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秦汉音乐

合集下载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乐府的极盛时期是汉武帝执政期间。扩大后的乐府 机构共有近千人之多,除行政管理人员外,还有演 唱齐、蔡、巴、楚等地民歌的“讴员”;有来自全 国各地从事乐器演奏的“鼓员”、“竽员”、“琴 员”、“瑟员”等;有专管乐器修理的“柱工员”、 “绳弦工员”等。 但到了汉哀帝时,国力的衰退,经济的窘迫,使朝 廷已无力维持乐府庞大的机构,而采集的民歌中反 映出的强烈反抗情绪也使统治者坐立不安,所以绥 和二年(公元前七年)汉哀帝下诏罢免乐府,对乐 府实施大量裁员,乐府由800余人被裁减至300余人, 留下的乐工主要掌管郊庙祭祀等场合所用的雅乐, 而其余从事民间音乐的乐工则全被裁掉。 此后,乐府逐渐趋于衰微。

清商乐在晋及隋唐各代很受统治者的重视,被视为 华夏正声,统治者与文人都多有创作,唐武则天时, 朝廷不再重视古曲,清商乐在宫廷逐渐衰微,至开 元间朝廷内几乎无人能演奏清乐。 清商乐在宫廷的冷落并不代表它的盛衰,它们中的 一部分和西域音乐结合,形成了辉煌的唐代燕乐, 另一些经过艺术加工的乐舞如《白纻舞》、《巾舞》 等则长期在民间流传,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 迎。


更值得称道的是李延年作曲时运用了大量的民间音 乐素材,他可能还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利用外国 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音乐家。

西晋崔豹《古今注》及《晋书· 乐志》都载张骞出使 西域时,曾带回胡乐《摩诃兜勒》,李延年根据此 曲创作了二十八首新的曲调,用于仪仗中使用的军 乐。这些乐曲在当时广受欢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 后世,数百年后的晋代还能演奏其中的《黄鹄》、 《陇头》、《出关》、《入关》等曲。 李延年对民间音乐的重视为乐府创立了良好的传统, 他对西域音乐的改编创作促进了中外音乐的交流。 作为乐府领导人,他更为乐府的振兴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可惜的是,李延年的妹妹去世不久,李 家全族被诛,一代杰出音乐家李延年的艺术生命从 此被扼杀。

秦朝的音乐和舞蹈

秦朝的音乐和舞蹈

秦朝的音乐和舞蹈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音乐和舞蹈文化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以秦朝音乐和舞蹈为主线,介绍其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秦朝音乐的发展在秦朝之前,中国音乐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发展,但秦朝的统一带来了音乐文化的整合和融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音乐也被调整和重塑。

秦朝的音乐主要以宫廷音乐为主,巧妙地融合了各地区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秦调。

这些音乐主要以竹笛、筚篥等乐器为主,曲调婉转悠扬,表达了秦朝统治者的威严和豪情。

二、秦朝音乐的特点1. 单音调:秦调音乐以一种统一的音调为主,追求纯正、和谐的音乐效果。

这种单音调的音乐形式,使得秦朝音乐在当时独树一帜,与其他时代的音乐有所区别。

2. 音调高亢:秦调的音乐以高亢、豪迈为特点,表达了秦朝统治者的权威和霸气。

这样的音乐形式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秦朝舞蹈的发展秦朝的舞蹈以宫廷舞蹈为主,数量较多,类型丰富。

秦始皇深知舞蹈的文化价值和表现能力,大力发展宫廷舞蹈并进行相应的规范化整理。

秦朝宫廷舞蹈注重形式美和动作技巧的兼具,多表达国家的繁荣和统治者的权威。

四、秦朝舞蹈的特点1. 好动和豪放:秦朝舞蹈的动作规整、肢体舞蹈有力,集中体现了秦朝人民的性格特点。

舞蹈的动作丰富多变,以自由奔放为主,通过舞蹈向人们展示了秦朝人民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 器乐舞蹈的融合:秦朝舞蹈多以器乐伴奏,并将器乐与舞蹈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

这种形式的舞蹈继续影响了后世的音乐舞蹈发展,使之更加完善和丰富。

五、秦朝音乐和舞蹈对后世的影响秦朝音乐和舞蹈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朝音乐为后世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创新。

其次,秦朝舞蹈的形式和技巧为后来的舞蹈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空间。

最后,秦朝音乐和舞蹈的发展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秦朝的音乐和舞蹈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朝代的音乐文化与历史价值

秦汉朝代的音乐文化与历史价值

秦汉朝代的音乐文化与历史价值秦汉朝代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此期间,中国古代音乐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

