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书心得 魏建芳 中医七132 《圆运动的古中

合集下载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解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解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解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解读圆运动是物体在一个轨道上做匀速运动,它在古代中医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古中医学认为,圆运动对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中医学的角度解读圆运动,并探讨其在保健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古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内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互制约,这种关系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古代医学家发现了圆运动对于人体的益处。

首先,圆运动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气机。

古中医学认为,气机调节失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圆运动的循环性质可以促进气体在人体内的流动,增加气机的畅通。

这有助于改善体内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其次,圆运动有助于舒缓情绪和减轻压力。

古中医学认为,情绪的失衡是导致身体不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

圆运动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

这是因为圆运动时,人体会释放出大量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可以使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古中医学还发现,圆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保持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它能够为细胞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代谢产物有效地排除体外。

圆运动通过加速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保持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此外,圆运动还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古中医学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圆运动可以锻炼人体的肌肉和骨骼系统,增强身体的灵活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

同时,通过保持平衡动作,圆运动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跌倒和意外伤害的风险。

在古中医学的实践中,圆运动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疾病治疗中。

例如,古代的气功练习中常常包括一些循环性的动作,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练习通过圆运动的方式调节身体的气机,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一些特定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疼痛,也可以通过圆运动来缓解症状和改善病情。

认知中医精髓的好书——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认知中医精髓的好书——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认知中医精髓的好书——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经常能看到肿瘤患者太多的遗憾、不幸与无奈,也时闻周围不少同事、同学、朋友深受健康问题的困扰,更因早年家中老人长期病弱,常常采取一些简便的中医疗法还真能解决些实际问题,不知不觉中对中医逐渐产生了兴趣,故常浏览一些中医的科普书,也参加过中医刮痧等项目培训。

我欲有计划地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的经典之作,但受囿于语文水平及工作繁忙等诸多原因而未能如愿。

近期,我从一个爱好中医,且有一定中医基础的好朋友那里得到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彭子遗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怀着对中医的虔诚,我如饥似渴地连读数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这本书真是太好了!正如推介这本书的序言所说:这本书是中医的灵魂,其价值几乎超过了所有的中医书!李可老先生在序言中说:彭子遗书,是近百年中医史上的一座丰碑!彭子遗书的问世,将唤醒国魂与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与迷阵,开创中医复兴的新世纪!该书由著名中医学博士刘力红主编,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主校。

30余万字的内容分为原理上中下篇、古方上中下篇、瘟病本气、儿病本气、时病本气、脉法篇、舌苔篇、药性提纲篇、金匮方解篇、伤寒论方解篇、生命宇宙篇等十多个篇章。

这本书不仅内容精辟全面,从中医基础理论到具体疾病的分类分析以及各个中医方剂治病意义的逐层分析一应俱全,比如大小柴胡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再推论桂枝汤麻黄汤的意义等,而且在编排内容的顺序上很有讲究,所以对中医爱好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本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好书。

本书从宇宙、自然、二十四节气,从植物在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说起,非常形象直观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关系、阴与阳升与降圆运动循环的关系,进而引伸到人体血气循环与自然大循环的关系、人体疾病与自然变化的关系、人体五脏六腑与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关系、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四季变化的内在关系等,并精辟地指出,一切疾病皆因自然变化引发的人体本气自病所生,然后详细叙述了中医的生理、病理和医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前言本文目录 [hide]••2 医家小传•3 全书概要•4 本书读法次序•5 上编•6 序•7 读法总纲前言这是一本流传民间的中医书籍,是民间自发校对的版本。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

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在流传上仍有许多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科技传播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

本书以《圆运动的古中医学》1947年丁亥版为底本,校对过程中尽量保持原版原貌,修正了原书的印刷排版错误,将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并重新选择或绘制了书中插图。

参与本书整理工作的网友包括圣继、明德、海天、凤凰涅盘、小于石头、烂衫居士等众多热心中医发展事业的人士。

全书由跛脚的蜗牛编稿,由民间中医论坛汉服排版。

我们仍在制作其它一些优秀的中医图书的电子版,也欢迎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祝大家学有所成!伤寒论坛公元二○○七年三月最后更新于二〇〇七年三月十一日医家小传医家小传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

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

彭子益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

成年后,负笈游历重庆,自荐于吴棹仙创办之重庆巴县国医学校任教。

后又到成都四川国医学院任教。

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后,山西督军阎西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

