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互相依赖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关系理论概论课件

国际关系理论概论课件
体之间以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 “相互依赖”既可以指美苏之间的政治——军事相
互依赖,也可以指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政治——经 济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源于国家之间财富和权力分配或曰配置的 不平衡。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最重要 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4讲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一、什么是相互依赖?
如果一个外部事件发生,受到影响的国家因改变政策 进行应对而遭受的损失很大,那么,他的脆弱性就较 强;反之,它的脆弱性就较弱。
第4讲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一、什么是相互依赖? 自由主义倾向从敏感性的角度定义相互依赖,认为
国家间关系越密切,国家感受外来变化的敏感性就 越高。当一个国家发生的事件能够迅速地影响另一 个国家时,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 系。 现实主义学者则从脆弱性的角度定义相互依赖。相 互依赖就是脆弱性的相互关系,处于这种关系的任 何一方在打破关系状况时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且,这种代价的分配通常是不均等的,也就形成 了依附的权力关系。
3、国际关系中权力即军事力量的作用是有 限的。
第4讲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三、什么是新自由主义理论 ?
新自由主义理论包括四种模式: 经济进程解释模式: 经济领域的国际制度决定国际经济行为。 经济和技术变革决定国际制度的改变和重建。
第4讲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三、什么是新自由主义理论 ?
国际组织结实模式:国际组织是一种世界政 治结构形式,具有独立运作的特性。在国际 组织内,国际组织网络、规范和制度是决定 行为的主要因素。
第4讲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三、什么是新自由主义理论 ?
四种解释模式的关系:各司其职,综合使用 没有一种解释模式可以完美的解释世界政治。 这四种模式分别侧重解释不同的领域 在具体的分析中,最好区别不同的使用条件,

西方学术界关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批评

西方学术界关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批评

感性相互依赖和脆弱性相互依 赖人 手 , 阐述了权力与相互 依
赖 的关 系 , f 了复合 相互依赖 的特 征及 其政治过程 , 提 } J 论述 了罔际机制 对相互依赖 的意义并运用 四种解 释模式分析 国 际机制对 世界政治的影 响。复合相互依赖理 论应运而生 , 该 理论 町谓是西方 相互依赖理论 的集大成者 , 因而成为各派理
全 球 政 治 中 , 有 两 个 大 闰雄 踞 权 力 的 顶 峰 。 与历 史 上 的大 只
依赖的相互性 , 然而, 敏感性相互依赖几乎不会导致脆弱性I ” 。
在 沃尔 兹 看 来 , 相 互 依 赖 定 义为 敏 感 性 犯 了两 个 错 误 :1 将 ()
国相 比, 无论 是在经济』 还足 在军事上 , : 美苏 两国都前所未
相互依赖是一个客观存在 的事实。 西方学术界对此提 出 了不 同的解 释 , 尤是 2 世纪 中叶引起美 国的经 济学家和政 ( ) 治学者的极大关注。 相互依赖成为学界和政界 几乎最为流行 的术语 , 于相互依赖的探讨 如火如荼。17 年 , 关 9 7 罗伯特・ 基 欧汉与小约瑟夫 ・ 出版《 奈 权力 与相互依 赖》 他们从分析 敏 ,
对 国 际政 治 的重 要 影 响 。沃 尔 兹 从 这 一 定 义 出 发 , 出相 互 指
首先我们看新现实主义者肯尼思 ・ 沃尔兹对于复合相互 依赖理论的评价。沃尔缘的相互依赖观在国际关 系理论界独 树一帜 。和 《 国际政治卵论》 第七章。沃尔兹认 为, 相互依赖 ” 把“ 描述 为 “ 在世 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会对其 他地 方的某些人 或是所有的人造 成影 响”这是一 个经济学的定义I , 】 I 。他指 出
政治研究 与实践的全部 内容 ……将 一个 }彼此极 为不平等 妇

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辨析

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辨析

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辨析作者:吴伟平来源:《社会科学》2010年第04期摘要:敏感性和脆弱性是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师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这部著作中提出的一组重要概念。

这组概念构成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中的核心评判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研究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甚多,但专门针对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研究却较少。

因而对敏感性和脆弱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析,提出二者的主要区别和联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实有必要。

关键词:国际政治; 相互依赖关系; 敏感性; 脆弱性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0)04-0020-06作者简介:吴伟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433)敏感性和脆弱性这一组概念最初是由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师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S.Nye)于1977年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这本著作中提出的。

在这本著作中,基欧汉和奈吸收了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等人的经济相互依赖理论的有益成份,从国家间权力关系的视角,从更高层面和更深含义上解析国家间存在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功能、意义及影响,从而创立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该理论是对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政治分析,其核心是探讨国际关系中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与政治权力上的相互竞争性之间的关系①。

基欧汉和奈认为,国家间的复合相互依赖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均等依赖关系,二是绝对依赖关系,三是相对依赖关系或不对称依赖关系。

为了判断上述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基欧汉和奈提出了敏感性和脆弱性两大概念。

他们认为,是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还是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不对称的程度如何,均取决于一个行为主体对另一方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②。

长期以来,研究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甚多,但专门针对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研究却较少;从基欧汉和奈以降,在谈及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时所举的实证案例,也多是以美国和日本在石油危机中所处的不同情势及应对为例。

