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3(宋元文学)期末复习
古代文学3(宋元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的诗风所写的诗。
由于宋入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代表诗人“九僧”,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晚唐体的诗人大多学习贾岛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写景精细,字句精炼。
潘阆、魏野、林逋等隐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句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2.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是以杨亿编撰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
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此类诗的题材一是咏史怀古,如《汉武》;二是咏物,如《鹤》;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如《别墅》。
且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但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和生活气息。
3.苏门四学士苏轼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有许多青年作家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和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
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但不意味着他们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
实际上他们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
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君子。
4.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25人。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讲究用典,生新瘦硬。
中 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的丰富内涵和多样风格令人赞叹不已。
以下将为您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唐代文学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作常常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奔放的情感,展现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如《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出他的豁达与自信。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是现实主义的典范。
《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深刻地描绘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灾难。
王维,其诗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富有禅意。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给人一种宁静、淡远的美感。
唐代的诗歌流派众多,除了以上诗人,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等,他们的诗作展现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战士的英勇。
唐代的古文运动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反对骈文的浮华文风。
二、宋代文学词在宋代达到了鼎盛。
柳永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多描写市民生活和男女之情,语言通俗,音律优美。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壮阔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有婉约细腻的作品。
李清照,作为南宋女词人,前期作品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因经历了国破家亡,词风转为沉郁悲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叠词生动地表现出内心的愁苦。
宋代的诗歌也有一定成就,以陆游为代表。
他的诗充满了爱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三、元代文学元杂剧在元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中国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宋代、元代文学)一、名词解释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只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
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
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但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发有组织的,有理论宗旨的诗歌流派。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
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及特色是: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书商陈起刊行的《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也有许多江湖谒客,他们身份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大多数对于国事政治不甚关心,但也不甘于清贫寂寞的隐逸生活。
江湖诗人中成就较大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词: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慢词:是依慢调填写的词,字句较多。
小令:指词的短小者,小令也指散曲体式之一,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曲形式。
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南戏:是北宋末期至明嘉靖末期,由最初的“温州杂剧”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繁衍而成的性质相类的民族间艺术的总称,亦称南词。
南戏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的曲牌联套体,主要角色是生、旦、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
