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考查形式。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增强应对高考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如虚词法、实词法、句式法等。
能够准确判断文言文句子的停顿,理解句子的意思。
2、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文言文断句。
对于一些复杂的文言文句子,能够准确分析并做出正确的断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断句的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一些有争议的断句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咱们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有一天,你穿越回了古代,参加一场科举考试。
试卷发下来一看,全是文言文,而且还得给这些文言文断句!这要是断错了,那可就麻烦啦。
说不定就名落孙山,没法光宗耀祖啦!所以啊,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学学高考文言文断句这一招,为咱们的高考之路加上一把利器!(二)知识讲解1、什么是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文言文的文意和语法结构,将没有标点的文言文句子断开,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使其成为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
比如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确的断句应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考查形式高考中,文言文断句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让我们从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断句。
3、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虚词法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它们的用法和位置往往比较固定,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咱们来看个例子,“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这里的“也”就是句中语气词,所以在“也”后面断句。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第一章:文言文断句基本概念1.1 文言文断句的定义1.2 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1.3 文言文断句与现代文断句的异同第二章:文言文断句的原则与方法2.1 断句原则2.1.1 保持语句的完整性2.1.2 遵循语法结构2.1.3 符合逻辑关系2.2 断句方法2.2.1 语义单位划分法2.2.2 标点符号辅助法2.2.3 历史背景了解法第三章:文言文断句技巧与实践3.1 常见断句标志词3.1.1 语气词3.1.2 连词3.1.3 句首词3.2 特殊句式断句3.2.1 省略句3.2.2 倒装句3.2.3 被动句3.3 断句实践练习第四章:文言文断句策略与误区4.1 文言文断句策略4.1.1 抓住关键词4.1.2 分析句子成分4.1.3 推理句子关系4.2 文言文断句误区4.2.1 过度断句4.2.2 忽略标点符号4.2.3 受现代汉语习惯影响第五章: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解析5.1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示例5.2 解析断句方法与思路5.3 断句答案与解析第六章:文言文断句中的特殊现象6.1 名词前置6.2 动词宾语前置6.3 形容词后置6.4 定语后置6.5 补语后置第七章:诗词中的断句技巧7.1 诗词断句的特点7.2 诗词断句的原则7.3 诗词断句的实践案例7.4 高考诗词断句真题解析第八章:文言文断句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8.1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8.2 文言文断句在阅读中的重要性8.3 断句在文言文翻译中的应用8.4 断句在文言文写作中的作用第九章:文言文断句的练习与提高9.1 断句练习的方法9.2 断句练习的资源9.3 如何评估断句练习的效果9.4 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的策略第十章: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策略10.1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型分析10.2 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要点10.3 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策略10.4 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误区与规避第十一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化知识11.1 古代文化知识在文言文断句中的作用11.2 常见古代文化知识举例11.3 如何在断句过程中运用古代文化知识11.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分析第十二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学常识12.1 古代文学常识在文言文断句中的重要性12.2 古代文学流派及其特点12.3 著名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12.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古代文学常识分析第十三章:文言文断句与历史事件13.1 历史事件在文言文断句中的作用13.2 重大历史事件举例13.3 如何在断句过程中运用历史知识13.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历史事件分析第十四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人物14.1 古代人物在文言文断句中的重要性14.2 著名古代人物及其事迹14.3 如何在断句过程中运用古代人物知识14.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古代人物分析第十五章:高考文言文断句综合训练与复习策略15.1 高考文言文断句综合训练的重要性15.2 高考文言文断句综合训练的方法15.3 高考文言文断句复习策略15.4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应试技巧与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高考文言文断句展开,涵盖了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技巧与实践、策略与误区、真题解析、特殊现象、诗词中的断句技巧、实际阅读中的应用、练习与提高以及备考策略等内容。
文言文断句 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如“字句意思完整”“语法结构合理”等。
(2)常见的断句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等。
2、难点(1)如何准确判断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2)在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断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断句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断句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究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一段没有标点的文言文,让学生尝试阅读并理解,从而引出断句的重要性。
