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知识要点及习题

合集下载

沪科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各章知识点提纲

沪科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各章知识点提纲

沪科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各章知识点汇总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各章知识点汇总第1章知识要点1.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3.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略)第2章知识要点1. 信息需求的确定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

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2. 信息来源的确定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信息技术-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信息技术-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习题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习题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1.信息的基本概念p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例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 D.物质、材料、通信例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 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A.文字B.视频C.声音D.图像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

⑦传递性: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仓”、诸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例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明修栈道、暗渡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知识要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知识要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知识要点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信息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信息技术(即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切与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1、语言的使用,2、文字的创造3、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向着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集成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第二章、信息获取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是解决问题的起点1、信息需求的确定(包括两层意思:1、确定信息内容2、确定信息的类型)2、信息来源的确定信息来源分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事物:电子媒介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为保证合适有效的信息来源:1、可用的信息来源2、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比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等等1)网络信息检索搜索引擎指自动从因特网上搜集并保存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排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

搜索引擎有两种工作方式:A、目录检索(中国雅虎,./dir搜狗B、关键查询(google、百度、altavista、lycos为保证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1)提炼关键词(2)组合关键词2)网络信息下载A、直接下载(不适用于下载容量较大的文件)B、利用软件下载(流行的下载软件主要有网际快车、讯雷、影音传送带、网络蚂蚁、电驴等)4、信息价值的判断,对于获得的信息可以从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等方面判断。

高一信息基础第一、二章知识整理

高一信息基础第一、二章知识整理

第一章 信息的数字化1. 二进制数的特点:只有“0”和“1”两个数码组成;运算规则:逢二进一。

由于计算机电路的硬件结构只适合呈现两种状态:如电压的高和低、磁极的正和反、电路的通和断等,这就决定了计算机一般采用二进制作为信息编码。

2. 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息都是二进制形式,其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简称B ),一个字节有八个二进制位(bit )组成。

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28)种状态,范围在0—255之间。

4.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除二取余,逆序排列)如:(37) 10 → (100101) 25.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权展开,逐项求和)如:(1101.11)2 = 1x23+1x22+1x20+1x2-1+1x2-2 =8+4+1+0.5+0.25=13.756. 十六进制和八进制由于二进制位数较多,不便交流和记忆,因此为了书写方便还采用了十六进制和八进制的形式。

十六进制数用A 、B 、C 、D 、E 、F 分别对应十进制数的10、11、12、13、14、15,7. 各种数制的相互转换(110101001)2 → 110,101,001 → (651)8(572)8 → 101,111,010 → (101111010)2(11010111001)2→ 0110,1011,1001 → (6B9)16(5C8)16→ 0101,1100,1000→(10111001000)2371810229422221021001在二进制与十六进制、八进制的转换过程中,可以采用“凑数法”,即每4位二进制数从右至左分别对应8,4,2,1,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凑数。

例如将二进制数1110转换为十六进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把凡是和1对应的数相加即8+4+2=14,而14对应十六进制的E,因此(1110)2=(E)168.ASCII码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计算机最常用的代码之一,它用7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可表示27共128个不同的字符;存储时占一个字节(8位),最高位为“0”。

信息技术基础一二章知识点(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一二章知识点(带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__ASCII___,用__7__位二进制数表示。

存储画面为640X480像素的黑白两色的图像至少需要___640*480/8_____字节。

存储一幅像素为1024*768的彩色图像,需要___1024*768*3______字节。

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时,首先要对信息进行___编码____,把问题转化为二进制代码的计算问题。

为了提高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效率,一般对数字化了的多媒体信息进行_压缩___处理。

计算机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得归功于信息的__数字___化。

彩色图像的三种基本色是_红__、_绿___、_蓝。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练习题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____C______。

A《中学生报》B佳能400D数码相机C电视台播放的国庆阅兵式实况 D信息科技教材2、下列有关信息与载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C_______。

①同一个信息可以加载到多种不同的载体上②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而独立存在③点燃的烽火是信息的载体④信息不会随着载体的物理形式变化而变化(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3、3.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大雪冰冻灾害,各地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各类天气预警信息,让群众在第一时间做好各项防御灾害的准备,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以上资料主要反映了信息的_C___(A)传载性B)可处理性(C)时效性(D)共享性4.数字“10011B”中的“B”可能表示它是 A 。

A.二进制数B.二进制位C.字节D.十进制数5.关于二进制代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所有信息只能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B.计算机一般都使用二进制代码,用它的某种信息编码方式来表示信息C.ASCII是计算机用来表示文字符号的唯一一种二进制代码D.汉字在计算机内使用汉字国标码来表示,不使用二进制编码6.对于英文字符,目前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编码规则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是__D______。