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豪放词派: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
宋元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美版)
年诗作。
律体绝句最精工,唐人风味,深含禅意①以共取胜。
造语用字,间不容发,浑然天成。
②才学取胜。
善于用典,对仗出处相同。
③将议论入诗发展到绝句等短制之中,使见解警策、形象生动的议论诗、哲理诗得到进一步的定型和发展。
④咏政诗体现一个政治家的思想。
不仅以诗人的角度写现实问题和民生疾苦,而是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探寻社会根源、政治出路⑤咏古诗往往借古之幽情,表现自己卓然特立的胸襟及超人意识和疑古精神,有些诗还利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直接服务于变法。
⑥咏怀诗大多写其胸襟抱负及出处进退之间的矛盾心态,感情真挚,格韵高远,既有政治家的风度,又有诗人的气质。
4、晏欧词的特点:(1)从词的形式看:大部分是小令,或近乎小令的中调。
(2)从词的内容看:写的大多数是男女相思、伤春伤别的思想情感。
(3)从词的艺术看:风格柔婉、含蓄蕴藉、措辞闲雅,很少用直写和铺叙的手法。
5、柳永词的特点:(1)柳永大力并成功发展慢词,增加词的表现容量,扩大词的表现力,是柳永对词体艺术手法发展最重要的贡献。
这使他成为词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2)填慢词运用铺陈和铺叙的手法,加强“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善于将叙事、描写、抒情、写景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表达,也是他善于铺叙的又一重要表现4)善于细节描写,细腻地描叙景物、心理、动作等5)讲究音调和格律。
通过采纳市井新声、扩充小令、自度曲和改造旧曲等手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慢词的音乐美(6)提倡并力行的雅俗结合的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柳永的贡献1)继承民间传统,主要表现在师法渊源、创作态度和社会影响上。
①他既以文人身份写词,又有意识地多与民间保持紧密联系,继承民间词的传统。
②他善于采纳市井新声,极大扩展了词的影响范围。
如《定风波》中的“镇相随,莫抛躲”,就是当时的俗语。
2)内容题材的开拓3)①在描写享乐与风情传统题材时,柳永把以晏殊为代表的专写达官贵人的天地转向青楼市井,更具有市民文艺的色彩。
如:针线闲拈伴伊坐。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宋代文学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政治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科举考试门路的拓宽,文官政治的繁盛,政治、道德成为了文人作品中远胜前代的重要主题(二)四大书院及太学教育的发达,使得学术研讨交流、政治群体的声气相求与文学创作的学术化痕迹、政治取向的大张旗鼓成为趋势。
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即石鼓,朱熹)、嵩阳书院(二程)应天府书院(即睢阳,晏殊)(三)印刷业特别是刻书业的繁盛,既使得文学作品便于广为传播和学习模仿,同时,也为宋代文学的复古思潮打开方便之门(四)宋代政治上的四大特点:一是冗官、冗兵、冗费成为宋政治的最大弊端。
二是宋代的内忧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严重。
三是党争与派系倾轧始终不断。
四是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即所谓文官政治。
二、宋代思想状况与宋人思想修养、精神风貌对文学的影响。
(一)宋代的社会思想一是新儒学和理学的兴起和繁荣。
二是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传。
三是传统的老庄思想仍很流行。
(二)宋代作家的性格和审美情趣1、“内省而广大”(《荀子·修身》:“内省而外物轻矣”“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3、信奉“立朝大节”(宋赵昚宗《经进东坡文集序》)4、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三、城市的繁荣与词、话本的兴盛(一)商业的发达(二)享乐的风尚(三)书肆、瓦子的活跃和大众娱乐的普及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及地位(一)分体文学成就及地位1、诗文这些传统的文学样式中,宋诗在唐诗的压力下另辟蹊径,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散文中无论古文、文赋都在承继中得到了变创和开新。
①宋调的基本特色: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因而具有散文化、议论化、才学化的特点,与“唐音”相比显得筋骨强健、思想深邃:“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②宋代散文特点:强烈的政治色彩;平易自然的文风;浓厚的文学色彩;审美与实用的兼容。
中国古代文学(宋辽金元)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宋辽金元)知识要点一、填空题:作家作品集、文人字号、诗文评;代表性的文学主张、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等等。
元人郝经《陵川文集》卷十《温公画像》曾称(宋)代与汉、唐为“后三代”。
史称金曰(金源)。
金代文学也称金源文学。
宋代“四大书”反映出宋型文化整合的博大气象,“四大书”指的是:《太平御览》一千卷,《(太平广记)》五百卷,《文苑英华》一千卷,《册府元龟》一千卷。
王禹偁《小畜集》、欧阳修《六一诗话》、王安石《临川集》、黄庭坚《山谷集》、陆游《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晏殊《珠玉词》、欧阳修《醉翁琴趣外篇》、《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柳永《乐章集》、张先《张子野词》;苏轼《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
晏几道《小山词》。
(李清照)《漱玉词》。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周邦彦《清真集》。
贺铸《东山寓声乐府》(一名《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朱敦儒词集《樵歌》。
张元干《芦川词》。
叶梦得《建康集》、《石林诗话》,词集《石林词》。
陈亮《龙川文集》,词集《龙川词》。
刘过《龙洲集》、《龙洲词》。
姜夔《白石词》、《白石道人诗》。
吴文英《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张炎《山中白云词》、《词源》。
蒋捷《竹山词》。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
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秦观号(淮海)居士,陈师道别号后山居士,陆游的老师曾几自号(茶山)居士,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叶梦得自号(石林)居士。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姜夔)号“白石道人”,刘过号龙洲道人,(高明)号“菜根道人”。
“梅妻鹤子”指的隐逸诗人林逋。
“词俊”(朱敦儒)的词作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洛中八俊”。
周密,号草窗、四水潜夫等。
与吴文英(梦窗)齐名,人称“二窗”。
张炎堪为白石(姜夔)后劲。
著有《山中白云词》及《词源》。
(宋)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1)议论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2)记叙文《信州兴造记》、《游褒禅山记》;