(2)讲述一些因为断句错误而导致误解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介绍文言文断句的定义和作用。
断句是指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文意和语法结构,在句中恰当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以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2)讲解断句的基本原则①字句意思完整一个句子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断句时要保证每个断句部分都能独立表达一定的含义,不能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割裂开来。
例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正确的断句应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语法结构合理要符合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如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
比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应断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介绍常见的断句标志①虚词常见的虚词如“乎、也、矣、焉、哉、耳、耶、之”等,往往出现在句尾或句中,表示语气或停顿。
例如:“夫战,勇气也”,“也”字在这里表示判断语气。
②对话标志“曰、云、言”等词后面通常要断开。
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断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句式排比、对偶、反复等句式,其结构整齐,断句时可以参考。
比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可断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句读判定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句读判定(文言断句)教学设计【复习提问】1.我们这节课学习文言文断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句读判定。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句读”?——《师说》第86页注释④是这样解释句读的:“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2.在复习语法时,我们讲过划分句子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判定古代汉语的句读,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是怎么说的?——定主语,知道句子是从哪里开始;定谓词,知道同一个主语下辖几个分句;定宾语,知道句子是从哪里结束。
教学目标:1、文言断句的基本规律2、文言断句的技巧教学重点:通过实战会做高考断句题【引入新课】新课标Ⅰ卷的句读判定前几年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的,今年的题型出现了变化:提供原文中的一组句子,需要断三处,给出ABCDEFGH八处答案标号,要求考生判定该断的地方,将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赋分为3分,每答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因为用来判定的一组句子在意思上相对完整,有一定的独立性。
所以训练时可以直接把它们拿出来让学生练习,不必长篇幅地呈现原文语境。
长篇幅地呈现,一来不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二来拖慢课堂节奏。
当然,很多时候,课堂还真的要慢下来——这个另当别论。
【真题实战】先看近几年的新课标Ⅰ卷高考真题——(2023新课标Ⅰ卷)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2022新课标Ⅰ卷)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2021新课标Ⅰ卷)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我们采用“断句+翻译+验证”的方式落实。
【附】高考题译文(2023新课标Ⅰ卷)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译】韩非的书中说:“孔子认为他做得很对”,引孔子的话来为自己张本,然后又非难孔子的说法。
难道有不像这样的吗?(2022新课标Ⅰ卷)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译】现在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会和秦国结盟,那赵国就将与强大的秦国毗邻,(赵国的)疆域会每年战争不断,百姓也会(因疆土之争而)大量死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6课时-文言断句教学设计
【参考译文】
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请您写篇记叙的文字吧。”我打开信看着地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做偃虹堤。问来人谋划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又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岳阳又是荆州、湘潭、贵州和四川四个地方的要冲。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津停泊,遇到需要到州中办事的又远又累,而且常常恐惧风波,担心船翻人被淹死。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不担心。”我问这个堤有多大,需要用多少人,回答说:“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到最上边能得到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需要用一万五千五百个工,如果不耽误时间可以完成。”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州里把这个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是否可行,反复了多次,最后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定,三司决定说可行,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太守的主意。”然后催促我说:“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文字。”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1.独立完成高考典型例题
2.小组交流答案
3.展示答案
4.总结纠错
以近年北京市高考本考点题目为典型例题,有助于考生迅速了解高考题型及命题规律,培养学生的积极应考意识。
规律解密
展示命题规律:
文言断句是北京卷的高频考点,试题有选择题的形式,也有主观题的形式。选择题是选取文中语句进行断句,选出正确的答案,一般为1题,3分,主观题形式是选取文第I卷文言文阅读中语句或另外选取古籍中的经典文段让学生断句,一般为5分左右。2015年高考,北京卷将断句与标点、文意理解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了一种综合命题的趋势。2016年高考北京卷没有单独命题,而是渗透在文意理解和翻译等考点之中。所以,在复习中,要注意加强一些综合训练。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四讲文言文断句Word版含解析
第四讲文言文断句基础点:文言断句,在过去称为句读,所谓“句”就是作者已经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到此应该断句,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即用“句号”,语意未完而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相当于今人使用的“逗号”,弄清句读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