第2章国际经济合作基础理论

第2章国际经济合作基础理论

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削 耙的成本绝对低于贸易伙伴, 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 通过自由交换,可以获得绝对 利益。
因此,斯密赞扬国际分 工,提倡自由贸易。
认为国际分工会提高各国劳动生产率, 而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各国按照自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 ,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
最有效的利用,从而给各国带 来绝对的利益。
第2章国际经济合作基 础理论
伴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 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 系将会更加紧密。
历史上国际分工的发展大 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末至16 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市 场产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通过商品 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各自生产优势,初 步打下了国际分工形成的基础。
的。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学者 维农和威尔士在相关理论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他们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 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美国创新 企业对其研究和开发出的新产品拥有垄断权 力,国外富有的消费者开始向美国购买这种 产品,出口量开始不断增长;在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两次工业
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建 立,生产得到飞速发展,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分工 体系最终形成并得到发展,其 主要标志是世界工业与农业的 分工。
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国际分工促使世 界经济结合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另一方面 ,国际分工又将世界分成了先进的工业国与 落后的原料供应国,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
这时,美国不仅失去国外 市场,而且进口大量该产品, 国内生产趋于停止。
虽然,该产品的生命周期 在美国完结,但在其他仿制国 还继续延续着。

相互依存理论

相互依存理论
Back
5.1.3.对经济相互依存论的评价
库珀等学者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 确定了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
虽然他们也看到了相互依存的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 受其根深蒂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从世界的 和平和有序出发,强调经济效率,并认为相互依存下 的合作将导致资源的更优配置和世界和平,忽视各国 对主权和自由的重视。
Next
约瑟夫·奈(Joseph Nye,1937—),1964年获得 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先后任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 心主任、文理学院副院长、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以 及《外交事务》和《国际安全》编辑。1977-1979年任 卡特政府负责科技、能源的助理国务卿,1993-1994年 任克林顿总统全国情报委员会主席,1994-1996年任负 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其主要著作有《国 际地区主义》(1968)、《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 (与基欧汉合著,1971)、《权力与相互依赖》(与 基欧汉合著,1977)、《能源与安全》(与大卫·迪 斯合编,1981)、《生活在核时代》(与霍夫曼等人 合著,1983)、《理解国际冲突》(2000)。
第五讲 相互依存论
内容简介
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理论最早是从经济出 发来研究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际体系的发展变 化,后来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相互 依赖。早期主要以理查德·库帕(Richard Cooper)及 其相互依存经济学为代表,后来由罗伯特·基欧汉和 约瑟夫·奈及其复合式相互依存为代表,综合国际关 系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国家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提出一种 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相互依存论。
Back
3.全球经济一体化
(1)超国家关系理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中唯 一的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已经结成了横跨国境、 深入一切领域的网络。国际空间的扩大和国际非政府 组织的参与是超国家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力。

复合相互依赖名词解释

复合相互依赖名词解释

复合相互依赖名词解释复合相互依赖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综合概念,用以描述人与人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互依赖、密切结合的状态。

在这种关系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存在于多个方面,并且这些方面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而多元的依赖网络。

复合相互依赖关系最典型的体现是在经济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球化的经济体系。

企业之间的合作、贸易往来以及供应链的建立和维护,都是复合相互依赖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其他国家的资源、市场和技术支持,而其他国家也同样依赖于这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得各个国家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除了经济之外,复合相互依赖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领域,各个国家之间的生态系统相互依赖,例如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在社会和文化领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关系,文化交流使得各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形成多元而富有活力的文化景观。

同时,也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和价值观也让不同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道德体系,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传承。

复合相互依赖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还因为人类对于发展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渴望。

每个人和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通过相互依赖和合作,我们可以互相补充和弥补不足,实现共同发展。

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个人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平等、互惠和尊重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平等交流和合作,才能建立起健康、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

然而,复合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无条件依赖。

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发展,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同时也要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只有做到相互依赖的双向平衡,才能实现持久、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复合相互依赖是一种多方面、多领域的依赖关系,体现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紧密联系。

相互依赖的基本假设

相互依赖的基本假设

相互依赖的基本假设
相互依赖理论假定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比较水平,即我们认为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当得到的结果值。

相互依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满意度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决定亲密关系持续与否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无论我们是否乐意,我们都会用到第二个标准,即替代的比较水平。

替代的比较水平指的是如果我们抛弃目前的亲密关系,转投可以选择的更好的伴侣或情景,所能得到的交往结果。

所以一方面,即使我们对现状感到满意,也有可能离开现在的伴侣去追求更大的收益。

(因为我们总是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的结果,但同时如果我们对这段亲密关系感到满意,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较少的放在其他可能的伴侣和情景上。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对自己现在的亲密关系不太满意,在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出现之前,我们也很少选择脱离现在的关系。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仍会待在使他们痛苦悲惨的亲密关系中而
不离去,因为他们认为一旦离开,情况会更糟。

相互依赖理论视野中的战争与和平

相互依赖理论视野中的战争与和平

相互依赖理论视野中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状态,它们的相互交替始终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规避战争,寻求和平,一直是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期盼和努力方向。

在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了范式之间的争论,相互依赖和平论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

相互依赖能否带来和平,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议题。

标签:相互依赖;国际关系;战争;和平随着通信、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相互依赖已成为国家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但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最早提出相互依赖论的是理查德·库珀,他于1968年出版了《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社会的经济政策》。

