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案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李商隐诗《锦瑟》教案(通用7篇)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李商隐诗《锦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

相传宋朝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读了《锦瑟》也觉得不好理解,甚至找他的老师苏东坡请教。

可见一千多年来,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

千百年来,人们早已认定并认同,这个“谜”已被俄狄浦斯回答:“人”。

)李商隐的《无题》诗确实堪称一绝。

所谓“无题”,是诗人别有寄托而又不愿明说,就用“无题”名篇。

此外,也有诗人仿照《诗经》的办法,取诗的起首二字作为标题,而标题又不能概括全诗的主旨,这类诗仍属于“无题”之类。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锦瑟》教案3篇

《锦瑟》教案3篇

Only your smile can make you find light in the endless darknes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锦瑟》教案3篇《锦瑟》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二)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本诗的旨意。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下面来欣赏唐朝诗人李商隐《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1.白居易的《琵琶行》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3.苏轼《赤壁赋》4.刘鹗《明湖居听书》5.韩愈《听颖师弹琴》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7.李白《听蜀僧濬弹琴》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

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诗歌;(2)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2. 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锦瑟》诗歌文本、相关注释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生准备:预习《锦瑟》诗歌,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题目“锦瑟”,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诗歌。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会(1)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背诵《锦瑟》诗歌;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锦瑟》与其他唐代诗歌的异同;(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总结唐代诗歌的特点。

2. 创作实践(1)学生尝试仿写《锦瑟》风格的诗歌;(2)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2)评价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背诵《锦瑟》诗歌的情况;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困惑;3.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4篇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

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

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2、总体内容把握《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李商隐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五、思考: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自己年近半百。

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望帝化鹃——相思南海蛟人——破灭蓝山暖玉——迷惘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七、背诵八、作业: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锦瑟教案四篇

锦瑟教案四篇

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
学生回答。
是说,像《锦瑟》这样的诗当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
4.教师总结:
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
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
甚至可以代替原意的新意义。因此,我们让诗歌的内容更加的丰盈。所以,
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2.诵读指导:这首诗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
教师配上伤感的音乐。请一学生朗读,把握诵读节奏,用感伤的语调 谜〞。
来读。
这首诗,假如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
3.思索: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惘然〞?他在思什么样的“华年〞? 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
“蝴蝶梦〞无限美妙,却虚幻短暂;“春心托杜鹃〞凄厉哀痛;“沧
〔2〕教师小结
海泪〞孤寂凄寒;“蓝田玉烟〞飘渺而不行及。如的际遇遭逢,少有才志
爱像蝴蝶梦一样模糊而又浪漫,令人神往沉迷;一片思慕春心付与悲 而卷入
啼的杜鹃,绵绵不绝。既能表现黛玉的痴情与忠贞,又蒙着一层悲剧色彩,
朋 D 之争,仕途失意,为谋生东奔西走;中年丧妻,十四年婚姻聚少
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
三、悟:感受形象,体会意境。
睬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

锦瑟试讲教案模板(3篇)

锦瑟试讲教案模板(3篇)

第1篇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题:《锦瑟》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格律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李商隐的忧愁情怀,理解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主题。

教学重点:1. 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把握《锦瑟》的诗歌格律和表现手法。

3. 领悟《锦瑟》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锦瑟》的象征意义。

2. 体会诗人李商隐的忧愁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李商隐会选择“锦瑟”作为诗歌的意象?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锦瑟》,理解诗歌内容。

2. 学生分析《锦瑟》的格律和表现手法。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问:诗歌中的“锦瑟”有什么象征意义?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诗歌中的“锦瑟”象征着人生的美好与无常。

四、朗读指导1. 教师示范朗读《锦瑟》。

2. 学生跟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学生分组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顾《锦瑟》的文学背景、格律和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锦瑟》,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分析1. 教师提问:诗歌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李商隐的忧愁情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何意义?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李商隐的忧愁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顾《锦瑟》的主题思想。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下面给大家分享了《锦瑟》的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篇1[教学步骤]一、导入快速入题1. 板书课题。

2. 播放瑟乐《淡月映鱼》。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弹奏的音乐?这是瑟所弹奏的《淡月映鱼》。

瑟音清幽哀怨,适合弹奏悲怨的曲调。

有人曾经这样来描述瑟乐,他说:如果说筝是青年的爽朗,琴是老者的沧桑,那么瑟便是中年的深沉。

3. 人到中年,在饱尝了人间冷暖,历经人生百态,阅尽沧海桑田之后,李商隐在《锦瑟》中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深沉的内心体验呢?让我们走进《锦瑟》。

