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大纲(含实践)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网络的大规模全球互联趋势,以及人们的社会与经济活动对计算机网络依赖性的与日俱增,不但使计算机网络管理成为计算机网和电信网研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对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有所了解和认识,进而学会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前沿。
它综合运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
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之前,应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原理、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等相关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理论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有一个系统的、较全面的了解;首先要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使用方法;掌握日常的网络管理及维护;知道网络管理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实现技术,国际标准、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向等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内容;知道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现状;了解网络安全策略以及网络安全体系的架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
了解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具有较系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知识,并在实际应用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维护能力;具有一定的防范非法入侵、维护系统安全性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性质: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之一,是信息管理中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工具,是本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目的: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一些常见的安全应用工具。
使学生在掌握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和适应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加密、数字签名、消息认证、密码协议等网络安全机制,并能够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工具进行安全防护,为以后开展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使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掌握常见几种攻击方式的攻击原理;了解低层协议和高层协议的安全性;能利用单钥和双钥密码算法对明文进行加密和解密;理解消息认证、数字签名、密码协议等安全机制的原理;能利用数字证书、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工具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行防护。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一)教学目标《网络信息安全》主要讲授当今网络环境下常见的网络攻击形式和安全体系结构,密码学基础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单钥和双钥密码体制及算法的讲解以及课下实验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对安全机制和安全工具应用的讲解,构建学生在该领域的理论体系结构,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威胁、安全防护、安全攻击分类及形式、安全体系结构等概念,理解并能熟练应用简单代换密码(单表密码和多表密码)及置换密码对消息进行加密和解密。
了解DES对称加密和RSA非对称加密算法。
掌握数字签名、消息认证安全机制。
理解并掌握消息认证、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工具的原理。
培养学生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体系化知识结构,初步具有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行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意识。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南,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并学习相关的技术与知识。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信息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常见网络安全威胁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4. 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模块一】网络安全概述1.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定义和意义2. 网络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3. 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与风险4.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模块二】密码与加密技术1. 密码学基础知识2.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算法3.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4. 隐私保护与数据加密实践【模块三】网络安全防御与检测1.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2. 网络访问控制与安全策略3. 恶意软件与病毒防范4. 安全事件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块四】网络安全管理与认证1. 网络安全管理概述2. 安全策略与漏洞管理3. 安全认证与合规性管理4. 网络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授课、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2. 实践: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供具体的实践环境和问题解决方案。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的安全事件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小测:每节课结束后进行简短的小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与实验报告:布置相关的作业和实验任务,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期末考试:对全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教材作为基础教学资料。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
信息技术网络安全课程大纲
