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变量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第四章多变量控制系统-PPT全文编辑修改

第四章多变量控制系统-PPT全文编辑修改

u1 D21(s)
G11(s)
y1
G21(s)
r2
Gc2(s)
uc2
D12(s) u2
G12(s)
G22(s)
y2
前馈解耦原理:使y1与uc2无关联;使y2与uc1无关联
4、5 MIMO系统得解耦设计
• 前馈补偿法
uD1 21uD112uu22uuc1c2
u1 u2
1
1 D21D12
1 D21
4、5 MIMO系统得解耦设计
解耦控制得目得
解耦系统得目得就是寻求适当得控制律,使输入输出相互 关联得多变量系统实现每一个输出仅受相应得一个输入 所控制,每一个输入也仅能控制相应得一个输出,以此构 成独立得单回路控制系统,获得满意得控制性能。
解耦控制得先行工作
• 控制变量与被控参数得配对 • 部分解耦:即有选择性得解耦,在选择时可根据被控参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u1(s)
y1(s)
u2(s) .
MIMO
y2(s) .
..
过程
..
un(s)
yn(s)
有无规则? 如何评价?
u1(s)
y1(s)
u2(s)
y2(s)
...
...
un(s)
yn(s)
配对规则 耦合测度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以TITO系统为例:
u1(s) u2(s)
y1(s) y2(s)
4、2 MIMO系统得稳定性分析
MIMO传递函数模型为
其中
Y s GsU s Gd sds
g11s g12 s g1m s
d11s d12 s d1k s
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

图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

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4)检测与执行机构a.测量变送单元: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例如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mV信号;压力变送器可以把压力转换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变送器转换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平信号(0~5V或4~20mA)后,再送入微机。

b.执行机构: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

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微机根据温度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输出给执行机构(调节阀)来控制进入加热炉的煤气(或油)量以实现预期的温度值。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总结(环工 给排水专业)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总结(环工 给排水专业)

第一章自动控制基本知识1.任何自动化系统都是由被控对象和自动化装置两大部分组成。

2.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的设备、机器或生产过程。

3.自动化装置指实现自动化的工具。

包括:测量元件及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定值器,辅助装置(如电源,稳压装置)。

4.自动检测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首要基础。

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叫被控对象,简称对象。

6.测量元件与变送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起着获取信息的作用。

7.控制器:接收测量元件与变送器的信号,根据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所要达到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并输出相应的信号给执行器。

8.执行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改变操纵变量的大小或符号,从而实现对生产的控制,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有电动、气动执行器。

9.定值器:将被控变量的给定值转换成统一信号的装置,以便使给定值送入控制器和测量信号进行比较。

10.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中需要控制的那个参数叫做被控变量。

被控变量要求保持的那个规定值称为给定值(亦称设定值),烦恼影响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

11.方框图具有单向传递性。

c(t)是被控对象的被控变量,z(t)是被控对象的测量值,r(t)是被控对象的希望值即给定值,e(t)是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e(t)=r(t)-z(t).12.方框图的优点:只要依照信号的流向,便可将表示各元件或设备的方框连接起来,很容易组成整个系统。

与纯抽象的数学表达式相比,它还能比较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与物理系统相比,它能更容易地体现系统运动的因果关系。

13.反馈:把系统的输出信号又返回输入端的做法。

14.把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而把被控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15.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16.过度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变量是不断变化的,这种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称为自动控制系统的过度过程,也就是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或者说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不断克服干扰的全过程。

多变量控制:探讨多变量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践

多变量控制:探讨多变量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践

多变量控制: 探讨多变量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践引言在控制系统中,多变量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输入和输出变量,以实现更高效、更优化的控制过程。

多变量控制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涉及了许多领域,如化工、电力、交通等。

本文将探讨多变量控制的概念、原理和实践,以及它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什么是多变量控制多变量控制是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同时考虑多个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并使用合适的控制策略来实现系统的稳定和优化。

在传统的单变量控制中,只考虑一个输入变量和一个输出变量,而多变量控制则扩展了这个范围,将多个输入和输出变量纳入考虑范围,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以实现更细致和精确的控制。