二、初读感受诗美1. 播放《锦瑟》的朗读音频。

师:你能说出本诗的情感基调吗?(哀婉伤感。

)师:感情基调:哀婉伤感(情感要到位)语速:宜慢音调:低沉节奏:顿挫2. 同学们依据朗读提示和视频范读,自由读诗。

3. 点学生读。

师适当点评。

4. 学生齐读。

三、品读走入诗境1.你能找到诗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吗?大声告诉我。

明确:惘然。

师:惘然,迷糊不清貌。

2. 诗作中作者是如何传达伤感而又迷惘的情感的?你能选择其中一联,帮助我们解读吗。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怨恨以难言。

“锦瑟”,其形美丽精致;其声清幽哀怨,常与忆念、离别等悲怨情绪相联结。

如元代元好问有云:佳人锦瑟怨年华。

宋代贺铸:锦瑟年华谁与度。

“无端五十弦”,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时人痴语。

锦瑟到底有多少弦,并不是锦瑟的过错,可是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阿,你干嘛要有那么多弦?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拨动一根琴弦。

瑟具五十弦,拨动瑟弦,繁音促节,令听者顿生烦乱思绪,所谓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故一音一节皆引思绪,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

由此也可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思华年”,直言本作是追思之作。

《锦瑟》教案七篇

《锦瑟》教案七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七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锦瑟》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锦瑟》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2.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其寓意。

3.掌握“用典”这一表现方法。

【学习方法】1、因声求气,以声传情;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知人论世1、李商隐(约813—约858),字,号,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朝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他擅长诗歌写作,和杜牧合称“”,与温庭筠合称为“”。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尤善七律创作,人称“”。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故有“”之称。

2、背景:李商隐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

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锦瑟》作于诗人晚年,因主题难解,被戏称为诗界“”。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3、诗歌名句:(1)天意怜幽草。

(《晚晴》)(2)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3)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4)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5)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6)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二、文本探究:1、颔联和颈联用到了哪些典故?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锦瑟》教案(精选4篇)

《锦瑟》教案(精选4篇)

《锦瑟》教案(精选4篇)《锦瑟》教案(精选4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

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锦瑟》课文教案

《锦瑟》课文教案

《锦瑟》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这首诗;(2)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锦瑟》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通过诗文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来欣赏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青春、爱情、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2)培养学生珍惜青春、珍惜人生的情感态度;(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锦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锦瑟》中的典故和隐喻的理解;2. 如何把握诗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锦瑟》原文及其注释、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锦瑟》原文,了解作者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欣赏《锦瑟》的题目,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锦瑟》原文,理解诗文内容;(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帮助理解诗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锦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青春、爱情、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2)引导学生珍惜青春、珍惜人生。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锦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锦瑟》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6. 课后作业(1)背诵《锦瑟》;(2)写一篇心得体会,分享对《锦瑟》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锦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锦瑟》中的典故和隐喻;3. 采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珍惜青春、珍惜人生的价值观。

七、教学步骤1. 感悟诗情: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锦瑟》的情感氛围;2. 分析诗意:引导学生从诗文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深入解读《锦瑟》;3. 探讨诗艺: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如韵律、修辞、意象等;4. 欣赏诗美:让学生欣赏《锦瑟》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5. 体味诗志:引导学生从诗文中体味作者的人生感悟,培养珍惜青春的价值观。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锦瑟》的历史背景,包括唐朝时期的社会文化、艺术特点等。

解释《锦瑟》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与其他著名唐诗的关系。

1.2 作者简介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包括他的身世、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

分析李商隐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背景,以及《锦瑟》与作者个人经历的联系。

第二章:诗歌内容分析2.1 诗歌结构分析《锦瑟》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的排列、韵律、节奏等。

解释诗歌中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2.2 诗歌意象与主题分析《锦瑟》中的主要意象,如“锦瑟”、“五十弦”、“一弦一柱”等,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意义。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青春逝去、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等。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3.1 诗歌语言分析《锦瑟》的诗歌语言特点,如用词准确、意境深远等。

探讨诗歌中的双关语、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诗歌中的效果。

3.2 诗歌表达技巧分析《锦瑟》中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探讨这些技巧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四章:诗歌与文化价值4.1 诗歌与传统文化探讨《锦瑟》与唐朝传统文化的联系,如诗歌中的儒家、道家思想等。

分析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和象征,以及它们在唐朝文化中的意义。

4.2 诗歌的价值与影响探讨《锦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分析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它对人们的启示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设计与实践5.1 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如学生能够理解《锦瑟》的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等。

设定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

5.2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

设计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读、诗歌解析、创意写作等。

5.3 教学评估设计教学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设定评估标准,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