要正确断句,应先掌握大意,其次抓住特殊标志,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重难点: 1.理解文段大意。
2.寻找断句标志。
[考法综述 ]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对其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客观题,就选文中的某个句子,提供四种句读,请考生判断正误;二是主观题,从选文或另给的一段文字中挑出某个句子(未断开 ),要求考生断开。
命题法 1提供语境的客观型断句典例 1对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的画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有删改) A.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 /则过矣 /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吾何为不豫哉B.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 /则过矣 /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 / 吾何为不豫哉C.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 /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 /则过矣 /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 / 吾何为不豫哉D.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 /则过矣 /以其时 /考之 /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答案 ]C[解析 ] 这是一道客观断句题,考生可抓住一些相对整齐的语句来断句。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教案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文言文断句第 17讲文言文断句教材版本全国通用课时说明 2 课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复习目标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理解关键的词语,判断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表达,委婉、避讳等行文习惯,掌复习重点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一些规律等,掌握常见虚词位置。
复习难点根据常见惯用语来断句,根据固定句式、修辞手法来断句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2017 年新课标Ⅲ卷高考试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文言文断句教案(高三)
文言文断句教案(高三)一、三维目标: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
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
加上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
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做练习,然后对练习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整理出断句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趣味断句:有位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内容是﹕“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老人的儿子和女婿,都认为自己是继承人,两人最终对簿公堂。
主审官命他们提出理由,女婿便抢先念道﹕“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接着,儿子说﹕“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主审官一听,感到为难,无从断案。
二考点解析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
2004年高考,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从2005年至2012年高考,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湖南等多个省市的高考卷考查了文言断句。
2013年湖南卷会不会在这个点上设题呢?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三走近高考,感知题型(湖南2012高考)9.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四合作探究断句的方法例句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能够正确断句并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文言文的翻译。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断句和翻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分析实例。
2. 实践法:让学生练习断句和翻译,给予指导和反馈。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断句和翻译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实例分析,练习题。
2. 文言文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进行练习。
3. 断句符号:准备一些断句符号用于指导学生断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文言断句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尝试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断句和翻译中的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断句的重要性和技巧。
6. 作业:布置一些文言文断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尝试断句和翻译,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 对比现代汉语: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让学生对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七、教学互动1. 问答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小组竞赛:分组进行断句和翻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分享心得: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断句和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断句的准确性和翻译的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断句的准确性和翻译的通顺程度。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教案精品版
文言复习之断句教学设计【故事导入】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给父母写了封信,结果,读过之后,母亲嚎啕大哭,其父则是笑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独特的信。
