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案 (2)

合集下载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2)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理解教案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2页例3。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从情景图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问并解答,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计算思路。

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摆一摆,贴一贴,画一画2、小结引新。

同学们表现的真好!咱们以前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今天咱们一起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3、导入:棋类活动是中国的发明,有上千年的历史.下棋不但是紧张激烈的智力竞赛,更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所以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看,一位小朋友来买棋了。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还知道了军棋和象棋之间的价钱关系质疑:根据以上的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3)(出例如3的问题)指名读一读.4.探索解决问题。

师: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可让学生选择或提示学生用如下方法:) (1)借助学具小棒摆一摆(2)要求象棋价钱是多少,你能结合例2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够画图,也能够算。

画图法: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8×4=32(元)(3)这个结果为什么准确?5、小结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1、看图,找图上的数学信息2、将图上的数学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3、找数学关系4、将数学关系转化成图形来理解5、列式写单位作答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你会用这个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吗?出示课件五、 知识整理,总结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数量关系中抽象出“倍”的概念,进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倍”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够尝试解决。

但是对于“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倍”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倍”的概念。

2.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3个2是多少,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引出“倍”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图片,如3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倍数”,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数量关系中抽象出“倍”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实物摆出不同的倍数,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倍”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实物和图片,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一个数的倍数,让学生发挥想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倍的认识》精品教案(2篇)

三年级《倍的认识》精品教案(2篇)

三年级《倍的认识》精品教案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

二、单元分析:“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

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

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3、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第一课时倍的认识教学内容:P____例题1,练习十一1、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

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人教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人教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人教版 (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倍数,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倍数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3. 让学生能够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求一个数的倍数:用乘法计算,将这个数乘以整数。

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将被除数除以除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倍数和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倍数和倍数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倍的概念,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倍的概念:讲解什么是倍数,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如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求倍数和计算倍数关系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倍的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新的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设定,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

重点关注的细节:倍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倍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及意义2. 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倍”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倍”的概念。

2. 探究新知- 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倍”的意义。

-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判断两个数之间倍数关系的方法。

- 引导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判断两个数之间倍数关系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 设计一些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倍”的概念及判断两个数之间倍数关系的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概念,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注:本教案根据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及顺序可能与其他版本教材有所不同。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的重要步骤。

倍的认识 (2)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 (2)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的例1、例2,第83页的课堂活动第1,2题,第84页练习十九第1题。

【教学目标】1.知道“倍”是由两个数比较得到的,理解“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判断方法。

3.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1.操作(1)教师在黑板上画小棒。

教师:同学们,我已在第一行画了2根小棒。

第1行:1 1如果请你在第2行画小棒,你准备画几个?你画的小棒的个数和老师画的小棒个数相比,有什么关系?(2)呈现学生操作的。

①我摆了3个1,比老师多1个1。

②我摆了6个1,比老师多4个1。

③我只摆了1个1,比老师少了1个1。

……(3)教师操作。

教师:老师也在第2行画了一些小棒。

第1行:1 1第2行:1 1 1 1 1 1教师:你们看了老师画的1,又想说什么?学生1:老师在第2行画了6个1,比第1行多4个1。

学生2:老师画的是2个一组,2个一组。

教师:如果继续画下去,你猜一猜该怎样画?学生:应该还是2个一组。

第1行:1 1第2行: 1 1 1 1 1 1 1 1 1 1……教师:这样2个一组地继续画下去,我们通常用省略号表示。

2.比较揭示课题(1)观察:第1行:1 1第2行: 1 1 1 1 1 1教师:老师摘取其中的一部分,你们觉得现在第2行有几个这样的2?学生:3个2。

教师:我们就说第2行的个数是第1行的3倍。

全班同学一起来说一遍。

(2)揭示:看来,两个数之间除了相差关系,还有倍数关系。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1.教学例1,初步感悟“倍”的含义(1)操作。

出示:第1排摆3根小棒,第二排摆6根小棒。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 倍的认识(2)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   倍的认识(2)教案

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2课时倍的认识(2)【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倍”的含义。

运用“倍”的知识;利用画线段图来分析、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画线段图;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算理和方法。

难点;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引入新课1.看图填空。

○○○●●●●●●●●●●●●○有()个;●有()个;●的个数是○的()倍。

2.出示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摆一摆;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该摆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摆的?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指名汇报摆的方法;师归纳;第二行要摆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要摆4个5根;一共是20根。

3.同学们真聪明;不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还能用小棒摆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如果没有小棒怎么办呢?你想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吗?二、学习新课出示例3主题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2.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代表汇报;师选择画线段图的方法重点讲解;从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可以知道军棋的钱少一些;我们就把军棋的价钱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那么象棋的价钱就要画4个这样的线段表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线段图。

)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4.求4个8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8×4=32(元)5.验证;32元是8元的4倍吗?【教师归纳】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就用除法计算。

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在解题时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1.练习十一第5题。

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也就是求什么?怎样解答?指名说一说;学生独立填算式。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学设计呢?这次美丽的我为您带来了《倍的认得》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二班级数学教案《倍的认得》篇一第三册“倍”的初步认得教学预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63页至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过认得“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弄清“几份”和“几倍”之间的联系。