信息技术网络安全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1.2 目标与主要内容1.3 课程特点二、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大纲3.1 教学目标3.1.1 知识目标3.1.2 技能目标3.1.3 情感目标3.2 教学内容3.2.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3.2.2 网络安全概念与原理3.2.3 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 3.2.4 网络安全管理与规范 3.3 教学方法3.3.1 理论讲授3.3.2 实践操作3.3.3 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 3.4 教材与参考书目3.4.1 主教材3.4.2 参考书目3.5 教学安排3.5.1 理论课程安排3.5.2 实践课程安排3.6 评估方式3.6.1 平时表现3.6.2 作业与实验报告3.6.3 期末考试四、学习资源与设施支持4.1 学习资源4.1.1 图书馆4.1.2 学习资料与网络资源 4.2 设施支持4.2.1 实验室4.2.2 计算机设备与软件4.2.3 网络连接五、考核与评价5.1 考核方式与比例5.1.1 平时成绩比例5.1.2 期末考试比例5.2 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5.2.1 优秀5.2.2 良好5.2.3 中等5.2.4 及格5.2.5 不及格六、教学团队6.1 教师资格与经验6.2 助教与辅导员支持七、学科发展与前景7.1 学科发展态势7.2 就业与职业发展结语以上是《信息技术网络安全课程大纲》的内容安排。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以及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安全的概念与原理,并具备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课堂讨论,以便加深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辅导员组成,他们将提供全面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迎接更广阔的学科发展与就业前景。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课程中提供的学习资源和设施支持,并通过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技能,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防护方法和安全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了解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行为。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审查能力,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5.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述1.1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1.2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3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威胁与挑战2.网络攻击与防护2.1 病毒、木马和蠕虫的攻击与防范2.2 黑客攻击与网络防护2.3 伪造、欺骗和拒绝服务攻击的防范2.4 数据泄露与信息安全防护2.5 网络安全日常操作技巧与建议3.网络安全法律法规3.1 《网络安全法》及其相关规定3.2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法律责任和义务3.3 青少年网络保护相关法律法规4.信息获取与处理4.1 批判性思维与信息鉴别能力4.2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引擎4.3 网络信息的选择、分析与处理4.4 学生作为信息创造者的权利与责任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的危害。
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4.实践教学法:通过网络模拟、攻防演练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
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综合能力。
七、教学资源1.教材: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参考书2.网络资源:网络安全文献、案例、教学视频等3.实验设备:网络模拟器、防火墙等八、教学环境1.教室:配置网络连接和多媒体教学设备2.实验室:提供实际操作和实验平台九、教学安排1.课程时长:本课程共计36学时2.教学进度:根据内容安排,每周2-3课时,为期12周完成全程教学。
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自考资料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1、什么是网络安全。
P2答: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及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篡改和漏露,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2、网络安全具备哪五个方面特征。
P2 答: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
3、什么是安全威胁,安全威胁对什么造成破坏答:安全威胁:指某个实体 ( 人、事件、程序等 ) 对某一资源的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靠性等可能造成的危害。
4、信息通信中的4种威胁。
P3 中断、截获、篡改、伪造5、简述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的内容以及涉及到哪些方面。
P 6安全策略是指在某个安全区域内,所有与安全活动相关的一套规则由此安全区域内所设立的一个权威建制。
答:网络安全策略包括:对企业的各种网络服务的安全层次和用户权限进行分类、确定管理员的安全职责、如何实施安全故障处理、网络拓扑结构、入侵和攻击的防御和检测、备份和灾难恢复等等。
涉及到4种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安全管理策略。
6、P2DR模型的4个主要部分。
P8:策略、保护、检测、响应7、简述PDRR模型的基本思想。
P10 答:PDRR模型包括防护、检测、响应、恢复。
PDRR引入了时间概念, Pt 为系统受到保护的时间, Dt 系统检测到攻击所需时间,Rt 系统对攻击进行响应所需时间,当 Pt > Rt + Dt 时,系统有能力在受到攻击后快速的响应,保证系统被攻破前完成检测和响应,因此系统是安全的。
8、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种概念框架,它是 7层结构,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它直接为网络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P139、OSI 的五种安全服务: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不可否认服务。
OSI协议的三个主要概念:服务、接口、协议。
P14-15 10、OSI模型的8种安全机制: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通信流量填充机制、路由选择控制机制、公证机制。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详版)
《网络信息安全》教学大纲学时数:(理论学时)42+(实验学时)18编写日期:2005年5月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详细地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概述、操作系统安全、黑客攻击与防范、计算机病毒、防火墙技术、密码学、VPN技术、入侵检测、构造网络安全体系、数据备份、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计算机犯罪与取证等。
根据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具体应付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公安信息化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主要应掌握以下内容:(一)网络安全现状与需求、安全防范的必要性;(二)几种常用的加密算法:传统的加密方法,数据加密标准DES,公开密钥加密算法,RSA加密方法;(三)病毒的作用机制及其防护(四)深入理解主要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Windows 98/NT/2000、Unix等)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五)常见黑客技术及防范措施(六)防火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基本准则(七)VPN的概念和核心技术。
着重掌握实现VPN的第二层隧道协议、第三层隧道协议。
