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三步法

合集下载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阅读文献主要分为3个阶段:
一、判断论文是否值得读)
1、读标题和关键词推测这篇论文的大致主题和内容,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需要
2、读摘要。

摘要会说明论文的基本内容、方法特色、主要贡献,是整篇论文内容的浓缩,非常重要。

3、看结论。

跳过前言、实验的方法等部分,直接看作者得出的结论,如果结论和你不是很相关,同样地舍弃这篇论文。

二、读论文
1、读图表和数据。

在查看实验细节之前,先花点时间看下图表和数据。

2、读引言。

引言的功能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想解决的问题和它的重要性。

3、读结果和讨论。

结果和讨论是论文的核心,值得花费大部分时间来阅读。

4、读实验。

这是论文中最晦涩难读的部分,所以要放在最后。

当这部分需要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阅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三、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完论文后还需要认真做笔记。

一份好的笔记,可以帮你把一篇论文的重要内容全部“偷走”。

这样下次只需要看自己的阅读总结即可,不需要再对论文进行重新阅读。

文献阅读的方法

文献阅读的方法

文献阅读的方法第一,文献阅读不能拿来文献不管三七二十就将其全文读下去,看文献的次序是先看看摘要,看看摘要中最后面的两到三句话,看看是否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然后看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10篇有九篇都不是近五年的文章,也就没有必要看了,这种文章没有跟进最新研究动态的,能给的提示不多;看完参考文献了,就看引言,看看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觉得以上三个都比较的合乎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就开始全面的仔细的阅读全文。

仅仅看摘要称为略读;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是概读;将全文看完,并且在看其试验时对照其试验数据与图片进行自己的分析,然后用自己的分析与文献所阐述的分析进行对比,这样的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不懂的概念,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就是对一篇文献进行了精读。

第二,看文献的四个阶段,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刚刚开始接手一个课题方向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所查到的头几篇文献都是作为精读的,如果能查到一到两篇跟自己所做方向相关的综述文章,肯定要进行精读,力求完全吸收,弄懂这个领域内所涉及到的概念、术语、研究现状和日后的研究方向等,接下来就似乎进入详读阶段,详读的文献以综述文章所综述的研究性论文(也就是有试验和试验分析的论文),详读的过程就是弄懂所研究领域的一般性试验研究方法,与已有的试验分析范式和思路,以及一般性的分析思路,同时也要把握住研究者进行相关的研究的思路和原因,也要开始提出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呢,很简单,那就是抓住所看论文的结论进行反问,想想结论是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性,想想几个研究论文所说结论之间的不同以及内在的发展,或者是根据实验室已有的硬件设计如果要做重复性试验该如何做,如果更改了试验方案会带来什么问题,如果更改试验方式又会有什么地方与所看论文的试验结果有不同,反正第一阶段的详读后以产生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为终止。

干货:掌握文献阅读四步法,阅读原来也有“套路”可循!

干货:掌握文献阅读四步法,阅读原来也有“套路”可循!

干货:掌握文献阅读四步法,阅读原来也有“套路”可循!文献是我们科研的基础,是大家共同的起点,也是我们和高手拉开距离的地方。

在确定一个研究方向之后,做调研,查文献是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献的积累,也是研究基础的积累,充分利用好文献能大大提高效率,甚至能帮助你建立一个完备的科研体系。

成功总是有方法的,其实阅读文献其实也是有“套路”可以借鉴的。

结合自己几年的科研经历,介绍一种比较实用的文献阅读方法,四步阅读法,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1有选择性读文献读博期间,导师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现在检索文献太方便了,可利用的资源太多了。

的确,在他们那个时代,由于获取新资源比较困难,得到一篇文章,都是反复研读。

而现在,很多数据库都对我们开放,检索文献变的十分方便。

但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

文献多的坏处就是文献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些文章完全就是在灌水,读完后对你的研究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如果仅仅只是灌水也就罢了,看一看就当复习基础知识了。

但是如果不幸读到概念描述错误或者理论分析不严谨的文章,那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检索文献的时候,禁忌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看,这样只会白白浪费时间精力。

