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给定的先序序列来建立二叉树

合集下载

实验三--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实验三--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实验三二叉树的基本运算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

二、实验内容1、问题描述建立一棵二叉树,试编程实现二叉树的如下基本操作:(1). 按先序序列构造一棵二叉链表表示的二叉树T;(2). 对这棵二叉树进行遍历:先序、中序、后序以及层次遍历,分别输出结点的遍历序列;(3). 求二叉树的深度/结点数目/叶结点数目;(选做)(4). 将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交换位置。

(选做)2、基本要求从键盘接受输入(先序),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立二叉树(以先序来建立)。

3、测试数据如输入:abc00de0g00f000(其中ф表示空格字符)则输出结果为:先序:a->b->c->d->e->g->f中序:a->b->c->d->e->g->f后序:a->b->c->d->e->g->f三、程序代码#include<malloc.h>#include<iostream.h>#define OK 1#define ERROR -1typedef char TElemType;int i;typedef struct BiTNode{TElemType data;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BiTNode,*BiTree;int CreateBiTree(BiTree&T) //创建二叉树{char a;cin>>a;if(a=='0') T=NULL;else{if(!(T=(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return ERROR;}T->data=a;CreateBiTree(T->lchild);CreateBiTree(T->rchild);}return OK;}int PreOrderTraverse(BiTree&T) //先序遍历二叉树{if(T){//cout<<"此为先序遍历"<<endl;cout<<T->data<<"->";if(PreOrderTraverse(T->lchild))if(PreOrderTraverse(T->rchild))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int InOrderTraverse(BiTree&T) //中序遍历二叉树{if(T){//cout<<"此为中序遍历"<<endl;if(InOrderTraverse(T->lchild)){cout<<T->data<<"->";if(InOrderTraverse(T->rchild))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int PostOrderTraverse(BiTree&T) //后序遍历二叉树{if(T){//cout<<"此为后序遍历"<<endl;if (PostOrderTraverse(T->lchild))if(PostOrderTraverse(T->rchild)){cout<<T->data<<"->";i++;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return (OK);}int CountDepth(BiTree&T) //计算二叉树的深度{if(T==NULL){return 0;}else{int depl=CountDepth(T->lchild);int depr=CountDepth(T->lchild);if(depl>depr){return depl+1;}else{return depr+1;}}}void main() //主函数{BiTree T;cout<<"请输入二叉树节点的值以创建树"<<endl;CreateBiTree(T);cout<<"此为先序遍历";PreOrderTraverse(T);cout<<"end"<<endl;cout<<"此为中序遍历";InOrderTraverse(T);cout<<"end"<<endl;cout<<"此为后序遍历";PostOrderTraverse(T);cout<<"end"<<endl<<"此树节点数是"<<i<<endl<<"此树深度是"<<CountDepth(T)<<endl;}四、调试结果及运行界面:五、实验心得通过这次程序上机实验让我认识到了以前还不太了解的二叉树的性质和作用,这次实验的的确确的加深了我对它的理解。

二叉树的建立方法总结

二叉树的建立方法总结

⼆叉树的建⽴⽅法总结之前已经介绍了⼆叉树的四种遍历(如果不熟悉),下⾯介绍⼀些⼆叉树的建⽴⽅式。

⾸先需要明确的是,由于⼆叉树的定义是递归的,所以⽤递归的思想建⽴⼆叉树是很⾃然的想法。

1. 交互式问答⽅式这种⽅式是最直接的⽅式,就是先询问⽤户根节点是谁,然后每次都询问⽤户某个节点的左孩⼦是谁,右孩⼦是谁。

代码如下(其中字符'#'代表空节点):#include <cstdio>#include <cstdlib>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struct BTNode *Position;typedef Position BTree;struct BTNode{char data;Position lChild, rChild;};BTree CreateBTree(BTree bt, bool isRoot){char ch;if (isRoot)printf("Root: ");fflush(stdin); /* 清空缓存区 */scanf("%c", &ch);fflush(stdin);if (ch != '#'){isRoot = false;bt = new BTNode;bt->data = ch;bt->lChild = NULL;bt->rChild = NULL;printf("%c's left child is: ", bt->data);bt->lChild = CreateBTree(bt->lChild, isRoot);printf("%c's right child is: ", bt->data);bt->rChild = CreateBTree(bt->rChild, isRoot);}return bt;}int main(){BTree bt;bt = CreateBTree(bt, true);LevelOrderTraversal(bt); /* 层序遍历 */return0;}2. 根据先序序列例如输⼊序列ABDH##I##E##CF#J##G##(#表⽰空),则会建⽴如下图所⽰的⼆叉树思路和第⼀种⽅式很相似,只是代码实现细节有⼀点区别,这⾥给出创建函数BTree CreateBTree(){BTree bt = NULL;char ch;scanf("%c", &ch);if (ch != '#'){bt = new BTNode;bt->data = ch;bt->lChild = CreateBTree();bt->rChild = CreateBTree();}return bt;}3. 根据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和⽅式⼆不同的是,这⾥的序列不会给出空节点的表⽰,所以如果只给出先序序列,中序序列,后序序列中的⼀种,不能唯⼀确定⼀棵⼆叉树。

《数据结构》实验大纲

《数据结构》实验大纲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72计划学时数:36实验课类型:专业基础实验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开课时间: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考核方式:笔试教材: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目的要求: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算法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的技术基础,主要研究信息的逻辑结构及其基本操作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实现,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相关专业的热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另一重要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程序设计的习惯,要做到这点,上机实习是重要的。

通过完成本实验课的实验,学生应学会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和重点知识;深刻理解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算法设计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算法分析的方法,并能在一定的算法范围内运用所掌握的分析方法进行算法分析;训练并具有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养成良好程序设计的习惯。

