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第4板块3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3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第三板块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学前启动真题体验——试考题·明考向1.(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答:解析: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盛年之时曾梦见他,欲行其道。
且孔子自称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周文化的重任,却因自身衰老而“不复梦见周公”。
“梦见周公”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参考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答:解析:这则材料在于说明德更重要还是才更重要,也就是德与才之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华,但如果“骄且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说明孔子在德与才之间更看重德。
参考答案: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论语·述而》)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假使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论语·泰伯》) 2.(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4板块3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1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语文
01
题型突破 1
02
题型突破 2
03
专题强化训练
浙江高考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考查从未间断,2014 年以前限考《论语》,2015 年考查 《孟子》,2016 年考查《墨子》。可以推知,考试范围应会再扩延,但一定是我国文化史 上的重要典籍。常见命题形式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 选段②中,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 的 一 种 是 “____________” ; 选 段 ① 中 , 孔 子 教 育 学 生 的 方 法 属 于 孟 子 所 说 的 “______________”。 【答案】 私淑艾 答问
(2019·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 子自道也。”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子子。”
(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 思想?
2.注意填空题的形式限制 多数填空题为了保证答案的不可争议,一般会用引号明确地标示给考生,所填词语 应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给出答题空格数的形式,进一步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语 只能是哪一个。对于这些形式上的要求,考生要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自己筛选词语的 重要标准。
简答题
(2018·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四文化经典阅读讲义
文化经典阅读Ⅰ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要求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简释:“传统文化经典”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作用并在现在仍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典籍,上至《论语》,下至《曾国藩家书》,涉及经史子集,浩繁庞大,但主要指“子”部分,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书籍,尤以《论语》为首为要。
加个括号特别说明了这一点。
“理解”“评价”点明了考查的重点:一是理解经典,二是评价经典。
无论是理解还是评价,都重在经典的思想文化内涵。
年份经典经典内涵题型及分值考点2013《论语·学而》《论语·宪问》君子之风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常识、经典思想理解2014《论语·季氏》《论语·公冶长》交友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思想概括和评价2015 《孟子集注》(朱熹)君子人格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名句背诵、重要概念理解2016 《墨子·节用》节用和为政填空题+简答题(5分)经典重要概念理解和思想概括2017《论语·公冶长》《论语·述而》教育填空题+简答题(6分)经典常识理解和句子内涵分析2018《论语·述而》《论语·泰伯》君子之风简答题+简答题(6分)重要词语理解、思想主旨概括1.考查范围:除2015、2016两年考其他经典外,全都考查《论语》。
2.考查材料:可以是单则,也可以是两则;可以是同一经典内不同章节的两则,也可以是不同经典的两则。
意在引导学习经典要善于内引外联,学会比较、迁移。
3.考查题型:总体来看,基本上一为填空题,1~2分;一为简答题,3~4分,前易后难。
4.考查能力:以理解、概括为主,兼及识记、分析、评价。
5.主要考点:经典文化常识、名句的识记;经典思想内涵的提取和理解。
1.(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浙江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化经典专题
文化经典专题根据(宁波“十校” 3月联考、湖州中学3月月考、诸暨市牌头中学3月模拟、温州市龙湾区龙湾中学返校考、衢州二中第一次模拟、高考语文模拟导航卷2-5)语文试卷汇编而成宁波“十校” 3月联考(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材料一: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论语》材料二:君子为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
一一孔丘十一代孙孔安国材料三:学以为己,君子儒也;学以为人,小人儒也。
一一程子材料四:推孔子之所谓小人儒者,不出两义:一则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
一则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
子夏之学,或谨密有余,而宏大不足。
一一钱穆《论语新解》21.子夏在“孔门十哲”中属于科代表人物。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常以阶级社会的等级区分,这里则是以为区别。
(2分)22.结合材料,谈谈“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
(4分)21.【答案】文学德行(或品行、道德、品德、品格等,写学习情况不给分。
)22.【答案】君子儒是学习道,即明白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小人儒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博取虚名,并到处炫耀。
君子儒学习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和品性的修养,小人儒学习是为了附炎趋势、沽名钓誉。
君子儒学习重视世道和义理,小人儒溺于典籍和章句训诂。
(写出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湖州中学3月月考10.阅读下面文言段落,回答问题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思想。
(2)孔子赞赏南宫适“禹援稷稼而有天下”的观点,却批评樊迟“学稼”“学圃”的请求,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孔子的为政观加以简析。
2020高考作文“传统文化”专题写作指导
【导语】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受人关注的,同时也是试卷中分值的一个项目。
整理了2020高考作文“传统文化”专题写作指导供大家鉴赏。