但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当数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及他们的著作《权力与相互依赖》,此书1977年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相互依存的世界将会减少战争”的断言遭到了以摩根索为首的古典现实主义者和以肯尼思·沃尔兹为首的结构现实主义者的批判。

一战争与和平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替始终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关注这个古老而令人迷惑的话题。

何谓战争?何谓和平?它们的根源是什么?消除战争,促进和平的手段和途径是什么?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从很多种视角进行了探讨,西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也不例外。

战争是人类的自然现象,更是人类的社会现象。

在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下,氏族之间或部落之间的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态的战争,进入阶级社会后,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1]104。

人类进行战争的动因是什么?说法多种多样:有人认为战争是上帝的自然的意志;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生物的“自保本能”、“生存竞争”;柏拉图认为,“战争的原因是由于灵魂的腐化”;尼采认为,“战争的根源就在人性之中”;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因素的产物,是群体意识的表现,是道德和社会进化的唯一手段;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2]33-35。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1.名词解释复合相互依赖:约瑟夫·奈和基欧汉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中提出的概念。

其指出,随着国家不断地、更多地卷入彼此的事务,它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自己边界之外的事务。

新的世界政治变化正呈现出(I)国家不再是唯一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这导致国际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加强,地理差距已不再是交往的障碍;(II)越来越多的问题进入国际议程,国内和国际问题的区别日益变小,各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III)军事力量不再起主要作用;的特征,其为国家间基于彼此复合地相互受外力所支配或受其巨大影响的一种状态。

国际制度:指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行为体活动、帮助行为体的期望值趋同。

一般包含(I)有着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章程的正式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和非政府组织(NGOs);(II)政府之间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s);(III)有着非常明确规定和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期望值趋同的国际惯例(conventions)。

国际制度有(I)权威性,(II)制约性,(III)关联性三个特征。

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

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

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识。

建构主义认为其为身份的基本特征,打破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

国际社会:国际社会既是历史的,又是一个不断扩展和演进的过程。

指国家们因各自利益而认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套共同规则的制约,且它们一起构建共同的制度而形成的概念。

国际社会中的国家们认为自己在相互打交道的时候受到一些规则的制约,必须尊重对方的独立地位,履行业已达成的协议,并且对相互使用武力的行为加以某些限制。

与此同时,它们也互相进行合作以构建国际制度,比如国际法、外交机关、普遍的国际组织以及有关战争的惯例与公约。

第5讲相互依存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阮建平)

第5讲相互依存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阮建平)
Back
5.1.3.对经济相互依存论的评价
库珀等学者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 确定了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
虽然他们也看到了相互依存的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 受其根深蒂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从世界的 和平和有序出发,强调经济效率,并认为相互依存下 的合作将导致资源的更优配置和世界和平,忽视各国 对主权和自由的重视。
“与那些看上去在某些问题领域有更多资源但却四 分五裂的国家相比,能更好地保持一致性的国家(因中 央集权的政治传统所致——如法国)能够更好地处理不 平衡的相互依赖关系”。 (4)国际组织:有助于议题的确定,往往是多国联盟 的催化剂和弱国拟定联系战略的场所。因此,促进国际 合作。其制度规范虽然没有约束力,但可以使得反对者 显得极其自私并难以自圆其说。
3.相对依存:处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虽然存 在不平衡,但又不像绝对依存的差距那么大。
第2、3两类属于“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可以 成为一种权力资源。
Next
“在这种关系中,依赖性较小的一方常常拥有较大 的权力资源,一旦发生变化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 但是,这种优势并不能保证,在非对称性依赖中处于 优势地位而获得的政治资源一定会导致在对结果的控 制方面占有优势。以资源类型为衡量标准的权力与以 对结果的影响为衡量标准的权力之间很少出现一一对 应关系”。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 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Back
3.全球经济一体化
(1)超国家关系理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中唯 一的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已经结成了横跨国境、 深入一切领域的网络。国际空间的扩大和国际非政府 组织的参与是超国家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力。
(2)全球共同体理论:从政治外交角度对超国家 关系理论的发展和深化。认为,既然经济上的相互依 存已经把世界联成一体,因此应该在国际关系中研究 范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抛弃“民族国家主义”,专而 采取“全球中心”的研究范式。

《权力与相互依赖》读书报告(定)[美]基欧汉、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读书报告(定)[美]基欧汉、奈

评注
• (一)相互依赖与复合相互依赖
• 相互依赖: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 纪中期(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 半叶--20世纪初(资本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 (全球化)经济演变 • 相互依赖论:形成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年代 • 复合相互依赖:权力与相互依赖的结合(基欧汗 和奈提出)
四、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权力与相互依存》一书突出和普遍的特点,是作者始终对 自己观点持客观辩证的立场,或者说奉行折衷主义。甚至《权力 与相互依存》这个书名本身,就体现了对全球制度主义和现实主 义两者的折衷。在本书中,奈和基欧汉试图建立一个能调和国际 关系传统观点和现代观点的理论体系,他们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 观点,另一方面却又指出观点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提出主流观点 ,另一方面却又将种种观点归纳起来进行折衷;甚至一方面进行 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却在发掘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 五点上:
1
2 3
各个社会的多渠道联系 国家间关系的各种议题无等级之分
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
二、个案分析
奈和基欧汉探讨了国际制度变化的方式和原因,并由浅入深、 从简单到复杂地提出了四种解释模式,包括经济进程解释模式、总 体权力结构模式解释模式、问题结构解释模式、国际组织解释模式 。分别进行了分析评述,提出了综合解释模式,并选取了两种领域 (专门国际领域和双边关系)四大类 (货币问题、海洋问题、美 加关系、美澳关系)的个案来使用各种模式来进行分析。 经济进程解释模式是指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使得各国之间相 互依赖加强,从而引发机制变化。总体权力结构模式解释模式是指 各议题之间会相互联系,从而进行权力转化,一个行为体在在一个 领域中的优势会转化为在另外领域的优势。国际组织解释模式是指 宽泛意义上的网络、规范和制度。而各个行为体的能力则取决于其 的基本权力以及依赖组织能力。