(八)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分类、部署及常用技术,着重掌握Snort入侵检测系统(九)掌握数据备份的方法、RAID技术及基于SAN的备份系统(十)信息隐藏的概念、模型及方法及数字水印攻击技术(十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分类、特点及计算机取证技术2、素质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够运用独立解决在网络安全方面遇到的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
3、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够维护网路服务器的安全以及个人电脑的网络安全。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基本内容: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概述1.1计算机网络概述1.2网络安全概述第2章操作系统安全2.1漏洞和后门2.2UNIX系统安全▲2.3Windows NT/2000系统安全第3章黑客攻击与防范3.1黑客的影响和危害3.2黑客的特点及攻击手段▲3.3黑客的防范第4章计算机病毒4.1概述4.2蠕虫病毒4.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4.4病毒程序实例分析第5章防火墙技术5.1防火墙的概念5.2防火墙的构成▲5.3防火墙设计5.4分布式防火墙技术第6章密码学6.1密码学概述6.2经典密码学▲6.3对称加密技术▲6.4公钥密码体制第7章VPN技术7.1VPN概述7.2VPN主要技术▲7.3第二层隧道协议——L2F,PPTP和L2TP ▲7.4第三层隧道协议——GRE和IPSec 第8章入侵检测8.1概述8.2入侵检测系统分类8.3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8.4入侵检测技术▲8.5Snort入侵检测系统第9章构造网络安全体系9.1网络安全体系概述9.2设计网络安全体系9.3网络安全方案的实施9.4网络安全管理9.5证券行业网络安全方案介绍第10章数据备份10.1概述10.2数据备份系统▲10.3基于SAN的数据备份系统10.4基于因特网的数据备份技术10.5归档和分级存储管理10.6数据容灾系统第11章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11.1信息隐藏▲11.2数字水印技术▲11.3水印攻击▲11.4数字指纹技术第12章计算机犯罪与取证▲12.1计算机犯罪▲12.2计算机取证2、基本要求:网络安全现状与需求、安全防范的必要性;几种常用的加密算法:传统的加密方法,数据加密标准DES,公开密钥加密算法,RSA加密方法;病毒的作用机制及其防护主要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Windows 98/NT/2000、Unix等)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常见黑客技术及防范措施防火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基本准则VPN的概念和核心技术。
2024年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术。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正确识别并应对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2. 掌握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原理,了解主要的威胁类型和攻击手法;3. 熟悉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和相关标准,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4. 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工具和技术,能够进行安全漏洞评估和应急响应;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参与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三、课程内容1.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网络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法律与法规2. 网络攻击与防御- 网络攻击类型与原理- 常见的黑客技术和入侵手法 -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3.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与标准 - OSI安全体系结构- 认证与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标准与协议4. 安全技术与工具- 加密与解密技术- 网络安全扫描工具- 安全日志与事件管理5. 安全漏洞评估与应急响应 - 安全漏洞评估方法与工具- 网络应急响应流程- 恶意代码分析与取证技术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授,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技术。
2. 实验实践:开展网络安全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攻防技术和安全工具的使用。
3. 课程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安全项目,提升解决问题和协作能力。
4.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开展网络安全话题的讨论和研究,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与创新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对实验内容、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3. 课程项目:参与课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撰写。
4.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李小川、刘伟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年。
网络安全与管理大纲
网络安全与管理大纲网络安全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保护网络系统的数据、信息和网络安全,并提高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大纲。
一、导论1.1 网络安全与管理的概述1.2 网络安全与管理的意义和目标1.3 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发展趋势二、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与管理2.1 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2 网络设备的选型和配置2.3 网络性能的监控和优化2.4 网络故障的排除和恢复三、信息安全管理3.1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3.2 信息风险评估与处理3.3 信息安全政策与制度3.4 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3.5 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四、网络安全技术4.1 网络访问控制与认证4.2 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4.3 病毒防护和恶意代码检测4.4 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4.5 网络安全监测和日志管理五、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5.1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5.2 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流程5.3 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5.4 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应急响应六、网络安全法律与规范6.1 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责任6.2 网络安全监督与管理机制6.3 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6.4 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与规范七、网络安全与管理案例分析7.1 网络安全事件案例分析7.2 网络攻击与防御案例分析7.3 网络安全管理实践案例分析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大纲主要涵盖了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与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网络安全法律与规范以及网络安全与管理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和管理服务。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P180漏洞:系统中的安全缺陷,漏洞可以导致入侵者获取信息并导致不正确的访问。