多变量控制的原理多变量控制的原理主要基于系统建模和控制策略设计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建模,包括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变量进行测量和描述。

其次,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在系统建模方面,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和灰色模型等。

通过建模,可以确定系统的状态方程、传递函数等,进而找到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控制策略设计方面,可以运用许多经典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最优控制等。

其中,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它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而模型预测控制则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来优化控制方案。

多变量控制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多变量控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两个主要的挑战是“困惑性”和“突发性”。

所谓“困惑性”,是指系统中多个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使得控制过程变得困难和复杂。

而“突发性”则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情况,使得控制变得不稳定和不可靠。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工作,包括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找出可能影响控制的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多变量系统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多变量系统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多变量系统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而深奥,其中,多变量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多变量系统指的是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控制系统,它常常用来描述和控制复杂的工业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多变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和常见的控制策略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们对多变量系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多变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多变量系统是指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控制系统。

一个多变量系统可以用矩阵形式表示,其中输入矩阵表示控制器对系统的输入,输出矩阵表示系统对输入的响应。

多变量系统的状态可以通过状态方程来描述,状态方程是一组描述系统演变的微分方程。

多变量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判据和观测函数来进行判断。

二、多变量系统的建模方法多变量系统的建模是指根据实际问题,将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常用的多变量系统建模方法包括物理建模、数据建模和经验建模。

物理建模根据系统的物理特性建立数学模型,数据建模通过收集实际数据来建立模型,经验建模则是根据经验知识和专家经验来建立模型。

三、多变量系统的控制策略多变量系统的控制策略旨在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鲁棒性的控制。

常用的多变量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和最优控制。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来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的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系统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的控制策略,最优控制则是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来寻找系统最优控制输入。

四、多变量系统的应用领域多变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化工、电力、航空等工业过程。

在化工领域,多变量系统常用于控制化工反应过程,保持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等参数在一定范围内。

在电力领域,多变量系统可用于控制电网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

在航空领域,多变量系统可用于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航迹。

五、总结多变量系统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而复杂。

本文对多变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和常见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总结。

多变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PPT课件

多变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PPT课件
于任意一个ε>0,总存在一个δ>0,使得当系统在t0时刻初始状
态 x(t0 )=x0 满足:
x0 x*
系统的状态轨线x(t)恒有:
x(t) x*
则称系统在平衡点x*处稳定,或简称平衡点x=x*稳定。
系统稳定性示意
x2
s( )
xe
x1
s( )
- 初始状态 - 平衡状态
二维空间李雅普诺夫下稳定性的几何解释示意图
第4章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多变量系统可以分别从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性考察其动态行为, 从而建立起它的内部描述(如状态空间描述)或外部描述(传递函数矩阵描 述)。系统的稳定性相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考察。
(1) 内部稳定性 系统的内部稳定性反映系统内部状态变化内在性质,与输入输出无 关。它是在外部输入为零(又称为零输入)情况下,当状态向量偏离了某个 平衡点时,系统能否自己回复到这个平衡点上来的性质。
t 2 eit L 2!
t m2 eit (m 2)!
t m1 (m 1)!
e i t
e i t
te i t
t m3 eit (m 3)!
(
t m
m2
2)
!
e
i
t
eJit
eit L
t m4 eit
t m3
eit
(m 4)!
(m 3)!
O
M
M
e i t
te i t
0
e 2t O
0
P 1x (0)
e
n
t
x (t ) 的各分量 x1(t), x2(t),L , xn(t) 是 e1t ,e2t ,L ,ent 的线性组合

控制系统多变量设计

控制系统多变量设计

控制系统多变量设计在控制系统中,多变量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多变量设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多变量设计的概念多变量设计是指在控制系统中同时调节多个变量以优化系统性能的方法。

传统的单变量控制设计仅针对单个变量进行调节,而多变量设计则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耦合。

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多变量设计可以实现更精确、更高效的控制。

二、多变量控制的原理多变量控制的原理基于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理论。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各种参数。

