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半导体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半导体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一、三个维度观测全球半导体格局演变 (4)1、维度之一:从费半指数观测全球半导体格局 (4)2、维度之二:从IDM 到fabless+foundry,产业结构持续细化 (6)3、维度之三:全球产业链三次迁移 (8)二、国内半导体产业空间巨大,自主可控是长期趋势 (10)1、自给率仍偏低,中高端核心技术仍有较大差距 (10)2、国内技术逐渐突破,部分细分领域发展进程加快 (11)3、受益政策支持与资本助力,国内半导体有望取得长足发展 (17)三、5G+AIOT 是未来核心赛道,将驱动半导体产业新一轮爆发 (21)1、深度学习大幅提升AI 芯片算力,是拉动半导体增长的重要引擎 (21)2、5G SoC 迎来性能爆发增长,未来存量替换与增量终端并存 (23)3、多平台互通成主流趋势,物联网布局掀开半导体另一增长动力 (25)四、市场客观风险.................................................... (27)1、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27)2、相关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27)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7)图表目录Figure 1 费城半导体指数至今走势及相关区间核心因素 (5)Figure 2 费半指数成分股产业类型 (6)Figure 3 费半指数成分股所对应的下游应用 (6)Figure 4 半导体产业链垂直模式时间节点 (7)Figure 5 半导体三种模式的优缺点 (8)Figure 6 全球半导体的三次迁移 (9)Figure 7 半导体产业转移和分工 (10)Figure 8 国内半导体自给率 (10)Figure 9 全球前15 半导体公司的各自占比 (10)Figure 10 2019 全球前15 半导体公司收入预测及国内对标公司 (11)Figure 11 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数量及增长 (12)Figure 12 国内芯片设计销售收入及增长 (12)Figure 13 国内前十IC 设计公司营收及主要业务 (13)Figure 14 全球晶圆代工各公司市场份额 (14)Figure 15 全球芯片制造部分企业资本开支对比 (14)Figure 16 全球刻蚀机市场份额 (14)Figure 17 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 (14)Figure 18 2018 全球前15 半导体设备公司排名及主营业务 (15)Figure 19 2018 全球前15 半导体设备公司排名及主营业务 (16)Figure 20 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历程 (16)Figure 21 先进封装技术占比提升 (16)Figure 22 国内集成电路销售额及增长速度 (18)Figure 23 三大细分产业销售额 (18)Figure 24 半导体进出口差额及变化情况 (18)Figure 25 全球半导体销售区域分布 (18)Figure 26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 (19)Figure 27 2016 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对半导体产业支持政策数量 (19)Figure 28 大基金一期投资分布 (19)Figure 29 大基金一期投资额 (19)Figure 30 大基金目前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情况 (20)Figure 31 2025 半导体产业规划目标 (21)Figure 32 中国与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及占比 (21)Figure 33 四种AI 芯片架构的代表产品及特点 (22)Figure 35 深鉴科技DPU 基本参数 (23)Figure 36 TPU 的架构框图 (23)Figure 37 TrueNorth 芯片结构、功能、物理形态图 (23)Figure 38 华为麒麟990 5G 参数提升 (24)Figure 39 2019 年3-8 月5G 终端数量 (24)Figure 40 5G 手机出货量预测 (24)Figure 41 物联网终端及增长预测 (25)Figure 42 物联网终端架构 (25)Figure 43 物联网安全技术思路 (26)Figure 44 全球科技巨头公司提前布局IOT 产业 (26)一、三个维度观测全球半导体格局演变1、维度之一:从费半指数观测全球半导体格局费城半导体指数(SOX)的发展阶段反应了全球半导体的走势与兴衰更替。
2020年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4月目录一、检测设备:芯片良率控制关键 (5)1、半导体检测设备分前道量测设备和后道测试设备 (5)(1)前道量测设备与后道测试设备具有本质区别 (6)(2)根据工艺在封装环节的前后顺序,后道测试可以分为晶圆测试(CP)和芯片测试(FT) (7)(3)先进制程升级要求半导体检测技术快速迭代 (8)2、半导体检测设备相比面板检测设备:技术门槛更高,市场容量更大 (10)(1)市场容量差异较大 (10)(2)竞争格局差异较大 (10)(4)技术难度差异较大 (11)3、全球超800亿规模,寡头垄断格局 (11)二、景气追踪:目前处于第9轮半导体设备的上行周期 (13)1、终端需求:宏观经济强相关,依赖半导体下游资本开支 (13)2、目前处于半导体设备的第9轮上行周期,短期受疫情冲击 (14)3、下游资本性开支扩张确定,重点关注长江存储和中芯国际 (16)(1)半导体检测设备采购需求依赖于下游客户资本性支出 (16)(2)存储器是驱动2017~2019年行业资本开支的主要动力 (17)(3)半导体检测设备的进入门槛较高,强者越强属性突出 (19)(4)半导体前道量测设备国产化有零星出货 (20)(5)半导体测试设备国产化程度相对较高 (20)三、海外对标:科磊半导体&爱德万&泰瑞达 (21)1、科磊半导体:全球前道量测设备龙头 (21)(1)发展历程:每年投入15%~20%的收入用于研发 (21)(2)业务梳理:2018年中国大陆向科磊半导体采购84亿元 (22)(3)财务指标:年利润规模超过80亿元,毛利率稳定在60% (23)2、爱德万:全球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巨头 (23)(1)发展历程:每年研发占比15%~20% (23)(2)业务梳理:SoC 芯片测试为主,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收入占比近60% (24)(3)市场地位:稳居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全球龙头地位 (25)(4)财务指标: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毛利率长期维持在60%左右 (26)3、泰瑞达:仅次于爱德万的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企业 (26)(1)发展历程:与科磊半导体核心股东有重合 (26)(3)业务梳理:半导体测试设备占比68% (27)(4)财务指标:泰瑞达净利润规模超过30亿元,毛利率长期维持60%左右 (28)四、国产之光:精测电子具备国产半导体检测设备龙头潜力 (28)1、国产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有望诞生300亿市值以上龙头 (28)2、苦练内功+积极外延是龙头崛起的发展路径 (30)3、财务比较:行业普遍盈利能力较强 (35)(1)半导体检测设备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较高 (35)(2)海外半导体检测设备公司人均产出较高 (35)中国大陆半导体检测设备+服务年需求超过200亿元,进口替代需求强烈。
半导体行业:2020年三季度机构持仓分析-Q3半导体配置仓位新高,进口替代趋势不变
Q3半导体配置仓位新高,进口替代趋势不变2020年三季度机构持仓分析►股票仓位维持高点,制造业整体超配从各类资产仓位来看,公募基金股票仓位环比些微下降,但整体维持高点,股票资产占资产总值的比例由2020年Q2的77.7%上升至2020年Q3的75.44%,环比下降2.16个pct。
整个三季度来看,由于欧美等海外地区第二、第三波疫情复发,加上美国总统大选将至,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上证综指由三季度初的3025点上涨至三季度末的3218点,上涨193点,相较于二季度的涨幅有所收窄。
根据公募基金公布的中报数据显示,以证监会行业划分来看,公募基金股票仓位持仓中制造业的市值最高,占股票投资总市值的62.64%。
从超配情况来看,公募基金股票持仓在制造业中超配的比例最高,制造业股票市场标准行业配置比例为52.12%,公募基金超配10.52个百分点。
►基金重仓行业偏好轮动,电子重仓股市值维持第三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排名来看,前5大重仓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非银金融,行业重仓配置占比分别为16.93%、14.31%、13.33%、8.02%、6.67%。
