数列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2)了解等比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项数、指定的项;(3)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型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实例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经历由发现几个具体数列的等比关系,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通过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类比,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解题的规范性。

(4)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科学地解决问题.3、情态与价值观(1)通过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2)借助函数的背景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有关数列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用已知去研究未知的能力。

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思维和意识,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为远大的志向而不懈奋斗;(3)通过对数列知识的学习及探索,不断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和发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愉悦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型函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性质的灵活运用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分层推进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双基回眸 科学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的等差数列基本知识和性质:① 等差数列定义:即d a a n n =--1(n ≥2)② 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

§2.4 等比数列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一、教学内容《等比数列》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第四节,内容较多,设置了两个课时,第1课时为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均有涉及,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

而且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与等差数列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对进一步学习数列及其应用等内容作准备,且等比数列又是高考的考点之一。

所以本节内容比较重要,地位较突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学习,能说出等比数列的概念,并会使用符号语言表示;②初步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和方法;③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慨念、公式和例题的教学,渗透类比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以及从特殊到—般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能力及思想方法,增强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类比思想.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的形成,通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2.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推导方法的获取.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好奇心强,有着自主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辨别能力.但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的引入及理解都应多加强调,在教学中,需要多设计问题,化难为易,循序渐进,以问题串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教法与学法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展示数列,便于学生观察,发现数列特征.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学法: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启发我们,使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两种推导方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三角板,彩色粉笔,电子笔七、授课类型新授课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等差数列的概念2.通项公式.(二)新授课1.课堂探究1课本48页4个实例.①细胞分裂个数构成的数列②“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将“一尺之锤”看成单位“1”,得到的数列③计算机每轮感染的数量构成的数列④银行存款中,每一年的本利和得到的数列思考: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这4个数列项与项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特征?试将共同特征用语言叙述出来,并用符号表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借助等差数列的概念进行类比推理.【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等差数列的概念为背景,通过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形成“等比数列是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常数的数列”的感知,从而流畅自然的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2.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用字母q )0(≠q 来表示.用数学符号表示为:}{n a 是等比数列⇔),2,0(1+-∈≥≠=N n n q q a a n n 且 【师生活动】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给出等比数列的概念.【设计意图】流畅的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3.对概念的再认识(1)公比是否能等于0? 等比数列中有为0的项吗?(2)公比为1的数列是什么数列?(3)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存在吗?(4)公比q>0的等比数列有什么特征?公比q<0的等比数列有什么特征?【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比数列中的各项的要求.【设计意图】使学生很自然的对等差、等比数列的异同点进行初步认知.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找出公比;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① 1, 4, 16, 32.② 0, 2, 4, 6, 8.③ 1,-10,100,-1000,10000.④ 81, 27, 9, 3, 1.⑤ a a a a a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等比数列的概念进行判断.【设计意图】1.让学生体会等比数列中公比可正可负,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2.让学生体会等比数列中不能出现0.3.体会非零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4.课堂探究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n q a a n n方法:累乘法【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类比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类比推理的学习能力.5.对通项公式的再认识①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11-=n n q a a 中,是公比的...1-n 次方... ② 写出通项公式需已知的量是首项..与公比..,它们均不为...0.【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的形式,推导过程,对通项公式进行再认识.【设计意图】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常用变形式.(三)练习导学案上的练习题九、课堂小结1.等比数列的概念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方法 11-=n n q a a3.本节课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十、课后作业练习册2.4.1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十一、板书设计十二、教学反思(附页)。

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内容分析】等比数列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会用到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一些知识,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前面学到的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外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

在数列的学习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最重要的数列模型,并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内容上是完全平行的,包括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两个数的等差(比)中项、两种数列在函数角度下的解释等,因此在教学时可用对比方法,以便于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针对这一目标,这节课做了如下设计:(1)通过一个“折纸游戏”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等比数列,借助丰富的实例,使得学生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

最终,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探讨得出等比数列的概念。

并且借助这一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经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总结归纳这一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2)学生相互探讨,积极思考,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为参照物,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与指数函数的图像类比,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图像特征及指数函数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类比能力。