然后,根据系统模型和控制目标,我们可以设计控制器以实现对系统的多个变量进行调节。

最后,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我们可以使系统在多个变量上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三、多变量设计的应用多变量设计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化工过程控制:在化工工业中,多变量设计可以用于调节和优化多个物理和化学过程变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2. 电力系统控制:在电力系统中,多变量设计可以用于调节和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如发电机转速、电压、功率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变量的相互影响,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3. 机械系统控制:在机械工程中,多变量设计可以用于调节和优化各种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机器人、汽车、飞机等。

通过综合考虑多个运动变量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精度和性能。

四、多变量设计的重要性多变量设计在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复杂的系统。

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多变量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在现代工程领域,多变量设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总结:控制系统多变量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础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4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第二章:系统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2.1一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2二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3高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4惯性环节与纯时延环节的传递函数2.5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2.6频率响应曲线及其特性第三章:传递函数的绘制和分析3.1 Bode图的绘制3.2 Bode图的分析方法3.3 Nyquist图的绘制和分析3.4极坐标图的应用3.5稳定性分析方法第四章:闭环控制系统及稳定性分析4.1闭环控制系统4.2稳定性的概念和判据4.3 Nyquist稳定性判据4.4 Bode稳定性判据4.5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第五章: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5.1比例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2积分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3微分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4比例积分(P)控制系统5.5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第六章:根轨迹法6.1根轨迹的概念和基本性质6.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6.3根轨迹法的稳定性判据6.4根轨迹设计法则6.5根轨迹法的应用案例第七章:频域设计方法7.1频域设计基本思想7.2平衡点反馈控制法7.3频域设计法的应用案例7.4系统频率响应的优化设计7.5频域方法的灵敏度设计第八章: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8.1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8.2状态空间的矩阵表示8.3状态空间系统的特性8.4状态空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8.5状态空间设计方法和案例第九章:模糊控制系统9.1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9.2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9.3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9.4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十章:遗传算法与控制系统优化10.1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10.2遗传算法在控制系统优化中的应用10.3遗传算法设计方法和案例第十一章:神经网络及其应用11.1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1.2神经网络训练算法11.3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1.4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十二章:自适应控制系统12.1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12.2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12.3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12.4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十三章: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13.1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13.2建模方法及其应用13.3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13.4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十四章:多变量控制系统14.1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4.2多变量系统建模方法14.3多变量系统稳定性分析14.4多变量系统控制器设计14.5多变量系统优化控制方法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复习提纲,内容覆盖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传递函数的绘制和分析、闭环控制系统及稳定性分析、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根轨迹法、频域设计方法、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模糊控制系统、遗传算法与控制系统优化、神经网络及其应用、自适应控制系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多变量控制系统等知识点。

多变量系统的辨识与闭环控制及相应matlab程序

多变量系统的辨识与闭环控制及相应matlab程序

多变量系统的辨识与闭环控制及相应matlab程序文章标题:多变量系统的辨识与闭环控制一、引言在工程领域中,多变量系统的辨识与闭环控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系统辨识和闭环控制的角度探讨多变量系统,并结合相关的matlab程序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二、多变量系统的特点1. 多变量系统是指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系统,其特点是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一个输入的变化会对多个输出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2. 在实际工程中,多变量系统的辨识和控制具有挑战性,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耦合关系,以及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因素。

三、多变量系统的辨识1. 多变量系统的辨识是指通过实验数据或模拟方法,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系统的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

2. 为了对多变量系统进行辨识,可以使用系统辨识工具箱中的一些方法,如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法等,结合matlab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参数估计,从而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

四、多变量系统的闭环控制1. 多变量系统的闭环控制是指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设计控制器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和性能指标的要求。

2. 针对多变量系统的闭环控制,可以采用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如模态分解控制、鲁棒控制等,并通过matlab程序进行设计和仿真验证。

五、matlab程序实现1. 通过matlab中的系统辨识工具箱,可以使用辨识命令对多变量系统的数据进行辨识,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在多变量系统的闭环控制设计中,可以利用matlab中的控制系统工具箱,设计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以实现闭环控制的目标。

六、个人观点和总结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多变量系统的辨识与闭环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matlab程序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作用。