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授中医学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

抗战期间,彭子益一度回云南。

淡豆豉退烧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习体会

淡豆豉退烧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习体会

淡豆豉退烧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习体会本期导读在厨师眼里,豆豉是做菜必不可少的一种佐料;在中医大夫眼里,豆豉也是一味必不可少的好药,尤其针对小儿发烧,葱豉汤疗效甚好,还要安全。

餐桌上的豆豉记忆中的豆豉,大约是十几年前常常吃的一道菜—豆豉鲮鱼油麦菜。

有油麦菜的清香,有鲮鱼罐头的厚味,当然罐头里的豆豉早已变得绵、软可口,下饭或者就酒都能大快朵颐,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禁口水直流。

关键是豆豉鲮鱼油麦菜还价格便宜,在手头拮据的情况下,还可以请请同学,打打牙祭,这道菜无论哪个方面都是上佳的选择。

现在偶尔想起,也会去饭馆去寻这道菜,但店家认为直接用罐头做菜体现不出水平,或许也卖不上价格,也就难觅踪迹了。

就如同找个中医大夫不给你开方子,直接告诉你买几盒中成药吃吃一样,如果碰上那样的医生,准会以为这个医生不咋地。

中医课堂里的豆豉后来学习《圆运动古中医学》的时候,才晓得豆豉居然是一味药,而且是一味好药!对于初学者来讲,所谓的「好药」就是既能治病又没有什么副作用,用起来也可以放心大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用的是淡豆豉和香豆豉,我一直没有能搞清楚这两种豆豉的差别,如果有谁知道的话可以微信告诉我,相信也有很多人不晓得的。

正式照抄的原文如下:「温病脉虚身乏、身痛、发热恶寒,是兼感寒温病。

【葱豉汤】葱头三五个,淡豆豉五钱,不加盐,煎服。

」什么是温病?五钱是多少克?怎么煎服?最关键的是「葱头」是洋葱吗?反正刚开始学中医,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就是一些执业多年的中医也说不清这几个问题的。

葱豉汤退烧记这个坑以后会慢慢填,现在汇报一下我是怎样用「葱豉汤」给孩子退烧的。

女儿四岁半,和所有孩子一样,发烧、咳嗽、拉肚子、便秘是这个年龄段最常见的疾病。

幼儿园讲究吃的花样多,所谓要「注意营养均衡」,肉蛋奶全有,即便孩子稍有不适也不会让孩子「清淡饮食」的。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的道理可不是人人都懂得,病了恨不得熬锅鸡汤补补的大有人在。

女儿以前发烧咳嗽的时候,基本是靠小儿推拿解决的,现在这些症状处理起来越来越不太得心应手了。

圆运动,古中医学

圆运动,古中医学

圆运动,古中医学
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些地方看不明白,希望能有人指点一下。

1.为什么会“里急腹痛'
木气的圆运动为:肝木升于左,而化心火,胆木降于右,而化相火。

二者的关系:胆木所化相火,乃肝木之根气。

胆木不降,则肝木不升,反之亦然。

木气升降失调的症状:
胆木不降,则相火上逆,故上热;肝木不升,则陷于下,郁而生热,故下热。

故有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中的“手足心烦热”
上下皆热,中气虚寒。

寒则不通,不通则痛。

故应当有“里急腹痛”等证。

但是,作者在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和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中对该症状的解释却是“郁而不舒”:
里急腹痛者,胆木不降则肝木不升,郁而不舒,冲击作痛也。

肝木之气,升于左而发于右,循行腹部全体。

生气郁而不舒,升不上来,故病里急腹痛。

2.陷则生寒,还是寒则不升,而下陷?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中有:
1)肝经木气者,生气也。

温暖滋润,则生气充足,条达上升,而化心火。

如不温暖滋润,则肝阳下陷,生气下郁,而病寒焉。

足厥阴肝经,下络睾丸。

肝木下陷,陷则生寒,故病寒疝。

2)肝经因寒不升,而现寒疝等病。

1)与2)明显逻辑错误,不知道是李老没有校正好,还是原书本来就是这样?一般而言,肝木不升,则陷于下,郁而生热,怎有陷则生寒之说?。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全书概要一、居今日科学昌明时代而编着学中医的书籍,一要不只保存中医原有的功效,而且要能增加中医原有的功效。