要求:将书中常用算法编写成程序,上机调试,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同时理解数据结构对于软件开发的意义。

同时又能复习C语言(c++语言)的重点与难点,熟悉vc++6.0调试环境,掌握一个完整程序的构成,为今后软件设计打下基础。

二、实验项目情况汇总:三、实验成绩考核办法通过课堂上启发式讲解实验要求和任务、学生实验前自创性的准备工作、上机实验时的验证和反馈,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熟悉和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定方法。

每个实验都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四、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计算机及VC++6.0软件。

数据结构入门-树的遍历以及二叉树的创建

数据结构入门-树的遍历以及二叉树的创建

数据结构⼊门-树的遍历以及⼆叉树的创建树定义:1. 有且只有⼀个称为根的节点2. 有若⼲个互不相交的⼦树,这些⼦树本⾝也是⼀个树通俗的讲:1. 树是有结点和边组成,2. 每个结点只有⼀个⽗结点,但可以有多个⼦节点3. 但有⼀个节点例外,该节点没有⽗结点,称为根节点⼀、专业术语结点、⽗结点、⼦结点、根结点深度:从根节点到最底层结点的层数称为深度,根节点第⼀层叶⼦结点:没有⼦结点的结点⾮终端节点:实际上是⾮叶⼦结点度:⼦结点的个数成为度⼆、树的分类⼀般树:任意⼀个结点的⼦结点的个数都不受限制⼆叉树:任意⼀个结点的⼦结点个数最多是两个,且⼦结点的位置不可更改⼆叉数分类:1. ⼀般⼆叉数2. 满⼆叉树:在不增加树层数的前提下,⽆法再多添加⼀个结点的⼆叉树3. 完全⼆叉树:如果只是删除了满⼆叉树最底层最右边的连续若⼲个结点,这样形成的⼆叉树就是完全⼆叉树森林:n个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三、树的存储⼆叉树存储连续存储(完全⼆叉树)优点:查找某个结点的⽗结点和⼦结点(也包括判断有没有⼦结点)速度很快缺点:耗⽤内存空间过⼤链式存储⼀般树存储1. 双亲表⽰法:求⽗结点⽅便2. 孩⼦表⽰法:求⼦结点⽅便3. 双亲孩⼦表⽰法:求⽗结点和⼦结点都很⽅便4. ⼆叉树表⽰法:把⼀个⼀般树转化成⼀个⼆叉树来存储,具体转换⽅法:设法保证任意⼀个结点的左指针域指向它的第⼀个孩⼦,右指针域指向它的兄弟,只要能满⾜此条件,就可以把⼀个⼀般树转化为⼆叉树⼀个普通树转换成的⼆叉树⼀定没有右⼦树森林的存储先把森林转化为⼆叉树,再存储⼆叉树四、树的遍历先序遍历:根左右先访问根结点,再先序访问左⼦树,再先序访问右⼦树中序遍历:左根右中序遍历左⼦树,再访问根结点,再中序遍历右⼦树后续遍历:左右根后续遍历左⼦树,后续遍历右⼦树,再访问根节点五、已知两种遍历求原始⼆叉树给定了⼆叉树的任何⼀种遍历序列,都⽆法唯⼀确定相应的⼆叉树,但是如果知道了⼆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任意的另⼀种遍历序列,就可以唯⼀地确定⼆叉树已知先序和中序求后序先序:ABCDEFGH中序:BDCEAFHG求后序:这个⾃⼰画个图体会⼀下就可以了,⾮常简单,这⾥简单记录⼀下1. ⾸先根据先序确定根,上⾯的A就是根2. 中序确定左右,A左边就是左树(BDCE),A右边就是右树(FHG)3. 再根据先序,A左下⾯就是B,然后根据中序,B左边没有,右边是DCE4. 再根据先序,B右下是C,根据中序,c左下边是D,右下边是E,所以整个左树就确定了5. 右树,根据先序,A右下是F,然后根据中序,F的左下没有,右下是HG,6. 根据先序,F右下为G,然后根据中序,H在G的左边,所以G的左下边是H再来⼀个例⼦,和上⾯的思路是⼀样的,这⾥就不详细的写了先序:ABDGHCEFI中序:GDHBAECIF已知中序和后序求先序中序:BDCEAFHG后序:DECBHGFA这个和上⾯的思路是⼀样的,只不过是反过来找,后序找根,中序找左右树简单应⽤树是数据库中数据组织⼀种重要形式操作系统⼦⽗进程的关系本⾝就是⼀棵树⾯向对象语⾔中类的继承关系哈夫曼树六、⼆叉树的创建#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typedef struct Node{char data;struct Node * lchild;struct Node * rchild;}BTNode;/*⼆叉树建⽴*/void BuildBT(BTNode ** tree){char ch;scanf("%c" , &ch); // 输⼊数据if(ch == '#') // 如果这个节点的数据是#说明这个结点为空*tree = NULL;else{*tree = (BTNode*)malloc(sizeof(BTNode));//申请⼀个结点的内存 (*tree)->data = ch; // 将数据写⼊到结点⾥⾯BuildBT(&(*tree)->lchild); // 递归建⽴左⼦树BuildBT(&(*tree)->rchild); // 递归建⽴右⼦树}}/*⼆叉树销毁*/void DestroyBT(BTNode *tree) // 传⼊根结点{if(tree != NULL){DestroyBT(tree->lchild);DestroyBT(tree->rchild);free(tree); // 释放内存空间}}/*⼆叉树的先序遍历*/void Preorder(BTNode * node){if(node == NULL)return;else{printf("%c ",node->data );Preorder(node->lchild);Preorder(node->rchild);}}/*⼆叉树的中序遍历*/void Inorder(BTNode * node){if(node == NULL)return;else{Inorder(node->lchild);printf("%c ",node->data );Inorder(node->rchild);}}/*⼆叉树的后序遍历*/void Postorder(BTNode * node){if(node == NULL)return;else{Postorder(node->lchild);Postorder(node->rchild);printf("%c ",node->data );}}/*⼆叉树的⾼度树的⾼度 = max(左⼦树⾼度,右⼦树⾼度) +1*/int getHeight(BTNode *node){int Height = 0;if (node == NULL)return 0;else{int L_height = getHeight(node->lchild);int R_height = getHeight(node->rchild);Height = L_height >= R_height ? L_height +1 : R_height +1; }return Height;}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BTNode * BTree; // 定义⼀个⼆叉树printf("请输⼊⼀颗⼆叉树先序序列以#表⽰空结点:");BuildBT(&BTree);printf("先序序列:");Preorder(BTree);printf("\n中序序列:");Inorder(BTree);printf("\n后序序列:");Postorder(BTree);printf("\n树的⾼度为:%d" , getHeight(BTree));return 0;}// ABC##DE##F##G##。