多变量系统的辨识和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多变量系统的辨识与闭环控制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期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取得更好的应用与推广。

《多变量控制系统》课件

《多变量控制系统》课件
函数关系。
传递函数模型
1
传递函数模型是多变量控制系统的一种数学描述 方法,它通过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输入与输出之 间的关系。
2
传递函数通常表示为有理分式函数,通过系统元 件的传递函数和连接方式来构建整个系统的传递 函数。
3
传递函数模型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频率 响应等特性,并用于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
性能测试与评估
通过实验测试控制系统的性能,并进行评估 和比较。
性能改进建议
根据性能评估结果,提出性能改进建议,以变量控制系统
contents
目录
• 多变量控制系统概述 •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实现 •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仿真与优化
01
多变量控制系统概述
多变量控制系统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 型
状态空间模型
01
02
03
电动执行器
通过电机驱动,具有快速 响应和较高精度,适用于 需要精确控制的应用。
气动执行器
通过压缩气体驱动,具有 防爆、防火等优点,适用 于工业控制领域。
液压执行器
通过液压油驱动,具有较 大的输出力和较高的稳定 性,适用于重型设备和大 型系统。
传感器的选择与实现
温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温度,常用的 有热电阻和热电偶等。
压力传感器
用于测量压力,常用的 有应变片和压电晶体等 。
流量传感器
用于测量流量,常用的 有涡街流量计和差压流 量计等。
06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仿真与 优化
控制系统仿真
仿真模型建立
根据实际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包括系统动态方程、控 制策略等。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后答案

目录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要求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第三节典型控制信号第四节控制理论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一节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二节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三节电气系统的数学模型第四节线性控制系统的卷积关系式第三章拉氏变换第一节傅氏变换第二节拉普拉斯变换第三节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定理第四节拉普拉斯逆变换第四章传递函数第一节传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第二节线性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第三节系统框图及其运算第四节多变量系统的传递函数第五章时间响应分析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单位脉冲输入的时间响应第三节单位阶跃输入的时间响应第四节高阶系统时间响应第六章频率响应分析第一节谐和输入系统的定态响应第二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第三节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第四节由频率特性的实验曲线求系统传递函数第七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节稳定性概念第二节劳斯判据第三节乃奎斯特判据第四节对数坐标图的稳定性判据第八章控制系统的偏差第一节控制系统的偏差概念第二节输入引起的定态偏差第三节输入引起的动态偏差第九章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第一节综述第二节希望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绘制第三节校正方法与校正环节第四节控制系统的增益调整第五节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第六节控制系统的局部反馈校正第七节控制系统的顺馈校正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定义: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下,利用控制器使控制对象的某一物理量准确地按照预期的规律运行。

第一节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要求一、控制系统举例与结构方框图例1.一个人工控制的恒温箱,希望的炉水温度为100C°,利用表示函数功能的方块、信号线,画出结构方块图。

图1人通过眼睛观察温度计来获得炉内实际温度,通过大脑分析、比较,利用手和锹上煤炭助燃。

比较图2例2.图示为液面高度控制系统原理图。

试画出控制系统方块图和相应的人工操纵的液面控制系统方块图。

解:浮子作为液面高度的反馈物,自动控制器通过比较实际的液面高度与希望的液面高度,调解气动阀门的开合度,对误差进行修正,可保持液面高度稳定。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手册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手册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手册第一章引言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手册将介绍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第二章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2.1 控制系统概述2.1.1 控制系统定义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器件对工业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2.1.2 控制系统分类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单变量控制系统和多变量控制系统。

2.2 控制系统组成2.2.1 传感器传感器是控制系统中的输入设备,用于将被控对象的状态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以供控制器进行处理。

2.2.2 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中的输出设备,通过控制信号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调节。

2.2.3 控制器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并通过执行器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第三章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原理3.1 反馈控制原理反馈控制原理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

其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被控对象状态进行反馈,实时调整控制信号,使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工作状态。

3.2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其通过对误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调节,使得系统输出信号能够更好地逼近设定值。

3.3 控制策略选择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根据被控对象的性质和工艺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对于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至关重要。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模糊控制、遗传算法优化控制等。