高一信息技术第二张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第二张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第二张知识点高一信息技术第二章知识点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高一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高一信息技术第二章的知识点,并给出相应的例子和应用。

第一部分: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操作系统则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分配和协调。

在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硬件的功能以及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1. 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例如,当我们打开一个应用程序时,CPU就会解读并执行程序中的指令,最终将结果显示到屏幕上。

2. 内存:它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与硬盘不同,内存的读写速度更快,因此常用于缓存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

比如,当我们编辑一篇文章时,文字的临时存储就在内存中进行。

3.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

它的容量相对较大,例如我们常见的硬盘容量可以达到几百GB甚至几TB。

我们可以将重要的文件、照片、视频等保存到硬盘中,以便长期保存和随时访问。

4. 显示器: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

显示器通常有不同的分辨率和大小,可以用于显示文字、图片和视频等。

第二部分: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系统。

我们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和Oracle等,可以用于存储和查询各种类型的数据。

网络技术则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共享文件和资源。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例如,在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存储图书信息、借阅记录等。

2. 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一种用于数据库操作的语言,它可以用于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和删除数据等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全册)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全册)
Ctrl 控制键 Insert 插入键 Backspace 退格键 Tab 制表(跳格)键
2、鼠标通常的操作方式有 移动 、单击左键 、 单击右键 、双击 、 拖拽(拖放) 。
3、计算机开机顺序:先打开外部设备的电源开关(如显示器、打印机),再打开主机的电源开关。(**关机顺序和开机顺序刚好相反)。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要点
第一册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信息、物质、能源。
2、 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大基础: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3、 集成电路的标志性产品是CPU,中文意思是中央处理单元,(也叫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3、我们把Windows启动后的整个屏幕看作计算机的桌面,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可弹
出如下右图菜单:通过“属性”可打开“显示属性”窗口(如左下图)设置“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等。
4、在窗口中,一般都有、和三个小图标,分别表示:最小化 、 还原 和 关闭
5、右击任务栏的空白处选“属性”→在“自动隐藏”复选框打勾→“确定”可把任务栏设为自动隐藏。
,半角状态下存储一个西文字母或符号需要一个字节,但存储一个汉字则需要占用两个字节)
15、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机械式、光电式、光电机械式)、扫描仪。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
常用的外部存储器有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硬盘、U盘
7、 选择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1)在文件夹窗口中按“Ctrl+单击左键“选取文件可选择不连续(不相邻)的文件或文件夹;

高中合格考《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练习题

高中合格考《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练习题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练习题总分150分,请在75分钟以内结束测试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1、要想获得我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相关信息,你认为通过何种方式最快捷效果最好。

(C)A.向他人请教B.购买书籍C.因特网查找D.阅读报纸2、如果你想在网上查找关于徐志摩的诗词《残春》的信息,用全文搜索方式查找,你认为使用关键词(B)最容易得到结果。

A.徐志摩诗B.徐志摩残春C.残春D.徐志摩3、在网上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想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以下(B)操作能正确的帮助其实现图片的下载。

A.直接单击鼠标左键B.右击,选择“图片另有为…”命令C.双击鼠标左键D.双击鼠标右键4、要写一篇有关“新能源”的论文,现在需要相关的图片,得到网上查找,(C)网站可以帮到他。

①百度②学校的校园网③Google④搜狐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分类检索无需输入(C),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找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A.任何数字B.任何字母C.任何文字D.任何拼音6、小明想把《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由于影片的容量比较大,为提高下载速度,他最好(A)。

A.使用下载软件进行下载B.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C.直接下载D.通过复制来达到目的7、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使用(A)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8、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可以在因特网上寻求解答。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C)查找。

A.CutFTPB.FlashgetC.BaiduD.WINRAR9、搜索引擎一般分为分类目录索引类和关键词索引类,下列网站不是以目录搜索为主的是(B)。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特征和信息技术发展》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必修一知识点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一、数据、信息和知识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世界三大元素3.三者关系: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化为相应的信息。

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

二、信息的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三、数字化1.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如数字体温计。