数据结构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考研题目

数据结构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考研题目

数据结构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考研题目在考研所涉及的数据结构中,二叉树以及与之相关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通过对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式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树这个数据结构,提高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本文将针对数据结构中关于二叉树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考研题目进行深入探讨,并希望能为考生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概念在开始具体讨论考研题目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概念。

在二叉树中,所谓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是指对二叉树中的节点进行遍历的顺序方式。

1. 先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然后依次递归地访问左子树和右子树。

在遍历过程中,对于任一节点,先访问该节点,然后再访问其左右子树。

2. 中序遍历:先递归地访问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再递归地访问右子树。

在遍历过程中,对于任一节点,先访问其左子树,然后访问该节点,最后再访问其右子树。

3. 后序遍历:先递归地访问左子树,然后再递归地访问右子树,最后再访问根节点。

在遍历过程中,对于任一节点,先访问其左右子树,然后再访问该节点。

二、考研题目解析1. 题目一:给出一个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序列,构建该二叉树。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叉树重建题目,考查对中序和后序遍历结果的理解和利用。

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后序遍历序列确定根节点,在中序遍历序列中找到对应的根节点位置,然后再将中序遍历序列分为左右两个子树部分,分别递归构建左右子树。

考生需要对二叉树遍历的特点有清晰的认识,以及对递归构建树结构有一定的掌握。

2. 题目二:给出一个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序列,构建该二叉树。

这个题目与上一个题目相似,同样是考察对二叉树重建的理解和应用。

解题思路也类似,首先根据先序遍历的结果确定根节点,在中序遍历序列中找到对应的根节点位置,然后递归构建左右子树。

需要注意的是,先序遍历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即为根节点,而中序遍历序列中根节点的左边是左子树,右边是右子树。

实验六二叉树实验报告

实验六二叉树实验报告

实验四二叉树的操作题目:对于给定的一二叉树,实现各种约定的遍历。

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和存储表示,学会建立一棵特定二叉树的方法;(2)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的思想,并学会遍历算法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

二、实验内容:构造二叉树,再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最后统计二叉树的深度。

三、实验步骤:(一) 需求分析1. 二叉树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个二叉链表的结构体,包含根节点和左右子树。

因为树的每一个左右子树又是一颗二叉树,所以用递归的方法来建立其左右子树。

二叉树的遍历是一种把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访问并输出的过程,遍历时根结点与左右孩子的输出顺序构成了不同的遍历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遍历的方法,先输出根结点还是先输出左右孩子,可以用选择语句来实现。

2.程序的执行命令为:1)构造结点类型,然后创建二叉树。

2)根据提示,从键盘输入各个结点。

3)通过选择一种方式(先序、中序或者后序)遍历。

4)输出结果,结束。

(二)概要设计1.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结点存储类型定义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LChild;struct Node *RChild;}BitNode,*BitTree;2.建立如下图所示二叉树:void CreatBiTree(BitTree *bt)用扩展先序遍历序列创建二叉树,如果是当前树根置为空,否则申请一个新节点。

3.本程序包含四个模块1) 主程序模块:2)先序遍历模块3)中序遍历模块4)后序遍历模块4.(三)详细设计1.建立二叉树存储类型//==========构造二叉树=======void CreatBiTree(BitTree *bt)//用扩展先序遍历序列创建二叉树,如果是当前树根置为空,否则申请一个新节点//{char ch;ch=getchar();if(ch=='.')*bt=NULL;else{*bt=(BitTree)malloc(sizeof(BitNode));//申请一段关于该节点类型的存储空间(*bt)->data=ch; //生成根结点CreatBiTree(&((*bt)->LChild)); //构造左子树CreatBiTree(&((*bt)->RChild)); //构造右子树}}2.编程实现以上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操作,输出遍历序列1)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PreOrder(BitTree root){if (root!=NULL){Visit(root ->data);PreOrder(root ->LChild); //递归调用核心PreOrder(root ->RChild);}}2)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InOrder(BitTree root){if (root!=NULL){InOrder(root ->LChild);Visit(root ->data);InOrder(root ->RChild);}}3)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PostOrder(BitTree root){if(root!=NULL){PostOrder(root ->LChild);PostOrder(root ->RChild);Visit(root ->data);}}4)计算二叉树的深度算法如下:int PostTreeDepth(BitTree bt) //求二叉树的深度{int hl,hr,max;if(bt!=NULL){hl=PostTreeDepth(bt->LChild); //求左子树的深度hr=PostTreeDepth(bt->RChild); //求右子树的深度max=hl>hr?hl:hr; //得到左、右子树深度较大者return(max+1); //返回树的深度}else return(0); //如果是空树,则返回0}四、调试分析及测试结果1. 进入演示程序后的显示主界面:请输入二叉树中的元素;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分别输出结果。