我们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

新接触一个研究方向,最好先向导师或者师兄师姐了解一下,让他们给推荐一些文献。

再者可以搜一下行业内高水平的期刊以及大牛的文献。

另外在检索最新文献时,要养成先读摘要和结论的习惯,筛选出与自己研究方向贴近的,有价值的文献,然后再仔细研读。

2带着问题读文献选好文献,下一步就是阅读文献。

读文献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逐字逐句去阅读。

一篇文献长的有十几页,逐字逐句读会很累,人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注意力,好在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一般都是固定的,找到规律之后,要学会按权重分配。

读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万能问题。

初学者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可以先把这些问题在纸上写出来。

Tips1. 文章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做文献阅读汇报

如何做文献阅读汇报

如何做文献阅读汇报
文献阅读汇报是通过对其中一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总结和整理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一份系统和有价值的汇报。

下面是一个关
于如何做文献阅读汇报的指导:
一、选取文献
1.确定研究领域: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和主题,然后根据
自己的研究目的选取相关的文献。

2.查找文献: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学术数据库、专业期刊、学术引擎等
途径查找相关文献。

3.筛选文献: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筛选,选择
与研究主题相关且具有相关性和高质量的文献。

二、阅读文献
1.概览文献:先通读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引言部分,了解文献的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

3.做好笔记:在阅读文献的同时,要做好笔记,记录文献的关键点、
论证过程、数据和实验结果等重要内容,方便后续整理。

三、整理文献
1.主题归纳:对于阅读的文献,将其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和归纳,并确
定每个主题的关键点。

2.提炼精华:在每个主题下,选取最有价值的文献或观点,将其整理
成独立的段落或章节。

3.组织结构:根据选择的主题和关键点,合理组织文献的结构,确保文献阅读汇报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1.开头部分:简要介绍所研究的领域和主题,并对文献阅读汇报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2.中间部分:根据整理的文献内容,逐个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3.结束部分:对整个文献阅读汇报进行总结,阐明自己对研究领域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文献阅读的基本步骤

文献阅读的基本步骤

文献阅读的基本步骤文献阅读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呢。

一、选文献。

咱得先找到合适的文献呀。

就像在大森林里找宝藏,你得知道从哪儿下手。

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或者根据老师、前辈的推荐。

也可以去专业的数据库里搜搜看,输入一些关键词,就像给寻宝图上画个小标记。

比如说你研究历史,就搜搜那个时期的关键事件或者人物相关的文献。

二、初读文献。

拿到文献后,先快速浏览一遍。

这就好比你去一个新地方旅游,先大概看看这个地方的全貌。

看看标题、摘要、小标题这些。

这样你就能知道这篇文献大概是讲啥的啦,是在讲一个新的研究成果呢,还是对某个理论的分析。

如果这时候发现这文献和自己要找的东西完全不搭,那就果断放弃,就像发现这个旅游景点没啥好玩的,就赶紧换下一个。

三、精读文献。

要是初读感觉不错,就开始精读。

这时候就像探险家深入丛林一样。

逐字逐句地读,理解那些专业术语、概念。

遇到不懂的,可别轻易放过哦,查字典、找资料或者问问懂行的人。

同时呢,要思考作者的思路,他为啥这么写,他的论点是啥,论据又足不足。

比如说作者说某个历史事件改变了社会走向,你就得想想他是从哪些方面得出这个结论的,是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呢?四、做笔记。

在精读的时候,一定要做笔记。

这笔记就像是你的寻宝小日记。

可以把重要的观点、数据记下来,也可以把自己的疑问、想法写在旁边。

以后再看的时候,就会很清楚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啦。

而且笔记还方便你总结文献的内容,就像把旅游中的美好瞬间整理成相册一样。

五、总结文献。

读完文献后,要把它总结一下。

用自己的话把文献的主要内容、核心观点说出来。

这就像你给朋友讲述你的旅游经历一样,得把重点和有趣的地方说清楚。

这样不仅能加深自己对文献的理解,还能方便以后引用呢。

六、思考文献。

最后呀,要思考这篇文献和自己的研究或者知识体系有啥关系。

它是能给你提供新的思路呢,还是能补充你之前的知识漏洞。

就像你旅游回来后,想想这次旅行对你的生活有啥影响一样。

文献阅读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乐趣又有收获的过程哦。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1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m/user_content.aspx?id=22154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文献阅读步骤