本文将从音乐文化与历史价值两个方面来探究秦汉朝代的音乐文化。

一、音乐文化秦汉朝代的音乐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创作秦汉时期的音乐创作相当活跃,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在民间音乐文化方面更是达到了巅峰。

秦汉时期,宫廷乐队称为“乐府”,他们为皇帝、贵族演奏。

乐队由歌唱家、乐器演奏家、作曲家组成。

同时,在农村和城镇,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宗教仪式上都有民间乐曲的演奏。

这些音乐包括古代曲子、戏剧、歌谣和器乐等。

2.乐器制作秦汉时期,乐器制作颇具特色,形成了许多精美的乐器,如“瑟”,“琵琶”,“筝”等。

这些乐器都是能够表现不同音乐风格的,如“瑟”音柔和温馨,适合表现古典音乐;“琵琶”用作表演强烈的音乐,如军乐等。

它们在表演中,展示了无限的音乐魅力和灵动性。

3.音乐演出秦汉时期大规模的音乐演出展示出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形式。

在演出方面,乐师们的技艺精湛,演出的裁判公正,是使民众喜欢的原因之一。

考虑到不同人的音乐品味,演出中包括了多重类型的音乐,如器乐、民谣和古典音乐等。

二、历史价值秦汉朝代的音乐文化不仅在表演艺术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在历史与文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宗教方面秦汉时期,宗教的发展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例如,佛教和道教传入了中国,使得音乐被广泛应用于宗教活动中。

宗教性乐曲在整个秦汉时期都被保留下来,这些乐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宗教偏好、信仰和文化。

2.政治方面音乐在秦汉时期也被用来表达政治意义。

在大型场合,比如庆典和欢迎宴会上,皇帝会聘请最优秀的乐师演奏乐曲以增加庆典的气氛。

音乐的力量也在不同的行政和政治活动中灵活地应用,这表明音乐的领域不仅限于艺术领域,也与政治和社会整体的发展紧密相连。

3.文化交流秦汉时期,中国的文化与周围国家的交流不断加强。

秦汉三国时期的乐器发展与音乐文化

秦汉三国时期的乐器发展与音乐文化

秦汉三国时期的乐器发展与音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秦汉三国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时期的音乐文化也出现了不少变化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秦汉三国时期的乐器发展和音乐文化,以期为读者带来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秦汉时期的乐器秦汉时期的乐器品种主要包括瑟、筝、琴、鼓、箫、笙、管等。

这些乐器不仅在宫廷、寺庙、民间等各种场合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和各种艺术家的必备之物。

其中,秦汉时期的箫是比较典型的乐器之一,由于其造型优美,使用广泛,被誉为“君子之器”。

箫在当时的音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音调纯净,具有极佳的音乐表现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与箫相似的还有笙,笙音柔和悦耳,成为当时宴席赏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

同时,其他乐器如瑟、筝、琴等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与创新,通过对乐器音色和结构的改进,使得音乐表现力得到更加精确和完美的呈现。

二、音乐文化的发展除了乐器的发展和改进,秦汉三国时期的音乐文化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种视听文化,音乐在古代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秦汉三国时期,许多流行的音乐作品如《广陵散》、《昭君怨》、《梁祝》等,都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和创作。

同时,各种音乐艺术如歌舞、曲艺、戏曲等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其中的成就在后代的音乐人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除了这些音乐的创作和发展,秦汉三国时期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也拥有着相当高级的艺术技能和技巧。

例如,当时的音乐家高云应就因其卓越的才华,被官方委任为乐官,成为了当时宫廷音乐的指挥者和领导者。

三、音乐文化的影响秦汉三国时期的音乐文化,不仅仅对当时的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在后来的中国音乐文化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代的音乐艺术中看到许多与古代音乐相关的元素和影响。

例如,在当前的流行音乐中,仍然存在许多以古代音乐为主题和灵感源泉的作品。

第三节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公元前221——公元前589)

第三节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公元前221——公元前589)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音乐理论专著。 沈约的《宋书· 乐志》 ——著名的音乐通史。 这一时期的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为隋唐音乐 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嵇康——魏末 琴家、音乐理论家。他的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 理论专著。他创作的琴曲《嵇氏四弄》 一直流传至今。他的《琴赋》对古琴演 奏的方法和表现作用等,作了生动的描 述,并评论了当时的一些琴曲,具有很 高的实用价值。
一、西汉的乐府