二叉树的几个经典例题

二叉树的几个经典例题

⼆叉树的⼏个经典例题⼆叉树遍历1题⽬描述编⼀个程序,读⼊⽤户输⼊的⼀串先序遍历字符串,根据此字符串建⽴⼀个⼆叉树(以指针⽅式存储)。

例如如下的先序遍历字符串: ABC##DE#G##F### 其中“#”表⽰的是空格,空格字符代表空树。

建⽴起此⼆叉树以后,再对⼆叉树进⾏中序遍历,输出遍历结果。

输⼊描述:输⼊包括1⾏字符串,长度不超过100。

输出描述:可能有多组测试数据,对于每组数据,输出将输⼊字符串建⽴⼆叉树后中序遍历的序列,每个字符后⾯都有⼀个空格。

每个输出结果占⼀⾏。

输⼊abc##de#g##f###输出c b e gd f a思路:递归建树。

每次都获取输⼊字符串的当前元素,根据题⽬要求(先序、中序、后序等+其他限制条件)建树。

再根据题⽬要求输出即可。

1 #include<bits/stdc++.h>2using namespace std;3struct node{4char data;5 node *lchild,*rchild;6 node(char c):data(c),lchild(NULL),rchild(NULL){}7 };8string s;9int loc;10 node* create(){11char c=s[loc++];//获取每⼀个字符串元素12if(c=='#') return NULL;13 node *t=new node(c);//创建新节点14 t->lchild=create();15 t->rchild=create();16return t;17 }18void inorder(node *t){//递归中序19if(t){20 inorder(t->lchild);21 cout<<t->data<<'';22 inorder(t->rchild);23 }24 }25int main(){26while(cin>>s){27 loc=0;28 node *t=create();//先序遍历建树29 inorder(t);//中序遍历并输出30 cout<<endl;31 }32return0;33 }⼆叉树遍历2题⽬描述⼆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的定义:前序遍历:对任⼀⼦树,先访问跟,然后遍历其左⼦树,最后遍历其右⼦树;中序遍历:对任⼀⼦树,先遍历其左⼦树,然后访问根,最后遍历其右⼦树;后序遍历:对任⼀⼦树,先遍历其左⼦树,然后遍历其右⼦树,最后访问根。

给定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要求计算该二叉树的高度

给定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要求计算该二叉树的高度

给定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要求计算该二叉树的高度.题目描述现给定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要求你计算该二叉树的高度。

输入输入包含多组测试数据,每组输入首先给出正整数N(<=50),为树中结点总数。

下面2行先后给出先序和中序遍历序列,均是长度为N的不包含重复英文字母(区别大小写)的字符串。

输出对于每组输入,输出一个整数,即该二叉树的高度。

样例输入9ABDFGHIECFDHGIBEAC7思路见代码#include<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int dfs(char*pre,char*in,int n)//n为中序遍历中的查找个数,即为子树的节点数{if(n==0) return 0;int i;for(i=0;i<n;i++) //找顶点if(pre[0]==in[i])break;int left=dfs(pre+1,in,i);//对左子树//顶点在先序遍历中的位置往后一位//中序查找的起点不变,但结尾处应小于i ,即n=iint right=dfs(pre+i+1,in+i+1,n-i-1);// 对右子树//顶点在先序遍历中的位置要加上其左子树的全部节点数i,再往后移一位//中序查找的位置就从i往后一位,其个数为n-i-1;return max(left,right)+1;//要最深的那个}int main(){int n;while(cin>>n){char pre[n+1],in[n+1];cin>>pre>>in;cout<<dfs(pre,in,n)<<endl; }return 0;}。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运算一、需要分析问题描述:实现二叉树(包括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并实现先序、中序、后序和按层次遍历,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以及二叉树常用运算。

问题分析:二叉树树型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对它的熟练掌握是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

由于二叉树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递归定义,所以二叉树的一些基本操作也可采用递归调用的方法。

处理本问题,我觉得应该:1、建立二叉树;2、通过递归方法来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二叉树;3、通过队列应用来实现对二叉树的层次遍历;4、借用递归方法对二叉树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如:求叶子数、树的深度宽度等;5、运用广义表对二叉树进行广义表形式的打印。

算法规定:输入形式:为了方便操作,规定二叉树的元素类型都为字符型,允许各种字符类型的输入,没有元素的结点以空格输入表示,并且本实验是以先序顺序输入的。

输出形式:通过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方法对树的各字符型元素进行遍历打印,再以广义表形式进行打印。

对二叉树的一些运算结果以整型输出。

程序功能:实现对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层次遍历。

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

对二叉树的某个元素进行查找,对二叉树的某个结点进行删除。

测试数据:输入一:ABC□□DE□G□□F□□□(以□表示空格),查找5,删除E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CDEGF中序遍历CBEGDFA后序遍历CGEFDBA层次遍历ABCDEFG广义表打印A(B(C,D(E(,G),F)))叶子数3 深度5 宽度2 非空子孙数6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2查找5,成功,查找的元素为E删除E后,以广义表形式打印A(B(C,D(,F)))输入二:ABD□□EH□□□CF□G□□□(以□表示空格),查找10,删除B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DEHCFG中序遍历DBHEAGFC后序遍历DHEBGFCA层次遍历ABCDEFHG广义表打印A(B(D,E(H)),C(F(,G)))叶子数3 深度4 宽度3 非空子孙数7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3查找10,失败。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六章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六章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六章第六章习题1.试分别画出具有3个结点的树和3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2.对题1所得各种形态的二叉树,分别写出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序列。