2、培育同学初步的察看、推理、分析、迁移的本领和有条理地叙述的本领。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教学方式: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复习铺垫。

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1)(2)△△△△△△△△△△△△2、口答:苹果:○○○梨:●●●●●●苹果有3只,梨有()个3只。

设计意图:几个几的学问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

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1、师生探讨。

(1)出示情境图(三个小伙伴的对话,并分别指蓝花、黄花和红花)(2)引导同学摆花片:摆2朵蓝花片我们还知道黄花3个2朵,怎样摆黄花呢?(同学讨论后试摆)(3)指名上黑板摆黄花。

问:“他摆的是几朵花?他是怎样摆的?”问:“比较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觉了什么?”可能有同学说:“我发觉黄花比蓝花多4朵。

”也可能有同学说:“蓝花比黄花少4朵。

”“我还发觉蓝花和黄花一共8朵。

”师指图问:“你还能发觉什么?同桌相互讨论一下。

”倘若有同学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那我会惊诧地说:“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懂呢?”当同学再说一遍后,我会说:“你们看出来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教教我吗?”[这里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较蓝花和黄花,让同学从本身熟悉的生活启程,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三年级倍的认识二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二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倍数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例子理解倍数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倍数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例子解释倍数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内容,倍数的概念及相关例题。

2.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用课件或黑板上展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如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 讲解概念。

教师向学生介绍倍数的概念,例如2的倍数就是2、4、6、8、10……,3的倍数就是3、6、9、12……,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

3. 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练习题,如找出4的倍数,找出5的倍数等,加深他们对倍数的理解。

4. 拓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目,如让学生找出某个数的倍数,或者让学生自己出一些倍数的题目。

5.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理清倍数的概念。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倍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用简单的例子解释倍数的含义。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布置作业。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倍数的概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2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2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倍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计算倍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计算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明买水果的场景,提出问题:“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讲解倍的概念(10分钟)根据小明买苹果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价格2元,那么3个苹果就是2的3倍。

3. 例题讲解(10分钟)(1)4 × 5 = 20,20是4的几倍?(2)6 × 3 = 18,18是3的几倍?4. 随堂练习(10分钟)(1)2 × 6 = 12,12是2的几倍?(2)9 × 7 = 63,63是7的几倍?5.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倍的计算方法:乘法计算。

3. 例子:3 × 2 = 6,6是2的3倍。

七、作业设计(1)5 × 4 = 20,20是5的几倍?(2)8 × 7 = 56,56是8的几倍?2. 答案:(1)20是5的4倍。

(2)56是8的7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倍的问题,并进行解答,提高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解;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篇一:《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概括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养成善于动脑、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们去过美丽的海边吗?生:去过。

师:你在海边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交流自己在海边所做的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在海边做的事情真的很有趣。

二、导入新课:师:几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生:他们在捡贝壳。

师:他们分别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收获)生1: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生2:李飞捡了2只扇贝,8只海螺。

生3:刘林捡了15只海星,5只螃蟹。

师:我们先来看王丁的收获。

他捡了几只扇贝,几只海螺?生: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师:扇贝和海螺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海螺比扇贝多3只。

生2:扇贝比海螺少3只。

生3: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一个倍字。

(板书倍)师总结:是的,同学们,在数量之间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多和少的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对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三、探究新知:1、认识倍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问题)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研究。

师:海螺与谁比?生:扇贝。

师:扇贝有3只,海螺有几个这样的3只呢?生:2个。

师:怎样能让大家很容易地一眼就能看出海螺有2个3只?你可以在1号答题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生:我是3只3只的圈。

倍的认识教案4篇

倍的认识教案4篇

倍的认识教案4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例题呈现。

1、课前口算师:同学们,上课前,廖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学生回答,全班判断。

师:同学们可真棒,算得又对又快!这节课,我们要来比比看,谁是最会观察,最会倾听,最会思考的孩子,准备好了吗?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口算,培养学生进行每天口算10题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学生有更精彩表现。

2、揭示课题师: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萝卜)廖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萝卜,请你仔细观察,比一比,胡萝卜和红萝卜他们的数量有什么关系?黑板摆好萝卜卡片指名学生回答,给予肯定。

(比多少、倍)生: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师:对,倍是一种数量关系。

(1)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

对,这是他们的数量,那它们之间什么数量关系呢?(2)谁比谁多,谁比谁比谁少师:其实,当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时候,除了比多少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通过让学生比较萝卜的数量,从而引出倍的概沟通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类题呈现1、感知倍师:到底什么是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2根看成1份(划横线),红萝卜有几个2根?全班回答。

谁有方法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明白?假设方案:原来你使用挪一挪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有几个2根?(1个2根、2个2根、3个2根)全班一起数。

板书:3个2根。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精华】倍的认识教案四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一、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

“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

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

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

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

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引导学生进行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教材分析: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

本单元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好本单元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倍的认识教案4篇【实用模板】

倍的认识教案4篇【实用模板】

倍的认识教案4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先后出示)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 ),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4个2、5个3、3个5。