(多媒体展示信的内容)如下:儿的生活好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对此故事,由学生断出自己的理解,老师点评并得出结论:生活是一门艺术,言谈是一种技术,而在彼此交流中,断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文言断句(板书)。
(时间控制在2到3分钟)断句历史传承中扮演的角色,从《三字经》中的“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就已经体现了它的启蒙作用,而在生活中,它有必不可少,因而,高考断句成了一种趋势,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动向。
(幻灯片展示“考点解析”以及“基本题型”,为了强调它的重点性,由老师读出来)(大约1分钟)【考点解析】2015年,断句首次加入山东高考范围,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分值3分;全国卷-新课标Ⅰ从2014年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句读能力,分值3分。
至2015年,山东卷、新课标Ⅰ、新课标Ⅱ、浙江卷、四川卷、重庆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附加题均已出现断句题型,分值为3到6分不等。
【基本题型】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x处)对于基本题型,有两点形式上需要学生注意,其一是,划线统一向右倾斜,不能左右参差不齐;其二,注意后面要求的限断几处,力求最佳得分。
(这一环节,普通班强调一下,特色班可以忽略)【学习目标】1.熟悉课本文言文基本断句模式。
2.归纳、探究、总结断句方法。
【预习过程】浏览知识链接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对山东的考题断句。
【学习过程】检查预习情况,通过山东高考题来检验学生的断句水平,而后,由学生陈述自己的断句依据,以此引出我们断句先从课本做起。
明确:学习断句,课本是最好的依托与凭借。
这样既容易把握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的重视。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能力目标: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言文断句能力。
三、导入同学们知道纸没有发明前,古人用什么写书的不?对,是竹简和布帛,那是很不容易的,写一字的成本很高,所以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我们学习文言文要学会断句。
四、教学过程。
(一)、断句前提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一两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懂文本的能力。
题型为“3错1对”型选择题。
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②误解词语意思;③误拆连动成分;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二)、断句技巧1名词断句法借用名词、代词等为所用。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常用做主语、宾语。
主语前和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难点:少数情况下做定语不用断,时间、地点名词,和介词一起构成状语位于主语前一般要断(极其极其少),时间词单独状语,位于主语前一般也断开,特别是有年号的时间词。
稍微了解一下的知识(不是很重要):主谓+主谓的或者动宾+动宾的少数四字句中间一般也不断(极其少见,9成不会考)示例1:小鸟(主语)时来啄食(宾语)∕人(主语)至不去∕三五之夜(宾语)∕明月(主语)半墙(宾语)∕桂影(主语)斑驳∕风(主语)移影(主语)动∕珊珊可爱∕然予(主语)居于此(宾语)∕多可喜(宾语)∕亦多可悲(宾语)当堂练习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高三文言文断句复习教学案
高三文言文断句复习教学案一、预习阅读: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
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
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
二、前提测评: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
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地。
(《颜氏家训·教子篇之二》) [注】①灵龟明鉴:比喻可资借鉴的事。
2,有书生读经书甚精熟不知近代事因说骆宾王遂云某识其孙李少府者兄弟太多意谓骆宾是诸王封号也三、方法指导:六个关键点:找名词、代词;看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依总分。
1.找名词、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看虚词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①“夫、其、惟、唯、盖、盍、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无论、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断句》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
❆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
难点: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引导法、情景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
认真观察《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卷上》的图片,说一说古书文字排版上有何特点?生明确:文字顺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中间没有标点符合。
中国古书没有标点符号,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顿号(“、”)断开,叫“读”。
《三字经》中提到:“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明句读”就是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首先要在私塾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断句。
断句重要不重要呢?我们看《韩非子》中记载的一则故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之所以发出“夔一足”的疑问,就在于他在断句中出现了问题。
二、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借助“特征”,寻找方法,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第三步:通过译文进一步验证。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二个步骤,高考文言断句的技巧。
三、高考文言断句技巧。
合作探究一: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思考:1、如何给上面语段断句?2、断句处有何特点?学生分组讨论。
第一组回答。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总结归纳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的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如虚词法、实词法、句式法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准确断句的能力。
2、难点(1)理解一些特殊句式和文言词汇对断句的影响。
(2)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断句方法,准确把握文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因为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想请一位先生教他儿子读书。