第四章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4.1 工业自动化控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如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系统、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工业自动化控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在电力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能源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线性系统理论(第四章)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线性系统理论(第四章)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An1B] T S 0
rankS n 系统状态不能控,与已知矛盾。
同理可证充分性。
例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判断其能控性。
0 1 0 0 0 1
0 0 1 0 1 0
x
x u0 0 0 1 Nhomakorabea0
1
0 0 5 0 2 0
系统的特征值: 1 2 0 ,3 5 ,4 5
当 1 2 0 时:
② 系统能控:如果状态空间中的所有非零状态都是在 t0 时 刻可控的,则称系统在 t0 时刻是完全可控,简称系统在 时刻 t0 可控。如果系统对任意初始时刻 t0 完全可控, 则称系统一致可控。
③系统不完全能控:如果对给定得初始时刻 t0 Tt ,如果状
态空间中存在一个或一些非零状态在 t0 时刻是不可控的,则 称系统在 t0 时刻是不完全可控的,也称系统是不可控的。
x0TWC (0, t1)x0
t1 0
x0T
eAt
BBT
eAT t
x0
dt
t1 0
BT
eAT t
x0
2
dt
0,
BT eATt x0 0
x(t1) eAt1 x0
t1 eA(t1t) Bu(t) d t 0
0
x0
et1 -At1
0
Bu(t) d t
x0
2
x0T x0
[
et1 -At1
An1B] T S 0
T Ai B 0; i 0,1,2, ,n 1 应用凯-哈定理 An , An1 均可表示为A 的 n-1 阶多项式
T Ai B 0; i 0,1,2,3,
对 t1 0
(1)i T
Ai t i i!

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

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

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在控制系统中,多变量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策略,它能够同时考虑多个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更加精确和稳定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多变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一些常见的多变量控制方法。

一、多变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多变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系统对多个输入变量进行调整,从而使多个输出变量达到期望的目标。

在多变量控制中,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这些关系可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针对这个数学模型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

多变量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单变量控制无法完全满足的复杂问题。

二、多变量控制的应用领域多变量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更为常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变量控制应用领域:1. 化工过程控制:化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多个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多变量控制可以对复杂的化工过程进行稳定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电力系统控制: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环节,其中涉及多个变量的控制,多变量控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水处理系统控制:水处理系统中需要对水质、水流等多个变量进行控制,多变量控制可以实现高效的水处理过程,并保障水质达标。

4. 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中需要考虑多车道、多路口等因素,多变量控制可以优化交通信号的配时,提高交通流量和减少交通拥堵。

三、多变量控制的方法多变量控制有多种方法和技术,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多变量控制方法。

1.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多变量控制方法,通过测量输出变量的反馈信号,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计算出控制信号进行调整。

反馈控制可以实现稳定和精确的控制,常用的算法有比例积分控制(PID)。

2.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一种在系统输入端直接加入外部参考信号并控制输出的方法。

前馈控制可以预测系统的变化,并提前作出调整,以消除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滞后响应。

3. 模型预测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调整的方法。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控制系统是指通过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测量和调节,使其按照一定的要求或规则运行的系统。

它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对象和反馈元件组成。

根据控制器的种类及其与被控对象之间的关系,控制系统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类。

一、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不受被控对象状态的反馈影响。

在开环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根据预定的输入信号直接控制被控对象,没有对被控对象输出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整的反馈环节。

开环控制系统一般适用于对被控对象的要求不高、环境稳定且干扰较少的场合。

二、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受被控对象状态的反馈影响。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控制器通过对被控对象输出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整,实时反馈到控制器,再根据反馈信息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系统状态,并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三、单变量控制系统和多变量控制系统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以及需要控制的变量数目,控制系统可分为单变量控制系统和多变量控制系统。

单变量控制系统是指只对一个变量进行测量和控制的控制系统,通常用于对单一物理量进行精确调节的场合。

例如,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单一物理量进行控制。

多变量控制系统是指对多个相关的变量进行测量和控制的控制系统。

在多变量控制系统中,不同的被控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变量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等领域,实现复杂工艺过程的优化和稳定控制。

