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导学案

合集下载

《虞美人》 导学案

《虞美人》 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煜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虞美人》中所表达的情感。

2、赏析《虞美人》的艺术特色,包括词句的运用、意境的营造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虞美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词中所抒发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分析词中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难点体会词中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

把握词的整体意境和艺术风格。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煜(937 年 8 月 15 日-978 年 8 月 13 日),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2、创作背景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四、文本解读1、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3、词句赏析(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以春花秋月的无尽循环,反问何时才能结束,实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往事知多少”一句,回忆往昔的繁华与美好,更凸显出如今的凄凉与孤寂。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课题】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第三单元 3《虞美人》【学习目标】:1、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把握词作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作者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难点】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资料链接】:1、词牌《虞美人》来历: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

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

2、介绍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蓬居士,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史称李后主。

他继位时(961),南唐已对宋称臣,处于属国地位。

李煜在位十五年,不修政事,屈辱苟安,沉湎于奢靡逸乐的宫廷生活。

975年,宋灭南唐,李煜肉袒投降,成为阶下囚。

相传978年的七夕之夜,即他的生日这一天,他写下《虞美人》一词,并命乐伎演唱。

宋太宗知道后,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

《虞美人》一词便是李煜的绝命词。

【自主学习】:诵读全词,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1、划分节奏,找出韵脚。

2、从词中找出一个概括词人此时心情的词语。

【课堂导学】:1、《探究讨论》一第1题。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只是朱颜改--(“朱颜”是指什么)5、那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

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

那么,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可从意境,或对比手法,或比喻手法来思考)6、《探究讨论》一第2题。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

第14课虞美人导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其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2.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李煜(937~978),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亡国后其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有《虞美人》《玉楼春》《长相思》等。

2.作品背景此词作于978年,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古人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3)“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4)称制:封建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往往需要皇后或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这被称作女主临朝称制。

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虞.美人(yú) ②李煜.(yù)③玉砌.(qì) ④晌.午(shǎnɡ)2.词语解释(1)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2)不堪.回首堪:禁得起,受得起(3)雕栏玉砌....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代指南唐的宫殿(4)只是朱颜..改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3.词类活用小楼昨夜又东风..(名词作动词,刮起了东风)4.特殊句式倒装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常语序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是状语后置,宾语前置)5.默写填空(1)李煜在《虞美人》中用“”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形象、真切、深刻。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制作人虞美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词人的生平,理解个人生活遭遇对作品风格的影响,把握艺术形象,探究表达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词人,反复诵读词作,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共同探讨词的意境及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词人深切的情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知人论世李煜:字崇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

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开宝八年(975)南唐都城金陵被宋兵攻破,李煜被押解北上,软禁为囚。

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所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三、拓展阅读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译文:有多少憾恨呀,都在昨夜的梦魂中。

梦里的情景,好像又回到从前在皇室上苑游乐一样,车马奔驰,络绎不绝。

而繁花在春风中摇曳,明月在春风中映照,景象多么旖旎啊!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四、巩固诊断A层次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通过深入学习《虞美人》,掌握其词牌特点和基本结构,理解李煜作为南唐后主的历史背景与创作心境。

其次,品味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精妙词句,感受其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表达,领略李煜在词坛上的卓越成就。

再者,通过对《虞美人》的赏析,提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最后,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永恒价值。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虞美人》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朝代的著名词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

2. “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本指_______、_______等美好的事物。

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朱颜”指的是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对《虞美人》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过去欢乐自由的生活。

B.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忧伤。

C. “雕栏玉砌应犹在”暗示了词人昔日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奢靡。

D. “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的绵长与深重。

2. 关于《虞美人》的主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B. 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C. 体现了词人对国家兴亡、身世浮沉的深沉思考。

D. 反映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三、简答题1. 请分析《虞美人》中词人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比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三、全诗译文《虞美人》全诗译文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年年都有,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过往的多少事,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虞美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

②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①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配乐)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

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后主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感悟1、学生集体朗读2、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比较评价。

3、老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

(1)、注意把握节奏(2)、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3)、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