并且要缩短学习成功的学程。

方能引起学者的兴趣,而学到成功。

而增加功效,缩短学程,学到成功,必先使学者彻底认识古中医学本身真相的究竟。

二、新旧医学原则上有一致之点,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大学丛书疾病总论有云,宇宙森罗万象,无非物质势力运动。

物质发生势力,势力发生运动。

疾病者,细胞之物质势力运动之变动也,云云。

古中医学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的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也。

自古以来的医书,未曾将人是大气生的一语道破,只有似是而非的说法,无彻底明白的说法。

求有原则有系统,使学者计日成功之本,不可得。

后人不能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的究竟,无不终身在猜疑摸索之中。

猜摸有得,再猜再摸又不是矣,谓中医学,自古迄今尚未成立,并非过论。

三、中医为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本书本此原则。

用中医原有名词,以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成之,不搀入一句西医名词,因物质势力运动的原则,中西是同的,物质势力运动的方法,却不同。

中医的物质势力运动,是整个不可分析的,是圆的,是活的,不是死的。

如搀入西医名词,中医学的本身真相,反遭掩晦;不惟功效不能保存,中医的本身必致灭亡。

四、此书自民国十年起历充太原北平成都重庆医学教本,南京中央国医馆特别研究班、昆明市中医学特别研究班教本。

前后二十余年,新旧同学二千余人,一致欢喜,认为确能使人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缩短学程之本。

共修正过三十余次,此书原名系统学,从同学诸君之请,改名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中华民国三十年丁亥端午彭子益重着于广西博白年七十四岁。

我理解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我理解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我理解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我理解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为了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为了能够让他人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以及有什么意义,我简单做一个总结,这些总结都是基于我对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作者彭子益,为全国名老中医李可推荐和认可的医学大家,李可称之为彭子,以示尊重。

李可老中医临床上治疗效果特别好,他尊重的中医,必然是真的中医。

其次,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理解释,它来源于河图洛书、天人合一概念,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从自然中观察规律,从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六气、十二经络运动规律中总结经验,天人合一,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了归纳总结。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都是人体自病。

也就是大气变化,人体受到感应而产生的疾病,重点在于调理人体的自身的五行六气运动变化,使其恢复平衡,人体自然恢复健康。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纠正了医学中对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错误理解。

认为温病多为虚证,不能用大寒和治疗温燥的方法治疗,比如银翘散,这些都是错误的,应该采用收敛的方法,以及保护中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主要重点在于阳气的运行规律。

对于人体来说,阳气是人体的根本。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重点在于保护阳气、保护正气。

通过调整圆运动的平衡,让人体恢复平衡,是一种从根本上来治疗的养生治疗手段。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切疾病都是人体自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切疾病都是人体自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切疾病都是人体自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本奇书,是中医界的一个国宝,我第一次听说《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从懒兔子的书里面看到的。

这是老中医李可大力推荐的,这本书成书于民国时代,是彭子益彭子所写,李可提到尊重他叫做彭子,这是很重要的称呼。

这本中医书有别于现在的课本,书中介绍只要读通了这一本书,你的中医水平会有大大的提高。

我是在两年前甚至三年前就买了这本书,纸质版和电子版都有。

因为总感觉自己的中医水平有限,所以就开始阅读这本书,希望可以获得一个提高。

大概阅读了有两三遍,每次都是只读一些,没有读完。

每次只能啃一点点,就跟读天书一样,这本书很难,但是很有价值。

读一遍不懂,就再读一遍。

感觉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那就再看一遍。

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

对于那些想学中医,想自学中医或者想把自己的中医水平提高的医生来说,都可以多读几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理与现代中医的原理不同,也是一种朴素的哲学观的一些中医观点。

他也纠正了一些内经注释的一些错误,纠正了一下温病的一些错误的理解,纠正了人对儿科的一些误解。

重新定义了十大古方。

他的重点内容第一就是一切疾病都是人体自病。

即使是外邪来袭,也是由于人体自身的圆运动平衡失常所致。

我们需要治病的话,就是去恢复人体的整个圆运动的平衡。

人体运动不圆,所以生病,人体运动复原,所以恢复健康。

一切的治法都是围绕如何让身体的圆运动恢复来治疗。

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有更好的对待人体,对待中医的思路。

我们现代的医学,特别是西医学压制了中医学以后,中医正统的医学得不到传扬,伪中医遍布各地,到处传播,导致中医日渐没落。

现在中医院都开西药,中成药都变成了西药处方。

学习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去认识中医,重新去思考中医。

推荐有心学习的同道阅读。

看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掌握穴位与方子药味的关系

看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掌握穴位与方子药味的关系

看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掌握穴位与方子药味的关系可仁本能系统医学论本能按:本文可作为上面那篇《命中欠土的人易得重病》的补充之前笔者跟大家提到过,自己一直在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