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存理论是由约翰·蒂博和哈罗德·凯利提出的。

核心观点是:人在人际商城浏览就像逛街一样。

每个人都在寻找最想要的商品。

我们都在以最低的成本寻求最大回报价值的人际交往,我们只会和那些能够提供足够利益的伙伴保持密切的关系;因为每个人都这么做,亲密关系中的伴侣双方都必须满足自己的利益,否则亲密关系无法持久。

相互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结果的得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判断结果的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我们的期望,第二个标准是如果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将如何生活。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比较水平(parisonlevel,cl),即个体认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得结果的价值。

比较水平是基于过去的经验。

如果一个人过去的伴侣关系回报率很高,那么目前他的比较水平就比较高,他们就会期望、并且从内心认为自己理应得到非常好的结果。

相反,如果过去的交往经历很糟,那么他的期待会少,比较水平也低。

在从悲惨到狂喜的序列中,比较水平只是一个中性点。

比较水平是衡量我们的关系满意度的标准。

如果结果超过比较水平,就会感到幸福;表明得到的超过了在与他人交往中的期望的最低平衡点。

幸福的程度取决于所得到的超过期望的程度,结果远远超过比较水平,个体就会感觉非常幸福;反之,结果低于比较水平,即使结果也不错,做的也比其他人好,个体也会感到失望。

例如一个有钱、有名望的人,其比较水平会超乎寻常地高,即使有一个光彩夺目、魅力超凡的伴侣,仍然会感到不满足。

因此,亲密关系中满意度不是简单地取决于结果好坏的绝对值,而是来自于结果与比较水平的对比,如下所示:结果一比较水平(cl)=满意度/不满意度相互依赖理论认为我们为了衡量我们在其他关系中是否会更好,还会用替代选择的比较水平(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clalt)。