乐府——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 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其任务是大规模、 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除对民歌进行 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外,还研 究音乐理论、演唱、演奏等。它的产生, 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后期音 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相和歌与鼓吹乐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 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 一种民间音乐。它最原始的表演形式只 是清唱,即所谓的“徒歌”,加上帮腔, 称“但歌”;后来发展成加弹拨乐器和 管乐器伴奏,并由一人手执“节”,一 面打拍,一面歌唱。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鼓吹乐——是由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和
汉族传统音乐融合后逐渐形成的,是以
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一
种音乐艺术形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南北朝时期,我国的音乐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南北音乐得到进一步的交融。对美的追求和对 “郑声”的肯定,成为时代潮流。 何承天发明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

《广陵散》(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是一 首以叙事见长的大型琴曲。它叙述了一个惊心 动魄、催人泪下的故事。
《广陵散》以它庞大的结构和深刻的哲理性, 在历史上被誉为“曲之师长”。乐曲蕴含着叛 逆精神和对崇高情操的讴歌,具有“一鼓息万 动,再弄泣鬼神”的高度艺术感染力,被世代 相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来自四、作品欣赏

秦汉时期的音乐艺术

秦汉时期的音乐艺术

秦汉时期的音乐艺术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阶段之一,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音乐艺术得到了较为明显的繁荣与发展,成为了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音乐艺术的特点,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充满了韵律感、节奏感和动感。

在这个时期里,音乐艺术被视为神秘而又神圣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地用于婚丧嫁娶、宴会、宗教仪式和官方场合等。

秦汉时期的音乐以“雅、颂、歌、舞”为主要形式,以拍子清晰、声音高亢、音调独特、乐器多样等特点为标志。

二、秦汉时期的乐器秦汉时期,乐器的种类已经非常丰富,包括了弦乐器、管乐器、鼓乐器、铜乐器、木乐器、革乐器等多种类型。

其中,弦乐器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乐器,比如说琴、瑟、筝、箫等等。

这些乐器具有独特的声音效果和表现力,在演奏时能够给人一种沉浸式的感觉。

三、秦汉时期的音乐流派在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是“宫商角徵羽”,这个流派的音乐形式曲调旋律都很优美,被视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代表之一。

此外,还有“越音”、“淮南子乐”等流派,每个流派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四、秦汉时期的音乐家古代音乐家大都出身于贵族,被视为文化艺术的重要守护者。

在秦汉时期,有很多著名的音乐家,比如说羊欣、钟子期、丘处机等等。

这些人在音乐艺术的发展和推广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音乐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五、秦汉时期的音乐文化传承秦汉时期的音乐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古代音乐的传承方式很特殊,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因此它的流传过程很长,也很神秘。

在现代,由于法律法规和意识的相关限制,古代音乐艺术的发扬和传承变得困难,但人们对于它的传承和保护却是永远不变的。

六、秦汉时期的音乐思想秦汉时期的音乐思想是很特殊的,它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文化象征,被广泛地应用于宗教、政治和生活中。

古人就有“与乐同天”的观念,认为音乐与道德伦理紧密相关,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美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上所述,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它以流畅的节奏感、独特的音律和动感的表现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教学目的:了解我国秦汉时期音乐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中古音乐时期与远古音乐时期在音乐形态上的不同,对汉乐府的建立、任务及解体应重点了解。

重点、难点:乐府、鼓吹、相和歌、百戏、相和三调教学过程: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汉承秦制。

汉初,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发展封建制的政策,西汉文景之世与汉武帝时期接连出现两个科学文化发展的高峰,音乐文化的发展也相应进入了中古伎乐时期.二、音乐概况中古伎乐的发展,延续着春秋以来散乐发展的遗绪,体现着世俗性的特点。

第二节西汉的国家音乐机构——乐府一、乐府的建立:1、乐府在秦朝就已有之。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只秦代错金甬钟,钟柄上镌有秦篆“乐府”二字,可作为秦时乐府存在的佐证。

资料记载,秦时“乐府”隶属“少府”,专掌供皇帝享用的世俗舞乐;而“太乐”则专管宗庙祭祀乐舞。

至于秦时乐府的具体情况已不得而知。

“汉承秦制”建立“乐府”早在汉高祖刘邦时就已提出。

《史记·乐书》载:“王者功成作成作乐,治定制礼。

其功大者其也备,其治辨者其礼县”。

由于高祖时“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食货志》),所以这一愿望,连后来的惠、文、景帝等也没有得以实现,直到汉武帝时方得实现。

2、西汉建立后,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封建教化的作用。

至汉武时,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议才把“乐府”建立起来。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四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科明,民所知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这是汉武帝定郊祀之礼于乐府在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基础。

在经济上,汉武帝定郊祀于乐府也决定于西汉王朝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物质条件。

至武帝时,西汉经济空前繁荣,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象。

所以,对旧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礼乐教化加以总结和贯通,已成为时代的实际要求。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音乐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音乐是指1840年以前的音乐。