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前40的个股中,医药生物有7家,食品饮料行业有6家,电子有6家,电气设备有5家,非银金融有3家,家用电器2家,银行2家,房地产2家,传媒2家,交通运输1家、化工1家,机械设备1家,休闲服务1家,有色金属1家。
贵州茅台是重仓持股总市值最高的个股,重仓持股总市值最高的电子股是立讯精密、海康威视、歌尔股份、三安光电、兆易创新和紫光国微,重仓持股总市值分别为604.41亿元、183.69亿元、165.36亿元、151.19亿元、149.80亿元、130.40亿元。
►半导体行业逆势增长,集成电路在基金重仓配置电子行业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从申万电子二级分类角度来看,半导体重仓持股市值环比增加,创下12个季度以来历史新高,半导体行业重仓持股的行业配置比例也由2020年二季度的3.53%提升至2020年三季度的3.98%。
半导体行业专题分析
半导体行业专题分析一、设备零部件市场碎片化,全球空间接近500亿美元1、半导体设备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半导体设备结构复杂、集成度高,设备零部件在价值链上举足轻重。
半导体前道制程包括氧化/扩散、光刻、刻蚀、薄膜沉积、过程检测、化学机械抛光、清洗等众多环节,不同类型的设备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对应到零部件,则是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
设备公司营业成本中90%为原材料采购成本,零部件在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中举足轻重。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而半导体设备厂商绝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需要以精密零部件作为载体来实现,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下游设备厂及晶圆厂对零部件在材料、结构、工艺、精度、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
半导体设备由八大关键子系统组成:气液流量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制程诊断系统、光学系统、电源及气体反应系统、热管理系统、晶圆传送系统及其他关键组件。
半导体零部件可大致分为:机械类、电气类、机电一体类、气/液/真空系统类、仪器仪表类、光学类等。
以光刻机为例,光刻机主要构成包括和光学相关的模块(光源系统、透镜系统、浸没系统等)以及和运动相关的(晶圆工作台、晶圆传输系统、圆模板工作台、掩膜版传输系统),此外还有维持内部工作环境的环境电气支持系统等。
按照主流的零部件划分方式,半导体零部件可以划分为机械类、电器类、机电一体类、气体/液体/真空系统类、仪器仪表类、光学类和其他零部件。
机械类(金属/非金属的结构件)、机电一体类(机械手等)用于所有设备,一些光学类的零部件主要用于光刻机以及过程控制设备,另有一些真空类泵阀主要用于刻蚀、薄膜沉积等干法设备、液体管路等气动液压系统零部件主要用于清洗机等湿法设备。
因此,不同种设备零部件各有侧重,零部件市场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2、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全球市场空间接近500亿美元半导体设备市场2022年增长15%。
根据SEMI统计,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规模从2010年39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026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市场296亿美元。
2020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
2020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在 2020 年,半导体行业经历了诸多挑战和变革,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 5G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大幅增加。
5G 手机、基站以及相关的物联网设备都需要更先进的半导体芯片来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此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也推动了数据中心对高性能服务器芯片的需求。
在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不断创新,同样拉动了半导体的市场需求。
然而,2020 年的全球疫情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供应链中断、工厂停工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都对行业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影响。
但从另一方面看,疫情也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使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需求迅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部分负面影响。
在技术创新方面,芯片制程工艺不断演进。
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制造巨头纷纷推进 5 纳米甚至更先进制程的研发和量产。
更小的制程意味着芯片能够在相同面积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提高性能、降低功耗。
同时,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 3D 封装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行业巨头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芯片市场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三星在存储芯片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台积电则凭借其先进的制程工艺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
然而,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也在迅速崛起,如中芯国际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还受到国际贸易关系和政策环境的影响。
贸易摩擦导致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不稳定,各国纷纷加大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以保障国家的产业安全。
例如,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出口,这促使中国加快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从产业结构来看,半导体行业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
设计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需要高度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
2020年半导体材料深度报告
2020年半导体材料行业深度报告一、为什么看好半导体材料投资机会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
欧美、日本以及韩国等国家正经受疫情爆发的考验,而我们国内由于得到国家的强力控制,目前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
国外疫情的爆发,将对半导体行业的格局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日本及欧美疫情的加剧,将影响半导体材料供给。
而国内疫情由于得到良好的控制,并且在一些半导体材料的细分领域,国内的公司已实现部分国产替代,在供给方面我们先发优势,解晶圆代工厂燃眉之急。
据中证报消息,国家大基金二期三月底可以开始实质投资。
国家大基金是半导体行业风向标,国家大基金二期将更加注重对半导体材料及设备的投资。
大基金二期以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的材料及设备为着力点,推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国内半导体材料公司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一)欧美及日本疫情加剧半导体材料供给或将受限截至 3 月 14 日 14:30 分,海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 64617 例,较上日增加 10393 例,累计死亡2236 例。