替代选择的比较水平是指,如果脱离目前的关系,转向可以得到的、最好的、作为替代的伴侣关系或环境而得到的结果。

相互依赖影响着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

相互依赖影响着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

【摘要】总地概括来说,相互依赖关系是利益上地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地地位发生了变化,其他国家也受这种变化地影响.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地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时,国际冲突就无影无踪,相反,国际冲突会以新地形式出现,甚至会呈现上升态势.也不能将相互依赖完全局限于均衡地彼此依赖,最可能影响地行为体应对过程地是依赖地非对称性.【关键词】相互依赖,复合相互依赖,跨国组织,国际关系【正文】相互依赖影响着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而政府行为也影响着相互依赖地模式,政府通过接受某些活动地程序,原则或制度来调节和控制跨国关系,国家间关系,然而相互依赖不仅是一个分析性概念,它还是政治家和宣传家经常采用地一中言论工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相互依赖关系发生在调节行为体行为并控制其行为结果地规则.而总地概括来说,相互依赖关系是利益上地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地地位发生了变化,其他国家也受这种变化地影响.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地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术界对相互依赖这一概念地内涵和外延地理解,随着时代和学术地发展不断变化,扩大.最初,主要是从经济上相互依赖到现如今地政治,军事,安全,生态,环保,等多元地相互依存研究.对相互依赖内涵和外延地理解越来越全面,深入.从根源上来说,相互依赖可以产生与物质现象(比如在自然界),也可产生于社会现象.物质上和社会上地相互依赖经常是同时存在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世界上地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例如,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地驱动因素,国家是理性地.相互依赖把各国地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篇文章中,我主要想介绍本人对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地理解.该理论第一次全面否定了现实主义地基本假定,冲击了“国家中心“范式,实际上提出了多元主义范式,为国际关系研究建立了一个新地研究纲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地问世发展了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地视觉.该理论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赖结合,为后来地国际机制地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地提出奠定了基础.从这些理论中可以看出,国家之间存在着现实地或潜在地冲突,国家随时都可以动用武力.每一个国家都力图保卫自己地疆土和利益免受现实威胁或臆想地威胁.国家之间地政治一体化微不足道,而且只有符合最强大国家利益地时候才有可能存在下去.然而,世纪地世界,是全球规模战争爆发可能性锐减,局部战争不断地世界,是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渠道上沟通来往日益加深地世界,是跨国公司,社会组织等跨国行为体活跃于国际舞台地世界.因此传统现实主义地观点难以正确反映当前国际关系地全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相互依赖已被用来作为一种制约他国地权力资源,事实权力并没有从相互依赖中分离出来,而是有力诠释了相互依赖.随着相互依赖地逐渐深化,民族国家利用相互依赖而带来地各种条件和机遇,维持和增强国家地权势,提高国际地位.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地时代,这是因为旧地世界格局正在崩溃,世界变得相互依赖,传统地议程无法界定我们所面临地威胁,在我们这个新地时代,随着跨国社会运动等非领土行为体地出现,传统地领土作用在减弱,恰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地作为经济单位额国家有可能消失.传统主义不能理解,将其称之为全球主义谎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罗伯特·基欧汉他并不认为当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时,国际冲突就无影无踪,相反,国际冲突会以新地形式出现,甚至会呈现上升态势.也不能将相互依赖完全局限于均衡地彼此依赖,最可能影响地行为体应对过程地是依赖地非对称性. 权力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地概念,而理解权力在相互依赖中地作用必须区分敏感性和脆弱性二者之间地关系.所谓敏感性是指某政策框架内作出反映地程度.就依赖地代价而言,敏感性指地是试图改变局面而作出地变化之前受外部强加脆弱性是行为体因外部事件强加代价而遭遇损失地程度.在此意义上,与经济力量相比,军事力量是处于支配地位. 相互依赖影响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而政府行为也影响着像话依赖地模式,政府通过制造或接受某些活动地程序、原则或制度来调节跨国关系,国家间地关系,将这些控制性安排为国际机制.国家机制可由国家之间地协议或条约组成,如年地布雷顿森林回忆上地安排,国际机制也可以是暗含地,如二战后地美加关系.当然如果不存在一致同意地规范和程序或规则,无机制情况就会出现.所谓国际体系地结构即同类单位地能力分配状况.其中国际政治体系中最重要地单位是国家,有关能力被视为其权力来源.而国家机制是国际体系权力机构与该机构地政治、经济谈判地中介因素,即对其有着正式或非正式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际机制地变迁往往非常重要,因为国际机制地变迁,新地机制影响着世界地很多方面,就像非歧视贸易原则地确立一样,改变了世界贸易地旧貌.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动用武力,每个国家都力图保护自己地疆土和利益免受现实威胁.只有强大地国家才有可能存在下去.其中复合相互依赖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各社会之间是多渠道联系地,二是国家间关系地议程包括很多没有明确或固定等级之分问题,三是当复合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是,一国政府不再本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对他国政府动用武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复合相互依赖三个主要特征导致不同地政治过程,而这些政治过程将权力资源转化为控制结果地权力.在现实主义地世界里,军事安全将是国家地首要目标.甚至影响到那些不直接涉及军事实力或领土防卫地问题.国际组织可以确定某些重要问题,从而帮助政府决定事务地轻重缓急次序或机构间委员会及其他政府内部安排地性质.如年地斯德哥尔摩环境回忆地召开,促使美国重要部门集中关注防止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帮助促成世界政治中地潜在联盟. 对于稳定世界秩序起着不可磨灭地作用. 相互依赖地持续加强,全球化趋势进程地不可阻断,国际社会地整体性得到加强,全球意识得到张扬,霸权意识和行为越来越不得人心,甚至威胁世界和平.虽然强权即公理地时代已经过去,国际社会也无法容忍赤裸裸地强权和武力征服.但权力无疑是政治领域地通行证,无论是国内政治还是国际政治.特别是隐藏在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背后地权力框架,这种制度性强权或结构性暴力,它更具合法性,也更难以更改.权力还是权力,只是给自己加了个精美地外壳.因而权力概念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理解摩根索权力政治理论地钥匙,也是理解世界政治地钥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参考文献】“权利与相互依赖“ 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复合相互依赖: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地发展路径作者:刘志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相互依赖理论地变迁及批判” 作者:钟龙彪。

依赖理论及其应用介绍

依赖理论及其应用介绍

依赖理论及其应用介绍依赖理论是以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之一,也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相互依赖以及依赖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依赖理论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是双向的、彼此影响的。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这个人也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别人的行为。

因此,依赖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具有双向性。

在实际应用方面,依赖理论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营销、社会网络等领域。

在组织管理中,依赖理论被用来分析员工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而确定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管理方式。

对于管理者来说,依赖理论是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员工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有用工具。

同时,管理者还可以通过依赖理论了解员工在决策制定上的依赖关系,进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

在营销领域,依赖理论被用来分析顾客之间的依赖关系,了解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

例如,在推销新产品时,营销人员可以基于依赖理论制定不同的销售计划,以适应不同的依赖关系网络。

在社会网络领域,依赖理论被用来描述和研究社会网络中各种互动关系。

社交媒体如脸书、推特和微博等都是基于依赖理论的理念开发的。

描述社交网络中的依赖关系和互动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中的信息流动,还可以揭示网络中的关键人物,进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沟通策略。

总结来说,依赖理论是一种理论工具,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各类社会活动中。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社会问题及领导管理等工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依赖理论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预计会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第5讲相互依存理论