文献阅读步骤

文献阅读方法 (1)阅读步骤 (1)读文献的基本步骤和目的 (3)文献阅读方法1. 入门宜缓.建议做新兴的东西比较好,出文章和成果容易。

2. 常看引文3. 浏览能力要养成审稿人的习惯。

拿到文章,先看标题,作者单位,然后是摘要和引文,最后是结束语。

争取在几分钟内决定什么文章该读,什么文章不宜读,及什么文献速读,什么文章精读?4.多做笔记5.经常整理养成习惯将你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文章整理出来是比较好。

能够自己为阅读过的文章做个主页是个更好的办法。

整理的内容包括: 论文的标题,作者,出处,发表时间,你自己的摘要。

6.多做交流paper是很难一个人读完的。

有共同兴趣的人,应该常常交流。

每几周一次的paper reading聚会是个非常好的办法。

阅读步骤1. 准备安静的地点;纸笔;一本经典的教科书。

牢记:我读它的目的是什么?决定读什么。

2. 读题目明白每个词含义;读其他之前至少花5分钟思考题目。

列1个表:文章的结构;数据的组织;作者如何得出结论。

总结一句话:“思考你自己要写这篇文章该如何完成,记下来并留待与作者对照,分析差异在什么地方”。

3. 读摘要它是文章结论的精华,总述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的,得到的结果怎样。

它应该和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密切关联和呼应的,结论还多了展望和应用等描述。

4. 决定对文章的处理:精读、存档、弃之?1)肤浅阅读(建立框架)A. 采用方法是:速读:B. 关注的问题:简介:明确研究的类型:描述性、比较性、分析性、综合型?小标题;图表;定义;结论;参考文献2)速读后回答下面问题:论文涉及的研究范围广么?论文中包含作者当前工作么?论文中是否涉及本领域内经典论文的引用和对比?你读过参考文献里的部分文章么?你知道作者没有提及的相关研究么?3)读后思考、考虑文章的可信度方面问题:作者是谁?他有名气么?他在那里工作?文章发在哪类期刊或会议上?杂志/会议名声如何?文章什么时候写的?它过时还是超前?5. 决定是否继续深入阅读?如果认为有价值,就进入下面的深入阅读吧。

文献阅读三步法

文献阅读三步法

文献阅读三步法来源:丁香园研究者阅读文献通常因为如下几个原因:为了会议或者课堂而回顾知识;保持在本专业的前沿性;或者为研究新的领域进行文献查询。

一个典型的研究者每年会在阅读学术文论上花费上百小时的时间。

学习如何高效地阅读论文这一技能很重要,但也很少会被教。

因此,研究生们开始只能从自己的尝试以及错误中去汲取教训。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太多的努力,并常常感到挫败感。

多年以来,我一直使用一种简单的三步阅读法,使我对论文内容在大致把握前不会纠结陷入到细节里。

通过它,我可以估计阅读一系列的论文需要多长的时间。

不仅如此,我还能根据我本身的需要以及所拥有的时间来调整阅读的深度。

本文阐述了这个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此方法进行文献查询。

三步阅读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应该将论文分为三步阅读,而不是一股脑从头读到尾。

每一步都在之前的基础上,完成具体的阅读目标:第一步使你把握全文的主旨思想,第二步领会论文内容,而不是细节,第三步帮助你深度理解论文内容。

第一步第一步是快速浏览全文,对全文有大体把握。

你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面的两步。

这个步骤应花5至10分钟,并且涵盖以下内容:1.仔细阅读论文标题、摘要、简介2.阅读每一章以及每一节的开头,忽视其他部分3.如果有数学推导内容的话,扫一眼以了解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4.阅读结论5.扫一眼参考文献,注意一下哪些你已经读过了在第一步的最后,你应该能够回答出下列五个“C”问题:1.分类(Category):论文属于哪一类别?属于方法论,还是对现有系统的分析,亦或是对研究模型的描述?2.背景(context):论文有哪些其他的相关论文?分析问题所用的理论基础是哪一种?3.正确性(Correctness):论文所做的假设是否有理有据?4.贡献(Contribution):论文的主要贡献是什么?5.明确性(Clarity):论文写得好吗?使用此方法,你可以选择不继续深入阅读(并且不用再打印出来,节省纸张保护树木)。

如何高效地阅读人文文献

如何高效地阅读人文文献

如何高效地阅读人文文献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学者,阅读人文文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然而,由于人文文献的专业性、杂乱无章的阅读材料以及繁琐的信息搜索,许多人在阅读人文文献方面感到困难。