海外疫情正处于爆发期,特别是意大利、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及韩国等国家,新冠疫情正愈演愈烈。
1、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日本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去年日韩贸易战中,日本限制含氟聚酰亚胺、光刻胶,以及高纯度氟化氢这三种材料的对韩出口,引起了整个半导体领域的震动。
在2019 年前 5 个月,日本生产的半导体材料占全球产量的52%。
同期,韩国从日本进口的光刻胶价值就达到 1.1 亿美元。
据韩国贸易协会报告显示,韩国半导体和显示器行业在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及高纯度氟化氢对日本依赖度分别为 91.9%、43.9%及 93.7%。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包含的19 种核心材料中,日本市占率超过 50%份额的材料就占到了 14 种,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欧美及日本疫情的加剧,将影响全球半导体材料的供给。
目前虽然没有欧美及日本半导体公司受疫情影响的官方报道,但我们认为疫情必将影响这些地区半导体公司的经营情况。
2020年半导体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半导体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一、新科技起点,不可缺芯半导体位于电子行业中游。
通过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被动器件在PCB 上组合形成模组,构成了手机、电脑、工业、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电子产品的核心。
这些产品又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个人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没有半导体时候的结构与数据流动形式。
所以我们说半导体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
没有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信息社会就失去了根基,集成电路因此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
再回顾过去的大科技趋势,我们已经经历了2000 年开始的数字时代以及从2010 年开始的互联时代,并开始逐步进入数据时代。
对于数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表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
在这个时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从实验室走出来,走向大众。
那科技的的基础是什么?科技的基础是硬件设备,而当代硬件设备的基础便是半导体。
近年在以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医疗电子和安防电子等为主的新兴应用领域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恢复增长。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遵循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放缓或回落后又会重新经历一次更强劲的复苏。
根据WSTS 统计,从2013 年到2018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3056 亿美元迅速提升至468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93%。
2019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受存储器价格滑坡同比下降12.8%到4089.88 亿美元。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比如5G 基站建设、5G 周边应用落地、IoT、汽车电子、AI 等等。
2020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12月目录一、全球半导体呈现周期性,国产替代赋予成长性 (4)1、全球半导体呈现周期性,新需求催生创新周期 (4)2、国产替代赋予成长性,自主可控加速成长属性 (5)3、国内半导体行业受到创新周期与国产替代双重影响 (6)二、多重创新周期叠加,恰逢2020年 (7)1、5G手机:2020年是5G换机周期年 (7)2、TWS耳机:2020年是安卓TWS放量年 (9)3、服务器:2020年是服务器重回增长年 (10)4、游戏主机:2020年是主机换机周期年 (11)三、上游产业链供不应求,景气度回升 (13)1、代工:先进制程到成熟制程,景气度相继回暖 (13)(1)台积电:2019Q2起大反转 (13)(2)联电、中芯国际:2019Q3产能利用率提升 (14)(3)世界先进、华虹:预计2019Q4景气度回升 (15)2、存储:NAND、DRAM价格已逐渐企稳,预计20Q2涨价 (16)3、CIS:数量+像素双轮驱动,涨价开始积极扩产 (17)4、封测:5G等需求拉动下19H2已回暖 (19)全球半导体呈现周期性,国产替代赋予成长性。
全球半导体行业因其下游需求的不断迭代,如大型机、家电到PC、笔记本到功能机、智能手机的迭代,而具有一定的周期属性。
近年不断发生的中兴、华为事件、中美贸易摩擦等又加速促进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国内半导体行业受到下游需求创新周期和国产替代的双重影响。
多重创新周期叠加,恰逢2020年。
半导体行业下游应用主要包括计算端(电脑、服务器)、通讯端(手机、有线通讯)和消费电子端(可穿戴、电视)等。
(1)随着5G基站的进一步建设和配套应用的不断发展,2020年将迎来第一波5G换机潮;(2)受益于2019年Q3联发科、高通、华为等相继实现TWS蓝牙连接技术问题,打破苹果AirPods监听模式专利封锁,安卓TWS或将迎来行业拐点;(3)随着全球服务器库存逐渐消化完毕,企业持续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和AI应用的推进,服务器在2020年将重回增长步伐;(4)游戏主机大厂索尼将在2020年推出新一代游戏机Playstation 5,也将对半导体产业链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报告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报告1.薄膜沉积是半导体工艺三大核心步骤之一晶圆制造包括氧化扩散、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清洗与抛光、金属化七大流程。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生产流程的基础,半导体设备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半导体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其中薄膜沉积设备制造技术难度大,门槛极高,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三大核心设备之一(另外两者为光刻设备和刻蚀设备)。
薄膜沉积设备作为晶圆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在晶圆制造环节设备投资占比仅次于光刻机,约占25%。
根据SEMI和MaximizeMarketResearch的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712亿美元,其中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约172亿美元。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集成电路薄膜沉积可分为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其他。
薄膜沉积工艺不断发展,根据不同的应用演化出了PECVD、溅射PVD、ALD、LPCVD等不同的设备用于晶圆制造的不同工艺。
目前,全球薄膜沉积设备中CVD类设备占比最高,2020年占比64%,溅射PVD设备占比21%。
CVD设备中,PECVD是主流的设备类型,2020年在CVD设备中占比53%,其次为ALD设备,占比20%。
2.多因素驱动国产薄膜沉积设备需求国内产线建设极大拉动国产设备需求。
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厂商主导,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诉求增强,长江存储、上海积塔、中芯国际、华虹、士兰微、合肥晶合等国内晶圆厂在新增产能建设过程中积极导入国产设备,极大拉动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