2.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号。

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水银体温计。

3.数字化:是将复杂多样的事情属性或特征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对象的过程。

这些信息被数字化后可以更方便地在数字设备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如:电子书四、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化1.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将二进制1110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110)2=1×23+1×22+1×21+0×20=142.八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八进制123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23)8=1×82+2×81+3×80=833.十六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十六进制5A转化为十进制数是()?(5A)16=5×161+10×160=80+10=904.二进制化为八进制:将二进制1111转化为八进制数是()?(1111)2=取三位,不够补零,分成001=1和111=7等于(17)85.八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二进制数是()?(17)8=将每位数分别化为3位的二进制,1=001和7=111→001111=11116.二进制化为十六进制:将二进制101111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01111)2=取四位,不够补零,分成0010=2和1111=15等于(2F)167.十六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二进制数是()?(2F)16=将每位数分别化为4位的二进制,2=0010和F=1111→00101111=1011118.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化(都需要先转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7)8=(1111)2=F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八进制数是()?(2F)16=(101111)2=(57)8五、数据编码1.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单位与换算关系:1B=8b(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220B1GB=1024MB=210MB=230B 1TB=1024GB=210GB=240B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西文字符占一个字节。

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知识点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多个章节和知识点。

下面将逐个介绍高一信息技术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1. 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外部设备、存储设备等。

2.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网络设备。

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机械计算器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数据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

1.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介绍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字符编码:介绍ASCII码、Unicode码等常用字符编码。

3. 数据的存储与表示:介绍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存储和表示方法。

4. 数据的运算与处理:介绍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常用办公软件应用本章主要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 文字处理软件: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2. 电子表格软件:介绍Excel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3. 演示文稿软件:介绍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

第四章: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 HTML基础:介绍HTML标签的使用和网页的基本结构。

2. CSS样式设计:介绍CSS样式的定义和应用方法。

3. 网页排版与布局:介绍网页排版和布局的常见方法。

4. 图像处理与优化:介绍网页中常用的图像处理和优化技巧。

第五章:数据库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1. 数据库的组成和特点:介绍数据库的结构和特点。

2.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常见操作。

3. SQL语言基础:介绍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

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

信息技术第1、2章知识点

信息技术第1、2章知识点
中央处理器由 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练习
1、触摸屏是输入设备还是输出设备? 2、下列各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 A、CD-ROM B、内存 C 、U 盘 D、硬盘 3、个人台式计算机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 )。 A 显示器(屏)和打印机 B 键盘和鼠标 C 鼠标和打印机 D 键盘和显示器(屏)
10、在信息存储单位表示中,16bit等于 1Byte。 ( ) 1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 ) 12、二进制中只使用 “0”和“1”两个数 字。( ) 13、17英寸的显示器指周长17英寸。( ) 14、电脑中的屏幕保护程序是为了保护电脑 显示器( ) 15、windows系统中,用来存放被删除的 文件的特殊文件夹是( )
自我梳理
请你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画出 来。
运算器
中央处理器 CPU
硬件
控制器
只读存储器ROM
计 算 机 系 统
软件
内存 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存储器 外存 (硬盘、光盘、u盘等)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
手写板、 麦克风等)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
一、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
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传感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编号
发展阶段 第一次信息技 术革命
产生了哪些信息技术
主要特点 用语言表达、传递信息。 保存时间短 用文字存储、记载信息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文字信息可大量的生产、存储 和传播 使信息传播的更远、更快,信息 传递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你知道计算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高中信息技术最新复习题集2024年版及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最新复习题集2024年版及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最新复习题集2024年版及答案2024年高中信息技术最新复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1. 何为计算机?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进行自动计算和处理数据的智能机器。

它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软件则指的是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

2. 解释一下CPU的功能和作用。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其功能是执行计算机指令,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操作。

它能够处理算术、逻辑、控制和输入输出等操作,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大脑。

3. 请列举几种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和触摸屏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和音响等。

4. 解释一下操作系统的作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和服务。

它可以协调程序的运行、管理内存与存储、处理输入输出等功能,并提供安全和稳定的运行环境。

5. 什么是存储器?它的主要种类有哪些?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主要种类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分为主存(RAM)和缓存存储器,主要用于临时存放数据和程序;外存则包括硬盘、光盘和闪存等,用于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第二章:信息技术基础1. 何为信息技术?它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信息技术是指通过各种通信和计算设备来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电子通信等多个方面。

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教育、医疗和金融等。

2. 解释一下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

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结构化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检索和存取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并支持多用户的并发访问。

数据库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科研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

3. 什么是网络?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类型。

网络是将各种计算机和设备通过通信链路相互连接起来的系统。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就是东西不表示内容) 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就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与信息就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就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与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语言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与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信息: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象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对信息认识三种典型观点•信息学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也就是说,人们是通过信息,来加深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了解和认识。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期末复习1-2两章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期末复习1-2两章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期末复习1-2两章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期末复习1-2两章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第一章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例:2、信息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判断)(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这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2)、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可传递性)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好说明信息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具有(共享性)。

真伪性、不完全性及普遍性、可增值性3、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4、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bit)位即二进制位。