防火墙:是指隔离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它能挡住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和入侵,保障内部网络的安全。
P180数据驱动攻击:入侵者把一些具有破坏性的数据隐藏在普通护具中传送到Internet主机上,当这些数据被激活时,就会发生数据驱动攻击。
P211一个合理的反病毒方法应该包括检测、识别和清除。
P244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和基于模型推理的入侵检测概念
完善的DDOS攻击体系分成三层,分别是主控端和代理端攻击者
盲签名是签名者在看不到文件的前提下完成的签名。
理服务技术优点有实现身份认证、能对内部网络屏蔽、实现访问控制。
P290网络管理中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的概念。
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及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者恶意的破坏、篡改和泄密,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标志网络用户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用来在网络通信中识别通信各方的身份。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人拥有一个身份证一样,能表明持证人的身份。通常是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即CA中心签发的。
包过滤防火墙的发展阶段中第一,二、三四代防火墙.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性,在SNMP返回差错状态是readOnly表示只读,noSuchName是没有这个访问变量。
能用来改善HTTP协议无状态性能的是Cookie。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实施和监控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不受恶意攻击、破坏、篡改和泄露的管理工作。
信息是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密、企业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安全。
因此,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风险评估:通过对信息系统和网络的风险进行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确定信息安全的重要程度,为后续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二、安全政策与标准: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标准,明确安全目标和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促使组织和个人按照安全要求开展工作。
三、安全策略与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计划,明确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实施步骤和时程,确保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安全控制与防护: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控制体系,包括物理控制、逻辑控制和管理控制等,限制非授权的访问和操作,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入侵。
五、安全监控与应急响应: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对信息系统和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志记录,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和威胁,减少损失和影响。
六、安全教育与培训: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安全文化,推动安全管理的深入开展。
七、安全评估与改进: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补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漏洞,完善安全控制和防护措施,提高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加强技术与管理手段的融合,提高防范和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保证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有效运行。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我们应当重视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要求,加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并根据需要掌握相应的安全技术和知识,为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1004
网络安全复习资料第1-2章1、计算机网络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信息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2、网络安全的五个属性: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3、网络安全威胁定义:指某个实体对某一网络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可靠性,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安全威胁分为故意的和偶然的。
4、哪种威胁是被动威胁“截获,纂改,伪造,主动的是:中断5、安全威胁的主要表现形式:授权侵犯,旁路控制,拒绝服务,窃听,电磁泄漏,非法使用,信息泄漏,完整性破坏,假冒,物理浸入,重放,否认,资源耗尽,业务流分析,特洛伊木马,陷门,人员疏忽,6、什么是重放:出于非法目的而重新发送截获的合法通信数据的拷贝,7、什么是陷门:在某个系统或文件中预先设置的“机关”,使得当提供特定的输入时,允许违反安全计策。
8、网络安全策略包括哪4方面: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安全管理策略。
9、安全访问策略就是一组用于确认主体是否对客体具有访问权限的规则。
10、P2DR模型的4部分,它的基本思想:一个系统的安全应该在一个统一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应用各种安全技术对系统进行保护,同时利用检测工具来监视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并通过适当的响应机制来将系统调整到相对“最安全”和“风险最低”的状态。
11、PDRR模型的4部分:防护,检查,响应,恢复。
12、常用网络服务有哪些,它们的作用。
:Telnet. FTP E—Mail www DNS13、安全访问策略就是一组用于确认主体是否对客体具有访问权限的规则。
14、IP头结构::版本,头长度,服务类型,风包总长度,标示,标志,分段偏移,生命期,头部检验和,源IP地址。
