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6《火山喷发》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6《火山喷发》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火山喷发》这一课程时,可能具有以下学情特点:
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对火山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知道火山的危害,但是不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
实验探究能力:五年级的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在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方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2.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火山成因的结论,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态度责任: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会给人类造成负面的影响。
4.学习重点难点
1.能基于所学知识,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火山喷发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火山喷发,搜集有关资料,办一份《火山旅游手抄报》。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教材:使用适合小学生的科学教材,这些教材通常会有相关的章节或单元,以有趣和易懂的方式介绍火山喷发。在线资源:利用教育类网站、科普视频平台等,搜索与火山喷发相关的科普视频、动画、实验演示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地壳运动是引发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原因。
科学思维: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火山的成因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搜集材料,表达交流。
探究实践:
1.能基于所学知识,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
6.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分析思考,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解释现实中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客观分析从他人的观点,并不断完善补充自己的认知。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

(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科学知识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想看看吗?(播放课件,教师讲解)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3、揭题: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

(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A、引入1、问:你们听说过火山吗?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来说说吧!2、自由交流:关于火山的知识3、再问: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5、小结: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

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

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1、什么是火山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3、火山喷发4、火山的危害5、火山的奉献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

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

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1、导入: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1)、提问: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2)、讲解(课件):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

《火山》优秀教案

《火山》优秀教案

2.火山【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们好处,也会带给人类造成负面影响。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水槽、小玻璃瓶、线绳、红墨水、冷水、热水、三脚架。

教师准备: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视频激趣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火山喷发的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相关的问题要研究?2.引导学生提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火山是怎样爆发的?火山爆发与么有关?要解决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先解决哪些最基本的问题呢?(火山的成因)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火山的资料。

思考:1.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2.火山喷发物中有什么?它们是从那里喷发出来的?3.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记录下来。

活动(二):研究火山的成因,做模拟实验。

1.教师发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2.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

3.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悬吊着放入水槽里的冷水中。

根据实验认真填写下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 我们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土豆泥时看到番茄酱像岩浆样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

讨论:这和火山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像岩浆从地壳内部喷发出来,土豆泥被加热后温度高压力大,岩浆也是所以从地壳内部喷出。

2.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火山-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形成、活动、分类和特点。

2.掌握火山爆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火山的形成、活动、分类和特点。

2.掌握火山爆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3.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

2.图片、视频资料。

3.模型。

4.火山喷发的演示器材。

四、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1)课前准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布置一些热身题目,引导学生在主题之前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

如:①:请你说出已知火山的形成原因有哪些?②:请你说一下火山喷发的次数和时间?(2)课堂呈现:对于热身问题,老师可以将获得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者教学软件上,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营造出有趣、互动、深度的学习氛围。

2.知识练习(1)知识演示:出示各种形态的火山喷发的图片、演示器材、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态和特征,帮助学生获得视觉体验的同时,加深对火山的认识和理解。

(2)知识讲解:讲解火山的概念及分类、形态、喷发特点等基础知识。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PPT、板书、实物模型等形式进行,并且特别需要注重知识的特征性、形象化展示,体现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

3.知识实践(1)探究实验:采用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探究火山喷发的过程,了解火山喷发的元素和规律。

(2)知识检测:可以针对所教的基础知识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比赛、讨论等形式进行知识检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4.归纳总结针对本次课堂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以及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仪等问题,为结课做好准备。

5.作业布置针对课堂内容设计合理的作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总结火山在地球上的分布广泛,特别是在青岛等地区。

本节课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讲解了火山的形成、活动、分类和特点,并且介绍了火山喷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帮助学生了解火山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机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设计教材分析:1、内容来源:《火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版五年级上册的第课,它与《地表探秘》、《地动》、《岩石》一同构成了该册教材的《地表强烈变化》单位,《火山》是本单位的第3课。

2、学情分析:因为火山是生活中不常有的自然现象,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切的火山喷发,对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认识较少。

有的学生也许经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伤害等有必定的认识。

3、内容简析:本课设计了四个部分,火山喷发的微课程教育,辩解是模拟火山喷发的活动,对于火山喷发预告以及火山喷发利、害的有关知识〔以科学在线形式表现的〕,还有一个写科幻短文的拓展活动。

设计看法:1、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正的学习机遇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将各个维度的教育目标经过活动进行整合,使学生获取重要的基本的科学看法、科学研究的技术和形式、合作交往及语言表达的本事、勇于开辟的科学态度。

3、为学生成立学习科学的优异状况,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育学生优异的思想习惯和科学的实践本事。