(3)让学生通过具体练习进一步体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还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比如类比思想、归纳思想、一般到特殊的思想等。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之间的联系。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二:我们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叫“出门望九堤”:“今有出门望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雏有九毛,毛有九色,问各有几何?”上述问题中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构成了怎样的数列?情境一:做折纸游戏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一张普通的A4纸,有人说至多只能折九次,你信吗?学生准备一张纸,动手实践,结果发现折不到九次就折不动了。

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等比数列的其他项;
3. 能够利用等比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有规律的图片或者给出一组有规律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并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2. 教师提问:什么是等比数列?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步骤二:探究
1. 教师给出一个等比数列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总结规律。

2. 学生可以利用观察到的规律,猜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进行验证。

步骤三:归纳
1. 学生通过对多个等比数列的观察和总结,归纳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 教师提问:如何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
1. 学生完成一些基础练习,如求等比数列的第n项、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

2. 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等比数列解决物理问题、经济问题等。

步骤五:拓展与应用
1. 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并总结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利润增长、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2. 学生可以尝试寻找更复杂的等比数列,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
1. 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回答教师的提问:你理解了等比数列的概念吗?掌握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吗?
2. 学生思考:如何将等比数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公式?
这样的教案可以避免标题重复的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等比数列第2课时

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等比数列第2课时

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等比数列第2课时第一篇: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等比数列第2课时等比数列第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并系统了解判断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an0),即:=q(q≠0)an-1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3.{an}成等比数列⇔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Ⅱ.讲授新课1.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为a与b的等比中项.即G=±ab(a,b同号)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则n-1(a1⋅q≠0),an=am⋅qn-m(am⋅q≠0)an+1+=q(n∈N,q≠0)“an≠0”是数列{an}成等比数anGb=⇒G2=ab⇒G=±ab,aG反之,若G=ab,则≠0)[范例讲解] 课本P58例4 证明:设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比为q1;{bn}的首项为b1,公比为q2,那么数列{an⋅bn}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2Gb2=,即a,G,b成等比数列。

∴a,G,b成等比数列⇔G=ab(a·baGa1⋅q1n-1⋅b1⋅q2与a1⋅q1⋅b1⋅q2即为a1b1(q1q2)n-1与a1b1(q1q2)nn-1nnan+1⋅bn+1a1b1(q1q2)nΘ==q1q2.n-1an⋅bna1 b1(q1q2)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所以{an⋅bn}是一个以q1q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拓展探究:对于例4中的等比数列{an}与{bn},数列{an}也一定是等比数列吗? bnana,则cn+1=n+1 bnbn+1探究:设数列{an}与{bn}的公比分别为q1和q2,令cn=∴cn+1bn+1abqa==(n+1)γ(n+1)=1,所以,数列{n}也一定是等比数列。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二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二新

2.4《等比数列》教案一、能力要求:1、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中项的概念,能利用定义判定等比数列;2、理解等比数列的通向公式及推导,并能简单的应用公式;3、了解等比数列的通向公式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向公式及其推导;等比数列通向公式的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通向公式的应用。

三、预习问题处理:1、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般的,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 ,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

2、若()为常数q n q a a n n ,21≥=-,则称数列{}n a 为 ,q 为 ,且≠q 。

3、若b G a ,,成等比数列,则 ;其中G 叫做a 与b 的 。

此时a 与b (填同号或异号)。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5、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公比1=q 时,数列为 数列;当0<q 时,数列为 数列;当10<<q 时,数列为 数列;当1>q 时,数列为 数列。

6、判断正误:①1,2,4,8,16是等比数列; ( ) ②数列 ,81,41,21,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 ) ③若c b b a =,则c b a ,,成等比数列; ( ) ④若()*1N n n a a n n ∈=+,则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 ( ) 7、思考: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

四、新课讲解:例1、 判断下列数列{}n a 是否为等比数列:(1)()()*1,31N n a n n n ∈-=-; (2)()*3,2N n a n n ∈-=-;(3)*,2N n n a n n ∈⨯= (4)*,1N n a n ∈-=例2、(1)求12+与12-的等比中项;(2)等比数列{}n a 中,若0>n a ,252645342=++a a a a a a ,求53a a +。

例3、已知等比数列{}n a ,若8,7321321==++a a a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向公式。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2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2 新人教A版必修5

3.4 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和方法;3、会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对等比数列定义和通项公式的探求,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的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3、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4、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的探求及运用。