曾经,中国古代音乐对我来说是神秘的,用兽骨磨制的骨笛,悠扬的古琴,还有许许多多不了解的钟磬等乐器。

这么多乐器,那么多美妙的乐曲都让我对中国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周秦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前206年)周代的礼乐制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

“礼”是为了区分贵族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

周秦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因逃避大戎族的威胁,把都城从镐京迁到东边的洛邑,进入了史称的春秋战国时期。

之后,代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周王室日渐衰落,随同奴隶制的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的产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方面诸侯贵族无视于礼乐制度的束缚,在宴饮用乐中常有“僭礼”之举。

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斥为“淫乐”的民间音乐,以“郑卫之音”为代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渗透到了宫廷音乐中。

周秦时期的乐器及其分类法:周秦的乐器见于记载的已近七十种,管弦乐器和敲击乐器形制多种多样,制作技术相当进步。

随着乐器形制和数量的增多,周代出现了以乐器主要制作材料为依据的“八音”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周秦时期的音乐理论:周秦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还在于从理论上奠定了我国古代乐律学的基础。

二、两汉三国的音乐(公元前206年—公元205年)公元前211年统一中国的秦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和文化管理上一体化的需要,曾设有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

乐器和器乐的发展:汉魏之际乐器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琵琶”的出现。

相传秦始皇时修长城的役工将鼗鼓加弦当作弹拨乐器,被称之为“弦鼗”。

到汉代已演进成为“颈长体园,四弦有品”的“汉琵琶”,竖抱用手指弹奏,这种乐器因魏末的阮咸擅长演奏,唐代之后被称之为“阮咸”或“阮”。

中国音乐发展三.秦汉音乐

中国音乐发展三.秦汉音乐

中国音乐发展三.秦汉音乐三. 秦汉音乐1. 音乐特点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

它继承了周代对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业绩终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

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

乐府,后来又被引申为泛指各种入乐或不入乐的歌词,甚至一些戏曲和器乐也都称之为乐府。

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

它从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渐次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并且具"艳--趋--乱"的曲体结构,它对隋唐时的歌舞大曲由着重要影响。

汉代在西北边郡兴起了鼓吹乐。

它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等。

它们或在马上演奏,或在行进中演奏,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饮以及民间娱乐。

今日尚存的民间吹打乐,当有汉代鼓吹的遗绪。

在汉代还有"百戏"出现,它是将歌舞、杂技、角抵(相扑)合在一起表演的节目。

汉代律学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损益的方法将八度音程华划为六十律。

这种理论在音乐实践上虽无意义,但体现了律学思维的精微性。

从理论上达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2. 社会变革公元前475年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其后,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相继实现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革命转变。

从此,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了它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进程,直到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整经历了2300多年。

急剧的社会变革,给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

旧的礼乐制度彻底崩溃了,旧时的雅乐也不可挽回地沦丧了,而新兴的民间俗乐则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蓬勃兴起,还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他已经不安地注意到“郑声之乱雅乐”的严重意义。

到了战国时期,魏文侯所爱听的“新乐”已不只是“郑声”或“郑卫之音”,而是已经包括了郑、卫、齐、宋4国的民间俗乐。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分析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分析
❖ 相和歌的名称即由此产生,它伴奏用的丝竹乐器有 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分析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分析
❖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它是一种大型的歌 舞曲,由艳、曲、趋、乱等部分组成。
艳一般出现在曲前,其音乐华丽抒情;
曲是相和大曲的主体部分,由多段声乐曲组成,段与段 之间加有的器乐曲或舞蹈称为解;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分析
❖ 清商乐在晋及隋唐各代很受统治者的重视,被视为 华夏正声,统治者与文人都多有创作,唐武则天时, 朝廷不再重视古曲,清商乐在宫廷逐渐衰微,至开 元间朝廷内几乎无人能演奏清乐。
❖ 清商乐在宫廷的冷落并不代表它的盛衰,它们中的 一部分和西域音乐结合,形成了辉煌的唐代燕乐, 另一些经过艺术加工的乐舞如《白纻舞》、《巾舞》 等则长期在民间流传,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 迎。
❖ 乐府的概念也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被广泛用于 音乐、文学领域。
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分析
二、相和歌与清商乐
❖ 相和歌是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的 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的。
❖ 相和歌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 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 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
❖ 更值得称道的是李延年作曲时运用了大量的民间音 乐素材,他可能还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利用外国 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音乐家。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分析
❖ 西晋崔豹《古今注》及《晋书·乐志》都载张骞出使 西域时,曾带回胡乐《摩诃兜勒》,李延年根据此 曲创作了二十八首新的曲调,用于仪仗中使用的军 乐。这些乐曲在当时广受欢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 后世,数百年后的晋代还能演奏其中的《黄鹄》、 《陇头》、《出关》、《入关》等曲。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自古至今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对中国音乐史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