3.思考:(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倍的认识教案6篇

倍的认识教案6篇

倍的认识教案6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受“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3、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动手操作技能和合作沟通意识,进展同学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1、建立“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预备出示算式: 2 × 3师问:2 × 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约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得最清晰,画得又快又对!1.同学画老师巡察2. 投影展示和订正(要画出3个2和2个3的意思)二、创设情境导入:出示花坛图片:同学们,小动物们今日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美丽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师说:那么我们先来观测一下蓝花和黄花好吗?提问:认真观测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1.黄花比蓝花多4朵2.蓝花比黄花少4朵3.蓝花和黄花相差4朵4.蓝花再添4朵就和黄花同样多5.两种花一共有8朵6.黄花是蓝花的3倍预设二:同学没有说到:“黄花是蓝花的3倍”,老师径直说出“我还知道黄花是蓝花的3倍”进行引导)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三、操作探究、初建概念1、认识“倍”(1)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倍”的概念师:蓝花有2朵,我们把这2朵蓝花看成一份,问: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请动手用表示花的颜色的小棍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黄花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同学动手操作后汇报。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

下面咱们就一起做一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

游戏三:学生拍6下,教师拍2个6下。

游戏要求:(1)注意停顿。

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儿。

(2)注意思考拍的次数。

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猜谜语: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谜底:兔子今天老师带来了兔子最喜欢的食物萝卜引导学生说出:白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师:红萝卜的根数与白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卡片演示:2根白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6根红萝卜移动到一块儿,排成一行。

引导学生说出:红萝卜6根,也是3个2根。

再连起来说: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

同时课件演示圈图,即把红萝卜每2根圈起来。

总结:白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

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根数的3倍。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

(2)白萝卜2根胡萝卜10根师: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白萝卜与胡萝卜根数的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组织学生圈一圈。

学生汇报: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它们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课件演示:白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每2根圈起来。

组织学生继续表达: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利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2. 经历探索“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检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用除法、画图法等方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过程1. 复习巩固PPT出示:摆两排小棒,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吗?你用的方法是什么?看图我们可以知道谁是谁的多少倍,那么如果让我们去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又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探究新知PPT出示主题图。

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PPT出示。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预设1: 12÷4=3;预设2: 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让学生说一说12÷4=3中,12、4、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PPT出示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注意:“倍”不是一个单位,它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计算时不写,但写答时要写上。

回顾与反思:我们的计算正确吗?检查一下。

(带领学生说检查的方法。

)3. 知识运用PPT出示练习题: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说一说。

(请学生说,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解答)观察这两个问题(PPT上),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大数÷小的数(课本练习)你能找到的数学信息有哪些?根据哪些数学信息,能够解决(1)的问题?学生说一说,并写下来。

你还能根据里的信息提一个跟“倍”有关的问题并解答吗?(多让学生尝试说和解答)出示PPT上的线段图:你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吗?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训练学生读图的能力)怎么解决?(32÷8=4)(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几个题目)4. 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5.2倍的认识(2)(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2倍的认识(2)(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2 倍的认识(2)(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倍的认识(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3页的“倍的认识(2)”。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理解倍数的意义,能够用倍数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二是能够用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倍数的意义,会用倍数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用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数的意义,会用倍数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除法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卡片。

学具:练习本、笔、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找出一些成对的物体。

2. 请学生说出一对物体之间的倍数关系,如桌子是椅子的2倍。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通过挂图和卡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的意义。

如展示3个2,然后问学生:“3个2是2的几倍?”学生回答:“3倍。

”2. 讲解除法的意义,如展示20,然后问学生:“20是5的几倍?”学生回答:“4倍。

”3. 让学生进行一些除法计算,如20÷5=4,10÷2=5,30÷6=5,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的概念。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如30÷6=5,20÷5=4等。

2. 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答案,并解释答案的得出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倍数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其他方法吗?板书设计:倍的认识(2)1. 倍数的意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作业设计:答案:桌子是椅子的2倍,椅子是桌子的1/2倍;书本是桌子的1/4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师: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情景图)
学生可能会说:
生1:图中有6只兔子,其中3只黑兔子和3只灰兔子。
生2:图中共有6根水萝卜,2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
……
师:图中的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课件演示对比过程)
师:请你画一画,白萝卜的根数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
重点
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教学
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
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备课时间:2014年10月19日(第九周)
主备人:曹晓燕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的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具体意义。
教学
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白萝卜有10根,每2根圈成一组,可以圈成5组,说明10里面有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对于解答正确、叙述条理清楚的学生给与表扬和鼓励。
2、教学例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瞧,老师把同学们值日的场面用相机拍摄下来了,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摆了12根小棒表示擦桌椅的12个人,又摆了4根小棒表示扫地的4个人,这样很容易看出擦桌椅的12人里面有3个4,也就说
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12是4的3倍,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生2:我们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12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4人,每4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12人圈成3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
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说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境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倍”的概念。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为得出用乘法计算作铺垫。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课题)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53页练习十一,第1题。
板书设计: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擦桌椅●●●●●●●●●●●●12里面有几个4
扫地○○○○12是4的3倍
12÷4=3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5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
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