他与先生商定:“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先生理解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欣然答应。
但到了吃饭时,财主却只给先生一盘青菜。
先生很生气,财主却振振有词地说:“我写的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可见,断句不同,意思大不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2、知识讲解(1)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a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在断句之前,要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这是正确断句的基础。
b 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
可以先从容易判断的地方入手,如标志性的虚词、句式等,然后再逐步解决较难的部分。
c 结合上下文,尊重原文语境。
断句时要考虑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言环境,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句。
(2)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a 虚词法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其固定的用法和位置,如“夫、盖、唯、若夫、且夫”等常用于句首;“也、矣、乎、哉、焉、耳”等常用于句尾;“以、于、为、而、则”等常用于句中。
根据这些虚词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例如:“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句首的“夫”字是发语词,应在此断句。
高考人教版一轮复习:4文言文断句教案精品版
高考人教版一轮复习:4文言文断句教案精品版4文言文断句教学目标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掌握不同的句式类型。
2.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3.联系高考,明确断句在文言文中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难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掌握不同的句式类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探究新课标要求通过文言断句理解浅易的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文言断句是“理解浅易的文言文”第一大项“理解”中的第四点“理解并翻译句子”。
主要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锻炼文言文断句能力。
二、考纲要求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考点透视文言句式是渗透到断句题型和翻译题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省略句、文言文固定结构和疑问句。
(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示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者也”表示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示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4、用“也”表示判断邻之厚,君之薄也。
5、用副词“乃、则、即、皆”表示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巨是凡人,偏在远郡7、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8、直接表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二)被动句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受制于人2、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介词“被”表被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动词本身表被动兵挫地削,亡其六郡(三)倒装句1、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2、宾语前置句(1)否定句:古之人不余欺也(2)疑问句:大王来何操(3)疑问句中介宾语前置:不然,籍何以至此(4)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余是以记之3、定语后置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4、状语后置句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四)省略句1、省略主语(老臣)愿令得补黑衣之数2、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A、省略动词的宾语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B、省略介词的宾语不如因(之)而厚遇之(五)固定句式1、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无所:没有……的人、事、物财物无所取3、如何、若何:怎么、怎么样、怎么办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4、不亦……乎:不是……吗以此为政,不亦惑乎5、……孰与……、吾与……孰:……比较,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四、考试题型近年来文言断句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设四个选项,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来。
专题02文言断句(教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
课题:《文言断句》导学案
班级
授课(完成)时间
教师(学生)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言断句高考命题规律及常见题型,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
2.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正确断句。
过程与方法
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答案】C【解析】“戴胄”人名,“以”动词认为,宾语“选人多诈冒资荫”,排除AD项。“有…者”固定结构,排除B项。 原句:“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译文:皇上认为举荐入选的官吏中,多有伪造资历者,下令这些人坦白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伪造资历而未自首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
6.(2016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考点解析】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断句考查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积累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综合性较强的考查方式。
【基本方法】宏观把握,细节入手,先易后难,瞻前顾后【考查形式】形式1: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例: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参考答案:选A。