01“文化”释义“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龙应台语。
对于文化的界定,众说纷纭。
我们整合以下信息,作为诠释的依据和参考。
(1)“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中国大百科辞典"七》P1)(2)“文化: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金山词霸》)(3)“文化: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出的所有事物之总和。
一般意义上的亦即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人类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产物。
(刘在平、秦永楠主编《中国小百科全书"第四卷"人类社会(一)》P109)(4)“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当中,它凭借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成就,其中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方式和模式。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科学衍生的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以价值观尤为最重要。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其概念与定义的批评》)(刘在平、秦永楠主编《中国小百科全书"第四卷"人类社会(一)》P107)(5)“英、美传统的文化研究者将文化理解为既定事实的各种形态的总和,即将文化视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论争》P1)龙应台认为,所谓文化,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含答案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学前启动真题体验——试考题·明考向1.(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答:解析: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盛年之时曾梦见他,欲行其道。
且孔子自称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周文化的重任,却因自身衰老而“不复梦见周公”。
“梦见周公”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参考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答:解析:这则材料在于说明德更重要还是才更重要,也就是德与才之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华,但如果“骄且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说明孔子在德与才之间更看重德。
参考答案: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论语·述而》)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假使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论语·泰伯》) 2.(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思辨类技法精讲专题03传统文化类思辨作文
②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③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 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关键词:强与弱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材料引用毛泽东论“体育之效”语句,虽然不是 传统文化类,但是有传统文化的味道,特别是“不以强喜、不以弱悲”的论述, 具有很强的人生哲理。
近三年高考作文真题——思辨色彩
【2020年高考全国1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 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 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 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 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 “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材料审读】 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呈现三个引用内容,其中第三个引用“有人 说”,来自《中华圣贤经》的一幅对联,材料主体内容是“两联一言”。审读材料有 以下几点思考:
①李大钊名言与两幅名联放到一起,共同的话题是什么?(“苦与乐”。)
②三则材料放到一起,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格言联璧》提出话题“苦与 乐”,初步表达观点“苦境乐境要善处”;李大钊名言和《中华圣贤经》对联则从 “劳动”和“吃苦”两个层面回答问题,“怎样善处”。)
概念理解:
表层上是体育的强与弱,也就是身体的强与弱;深层是 由体育的强弱引申出更广泛的强弱之变,如:由体育锻炼 写到生命意志磨练的顽强,或写到人生思想成长的坚强, 或写到家国奋进的富强。
中心观点: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4板块3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3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解析)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浙江高考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考查从未间断,2014年以前限考《论语》,2015年考查《孟子》,2016年考查《墨子》。
可以推知,考试范围应会再扩延,但一定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常见命题形式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填空题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①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论语·先进》)②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④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注】①由:仲由,字子路。
求:冉求,字子有。
赤:公西华,字子华。
②兼人:好勇过人。
③财:同“材”。
④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
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选段②中,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种是“____________”;选段①中,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
【答案】私淑艾答问(2019·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4板块 3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1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方法指津] 1.注意填空处前后语境 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前后增设一些语言提示, 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凭借。考生要通过 对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帮助自己确定所填写的词语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 要求回原文寻找对应词语。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____” 一句的注释。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答:
答案:(1)浩然之气 (2)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 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 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2.注意填空题的形式限制 多数填空题为了保证答案的不可争议,一般会用引号明确地标示给考生,所填词语 应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给出答题空格数的形式,进一步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语 只能是哪一个。对于这些形式上的要求,考生要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自己筛选词语的 重要标准。
简答题
(2018·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答: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答案:(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 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 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化经典专题
文化经典专题根据湖州、嘉兴、宁波、台州、绍兴一中、绍兴市柯桥区、金华十校、温州市新力量联盟、衢州一中期末试卷汇编而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湖州市(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①。
(《礼记·曲礼上》)【注】①慑:胆怯,困惑。
21.第一则材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的现象发出的感叹。
(2分)2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礼”的认识及从中得到的启发。
(4分)21.礼崩乐坏名实不符22. ①“礼”是外在形式,“仁”是它的内核。
(1分)②礼的特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
无论是富贵之人,还是贫贱之人,都应“知好礼”,做到不骄不淫,志向不会因环境而改变。
(2分)③启发:践行礼,并不只专注于外在的物品和礼节,而需要内在的诚意和情义。
(1分)绍兴一中(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指食物腐败变味。
③【注释】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
②饐而餲:饐餲(yìài)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21.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2分)22.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极为讲究。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文化经典阅读课件
5.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柴”“参”“师”“由”等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在所 学课文关于“闻斯行诸”一问两答的对话中,孔子对冉有、子路的评价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
君主,请出兵讨伐他。”鲁哀公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 孔子退下后说:“因为我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报告。君主却说‘报告给
那三位大臣!” 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报告,三个人不同意出兵。孔子说:“因为我忝居大夫之
后,所以不敢不报告。” 材料二: 颜回说:“夫子的道太伟大了,所以天下不能容纳。虽然如此,夫子依然推崇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6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
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
孝乎?”(《论语·为政》) 9.孔子对学生关于“孝”的问题的回答,体现了_因__材__施__教___的教学方法。(2分)
答案 重视 无可奈何(每空1分)
2.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的主旨。(4分)
答案 ①材料二体现了孔子在多次碰壁不被别人理解的时候,仍坚定地为自己的政 治主张而奋斗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伟大政治品格。这与材 料一中孔子的举动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致的。 ②天下不容只证明天下人见识浅,于孔子无损,反倒恰好展现了孔子的仁人君子的 高尚品格。材料二中颜回的话表达了孔子的心声。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 就是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乎仁道的。(每点2分)
2021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三部分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在位者自身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自身不端正,下 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 8.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 不立。”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说:“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 “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 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 站不住。”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侧重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阅读实践
浙江省《考试说明》把往年的“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恢复为“传 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这意味着《论语》的考查有所加重,但考 查范围,仍可能以先秦诸子散文为主,试题所选材料的文字难度不会太大,将主要侧 重于对文字的理解与对内容的评析能力的考查。复习时除了了解先秦诸子必要的思想 内涵外,关键仍然在于夯实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建议在复习时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对重要时期、重点人物的核心思想有大致的了解。
【信息对接】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为政以德”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语篇摘译”中与各项 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为政以德”要重教化,轻刑罚。( ) B.“为政以德”反对横征暴敛。( ) C.“为政以德”须富民。( ) D.“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做到为政需正己。( ) E.“为政以德”须做到取信于民。( ) 答案 A项,2、3;B项,4;C项,5、6;D项,7;E项,8、9。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部分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高考体验PPT完整版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 习课件 :第2部 分专题 三传统 文化经 典阅读 1高考 体验(共 24张PP T)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 习课件 :第2部 分专题 三传统 文化经 典阅读 1高考 体验(共 24张PP T)