4、以研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指导少儿主动研究,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5、科学研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形式,但不是独一的形式。

依据教育目标和内容采纳不一样的教育形式与策略,让学生将研究式的学习与其余形式的学习富饶联合起来,以获取最正确的学习结果。

改革之处:1、导入部分:将教材中从维苏威火山喷发的故事导入调理为观看火山喷发微课程教育,更为直观、形象,更简单引起学生提出问题。

2、模拟实验部分:将教材中供给步骤让学生操作,调理为由学生依据资料自主设计实验,并且增补了一组实验资料,学生的自主性更大。

3、科学在线部分:课前部署学生采集与火山喷发有关的资料,在教材设计基础上增加阅读内容,拓宽获守信息的渠道,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增大。

4、科幻短文部分:将表现形式拓宽,既能够写科幻短文,也可以用科幻画的形式表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喷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地壳运动是引发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原因。

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火山的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火山成因的结论,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火山的成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到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火山成因的结论。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火山的实验。

【教具、学具】学生:番茄酱、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地壳模型、漏斗、湿毛巾、蒸发皿、火柴、实验记录单、土豆泥、水槽、球里放番茄酱、一次性手套教师:火山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1.师: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副美丽的图片。

出示长白山天池。

师:知道长白山这么美丽的景色是怎么形成的吗?生:师:这是一个火山口,积水成湖,就形成了这么美丽的景色,老师到这儿来旅游时,带来了一些长白山的火山石,你们想看看吗?(实物投影展示)教师讲解:火山石又称多孔玄武岩,孔隙比较多,是火山喷发后由火山玻璃、矿物与气泡形成的,是一种环保材料,火山石中含有钠、镁、铝、硅、钙、钛、锰、铁、镍、钴和钼等里面含有几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谈话: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大家在观看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并思考:火山喷发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播放火山喷发视频。

提问:谁来说说火山喷发时有什么现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汇报:3.师:想不想知道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课件图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火山喷发(板书课题:14.火山喷发)(二)探究新知:猜测火山是怎样形成的?1.谈话: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刚才看到的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大胆的来推测一下,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生猜测火山形成的原因:师注重引导:岩浆、高温、地壳运动、高压等教师小结:根据所学知识和现象,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推测:认为地壳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当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岩浆就会沿着地壳薄弱的有裂缝的地带喷薄而出,形成火山。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和构造特征;2.了解火山的分类、地理分布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掌握火山喷发的过程和危害,并明确自我保护和应急措施。

二、教学内容1.火山的构造特征;2.火山的分类和地理分布;3.火山的影响和危害;4.火山喷发的过程;5.自我保护和应急措施。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运用图像、模型等实物来让学生深刻体会火山的建构;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方法来模拟火山喷发过程;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火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防范措施;4.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互相合作来解决问题,促进交流与协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铺垫:通过图片展示,引入学生对火山的认识。

2.导入新概念:通过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火山的形成和构造特征。

3.课文内容讲解:教师介绍火山的分类和地理分布,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4.实验:让学生参与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体验火山喷发的过程。

5.总结课题:通过课题总结,让学生深入了解火山的构造特征和归类,同时了解火山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第二课时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导入新概念:从火山喷发的实验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类型。

3.课文内容讲解:通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大型火山喷发的危害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4.合作学习: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共同找寻应对火山灾害的措施,并进行课堂讨论。

5.总结课题:通过该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类型,并形成防范措施的意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2.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讨论表现等进行评估;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展现所掌握的知识,并得到教师的评价。

六、课后延伸1.自主学习,了解全球著名的火山;2.展开社会调查,了解人们对火山的认识及其对火山应对措施的建议;3.利用多种图像资料、实物模型制作装置、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火山喷发等现象,并与课堂所学知识相结合完善所学;七、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案例、合作等多种方法,我们帮助学生了解火山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同时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火山的构造、分类等知识,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科学知识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等学生:鸡蛋、钉子、水、气球、及收集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火山爆发吗?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信息。

①播放2014年5月冰岛火山喷发新闻视频,认识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提问:看了这些视频资料,你有什么问题?②学生发言(从学生的讲述中选取“火山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等几个问题。

共同学习火山这一课。

二、探究新知(一)、分析有关现象,做出假设。

①教师出示课件提问:从这些现象中你对地球内部有哪些认识?(地层的构造)学生讨论。

(地球表层有一层层的岩石,内部温度非常高,呈熔岩状态,压力非常大等。

)②、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3)、提问: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做出假设,并对别人的看法发表意见。