一、古代音乐时期(上古至秦汉时期)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尤其是先秦时代的音乐传承。

在这一时期,音乐主要用于祭祀、宴会和军队活动等场合。

著名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兼音乐作品,其中的歌谣和诗词体现了当时音乐的形式和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音乐逐渐发展,特色越发鲜明。

在秦汉时期,乐府音乐成为主流,它是由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的。

乐府音乐注重以琴、瑟、筝等弹拨乐器为主,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成为后世音乐的重要源头。

二、中古音乐时期(魏晋至唐宋时期)中古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音乐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在这一时期,宫廷音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统治阶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的乐舞《高阳台》是唐代宫廷音乐的代表之作,它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传达了华丽繁荣的氛围。

此外,唐朝还有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问世,如《乐府琐腐集》和《乐府杂录》等,为后来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近现代音乐时期(元明至现代时期)元明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传统音乐逐渐走向衰落。

明朝后期,西洋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逐渐显现。

清朝时期,民间音乐大量涌现,各地方戏曲、民间歌谣等形式的音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时期,中国音乐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当代的中国音乐凝聚了传统和现代元素,不仅保留了传统乐器和唱腔,还引入了西方音乐的技巧和理论。

中国音乐家如冼星海、聂耳等为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归纳:在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古代音乐、中古音乐和近现代音乐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音乐文化。

从古代的宫廷音乐到民间音乐的兴起,再到现代音乐的革新,中国音乐历经沧海桑田,不断融合变化。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教学目的:了解我国秦汉时期音乐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中古音乐时期与远古音乐时期在音乐形态上的不同,对汉乐府的建立、任务及解体应重点了解。

重点、难点:乐府、鼓吹、相和歌、百戏、相和三调教学过程: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汉承秦制。

汉初,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发展封建制的政策,西汉文景之世与汉武帝时期接连出现两个科学文化发展的高峰,音乐文化的发展也相应进入了中古伎乐时期.二、音乐概况中古伎乐的发展,延续着春秋以来散乐发展的遗绪,体现着世俗性的特点。

第二节西汉的国家音乐机构——乐府一、乐府的建立:1、乐府在秦朝就已有之。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只秦代错金甬钟,钟柄上镌有秦篆“乐府”二字,可作为秦时乐府存在的佐证。

资料记载,秦时“乐府”隶属“少府”,专掌供皇帝享用的世俗舞乐;而“太乐”则专管宗庙祭祀乐舞。

至于秦时乐府的具体情况已不得而知。

“汉承秦制”建立“乐府”早在汉高祖刘邦时就已提出。

《史记·乐书》载:“王者功成作成作乐,治定制礼。

其功大者其也备,其治辨者其礼县”。

由于高祖时“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食货志》),所以这一愿望,连后来的惠、文、景帝等也没有得以实现,直到汉武帝时方得实现。

2、西汉建立后,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封建教化的作用。

至汉武时,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议才把“乐府”建立起来。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四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科明,民所知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这是汉武帝定郊祀之礼于乐府在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基础。

在经济上,汉武帝定郊祀于乐府也决定于西汉王朝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物质条件。

至武帝时,西汉经济空前繁荣,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象。

所以,对旧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礼乐教化加以总结和贯通,已成为时代的实际要求。

秦朝的音乐与艺术表演

秦朝的音乐与艺术表演

秦朝的音乐与艺术表演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且短暂的朝代,但在音乐与艺术表演方面,却留下了一定的痕迹。

秦朝的音乐与艺术表演在形式、内容以及社会意义上都与其他朝代有所区别。

本文将探讨秦朝音乐与艺术表演的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音乐形式与特点1. 器乐演奏秦朝的音乐以器乐演奏为主要形式。

历史记载中,提到了一些秦朝的乐器,如瑟、筑、琴等。

这些乐器的演奏通常是以合奏的形式进行,音乐节奏明快,旋律简洁,富有力量感。

器乐演奏在秦朝成为了一种特色,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2. 歌曲表演除了器乐演奏,秦朝也有歌曲表演。

秦朝的歌曲通常是以歌唱的形式呈现,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宫廷生活、战争、爱情等多个领域。