四、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根据控制过程中的时间表达方式,控制系统可分为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连续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之间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是连续变化的。

连续控制系统的特点是精度高、控制灵敏,适用于对系统动态特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例如,流程控制、电力系统控制等。

离散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之间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是离散变化的。

离散控制系统的特点是控制算法简单、实现方便,适用于对系统动态特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4章第2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4章第2部分

Dn (s)G(s) Gn (s) 0

Dn
(
s)


Gn ( s) G(s)
说明:常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 制方案。反馈为主:抑制各种扰动。前馈为辅: 完全补偿指定扰动。
4.6.2 前馈-反馈控制结构
1、系统结构 如图4.6所示。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增加
一个扰动的前馈控制。
D(s):反馈控制器 Dn(s):前馈控制器
(T (T

T2 T1
));Bm1
K f
T1 T T1
3、计算机前馈-反馈控制的算法步骤 (1) 计算反馈控制的偏差e(k)=r(k)-y(k); (2) 计算反馈控制器PID的输出u1(k);
u1(k) u1(k 1) Δu1(k)
u1(k) K pe(k) K I e(k) K D e(k) e(k 1)
系统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
对具有纯滞后的对象和具有非线性的对象,采用 串级控制可以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
3、系统组成特点 有主、副回路之分。主回路只有一个,而
副回路可以有多个。 主回路调节器的控制输出,就是副回路的
输入设定值。 副回路调节器的控制输出,作为系统的控
制输出,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
4、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1) 抑制控制系统的扰动
路中,由于副回路是随动系统,能适应操作条 件和负荷的变化,自动改变副控调节器的给定 值,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注意:设计此类系统应尽可能把主对象和 副对象的时间常数拉开,以减少副回路参数波 动对主回路的影响,从而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5、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1)系统中主要扰动应包含在副控回路之中。这样可以再 扰动影响到主控被调参数之前,已经由于副控回路的调 节使扰动的影响大大削弱。

线性控制系统教案4-性能鲁棒3

线性控制系统教案4-性能鲁棒3

第四章多变量反馈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Multivariable Feedback Systems 本章内容:∙主增益principal gains (奇异值singular values)∙系统性能的评估assessing performance∙特征轨迹characteristic loci∙算子范数operator norms∙利用算子范数说明性能∙不确定的表示representations of uncertainty∙稳定性鲁棒stability robustness∙性能鲁棒performance robustness4.1 Introduction使用反馈的目的: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镇定不稳定系统。

不确定性:环境的扰动和噪声(disturbance and noise);系统本身的行为变化的不可预知(unpredictable ways)。

系统的性能:输出跟踪参考输入的能力系统的鲁棒性:在外部扰动下系统回复原状的能力4.2 主增益Principal gains (singular values)在SISO系统中:稳定裕度(stability margins)和暂态响应(transient response)可以由开环频率特性确定(增益特性gain characteristic)。

MIMO 系统:增益不唯一,即 ()()G s u s 依赖于()u s 的方向(解释)。

因此,研究的思路:从SISO 系统单一的增益到MIMO 系统限制增益的范围,即使用矩阵范数限制比值:1()()()(), ()()G s y s G s u s u s y s - 定义从向量的范数到诱导的矩阵范数x = ――欧氏范数(Euclidean vector norm)0()supx Gx G s x ≠= ――诱导的矩阵范数s G σ= ――Hilbert 范数或谱范数(spectral norm)G 的奇异值(singular values): H G G 或H GG 的正特征值的平方根 ()G s 的主增益(principal gains): ()G j ω的奇异值 一般假设:120m σσσσσ=≥≥≥=> 称, σσ为最大,最小主增益, (())()s G j G j σωω= 注意(())G j σω与频率相关,与2G ,G ∞不同。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四章-机器人控制与驱动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四章-机器人控制与驱动