老师按学生的假设整理出几条意见。

(地球内部的熔岩温度非常高,压力非常大,从地表板块裂缝处或薄弱处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

)(二)、设计实验。

各小组自行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鸡蛋钉子、气球、水等)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

(三)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法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火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本课借助对火山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火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本课借此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

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作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会给人类造成负面的影响。

3.认识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了解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火山的成因;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变化;难点:能用简单器材设计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评价任务1.认识火山喷发的现象。

2.用简单器材做模拟火山形成实验,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

3.认识到火山的两面性。

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铁盒、水槽、冷水、热水、土豆泥、番茄酱、红墨水、玻璃瓶、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见过火山吗?火山喷发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冰岛附近火山喷发的情境视频。

)2.火山喷发的现象真是震撼人心,那么,火山喷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火山。

(板书课题《火山》)二、研究火山形成的原因1.根据你看到的火山喷发现象及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火山喷发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景象?2.学生发言描述:火山喷发时岩浆很热、喷出的高度很高……3.看到这些情景,你能不能推想地球内部的情况呢?4.学生自由回答:地球内部高温、高压……5.依据以上我们掌握的信息,小组内同学商量商量,推测一下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根据收集的火山资料及播放的课件资料,说出火山喷发的现象;根据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说出火山是怎样喷发的。

2.学会使用实验材料,认识干苏打、醋、红墨水等实验用品。

3.在实验教学中,形成小组集体合作探究合力,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探讨。

发出巨大声音地球内力作用喷出大量气体火山喷发 落下灰尘石块流出炙热熔岩七、教学反思火山一课,由于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因此火山的形成过程上学生看不到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之前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又找到了火山喷发的图片,又让学生回家搜集了有关火山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火山喷发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用演示实验加以课件的演示进行讲解说明,使学生很容易的了解了火山的形成过程。

然后让学生全班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使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到更多有关火山的知识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使课堂教学进行的顺利,学生兴趣更浓。

因此,我觉得在科学课中图画的运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图片、文字的多方面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很有帮助,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使学生能学到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内容,把课外搜集的资料拿到课堂来交流,使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但也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的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五年级科学《火山》一课教学反思武宁益海小学王经武《火山》一课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没有切身感受。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了解的很少。

学生对火山的了解仅仅是依靠电视等媒体的传播,对火山的形成原因等具体内容的了解不深入。

可是学生对此又非常感兴趣,只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能让学生主动去学。

本课的内容较多,我删繁就简,抓住本课的重难点来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火山的成因。

难点是模拟火山喷发。

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我们用土豆泥番茄酱来模拟。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2火山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2火山

2.火山【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们好处,也会带给人类造成负面影响。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视频激趣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火山喷发的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相关的问题要研究?2.引导学生提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火山是怎样爆发的?火山爆发与么有关?要解决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先解决哪些最基本的问题呢?(火山的成因)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火山的资料。

思考:1.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2.火山喷发物中有什么?它们是从那里喷发出来的?3.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记录下来。

活动(二):研究火山的成因,做模拟实验。

1.教师发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2.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

3.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悬吊着放入水槽里的冷水中。

根据实验认真填写下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 我们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地壳,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土豆泥时看到番茄酱像岩浆样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

讨论:这和火山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像岩浆从地壳内部喷发出来,土豆泥被加热后温度高压力大,岩浆也是所以从地壳内部喷出。

预设2. 我们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悬吊着放入水槽里的冷水中时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像岩浆从地壳中自下而上流出来。

联想:火山是怎样形成的?预设3.我们还可以用啤酒做实验,还可以用雪碧做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第一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案(定稿)《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能初步根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2)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的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2)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火山喷发的新闻图片学生观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火山》一课二、进行新课1、观看视频,提出问题师:,我们先来看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

看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看一看火山喷发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播放火山的资料片2、讨论: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A.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B.火山喷发物有什么,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C.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3、认识地球的构造谈话:学习火山,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地球的最外层就像整个鸡蛋的蛋壳,她是有一层层坚硬的岩石构成叫做地壳。

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地球最里层就像蛋黄一样叫做地核。

地球就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幔温度大致在1000~3000℃之间,地核的温度约为4700℃。

地球内部的岩石被高温融化为粘稠的像粥一样的物质叫做岩浆,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会怎样呢?我们先做个游戏来说明。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地球内部构造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思考火山的喷发的原因)4、游戏:吹气球比赛规则:找两个同学吹,看谁吹得更大,直至将气球吹爆为止。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火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的定义和形成过程。