其中以《二泉映月》被认为是秦朝时期的代表歌曲之一,至今仍然广为传唱。

二、艺术表演形式与特点1. 剧场演出秦朝的艺术表演中,剧场演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历史记载中,有关秦朝剧场演出的资料有限,但可以推测在秦朝,已经出现了早期的戏曲形式。

这些剧场演出可能是以音乐、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结合进行的,传达各类故事情节,娱乐观众。

2. 舞蹈表演舞蹈在秦朝的艺术表演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历史记载,舞蹈在秦朝的表演形式有很多,例如长袖舞、《骑马舞》等。

秦朝舞蹈的动作优美、独特,展示了当时的审美观念以及对身体的掌控能力。

三、对后世的影响秦朝的音乐与艺术表演在形式与内容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音乐传承秦朝的器乐演奏形式为后世乐器演奏打下了基础。

尤其是秦代所使用的一些古乐器,在后来的朝代中得到了发展与改进。

这些乐器成为了传统中国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戏曲传统秦朝早期的剧场演出形式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秦朝的剧场演出形式奠定了中国戏剧表演的基本模式,对后世各个朝代的戏曲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舞蹈艺术秦朝的舞蹈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注重舞者的动作美感。

这种追求美的理念在后来的舞蹈艺术中得到了延续与发展。

第3章 秦汉 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9-10节

第3章 秦汉 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9-10节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42
唐代 九霄环佩琴 伏羲式 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9/12/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43
三、琴家
• 这一时期出现一批不依附于宫廷贵族 的自由音乐家如蔡邕、蔡琰、嵇康、 阮籍等一大批文人琴家。琴曲创作较 西汉繁荣,如《广陵散》、《猗兰 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问世。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1
2019/12/20
• “琵”和“琶”原 是两种弹奏手法的 名称,右手向前弹 是“琵”,右手向 后弹是“琶” 。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2
2019/12/20
• 南北朝时由印度经 龟兹传入内地。木 制。张四弦,颈与 面板上设用以确定 音位的相和品。演 奏时竖抱,左手按 弦,右手五指弹奏。 可独奏、伴奏、合 奏。
• 在唐代,我国有多种乐器传入日本。
2019/12/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5
2019/12/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6
• 琴的型制从先秦至汉魏,逐步完成了 定型化的转变。琴乐在汉代继承了周 文化的传统,获得了文人音乐的文化 品格,这与文人的安身立命、道德修 养等观念意识层面的内容紧密结合在 一起。
2019/12/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7
2019/12/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8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 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 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2019/12/2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
39
2019/12/20
• 七弦琴的成熟期 是在汉末魏晋时 期。西汉时期已 有琴徽,但从出 土汉琴看,琴面 未见有琴徽,估 计琴制仍处于未 定型状态。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案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案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案完整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音乐家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

通过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音乐史的基本发展脉络;(2)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音乐家和代表作品;(3)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评价音乐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音乐史;(2)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方式,使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感;(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2)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音乐史概述1.1 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1.2 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时期1.3 中国音乐文化的地域特点第二章:先秦时期的音乐2.1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2.2 诗经与楚辞2.3 先秦时期的乐器与音乐理论第三章:秦汉时期的音乐3.1 秦汉时期的音乐艺术3.2 汉乐府与古琴3.3 丝绸之路与中外音乐交流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4.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发展4.2 南北朝的音乐文化交融4.3 佛教音乐与道教音乐第五章:隋唐时期的音乐5.1 隋唐时期的音乐繁荣5.2 唐代的音乐艺术成就5.3 词的兴起与音乐创作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2. 音频、视频资料:经典音乐作品、音乐家演奏实况等3. 网络资源:相关音乐网站、学术文章等4. 教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讨论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测试:对中国音乐史知识的掌握和音乐鉴赏能力;3. 期末论文:对中国音乐史某一时期或音乐家的研究分析;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掌握程度。

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与传承

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与传承

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与传承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宫廷音乐得到了重视和支持,成为宫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音乐传承的重要时期,对于后世音乐的发展和影响至关重要。

一、宫廷音乐在秦汉时期的地位秦汉时期是中国宫廷音乐发展的高峰期。

秦朝时期,嬴政开始推行中央集权,秦国四面兼并,政治稳定,这为宫廷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朝宫廷音乐以乐工、舞娘等作为基本元素,其中以乐工为主。

乐工按照其在乐队中的地位,划分为乐正、律吕、管弦、笙磬等。

秦代宫廷音乐以器乐为主,主要包括钟、鼎、鼓等。

这些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乐形式都非常严谨,充满着朴素的乡土气息和简约的美感。

到了汉代,宫廷音乐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宫廷音乐制度更加完善,除了延续秦代的音乐制度外,还增加了许多乐队和专门的音乐家。