芯片工艺进步及结构复杂化拉动高性能薄膜设备需求。
随着集成电路的持续发展,晶圆制造工艺不断走向精密化,芯片结构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需要在更微小的线宽上制造,制造商要求制备的薄膜品种随之增加,最终用户对薄膜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这一趋势对薄膜沉积设备产生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市场对于高性能薄膜设备的依赖逐渐增加。
以CVD设备演进为例,相比传统的APCVD、LPCVD设备,PECVD设备在相对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形成高致密度、高性能薄膜,不破坏已有薄膜和已形成的底层电路,实现更快的薄膜沉积速度,已成为芯片制造薄膜沉积工艺中运用最广泛的设备种类,未来HDPCVD、FCVD应用有望增加。
2019-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设备;IC封测主要用封测产进行采购,
包括拣选、测试、贴片、键合等环节。 目前,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低于
20%,国内市场被国外巨头垄断。
9
10 11
减薄机
检测设备 分选机
国产化程度小于20%
国产化程度小于20% 国产化程度小于20%
产业链中游游集成电路产业分析
2017全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1564.9亿块,与2016年相比增长17.8%。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
u1.2 半导体分类 u2.半导体产业链分析 u2.1 产业链构成 u2.2 产业链上游材料及设备分析 u2.3 产业链中游集成电路产业分析 u2.4 产业链下游需求分析 u3.半导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u3.1 政策环境分析 u3.2 经济环境分析 u3.3 技术环境分析
目 录
CONTENTS
u4.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
u4.1 u4.2 u4.3 u4.4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情况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情况 中国半导体进出口情况 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
u5.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u5.1 银禧科技 u5.2 南风股份 u5.3 银邦股份 u5.4 东睦股份 u5.5 先临三维 u6.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01
半导体行业简介
半导体产业转移历程
中游制造产业
分器件
光电子
下游应用产业
通信及智能手机 PC/平板电脑
传感器 集成电路 工业/医疗 消费电子 IC 设 计 IC 制 造 IC 封 测 其他
PVD
光刻机
检测设备
其他
产业链上游材料及设备分析
1.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及构成情况
半导体材料是指电导率介于金属和绝缘 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材料是制作晶体管、集 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半导体材料 主要应用在晶圆制造和芯片封测阶段。 在半导体材料市场构成方面,大硅片占 比最大,占比为32.9%,其次为气体,占比为 14.1%,光掩膜排名第三,占比为12.6%,其后
中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及趋势
中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及趋势半导体芯片是科技创新的硬件基础,站在5G+AI这新一轮全球科技创新周期的起点,半导体芯片将是科技创新发展确定的方向之一,全球的半导体指数表现优异。
一、半导体芯片现状2019年12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361.0亿美金,同比下滑5.5%,同比增速大幅改善。
分地区来看,中国的销售额恢复较快,2019年12月份销售额同比已经实现0.8%的正增长,亚太(除中国、日本外)、欧洲、日本和美洲均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7.5%、7.8%、8.4%和10.5%,较前几个月的同比数据来看正处于改善过程中。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则从上游源头反射行业景气度的变化趋势。
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月度出货数据自2018年11月起同比增速为负,2019年10月份出货同比增速首度转正为3.9%,2020年1月份出货额同比增长23.6%;日本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月度出货数据自2019年2月开始双位数下滑,2020年1月同比增速达到3.1%,行业先行指标快速恢复增长预示行业未来景气度高。
当前台积电最先进的工艺为7nm制程,主要用于生产手机处理器、基带芯片、高性能运算等对性能及功耗要求均非常高的产品,客户主要包括华为、苹果、高通、AMD和MTK。
由于苹果iPhone11系列销售情况优于预期,A13应用处理器委由台积电以7纳米制程量产,而苹果早就预订了台积电大部分7纳米产能,目前仍然维持计划投片,导致华为海思、赛灵思(Xilinx)、超微(AMD)、联发科等大厂都拿不到足够的7纳米产能,目前交期已经超过100天,2019Q4的营收占比达到35%,预期2020Q1高端制程的产能仍然紧张。
5G手机芯片、人工智能(AI)、高效能运算(HPC)处理器、网络处理器、IOT芯片等在内的需求强劲,将拉动半导体行业快速复苏。
2019年全球半导体营收超过4100亿美元,其中中国地区销售额占比为35%,是占比最高的国家和地区。
根据海关数据,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3050亿美元。
2020年半导体硅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0年半导体硅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正文目录1. 硅片:半导体大厦的基石 (6)1.1. 硅片:半导体大厦的基石 (6)1.2. 光伏硅片vs半导体硅片 (7)1.3. 半导体硅片技术发展路径 (8)1.3.1. 常用半导体硅片 (8)1.3.2. 绝缘体上硅硅片 (10)2. 硅片:制造难度大且壁垒高 (13)2.1. 硅片制造技术过程 (13)2.1.1. CZ(直拉法) (13)2.1.2. FZ(区熔法) (14)2.2. 硅片制造成本分析 (15)2.2.1. 新能源硅片制造成本 (15)2.2.2. 半导体硅片制造成本 (16)2.3. 硅片制造主要壁垒 (17)3. 硅材:仍将是未来主流材料 (19)3.1. 目前:硅是主要半导体材料 (19)3.2. 未来:化合物无法代替硅材 (20)4. Fab为王,硅片市场潜力巨大 (22)4.1. 全球硅片消耗量迎来增长周期 (22)4.2. 中国半导体硅片市场空间巨大 (23)4.2.1. 半导体制造业转向中国 (23)4.2.2. 产能扩张导致需求增加 (25)4.3. 中国大陆硅片市场空间广阔 (27)4.3.1. 硅片市场迎来“量”的增长 (27)4.3.2. 硅片市场迎来“价”的增加 (29)4.3.3. 未来硅片市场空间广阔 (29)5. 硅片主要厂商,国产代替势在必行 (31)5.1. 国际主流厂商 (31)5.1.1. 信越化学 (31)5.1.2. 住友胜高 (32)5.1.3. Siltronic AG (33)5.1.4. 环球晶圆 (33)5.2.1. 硅产业集团 (35)5.2.2. 中环半导体 (38)5.2.3. 超硅半导体 (40)5.2.4. 立昂微电子 (40)5.2.5. 有研新材 (44)5.2.6. 