第六章:诗歌意象解析6.1 五十弦深入解析“五十弦”的象征意义,如何代表着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锦瑟》优质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篇1《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它同时可能也是中国最早和最著名的朦胧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锦瑟》的世界,来获取属于我们自己的感悟。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听完刚才的朗读,可以明显感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婉转而又略带忧伤的。

这忧伤既来自于全诗的主旨内涵,同时也与诗人创作时的生命状态有关:李商隐就是在写作本诗的这一年去世的。

下面,我们将从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依次展开对本诗的探讨。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哪一个词透露出诗人写作时的生命状态?(思华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都已逝去,此时的诗人正处在衰老和对往事的怀想之中。

2.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幅图景:一位清瘦的老者倚窗而坐,看着靠在墙角的一张装饰华丽的瑟-锦瑟(瑟,是一种音色与古筝相类似的乐器,声音悠长而沉郁),陷入了对往事的沉思。

很显然,眼前这张瑟的某个特性使他产生了联想:从瑟的身上他似乎发现了人生的某种特性,答案在首句的某个词。

(无端)3.“无端”解释?(无缘无故,没来由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无端”发生的事情,你们喜欢这样的事情吗?对于李商隐而言,“无端”可能就是他人生的一种苦难:青年时期莫名奇妙地陷入牛、李党争,使自己终身仕途受挫;恩爱的妻子也在中年突然离世-------正是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使李商隐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他将这种种的“失去”化作了首联中浓郁的怀旧与感伤的色调,并以之串联起接下去的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从这一联开始到下一联四句,作者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文创作中一种独特、也很常见的手法?(用典)。

2.庄周句:“庄周梦蝶”是李商隐在他的人生追忆中呈现出的第一个片段,这个典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庄子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锦瑟》教案合集6篇

《锦瑟》教案合集6篇

《锦瑟》教案合集6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锦瑟》。

(2)理解《锦瑟》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领会李商隐的诗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锦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商隐的忧郁气质,理解其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关联。

(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锦瑟》。

(2)理解《锦瑟》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锦瑟》中的象征、隐喻手法。

(2)深入理解李商隐的忧郁气质及其成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锦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锦瑟》中的象征、隐喻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锦瑟》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领略李商隐的忧郁气质。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锦瑟》的情感体验。

(2)教师总结,强化情感教育。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熟读并背诵《锦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锦瑟》。

2. 分析《锦瑟》中的象征、隐喻手法,写一篇短文。

3. 结合李商隐的生平,谈谈对《锦瑟》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诗歌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解读《锦瑟》方面的能力。

4.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李商隐及其诗歌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锦瑟》的深层含义。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全诗;(2)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真挚的感情和崇高的理想;(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锦瑟》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 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难点:1. 诗歌意境的感悟;2. 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锦瑟》,理解诗歌内容;(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小组内合作探讨。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3)阐述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价值观。

4. 实践环节(1)让学生模仿《锦瑟》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小诗;(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锦瑟》;3. 选择一首李商隐的诗歌,进行鉴赏性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锦瑟》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诗歌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锦瑟》为例,讲解诗歌的鉴赏方法;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合作能力;4.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锦瑟》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2. 互动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3. 情境教学法:设置诗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美;4. 欣赏教学法:欣赏《锦瑟》的音韵美、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锦瑟》李商隐教案

《锦瑟》李商隐教案

《锦瑟》李商隐-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唐朝时期的社会背景简述《锦瑟》一诗的历史背景1.2 作者简介介绍李商隐的生平事迹强调李商隐在诗歌领域的地位及影响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2.1 诗歌形式解释律诗的格律特点分析《锦瑟》的韵律、对仗等形式特点2.2 诗歌内容描述《锦瑟》的主要内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元素第三章:诗歌主题探讨3.1 爱情主题探讨《锦瑟》中爱情主题的表现分析诗中描绘的爱情态度及价值观3.2 人生哲理探讨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分析诗中对生命、命运等问题的思考第四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4.1 修辞手法分析《锦瑟》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解释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及效果4.2 情感表达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复杂情感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设定针对不同年级、学科的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能力5.2 教学方法介绍适合《锦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创作等教学方式5.3 教学拓展推荐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拓展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文学表达能力第六章: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6.1 教学难点指出学生在学习《锦瑟》时可能遇到的难点,如诗歌的隐喻、象征意义等。

分析诗中的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如瑟的历史、五色等。

6.2 解决策略提供解决难点的具体方法,如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查阅资料等。

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具或图像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诗歌内容。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朗读与欣赏设计朗读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组织诗歌欣赏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7.2 互动讨论安排小组讨论时间,让学生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第八章:作业与评估8.1 作业设计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锦瑟》的赏析文章。