第5讲相互依存理论
Back
非军事敏感性 (在现有政策下 变革的代价)
3
3
5.2.3.复合相互依赖的特点及其政治过程
1.复合相互依赖的特点 2.复合相互依赖的政治过程
1.复合相互依赖的特点
(1)各国之间联系渠道的多元化,各种跨政府 联系和跨国联系兴起。 (2)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军事安全并非总 是所有国家之间的首要问题。 (3)军事手段的适用范围缩小,效用下降
Back
2. 相互依赖的性质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1)外部变化的直接影响往往表现为敏感性相 互依赖。如果成本过高则可能表现为脆弱性。就理 解相互依赖的政治影响而言,脆弱性相互依赖更重 要,它既适用于经济政治关系,也适用于社会政治 关系。 (2)特定层面或领域的脆弱性相互依赖可能导 致处于弱势的国家将斗争升级。
Back
5.1.3.对经济相互依存论的评价
库珀等学者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 确定了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 虽然他们也看到了相互依存的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 受其根深蒂固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从世界的 和平和有序出发,强调经济效率,并认为相互依存下 的合作将导致资源的更优配置和世界和平,忽视各国 对主权和自由的重视。
Next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1.经济相互依存论
5.2.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5.3.国际机制及其变迁 5.4.对相互依存论的评价
5.1.经济相互依存论
内 容 简 介
经济相互依存论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 库珀为主 一批学者所提出来的。在其《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 国家的经济政策》一文中,库珀指出,‚相互依存‛ 是指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应关系。 研究相互依存是正确把握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关键,国与 国之间经济交往的扩大既增加了各国因地制宜地实现其 发展目标的机会,同时又限制了其独立自主地制定内外 政策的自由。

【稷下智库】2021大学国际关系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稷下智库】2021大学国际关系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2021大学国际关系考试名词解释简单题答案【稷下智库】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名词解释五道(每道15分)以下为题库:①安全困境安全困境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术语之一,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

根据结构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无政府秩序下,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通过扩充军备、结盟等方式实现自保,但此类行为在他国眼中可能是威胁。

因此,国家之间的猜忌和自保行为,可能导致军备竞赛和联盟体制,反而加剧了安全问题,形成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可以通过军备控制和裁军、签订条约等方式减轻。

②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假定存在一种客观"结构”,即"国际体系结构”。

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之结构是由国际政治上权力分配的结果决定的,结构制约并影响国家之长期战略与外交政策。

国家在国际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是造成各国对外政策不同的主要因素。

结构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其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集中在: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性,而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重要关头,国家关心的不是权力,而是安全;研究国际体系的变化,既要注重单位层次,又要注意结构层次。

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可以说是最标准、最简约的科学理论。

③复合相互依赖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指一种与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理想建构理论,阐述了相互依赖、敏感性相互依赖和脆弱性相互依赖的概念。

复合相互依赖的主要内容有国家、政府、国际组织、跨国企业间的多渠道联系;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复合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意味着一国政府不在本地区和某些问题上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军事力量起次要作用。

新自由主义的确把握住了国际社会的新变化和新进展,不再像新现实主义那样只关注军事安全这导致其理论,强在包罗万象,弱在不够简约。

④三种无政府文化无政府文化是结构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无政府文化建构了国家身份,从而决定了国家的利益和行为。

反思权力政治与相互依赖理论_读_权力与相互依赖_

反思权力政治与相互依赖理论_读_权力与相互依赖_

2000年6月第2卷 第3期国际论坛I nternational Fo rumJun.,2000V ol.2 N o.3书刊评论反思权力政治与相互依赖理论读 权力与相互依赖李 茜西方国际关系学界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争,分别用权力政治和相互依赖描述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前者重视国家利益、权力斗争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后者强调全球化过程和相互依赖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深远影响。

罗伯特 基欧汉和约瑟夫 奈1977年的著作 权力与相互依赖 ,第一次全面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说,创立了相互依赖理论。

本文试图对相互依赖理论做出批判性的阐释和分析。

一、相互依赖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基欧汉和奈合著的 权力与相互依赖 一书可谓是相互依赖理论的开山之作。

作者在对 权力政治 和 相互依赖 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复合相互依赖新概念,探讨了在相互依赖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世界政治的主要特征。

1 相互依赖新辞令相互依赖理论试图走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相结合的道路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它宣称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 。

1 该理论提出后在西方国际关系学界颇为流行,主要是因为它本身触及了战后国际关系中一个突出的、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即由于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国家间、地区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相互依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

按照基欧汉和奈的观点,相互依赖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相互依赖关系范围广,既包括传统派强调的军事相互依赖,又包括现代派强调的经济、生态上的相互依赖,两者既存在重要连续性又有明显的区别,其区别并不是 零和 与 非零和 游戏之间的区别。

军事相互依赖不一定是零和的;相反,经济、生态相互依赖也包含着竞争。

2(2)相互依赖不同于依赖,在国际政治中指的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

3 相互依赖是以各方在交往中所受制约或所付代价为基础的,事先无法保证收益一定大于代价。

权利与相互依赖的内容

权利与相互依赖的内容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关系出现大分化、大组合,一度有美国霸权衰弱之说。

对此,美国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和政策建议,而《权力与相互依赖》的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公认是最有解释力的理论之一。

此后,以复合相互依赖理想模式为基石,基欧汉建构了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与实践变革的驱动力,基欧汉与奈共同致力于全球治理的探究,并提出全球主义治理的理论框架。

而本书由理论框架、现实验证、批评回应与理论发展等四个部分阐述了两位作者的观点与理论。

第一部分:理论框架人类交往对相互依赖的影响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制约或者成本。

当交往产生需要有关各方付出代价的相互影响时(这些影响并不必然是对等的),相互依赖便出现了。

如果交往并没有带来显著的需要各方都付出代价的结果,则它不过是相互联系而已。

然而,相互依赖并不一定是收益大于付出的代价。

在现代的社会,权力在相互依赖的分析和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

要理解权力在相互依赖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区分敏感性与脆弱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