形式2:择取课外文言文小语段,用“/”断句。
例: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5分)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参考答案: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 / 及其乱也 / 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 / 变数也 /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 故循福之所自来 / 防祸之所由至也 / 遇不遇非我也 / 守其所志而已矣。
【方法指津】从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提高断句的准确性,除了大量文言知识的积累和一定量题目的训练,掌握一些常见的技巧也会大有裨益。
下面举近几年高考题来解析,以便于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1.看内容大意高考断句的语句虽相对简短,也不要求给出准确的标点,但其意蕴常常较为丰富,非扫一眼就能搞定,切忌开始做题时就一边看一边点断。
正确的做法是先认真阅读整个语段,明白所述事件、所议话题,再用心揣摩需要断句的语句,尽可能把握其大意,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
例: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我们可以从上文中读出这是一句“予”对举荐人才的认识,首句自谦,“愚且贱”“闻与见”连续两个并列的词组,其语义完全不同,其间宜断开,而末句“卒亦未见焉”,在上文中连续出现过两次,可以迅速与前句断开。
2、找名词(代词)例如: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3看虚词位置文言文中的虚词主要是表示语气和语法关系,常常是句读的重要标志。
一般说来,具有显著特征的虚词有:1.句首语气词前要停顿,如“夫、惟、盖、其、凡、盍、诸、唯、斯”等;2.句首表谦敬的副词前要停顿,如“敬、请、承、辱、谨、窃、敢”, 3.句首关联词前要停顿,如“苟、若、倘、微(如果没有)、纵、使、纵使、向使、假使、因、故、以、以故、以是、是以、是故、至于、于是、至若、若夫、且夫、乃夫、则、然、然则、顾、但、虽、虽然、或、且、况、而况、岂、岂非”等;4.句首表时间的独立词前后都可停顿,如“顷之、向之、久之、俄而、既而、已而、未几、斯须”等。
5.句首感叹词往往独立成句,其前后都可停顿,如“呜呼、嗟夫、嗟乎、悲夫、噫嘻”等;6.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如“也、者、矣、哉、乎、邪、与(同“欤”)、欤、耶、焉、兮、耳、而已”等。
4.看对话标志要断句语句若有对话,常常会有“曰”、“云”、“言”、“道”、“谓”等标志性词语,它们的后面往往需要停顿。
需要留心的是,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常常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下其前后都需要停顿。
例: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上曰”后很显然是引述“上”所讲之话,于此处应该断开。
而引述完后用“也”作结,“诸将”另起,其故“也”与“诸将”之间应断开。
5.看特殊句式文言文中有许多惯用的特殊句式及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疑问句等,以固定结构呈现的大致上可分为四类:①置于句首的固定结构,一般其前可停顿,如“然则”“有所”“无所”“有以”“无以”“所以”“以为”“至于”“于是”“然则”“是故”等;②表判断语气:如“……者 / ……也”,其中“者”、“也”之后可断开;“……者也”中“也”后断开;③表示选择、取舍、递进关系:如“其……邪 / 其……邪”、“其……/ 其……”、“与其……/ 孰若……”、“宁……/ 其宁……”、“非惟……/ 抑亦……”等;④表示揣度、反问语气:如“无乃……乎(欤)”“得无……乎”“庶几……欤”“其……乎(也、耶)”“不亦……乎”“何(奚)以……为”“何(奚、曷)……为”“独……耶(哉)”“安……乎(哉)”“庸……乎”“顾……哉”“岂(其)……哉(乎、耶)”等,在其整句后常是断句处。
如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就含有连续三个“……也”的判断句和“亦何……乎”的反问句。
6.看整饬句式古人行文,好用整饬对称的句式,其中常含有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断句时,可以根据这几种修辞不同的形式特点,确定断开的位置。
①排比、对偶特点:句式结构整齐,字数大致相当;对称(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
“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②顶真特点: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的宾语重复出现后成为下一句中的主语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反复特点: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在段落中多次出现,有连续和间隔两种形式。
如“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与“及其乱也 / 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就有很明显的对称句式。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析语法结构一则要求断句的段落,经过以上判断之后,如还有未能判定之断句处,往往只能求助于语法结构分析。
而语法结构分析的抓手就是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和宾语。
谓语常常在句子中间,且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断句时较容易区分,真正麻烦的是句首主语位置或句尾宾语位置的词语,包括名词和代词,因为末断句时主语、宾语首尾相连,一个词语常常难定该属上句还是该属下句,这也就成了命题者常常设置断句考测的一个点。
根据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作主语和宾语的语法特点来确定断句的位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①如果某个名词或代词是句子的主语,且句子是非倒装句,那么它的前面就需要停顿一下;②如果某个名词或代词是作句子的宾语,且整个句子是非倒装句,那么它的后面就需要停顿一下。
③在主谓倒装句中,主语的前面是否需要停顿,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甚矣,汝之不惠”中主语“汝”的前面就需要停顿一下,而“渺渺兮予怀”中主语“予”前面就不需要停顿;④在宾语前置句中,代词虽然作了宾语,但其后也不能停顿,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中宾语“余”之后就不能停顿。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如: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
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
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一)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二)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巩固训练】训练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参考答案】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训练2:下面短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予闻华生解村落图,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参考答案】B训练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参考答案】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