最近在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学习中医,还是养生和调养身体,都不能忽视的一个东西,它就是——中气。

中气究竟有多重要呢?彭子益先生在书中说到:“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

此大气的圆运动之所由来,亦即造化个体之所由成就。

”可见,人类生命的正常运转,乃至整个大气的圆运动,都有赖于中气。

所以,不管是养生,还是调理身体,在“中气”上下功夫,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养生,就是养中气。

如果疾病不治自愈,一定是中气自然复元的缘故;那如果是病情加重,也一定是中气损伤的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切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无非是因为中气受损,气机升降的错乱而导致的。

那这么重要的中气,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呢?书中说:“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

”这里说明了中气的位置,以及它在人体的分布情况。

01、为什么有的人一到下午肚子就胀气?其实,中气的另一个名字叫土气,也就意味着中气和脾的关系非常紧密,因为五行中脾属土。

脾虚之后,会造成中气下陷,这时候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没有精神,说话也提不上气来,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

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是:肚子每天下午会胀气,吃完晚饭后肚子更胀得就像怀孕一样。

但第二天早上起来肚子好像又没那么鼓了,上午还正常,但是一到下午三四点钟又开始胀气。

其实,这都是中气下陷的缘故,因为脾虚了之后,无法把气往上提,就造成了中气往下走,在肚子那里聚集,从而出现胀气的情况。

大家可以对照着看一下自己是否是“中气下陷”了。

肚子一到下午就胀气,鼓起来的部位是软的;精神差,没有力气,容易憔悴和疲劳;稍微吃一点寒凉的东西,肚子会马上胀起来;舌头胖大有赤痕;有胃下垂、子宫下垂的问题。

园运动的古中医学交流学习

园运动的古中医学交流学习

篇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习体会发表时间: 2007-6-12 09:03 作者: qihuangai 来源: 民间中医网字体: 小中大 | 打印在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作者将《十二经气圆运动图》作为学习的基础,在研读该图的过程中,感觉此图的记忆包含许多中医基础理论,将这些理论搞清楚了,该图也就搞清楚了。

1、五行相生相克这个不多说了2、三阴三阳的互为表里关系:少阳←→厥阴阳明←→太阴太阳←→少阴3、脏腑的互为表里关系:肝合胆心合小肠心包合三焦脾合胃肺合大肠肾合膀胱4、十二经走向: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手之三阴,自头走手,主降足之三阳,自胸走足,主降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5、天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胆肝小肠心胃脾大肠肺膀胱肾6、六气与经络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篇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中篇篇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理上篇彭子益着李毓泾梁家富刘运玟校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辞的所以然。

欲认识名辞,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所以然。

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升浮的圆运动。

右下左上中。

降沉升浮中。

秋冬春夏中。

西北东南中。

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为地面下,虚在线为地面上。

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

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

由中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

图的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

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

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

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

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

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解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解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篇关于古中医学中圆运动的解读文章。

通过解读古中医学中的圆运动理论,文章阐述了圆运动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古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运动和疾病与天地万物的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圆运动被视为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成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构架之一。

圆运动包括了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运动,以及整个人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

文章指出,在古中医学中,圆运动与人体的气血运行、经络运行、器官功能等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圆运动的调节,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从而实现身体的健康。

文章还介绍了古中医学中使用圆运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比如,通过按摩、运动、饮食调节等方式,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的圆运动,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此外,中医药物也可以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来实现圆运动的目的。

最后,文章强调了圆运动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通过解读古中医学中关于圆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动规律,为人体健康的维护提供更科学的方法。

总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篇通过解读古中医学中圆运动理论来阐述其重要性和应用的文章。

通过研究圆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为人体健康提供更科学的保障。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后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后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后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内容概要:读彭子遗书,深感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书”,久历临床者读之,更如醍醐灌顶,格外亲切。