敏感性指的是某政策框架内做出的反应的程度——一国变化导致另一国家发生有代价变化的速度多快?付出的代价多大?敏感性相互依赖产生于政策框架内的互动。

而相互依赖的脆弱性程度取决于各行为体获得替代选择的相对能力及其付出的代价。

就依赖的代价而言,敏感性指的是在试图改变局面而做出变化之前受到外部强加代价影响的程度。

脆弱性可以定义为行为体因外部事件(甚至是在政策变化之后)强加的代价而遭受损失的程度。

由于政策往往难以迅速变更,外部变化的直接影响往往表现为敏感性相互依赖。

脆弱性相互依赖的衡量标准只能是,在一段时间内,行为体为有效适应变化的环境作出调整应付出的代价。

而本书最主要的理论是复合相互依赖,复合相互依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各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其二,国家间关系的议程包括许多没有明确或固定等级之分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军事安全并非始终是国家间关系的首要问题;其三,当复合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时,一国政府不在本地区或在某些问题上对他国政府动用武力,即军事力量起着次要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军事力量不起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概念源远流长。

该概念是“一个古老的国际概念,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卢梭和马基雅弗利”。

后来的学者理查德·科布登、诺尔曼·安吉尔、卡尔·多伊奇、理查德·库珀、奥拉·扬等都对相互依赖进行过研究和论述。

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与小约瑟夫·奈合作出版了《权力与相互依赖》,创建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该理论堪称西方相互依赖思想的集大成者,因而同时成为了其他各派理论批评的主要对象。

如果从国际关系理论史的角度看,该理论对国际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发展第一,该理论第一次全面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假定,冲击了“国家中心”范式,实际上提出了“多元主义”范式,为国际关系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纲领。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基欧汉与奈称之为“国家中心”范式,并归纳了现实主义理论的3个特征。

从20世纪60年代末,他们就认识到随着相互依赖的加深、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活跃,现实主义的“国家中心”范式无法解释变化了的现实,并忽略了对跨国关系、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组织的研究。

他们通过关注跨国行为体的作用,提出了一个“世界政治”的松散范式,从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对现实主义进行批评。

通过创建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他们建立了一种看待世界政治的新方法和理解政治与经济关系、制度化合作的模式。

该理论提出了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对世界政治的设想。

现实主义的“国家中心”范式认为:国家是最重要的行为体,“国家之间存在着现实的或潜在的冲突,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动用武力。

”20该范式“对权力的全心关注,以及对各种各样的发展进程——国内的、跨国的以及超越政治军事范围的进程的熟视无睹。

”复合相互依赖所设想的世界政治是另一幅图景:大量次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构成了一个远比通常仅由国家构成的世界更为复杂的世界,非国家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各问题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等级区分,武力并非有效的政策工具。

在基欧汉和奈看来,复合相互依赖和现实主义的观点都是理想模式,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所提出的复合相互依赖更好地解释了世界政治的现实。

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现实主义“国家中心”范式受到了“多元主义”范式(自由主义)的挑战。

他们描述此时国际关系存在着三种范式或主导学派,即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

有些作者认为这些范式是国际关系学的永恒模式。

由此观之,基欧汉与奈通过引入非国家行为体研究国际关系,提出无等级之分的问题领域等,的确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次“范式”革命。

第二,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问世发展了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根据其关注的问题可分成四个类型:商业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和共和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它们从经济的或政治体制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强调各种行为体及个人或制度的作用和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一次大战后自由主义体现在以理想主义为特征的乌托邦主义思潮,以威尔逊为典型代表。

二战结束后,自由主义式微,现实主义更适合冷战的气氛。

自由主义学者转向研究战后新的现象:一体化、跨国关系和经济相互依赖,但始终都未能从理论上动摇现实主义的主导地位。

基欧汉与奈吸收了现实主义理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相互依赖论中的合理成分,将权力与相互依赖结合,通过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这两个概念来考察和分析权力在不同国家及行为体中的分配,建立了复合相互依赖理想模式,从而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崛起。

他们既保留了现实主义对世界政治和国家行动的根本性洞见——对权力、利益和理性的研究,又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构建了国际体制变迁的结构模型,揭示了国际社会的另一个特征:相互依赖。

有学者认为《权力与相互依赖》是20世纪“70年代的《国家间政治》”,“它试图改变现实主义在该领域的支配地位”,“基欧汉与奈的这本书是可以用来代替摩根索的巨著的‘新圣经’。

霍夫曼评价道:“权力与相互依赖的结合,复合相互依赖的提出,是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最突出的新发展。

”第三,该理论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赖结合,为后来的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75年约翰·鲁杰率先将国际机制的概念引入到国际关系理论中。

基欧汉与奈又将其用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构造中。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相对衰退的背景下,他们开始探索“非物质性权力因素的作用和意义”。

“尽管他们主要是以跨国主义和相互依赖作为研究范例,但也出现了向国际机制这种概念的重要转变。

”他们把“对相互依赖关系产生影响的一系列控制性安排称为国际机制”,“国际机制是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与该结构内的政治、经济谈判之间的中介因素。