(3)碑志《王逢原墓志铭》、《处士征君墓表》。
“瘦硬通神”的艺术
(1)立论警绝。
(2)布局谨严,章法结构巧妙,“以一线贯千条”。
(3)文笔犀利,文势充沛。
(4)善于在短章中翻出大波澜
(5)语言上,简而健。
第一章
一、影响宋代文学的直接原因
(1)宋人是崇尚文学的
(2)理学流行,“道统”观念很重
(3)儒释道汇通
二、宋代文人的审美观:追求心灵的境界
(1)崇尚性情的沉着,感情奔放而能内敛
(2)肯定到的人格的超越性:追求胸襟清旷,品格光明醇正,意趣的高远淡泊
(3)“禅”的生活情趣与生存智慧
三、宋代文学的特征
(1)字法、句法、用典上下功夫,“苦吟”,追求形式的精细与语言的清劲
(2)记:《丰乐亭记》、《醉翁亭记》;
(3)墓志铭、祭文:《泷冈阡表》、《祭尹师鲁文》、《祭石曼卿文》;
(4)序跋杂文:《读李翱文》;
(5)史传史论:《五代史》。
《醉翁亭记》
2、赋:
古赋《红鹦鹉赋》、《迷梦赋》;骈赋《黄杨树赋》;律赋《监试玉不琢不成器赋》;文赋《秋声赋》。
3、骈文:《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
艺术:
1、使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常常凭借幻境、梦境、奇特的夸张来抒发浓重的沉郁悲凉的情感,既飘逸奔放,又沉郁顿挫;
2、章法整饬谨严;3、语言晓畅平易,精练自然;4、无体不备,其中以七言为高;5、或流于浅近滑易,或字句和诗意重复出现。
《钗头凤》
二、杨万里
内容:关心国事;自然风物;日常生活感受;民生
古代文学 元代文学复习提纲
绪论一、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元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到统一的元王朝灭亡(1230—1368)。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三百多年来中国境内宋、辽、夏、金以及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
统一后元朝的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这种大一统的局面,扩大了国内各区经济相互调剂的范围,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元朝的制度基本上沿袭宋、金旧制,同时也保存了蒙古的某些旧制。
这是蒙古贵族统治集团为了适应中原地区的封建生产方式,相应地采用“汉法”治理中原的必然结果。
元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统治阶级统治全中国的王朝,对其他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现象。
在宋代形成的正统儒学的变种——理学,不仅在元代继续流行和发展,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官学。
元王朝统治者在思想上兼收并用,因而佛教和道教在元代也十分盛行。
特别是金朝新起的全真教,在此时影响尤大。
二、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元代文学以杂剧、散曲、南戏的成就最高,即后人与“唐诗”、“宋词”相并称的“元曲”。
文人的内心愤懑和人民的反抗情绪在元代形成强大的思想潮流,并构成元代文学主要的思想特征,在杂剧、散曲、南戏、诗、文、词等各种文学样式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在总体上以自然本色为主流,北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文而不晦,俗而不俚”,南戏“句句是本色语”,诗文“崇本质而去浮华”,词则“伉爽清疏,自成格调”。
元代文学显现出的自然朴素美,成为元、明、清时期文学的一股重要的审美思潮。
元杂剧作品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根据其题材,大致可以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等五类。
元杂剧的产生、完备和盛行,为我国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还在实际上争得了与传统文学样式——诗、词、文、赋——相颉颃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散曲的题材,主要有风情和隐逸两类,此外还有一些揭露现实和写景、咏史、抒怀之作。
古代文学大二下复习资料(宋-元)
古代文学大二下复习资料2015.6填空题(10分)选择题(5道,10分)名词解释(4道,20分)简答题(4道,30分)论述题(2道,30分)录鬼簿:唐宋八大家: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1、白体:P21王禹偁、徐铉、李昉主要学习白居易的诗歌平易风格,语言显浅明白,强调反映现实内容王禹偁的散文:内容充实,关心社会。
风格清丽疏朗。
代表作:《待漏院记》。
为欧苏散文之先导。
2、西昆体:杨忆、刘筠、钱惟演P23西昆即西天昆仑之意题材范围狭窄,集中于咏史咏物与流连光景艺术上学习晚唐李商隐,强调用典,对仗工整,语言华美语言上干净利落。
用典较多,情感含蓄代表:杨忆P1363、晚唐体:P22此派诗人主要是一些僧人,以惠咨为代表的“九僧”以及林逋、潘闻、魏野为代表的隐逸之士主要学习中晚唐的贾岛、姚合、以苦吟著称内容多与清苦闲适的隐逸生活语言素淡,而构思精巧,形式多五律,诗境清寒狭窄代表:林逋:《山园小梅》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由同一宫调的多支曲子联缀而成。
一般有尾声。
歌咏一个内容,可以是写景抒情,也可以是叙述故事,如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马致远的《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江西诗派:1、宋代诗歌流派,因南宋吕本中《江西诗社写派图》而得名,。
吕本中罗列该派诗人共二十五人,其中江西诗人黄庭坚为创始人。
2、“一祖三宗”,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实际上江西诗派的首领是黄庭坚。
3、实际上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
提出不易其意而造其语的“换骨法”和窥入其意而形容之的“夺胎法”。
诗歌创作求奇尚险。
推崇杜甫,以学杜来反对李商隐的西昆体,但并不是重视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看重杜甫的技巧,在体制、句法、押韵用典等形式技巧上下工头,追求字字有来历,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
4、江西诗派是宋代诗坛上重要流引,影响深广。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陆游等都在艺术上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元代仍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清代江西诗派还曾风靡一时。
宋元文学 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宋初文学1、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A王禹偁——文学天幕上的孤星。
在诗歌创造上,推崇杜白,被人看作是最重要的白体诗人,早年多为闲适诗,晚年多为讽喻诗,继承和发扬了杜甫“三吏三别”与白居易《秦中吟》的风格,其诗同散文一样,语言平易流畅,风格简雅古淡。
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B文学主张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
王禹偁属“白体”。
清人吴之振评价“元之独开有宋风气”(初写闲适唱和之作,后重讽喻之作,写现实诗篇。