如: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4、要求学生再读三、整体感知1、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表现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

2、从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词人的故国之思?明确:(1)、“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东风自故国吹来,春水向故乡流去。

)(2)、“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宫如云的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列举写月的诗词,领悟月的意象,“思想怀人”的沉淀意义)四、精读细品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这首词哪个字可概括情感呢?(学生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3、这层层叠叠、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词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1)、用春花秋月表现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 2.理解词中的表达出的“愁”的内涵。

【学习重难点】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

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2、《虞美人》译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教学过程】《虞美人》(一)诗词欣赏1、哪一个词能概括全词的情感核心?具体怎么表现的?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再举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当堂检测】【教师讲解用】《虞美人》1、“愁”A、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C、离家之痛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2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导学案1

虞美人导学案1

《虞美人》导学案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要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词的意境美,情韵美。

2. 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鉴赏诗词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欣赏古词,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再加以播放歌曲,使学生沉浸在忧伤的乐曲中,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教学设计:一、预习检测。

1、了解李煜和时代背景二、整体感知(一)问题:本词的情感核心是哪个字?词中哪个字最能概括产生这种情感原因?(二)问题: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么样写“愁情”的?提示:从前六句中的三组对比入手。

明确答案:一次对比春花秋月————往事知多少(短暂无常)—----(永恒不变)实(现实)———虚(回忆)往事之叹,往事之哀,感慨万端。

二次对比小楼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永恒不变)————(短暂无常)实(现实)————虚(过去)亡国之痛,悲愁满胸。

三次对比雕栏玉砌————朱颜改(没变)————(人变)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悲痛之情铺天盖地。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写愁的千古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明确答案:用春水来比喻愁,•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之多;•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之绵长。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将愁情化为绵延不尽的春水,喷薄而出,不可遏制。

四、赏析李煜的《浪淘沙》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虞美人》导学案高二语文编者:林正姿【学习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3、深刻地体会词人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的情感。

【学习重点】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学习难点】深刻地体会词人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的情感。

【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词中帝,亡国君)1、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李后主。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15年。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封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李煜因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才养成他非常率真任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像贾宝玉的类型。

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没有心机,不懂政治上的尔虞我诈,而成为一个无能昏庸的君主;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生活豪华奢侈,没有节制,而导致国破家亡。

也因为率真任性,所以,即使在亡国之后,他仍然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有所反省和节制。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封作违侯命,由国君降而为俘虏,穿戴白衣白帽,开始屈辱的后半生。

他曾经对旧日宫女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又对当时已成为宋臣的旧臣说:“悔不该错杀了潘佑、李平。

”潘佑、李平都是因为在南唐灭亡前向李煜直谏被杀。

当时这位旧臣听见后主在这种情景下还说这种话,吓得不敢吭声。

后来宋太宗问及,徐铉不敢隐瞒,据实说了李煜的话。

宋太宗听了,于是,对李煜有了猜忌之心,据说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公元978年七月初七,这天既是乞巧节,又是李煜的生日。

后主,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写下了《虞美人》词。

也就在这个晚上,它传到宋太宗耳中,太宗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

2、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

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通用10篇)

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通用10篇)

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通用10篇)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难点词中三次对比、隔句相承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

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

争取当堂成诵。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

另外,可以引入他的《相见欢》、《乌夜啼》进行延伸阅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江水图》,并配乐低沉哀怨的音乐。

教师讲李煜的故事。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真挚情感。

2、结合诗句,理解、运用诗歌表达技巧。

知识链接:作者、文题、背景介绍1、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2、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亡国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写出了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则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风格沉郁苍凉。

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3、词牌《虞美人》(1)虞美人: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2)词牌名——虞美人: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资料助读(一)【知人】“千古词帝”——李煜李煜(937-978),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李煜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

宋开宝八年(975),宋军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两年后去世。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闲愁,风情绮丽,婉转缠绵。

后期诗词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二)【论世】故国难忘,一曲夺命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年后,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生日七月初七晚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年仅41岁。