3.已知一棵度为k的树中有n1个度为1的结点,n2个度为2的结点,……,nk个度为k的结点,则该树中有多少个叶子结点并证明之。

4.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为EBADCFHGIKJ,中序序列为ABCDEFGHIJK,请画出该二叉树。

5.已知二叉树有50个叶子结点,则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至少应有多少个?6.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二叉树:①前序和后序相同②中序和后序相同③前序和后序相同7. n个结点的K叉树,若用具有k个child域的等长链结点存储树的一个结点,则空的Child 域有多少个?8.画出与下列已知序列对应的树T:树的先根次序访问序列为GFKDAIEBCHJ;树的后根次序访问序列为DIAEKFCJHBG。

9.假设用于通讯的电文仅由8个字母组成,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0.07,0.19,0.02,0.06,0.32,0.03,0.21,0.10请为这8个字母设计哈夫曼编码。

10.已知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放,要求返回二叉树T的后序序列中的第一个结点指针,是否可不用递归且不用栈来完成?请简述原因.11. 画出和下列树对应的二叉树:12.已知二叉树按照二叉链表方式存储,编写算法,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13.编写递归算法:对于二叉树中每一个元素值为x的结点,删去以它为根的子树,并释放相应的空间。

14.分别写函数完成:在先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先序序列中的后继。

在后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后序序列中的前驱。

15.分别写出算法,实现在中序线索二叉树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中序序列中的前驱与后继。

16.编写算法,对一棵以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统计其叶子的个数。

17.对以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编写计算树的深度的算法。

设计以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算法

设计以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算法

设计以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算法一、算法简介二叉树是一种重要的树形结构,它的建立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树。

这种方式需要将先序遍历序列和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相结合,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具体流程是按照先序遍历序列的顺序依次创建二叉树的各个节点,同时使用二叉链表结构保存每个节点的数据和指针信息。

二、算法实现算法的实现主要包括初始化二叉树、创建节点、建立二叉树等步骤,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1. 初始化二叉树初始化二叉树需要创建一个根节点,同时将根节点的左右指针指向NULL,表示二叉树为空。

2. 创建节点创建节点需要通过输入元素数据来创建,同时节点的左右指针也需要初始化为NULL。

3. 建立二叉树建立二叉树是按照先序遍历序列来实现的,具体流程如下:(1)读入当前节点的元素数据,创建节点,并将其作为当前节点。

(2)判断当前节点的元素数据是否为结束符号(这里结束符号可以指定),如果是,则返回NULL。

(3)递归创建当前节点的左子树,将左子树的根节点赋值给当前节点的左指针。

(4)递归创建当前节点的右子树,将右子树的根节点赋值给当前节点的右指针。

(5)返回当前节点。

三、算法优化虽然上述算法实现简单明了,但它有一个缺点,即无法处理空节点的情况,如果输入的先序遍历序列中存在空节点,那么该算法就无法建立正确的二叉树了。

因此,可以在输入的先序遍历序列中使用一个特殊的符号(如#)表示空节点,在建立节点时,如果遇到该符号,则将该节点的指针设置为NULL即可。

四、算法总结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树是一种基于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建树方式。

它通过递归的方式构建整个二叉树,同时为了处理空节点的情况,还需要对输入的先序遍历序列进行特殊处理。

该算法的效率较高,适用于对先序遍历序列已知的情况下建立二叉树。

太原理工数据结构实验答案

太原理工数据结构实验答案

实验一线性表一.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仔细阅读并理解下列例题,上机通过,并观察其结果,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实习题。

二.例题问题描述:用链表形式存储一个字符串,插入、删除某个字符,最后按正序、逆序两种方式输出字符串。

输入:初始字符串,插入位置,插入字符,删除字符。

输出:已建立链表(字符串),插入字符后链表,删除字符后链表,逆转后链表。

存储结构: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算法的基本思想:建立链表当读入字符不是结束符时,给结点分配存储空间,写数据域,将新结点插到表尾;插入字符:根据读入的字符在链表中找插入位置,将新结点插入到该位置之前;删除字符:根据读入的删除字符在链表中找到被删结点后,将其从链表中删除;链表逆转:从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开始对所有结点处理,将每个结点的前驱变为它的后继;打印链表:从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开始,依次打印各[运行情况]Input a linktable(a string):abcde↙Build link is :abcdePlease input a char you want to insert after:b↙Please input a char you want to insert:c↙After p insert y,link is:abccdePlease input a char you want to delete:e↙after delete p,link is:abccdOpsite result is :dccba如图显示:实习题:问题描述:设顺序表A中的数据元素递增有序,试写一程序,将x插入到顺序表的适当位置上,使该表仍然有序。

输入:插入前的顺序表,插入的数,插入后的顺序表输出:插入前的顺序表,插入的数,插入后的顺序表存储结构:顺序表存储数据算法基本思想:其实这个题在学C语言时就已经写过了,这里采用顺序表来存储数据。

前序序列和后续序列确定二叉树

前序序列和后续序列确定二叉树

前序序列和后续序列确定⼆叉树⼆叉树:已知前序与后序建树那么我们换⼀种思考⽅式,我们先来看看先序与后序序列的排布规律。

以下⾯这棵树来举例:其先序序列为: 1 2 3 4 6 7 5后序序列为:2 6 7 4 5 3 1⾸先我们要知道:先序序列遍历顺序是:根结点-左⼦树-右⼦树后序序列遍历顺序是:左⼦树-右⼦树-根结点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结点在先、后序列中的排布有以下这些特征:【1】、在先序序列中,根结点在⼦树中的结点前⾯,在后序序列中,根结点在⼦树中的结点后⾯。