)文章多用排比,音调优美,富于诗味。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白体诗的代表人物:“白体”是北宋人的说法,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白体”诗的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北宋人所谓学“白体”,其含义主要有三层。
:一是学白居易作唱和诗,切磋诗艺,休闲解颐。
二效白诗浅切随意,不求典实的作法。
三效其旷放达观、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借诗谈佛、道义理。
Desert:宋初学白诗之风始于太宗朝而盛于真宗朝,至仁宗朝前期余波尚存,后来“西昆体”渐成诗坛主流,“白体”遂寝。
白体诗人即李昉、徐铉、王禹偁、王奇。
3、宋初的晚唐体诗人“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九僧”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群体一:白体诗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继承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
群体二:是林逋、潘阆、魏野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
(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一些。
)晚唐体的特征:1创作重视锻炼苦吟,以刻意造字为能事;2在体例上,多用近体而少古体 3“捐书以为诗”,和“资书以为诗”的江西派对抗;4题材偏窄,观察细致;5诗风清瘦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宋元文学复习材料(仅供参考)+复习提纲
名词:1、晏欧词风: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渐趋成熟,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晏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的就是五代这种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
晏殊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浓度,即浓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欧阳修则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
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从总体上看,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仿效“四灵”,学习晚唐,但取径比“四灵”更宽阔一些,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是元好问对陶渊明诗的评价,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并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
4、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25人。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5、温州杂剧:在元代,南方戏剧圈既有杂剧演出,又流行以南曲为唱腔的戏文;戏文,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称为“温州杂剧”,亦称南词。
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之为南戏。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第一章宋词一、基本知识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古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复习资料
①创作思想不同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苏轼的思想同时受儒道佛三家的共同影响。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
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辛弃疾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侠气。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②表现手法不同苏轼的词,首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次,在语言上,苏轼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句人词,有时也运用民间口语,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
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也有着自己明确的创作主张。
首先,他既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情言志的工具,用词来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感,又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经历、体验以论说形式表现于词中,这正是典型的"以文为词"。
其次,辛弃疾创造性地"以文为词"还表现在他时常将古人的散文语言直接用于词中,因而辛词的语言更加精炼。
无论是经语、史语、庄语、俚语都能"一经运用,便得风流",比苏轼更进一步地突破了前人的局限。
如《卜算子・漫兴》:"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第三,苏轼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
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六处用典:第一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二是"人道寄奴曾住";第三是"元嘉草草":第四是"封狼居胥";第五是"佛狸祠下";第六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宋元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全面精致版)
文学史复习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的一批诗人。
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锴,徐铉,王禹偁。
他们的诗歌模仿元白,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这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常常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因而诗意较为显豁,缺点是意尽语浅,气弱格俗。
3晚唐体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
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
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
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4西昆体因真宗朝杨亿《西昆酬唱集》得名。
因神话传说西方昆仑山上有藏书的“册府”,故以西昆代指秘阁。
代表人物有杨亿,钱惟演,刘筠。
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力图以此矫正诗界平弱浅露之习。