本文将分享一些实用的高效阅读方法,帮助你更好地掌握阅读人文文献。

一、制定计划要高效地阅读人文文献,第一步是制定一个计划。

制定一个明晰的计划,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关的文献。

首先,明确你需要阅读的文献、你的时间表和目标。

其次,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最后,将所有信息整合到一个阅读计划中,以便跟进。

二、搜索相关文献现在,你已经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下一步是开始搜索相关的文献。

要搜索好的文献,你需要了解搜索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确定一个特定的研究主题。

然后,通过在线数据库或期刊目录等途径,寻找相关的文献。

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关键词、搜索引擎和过去的引用等方法,以提高搜索效率。

三、筛选文献当你收集到所有相关的文献后,下一步是筛选这些文献。

不同的文献对筛选的标准有所差异。

但通常,筛选的标准包括文献的质量、可读性、可靠性等方面。

同时,要注意选择最新的文献,以确保你的研究结果与市场和文化环境同步。

四、阅读文献一旦你筛选出需要阅读的文献,下一步是阅读它们。

阅读人文文献时,最重要的是做到专注和沉浸。

首先,阅读前需要了解文献的结构和假设。

其次,对文献中出现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反复思考和理解。

同时,还要阅读文献中的图像、注释和超链接等内容。

如果你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不要放弃,寻找相关资料或向他人请教也是高效的阅读方法之一。

五、笔记和总结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多做笔记和总结。

记下文章的关键词、观点和论据,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献。

同时,也要将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

整合思想可以促进一个人对知识的深入,更好地把握文献的内容和应用。

六、学会分享最后,分享你的想法和发现是阅读人文文献的重要一环。

文献阅读的三个步骤

文献阅读的三个步骤

文献阅读的三个步骤
评估文献:在进行文献阅读之前,首先需要评估文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评估文献的可靠性包括查看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发表的期刊或出版社的声誉;评估文献的相关性则是判断该文献是否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

阅读文献:在阅读文献时,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摘要、介绍和结论等部分来获取文献的基本信息和主要观点。

接着,可以逐章或逐节地阅读全文,注意关注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内容,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论证逻辑。

整理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文献管理工具或笔记本等方式来整理、标注和摘录重要信息。

可以将文献进行分类、归档,并记录文献的引用信息,方便以后查找和引用。

文献阅读技巧与方法

文献阅读技巧与方法

文献阅读技巧与方法文献阅读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文献阅读的技巧和方法:1. 确定阅读目的:在开始阅读文献之前,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

是为了了解某个领域的背景知识,还是为了寻找特定的数据或信息,或者是为了深入了解某个具体的问题。

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2. 选择合适的文献: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文献类型。

例如,如果需要了解某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教科书或权威的学术著作;如果需要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搜索最新的学术论文。

3. 做好笔记:在阅读文献时,及时做好笔记,记录重要的信息或想法。

可以使用纸质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电子笔记软件。

笔记可以帮助整理和归纳阅读内容,方便后续的回顾和引用。

4. 理解文献结构: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理解文献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引言部分通常会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是具体的论证和阐述,结论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提炼。

5. 抓住重点:在阅读文献时,要抓住重点,关注作者的观点、论证方式和结论等。

同时也要注意作者使用的术语和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6.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文献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

要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和评价。

7. 组织阅读:在阅读文献时,可以将相关的内容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大纲或注释等方式来整理和组织阅读内容。

8. 反复阅读:对于重要的文献,需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关键部分,或者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9. 交流与讨论: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拓展思路和视野,加深对文献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掌握文献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高效地获取和理解文献内容,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简述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简述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简述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文献阅读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包括了阅读原始文献、分析文献内容以及评估文献质量等多个方面。

针对文献阅读,有三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快速阅读、精读和扫读。

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对文献进行初步浏览,目的是获取文献的大致内容、主题和结论等信息。

快速阅读的重点是抓住文献的重点,跳过细节,快速了解文献的主旨和内容。

精读:精读是指认真阅读文献,全面理解文献的内容和结论,深入挖掘文献背后的意义。

精读的重点是理解文献的细节,分析文献的论点和证据,挖掘文献的深层含义。

扫读:扫读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大致浏览文献,目的是了解文献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判断文献是否与自己的研究相关。