(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 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 分)
5.(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 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 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 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 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 解析:这道题目检测了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答案直接来自课文注解。《论 语》选读“克己复礼”章对“梦见周公”作了注释:“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 向往。周朝初年,因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被认为古代圣贤之一。”掌握了课本内容即可轻松得出答案。 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 习课件 :第2部 分专题 三传统 文化经 典阅读 1高考 体验(共 24张PP T)
2.(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 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注】 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本阅读【“传统文化”】主题练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本阅读【“传统文化”】主题练【主题解说】中华传统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某些传统文化几近消失。
如何看待这种传统与现代既融合又矛盾的现象,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弘扬这种文化,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文学作品需要表现和阐释的重大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豆腐阿城孙福九十多岁去世,去世时略有不满,不过这不满在孙福的曾孙辈看来是老糊涂了,他老人家要吃豆腐渣。
做豆腐是先将黄豆,大豆,或黑豆磨成浆。
你如果说,老孙,这黄豆和大豆不是一种豆子吗?孙福就先生一下气,然后不生气,嘟囔着说:懂个什么。
豆子磨成浆后,盛在锅里掺水煮,之后用布过滤,漏下的汁放在瓦器里等着点卤,布里剩下的就是豆腐渣。
豆渣是白的,放久发黄,而且发酸变臭,刚滤好时,则有一股子熟豆子的腥香味儿。
豆渣没有人吃,偶有人尝,说,磨老了,或者磨嫩了。
磨老了,就是磨过头了,细豆渣漏过布缝儿,混在豆浆里,这样子做出的豆腐里纤维多,不好吃。
磨嫩了,就是豆子磨得粗,该成浆的没成浆,留在豆渣里,点浆成豆腐,豆腐当然就少。
磨嫩了就需要查查磨。
掀开上磨扇,看看是不是磨沟儿磨浅了,或有残。
磨沟儿磨浅了,就要剔沟儿。
残了不好办,要把磨扇削下去一层,再剔出沟儿来。
做豆腐最难的是点卤。
人常说,画龙难点睛。
孙福说,那又什么难?画坏了,重画就是了,豆腐点坏了,重来不了,糟蹋一锅。
点卤前,豆浆可以喝,做豆腐的师傅常常喝豆浆,却不一定吃豆腐,道理在豆浆养人。
浆点好卤,凝起来,颤颤的,就是豆腐脑儿。
凝起来的豆腐脑儿也在布里,系好,放重物压,水慢慢被挤出布外,布里就是豆腐了。
压久了,布里的是豆腐干儿。
打开布豆腐还是热的,用刀划成一块一块。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
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清单一掌握《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一、为政以德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的原有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1)重教化,轻刑罚。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
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
他认为宽猛相济(即文武并用),政事才会和谐。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
“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
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3)为政需正己。
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人和,国家得治。
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
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孔子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
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
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治国才能的人。
二、克己复礼1.理解孔子的“礼”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他认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且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
概括来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第4板块+3+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1+专题三+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19(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正直和________三大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答:答案:(1)严己宽人客观公正(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即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1)《礼记·曲礼上》的“贫贱而知好礼”,可以看作是对《论语》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________(人名)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________(人名)的高度评价。
(2)梁朝皇侃在其《论语义疏》一书中将《论语》中的“未若贫而乐”改为“未若贫而乐道”。
有学者认为改得恰到好处,请你揣摩一下,这样改好在哪里?答:答案:(1)孔子或孔丘颜回或颜渊(2)①句式和结构上与下文“富而好礼”构成前后照应;②内容上使“乐”直接指向“道”,更能体现孔子对儒家之道的执着追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孟子·离娄下》) 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古代诗文阅读
10
简答题
(2018·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注】 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古代诗文阅读
16
答案:(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①吕氏提出了要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要善于向不能者与不知者学习的观点。 ②有所短必有所长,善于学习的人,一定要善于从看似不知不能的人身上学习哪怕是些 微之能;以为别人是不知不能,实际上正是陷入了自以为是的错误。③吕氏能看到“丑 不能、恶不知”的不良现象,而提出了无丑不能、无恶不知的见解,这对我们改进学习 态度是很有启发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古代诗文阅读
6
(2019·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 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 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古代诗文阅读
18
(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 思想?