任务四 认识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驱动系统
4.传感器位置反馈
在点位控制方式中,单靠提高伺服系统的性能来保证精度要求有 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在程序控制的基础上,再用一个位置传感 器进一步消除误差。位置传感器可以是简单的传感器,其感知范围也 可以较小。这种系统虽然硬件上有所增加,但软件的工作量却可以大 大减少,称为传感器闭环系统或大环伺服系统。
任务四 认识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驱动系统
图1-4-1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正文
任务四 认识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驱动系统
(1)控制计算机 控制计算机是控制系统的调度指挥机构,一般为微型机, 微处理器有32位、64位等。 (2)示教器 示教器用于示教机器人的工作轨迹和参数设定,以及所有人 机交互操作。它拥有自己独立的CPU以及存储单元,与控制计算机之间 以总线通信方式实现信息交互。 (3)操作面板 操作面板由各种操作按键、状态指示灯构成,只完成基本 功能操作。 (4)硬盘和软盘存储器 硬盘和软盘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人工作程序的 外围存储器。
任务四 认识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驱动系统
一、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概述
1.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是在传统机械系统的控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因此两者之间并无根本的不同,但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有其独到之处。
任务四 认识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驱动系统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有以下特点:
1)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密切相关。工业机器人手部的状态可 以在各种坐标下描述,应当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基准坐标系,并进行适当的坐标变 换。经常要求解运动学的正问题和逆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惯性力、外力(包 括重力)及哥氏力、向心力等对机器人控制的影响。
超前控制与前馈控制的区别是:前者是指控制量在时间上提前,后者是指控 制信号的流向是向前的。

控制系统的多变量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的多变量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的多变量控制理论与应用在现代工程领域,控制系统的多变量控制理论与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变量控制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同时对多个变量进行控制,而不是仅局限于单一变量的控制。

该理论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多变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的选择等,以提高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效率。

一、多变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多变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包括多变量过程、多变量系统和多变量控制器等。

1.多变量过程多变量过程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存在多个相互关联的变量。

例如,在化工工艺中,温度、压力、流量和浓度等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通过多变量控制来实现优化控制。

2.多变量系统多变量系统是指控制目标需要同时控制多个变量的系统。

多变量系统通常包括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

例如,对于一个加热炉来说,需要同时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多变量控制器多变量控制器是指用于实现多变量控制的控制器。

多变量控制器通常由多个单变量控制器组成,通过对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协调和优化,实现对系统的整体控制。

二、多变量控制的建模方法多变量控制的建模方法是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模型、频域模型和经验模型等。

1.状态空间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多变量控制建模方法。

它将系统的状态表示为变量的集合,并通过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状态空间模型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适用于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频域模型频域模型是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多变量控制建模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并通过频域设计技术进行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3.经验模型经验模型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实验数据的多变量控制建模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和优化。