扫读的重点是快速获取文献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判断文献是否有助于自己的研究。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侧重,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

对于一篇文献,可以先快速阅读了解主旨和结论,再精读深入理解细节和背后的意义,最后进行扫读判断是否与自己的研究相关。

- 1 -。

如何阅读文献

如何阅读文献

如何阅读文献1、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

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

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

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

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

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

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

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

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

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

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

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

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

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5、天天学习。

文献天天有。

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下载的目的是学习。

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

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

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之二: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

阅读文献的步骤

阅读文献的步骤

阅读文献的步骤阅读文献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呢。

一、选文献。

先得挑对文献呀。

就像去超市选东西,你得知道自己要啥。

如果是为了写论文,那得找跟主题相关的。

可以从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开始找起,那些地方就像是装满宝藏的大仓库。

看看文章的标题、摘要,就大概能知道这篇文献有没有用啦,要是标题看起来就不沾边,那可能就不是咱要的“菜”。

二、初读。

拿到文献后,先快速浏览一下。

就像看风景走马观花一样。

看看文章的结构,比如它是怎么分段的,有没有小标题。

再看看开头和结尾,一般开头会告诉你这篇文章要讲啥,结尾可能会总结重点。

这个时候不用太纠结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或者难懂的句子,就大概了解个轮廓就好。

三、精读。

这一步就像是在仔细端详一件艺术品啦。

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遇到不懂的专业词汇就去查一查。

要理解作者的思路,他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如果文章里有数据或者案例,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些可都是很重要的“证据”呢。

而且呀,要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标记出来,就像寻宝时发现了宝石就做个记号一样。

四、做笔记。

读文献的时候不做笔记可不行哦。

可以把重要的观点、数据抄下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想法总结一下。

这样以后再看的时候就很方便啦。

笔记就像是你阅读文献的小助手,能帮你快速回忆起文章的内容。

五、思考与总结。

读完文献可不能就这么完事儿了。

要好好思考一下这篇文献和自己的研究或者知识体系有啥关系。

它有没有给你新的启发呢?然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献的优缺点。

要是觉得作者有些地方没说对,也可以大胆地在心里质疑一下呢。

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收获的阅读呀。

阅读文献虽然有点像爬山,过程可能会有点累,但是当你到达山顶,也就是真正理解了文献的内容,那种成就感是很棒的哦。

文献阅读顺序

文献阅读顺序

文献阅读顺序
1.主题文献:先阅读主题文献,即直接涉及到论文所探讨主题的文献,以便获得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

2. 主要文献:阅读主要文献,即与论文所探讨主题有关的文献,以便获得详细的信息。

3. 辅助文献:最后,阅读辅助文献,即对论文所探讨主题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需的文献,便于了解该主题的综合情况。

二、阅读步骤:
1. 选择文献:首先,根据文献类型,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阅读。

2. 阅读文献:接下来,仔细阅读相关文献,以获取实际信息。

3. 分析文献:然后,分析文献内容,以便明确主题的内容以及论文的可能方向。

4. 综合分析:最后,综合分析所有阅读文献的内容,从而明确论文的最终目的。

- 1 -。

文献阅读方法

文献阅读方法

一、信息来源1.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

2.本领域牛人或者主要课题组的文献。

第一是在ISI 检索本领域的关键词,不要太多,这样你会查到很多文献,而后利用ISI 的refine 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多,原则上一般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人和课题组就是这行里比较主要的了。

第二,首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而后登陆会议主办者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来说都是在该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3.高引用次数的文章。

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要么思路比较好,要么材料性能比较好,同时其文笔应该也不赖。

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的。

4. 最后就是当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识,开始做实验并准备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看的文献了。

我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明确一点,你所做的实验想解决什么问题?是对原有材料的改进还是创造一种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制备方法,还是采用新的表征手段或是计算方法。

明确这一点后,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献了。

而且往往当你找到一篇与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后,通过ISI 的反查,你可以找到引用它的文献和它引用的文献,从而建立一个文献树,更多的获取信息量。

5. 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二、文献整理。

很多时候大家下文献都是很盲目,抱着一种先下来再说的思想。

往往下来的文献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盘空间。

不经过整理归类的文献就不是自己的文献,那根据什么来分类呢?我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拥有大量未读文献的。