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

彭子遗书的问世,将唤醒国魂与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与迷阵,开创中医复兴的新世纪! 世界医学的有识之士,必将受她的启发,重新认识“生命与宇宙整体观”,借鉴彭子学说,实现战略突破,从困境中脱茧而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后感,来自卓越网首页网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彭子益先生“用中医原有名词,以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纂而成。

此书曾任中医教材20余年,先后修正三十余次,惠及两千余人,“能使人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缩短学程之本”。

该书的深度不同于大众化的中医通俗普及读物,建议有一定中医基础并愿意深入中医的学习者爱好者阅读,定会越读越有味道!建议当当可以将该书与彭先生的另外一本著作《唯物论的系统医学》一起推荐给读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和《四圣心源》同时买的,不过我买的是《黄元御医学全书》。

读了《四圣心源》就爱上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很难读下去,感觉是前者的山寨版。

概念是黄老的,内容则牵强附会,东拼西凑,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逻辑混乱,怀疑他能否真正读懂4圣之书,更何况易经了,编者给那么离谱的评价,商业需要可以理解,但误导中医爱好者和初学者,对中医学复兴和发展起反作用,所以几乎从不发表评论的我忍不住说几句。

后面引用其他网友的评论供参考。

黄元御的医术怎么样,我想看过罗大伦的传记的人都会知道,黄元御完全当得起神医之称。

我还记得论坛上有人比较黄元御和彭子益时,提到:用《四圣心源》里的方子,都非常有效;用《圆运动》里的方子,却要打点折扣(当然这还涉及诊断等诸多问题)。

后面有人跟贴说:虽然彭子益的方子不怎么有效,但领悟了彭子益圆运动的精髓,开方子就很有效了。

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五原理上篇

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五原理上篇

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五原理上篇六气风寒暑湿燥热六气也被称作六邪,因为它们正常时是构成大自然运动的能量,看不见的。

一旦被看见,被察觉,就是运动出了问题,在人体,就是有病了。

六气或者六邪,似乎是凑成了三对,为什么不是八邪?四对?不知道,成对的概念都是基于二分法的,比较容易把握,但不像五行一体,天衣无缝的结构,所以,目前我对六气六邪的接受度不高。

二十四节气,用六气六等分,每四个节气算一气,在使用六气辨证时,节气各归其主。

到时候查表格即可。

五行与六气二者,我更偏爱五行,理由前面说过,因为它从逻辑结构的角度看,太难得了,是完美的,而这在冥冥中,应该意味着什么,应该给未知永远留一席之地,不下定论。

五行在这里,为了与六气呼应,又有了六行之说,把火分成了两个:君火,相火,君臣相伴。

我不是很接受,喜欢五行,但学习这本书的理论,就必须遵从它的逻辑架构,只是把疑问先标识一下,搞不好读完全书,看法就变了。

金木水火土,对五行内涵的理解,非常重要。

明确精准的定义,才可能让以后的五行推演逻辑严谨有力,任何含糊的,多义的定义,都会让推演变成诡辩。

不要用物质属性去比附五行,应该用能量属性界定,是我目前的选择。

金–收敛代表秋天,主沉降,阳气向下入地,所以性质是收敛克制。

木–疏泄代表春天,主生发,阳气向上升天,所以性质是疏泄生发。

水–封藏代表冬天,主封藏,阳气沉入最底,所以性质是封藏静养。

火–宣通代表夏天,主宣通,阳气蒸腾入云,所以性质是宣通蒸腾。

土–运化代表长夏,位于夏秋之间,升降的中位,是五行圆运动的中气,主运化,协调指挥其它和谐运转,所以性质是运化协调。

五行,定义为五种能量表达方式,需要哪种去平衡人体,就用哪种。

想在这里插进一段发散的思考。

关于:物质–能量西医–中医白箱–黑箱一,物质–能量目前流行的对世界构成要素的模型,就是物质+能量+信息,与本书的世界模型是恰合的,都有物质,能量,至于信息,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这个世界是认识,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病理医理药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阅读笔记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阅读笔记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阅读笔记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内容描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本关于古代中医与圆运动理论相结合的书籍,旨在探讨中医的起源、发展以及其与圆运动的关系。

本书通过对古代中医文献的研究,揭示了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治疗方法,并将这些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中医。

作者首先介绍了古代中医的起源和发展,从黄帝内经到明清时期的名医名家,系统地梳理了中医的历史脉络。

作者深入探讨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以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还对中医的一些独特疗法,如针灸、拔罐、推拿等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在论述中医与圆运动的关系时,作者认为圆运动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而人体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体的健康与否与宇宙的平衡密切相关。

