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央行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制定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
具体来说,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包括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市场利率水平、稳定汇率等。
其中,控制货币供应量是最重要的目标,因为它可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央行会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等多个因素,通过权衡各种因素的轻重缓急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
同时,央行也会与其他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央行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制定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维持货币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民银行需要平衡通货膨胀压力、经济增长及金融市场的稳定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维持价格稳定维持价格稳定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价格稳定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性和可预见性。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使人民币购买力减弱,给家庭和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人民银行需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风险,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维持价格稳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持续的通货膨胀会削弱人们的购买力,导致消费减少,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
其次,通货膨胀也会损害人民币的信用和市场稳定性。
最后,通货膨胀还会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进而抑制资本流入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因此,人民银行采取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二、促进经济增长除了维持价格稳定,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国家整体繁荣至关重要。
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活动和投资环境。
当经济出现滞胀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收紧货币供应和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减缓经济增长速度,降低通胀风险。
而当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放松货币供应和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三、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市场稳定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经济的稳定密不可分,不稳定的金融市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它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控制资金供给和引导资金流动等方式,防止金融市场波动过大,避免出现金融危机。
此外,人民银行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并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是国家中央银行通过管理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为了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常会制定一系列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以及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
以下将深入论述货币政策目标及其要素,并举例说明。
一、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最终影响的经济变量,通常包括物价稳定、实现全面就业、保持汇率稳定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最终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经济状况和政策需求进行调整。
1. 物价稳定: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内,有助于保持物价的稳定。
2. 全面就业:货币政策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全面就业。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稳定的经济增长和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汇率稳定:保持汇率的稳定对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干预来调整汇率水平,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防止过大的汇率波动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4. 金融稳定: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也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监管金融机构、设置准入标准和资本充足率等要求,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
二、中介目标:中介目标是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通过调控中介目标的变量来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
中央银行通常会选择一些与经济变量紧密相关的指标作为中介目标,例如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信用等。
1. 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能推动经济增长和通胀,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则相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
2. 利率:利率是影响企业和个人借款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贷款利率或存款利率等,间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借贷成本和货币供求关系。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
02 03
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未来,我国中央银行将更加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 业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 经济发展。
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
未来,我国中央银行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 创新,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多样化 的工具。同时,将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确 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通过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和协调,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 化,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
03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依据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80%
经济增长
关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率、就业情况等,以评估经济总体 运行状况。
100%
通货膨胀
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 产者价格指数(PPI)等指标,监 测物价水平及变动趋势。
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 稳定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通过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 业率,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提高就业质量
通过货币政策的引导,促进劳动力市 场的完善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就 业质量和劳动者素质。
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通过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调控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保持国 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
要点三
定向降准
中央银行针对某一金融领域或金融行 业进行的一次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目 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央银行学知识要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1. 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与种类。
2. 你认为金融监管是“保障性货币政策工具”吗?3.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4. 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中有哪些主要的问题?6. 如何发展与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第八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特征及其组成,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理解选择确定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重点掌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构成,探索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组成及其原因。
知识要点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特征;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构成;4、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选择与确定。
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一)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与作用第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
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是一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配合、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中央银行只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部门,它所能控制或直接影响的只是货币供应量,而货币供应量只是中央银行的一个控制变量,并不是宏观经济目标本身。