15、TCP头结构:源端口,目的端口,顺序号,确认号,头长度,16、ping 指令的功能:是用来检测当前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连同情况。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doc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 (4)二、课程教学要求 (4)三、课程教学重、难点 (5)四、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5)五、课程教学内容 (5)第1章基础篇 (5)①网站原理及漏洞可能产生处②各种脚本的特性③常见错误理解纠正④各种常用协议讲解(HTTP协议为主》常见后门检测及反击第2章理论篇 (6)①xss漏洞详细讲解及防御②csrf漏洞讲解及防御③sql注入漏洞讲解及防御④上传漏洞讲解及防御⑤命令执行漏洞讲解及防御⑥文件包含漏洞讲解及防御⑦ssrf漏洞讲解及防御⑧XXE注入漏洞讲解及防御弟3早工具扁(Dburp suite 讲解②awvs讲解③appscan讲解④sqlmap讲解⑤beef 讲解⑥metasploit 讲解⑦nmap讲解⑧hydra 讲解⑨kali下其他优秀工具讲解⑩国产优秀工具讲解⑪分享各类实用脚本第4章编程篇 (7)①PHP编程基础②PHP代码审计③基础+CI ickJacking 讲解④Python编程及安全脚本开发第5章业务篇 (7)①任意账户登录②任意密码更改③任意账户注册④敏感信息泄露支付逻辑问题第6章提权篇 (8)①利用数据库提权②本地溢出提权③远程溢出提权④创建持久后门⑤Powershell在提权中的奇技淫巧六、学时分配 (9)七、课程考核方式 (9)八、教学任务分酉己 (9)课程名称: 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
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是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工作的必备知识。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计算机网络是目前信息存储、获取、传递、交换、应用的一个主要媒介,是信息安全的主要阵地。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对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掌握实现信息安全的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文档范本一、引言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是一个组织内保护信息和网络免受威胁的全面策略。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指南,帮助组织确保信息和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政策1.目标与范围1.1 确定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范围1.2 确定相关方和关键参与者2.授权2.1 定义与信息与网络安全相关的责任和职权2.2 确保相关职员具备必要的安全认证3.风险评估与管理3.1 确定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3.2 开发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威胁4.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4.1 制定信息与网络安全教育培训计划4.2 提供培训和教育资源5.安全框架5.1 确立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框架和对策5.2 开发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流程和规范6.安全策略执行和监控6.1 实施信息与网络安全控制措施6.2 监测和评估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7.事件响应和恢复7.1 准备以应对信息与网络安全事件7.2 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和应急响应程序8.安全评估与审核8.1 定期评估信息与网络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8.2 进行安全审计评估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2.附件2:风险评估与管理表格样本3.附件3:安全培训和教育资源清单4.附件4:安全策略执行和监控检查表6.附件6:安全评估和审核程序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安全:指确保信息得以保密、完整和可用的措施和技术方法。
2.网络安全:指对网络系统、网络应用及网络设备、网络数据等实施的保护措施。
3.风险评估:通过对威胁和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
4.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组织成员对信息与网络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5.安全框架:组织内部制定的一系列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政策、流程和规定。
6.事件响应:指对信息与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应对措施的执行。
7.安全评估:通过对信息与网络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8.安全审计:对信息与网络安全策略、控制措施及相关操作进行独立审核的过程。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1. 介绍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安全策略、措施和管理机制,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确保信息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必须关注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2. 信息与网络安全威胁信息与网络安全威胁包括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攻击和风险。
内部威胁主要来自组织内部员工或合作伙伴的故意或不慎的行为,例如数据泄露、滥用权限、内部间谍等。
外部威胁则包括各种恶意软件、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
这些威胁可能导致金钱和声誉损失、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
3.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为了有效应对信息与网络安全威胁,组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策略和措施。
下面几个关键的策略:3.1 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是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安全威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评估组织的安全风险,可以识别出各种潜在的威胁和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3.2 安全意识培训在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中,人员是最薄弱的一环。
组织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他们识别各种安全威胁、了解安全政策和规范,并提供相关的应急响应和处理指南。
3.3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是指限制用户或设备对信息和系统的访问权限。
组织需要制定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密码策略、多重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信息和系统。
3.4 加密和数据保护加密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保护方法,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组织需要根据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采用适当的加密算法和保护措施,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3.5 安全监控和响应安全监控是指对信息和网络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和威胁。
组织需要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入侵检测系统、日志分析系统等,以及相应的安全响应机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和处置安全事件。
4.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的挑战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大纲(含实践)