【2】、以任⼀节点为根结点时,其⼦树在先序后序序列中排布都是先左⼦树后右⼦树,⽽根结点排在最后。

那么,反过来思考,已知这个先序与后序序列所确定的树是唯⼀的吗?进⼀步推⼴:怎么通过先序与后序序列判断是否存在唯⼀的树呢?现在,我们来⼀步步分析已知先序与后序的建树过程:①、根据特征【1】可知:根结点为先序序列第⼀个节点以及后序序列最后⼀个结点,因此根结点为1。

②、先序序列中第⼆个结点为2,其在后序序列中的位置是第⼀个,那么根据特征【2】我们可以知道结点2是没有⼦树的,⽽且结点2要么在根结点的左⼦树,要么在右⼦树。

假设结点2在右⼦树,那么由特征【2】可知根结点1没有左⼦树,⽽且先序序列中结点2后⾯的结点全部为结点2的⼦树上的结点。

再看后序序列,由特征【2】可知,结点2后⾯的结点不可能是其⼦树上的结点。

因此,假设显然与已知⽭盾。

这样,我们⼜知道结点2是结点1的左孩⼦,且结点2没有⼦结点。

③、先序序列第三个位置上的结点为3,该结点在后序序列中排倒数第⼆个。

由②可知,结点3必然是根结点1的右孩⼦。

④、先序序列第四个位置上的结点为4,该结点在后序序列中排第四个。

因为结点4在先序序列中排在结点3后⾯,⼜因为结点3是根结点1的右孩⼦,所以结点4只可能在结点3的⼦树上。

结点3的⼦树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只有左⼦树,只有右⼦树,左右⼦树都有。

因为在后序序列中,结点4左边是结点6、7,右边是结点5。

二叉树

二叉树

例.设结点的权集W ={10,12,4,7,5,18,2},建立一棵 哈夫曼树,并求出其带权路径长度。
5.什么是哈夫编码? 在数据通讯中,经常需要将传送的文字转换成由二进制 字符0,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称之为编码。 如果在编码时考虑字符出现的频率,让出现频率高的字 符采用尽可能短的编码,出现频率低的字符采用稍长的编 码,构造一种不等长编码,则电文的代码就可能更短。哈 夫曼编码是一种用于构造使电文的编码总长最短的编码方 案。 6.求哈夫曼编码的方法 (1)构造哈夫曼树 设需要编码的字符集合为{d1,d2,…,dn},它们在电文 中出现的次数集合为{w1,w2,…,wn},以d1,d2,…, dn作为叶结点,w1,w2,…,wn作为它们的权值,构造 一棵哈夫曼树。
6.Insert操作 二叉树的插入操作与查找操作类似,为了将X插入到树 中,实际上就是先对二叉树进行查找操作。如果找到X,则 什么也不做或做一些“更新”。否则,将X插入到遍历路径 的最后一个节点上。 7.Delete操作 删除操作要比插入操作困难,主要是因为其要考虑的 情况比插入多。 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是一片树叶,那么可以直接删除。 如果节点有一个儿子,则该节点可以在其父节点调整指针 绕过该节点后被删除。复杂的情况是处理有两个儿子的节 点。一般的删除策略是用其右子树的最小数据代替该节点 的数据并递归地删除那个节点。因为有子树中的最小节点 不可能有左儿子,所以第二次Delete要容易。
例.设有A,B,C,D,E,F 6个数据项,其出现的频度分别 为6、5、4、3、2、1,构造一棵哈夫曼树,并确定它们的 哈夫曼编码。
(2)在哈夫曼树上求叶结点的编码。 规定哈夫曼树中的左分支代表0,右分支代表1,则从根 结点到每个叶结点所经过的路径分支组成的0和1的序列便 为该结点对应字符的编码,上图编码为: A=11;B=01;C=00;D=100;E=1011;F=1010。 在哈夫曼编码树中,树的带权路径长度的含义是各个字 符的码长与其出现次数的乘积之和,也就是电文的代码总 长。采用哈夫曼树构造的编码是一种能使电文代码总长为 最短的、不等长编码。 求哈夫曼编码,实质上就是在已建立的哈夫曼树中,从 叶结点开始,沿结点的双亲链域回退到根结点,每回退一 步,就走过了哈夫曼树的一个分支,从而得到一位哈夫曼 码值,由于一个字符的哈夫曼编码是从根结点到相应叶结 点所经过的路径上各分支所组成的0,1序列,因此先得到 的分支代码为所求编码的低位码,后得到的分支代码为所 求编码的高位码。

设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元素均为一个字符,按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编写递归算

设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元素均为一个字符,按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编写递归算

设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元素均为一个字符,按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编写递归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的快速增加,因而急需有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来
管理这样大量数据。

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据结构便是二叉链表,它主要用来表示树形结构。

二叉链表以一种链式存储结构形式存储着树形结构,通过结点之间的指针来存储结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遍历树形结构非常方便,通过指针,可以跳转到某一结点,从而达到查找和管理的目的,使得存取效率更高。

先序遍历的话就是,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先序遍历左子树,再先序遍历
右子树。

按照先序遍历的方式建立一棵二叉链表,采用递归方法,就是在二叉树中每个元素均为一个字符的情况下,把其一一读入,把遇到的空格字符用作空指针,创建一个结点把字符读入结点的数据域中,原来的空格字符的地方链入新生成的结点,而读取先序遍历顺序的字符作为树的根结点放在结点的左孩子,紧贴的下一个字符放在根结点的右节点,然后递归修改每个孩子和右孩子,依次创建整棵二叉树,最后遍历完成,就建立好了一棵二叉链表。