因此,中央银行并不能直接地决定或控制宏观经济目标,而只能借助于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等中介指标的控制和调节,间接地影响宏观经济目标。
第二,货币政策目标亦即宏观经济目标,是一个长期的、非数量化的目标,它只能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指导思想,并不能为中央银行的日常操纵提供现实的数量依据。
因此,中央银行必须找出短期的、数量化、能用于日常管理和操纵的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介或桥梁,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并借助于这些中介指标实现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 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一般原则1、必须首先满足“三性”要求必须首先满足三个条件,即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1)所谓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所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使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收集到有关指标的数据资料,且便于进行定量分析,便于进行科学预测。
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制定并执行的一系列措施,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特定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经济环境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等方面。
稳定物价水平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普遍上涨的情况,高通胀会导致货币贬值,使人民的购买力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维持通胀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另一个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经济增长过于缓慢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活动。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升高利率和收紧货币供应来抑制通胀压力,防止经济过热。
保持金融稳定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金融系统的稳定对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监管金融机构和控制流动性等方式来维持金融稳定。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举措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方式来应对金融市场的动荡,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目标外,货币政策还可以有其他一些次要目标。
例如,保持汇率稳定对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来说也非常重要,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稳定。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等方式来实现社会目标。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手段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调整等。
利率调控是最常用和直接的手段之一,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来影响市场的融资成本,以调节经济活动。
公开市场操作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券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
准备金率调整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需要保持的准备金比例来影响银行借贷行为和货币供应量。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权衡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
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政策效果
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政策效果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等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对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再到最终目标的跟踪,可以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其货币政策效果。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特别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借贷风险增加、相对价格体系遭到破坏,价格信号作为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遭到破坏、经济秩序混乱,还导致货币的严重贬值,可能导致其货币体系的彻底崩溃。
面对此种困境,央行该如何应对呢?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一、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因。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是由于流动性过多造成的。
二、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
由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印钞策略营造了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过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发达国家实际利率降低,利差优势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增加通胀压力。
三、自然灾害发生导致食品价格过快上涨。
2010年中国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上涨较快。
地震、干旱导致食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四、成本推动。
劳动力成本增加。
春节后,各地均出现“劳工荒”现象。
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增加商品成本,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土地和房价价格的上涨也使成本增加,另外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通货膨胀。
面对此种困境,央行应采取综合手段来解决通胀困境:第一:拓宽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日趋增加,央行只有通过被动地增加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只有这样才能影响抑制通过膨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第八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总体把握货币政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和功能;(二)辨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三)分析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四)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总体把握货币政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和功能;1、货币政策的概念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和汇率水平等,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特征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其调节机制具有间接性,调节目标具有长期性。
3、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等问题。
4、货币政策的功能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确保经济的稳定。
(二)辨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这也就决定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大多数国家的目标为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也有人将维持汇率稳定和维持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1、物价稳定目标的含义: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整个商品价格水平的稳定,波动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美国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将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5%以下是可以接受的。
物价稳定不排斥政府对扭曲的价格水平的调整,物价稳定的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
2、充分就业的含义: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的人,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不是社会劳动力100%的就业。
充分就业的衡量标准:界定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的劳动力人数,失业指标的统计,失业率目标的确定。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01 内容目录02源自关系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 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状况,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 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两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 得更加难以实现。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加,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 反之,为消除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综上所述,由于各目标间存在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标。
感谢观看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输 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是国际收支恶化。
关系
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较复杂,有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如充分 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更多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各目标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一 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 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 升。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只有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 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第三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学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职称