起特点是寓意深邃,含蕴丰富,词章艳丽,用事精巧,对偶亲切。
5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韵味深永,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代表作品:《泊船瓜洲》《北陂杏花》《出郊》6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7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得名始于北宋后期,宋徽宗初年,吕本中在其所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
他们所作诗歌的风格都是相同的,都遵循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学习杜甫,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此时江西诗派正是定型,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
自考中 国古代文学史二必备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必备复习资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自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复习资料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必备的复习要点和资料,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门课程的考试。
一、宋代文学宋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宋词1、柳永柳永是北宋词坛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
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和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苏轼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其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境界。
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壮阔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
3、李清照李清照是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她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其词语言优美,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
(二)宋诗1、黄庭坚黄庭坚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开创了江西诗派。
2、陆游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涵盖了爱国、日常生活、田园等多个方面。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气势雄浑奔放。
二、元代文学(一)元曲1、关汉卿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杂剧题材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黑暗。
代表作有《窦娥冤》等。
2、王实甫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散曲马致远的散曲以豪放洒脱著称,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
三、明代文学(一)小说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水浒传》《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 108 位好汉在梁山起义的故事,作者施耐庵。
这部小说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精神。
(二)戏曲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的代表作,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四、清代文学(一)小说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
元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元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绪论辽西夏金第一节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一、元朝的历史地位积极面:元朝的大统一和民族融合;元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和活跃的中外关系。
消极面:经济破坏;落后生产关系注入;民族压迫与歧视。
二、元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一)、元代社会风尚的变迁饮食风俗服饰风俗婚姻风俗语言风俗(二)、元代的政治、文化制度第二节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贵浅不贵深杂剧散曲南戏话本诗文元杂剧的形成与兴盛元杂剧的来源与形成中国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北宋宣和(1119一1125)到南宋绍兴(1151—1164)年间正式戏曲要具备三个条件:(1)化妆演唱。
(2)要用第一人称来演唱。
(3)高度故事性。
中国古代戏曲晚熟原因:一、发达的商品经济的晚出。
二、中国古代独特的思想文化及社会制度的制约。
(一)、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诗教”传统的束缚。
(二)、神话的过早失落,历史意识史官文化的过早觉醒。
(三)、叙事文学特别是早期史诗的不发达。
三、中国古代戏曲特有的综合性复杂性。
一、上古时代的歌舞,周秦时代发展成为节日或祭祀时的演出活动。
二、汉代角抵(牴)戏三、南北朝大面钵头踏摇娘四、唐代参军戏五、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大曲鼓子词元杂剧的形成“唐有传奇。
宋有戏曲、唱诨、词说。
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
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
”(陶宗仪《辍耕录》卷25 )北宋杂剧的表演体制:艳段正杂剧杂扮。
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一、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形成和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尧都大行散乐人张德好在此作场大德五年三月清明施钱二、元代政治对元杂剧的形成和兴盛的作用。
三、元代文人社会地位相对降低,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关键。
四、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也与元杂剧的形成和兴盛互为因果。
元杂剧的分期王国维认为应分为三个时期:蒙古时代,一统时代和至正时代。
卢前的《中国戏剧概论》、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孟瑶的《中国戏曲史》、李修生的《元杂剧史》等皆认同“三期”说。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一)南宋文学1、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集》传世。