奕斯伟 (45)图表目录图1:硅元素和硅片 (6)图2:半导体硅片和光伏硅片 (6)图3:单晶硅晶胞结构 (6)图4:单晶SiC晶胞结构 (6)图5:单晶硅和多晶硅的晶胞排序 (7)图6: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外表 (7)图7:单晶硅电池片正反面 (7)图8:多晶硅电池片正反面 (7)图9:半导体硅片制造过程 (8)图10:不同尺寸晶圆的参数 (8)图11:硅片大小的发展 (8)图12:外延硅片生长过程 (9)图13:外延片的不同参杂 (9)图14:普通硅片MOS结构 (10)图15:SOI硅片MOS结构 (10)图16:四种制造SOI硅片技术 (10)图17:离子注入方式形成绝缘体上硅 (11)图18:wafer bonding方式形成绝缘体上硅 (11)图19:sim-bond方式形成绝缘体上硅 (12)图20:Smart-cut方式形成绝缘体上硅 (12)图21:CZ(直拉法)半导体硅片制造过程 (13)图22:CZ法拉单晶示意图 (13)图23:CZ法拉单晶的方法 (14)图24:拉单晶之后的硅棒 (14)图25:FZ法拉单晶空间结构 (14)图26:FZ拉单晶示意图 (14)图27:CZ法拉单晶成本结构 (15)图28:CZ法拉单晶过程成本结构 (15)图29:多晶硅片成本结构 (15)图30:多晶硅长晶成本结构 (15)图32:2018年硅产业原材料构成 (16)图33:2018年硅产业制造费用占比 (16)图34:2018年硅产业集团部分成本构成(单位:万元) (16)图35:硅片制造产业的主要壁垒 (17)图36:晶圆材料占比 (19)图37:不同材料晶圆的适用范围 (19)图38:不同晶圆尺寸对比 (20)图39:全球代工厂市占率 (20)图40:同功率充电器体积对比(最左侧为GaN充电器) (20)图41:硅衬底GaN外延片简单结构 (20)图42:英飞凌SiC-MOSFET与Si-IGBT对比 (21)图43:英飞凌SiC-MOSFET价格和导通电阻的关系 (21)图44:2018年半导体材料消耗占比 (22)图45:半导体制造材料成本占比 (22)图46:2009-2019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 (22)图47:2009-2019全球硅晶圆营业额 (22)图48:硅晶圆不同尺寸出货占比 (23)图49:12寸晶圆下游应用 (23)图50:智能手机各部分硅晶圆出货占比 (23)图51:全球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及增速(单位:十亿美元) (24)图52:各个国家和地区历年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单位:十亿美元) (24)图53:2018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占比 (24)图54: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和中国大陆占比(单位:十亿美元) (24)图55:2002-2023年全球12寸晶圆厂数量 (25)图56:全球产能增加量(单位:百万片/年,8寸等效晶圆) (25)图57:2010-2020中国半导体晶圆厂投资额(单位:亿美元) (25)图58:国家大基金一期投资比例 (25)图59:主流智能手机BOM成本拆解 (27)图60:不同手机的主要芯片成本比例 (28)图61:中国大陆硅片销售额和增速(单位:亿美元) (28)图62:中国大陆硅片需求变化(单位:万片/月) (28)图63:全球半导体硅片价格(单位:美元/平方英寸) (29)图64:不同制程工艺硅片的价格指数 (29)图65:中国大陆不同尺寸硅片占比 (30)图66:硅产业集团不同尺寸硅片的价格(单位:元/片) (30)图67: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31)图68:公司净利润情况 (31)图69:2018年4-12月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32)图70: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32)图71: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32)图72:公司净利润情况 (32)图73:公司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情况 (32)图74:公司营收情况 (33)图76:环球晶圆四次并购历史 (33)图77: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34)图78:公司净利润情况 (34)图79:环球晶圆毛利率及净利率情况 (34)图80:硅产业主要硅片生产子公司 (36)图81: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38)图82:公司净利润情况 (38)图83: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38)图84: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38)图85:公司半导体材料营收增长情况 (39)图86:公司半导体材料毛利率情况 (39)图87: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39)图88:公司净利润情况 (39)图89: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40)图90: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40)图91:硅产业主要硅片生产子公司 (41)图92: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43)图93:公司净利润情况 (43)图94: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44)图95: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44)图96: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44)图97:公司净利润情况 (44)图98: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45)图99: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45)表1:SOI硅片不同制造技术的性能对比 (11)表2:公司细分业务盈利预测 (17)表3:第一/二/三代材料性能对比 (19)表4:中国地区新增晶圆厂情况 (26)表5:2018年全球硅片厂商销售额 (31)表6:国内部分硅片制造商的产能情况 (35)表7:硅产业子公司情况 (36)表8:硅产业实际的产量、销售情况 (37)表9: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含SOI 硅片)客户认证情况 (37)表10:300mm半导体硅片客户认证情况 (37)表11:2019年中环股份半导体硅片销售情况 (39)表12:上海超硅硅片投产情况 (40)表13:立昂微电硅片产能、产量、销量情况 (41)表14:立昂微电平均销售价格变化 (42)表15:2018年立昂微电半导体硅片前五名客户具体情况 (42)表16:有研新材硅片产能情况 (44)1. 硅片:半导体大厦的基石1.1. 硅片:半导体大厦的基石硅片是以硅作为原材料,通过拉单晶制作成硅棒,然后切割而成的硅片。
2020年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磷化铟专题研究报告
2020年化合物半导体磷化铟专题报告导语预计到2021 年,全球磷化铟衬底需求约为400 万片/年,ZG大陆的磷化铟代工厂商将逐步开始量产。
2021 年ZG大陆磷化铟衬底需求占比预计将上升至全球的10%,年需求量为40 万片左右。
化合物半导体磷化铟(InP),电学性质优越磷化铟是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集成电路等领域。
5G 时代技术革新带来以磷化铟(InP)、砷化镓(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蓬勃发展。
半导体材料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划分三代,分别是以Si、Ge 为代表的第一代,InP、GaAs 为代表的第二代,GaN、SiC 为代表的第三代。
磷化铟(InP)是一种III~V 族化合物,闪锌矿型晶体结构,晶格常数为 5.87×10-10 m,禁带宽度为1.34 eV,常温下迁移率为3000~4500 cm2 /(V.S)。
InP 晶体具有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抗辐射能力强、导热性好、光电转换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高频毫米波器件、光电集成电路和外层空间用太阳电池等领域。
未来组件需求将以高速、高频与高功率等特性,链接5G 通讯、车用电子与光通讯领域的应用,第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有望突破硅半导体摩尔定律。
磷化铟半导体电学性能突出磷化铟(InP)和砷化镓(GaAs)相比,电学等物理性质优势突出,在半导体光通信领域应用占据优势。
1)磷化铟具有高电子峰值漂移速度、高禁带宽度、高热导率等优点。
InP 的直接跃迁带隙为 1.35eV,对应光通信中传输损耗最小的波段;热导率高于GaAs,散热性能更好。
2)磷化铟在器件制作中比GaAs 更具优势。
InP 器件高电流峰谷比决定了器件的高转换效率;InP 惯性能量时间常数是GaAs 的一半,工作效率极限高出GaAs 器件一倍;InP 器件具有更好的噪声特性。
3)磷化铟(InP)作为衬底材料主要有以下应用途径。
光电器件,包括光源(LED)和探测器(APD 雪崩光电探测器)等,主要用于光纤通信系统;集成激光器、光探测器和放大器等,是光电集成电路是新一代40Gb/s 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部件。