苏州大学编(高纲号 0663)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一书共分为12章,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安排为:第一章为绪论;第2章是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第3~7分别为:传统密码体系、序列密码、分级密码体系、公钥密码体系、现代网络高级密码体系;第8章为密钥管理技术;第9章介绍网络通信安全保密技术与实现;第10~12章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测试工具与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协议与安全管理。
(二)设置本课程的目的面对严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威胁,加速培养电子政务领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的防范意识已经刻不容缓。
设置《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课程的目的:使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规律和发展;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安全基础设施、安全技术与应用以及安全政策和管理。
(三)学习本课程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应考者较好地认识和解决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具体要求为:1、需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理论、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密码学等。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将所学的相关信息安全知识与实际的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相结合。
3、由于密码学中的加密算法是基于复杂的数学理论,对于电子政务专业的应考者只要求大概理解,不作深入学习。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从最基本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概念出发,侧重围绕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介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密码理论、加密技术、消息鉴别与身份认证、安全协议、密钥管理、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病毒防护、电子商务安全。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1.4 参考文献2、信息与网络安全政策2.1 安全政策的目标与原则2.2 管理层责任2.3 员工安全意识教育2.4 安全政策的评估与修订3、组织结构与职责3.1 安全团队组织结构3.2 安全人员职责4、风险评估与管理4.1 风险评估方法4.2 风险管理策略4.3 风险监测与应对措施5、安全控制措施5.1 访问控制5.2 身份认证与授权5.3 数据保护与加密5.4 安全日志管理5.5 安全事件响应6、网络安全管理6.1 网络拓扑与架构6.2 防火墙配置与管理6.3 网络设备安全配置6.4 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6.5 无线网络安全管理7、应用系统安全管理7.1 应用系统开发与测试安全 7.2 应用系统审计与监测7.3 漏洞管理与修复7.4 应用系统备份与恢复8、物理安全管理8.1 机房与设备安全8.2 出入口控制8.3 系统备份与数据存储安全9、供应商与合同管理9.1 供应商选择与审核9.2 供应商安全合规要求9.3 合同管理与监督10、应急响应与业务连续性计划 10.1 应急响应流程10.2 业务连续性计划10.3 业务恢复与测试11、监控与合规11.1 安全审计11.2 合规性评估11.3 内部审计附件:附件二、风险评估工具附件三、安全事件响应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12、法律名词2:注释23、法律名词3:注释3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一至附件三。
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实践
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实践一、信息安全1.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资产、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2.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1)保密性:确保信息不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个体或组织。
(2)完整性:确保信息在传输、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损坏。
(3)可用性:确保授权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和使用信息。
3.信息安全风险(1)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的因素。
(2)风险评估: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信息安全的影响程度。
(3)风险控制: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4.信息安全防护措施(1)物理安全:保护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等物理资源不受损害。
(2)技术安全:采用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保护信息安全。
(3)管理安全:制定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5.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等。
二、网络管理1.网络管理概述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设备、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维护的过程。
2.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1)网络规划:根据业务需求,规划网络拓扑、设备选型等。
(2)网络配置:配置网络设备,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3)网络监控: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发现并解决问题。
(4)网络优化:根据网络运行情况,不断优化网络性能。
3.网络管理工具(1)网络监控工具:如SNMP、Nagios等。
(2)网络分析工具:如Wireshark、Tcpdump等。
(3)网络配置管理工具:如Cisco Prime、Juniper Networks JunosSpace等。
4.网络管理标准网络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OSI模型、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TCP/IP模型等。
5.网络管理发展趋势(1)自动化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网络管理的自动化。
(2)一体化管理:将网络管理与其他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相结合,实现一体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编(高纲号 0663)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一书共分为12章,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安排为:第一章为绪论;第2章是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第3~7分别为:传统密码体系、序列密码、分级密码体系、公钥密码体系、现代网络高级密码体系;第8章为密钥管理技术;第9章介绍网络通信安全保密技术与实现;第10~12章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测试工具与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协议与安全管理。
(二)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面对严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威胁,加速培养电子政务领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的防范意识已经刻不容缓。