二叉链表因其简洁、连环,可以实现动态结构,将数据结构和算法完美结合,得到更高的存储和管理性能,因此,在互联网中建立二叉链表来对数据进行存取,正是大有裨益。

严蔚敏《数据结构》教学笔记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

严蔚敏《数据结构》教学笔记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

来自
转载请注明
严蔚敏数据结构教学笔记
CountLeaf( T->rchild, count); // 统计右子树中叶子结点个数 } }
2、求二叉树的深度(后序遍历) int Depth (BiTree T ) { if ( !T ) depthval = 0; else { depthLeft = Depth( T->lchild ); depthRight= Depth( T->rchild ); depthval = 1 + (depthLeft> depthRight?depthLeft:depthRight); } return depthval; }
五、遍历算法的应用举例: 1、统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先序遍历) void CountLeaf (BiTree T, int& count) { if ( T ) { if ((!T->lchild)&& (!T->rchild)) count++; CountLeaf( T->lchild, count); // 统计左子树中叶子结点个数 9
LeftChild(T, cur_e); RightSibling(T, cur_e);
TreeEmpty(T); TreeDepth(T);
TraverseTree(T, Visit()); 插入: InitTree(&T); CreateTree(&T, definition);
Assign(T, cur_e, value); InsertChild(&T, &p, i, c); 1
3、复制二叉树(后序遍历) // 生成一个二叉树的结点 BiTNode *GetTreeNode(TElemType item, BiTNode *lptr , BiTNode *rptr ){ if (!(T = (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10

树与二叉树经典题C++算法

树与二叉树经典题C++算法

树和二叉树1 按先序遍历的扩展序列建立一棵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设计思想:先序遍历为:先访问根节点,先序遍历左子数,先序遍历右子数完整代码见附件。

伪代码为:bool BITREE::CreateBiTree(BiTree &T){ /*先序序列建立二叉树*/char ch;scanf("%c",&ch);if (ch=='*')T = NULL;else {if (!(T = (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return ERROR;T->data = ch;CreateBiTree(T->lchild);CreateBiTree(T->rchild);}return OK;}2 分别实现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的递归算法。

设计思想:先序遍历为:访问根节点,先序遍历左子数,先序遍历右子数中序遍历为:中序遍历左子数,访问根节点,中序遍历右子数后序遍历为:后序遍历左子数,后序遍历右子数,访问根节点完整代码见附件。

伪代码为:Status BITREE::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Status(*Visit)(TElemType)) { /*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if (T){if(Visit(T->data))if(PreOrderTraverse(T->lchild, Visit))if(PreOrderTraverse(T->rchild, Visit))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return OK;}Status BITREE::InOrderTraverse(BiTree T, Status(*Visit)(TElemType)) { /*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if(T){if(InOrderTraverse(T->lchild, Visit))if(Visit(T->data))if(InOrderTraverse(T->rchild, Visit))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Status BITREE::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Status(*Visit)(TElemType)) { /*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if(T){if(PostOrderTraverse(T->lchild, Visit))if(PostOrderTraverse(T->rchild, Visit))if(Visit(T->data))return OK;return ERROR;}else return OK;}3 实现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

用C语言编写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

用C语言编写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

用C语言编写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1.对题目要有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中,将题目中要求的功能进行叙述分析,并且设计解决此问题的数据存储结构,设计或叙述解决此问题的算法。

给出实现功能的一组或多组测试数据,程序调试后,将按照此测试数据进行测试的结果列出来。

如果程序不能正常运行,写出实现此算法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2.对题目要有相应的源程序源程序要按照写程序的规则来编写。

要结构清晰,重点函数的重点变量,重点功能部分要加上清晰的程序注释。

(注释量占总代码的四分之一)程序能够运行,要有基本的容错功能。

尽量避免出现操作错误时出现死循环;3.最后提供的主程序可以象一个应用系统一样有主窗口,通过主菜单和分级菜单调用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的各个功能模块,调用后可以返回到主菜单,继续选择其他功能进行其他功能的选择。

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问题描述]建立一棵二叉树,并对其进行遍历(先序、中序、后序),打印输出遍历结果。

[基本要求]从键盘接受输入,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立二叉树,并对其进行遍历(先序、中序、后序),将遍历结果打印输出。