本节难点是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探求。

教学方法:比较式教学法与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通项公式的探求方法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广公式。

二、新课1、引入:观察下列数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1)1,2,4,8,16, (263)(2)5,25,125,625,……;(3)1, -1/2,1/4,-1/8,……;2、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引导学生对定义进行认识和理解。

练习:判断下列数列是否等比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说明理由,是等比数列的求出公比。

(1)1,-1/3,1/9,-1/27,…(2)1,2,4,8,12,16,20,…(3)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13 2n(4)1,1,1,…,1(5)a ,a ,a ,…,a引导学生对等比数列定义再认识和进一步理解。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已知一个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a 1,公比为q 求a n.分析:所谓通项公式是求第n 项a n 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回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探求过程,思考如何求出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方法一:由定义式可得:a 1a 2=a 1qa 3=a 2q=(a 1q )q=a 1q 2a 4=a 3q=(a 1q 2)q=a 1q 3… …∴ a n =a 1q n-1, (n ∈N *) 方法二:由定义式可21a a =q32a a =q (n-1)个... (1)nn a a -=q若将上述几n-1等式相乘,便可得:12121......n n n n a a a a a a ---∙∙∙=q n-1即a n =a 1·q n-1(n ≥2)当n=1时左=a 1,右=a 1 ∴等式成立∴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a 1q n-1(a 1 ,q ≠0)(2)等比数例通项公式的认识①用方程的思想 ②以函数的观点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广(1)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m 为其中一项,公比为q ,求a n 。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2)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2)

第 8 课时:§2.3 等比数列(2)【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学法与教学用具】:1. 学法:2.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n n a a q =(0≠q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0(111≠⋅⋅=-q a q a a n n , )0(≠⋅⋅=-q a qa a m m n m n 3.}{n a 成等比数列⇔nn a a 1+q =(+∈N n ,q ≠0)“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二、研探新知1.等比中项: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 为a 与b 的等比中项. 即G =±ab (a ,b 同号)推导:若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b G a ,,成等比数列,则ab G ab G Gb a G ±=⇒=⇒=2,反之,若G 2=ab ,则Gb a G =,即b G a ,,成等比数列∴b G a ,,成等比数列⇔G 2=ab (0≠ab ) 探究: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1)2537a a a =是否成立?2519a a a =成立吗?为什么?(2)211(1)n n n a a a n -+=>是否成立?你据此能得到什么结论?2(0)n n k n k a a a n k -+=>>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若}{n a 为等比数列,m n p q +=+(,,,)m n q p N +∈,则q p n m a a a a ⋅=⋅.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11n 11 --==n m m q a a q a a ,111q 1 ,p q p a a q a a q --==⋅,故221m n m n a a a q +-⋅=且221p q p q a a a q +-⋅=,∵m n p q +=+,∴q p n m a a a a ⋅=⋅. 2.等比数列的性质:(1)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学设计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问题,例如存款利息、购房贷款和资产折旧。

教材将等比数列安排在等差数列之后,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与等差数列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数列求和等有关内容做好准备。

学生已经研究了等差数列,对特殊数列的定义及性质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基础和研究能力,但对等比数列变化规律还不了解。

从教学经验上看,学生在等比数列的计算上能力欠缺。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结论,忽视过程。

为了应付考试和使公式定理应用达到所谓“熟能生巧”,教学中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采用题海战术来进行强化。

在概念公式的教学中,往往采用所谓“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方法,导致学生只会套用公式的解题机器,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载体。

新课程倡导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不能再让教学脱离学生的内心感受,必须让学生有追求过程的体验。

基于以上原因,在设计本节课时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而是按照“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数学建构——数学运用——回顾反思”的顺序展开内容。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大量实例,给出等比数列的实际背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其意义和公式。

从发现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些看似陌生的知识并不都是高不可攀的事情,通过我们的努力,也可以做一些看似数学家才能完成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提高了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通项公式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数学必修五教案:《等比数列》