通过对中医理论的分析,作者发现中医的核心思想与圆运动的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如阴阳平衡、五行调和等。

将圆运动理论与中医相结合,可以为中医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通过对古代中医文献的研究,揭示了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治疗方法,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中医。

这对于推动中医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医学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实践。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作为一部深入探索古代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作,在现代中医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古代医学遗产的整理与继承,更是对现代中医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

在此背景下,对《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自然疗法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理论与实践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中医的圆运动理念是其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等各个方面,对于现代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传统的中医圆运动理念在古代医学著作中零散存在,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1.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本正本清源的中医书籍。

如果你想学习中医,如果你想入门中医,那你就需要读这本书,认认真真,逐字逐句的阅读。

所以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快速入门中医的必学经典。

古中医学自从晋唐以后就被很多人断章取义,曲解了中医。

同时,近代西方文化入侵,西医颠覆了中医传统,所以都导致中医传承受到了伤害。

为什么很多人中医学不好,因为所学的都是细枝末节,对中医本身原理并不了解,所以学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从整体上让大家理解中医,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不只是一本医书,更是一本医治中医的医书,可以理解为医医之书。

2.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之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人体是由阳气组成的。

人体和宇宙是相统一的。

宇宙的阴阳变化和人体的阴阳变化是对应的一致的。

所以我们去观察宇宙的阳气的变化来体会人体的阳气变化。

观察宇宙的阴阳变化,来体会人体的阴阳变化。

观察宇宙的五行,来体会人体的五行。

宇宙的阴阳跟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

二十四节气又演化出阳气在大气中、宇宙中的变化运动。

阳气在宇宙中的升降浮沉,又演化出人体内的阳气的升降浮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代表着阳气的变化。

降沉升浮中,代表着阳气的运行规律。

立秋是降的起点,立冬是沉的起点,立春是升的起点,立夏是浮的起点。

中指的是降沉升浮的中心。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荣卫圆运动理论学习心得及临床举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荣卫圆运动理论学习心得及临床举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荣卫圆运动理论学习心得及临床举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由荣卫先生编写的一本书,对传统中医学史有着极其重要的
贡献。

书中记载了古代中医发现的一种全新的运动理论——“圆运动”,也引发了一系列
的社会层面上的变革,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圆运动”是一种向内盘旋的运动,例如一球发射以后保持一定机制时间内折返而回,或者流水一路向下山,却不违反物理规律也不改变方向就回到原来的水源.根据这一原理,中医发现血液也会按照向内的方式运动,而每次运动的范围和时长有所不同。

荣卫先生在
书中分析了这一运动理论,他还梳理出准确的脉象,深入地介绍了如何正确地辨别和治疗
脉象中暗示出的疾病。

他更进一步把这一理论与理化学中的内外观现象联系起来,让脉象
检查及治疗更加清晰而可靠。

从临床上讲,正确地检查和发现疾病脉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一项涉及理论知识
及实践方法的技术,由其它专业的医生无法学到的专业技术。

从病历记录中可以看出,正
确辨别的脉象会大大改善病人的症状,并且通过不断实践,继续学习这一运动理论,我们
可以掌握在脉象辨析及治疗中获得成功的关键。

总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本十分宝贵的书,给了广大中医学者以及其他医学
领域的学者一份智慧的礼物。

我们应当学习这本书里所记载的运动理论,以注视到不同时
间印证病人病症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治病救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习体会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习体会

在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作者将《十二经气圆运动图》作为学习的基础,在研读该图的过程中,感觉此图的记忆包含许多中医基础理论,将这些理论搞清楚了,该图也就搞清楚了。

1、五行相生相克这个不多说了2、三阴三阳的互为表里关系:少阳←→厥阴阳明←→太阴太阳←→少阴3、脏腑的互为表里关系:肝合胆心合小肠心包合三焦脾合胃肺合大肠肾合膀胱4、十二经走向: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手之三阴,自头走手,主降足之三阳,自胸走足,主降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5、天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胆肝小肠心胃脾大肠肺膀胱肾6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评论相关评论∙qihuangai (2007-6-12 09:05:12)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体会,权当抛砖引玉。