她的著名散文《金石录后序》在文艺性上比《指南录后序》更胜一筹,堪称两宋之交,甚至是南宋一带第一流文艺性散文。
除此以外,她曾写过一篇论词的文章,后人题之为《李易安词论》,简称《词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的专门文章,也是现存宋人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词学专论,影响很大,他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人还有张元千、岳飞、张孝祥等,他们分别有作品《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洲)、《满江红》、《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等。
3、陈与义,号简斋居士,是江西诗派后期重要的作家。
4、南宋中期出现的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其中以陆游成就最高。
5、辛弃疾和陆游由同是南宋中叶最伟大的文学家,陆游以诗名,辛弃疾以词名,共同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6、在词史上,张孝祥是上承苏东坡,下启辛弃疾的重要人物,有《于湖词》传世。
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他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同时又吸取屈原、李白浪漫主义表现艺术,故其诗有“诗史”之称,又有“小李白”之号。
除此以外,他还著有笔记作品《老学庵笔记》和游记文学《入蜀记》。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宋代词人中创作最宏富的一家,著有《稼轩长短句》和《稼轩词》。
他在文学创作中受前人影响最深当数屈原和陶渊明,他存留的散文主要有《美芹十论》、《九议》等。
9、辛派词人“一陈三刘”是指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10、范成大,号石湖居士,诗歌创作主要有民生诗、爱国诗和田园诗,他出使全国时写下了72首绝句,是他爱国主义诗歌的精华;他的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为代表。
11、杨万里自号诚斋,著有《诚斋集》代表,严羽在《沧浪诗话》称他的文章为“杨诚斋体”;陆游逊称“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刘克庄称其“海外减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总的来说他的创作道路主要经历了尊奉江西、学习晚唐、辞谢诸人而法自然三个过程。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白体:宋初文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从学习白居易清平浅易的诗风而得名。
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氏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村行》等。
2、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
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包括:一是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二是林逋等隐逸诗人。
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林逋《秋日西湖闲泛》。
3、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
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杨亿《武夷新集》。
5、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改诗派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代表作家作品有黄庭坚《寄黄几复》、陈诗道《别三子》。
6、诚斋体: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因杨万里号诚斋,故名。
其主要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如《晓行望云山》和《小池》其特点是①富有幽默诙谐的风格②丰富新颖的想象③自然活泼的语言。
7、“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有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四类。
体制:入话诗、头回故事、正话、煞尾,代表作《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西湖三塔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8、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宋元)一、名词解释: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白体:是宋初(太祖、太宗两朝)效法白居易诗作而形成的一种诗体。
该派人物众多,有李昉、徐铉、王禹偁(读“cheng”,一声)、李至、李徽之、郑文宝、田锡、薛居止等。
其代表诗人是前三位,成就最大的是王禹偁。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近体诗中的闲适诗。
他们只学到了白居易闲适诗中的淡泊悠闲和语言的浅直平易,而没有学到白讽喻诗的反映现实的尖锐深刻和感伤诗的感慨深沉。
其缺陷是,该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往往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故而诗意较为显豁,给人感觉是语浅意尽,气弱格俗。
白体,特别王禹偁的诗歌影响了宋诗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平淡风格,以及议论化、散文化特点的形成。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创作的诗歌。
晚唐体诗人有两个诗人群体,一是九僧,二是一群隐逸之士。
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九僧中成就最高的是惠崇。
九僧的诗歌特点是:内容上多描写幽深清静的山林景色和淡泊枯寂的隐逸生活,故而内容较单一,题材范围比较狭小。
体裁上注重五律的写作。
创作态度上学习贾、姚的苦吟精神,特别重视五律中间两联语言的推敲和锤炼。
因而九僧诗多有名言警句,但结构往往不完整,意境不够浑融,给人以有句无篇之感。
隐逸诗人主要有魏野、潘阆、林逋等,其中林逋成就较为突出。
他们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独特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而是晚唐体的盟主。
晚唐体不仅影响了宋末的四灵和江湖诗派,而且,它的某些因素一直被其他诗派和作家分解代用。
宋元明清文学复习提纲
宋代文学一、柳永艺术特色(一)体式上的新变1、大量创作慢词。
133(213)2、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词调:令(字句不多) 引、近(不长不短)慢(字句较繁)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二)柳永词:用世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1、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定风波:见教材34页。