国际体系的结构对国际机制的性质有着深刻的影响。

同样,国际机制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体系内发生的政治谈判和日常决定。

”“认识国际机制的发展和崩溃,是理解相互依赖政治的关键。

”他们提出了4种解释国际机制变迁的模式。

随着相互依赖理论的兴起,国际机制的概念也流行起来。

1981年美国召开了以国际机制为主题的学术会议,认同了斯蒂芬·克拉斯纳所表述的关于国际机制的定义。

国际机制的研究从描述相互依赖和国际机制现象转向深入分析国家间合作的条件。

各学派逐渐提出了自己的国际机制理论。

基欧汉以相互依赖理论为基础,通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和接受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假定,提出了“新自由制度主义”,将国际机制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

进入90年代,基欧汉与奈又转向世界政治的合法化研究,探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问题。

新自由主义的机制理论成为国际机制理论中最系统、最完善的理论体系。

第四,在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建立过程中,基欧汉与奈所强调的对系统进程的系统层次研究方法促进了国际关系理论走向体系化和科学化,对于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分析层次的混乱,他们往往从个人经验和常识出发,把国际系统、国家和个人因素交织在一起,结果是其理论框架缺乏严谨和科学性。

美国学者肯尼思·沃尔兹较早地使用了国家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他在探讨战争原因的著作《人、国家、战争》中,提出了3个明确的国际关系分析层次:个人、国家、国际体系。

把层次分析法专门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加以讨论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辛格。

辛格在1961年发表的《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一文中提出,国际关系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层次:国际系统和国家。

国际系统是最全面、最具综合特征的层次,使研究人员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关系的规律;国家则是微观层次,可以使研究人员分析国家政策和行为的细节。

辛格之后,国际关系研究者越来越注重层次分析方法的完善和使用。

基欧汉和奈在创建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时,利用行为主义学派的国际体系、结构、进程等概念,吸收了自由主义理论家所强调的贸易和经济动机的获益方式会改变国家行为、跨国交往改变态度及制度和规范的作用等思想观点,从国际体系的进程即国际体系中权力结构内的分配和讨价还价的过程来研究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行为体国际行为的影响。

这集中体现在他们从复合相互依赖的特征出发研究了复合相互依赖的政治过程并说明了国际机制变迁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正是通过对国际体系中进程的研究建立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以系统进程为核心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已经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两本经典著作之一。

这种系统层次的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建立变量间关系的有力工具,对于建立比较严谨的宏大理论体系及推动西方国际关系学科趋向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不足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理论总是灰色的,这个世界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如此的不均衡,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往往只能提供对部分现实和部分地区的解释,任何理论范式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就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来说,其不足之处是:第一,该理论没有对问题联系和议程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

基欧汉与奈认为复合相互依赖的特征之一是各社会间的多渠道联系,复合相互依赖的政治进程包括联系战略,“联系战略及其防范,将成为各国面临的关键性战略选择。

”在对机制变迁分析时,他们强调特定问题领域的权力之源,并发展出“问题结构解释模式”。

学者阿瑟·斯坦指出的,“联系是国际政治问题研究纲领的核心分析问题。

……联系政治经得起许多情境的检验。

”可见该问题的重要。

然而,基欧汉与奈只是说明了在复合相互依赖的条件下,特别是弱国将会建立各种联系,但他们并没有能够创立任何有关联系的理论,来详细说明什么情况下联系将会出现。

这就不利于理解复杂的政治讨价还价的过程。

如果成功地提出一个联系理论的话,“必然会加深对世界政治的理解。

”议程形成也是基欧汉和奈分析复合相互依赖政治过程的类型之一。

国际政治的传统分析家很少关注议程的形成,而在复合相互依赖的条件下,议程的形成和控制变得重要了。

基欧汉与奈谈到了影响议程的各种因素,但并没有具体论述议程变化的模式,或议程变化发生的时间和发展方向。

第二,该理论忽略了或没有充分论述国内政治对相互依赖的作用及国际关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为了简洁,作者将复合相互依赖的分析限定在国际系统层次,通过国际体系的进程来研究复合相互依赖关系是如何影响行为体的国际行为。

正是运用这一方法作者建立了新的理论。

但根据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假定,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没有严格的区分。

社会间交往的多渠道意味着国家并非单一的行为体,“国内的”和“体系的”绝对边界不复存在了。

在复合相互依赖条件下,国内政治必然会对相互依赖的政治产生影响,同样,国际政治也会影响国内政治。

要想理解诸如复合相互依赖的系统进程,我们必须要知道国内政治如何影响相互依赖的模式与机制的形成。

这就需要相应地理解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机制如何影响国内政治。

也就是说,要想理解复合相互依赖的变化,就必须理解国家目标优先顺序的变化,而后者只有通过分析国内政治模式和国际政治模式的相互关系才能了解。

但基欧汉与奈并没有从理论上说明国内政治(如国家利益是如何定义和重新定义的)对相互依赖政治的影响,也缺乏对国际政治如何影响国内政治的系统分析。

如果没有对这两种政治相互影响的理论阐述,“不放宽系统理论的视角,想确立复合相互依赖的概念是不可能的。

”第三,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关于武力作用的分析值得推敲。

基欧汉与奈指出复合相互依赖的其中一个特征是武力不起主要作用。

在复合相互依赖条件下,武力不再是有效的政策工具。

如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相互攻击的恐惧不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