设置《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课程的目的:使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规律和发展;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安全基础设施、安全技术与应用以及安全政策和管理。
(三)学习本课程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应考者较好地认识和解决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具体要求为:
1、需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理论、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密码学等。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将所学的相关信息安全知识与实际的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相结合。
3、由于密码学中的加密算法是基于复杂的数学理论,对于电子政务专业的应考者只要求大概理解,不作深入学习。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从最基本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概念出发,侧重围绕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介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密码理论、加密技术、消息鉴别与身份认证、安全协议、密钥管理、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病毒防护、电子商务安全。
2、掌握:网络安全策略、安全机制、安全服务理论、网络与通信安全、网络安全建模和形式化分析、主机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监测与安全审计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技术。
3、熟练掌握: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信息安全应急反应技术、安全性能测试和评估、安全标准、法律、管理法规制定、安全人员培训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第2章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不作考试要求)
第3章传统密码体系(不作考试要求)
第4章序列密码(不作考试要求)
第5章分组密码体系(不作考试要求)
第6章公钥密码体系
(一)课程内容
私钥密码(加密与解密用同一个密码)保存量大,且要靠秘密通道来传输,所以在网络中使用存在严重缺点。
本章学习公钥密码体系,主要学习RSA公钥密码体制。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公钥密码的背景、概念、特点及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考核与考核要求
1、领会:公钥密码
2、掌握:公钥密码的特点
3、熟练掌握:公钥密码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第7章现代网络高级密码体系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密码与安全协议、数字签名机制、身份识别协议、信息隐藏技术等。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模式:密码技术+认证技术、密码协议+安全协议。
(三)考核与考核要求
1、领会:网络密码与安全协议、数字签名、散列函数、零知识证明、身份识别协议、信息隐藏技术等基本概念。
2、掌握: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区别、数字签名的三个条件、不可否认数字签名方案、基于身份的识别方案、信息隐秘术、数字水印技术
3、熟练掌握:数字签名体制、基于身份的识别方案、X.509证书系统、数字水印技术
第8章密钥管理技术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学习密钥管理策略、密钥分配协议、密钥保护共享方案、密钥托管技术。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密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三)考核与考核要求
1、领会:密钥管理、密钥分配、密钥保护、密钥托管等基本概念
2、掌握:密钥管理策略、密钥管理的基本要素、公开密钥分发与秘密密钥分发、密钥保护与共享方案、密钥托管基本概念
3、熟练掌握:密钥生成方法、密钥保护、密钥托管技术实施
第9章网络通信安全保密技术与实现
(一)课程内容
网络通信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网络通信安全保密技术及其实施方案。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网络通信保密的技术和实施措施,并了解电子邮件安全、IP安全、Web安全、无线通信网安全。
(三)考核与考核要求
1、领会:网络通信安全保密、电子邮件安全、IP安全、Web安全和无线通信的概念
2、掌握:网络通信加密的形式、加密密钥分配管理、通信访问安全机制、电子邮件实现、IP安全实现、Web安全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实现
3、熟练掌握:保密通信基本要求、接入访问安全控制、SSL安全技术
第10章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全技术
(一)课程内容
真正的网络安全是集成各种系统的安全,即为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全。
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安全和具体软件平台的安全。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网络安全是一个集成系统的安全,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网络系统的各种安全技术。
(三)考核与考核要求
1、领会:网络系统安全、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访问控制、数据库安全、虚拟专用网(VPN)、公钥基础设施(PKI)、网络安全等级划分、网络系统安全评估等概念、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数据库安全需求、VPN安全实施、安全评估准则发展过程
2、掌握:网络系统的安全设计、网络系统软件安全措施、多级安全数据库防范措施、VPN 核心技术、PKI安全技术的工程实施、PKI技术的重要内容、网络信息安全测评与认证实施。
3、熟练掌握: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与设计、操作系统安全访问控制、政务网安全建设与管理
第11章网络安全测试工具与应用技术
(一)课程内容
对计算机实施安全防护是以对网络安全状况诊断为依据的,本章将介绍各种网络安全测试工具及其应用技术。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了解黑客的攻击情况及其如何检测网络安全状况,并采用相应的对策实现网络安全。
(三)考核与考核要求
1、领会:网络黑客、网络扫描测试工具、网络监听、防火墙、包过虑、代理技术、计算机病毒等概念。
2、掌握:网络黑客攻击特征、防黑客攻击几种防范技术、入侵检测系统、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本原因。
3、熟练掌握:防火墙安全性分析、漏洞扫描器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与消除。
第12章电子商务协议与安全管理
(一)课程内容
目前,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领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比较高,本章介绍了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和对应的措施。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子商务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以及实施方案。
(三)考核与考核要求
1、领会:电子商务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SL安全协议、SET安全协议、SET加密技术、SET 认证技术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电子商务安全要求、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服务、SET 电子支付流程、SET电子交易安全技术、智能卡实体应用
3、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电子商务安全策略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