2.掌握火山喷发的原理和影响。

3.观察、比较不同地质构造下火山喷发的差异。

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火山的定义、形成过程、喷发原理和分类;•教学难点:人们对于火山的认知误区与真实情况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3.1 活动1:观察比较火山喷发视频1.教师通过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喷发情况,了解火山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2.学生在观察视频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包括火山类型、喷发形态、喷发频率等等,以便后续讨论交流。

3.2 活动2:组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探究任务开展工作。

例如:•请你调查一下美国国家公园中黄石公园和十字盘山国家公园的火山类型和喷发频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请你选择一个国内外的著名火山,分析它的火山喷发历史、喷发强度,找寻影响周边环境的例证;•请你针对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火山分别探究其火山类型、喷发频率以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学生尝试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加工呈现火山的特点和影响,最后向全体学生汇报结果。

3.3 活动3:合作设计模拟喷火实验1.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要求,准备好直径约为30cm的尺寸适中的塑料球或百叶窗等物品,以模拟火山口喷发过程。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火山溶岩、火山烟雾、爆炸冲击波等”等多个元素组合,并在实验开始前进行展示解释,最后进行模拟实验。

3.4 活动4:总结和交流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回答学生在观察视频、探究任务和实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开展课堂讨论。

2.学生在总结和交流环节,互相交流彼此的探究结果和体验感受,提升自身探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逐渐掌握了火山的基本知识和影响,并提高了自身探究能力。

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观察比较、探究任务、实验设计等内容质量的评价;2.学生讨论交流和提问的参与情况;3.学生问题解答和回答问题的和语言表达能力。

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上《火山》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想象能力和提高推理能力。

3.了解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教学难点:火山喷发的成因。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1.农村学校每组:易拉罐1个、剪刀1把、泥、玉米粉、红墨水、水、烧杯、竹筷、酒精灯、火柴、三脚架、注射器(无针头)、塑料吸管(粗1根、细3-5根)、鞋盒(存放泥用)。

2.城市学校每组:易拉罐1个、剪刀1把、橡皮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三脚架、注射器(无针头)、塑料吸管(粗1根、细3-5根)。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有关火山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老师播放智利柴腾火山喷发和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视频。

师质疑: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火山喷发出来的像玻璃水一样的东西是什么?火山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1.用剪刀将易拉罐的上半部分剪掉,保留下半部分,用泥(或橡皮泥)将易拉罐围成小山状,易拉罐内部和底部不要有泥(或橡皮泥),事先要将塑料吸管嵌入泥(或橡皮泥)内,吸管下端距易拉罐底部2厘米左右,吸管上端露出泥(或橡皮泥)的部分要剪掉。

2.用注射器将玉米糊(或番茄酱)通过粗的吸管注入到易拉罐中,直到注满为止,然后用薄薄的一层泥(或橡皮泥)将吸管的口轻轻地封上。

3.将小山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

将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 1.在用酒精灯给小山开始加热到玉米糊(或番茄酱)喷出之前,教师质疑:你们看到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并未观察到有现象发生,教师及时跟进引导学生推想小山内部的变化。

讨论:我们并未观察到有现象发生,那么小山内部有没有变化呢?总结:玉米糊(或番茄酱)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青岛小学科学五上《02火山 》

青岛小学科学五上《02火山 》
生思考后说出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团结合作。)
师:开始动手吧!
生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
生汇报交流展示。
(生:我们在加热土豆泥时,看到番茄酱像岩浆样从土豆泥的中间跑出来。 生:打开啤酒盖时,会看到有大量的泡沫涌出来。
生:我们把小玻璃瓶倒放入水槽时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象岩浆从地壳中自下 而上流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有的成功了,但是有的很遗憾的失败了,没关系,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现在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实验过程,失败的同学可以看看刚才你做的时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师:演示实验。
生仔细观察。
师:同学们利用实验的方法已观察到火山喷发的现象。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请看大屏幕。
生观看大屏幕。
师:这些都是我们科学上研究问题的好方法。课前我们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火山的 资料,下面同学们交流一下,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的精彩,可见,课下同学们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老师也搜集了一个关于火山喷发的资料,一起来看一看。
生观看老师准备的资料。
师:大家刚才交流了自己查找的资料,也看了老师搜集的资料,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将火山喷发的原因总结为几个方面吗?
(生:我们组想用番茄酱、土豆泥和酒精灯来研究。用酒精灯加热裹有土豆泥的 番茄酱,看看有什么变化。
生:我们组想在水槽里装满凉水,把线拴在小瓶颈上,在小瓶里装上热水,滴 入几滴红墨水,把小瓶倒放入水槽里,观察现象。
生:我们组想用雪碧来研究,观察开启雪碧时有什么现象。 …… )
师:大家的设计很好,不过,在实验时该注意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生:(看视频后)火山喷发。