货币政策工具
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
最终目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基础货币 准备金 其他
货币供给量 利率 其他
充分就业 稳定币值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银行学
1. 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银行学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 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 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 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银行学
(三)货币政策的功能
★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 值稳定。
★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货币 需求 货币 供给
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 给。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银行学
三、货币政策的特点
★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
策
★货币政策调节机制的间接性 ★货币政策目标的长期性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银行学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二、物价稳定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银行学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 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将有利于提高本国商品的 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出口能力。 • 促进经济发展,往往会提高国民收入和人们对商 品的需求及购买能力,进而导致进口增加。 •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要加强对外资的利用,可能会 带来资本项目的逆差。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控制通货膨胀的一种经济政策。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机构,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导向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目标包括维持经济稳定、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转变,确定货币政策的导向,以指导实施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中央银行通过运用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货币供应的控制和利率的调整,以影响金融市场和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1. 货币供应控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定向降准等措施,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通常情况下,当经济出现通胀压力时,中央银行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收紧货币供应;而在经济增长缓慢或通缩压力增大时,中央银行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
2. 利率调控利率是影响经济活动和货币供需的重要因素。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等手段,来引导市场利率的变动。
若中央银行决定提高利率,一般是为了抑制通胀或避免经济过热;而下调利率则意味着鼓励投资和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
3. 汇率调控对于存在汇率波动的国家,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汇率水平以及汇率的变动速度,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
例如,当国家希望提高出口竞争力时,可以采取贬值货币的政策措施。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对经济和市场产生一系列的效果和影响。
1. 影响经济活动合理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对企业投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物价水平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的平稳,促进就业增长。
2. 形成市场预期市场主体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将成为市场行为的重要指引。
市场预期的良好引导有助于提高市场信心,稳定金融市场的运行。
第8章_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
4.32
3.96 2.16 2.97 2.97 3.24
注:**按同档次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下浮5~10%。
(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
1. 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 币机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2. 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 3. 再贴现率的升降可影响公众预期。 4. 防止金融恐慌。
法定准备金 存款利率
1993-5-15 1993-7-11 7.56 9.18
超额准备金 存款利率
7.56 9.18
央行对金融机构 1年期贷款利率
9 10.62
金融机构1年 期贷款利率
9.36 10.98
个人1年期定 期存款利率
9.18 10.98
1995-1-1
1995-7-1 1996-5-1 1996-8-23 1997-10-23 1998-3-21 1998-7-1 1998-12-7 1999-6-10 2001-9-11 2002-2-21 2003-12-20 2004-3-25
反之,当国内利率水平低于国际利率水平时,不仅外国
资本要流出,而且本国资本也会流出,从而减少国内市场货 币供应量,使利率升高。
35
二、西方学者的利率决定理论
吸收的各种存款利率,发行金融债券利率,发放各项贷款利 率,商业银行之间互相拆借资金的同业拆借利率。 (3)在市场利率中主要有各经济单位和个人之间直接借贷 货币资金的利率,及政府部门、企业发行各种债券的利率。
28
3、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在各种利率中,中央银行利率对商业银行利率和市 场利率具有调节作用,甚至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意图 都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人们把中央银行的再贴 现利率称为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灵敏 地反映着货币资金供求状况,因而是中央银行调整利 率的指示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五、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 单目标论 • 双目标论 • 多目标论
1. 单目标论
• 因为各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只能采 取单一目标。 • 由此又产生选择那个目标的争论。 • 物价稳定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有人主张物价物价是唯一目标。 • 也有人主张经济增长是稳定物价的基础, 应该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
(五)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 货币政策目标中比较一致的应该是经济 增长和充分就业了。 •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自然会扩大对劳动 力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 • 奥肯法则。假定潜在GNP每年增长率为 X%,如果实际GNP每年增长率超过潜在 增长率3%,则失业率下降一个百分点。
(六)结论
• 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既存在一致性 也存在矛盾性,为实现某个目标而采取 的政策措施往往会妨碍其他目标的实现。 因此,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是非常困难 的。由此产生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 题。
如何衡量物价水平
• 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物价水平 • 通常有三种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GNP deflator)、消费物价指数(CPI)、批 发物价指数(WPI)。 WPI •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是指按 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 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所谓按不变价格计 算,实际上是按照某一基期年份的价格进行计 算。
• 通货膨胀降低储蓄 • 贷款风险加大 •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错误地引导资金流 向,使一部分资金从生产部门流向非生 产部门,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 • 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价格信号确切性降 低,增大生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打 击投资信心。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 造成物价下跌和萧条的恶性循环,一旦 形成物价下跌的预期,经济将难以摆脱 萧条。 • 造成社会分配不公,不利于债务人,有 利于债权人。 • 通货紧缩易造成债务人破产,从而债权 人无法收回债权,银行不良资产增加, 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
第八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
(一)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 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 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货 币供给决定公式的分析来说明。
Ms = m·B 其中:Ms为货币供给量;m为货币乘数;B为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由通货C和存款准备金R这两部分 构成,即B=C+R;货币供给量是由通货C和全 部存款货币D这两部分构成,即:
R=(r+e)D 其中,r:法定准备率;
e:超额难备率。 由于全部存款(D)是由活期存款(F)、定期存款(T)和储蓄存款(S)构 成,所 以有:D=F+T+S 因此,
这样,现金比率c(c=C/D)、活期存款比率f(f=F/D)、定期存款比率 t(t=T/D)、储蓄存款比率s(s=S/D)、法定准备率r、超额准备率e等6个 因素,再加上基础货币(B),这7个因素决定了货币供给总量。
25.00
45.00
20.00
40.00 35.00
15.00
30.00
10.00
25.00 20.00
5.00
15.00
0.00
10.00 5.00
0.0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GDP实 际增长 率 GDP缩 减指数