就是只关心三点:1、文章的前言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依据和方法);2、文章中的图表(提出采用的表征方法以及性能变化);3、结论(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以及是否需要改进)。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1、文献检索方法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2、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3、顺查法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4、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5、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6、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7、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

8、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9、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10、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11、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12、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

13、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如何读文献

如何读文献

一、如何看文献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

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

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

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

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

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

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

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

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

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

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

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

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

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

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

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

文献筛选与阅读的三个步骤与四个实用技巧

文献筛选与阅读的三个步骤与四个实用技巧
文献筛选与阅读的三个步骤与四个实用技巧
本文根据李浩然博士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开 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李浩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博 士,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公派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 为中国古代画论、西方艺术史、艺术家个案研究。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 中,A&HCI、CSSCI收录三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
……未完待续……
字数:2947字
●要按顺序阅读
当点开HTML进行阅读的时候,左边一栏会把这篇文章的各级标题显示出来,非常简明。先看题 目,然后摘要,关键词,各级标题,包括正文中一些分析的模型或者图表,再看结论,一般情 况下,文献阅读的顺序就是这样的。我们将与专业领域相同、相近的文献下载下来,再回头进 行一个“总”的阅览,检查下有没有遗漏。
紧接着是“关注文献”的版块,这一块也很好用,因为它关注的是被引量比较高的文献,以关键 词“传统纹样”为例,进行搜索之后,就会出现被引数排名靠前的文献,按从高到低排列。
“关注文献”往下是“学科分布”,它会给我们列出不同学科对于“传统纹样”的关注度,从饼状图可以 看出,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是占比最大的,涉及到“传统纹样”的有952篇。
比如,在关键词中输入“纹样”,进行初步浏览,然后挑选出《<延喜式>中丝织物品种研究》这 篇。
点HTML阅读,大家可以看一下,页面的左边,已经把目录的结构(各级标题)都给列出来了, 非常清楚,其实我们不需要整个的文章都去看,看完题目、在看摘要,再看关键词,再看左边
的目录结构大概就能够知道是不是我们想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三步法
研究者阅读文献通常因为如下几个原因:为了会议或者课堂而回顾知识;保持在本专业的前沿性;或者为研究新的领域进行文献查询。

一个典型的研究者每年会在阅读学术文论上花费上百小时的时间。

学习如何高效地阅读论文这一技能很重要,但也很少会被教。

因此,研究生们开始只能从自己的尝试以及错误中去汲取教训。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太多的努力,并常常感到挫败感。

多年以来,我一直使用一种简单的三步阅读法,使我对论文内容在大致把握前不会纠结陷入到细节里。

通过它,我可以估计阅读一系列的论文需要多长的时间。

不仅如此,我还能根据我本身的需要以及所拥有的时间来调整阅读的深度。

本文阐述了这个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此方法进行文献查询。

三步阅读法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应该将论文分为三步阅读,而不是一股脑从头读到尾。

每一步都在之前的基础上,完成具体的阅读目标:第一步使你把握全文的主旨思想,第二步领会论文内容,而不是细节,第三步帮助你深度理解论文内容。

第一步
第一步是快速浏览全文,对全文有大体把握。

你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面的两步。

这个步骤应花5至10分钟,并且涵盖以下内容:
1.仔细阅读论文标题、摘要、简介
2.阅读每一章以及每一节的开头,忽视其他部分
3.如果有数学推导内容的话,扫一眼以了解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4.阅读结论
5.扫一眼参考文献,注意一下哪些你已经读过了
在第一步的最后,你应该能够回答出下列五个“C”问题:
1.分类(Category):论文属于哪一类别?属于方法论,还是对现有系统的分析,亦或是对研究模型的描述?
2.背景(context):论文有哪些其他的相关论文?分析问题所用的理论基础是哪一种?
3.正确性(Correctness):论文所做的假设是否有理有据?
4.贡献(Contribution):论文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5.明确性(Clarity):论文写得好吗?
使用此方法,你可以选择不继续深入阅读(并且不用再打印出来,节省纸张保护树木)。