∙由之(2007-6-18 13:06:41)顶一个。

pdf电子版有很多错误。

可能有整段的缺失。

∙无动于中(2008-1-19 20:17:53)这个图里面的知识点的确很多。

从外到内,依次相生。

遗憾的是,还没有看出气血沿经络的流注顺序。

QUOTE:4、十二经走向: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手之三阴,自胸走手,主降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主降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本帖最后由无动于中于2008/1/19 19:40 编辑]十二经气圆运动图.jpg∙无动于中(2008-1-19 21:22:17)--[本帖最后由无动于中于2008/1/24 10:13 编辑]∙无动于中(2008-1-21 17:08:05)上面的图基本上是按照原书上的顺序画的,感觉有点别扭。

就又按照气血流注顺序重新画了一幅图。

想象一个人双手举起站立,则从下到上依次是:足,胸,头,手,再用两副图分别表示阴阳两面,如下图所示。

各经运行方向以左右两侧的箭头所示(顺时针方向),每一经气所主方向以黑色箭头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1.头为诸阳之汇,胸为阴阳上下交合之处。

2.手三阴的流注方向与所主(升/降)方向相反,其余各经的流注方向与所主方向相同.3. 整体看,该图依然像个炼丹炉,只是功能层次与楼上的那个图的分布不太一样,收敛和运化处在最外层了。

让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读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让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读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

让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读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感彭子益(1873—1949),名承祖,白族,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医家。

曾游学京华,任清太医院宫廷医师,得以大量阅读宫廷珍贵医书,故医学造诣颇深,才学过人而见识超迈。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是彭子益“用中医原有名词,以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纂而成的。

彭子益自48岁著成此书,屡屡修改,力求完善,期于至当,直到74岁修改重著,花费数十年精力于此书,为传承中医学作出了无私奉献。

正因彭子益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所以此书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第一,开创中医学系统讲授模式;第二,缩短学程,而保存并增加中医原有的功效;第三,使学者彻底认识古中医学原理,学到成功;第四,历经数十年检验,具备很强的实践意义;第五,针对“唯科学主义”论,亮出真正的传统医学。

面对“中医科学化”,即用科学方法改良中医,彭子益指出:“欲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须由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

”他在《生命宇宙篇·医学大概的意义》中把“宇宙造化、生物生命、古中医学”三者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所谓“科学”,不是只以分析为能事,而是“有原理、有系统、有证实之谓,非死体剖解之谓。

死体剖解学,是分析的,是片段的,是直不运动(直线而非圆运动)的,是死的;大气的古中医学,是不能分析的,是整个的,是圆运动着的,是活的。

”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在当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

彭子益在《生命宇宙篇》以《易经》河图为依据,将现代十二科学与大气运动学、中国古代的“形上(形而上者谓之道)”文化有机结合,以阐述中医的哲学基础,体现出博学多闻、灵活变通的精神。

彭子益认为,生物个体最初的一个细胞,乃至生物全体细胞,无不具有河图圆运动的大气作用,所以一个宇宙个体,一个人的个体,皆可作一个细胞来看,皆可作一个河图来看。

尽管彭子益对现代科学知识掌握得有限,而从“气”本论的传统学说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来说,事理尽合。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总结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总结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总结古中医学将圆运动视为宇宙和人体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种观念源于古代医学家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圆运动在宇宙中随处可见,也存在于人体的各个层面中。

在宇宙层面上,古中医学认为天体运行的轨迹是圆的,如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月球绕地球的轨道等。

这种圆运动使得宇宙保持了一种稳定的秩序。

同样地,在人体层面上,古中医学讲究“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体与宇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和系统的运行也被认为是以圆运动为基础的。

在古中医学中,心脏被认为是人体的主宰,也是圆运动的中心。

古医学家认为心脏具有统领全身气血的功能,并通过循环系统将气血输送到全身。

这种气血的运行被比喻为水流的循环,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圆圈。

如果这个圆圈受到任何干扰或阻塞,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古中医学还将人体的气血运行与五行相联系,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

五行理论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每种元素与人体的器官和系统相对应。

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也被比喻为一个圆圈,形成了一个平衡的循环系统。

任何一个元素的过盛或不足都会破坏这个平衡,导致身体失去健康。

古中医学认为,保持圆运动的平衡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调整饮食、锻炼、按摩和各种中药等方法,可以帮助恢复气血和五行的平衡。