《火山》优质课教案

《火山》优质课教案

2、火山教学内容:六年制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第二课《火山》。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继续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的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

2.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

2.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

3. 知道火山的种类等常识。

4.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火山的形成,了解火山的分类、益处与害处。

教学准备:改装后的烧瓶、热豆浆、红墨水、玻璃棒、滴管、三角架、石棉网、打火机、漏斗、酒精灯、烧杯、易拉罐做的小铁盒、土豆泥、番茄酱、蒸发皿、小勺、抹布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段让人惊心动魄的视频,想不想看?生:想师:恩,那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看看视频里发生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播放导课视频)师:什么现象?生1:火山生2:火山喷发师:对,是火山喷发现象。

那现象是怎样的?生1:惊心动魄生2:硝烟迷漫师:是的,火山喷发烟尘滚滚,遮天蔽日,让人惊心动魄。

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火山研究火山好吗?生:好师:(出示并板书课题。

2、火山)二、新课讲解:(一)让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情景1、了解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情景。

师:孩子们,看了这让人惊心动魄的火山,关于火山,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师:孩子们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今天这节课咱们先来研究一下火山形成的原因怎么样?生:师:同学们看(出示课件: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情景)这是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情景。

2、通过视频进一步感知火山的喷发。

师:同学们再来看看火山喷发的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课件:火山喷发视频)3、说出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的火山喷发现象。

师: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的火山喷发现象吗?生:开啤酒生:喷泉生:水开了,水会溢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能初步根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2)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的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2)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火山喷发的新闻图片
学生观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火山》一课
二、进行新课
1、观看视频,提出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

看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看一看火山喷发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
播放火山的资料片
2、讨论: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A.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
B.火山喷发物有什么,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
C.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
3、认识地球的构造
谈话:学习火山,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地球的最外层就像整个鸡蛋的蛋壳,她是有一层层坚硬的岩石构成叫做地壳。

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地球最里层就像蛋黄一样叫做地核。

地球就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幔温度大致在1000~3000℃之间,地核的温度约为4700℃。

地球内部的岩石被高温融化为粘稠的像粥一样的物质叫做岩浆,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会怎样呢?我们先做个游戏来说明。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地球内部构造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思考火山的喷发的原因)
4、游戏:吹气球比赛
规则:找两个同学吹,看谁吹得更大,直至将气球吹爆为止。

讨论:气球变大的过程中,里面的气体越来越多,压力会怎么样?气体从气球的什么部位冲出来,为什么?
同学们讨论回答:气球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气球最薄的部分冲出去。

教师:我们可以从这个游戏联想到我们学习的地球的知识,岩浆在高温和巨大压力下,也要冲出地壳,所以它会选择地壳最薄的地方,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5、模拟实验:火山的形成
(1)、模拟实验
(2)、小组讨论:经过我们的模拟实验,谁来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火山喷发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且岩浆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时,岩浆从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也是地球内部剧烈活动的结果。

6、认识火山的利与弊
(1)、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火山的危害。

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火山的资料,哪个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补充图片资料
师总结:火山的喷发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岩浆可烧毁森林、房屋,途径之处人畜不生;火山灰使气候、水资源污染、干扰航班等。

(2)、火山是不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呢?
学生搜集资料回答。

师总结:火山可以为人类带来矿物质、建筑材料、地热资源;形成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如国内的长白山天池、五大莲池,国外的富士山、维苏威火山等。

通过学习火山的利弊,我们了解到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

三、课外延伸,拓展应用
1、对于火山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
2、收集资料,办旅游报
上课时我们欣赏了几幅美丽的图片,它们都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办一份火山风景区旅游手抄报。

四、总结概括,内化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所以我应用了多媒体课件,火山喷发的教学视频中,火山喷发时的声音以及岩浆的喷发、流动如身临其境让学生感受火山喷发时的震撼,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
探究欲望。

由于课本上对火山喷发形成原因描述太少,学生难于理解这一课的内容并且小学生只能从一些书籍里查阅一些资料,条件有限,通过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模拟火山喷发时的现象,突破了难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学生很快就从实验中理解了火山喷发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