以下是我的数据结构实验的作业:肯定好用,里面还包括了统计树的深度和叶子数!记住每次做完一个遍历还要重新输入你的树哦!#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define NULL 0typedef struct BiTNode{char data;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BiTNode,*BiTree;BiTree Create(BiTree T){char ch;ch=getchar();if(ch=='#')T=NULL;else{if(!(T=(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printf("Error!");T->data=ch;T->lchild=Create(T->lchild);T->rchild=Create(T->rchild); }return T;}void Preorder(BiTree T){if(T){printf("%c",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int Sumleaf(BiTree T){int sum=0,m,n;if(T){if((!T->lchild)&&(!T->rchild)) sum++;m=Sumleaf(T->lchild);sum+=m;n=Sumleaf(T->rchild);sum+=n;}return sum;}void zhongxu(BiTree T){if(T){zhongxu(T->lchild);printf("%c",T->data); zhongxu(T->rchild);}}void houxu(BiTree T){if(T){houxu(T->lchild);houxu(T->rchild);printf("%c",T->data);}}int Depth(BiTree T){int dep=0,depl,depr;if(!T) dep=0;else{depl=Depth(T->lchild);depr=Depth(T->rchild);dep=1+(depl>depr?depl:depr);}return dep;}main(){BiTree T;int sum,dep;T=Create(T);Preorder(T);printf("\n");zhongxu(T);printf("\n");houxu(T);printf("\n");sum=Sumleaf(T);printf("%d",sum);dep=Depth(T);printf("\n%d",dep);}在Turbo C的环境下,先按Ctrl+F9运行程序,此时就是建立二叉树的过程,例如输入序列ABC##DE#G##F###(其中的“#”表示空,并且输入过程中不要加回车,因为回车也有对应的ASCII码,是要算字符的,但是输入完之后可以按回车退出),然后再按ALT+F5显示用户界面,这时候就能够看到结果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题目:按给定的先序序列来建立二叉树
班级:10计算机2班姓名:熊芸芸学号:10070518
完成日期:12月2日星期五
一、需求分析
1、题目要求
1.1 存储结构: 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2 二叉树的创建:以给定的先序序列来创建二叉树
1.3 输出二叉树: 以中序和后序序列输出二叉树的结点
2、测试数据:
A B $ D G $ $ $ C E $ H $ $ F $ $($表示空格符号)
二、概要设计
ADT BinaryTree {
数据对象D: 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关系: R1={ <a i-1,a i>|a i-1,a i ∈D, i=2,...,n }
数据关系 R:若D为空集,则称为空树;
否则:(1) 在D中存在唯一的称为根的数据元素root,
(2) 当n>1时,其余结点可分为m (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T1, T2, …, Tm, 其中每一个子集本身又是一棵树,称为根root的子树。

基本操作:
InitStack(SqStack &s) //初始化栈
StackElemty(SqStack &s) //判断栈是否为空
Push(SqStack &s,BiTree e) //将元素e进栈
Pop(SqStack &s,BiTree &e) //出栈,栈顶元素返回给e
CreateBiTree(BiTree &t) //用先序建立一个二叉树,空格表示空树
InOrderTraverse(BiTree t,Status(* Visit)(TElemType e))//用非递归方式实现中序遍历,对每个元素调用函数visit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用递归方式实现后序遍历
} ADT BinaryTree
三、详细设计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char TElemTyp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STACK_INIT_SIZE 50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typedef struct BiTNode
{//树二叉链表的存储结构
T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lid,*rchlid;
}BiTNode,*BiTree;
typedef struct
{//栈的存储结构
BiTree *base;
BiTree *top;
int stacksize;
}SqStack;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
{//初始化栈
s.base=(BiTree *)malloc(STACK_INIT_SIZE * sizeof(BiTree));
if(!s.base) exit(OVERFLOW);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
}
Status StackElemty(SqStack &s)
{//判断栈是否为空
if(s.base!=s.top)
return ERROR;
return OK;
}
Status Push(SqStack &s,BiTree e)
{//将元素e进栈
if(s.top-s.base>=s.stacksize)
{ //追加分配
s.base=(BiTree
*)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BiTree)); if(!s.base) exit(OVERFLOW);
s.top=s.base+s.stacksize;
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
*s.top++=e;
return OK;
}
Status Pop(SqStack &s,BiTree &e)
{//出栈,栈顶元素返回给e
if(s.top==s.base) return ERROR;
e=*--s.top;
return OK;
}
Status CreateBiTree(BiTree &t)
{//用先序建立一个二叉树,空格表示空树
TElemType ch;
scanf("%c",&ch);
if(ch==' ') t=NULL;
else
{
if(!(t=(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
exit(OVERFLOW);
t->data=ch; //生成根结点
CreateBiTree(t->lchlid);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t->rchlid); //构造右子树
}
return OK;
}
Status Visit(TElemType e)
{//访问函数
printf("%c",e);
return OK;
}
Status InOrderTraverse(BiTree t,Status(* Visit)(TElemType e)) {//用非递归方式实现中序遍历,对每个元素调用函数visit SqStack s;
InitStack(s); //建立一个栈存储二叉树的结点
BiTree p=t;
while(p||!StackElemty(s))
{
if(p)
{//根指针进栈,遍历左子树
Push(s,p);
p=p->lchlid;
}
else
{//根指针退栈,访问根结点,遍历右子树
Pop(s,p);
if(!Visit(p->data)) return ERROR;
p=p->rchlid;
}
}
printf("\n");
return OK;
}
Status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用递归方式实现后序遍历
if(t)
{
PostorderTraverse(t->lchlid); //遍历左子树
PostorderTraverse(t->rchlid); //遍历右子树
printf("%c",t->data); //访问结点
}
return OK;
}
void main()
{
BiTree t;
printf("请输入一串字符:\n");
CreateBiTree(t);
printf("中序遍历结果为:\n");
InOrderTraverse(t,Visit);
printf("后序遍历结果为:\n");
PostorderTraverse(t);
printf("\n");
}
四、调试分析
1、调用基本函数时要注意函数参数类型的变化,如此程序中Pop和Push
2、运行程序时要正确输入,才能有结果
3、define一个常量时,后面不用加分号
4、关于后序遍历,用非递归的方式编写时出现错误,改写成递归调用了
5、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分号,引号、还有书写问题
6、编程时一定要耐心,程序不可能一次编写成功,需要经过不断调试才能发现并改正错误
7、时间复杂度:
InitStack( ) O(1)
StackElemty( ) O(1)
Push( ) O(1)
Pop( ) O(1)
CreateBiTree( ) O(n)
InOrderTraverse( ) O(n)
PostorderTraverse( ) O(n)
五、测试结果
六、附录
源程序文件名清单:
stdio.h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头文件stdlib.h //标准库头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