2020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6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6)二、行业发展概况 (7)1、行业发展历程 (7)(1)第一阶段(1950s-1970s),半导体行业起源于美国 (8)(2)第二阶段(1970s-1980s),日本半导体产值超过美国,占全球比重超过50%,半导体产业实现第一次转移 (9)(3)第三阶段(1980s-2000s),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二次转移,韩国、中国台湾占领细分产业 (9)(4)第四阶段(2010s至今),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三次转移 (9)2、行业分类 (10)(1)按照产品分类,半导体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两大类 (10)①分立器件行业 (10)②集成电路(IC)行业 (11)(2)按照垂直分工模式划分,半导体行业分为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子行业 (12)①半导体设计行业 (12)①半导体设计行业 (13)②半导体制造行业 (13)③半导体封装测试行业 (14)3、全球半导体产业现状 (16)(1)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高位运行,亚太地区占比稳居第一 (16)(2)分立器件行业收入站稳200亿美元,集成电路行业迎来新阶段 (18)(3)半导体封装测试市场收入创新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20)4、国内半导体产业现状 (21)(1)国内半导体产业收入持续增长,迈入质量提升阶段 (21)(2)分立器件市场销售收入增速触底反弹,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22)(3)集成电路市场快速增长,设计、制造和封装结构趋于合理 (24)(4)国内封测市场不断扩容,主要技术与国际接轨 (26)5、半导体封测行业发展趋势 (27)(1)宽禁带3材料成研发主流,带动MOSFET和IGBT等器件受追捧 (27)(2)先进封装技术成为封测行业追踪热点 (29)三、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0)1、行业发展态势及面临的机遇 (30)(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30)(2)全球产业链转移推动国内产业进步 (31)(3)国产替代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32)(4)国内下游需求快速增长 (32)2、行业面临的挑战 (32)(1)产业基础薄弱,起点较低 (32)(2)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33)(3)产业配套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33)四、行业主要公司简况 (33)1、华润微 (33)2、长电科技 (34)3、华微电子 (34)4、苏州固锝 (34)5、华天科技 (34)6、士兰微 (34)7、通富微电 (35)8、富满电子 (35)9、扬杰科技 (35)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半导体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信部,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半导体发展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报告通过对半导体产业发展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产业发展趋势、区域分布、技术进步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4120亿美元,同比增长9.2%。
预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
其中,中国市场占比约为20%,位居全球第二。
2. 区域分布全球半导体产业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和日本。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韩国、台湾等地,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基地。
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增长引擎。
3. 产业链布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半导体材料、设备,中游的半导体制造和封装测试,以及下游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产业链布局逐渐完善,上游材料、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
三、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分析1. 市场规模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
2. 区域分布我国半导体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
其中,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区域,拥有众多知名半导体企业和研发机构。
3. 产业链布局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在上游材料、设备领域仍存在短板。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创新。
2020年半导体硅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0年半导体硅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硅片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向大尺寸化发展 (1)硅是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石 (1)硅片对纯度有极高要求,晶体生长是核心工艺环节 (2)芯片制程和硅片尺寸并行发展 (6)硅片价格及成本 (8)硅片应用领域及需求预测 (11)受益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长,硅片市场持续扩张 (11)12英寸硅片主要用于逻辑、存储芯片,预计2023年全球需求为797万片/月 (13)8英寸硅片主要用于模拟芯片、分立器件,预计2023年全球需求为604万片/月 (20)总结:预计2023年全球及中国大陆硅片规模分别为173亿美元和50亿美元 (23)硅片市场格局 (25)全球行业整体格局 (25)晶圆产能转向国内,催化国内硅片市场迅速扩张 (26)硅片生产工艺复杂,国内追赶仍存在较大挑战 (27)国外半导体硅片龙头企业 (29)全球硅片制造商竞争格局 (29)信越化学:综合性化工企业,硅片领域龙头供应商 (29)胜高集团:半导体硅片专营企业,硅片技术龙头 (31)德国世创:欧洲半导体硅片龙头,产能排名领先 (33)环球晶圆:凭借一系列收购活动实现技术与产能崛起 (34)SK Siltron(SK 硅):垂直收购受益,具有稳定的客户关系 (3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值得借鉴的国外龙头硅片企业发展路径 (37)国内硅片企业 (38)国内硅片制造商竞争格局 (38)风险因素 (39)投资建议 (39)硅产业集团:12英寸大硅片与SOI硅片的领先制造商 (40)有研半导体 (42)金瑞泓科技 (43)超硅半导体 (44)其他公司 (44)插图目录图1:单晶硅棒 (1)图2:硅晶圆片 (1)图3:半导体晶圆材料的基本框架 (2)图4:硅片加工工艺及应用 (3)图5:主流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工艺流程 (3)图6:多晶硅采用直拉法得到单晶硅棒的工艺流程 (4)图7:区熔法示意图 (5)图8:区熔法工艺流程图 (5)图9:晶圆成型工艺流程 (5)图10:硅片按加工工序分类 (6)图11:摩尔定律下芯片制程和硅片尺寸并行发展 (6)图12:半导体硅片技术演进史 (7)图13:全球晶圆代工厂各制程市场规模 (8)图14:制程阶段与晶圆尺寸相对应 (8)图15:2009-2019硅片价格走势 (9)图16: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9)图17:硅片价格指数随技术升级倍数增 (9)图18:12寸硅片单位成本及占比 (10)图19:8寸及以下硅片(含SOI 片)单位成本及占比 (10)图20:多晶硅采购单价以及占原材料比重 (10)图21:全球与中国半导体行业销售额 (11)图22:全球半导体材料销售额 (11)图23:国内半导体材料销售额 (11)图24:2011-2018年全球半导体制造材料 (12)图25:2018年全球半导体制造材料市场结构 (12)图26:全球硅片市场规模 (12)图27:中国大陆硅片市场规模 (12)图28:全球不同尺寸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 (13)图29:全球不同尺寸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占比 (13)图30:2018年12英寸硅片下游应用占比 (14)图31:2019年全球芯片制造行业各类半导体产能增速 (14)图32:2018年存储IC市场结构 (14)图33:全球DRAM、NAND历年市场规模 (14)图34:3D NAND是当前NAND的主流工艺 (15)图35:3D闪存存储容量趋势 (15)图36:NAND Flash下游产品占比 (15)图37:NAND需求及预测 (15)图38:2018年DRAM下游需求占比 (17)图39:DRAM需求及预测 (17)图40:2018年DRAM各厂商市场份额 (17)图41:DRAM制程市占率 (17)图42:DARM行业供需关系分析 (18)图43:2010-2018年全球逻辑IC市场规模及增速 (18)图44:全球大型逻辑IC 公司分类 (18)图45:12寸硅片下游需求增速 (19)图46:12寸硅片下游需求结构 (19)图47:全球12寸硅片产能供给需求预测 (19)图48:2018年8寸硅片下游应用需求结构预测 (20)图49:8寸晶圆下游产品占比变化情况 (20)图50:2018年模拟电路下游应用金额占比 (21)图51:2017-2022E集成电路各行业复合增长率 (21)图52:功率半导体器件分类 (21)图53: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规模 (21)图54:基站数目快速提升 (22)图55:5G智能手机射频前端价值量预计为25美元 (22)图56:射频前端电路市场规模及增速 (22)图57:电动汽车功率器件价值量(单车ASP)翻倍 (23)图58:全球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 (23)图59:全球8寸晶圆产能 (23)图60:8寸硅片下游应用领域供需预测 (23)图61:全球8寸、12寸硅片需求 (24)图62:中国大陆8寸、12寸硅片需求 (24)图63:全球及国内硅片需求规模预测 (24)图64:2016-2018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25)图65:2018年半导体硅片企业市场占比 (25)图66:半导体产业链 (26)图67:2018年全球晶圆产能市场份额 (26)图68:2016-2018年全球晶圆产能增速排名 (26)图69:全球半导体材料销售额 (27)图70:国内半导体材料销售额 (27)图71: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进出口金额 (27)图72:国外龙头对比分析 (29)图73:信越化学公司各业务部的市场排名 (30)图74:2016-2018年信越化学各业务部营业利润占比 (30)图75:信越化学半导体硅片事业部销售收入 (30)图76:信越化学半导体硅片事业部营业利润 (30)图77:信越化学半导体硅片产品 (31)图78:信越化学的业务协同关系 (31)图79:SUMCO2018年销售收入 (31)图80:2014-2018 年SUMCO公司销售收入 (32)图81:2014-2018 年SUMCO公司营业利润 (32)图82:SUMCO的主要硅片产品 (32)图83:SUMCO在半导体硅片领域的专利情况 (33)图84:SUMCO的Top10下游客户净销售额 (33)图85:2014-2018年Siltronic AG公司销售收入 (33)图86:2014-2018年Siltronic AG公司营业利润 (33)图87:德国世创公司生产基地 (34)图88:德国世创下游客户 (34)图89:环球晶圆并购路径 (34)图90:2015-2019年环球晶圆营业收入 (35)图91:2015-2019年环球晶圆税前营业利润 (35)图92:环球晶圆公司下游客户分布 (35)图93:环球晶圆公司硅片产品 (36)图94:2017-2019年SK Siltron销售 (37)图95:2017-2019年SK Siltron营业利润 (37)图96:国内硅片制造商竞争格局 (38)图97:硅产业集团发展历史 (40)图98:近四年硅产业集团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40)图99:硅产业集团下属子公司及产品 (40)图100:环球晶圆的并购路径 (41)图101:硅产业集团的并购路径 (41)图102:硅产业集团8英寸硅片验证客户数 (41)图103:硅产业集团12英寸硅片验证客户数 (41)图104:硅产业集团硅片产能 (42)图110:有研半导体材料硅片产品 (43)图111:合资硅片商的股权架构 (45)图112:合资硅片商产能比较 (45)表格目录表1:不同半导体材料性能比较 (2)表2:直拉法、区熔法制作的硅片产品和应用领域 (4)表3:制程-尺寸对应半导体产品细分 (7)表4:NAND Flash原厂晶圆产能情况 (16)表5:2019-2023全球及大陆硅片相关需求预测 (24)表6:国内半导体材料企业发展借鉴 (37)表7:国内大硅片产能规划总览 (38)表8:金瑞泓科技硅片产品 (44)▍ 硅片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向大尺寸化发展 硅是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石硅是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核心,是芯片和电子设备制造工业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半导体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一、新科技起点,不可缺芯半导体位于电子行业中游。
通过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被动器件在PCB 上组合形成模组,构成了手机、电脑、工业、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电子产品的核心。
这些产品又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个人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没有半导体时候的结构与数据流动形式。
所以我们说半导体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
没有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信息社会就失去了根基,集成电路因此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
再回顾过去的大科技趋势,我们已经经历了2000 年开始的数字时代以及从2010 年开始的互联时代,并开始逐步进入数据时代。
对于数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表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
在这个时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从实验室走出来,走向大众。
那科技的的基础是什么?科技的基础是硬件设备,而当代硬件设备的基础便是半导体。
近年在以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医疗电子和安防电子等为主的新兴应用领域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恢复增长。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遵循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放缓或回落后又会重新经历一次更强劲的复苏。
根据WSTS 统计,从2013 年到2018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3056 亿美元迅速提升至468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93%。
2019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受存储器价格滑坡同比下降12.8%到4089.88 亿美元。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比如5G 基站建设、5G 周边应用落地、IoT、汽车电子、AI 等等。
由于半导体的应用市场在各类终端智能化、互联化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使得半导体产业与经济总量增速的相关度日益紧密,增长的稳健性加强、期性波动趋弱。
知名半导体市调机构IC Insights 发布报告称,预计2018 年-2023 年全球的GDP 增长和半导体市场增长的相关性系数将从2010-2018 年的0.87 上升到0.88,而2000 年-2009 年该相关性系数仅为0.63。
我们从几个细分领域来简述全球半导体市场未来将会保持繁荣。
这都可说明未来科技需要更大程度上的硬件集成度、更高程度的半导体元器件电子化需求。
(一)汽车日益电子化汽车是未来半导体行业最强劲的增长来源之一。
传统汽车的芯片基本用于发动机控制、电池管理、娱乐控制、安全气囊控制、转向辅助等局部功能,而且多数功能都是互不交互的。
未来汽车主流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和互联化,要满足这个发展趋势就需要大大提高汽车的电子化程度,大部分的技术创新都与半导体紧密相连,这意味对汽车半导体的需求将大幅提高。
根据GAD 全球汽车数据库进行统计,2018 年全球汽车销售达9560 万辆,而iHS 公布汽车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410 亿美元,平均单车价值量约为430 美元。