答: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古代诗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浙江高考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考查从未间断,2014年以前限考《论语》,2015年考查《孟子》,2016年考查《墨子》。
可以推知,考试范围应会再扩延,但一定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常见命题形式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填空题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①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论语·先进》)②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④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 【注】①由:仲由,字子路。
求:冉求,字子有。
赤:公西华,字子华。
②兼人:好勇过人。
③财:同“材”。
④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
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
选段②中,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种是“____________”;选段①中,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
【答案】私淑艾答问(2019·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夫子自道”是宾语前置句,即“夫子道自”,意思是“先生在说自己”。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他说“夫子自道”,不是真的认同孔子对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评价,而是认为孔子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仁者”“知者”“勇者”,“我无能”是孔子谦虚的说法。
【答案】先生在说自己自谦[方法指津]1.注意填空处前后语境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前后增设一些语言提示,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凭借。
考生要通过对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帮助自己确定所填写的词语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要求回原文寻找对应词语。
2.注意填空题的形式限制多数填空题为了保证答案的不可争议,一般会用引号明确地标示给考生,所填词语应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给出答题空格数的形式,进一步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语只能是哪一个。
对于这些形式上的要求,考生要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自己筛选词语的重要标准。
简答题(2018·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答:(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答:【答案】(1)“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方法指津]简答题常考查根据所给文段分析作者(文本)观点或筛选概括文中信息。
“分析作者(文本)观点”往往可以从三个方向命题:一是要求指出作者观点成立的理由,二是解说作者观点的具体内涵,三是分析作者观点得出的具体过程。
当然,“筛选、分析、概括”这三种要求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筛选”是“概括”的基础,而“概括”则是“分析”的前提。
如果说“筛选”“概括”题考查的是“看法观点是什么”,那么,“分析”题考查的就是“看法观点为什么是什么”。
在实际命题时,“概括”与“分析”常常可以合成一道题进行综合考查。
[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____”一句的注释。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答:答案:(1)浩然之气(2)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
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吕氏春秋·用众》)(1)本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与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2)联系文段语意,简要谈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善学。
答:答案:(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①吕氏提出了要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要善于向不能者与不知者学习的观点。
②有所短必有所长,善于学习的人,一定要善于从看似不知不能的人身上学习哪怕是些微之能;以为别人是不知不能,实际上正是陷入了自以为是的错误。
③吕氏能看到“丑不能、恶不知”的不良现象,而提出了无丑不能、无恶不知的见解,这对我们改进学习态度是很有启发的。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答:(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答案:(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专题强化训练19(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正直和 ________三大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答:答案:(1)严己宽人客观公正(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即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1)《礼记·曲礼上》的“贫贱而知好礼”,可以看作是对《论语》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________(人名)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________(人名)的高度评价。
(2)梁朝皇侃在其《论语义疏》一书中将《论语》中的“未若贫而乐”改为“未若贫而乐道”。
有学者认为改得恰到好处,请你揣摩一下,这样改好在哪里?答:答案:(1)孔子或孔丘颜回或颜渊(2)①句式和结构上与下文“富而好礼”构成前后照应;②内容上使“乐”直接指向“道”,更能体现孔子对儒家之道的执着追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孟子·离娄下》) 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
(朱熹)(1)上述材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儒家的哲学观念,即________。
(限两个字填空)(2)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依次简要揭示这种哲学观念的内涵。
答:答案:(1)中庸(2)①以仁义为原则,爱憎分明;②持中调和,不走极端;③和而不同或灵动多变。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注】讱(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1)解释材料中的加点字。
邦:家:(2)同是“问仁”,孔子回答不一,请简要分析孔子给出的实践“仁”的不同方法。
答:答案:(1)邦:诸侯的封地。
家:大夫的封地。
(2)①第一章中,孔子指出实践仁完全得靠自己,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②第二章中,孔子强调为人做事要心怀他人,对人恭敬;③第三章中,孔子指出仁者言语要谨慎而合乎礼;④无论哪一种实践仁的方法,其根本都是要约束自己,使言行都合乎“礼”。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