2、表现了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满江红》:见教材35页3、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望。
教材35页。
4、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望海潮》(重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5、抒写自己的羁旅行役之感。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三)柳永词的艺术创新1、使用日常口语和俚语。
2、铺叙和白描。
3、审美趣味上的通俗化。
二、欧阳修散文(一)理论“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
”“道纯则充于中者为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其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彰;言之所载者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彰。
”(二)散文创作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无论是议论、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并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古文之外,还有辞赋和四六。
3、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秋声赋》三、苏轼(一)名词解释1、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2、苏门六君子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和李廌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4、苏黄北宋诗人苏轼和黄庭坚的并称。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
元代:一、历史文化背景:1、统治者对汉民族文化的接受;2、经济空前发展(地域、重商)3、民族压迫政策(蒙古、色目、汉、南四等人)4、轻忽科举:八娼九儒十丐二、文学概况元代戏剧繁荣,原因:文学创作活动的生产与消费,市民阶层消费,失意文人生产叙事文学成为主流,元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元曲审美特点:浅露酣畅,自然直白(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戏剧欣赏:元杂剧一一结构:一本四折如窦娥冤唱词宾白科范发展:话本一一诸宫调一一杂剧生旦净末丑的介绍重点!西厢记:林黛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唐代元稹《莺莺传》(《会真记》)一一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一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始乱终弃、发补过者一一对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报德一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形式上的突破:突破一本四折的通例;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酬韵、赖婚、听琴、闹简(分析戏剧冲突,原文看作品选)、传书赖简、拷红、长亭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P231)元末•高明•琵琶记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改编自南戏《赵贞女》一一琵琶记:赵五娘,蔡伯喈,揭示封建社会的罪恶“三不从”内容,目的:元代文士地位低,同情文土;更好地宣传儒家伦理观念成功之处:剧情分两条线发展;细腻而复杂的人物心理描写:《五娘吃糠》白朴《墙头马上》取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主题变化:止淫奔一一赞淫奔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明代(前中后期):前期一一政治经济:朱元璋独裁,大肆杀戮功臣朱惟庸、蓝玉…,废丞相制,重农抑商,郑和下西洋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八股文,剥夺文人“隐”的权利,文字狱(方孝儒)文学概况:自由活跃的文学风气消失,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兴起,高启是明初及整个明代最有成就的诗人,《水浒传》是该时期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创作思想不同
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苏轼的思想同时受儒道佛三家的共同影响。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
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辛弃疾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侠气。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②表现手法不同
苏轼的词,首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次,在语言上,苏轼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句人词,有时也运用民间口语,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
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也有着自己明确的创作主张。
首先,他既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情言志的工具,用词来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感,又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经历、体验以论说形式表现于词中,这正是典型的"以文为词"。
其次,辛弃疾创造性地"以文为词"还表现在他时常将古人的散文语言直接用于词中,因而辛词的语言更加精炼。
无论是经语、史语、庄语、俚语都能"一经运用,便得风流",比苏轼更进一步地突破了前人的局限。
如《卜算子・漫兴》:"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第三,苏轼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
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六处用典:第一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二是"人道寄奴曾住";第三是"元嘉草草":第四是"封狼居胥";第五是"佛狸祠下";第六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综上所述,苏轼、辛弃疾虽同属豪放派词人,但苏轼以诗为词,词中多体现出一种壮志难酬之后的开阔胸襟,在豪放中蕴有清旷之意,较偏于洒脱疏朗,旷达雄放;而辛弃疾以文为词,词中多是抒发词人无从报国的不已壮志,则在豪情之外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③艺术风格不同
在风格上,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
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