根据Infineon 公布数据,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单车价值量超过700 美元,接近传统燃油汽车的2 倍。
而未来高等级L4 以上的半导体单车价值量将会超过1000 美元。
汽车半导体受益于未来汽车销量的缓步回暖、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比例提高、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
国内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有40%以上的销售额是由汽车领域贡献的。
(二)5G 带动相关设备需求5G 并非4G 后时代的简单升级,而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重大变革,走向数据时代的通道。
5G 性能比目前4G 网络将大幅提升。
凭借无处不在的高速高带宽连接、超大的数据设备规模容纳度、低延时通讯的可靠性,5G 毫无疑问将引领新一轮颠覆性创新浪潮。
目前封测厂有大量5G 基站和相关的半导体产品在手订单。
华为表示“与2G 萌生数据、3G 催生数据、4G 发展数据不同,5G 是跨时代的技术。
5G 除了更极致的体验和更大的容量,它还将开启物联网时代,并渗透进至各个行业。
它将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道迎来信息通讯时代的黄金10 年。
”为更好了解新网络能力所能带来的商业机会,我们简单选取了 3 个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希望借此帮助行业了解无线进展,积极拥抱数字化、无线化的大趋势。
而这一切需要坚实的硬件基础,先是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建设,然后是终端设备,对半导体通讯FPGA,射频PA、LNA、SW,5G 基带芯片、高速DSP 等等都有巨大的需求。
目前一致认为,5G 手机对射频前端的需求将从18 美元提高到25 美元以上。
下面是我们选取5G 时代两个潜在爆发性应用场景。
A)VR/ARVR/AR 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功能,这些数据和计算密集型任务如果转移到云端,就能利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和高速计算能力。
ABI Research 估计,到2025 年AR 和VR 市场总额将达到2920 亿美元(AR 为1,510 亿美元,VR 为1,410 亿美元)。
移动运营商在VR/AR 中的可参与空间十分可观,到2025 年将超过930 亿美元,约占VR/AR 总市场规模的30%。
5G 能极大提高VR/AR 的带宽,能够在线观看4K 甚至8K 的全景视频,同时低延时特性能直接解决现阶段VR/AR 产品成像延迟导致的晕眩感。
而且现阶段的技术使得硬件高度集成化、轻型化,可以满足设备高算力和轻便的双重需求。
B)无线医疗人口老龄化加速在欧洲和亚洲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从2000 到2030 年的30 年中,全球超过55 岁的人口占比将从12%增长到20%。
穆迪分析指出,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法国等将会成为“超级老龄化”国家,这些国家超过65 岁的人口占比将会超过20%,更先进的医疗水平成为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保障。
反观我国,人口结构也逐渐老龄化,但疆土广阔医疗资源分布及其不均匀,未来无线医疗对我国将会愈发重要。
在过去5 年,移动互联网在医疗设备中的使用正在增加。
医疗行业开始采用可穿戴或便携设备集成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和远程医疗监控等解决方案。
其它应用场景包括医疗机器人和医疗认知计算,这些应用对连接提出了不间断保障的要求(如生物遥测,基于VR 的医疗培训,救护车无人机,生物信息的实时数据传输等)。
移动运营商可以积极与医疗行业伙伴合作,创建一个有利的生态系统,提供IoMT(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连接和相关服务,如数据分析和云服务等,从而支持各种功能和服务的部署。
远程诊断是一类特别的应用,尤其依赖5G 网络的低延迟和高QoS 保障特性。
智慧医疗市场的投资预计将在2025 年将超过2,300 亿美元。
5G 将为智慧医疗提供所需的连接。
ABI Research 发现,医疗领域42%的受访者已经制定了部署5G 的计划,并确信5G 将作为先进医疗解决方案的使能因素。
(三)HPC 与AI 对算力与周边输入设备的需求目前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人工智能(AI)技术近年来的发展不仅仰仗于大数据,更是计算机芯片算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我们以下图的谷歌AI 训练板为例,除了 4 个散热罩下的TPU 核心算力芯片,还有各种配套芯片,比如数据缓冲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数据接口芯片等。
再到外部数据输入,比如自动驾驶视频方案需要多CMOS 支持、或者多雷达芯片、或者远程医疗需要的医疗用芯片等等。
此外由于目前通用计算芯片架构的限制,很多创业公司都在开发AI 专用的芯片,一些企业声称他们将在接下来一两年大幅提高芯片的算力。
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仅仅通过重新配置硬件,以更少的经济成本得到强大的算力。
目前AI 已经在安防、智慧城市等方向应用落地,而AI 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军事领域、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等。
据Gartner 统计,AI 芯片在2017 年的市场规模约为46 亿美元,而到2020 年,预计将会达到14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
而HPC(高速运算)是发展AI、虚拟/增强(VR/AR)现实、大规模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布置等先进科技应用关键核心技术。
HPC 类芯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需要不同额外周边芯片配合才能达到更高的效能,比如高速接口传输芯片、网络加速/智能网卡芯片、高速存储器等等。
二、半导体迎接科技趋势,国内三重因素推动(一)科技创新下全球半导体有望走出疫情阴霾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这也对半导体行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打击,例如代工厂员工感染导致部分区域停工、全球货运受限导致部分物料紧张等等。
但半导体行业自身特性对疫情造成的隔离有一定抵抗力,如晶圆厂自动化程度高、设计部门长期使用远程终端进行研发等因素。
尽管有疫情影响,但全球半导体领先型指标说明半导体正在科技创新周期下逐渐走出阴霾。
1)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额维持高位。
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数据,北美半导体设备12 月出货金额达24.91 亿美元,创15 个月以来新高。
供应链认为,在现今存储芯片投资回温的带动下,预期2020 年设备出货金额将优于预期。
另一研调机构IC Insights 先前预估,全球前5 大厂英特尔、三星、台积电、SK海力士及美光资本支出将占据半导体市场资本支出总额68%,再写新高纪录,大厂统一看好5G、人工智能等带来的庞大商机。
目前2020 年前 3 个月出货额分别为23.40 亿美元、23.74 亿美元、23.13 亿美元,相较于2019 年12 月高点并无明显滑坡。
2)台积电Q1数据仍维持高水平,净利润再创新高。
台积电4 月16 日公布2020Q1 季度财报,合并营收约3106 亿元新台币,环比增长-2.1%,但年增高达42%;毛利率提高到51.8%,较去年第四季的50.2%有所提升;净利润约1169.9 亿元新台币,环比增长0.8%,年增率高达90.6%,再创单季获利新高;每股盈余为 4.51 元,高于去年第四季的4.47 元。
今年高效能运算(HPC)类芯片与物联网芯片仍旧保3)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逆势增长。
2020 年第一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增长 2.7%,达到29.2 亿平方英寸,2019Q4 为28.44 亿平方英寸。
随着疫情发展,反而带动医疗、居家办公、远程教学等半导体需求提高,各大晶圆硅生产厂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档。
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表示,半导体对全球经济是必要的基本存在,一旦疫情稳定控制后,全球产业市场的供需运作将重启正常,半导体产业在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5G、内存等新品带动下将迅速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