三、多变量控制的应用多变量控制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
n=m:方系统;n>m:瘦系统;n<m:胖系统
4.1 多变量系统的基础概念
• 多变量系统的模型特点
单变量系统传递函数:
多变量系统传递函数矩阵:
4.1 多变量系统的基础概念
• 多变量系统的定义
具有多个输入量或输出量的系统,又称多输入多输出系 统。
• MIMO系统特有的一些问题
• 强关联性 • 可行性 • 能控性和能观性 • 抗干扰性 •…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以TITO系统为例:
结构1: 结构2: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 耦合测度
耦合测度
衡量u1和y1 的关联程度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相对增益矩阵序列(Relative Gain Array): 若第j个输入与第i个输 出配对, λij是第i个回 路的稳态耦合的一个测 度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因此,回路配对方案经验证后终选为:1-1/2-3/3-2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例4.4 传递函数为
如何配对? 答案:1-1/2-4/3-3/4-2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4.5 MIMO系统的解耦设计
• 耦合:控制变量与被控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控制变量的改变同时引起几个被控变量变换 的现象。
数的相对重要性和被控参数的响应速度
4.5 MIMO系统的解耦设计
4.5 MIMO系统的解耦设计
• 主要设计方法:
• 前馈补偿法 • 对角矩阵法 • 单位矩阵法
精馏塔温度控制方案系统图 控制系统方框图
1. 给定G(s),计算稳态增益矩阵 K,RGA(Λ ) 和NI指数;
2. 根据 Λ元素接近1的程度,得到试探性的回路配对方案; 3. 验证NI指数的正负,如果NI为正,则控制结构稳定,反之,
选择其他方案。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例4.3 3×3多变量系统,其稳态增益矩阵为:
于是,回路配对方案初选为:1-1/2-2/3-3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试根据以下RGA选择配对方案: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附加规则:
Niederlinski 指数(NI):
➢对TITO系统是充要条件 ➢对高阶系统是充分条件 ➢适用于具有有理传递函数元素的系统,时延系统当慎用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基于RGA-NI的多变量系统回路配对规则:
解耦系统的目的是寻求适当的控制律,使输入输出相互 关联的多变量系统实现每一个输出仅受相应的一个输入 所控制,每一个输入也仅能控制相应的一个输出,以此 构成独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
• 解耦控制的先行工作
• 控制变量与被控参数的配对 • 部分解耦:即有选择性的解耦,在选择时可根据被控参
进行Laplace变化可得:
4.2 MIMO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稳定性分析:
• 状态空间形式的MIMO系统是开环稳定的,当且仅当 矩阵A的所有特征值有负实部。
• MIMO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的所有极点都在左半平面, 系统是稳定的
MIMO系统的极点是每一个传递函数元素的所有极点的集合 MIMO系统的零点是传递函数倒数的极点
4.1 多变量系统的基础概念
• 系统辨识与控制器设计
➢ 被测变量与控制变量的配对关系 ➢ 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的配对关系 ➢ 单一因果关系与非单一因果关系 ➢ 关联影响下的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4.2 MIMO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MIMO传递函数模型为
其中
4.2 MIMO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MIMO状态空间模型为
则表明其它通道对该通道的关联作用很小;无需进 行解耦系统设计。
• 当相对增益小于零或接近于零时,说明使用本通
道调节器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或者说,这 个通道的变量选配不适当,应重新选择。
• 当相对增益0.3<λij<0.7或λij>1.5时,则表明系
统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耦合。需要考虑进行解耦 设计或采用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解耦:消除系统之间的相互耦合,使各系统称为
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控制回路。
• 把具有相互关联的多参数控制过程转化为几个彼
此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过程来处理,实现 一个调节器只对其对应的被控过程独立地进行调 节。这样的系统称为解耦控制系统(或自治控制 系统)。
4.5 MIMO系统的解耦设计
• 解耦控制的目的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 例4.1 已知一个2*2系统的模型为
试问其RGA是多少?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 例4.2 请问以下Wood & Berry双蒸馏塔的RGA是
多少?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NO! NO!
NO!
NO!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 当通道的相对增益接近于1,例如0.8< λij <1.2,
第四章多变量控制系统
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系 复杂过程控制
统 参
非最小相 位系统

已 过程控制系统的
知 基本概念
系 统 参 数正确选择被控对象, 被控变量,操纵变量,…
能够正确画出系统的框图
根据控制目标选择合 适的控制规律
控制器参数整定
验证性能评估指标
第四章 多变量控制系统的 辨识与设计
• Highlights
• What’s MIMO systems • Why we study MIMO systems • How to design for MIMO systems
4.1 多变量系统的基础概念
• 多变量系统的结构特点
单入单出系统(SISO):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
MIMO系统结构
系统分解
控制信号的定义
4.3 一般MIMO过程的辨识
• 辨识系统参数的方法
• 独立单回路测试:结构简单,计算量少,对扰动敏感 • 分散继电器测试:闭合回路,对扰动不敏感,不易得
到极限环,建模困难 • 开环阶跃测试:叠加原理
4.4 耦合测度与配对规则
有无规则? 如何评价?
配对规则 耦合测度
➢方多变量系统的零点就是传递函数矩阵行列式的零点 ➢非方多变量系统的零点定义为使传递函数降秩的s的值
4.2 MIMO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选取控制器Gc(s),可得MIMO的闭环传递函数矩阵为:
SISO 极点为
MIMO 极点为回差矩阵多项式的根
4.3 一般MIMO过程的辨识
一组 SISO
4.3 一般MIMO过程的辨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