8bit=1B1024B=1KB1024KB=1MB1024MB=1GB典型例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信息的是(C)A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举行篮球赛B全班的期中考试成绩C202*年12月23日的《新华日报》D教育部公布“202*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2、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随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

这个事例体现了信息的(D)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将几幅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A可以共享的B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时效性的5、信息技术:简称IT①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②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6、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①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相对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4.信息都采用二进制位来表示,即0或1。

5.冯·诺依曼:“电脑之父”,提出“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信息论之父”:申农6.ENIAC爱尼阿克:1946年2月14,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7.计算机发展: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五代,智能化和网络化)8.计算机存储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1个字节=8位。

9.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10.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11.★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

12.★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

如(110101)2=1*25+1*24+1*22+1*20=5313.★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

如(26)10=(11010)214.计算机内的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

它由128个代码组成(见课本图),其中包括两部分:94个图形字符码和34个控制符码。

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

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A对应65,a对就97,其他依次类推。

15.在计算机内汉字以代码形式表示,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1个汉字占2字节,共16位,我国采用GB2312-1980标准进行汉字编码。

16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在计算机中,用第一个字节标记区码,第二个字节标记位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基础一、二章知识点及训练
第1章知识要点
1.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
3.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普遍性(b)科学性(c)依附性(d)共享性
2.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三类资源。

(a)物质、知识、信息(b)能量、知识、信息
(c)物质、能量、知识(d)物质、能量、信息
3.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次革命。

(a)2(b)3(c)4(d)5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是()提出的。

(a)香农(b)维纳(c)钟义信(d)比尔·盖茨
5.最近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的应用。

(a)计算机(b)电报(c)电视(d)电话
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a)一(b)二(c)三(d)四
7.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注:信息的普遍性)
(b)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注:信息的依附性)
(c)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注:信息的共享性)
(d)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注:信息的价值性。

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或者促进物质和能量的生产和应用)
8.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9.现代信息技术是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以()为支柱,以()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
(a)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
(b)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10.当今的计算机能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

(a)娱乐化(b)数字化(c)电子化(d)网络化
第2章知识要点
1. 信息需求的确定
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

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2. 信息来源的确定
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这些信息来源有其特点,在考虑从什么渠道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一般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可用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2)哪些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3. 信息获取的方法
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图书、资料获取信息的阅读法;通过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文献法;通过与人沟通获取信息的访谈法;通过广播、电视、影视资料获取信息的视听法;通过实验研究获取信息的实验法;通过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的调查法;通过观察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获取信息的观察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信息的问卷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网络检索法;通过遥感遥测技术获取信息的遥感遥测法……
4. 网络信息检索
因特网上有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

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有两种主要方式: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

(1)目录检索。

目录检索无需输入任何文字,只要根据目录搜索引擎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找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2)关键词查询。

关键词查询是指利用指定的关键词来查找信息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使用关键词查询可以准确地找到与该关键词匹配的信息。

用关键词查询法查找信息,需要先提炼关键词,恰当地组合关键词优化搜索结果,加快检索速度。

5. 信息价值的判断
信息价值的判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的权威性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适用性
第2章单元测试
1.()检索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www资源查询的服务。

(a)菜单(b)关键词(c)目录(d)屏幕
2. 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的重要内容。

(a)信息素养(b)信息科技(c)信息基础(d)信息媒介
3.分类检索无需输入(),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找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a)任何数字(b)任何字母(c)任何文字(d)任何拼音
4.判断信息的价值可以从信息的()进行判断。

(a)多样性、时效性(b)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和适用性
(c)时效性、公开性(d)共享性、权威性
5.下列关于信息来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盘属于电子媒介(b)书刊是纸质媒介(c)人不属于信息来源
(d)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6.因特网的意译是()。

(a)国际互联网(b)中国电信网(c)中国金桥网(d)中国科教网7. 提供的服务是()。

(a)新闻娱乐(b)全世界网站介绍(c)搜索引擎(d)网络技术咨询
8.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搜索引擎一般采用“关键字”的查询方式(b)一般的搜索引擎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c)一般的搜索引擎支持逻辑运算(d)搜索引擎只能搜索英文信息
9.使用布尔运算符搜索的表达方式中()。

(a)符号“+”的作用与and相同,符号“-”的作用与not不同
(b)符号“+”的作用与and不同,符号“-”的作用与not相同
(c)符号“+”的作用与and不同,符号“-”的作用与not不同
(d)符号“+”的作用与and相同,符号“-”的作用与not相同
10.搜索关键词时,假如有两个关键词a和b,使用“and”或“or”,它们分别表示()。

(a)“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b
(b)“and”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包含a和b
(c)“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只需符合所有关键词中的一个a或b
(d)“and”表示不必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