高二数学必修五教案:《等比数列》

高二数学必修五教案:《等比数列》学习是像一座藏满宝藏的大山,但是需要勤奋才能开辟通向山顶的道路,下面课件网为您推荐高二数学必修五教案:《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2.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等比数列定义,等比数列通项公式Ⅱ.讲授新课根据定义、通项公式,再与等差数列对照,看等比数列具有哪些性质(1)若a,A,b成等差数列 a=a+b2 ,A为等差中项.那么,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则即Ga =bG ,即G2=ab反之,若G2=ab,则Ga =bG ,即a,G,b成等比数列there4;a,G,b成等比数列 G2=ab (a bull;b ne;0)总之,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为a与b的等比中项.即G= plusmn;ab ,(a,b同号)另外,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am+an=ap+aq,那么,在等比数列中呢由通项公式可得:am=a1qm-1,an=a1qn-1,ap=a1qp-1,aq=a1 bull;qq-1不难发现:am bull;an=a12qm+n-2,apbull;aq=a12qp+q-2若m+n=p+q,则am bull;an=a p bull;aq下面看应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例1]在等比数列{an}中,若a3 bull;a5=100,求a4.分析:由等比数列性质,若m+n=p+q,则am bull;an=ap bull;aq可得:解:∵在等比数列中, there4;a3 bull;a5=a42又∵a3 bull;a5=100, there4;a4= plusmn;10.[例2]已知{an}、{bn}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an bull;bn}是等比数列.分析:由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求得.解:设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比为p;{bn}的首项为b1,公比为q.则数列{an}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a1pn-1,a1pn数列{bn}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b1qn-1,b1qn.数列{an bull;bn}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a1bull;pn-1 bull;b1 bull;qn-1与a1 bull;pn bull;b1bull;qn,即为a1b1(pq)n-1与a1b1(pq)n∵an+1an bull;bn+1bn =a1b1(pq)na1b1(pq)n-1=pq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there4;{an bull;bn}是一个以p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特别地,如果{an}是等比数列, c是不等于0的常数,那么数列{c bull;an}是等比数列.[例3]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和等于14,它们的积等于64,求这三个数.解:设m,G,n为此三数由已知得:m+n+G=14,m bull;n bull;G=64,又∵G2=m bull;n, there4;G3=64, there4;G=4,there4;m+n=10there4;m=2n=8 或m=8n=2即这三个数为2,4,8或8,4,2.评述:结合已知条件与定义、通项公式、性质,选择解题捷径.Ⅲ.课堂练习课本P50练习1,2,3,4,5.Ⅳ.课时小结本节主要内容为:(1)若a,G,b成等比数列,则G2 =ab,G叫做a与b 的等比中项.(2)若在等比数列中,m+n=p+q,则am bull;an=ap bull;aqⅤ.课后作业课本P52习题 5,6,7,9等比数列(二)1.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且an>0,a2a4+2a3a5+a4a6=25,那么a3+a5的值等于()A.5B.10C.15D.202.在等比数列中,a1=1,q isin;R且|q| ne;1,若am=a1a2a3a4a5,则m等于()A.9B.10C.11D.123.非零实数x、y、z成等差数列,x+1、y、z与x、y、z+2分别成等比数列,则y等于()A.10B.12C.14D.164.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和为19,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2,求此四数.5.在数列{an}和{bn}中,an>0,bn>0,且an,bn,an+1成等差数列,bn,an+1,bn+1成等比数列,a1=1,b1=2,a2=3,求an∶bn的值.6.设x>y >2,且x+y,x-y,xy,yx 能按某种顺序构成等比数列,试求这个等比数列.7.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的和为21,中间两项的和为18,求这四个数.等比数列(二)答案1 .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且an>0,a2a4+2a3a5+a4a6=25,那么a3+a5的值等于()A.5B.10C.15D.20分析:要确定一个等比数列,必须有两个独立条件,而这里只有一个条件,故用先确定基本量a1和q,再求a3+a5 的方法是不行的,而应寻求a3+a5整体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解法一:设此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由条件得a1qbull;a1q3+2a1q2 bull;a1q4+a1q3 bull;a1q5=25即a12q4(q2+1)2=25,又an>0,得q>0there4;a1q2(q2+1)=5a3+a5=a1q2+a1q4=a1q2(q2+1)=5解法二:∵a2a4+2a3a5+a4a6=25由等比数列性质得a32+2a3a5+a52=25即(a3+a5)2=25,又an>0, there4;a3+a5=5评述:在运用方程思想方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整体观念,善于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以达到简化解题过程、快速求解的目的.2.在等比数列中,a1=1,q isin;R且|q| ne;1,若am=a1a2a3a4a5,则m等于()A.9B.10C.11D.12解:∵am=a1a2a3a4a5=a15q1+2+3+4=a15q10=a15q11-1又∵a1=1, there4;am=q11-1, there4;m=11. 答案:C3.非零实数x、y、z成等差数列,x+1、y、z与x、y、z+2分别成等比数列,则y等于()A.10B.12C.14D.16解:由已知得2y=x+zy2=(x+1)zy2=x(z+2)2y=x+zy2=(x+1)zz=2x 2y=3xy2=(x+1)2x y=12答案:B4.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和为19,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2,求此四数.解:设所求的四个数分别为a,x-d,x,x+d则(x-d)2=ax ①a+(x-d)+x=19 ②(x-d)+x+(x+d)=12 ③解得x=4,代入①、②得(4-d)2=4a a-d=11解得a=25d=14 或a=9d=-2故所求四个数为25,-10,4,18或9,6,4,2.5.在数列{an}和{bn}中,an>0,bn>0,且an,bn,an+1成等差数列,bn,an+1,bn+1成等比数列,a1=1, b1=2,a2=3,求an∶bn的值.分析:关键是求出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条件,应注意两个数列之间的联系及相互转换.解:由题意知:2bn=an+an+1 ①an+12=bnbn+1 ②there4;an+1=bnbn+1 ,an=bnbn-1 (n ge;2)代入①得2bn=bnbn+1 +bnbn-1即2bn =bn+1 +bn-1 (n ge;2)there4;{bn }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又b1=2,b2=a22b1 =92 ,there4;d=b2 -b1 =322-2 =22there4;bn =2 +22(n-1)=22(n+1),bn=12 (n+1)2,当n ge;2时,an=bnbn-1 =n(n+1)2 ③且a1=1时适合于③式,故 anbn =nn+1 .评述:对于通项公式有关系的两个数列的问题,一般采用消元法,先消去一个数列的项,并对只含另一个数列通项的关系进行恒等变形,构造一个新的数列.6.设x>y>2,且x+y,x-y,xy,yx 能按某种顺序构成等比数列,试求这个等比数列.分析:先由x>y>2,可知x-y<x+y<xy,下来只需讨论 p="" yx=""> </x+y<xy,下来只需讨论> 解:∵x> y>2,x+y>x-y,xy>x+y,而 yx <1<x-y< p=""> </x-y<>当 yx <x-y时,由 p="" yx=""> </x-y时,由>则有 yx bull;xy=(x-y)(x+y)(x+y)2=(x-y)xy 解方程组得x=7+52 ,y=5+72 2there4;所求等比数列为22,2+32 2 ,12+172 2 ,70+992 2 .当 yx >x-y时,由x-y, yx ,x+y,xy顺次构成等比数列则有yx bull;xy=(x+y)2yx (x+y)=(x-y)xy解方程组得y=112 ,这与y>2矛盾,故这种情况不存在.7.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的和为21,中间两项的和为18,求这四个数.分析一:从后三个数入手.解法一:设所求的四个数为(x-d)2x ,x-d,x,x+d,根据题意有(x-d)2x +(x+d)=21(x-d)+x=18 ,解得x=12d=6 或x=274 d=92 274there4;所求四个数为3,6,12,18或754 ,454 ,274 ,94 .分析二:从前三数入手.解法二:设前三个数为 xq ,x,xq,则第四个数为2xq-x.依题设有xq +2xq-x=21x+xq=18 ,解得x=6q=2 或x=454 q=35故所求的四个数为3,6,12,18或754 ,454 ,274 ,94 .分析三:从首末两项的和与中间两项的和入手.解法三:设欲求的四数为x,y,18-y,2-x,由已知得:y2=x(18-y)2(18-y)=y+(21-x),解得x=3y=6 或x=754 y=454there4;所求四数为3,6,12,18或754 ,454 ,274 ,94 .。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