此外,古中医学还强调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和谐,认为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度的休息也对维持圆运动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古中医学将圆运动视为宇宙和人体运行的基本原则,并将其与心脏、循环系统、气血和五行相联系。

保持圆运动的平衡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调整饮食、锻炼、按摩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方法被认为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书心得
魏建芳
中医七13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由彭子益先生所著,他曾任清太医院医师,清亡后受山西督军阎锡山之邀南下山西,开始了中医学的医疗、教学活动。

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遭西方文化侵略、传统文化受到质疑,中医面临生死存废的年代,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为传承古中医正统,从中医教育入手,在山西、江苏、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办学、讲学、治疗疾病,先后经31次的修订,完成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并在战乱的年代,培养了一代真正的中医。

更重要的是,他的学术思想体系,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延续了古中医学的传承,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医复兴之父”。

今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中华医学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排头兵,重温《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真正中医学术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以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李可老中医,“文革”破四旧运动中冒险保存了这本书,并以亲身的实践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上承内经要旨、仲景心法,以医易河图中气升降之理,串解中医经典之奥秘,犹如疱丁解牛,悉中肯綮。

全书没有引用一句经文,而是跳出条文的圈子,避繁就简,由博返约,采取抽丝剥茧的方法,以通俗畅晓的语言,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科学的中医系统,而且一线贯穿于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

彭氏强调“中气”的作用,“中气者,脾胃二经中间之气也。

”河图之理以土居中,上下左右,无土不成。

故内经之理,仲景之学,独重中气。

土为万物之母,在人身为后天之本,生命之根。

故五脏六腑以脾胃为核心,十二经气机升降变化,以中气为轴心。

五行学说,不是简单的生克平列图,而是“土为中心”论。

正是《内经》“五脏皆秉气于胃”的具体化。

一切外感、内伤,无非中气受损,升降乖乱。

升者不升,逆生下陷诸病;降者不降,遂生上逆诸病。

各经之病,无非虚实寒热;治病之法,无非补泻温清。

而虚实寒热之病,无非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补泻温清之法,无非逆者降之,陷者升之,复其升降之常而已。

但经气如轮,中气如轴,中气乃经气之根本。

升降
上下左右之经气,须先照顾中气。

如轻病转重,必是中气为医治伤;重病致死,必是中气为医治脱;轻病不医自愈,必是中气自然复元;大病治愈,必是中气为医药恢复。

所以,治病便是治中气!古人释河图之理,引经据典,力求深奥,反使原义隐晦,使人如入云雾。

彭氏拨开云雾,开门见山,以寥寥千余字便把河图之理、中气升降致病之根源、见证、演变,以及内、难、伤寒、金匮之理,洞察病机之法,正邪进退之势,结合人体生理、病理、治则、方药诸方面的具体运用,讲的头头是道,启悟后学非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作为教材不同于以往的中医古籍,而且是最接近现代的民国时期著作,一方面是循序渐进地从传统文化入手,引导学者步入中医之门,一方面在文法上接近现代阅读习惯,十分有利于学习真正的传统中医知识,这本书不像现在高等院校教材教给学生的是名词概念,而是在反复的讲述过程中使学者形成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正是当今院校毕业学生所不俱备的,它是进行辨证论治思维过程的核心,是中医的灵魂!我一直认为中医的经典是一棵有生命力的大树,而现代的教材只是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枯枝,堆积的再多,如果没有中医的灵魂,在临床上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也是现代中医教育的失败。

李可老师常讲,学好古中医要“洗脑”,所谓的“洗脑”我想就是形成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观念。

是否能精通深入一门学科,首要的是要明白确立这门学科的世界观是什么,而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年青一代,形成气一元论、形神一体观的观念靠现有的院校教材是难以做到的,西方医学名词的搀入,更是混乱了中医的思维,而扭转这一危局,给予一个明确的方向的,我想《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最恰当的,正如书中讲到:“言脾胃必称脾土胃土者。

因脾胃秉造化之土气而生。

脾胃病湿,因土气为湿也。

脾胃病寒、因土气根于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也。

中土运动是为升降。

脾胃秉土气,故脾经病则不升,胃经病则不降。

如只言脾胃的肉质,则湿寒升降、皆无根由矣。

”文中处处句句传达的是天人一体的观念,而一个熟背天人一体名词而不明二十四节气内涵的中医学生,又如何能成为真正的中医呢?因此这本书对当今学好中医,提高中医诊治疾病的疗效真是太重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