二.整体感知这首词中,作者吟咏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 。

全词脉络如下:三.要点导学【要点一:把握内容,归纳主旨】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应犹在又东风往事知多少⎩⎪⎨⎪⎧ 不堪回首只是朱颜改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二:梳理思路,鉴赏表现手法】1.《虞美人》前六句在章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评析。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四.小结:直抒胸臆,比喻贴切生动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既有词人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帝王之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发出的痛苦哀叹,也有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

李煜《虞美人》导学案关键信息:1、导学案的适用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学案的学习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习《虞美人》的重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虞美人》的难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导学案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习成果的评估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学习目标111 了解李煜的生平背景及创作风格,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12 准确诵读并背诵《虞美人》,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113 品味词中意象,理解词人的情感内涵。

114 掌握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12 重点内容121 词中情感的细腻表达,如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2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赏析,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3 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春花秋月”“雕栏玉砌”等。

13 难点内容131 理解李煜复杂深沉的情感,体会其作为亡国之君的特殊心境。

132 分析词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效果,如比喻、对比等。

133 探讨词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词坛的影响。

14 学习方法141 自主预习141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煜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

1412 初读《虞美人》,标注出生字词,初步理解词义。

142 课堂学习1421 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讲解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142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1423 做好笔记,记录重点知识和老师的分析思路。

143 课后复习1431 背诵《虞美人》,巩固记忆。

1432 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1433 拓展阅读李煜的其他词作,加深对其创作风格的理解。

15 学习成果评估151 课堂表现1511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积极性。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用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用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步骤一、介绍词的一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二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相传李煜在七夕之夜(也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闻之大怒,赐给他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三、研读(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⒈“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虞美人 导学案

虞美人 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人论世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体验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找意象来体会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难点:结合时代特点,理解作者的感受。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课前预习1、词的一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2、词牌名《虞美人》的来历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

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

3、作者与背景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相传生于天祚三年七月初七,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

太平兴国三年秋七月八日于京师里第卧疾而卒,一说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精于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相见欢》等。

被誉为“千古词帝”。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虞美人导学案(定案)

虞美人导学案(定案)

《虞美人》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内容,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再研读本学案。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3.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反复诵读并背诵,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案】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自主解决基础知识。

一、词的基本知识“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

二、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三、走进作家李煜,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世称李后主。

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组别编写人及校对人:王国瑛
《虞美人》主题导学案
【学习主题】
李煜词的愁情及表现手法
知识:了解词人经历及时代特点;诵读感知;体会情感。

能力:探究李煜词复杂的愁情;分析词中所运用的手法。

情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乐观、积极健康情感;培养审美意识,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自主学习】
1、作者: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2、写作背景:978年7月7日,正是他42岁生日,这时他已在汴梁呆了三年了,他那美丽的南唐国土早已成了大宋的州郡,他自己也过这囚徒般的屈辱生活,他把满心的愁苦写成了这首绝望的虞美人,当宋太宗听到他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时,认为他有复国之心,便命人将他毒死.可见这首词是他的绝命词。

3、词牌--虞美人:《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相传当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

【合作探究】
1、这首词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创设了哪几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请大家体味“只是”二字,如果换成“可惜”行不行?通过哪几方面写出了“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自古以来写愁的名句,它好在哪里?
【拓展导学】
辩论:
A组:有人说李煜的“愁”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
B组:也有人说这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可以理解你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当堂检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题:比较鉴赏《相见欢》与《虞美人》情感表现的异同?
【总结反思】
表现手法:
李煜词作愁情产生的原因:
【课后延伸】
选取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两种表现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虞美人》这首词改写成不少于600字的美文。

【课外补充】
文段品读
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壁辉煌的宫殿,一个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

契丹,他也求过了。

眼看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的铁蹄之下,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一路呜咽,北上东京,过着被囚禁的生活,朝夕以泪洗面。

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着一弯残月,他慢慢回转身来,眺望南方千里河山,失落的泪水滑落在他的手臂上,多年郁积的愁绪喷薄而发,吟唱出最为绝望的悲歌。

宋太宗闻之大怒,一杯毒酒,结束了年轻君主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