等比数列教案等比数列教案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等比数列教案(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等比数列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中项的概念;(2)正确认识使用等比数列的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项数及指定的项;(3)通过通项公式认识等比数列的性质,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2.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品质.3.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等比数列是另一个简单常见的数列,研究内容可与等差数列类比,首先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导出通项公式,进而研究图像,又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最后是通项公式的应用.(2)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教学难点在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①与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也是特殊的数列,二者有许多相同的性质,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可根据定义与通项公式得出等比数列的特性,这些是教学的重点.②虽然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曾接触过不完全归纳法,但对学生来说仍然不熟悉;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项是否成立又须补充说明,所以通项公式的推导是难点.③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研究离不开通项公式,因而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建议(1)建议本节课分两课时,一节课为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节课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2)等比数列概念的引入,可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由学生概括这些数列的相同特征,从而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也可将几个等差数列和几个等比数列混在一起给出,由学生将这些数列进行分类,有一种是按等差、等比来分的,由此对比地概括等比数列的定义.(3)根据定义让学生分析等比数列的公比不为0,以及每一项均不为0的特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4)对比等差数列的表示法,由学生归纳等比数列的各种表示法. 启发学生用函数观点认识通项公式,由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画数列的图象.(5)由于有了等差数列的研究经验,等比数列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把握课堂的节奏,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出现.(6)可让学生相互出题,解题,讲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等比数列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教学方法讨论、谈话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给出以下几组数列,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标准.(幻灯片)①-2,1,4,7,10,13,16,19,②8,16,32,64,128,256,③1,1,1,1,1,1,1,④-243,81,27,9,3,1,,,⑤31,29,27,25,23,21,19,⑥1,-1,1,-1,1,-1,1,-1,⑦1,-10,100,-1000,10000,-100000,⑧0,0,0,0,0,0,0,由学生发表意见(可能按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也可能分为等差、等比两类),统一一种分法,其中②③④⑥⑦为有共同性质的一类数列(学生看不出③的情况也无妨,得出定义后再考察③是否为等比数列).二、讲解新课请学生说出数列②③④⑥⑦的共同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变形虫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变形虫都分裂为两个变形虫,再假设开始有一个变形虫,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变形虫,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变形虫,,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变形虫个数得到了一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2篇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mpulsory 5 "equal ratio series" tea ching plan编订:JinTai College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2篇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2、篇章2: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篇章1: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