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

8.2 评估方式介绍学生作业评估的标准和注意事项。

讨论如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让学生自有诵读,获取对诗歌的初步印象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参考译文]锦瑟啊,你为什么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念青春华年。 我心像庄子,在清晨 为梦中变成蹁跹的蝴蝶而迷惘。 又像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沧海明月高 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发生之时,早已惘然。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 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 与杜甫相似, 李商 隐的诗经常用典, 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 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 他在用典上有所独 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 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 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
第二联:寄情于物,将“晓梦” 、“春心”之情借“蝴蝶” 、“杜鹃”之物来表现。用了两个古 老的典故来传达哀怨感伤之情, 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 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 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犹如庄子“梦蝶” ,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 我了。
推选两名学生朗读,把握诗歌的情调与韵律
锦瑟牵情, 回首往事——往事如梦, 感伤深沉——对月而泣, 美梦如烟——追忆此情, 当时 惘然。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意象入手领悟感情与意境 庄生晓梦迷蝴蝶——诗人幻化为披一身灿烂霞光的蝴蝶,向着冉冉升起的旭日,翩翩飞舞。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国亡身死后, 魂化杜鹃, 面对流水落花, 而啼泣于暮春的寂寥天际。 沧海月明珠有泪——皓月当空, 碧波万里,深邃的海面上,细微的风几乎吹不动涟漪, 让人 分不清月华、珠光和泪水。 蓝田日暖玉生烟——阳光普照,万物增辉,蓝田的群山秀峰间,升腾飘逸着美玉的烟霞。 诵读诗歌的时候,我们要酝酿我们的感情,驰骋我们的想象, 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 把那 些意象转化成优美的图画, 生动的视频。 在诵读中感动于诗人的哀怨感伤和诗歌如梦如幻的 美丽。
五、艺术特色
用典工雅 基调哀怨 意境迷离 语言华美
补充资料: 除首联之比兴外,本诗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中间两联。具体分析,大致有如下 几个方面:
一是属对工稳。 本诗所用四个典故, 原本风马牛不相及, 诗人立足于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调 度驱谴,使其马牛同栏而联姻对偶。从旨意看,四句诗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属呼应。从形 式看,则颔联以“望帝”对“庄生” 、以“春心”对“晓梦” 、以“托”对“迷” 、以“杜鹃” 对“蝴蝶”;颈联则以“蓝田”对“沧海” 、以“日暖”对“月明” 、以“玉生烟”对“珠有 泪”,无论词性还是词语结构,都属对工切,一丝不苟。尤其是以“蓝田”对“沧海” ,洵是 巧妙。“蓝田”本是地名, 但作者却借其字面本义, 以“田”对 “海”(古人常以此两者相对, “沧海桑田”即其显例) ,以“蓝”对“沧” (“沧”字本义是青色) ,变借对为工对,由此可 见李商隐择字用语的考究。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们或许沉湎诗的意境而不能自拔,或许已超然诗 人的自身感情而无法自已, “此情”之究竟为何情让我们说也说不清楚,对于《锦瑟》一诗 的主旨意向,向来也是歧见纷纭,莫衷一是:自伤美人迟暮说,悼亡说,艳情说,锦瑟演奏 说,伤唐室之残破说,回顾毕生政治遭遇说等等不一而足。在此我认同是作者自况身世,表 现自己怀才见弃的哀怨, 以及韶华已逝青春不再的无奈。 当然, 无论你倾向于哪种理解或做 何种认知,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得到诗歌的美,能在诵读中身心得到愉悦。 (尝试背诵)
最后一联: 尾联自问自答, 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 痛定思痛。 所谓“此情” 者,指的正是颔、 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 “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 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 华年流过之时, 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 在暖玉生烟 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 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涵咏诗歌 探究主旨 通过刚才的诵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锦瑟》 一诗的迷离凄婉,我们似乎也触摸到了诗人的 哀怨缠绵。 那么是否可以说已经读懂了这一首诗?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诵读此诗, 根据自己 的理解,试分析诗歌情感主旨。补充资料: 第一联:起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 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 ,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 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 “思华年”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 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
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 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 好用 典,有些诗较晦涩。 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 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 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
第三联: 借景生情, 以“沧海月明” 、“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 “珠有泪” 的悲哀与 “玉生烟” 的迷惘。 神话里说, 月满则珠圆, 可是, 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 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 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 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深埋水底,不能相见,无人赏识。
《锦瑟》教案
河南省汝阳一高 滕进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该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分析艺术特色。
3、探讨诗歌的主旨,学习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感情,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
主旨分析。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我国唐代, 有一位杰出的诗人, 他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显赫,但依然是晚唐诗空 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明星,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小李杜” ,他便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 瑟》诗,迷倒了所有爱诗的人,让他们喜吟乐道却又无人能解,成了一道千古之谜。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锦瑟》 ,来感受她的神秘和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