在汉武帝的刺激下,宫廷音乐创造了多种音乐形式,例如韶乐、雅乐、骊乐、掖庭乐、御香乐等等,宫廷音乐成为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二、秦汉时期宫廷音乐的演奏形式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形式丰富多彩,但是以器乐演奏为主。

器乐演奏是指用钟、磬、鼓、韶、管、箫、笙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

器乐演奏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程,演奏者必须按照指定的程序和乐章来演奏,并且得遵循乐音的基本准则。

另外一种宫廷音乐形式是歌舞。

秦汉时期的宫廷歌舞要求歌舞演员要有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舞台上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形式。

在这方面,汉代的宫廷歌舞相对于秦代的宫廷歌舞更为注重表现形式,舞蹈的手法和动作更多地展示了舞者的柔韧性和美感。

三、秦汉时期宫廷音乐的影响和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对于后世音乐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在宫廷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从另一个方面影响着民间音乐的发展。

在影响方面,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对后世音乐的形式、结构、器乐演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音乐发展与流派

秦汉时期的音乐发展与流派

秦汉时期的音乐发展与流派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繁荣。

在这个时期,音乐融入到了各个领域,成为了社交娱乐、宗教仪式以及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秦汉时期也涌现了许多音乐流派,对中国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音乐的发展与繁荣秦汉时期,音乐成为了上层社会人士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各种宴会、婚庆、葬礼等社交活动都少不了音乐的陪伴。

同时,在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中也大量运用了音乐。

从历史文献来看,秦汉时期音乐的形式和种类极其丰富,涵盖了器乐、歌曲、舞蹈等多个方面。

其中,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器乐之一就是磬。

磬是一种由青铜或石头制成的敲击乐器,音色清脆悠扬。

磬在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中被广泛使用,被誉为“清官音乐”。

此外,箫、鼓等乐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组合形式的乐队在秦汉时期也开始出现。

在歌曲方面,秦汉时期的音乐主要分为雅乐和俗乐。

雅乐主要由宫廷和贵族阶层演奏,内容通常是祭祀歌曲或官方歌曲。

俗乐则是民间歌曲,通常在婚庆、葬礼等场合中演唱。

此外,秦汉时期也出现了新的音乐形式,比如曲子,它是由唐宋曲调演变而来的,旋律优美、富有变化。

秦汉时期音乐的流派秦汉时期涌现了很多音乐流派,它们或以器乐为主,或以歌唱、舞蹈为主,各具特色。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乐舞。

乐舞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的音乐艺术形式,它在秦汉时期得到了高度发展。

乐舞分为雅乐和俗乐,雅乐主要由官方和贵族演出,受到的影响也较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俗乐则以民间乐舞为主,流传广泛,流派也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秦汉时期还涌现了许多以器乐为主的音乐流派。