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

(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

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

)2、新课: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公比。

师:这就牵涉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怎样得到的?类似于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要知道什么?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和首项为a1,则有:方法一:(累乘法)3)等比数列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

问题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3、例题巩固: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2,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12,求它的第八项的值。

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a15+a9·a12=30,则log15a1a2a3 …a20 =_ 10 ____.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使得{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若能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本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

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1、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P129:1,2,3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

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3)等比数列的性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

在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再对几个具体的数列进行鉴别,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是一个重点。

这里通过问题3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不得不考虑通项公式的心理倾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接受。

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等差和等比的相似性,为下面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做好铺垫。

等比性质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高潮,通过类比关于例题设计:重知识的应用,具有开放性,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篇章2: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性质,并能运用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方程的思想的计算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积极动脑的学习作风,在数学观念上增强应用意识,在个性品质上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简单应用,其解决办法是归纳、类比。

本节难点是对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深刻理解,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紧扣定义,另外,灵活应用定义、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二、教法与学法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类比归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

在这个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几点:①通过实例,让学生发现规律。

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力求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②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把握好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

③力求反馈的全面性、及时性。

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让学生思维动起来,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调控。

④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急于把结果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类比得出结果,老师点评,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⑤以启迪思维为核心,启发有度,留有余地,导而弗牵,牵而弗达。

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4)等差中项:如果a 、 A 、 b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说明: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类比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用熟知的等差数列内容来分散本节课的难点。

2.导入新课本章引言中关于在国际象棋棋盘各格子里放麦粒的问题中,各个格子的麦粒数依次是:1 ,2 , 4 , 8 , … , 263再来看两个数列:5 , 25 ,125 , 625 , ...···说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为进一步理解定义,给出下面的问题:判定以下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写出公比q,若不是,说出理由,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 , -2 , -4 , -8 …-1 , 2 , -4 , 8 …-1 , -1 , -1 , -1 …1 , 0 , 1 , 0 …提出问题:(1)公比q能否为零?为什么?首项a1呢?(2)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3)0是递增数列吗?q--------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