其主要的原因和背景在于:1.首先,中央银行产生的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各商业银行盲目发行银行劵,产生兑付危机,因此中央银行一 经产生也就历史性的肩负起了“统一货币发行、稳定货币与金融”的 历史责任。2.1930年以前世界各国普遍地实行金属本位制度(自由铸 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与输入)因此,保持币值及汇价的稳定,防 止金融恐慌,进而避免经济恐慌就显得特别重要。3.1930年以前,资 本主义经济还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说仍然占据 统治地位,国际干预经济、国家调控经济的认识不管在理论上或是在 政策上都未产生和执行。因此,作为中央银行这一国家干预经济的重 要部门还不可能提出其它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通论0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25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
六、各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货币政策 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影响国内经济与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因素各不 相同,央行同时实现内外目标更为困难。
外部不均衡对内部均衡的影响。
外部 政策调整 提高利率 本币升值 降低利率 本币贬值 内部
国际收支顺差
经济紧缩、物价下跌
国际收支逆差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21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7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
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确保经济的稳定。
8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目标的内容
中间性目标
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
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10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一、物价稳定 通货膨胀的危害 物价稳定目标的形成 物价稳定: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 或急剧的波动。 物价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使用的是物价指数。 主要指标有3种: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
11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二、充分就业
高失业率的危害
充分就业目标的形成
充分就业: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 可以在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 是指失业率维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
衡量就业状况的指标是失业率。一般而言,自 然失业率维持在5%~6%就可以认为是达到了充 分就业。
12
•失业率:一个社会劳动力中处于失业状态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
操作目标 准备金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最终目标 币值稳定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 其他工具
基础货币
其他目标
利率
其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
• • • • • 一、物价稳定 二、充分就业 三、经济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五、其他目标
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投资的 风险 2、削弱了货币价值尺度的发挥,影响 了价格机制的运行 3、社会分配不公,生活水平下降,社 会矛盾 4、经济主体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抵御 通涨,造成了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5、导致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的收入再分配
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1、影响货币职能的发挥, 2、影响市场机制中价格信号作用的发挥 3、影响了社会的再分配 4、影响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期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
•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p193 •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实现社 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来完成。 • 社会总需求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购买能力, 货币供应量同社会总需求发生关联,并成为决定社会总需 求的一个主要因素。 • 因此,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调 节宏观经济的着力点,这也构成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
•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能力, 货币对商品和劳务的追逐形成社会总需求; • 利率水平通过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调节 而影响到社会总需求; • 汇率的变化将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 流动的影响,形成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3.货币政策调节机制的间接性。 • 货币政策的运行主要是通过货币供应量、信 用总量、利率水平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经济 行为主体产生间接作用的。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 信贷总量,调节利率和汇率水平等,以 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 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
• 1.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由产业政策 等来完成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 调控而产生影响。
一、物价稳定
• (一)物价稳定的意义 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 运行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中央 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传统目标便是维持 价格水平的稳定。
•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 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 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 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 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 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 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 通货膨胀。
•
• 4.货币政策目标的长期性。 • 货币政策是一种结合短期性与长期性,运用 短期性的政策调节措施来达到长期目标的工 具。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 • •
• •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实现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介 目标;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传导机制; 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等问题。
• 2.确保经济的稳定。p194 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一方面 要防止货币供给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另一 方面也要利用货币政策抵消其他经济因素对 经济稳定的冲击。(逆经济风向)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中间性目标两个层次。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 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 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 点和归宿,必须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 也需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保持一致 。
(二)物价稳定目标的形成
• 物价稳定目标是随着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和变迁而发展和 完善的。 • 金本位制时期,物价稳定的目的已经形成,但并没有形成 有效的货币政策。稳定币值成为当时货币政策唯一目标。 • “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 政策重心便逐渐转向物价稳定。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滞 胀”及周期性不断发作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中央银行将 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 内容提要 本章介绍货币政策的特征与功能、货币政策备 选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货币政策目 标等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货币政策的 功能,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
• • • •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
(三)物价稳定目标的含义
• 所谓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 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 1、是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 • 2、是指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变化 • 3、不排斥对扭曲的价格水平的政策性调整
(四)物价稳定的衡量指标
• • • • • 物价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使用的是物价指数 主要指标有3种: 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二是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 三是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WPI )
中间性目标又包括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长期的、非数量化的目标,它能够 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指导思想,却并不一定提供现 实的数量依据。因此,必须找出短期的、数量化的、比较精 确的金融数量指标作为实现最终目标的中介,这就是货币政 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中间变量 等),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 标变量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