比如洛阳乐、琵琶乐等,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演方式。

而民间流传的音乐流派则更为丰富多样,比如地方戏曲、山歌、花鼓戏等,它们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结束语秦汉时期的音乐发展和流派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根基和灵感。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 魏晋以来传统律学发展的两条路线
❖ 沿着附会历数—钱乐之的“三百六十律” ❖ 沿着便于旋宫转调具有实际意义的——何承
天的“新律” 这种新律与十二平均律相比较,最大相差不 到半音的十分之一。解决了“三分损益法” 所解决不了的“旋相为宫”问题。 ❖ 荀勖的“笛律” ❖ 纯律
❖ 课后习题
作业
清商乐形成背景
❖ 公元4世纪,随着国家政治中心南移,北方 音乐文化也随之流入江南,并把汉、魏以来 的相和歌、相和大曲与江南流行的吴歌、西 曲等民间音乐相结合,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 的音乐风格与形式——“清商乐”。
❖ 定义
清商乐包含的内容
❖ “中原旧曲”,即东晋和宋、齐所存的相和诸 曲。
❖ 在南方新兴经济发展条件下,与东晋南迁所传 入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吴歌、西曲。
❖ 中原南北音乐文化的交流
乐器
❖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节奏性强的利于舞蹈的 乐器。
1、吹管乐器 2、打击乐器 3、弹拨乐器 秦琵琶、汉琵琶、秦汉子在魏晋时因阮咸善 弹此器,被称作阮咸,即后世的阮。其由西 域传来。同时出现了由国外传入的,与汉琵 琶形制迥异的曲项琵琶、五弦琵琶。
❖ 七弦琴及其音乐
❖ 出现了解说琴曲标题的古琴艺术重要专著 《琴操》
1、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 2、音乐的本体是“和” 3、人的情感哀乐是人心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4、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与《乐记》观点不 同)
❖ 音乐文化交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歌舞伎乐的交流 具体包括:天竺乐、龟兹乐、西凉乐、疏勒 乐、安国乐、高昌乐、高丽乐、康国乐
❖ 乐器、乐曲的交流
❖ 西域佛教及佛教曲的传入
百戏中的乐舞类别 建鼓舞 踏鼓舞 七盘舞 七盘是一种泛指,盘、鼓的多少是据舞者舞技而定。 长袖舞 巾 舞 汉代著名的杂舞之一,也叫公莫舞 剑 舞 刀剑是战斗的武器,又是表演的舞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机构
• 创建于秦朝,至汉武帝时,乐府音乐机构
得到了扩大和进一步发展。
• 乐府的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创作和填
写歌辞,改编、创作曲调;编配乐器,进 行演唱、演奏等。
• 公元前7年,汉哀帝下诏裁撤乐府。
秦代错金银钮钟
• 1976年,在陕西
秦始皇陵附近发 现秦代错金银钮 钟,钟钮一侧铭 刻篆书“乐府” 二字。
• 相和大曲: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为多
段体的大型歌舞。
• 结构有艳、曲、解、趋等。艳、趋是引子
和尾声,曲是歌唱部分,解是器乐伴奏下 的舞蹈部分。
古琴音乐
•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涌现出许多琴人和作品。皇室贵族如东汉 孝桓帝、西汉淮南王刘安都有弹琴的爱好, 著名的琴人如司马相如、刘向、蔡邕等。 琴曲有《饮马长城窟》、《聂政刺韩王 曲》、《别鹤操》等。
《广陵散》
•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最初可能
是产生于广陵地区的一首琴曲。现存最早 的《广陵散》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 《广陵散》全曲共45段,全曲由开指、小
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部分组成。
• 《广陵散》的内容一般认为是蔡邕《琴操》
中所述的《聂政刺韩王曲》,是一首富有 斗争精神的乐曲。
协律都尉李延年
• 李延年是汉武帝时“乐府”机构的领导人 。
早年是宫中太监,由于“性知音,善歌 舞,”而被封为“协律都尉”。
• 李延年善唱歌及作曲,史载:“延年善
歌”,“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张博望入西域,……惟得《摩珂兜勒》 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 乘舆以为武乐。”
洛庄汉墓乐器群
秦汉音乐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概述
•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封建集
权大一统的王朝。秦王朝的音乐文化,由 于朝代的短促和资料的匮乏,历史面貌较 为模糊不清。
• “乐府”机构的创建,是秦始皇对秦朝文
化建设的重要贡献。
• “汉袭秦制”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打通了横贯亚洲 的中西陆路交通,自此,西域音乐的 东渐和歌舞伎乐形态的盛行,成为中 国音乐两大新的潮流。汉代的宫廷音 乐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联。汉代音 乐有了多样化的形式。
• 短箫铙歌:以排箫和铙为主奏乐器,一般
都有歌词,可以歌唱,后来这种形式用于 军乐。
• 横吹曲:以鼓和角为主奏乐器,于军中马
上奏之。
河南邓县南朝墓彩色鼓吹画像砖
河南邓县南朝墓彩色鼓吹画像砖之二
四川新都汉骑吹画像砖
相和歌
• 汉代北方民间各地流传的各种歌曲。最初
是清唱,即“徒歌”。后发展成为“一人 唱,三人和”的唱和形式,称作“但歌”。 “但歌”发展为“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形式,即“相和歌”。
• 京房准:京房还采用弦律,制造了十三弦律
准,后世称之为“京房准”。所谓“准”, 就是弦律的正律器。

武梁祠汉画像“聂政刺韩 王”
• 山东武
梁祠汉 画像中, 表示聂 政刺韩 王的故 事情节 的画面。
京房的律学贡献
• 京房六十律:京房发现三分损益十二律中
“仲吕”所生的律无法回到黄钟本律,他用 “三分损益法”从第十三律起继续往下推算, 直至第六十律。当生至五十三次时,得到 “色育”一音,与第一律黄钟,音程值只相 差3.6音分,今天我们称它为“京房音差”。
• 2000年在济南章丘市洛庄汉墓,出土149件
乐器。包括编钟一套,共19件(其中钮钟 14件,甬钟5件),编磬6套(共107件), 钲、铜铃各1件,串铃一组(由9件圆形小 铜铃组成),这是继曾侯乙墓之后又一次 重大的音乐考古发现。
民间音乐
• 鼓吹曲:以鼓、排箫、笳、为主奏乐器,
中间有歌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北方草 原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