这可能是因为论文不吸引你,或者你没办法读懂论文,或者作者做的假设无根无据。

采用第一步可以使你阅读那些目前在专业以外但可能相关的论文。

附带说一句,当你正在写论文时,你要期望大部分审阅者(或阅读者)对其做第
一步阅读。

注意选择具有连贯一致性的章节标题,并撰写简明有力的摘要。

如果审阅者不能够在第一步时理解你的论文要旨,论文可能就会被拒绝;如果阅读者不能再读了5分钟后领会论文大意,这篇论文可能就永远不会被阅读。

正因如此,一个使用精选的图画对论文做出总结的“图画式摘要”会是一种很出色的方法,并且能够在科学杂志中更多的被注意到。

第二步
在第二步里,阅读论文时要更仔细,但忽视例如推导等细节。

这能帮助你在阅读时草草记下要点,或者在页边进行注释。

奥格斯堡大学的Dominik Grusemann 指出,你应“记下你不能理解的词句或者你想问作者的问题”。

如果你是审阅人员,那这些评论将有助于你写审阅意见,并且便于在答辩会上回顾。

1.仔细查看论文中的数据、图表以及其他插图。

特别注意图表,轴线标示正确吗?结果有与错误一起显示,结论统计上显著吗?诸如此类常见错误将使匆忙、劣质的工作不会变得优秀。

2.记得为了以后的深入阅读,标注相关的未读参考文献(这是一个了解更多论文背景的好办法)
第二步对于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来说,应当花费一个小时左右。

在这一步之后,你可以抓住论文的内容。

你能够给其他人依靠支持的证据总结论文的主旨。

这一细节水平适合于你感兴趣但是并不在你研究范畴内的论文。

有时即使在第二步你也不能理解论文的内容。

这可能是因为论文的主题对你来说
太新了,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和缩写。

或者作者可能使用了一些你不懂的证明或者实验技术,所以论文主体不能理解。

论文可能采用了没有事实根据的认定以及大量的超前文献。

或者可能只是因为夜深了而你也累了。

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a)把论文仍一边,祈祷理解论文与否与你的职业成功没有任何关系,(b)等会再回来看论文,或许先看看背景材料或者(c)暂时先这样,继续往下第三步。

第三步
要完全读懂一篇论文,特别如果你作为一个审阅者,需要采用第三步来完成。

关键在于,第三步是尝试去实际重现整篇论文:就是说,与作者做相同的假设,重新进行创造性工作。

根据重现与实际论文的对比,你就能轻易分辨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隐藏的缺陷及假设。

这一步需要谨慎关注论文的细节部分。

你应当验证每一段言论中所做的假设。

并且,你还应该从自己的角度思索该如何阐述这个特定的论点。

这种实际与设想相比较的方法将论文中证明以及展示的技术鲜明地展现出来,这会是你阅读论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你还是需要将深入的一些要点大致记下来。

对初学者来说,这一步可能花费几个小时时间,而对有经验的阅读者来讲甚至只要一到两个小时足矣。

在这一步之后,你就能根据脑海中的记忆重建整个论文的架构了,同时发现里面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特别的,你可以精确发现文中潜在的假设、对相关工作遗漏以及和实验或分析技术相关的潜在问题。

文献查询
文献查询是测试论文阅读技能的方法。

因为它要求你阅读厚厚一打陌生领域的论文。

哪些论文值得一读呢?这里,三步阅读法可以帮助到你。

首先,利用例如谷歌学术或者CiteSeer之类的学术搜索引擎,搜过精选的关键词,找到这个领域三到五篇“最近最多次被引用”的论文。

对每一篇论文做三步阅读法中的第一个步骤,在阅读它们的相关研究。

你将会发现指甲盖那么点的最新研究总结,如果够幸运的话,甚至能找到最近的一篇文献查询论文。

如果你找到这个的话那就都搞定了。

仔细读读,庆祝自己够幸运吧!
如果没有这么幸运,那就继续第二步,在书目里查询那些共同鸣谢或者出现频率高的作者名字。

这些都是在这那个领域的关键论文以及研究者。

把关键的论文下载下来放置一边。

然后去网站上查询那些关键的研究者们最近出版了什么。

那样可以帮助你分辨出在那个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是哪些,因为最牛的研究者们常常在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出版。

第三步就是去网站上看看这些顶级学术会议,了解他们最近的研究进程。

快速的扫读常常就能看出最近的相关优质研究是什么。

这些,以及你之前放在一旁的论文,构成了你研究的第一个版本。

再进行第二步阅读。

如果他们都提及一个你之前没发现的关键性论文,那就去重视并阅读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