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期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时期诗歌主题演进的轨迹(二)
三、新时期诗坛“三步走” •1、现实主义回归 •2、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美学景观 •3、后现代诗学
2
新时期诗歌创作队伍的构成
复兴期(1976—1983) :
饱经离乱的 “归来的” 诗人——七月 派诗人; 所谓右派诗人;九叶派;还有在五 六十年代屡受批判,60年代初已不能公开发 表作品的诗人。 以雷抒雁、熊召政、叶文福、张学梦、 傅天琳、叶延滨等另一部分青年诗人为主体 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队伍 。 北岛、芒克、顾城、舒婷、江河、杨炼、 多多等青年诗人为主体的“朦胧诗人群”
曾卓
17
《悬崖边的树》
•“悬崖边的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得寂寞而又倔强”,这一孤绝的形象首先进入 读者的头脑,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 • 将一棵树吹到那边----- •这首诗通过“弯曲”的树的形象,联系到意 欲“展翅飞翔”的鹰,恰切地描绘了一位身处 •平原的尽头 逆境而又昂扬奋进的战士形象,既描写了其惨 •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遭厄运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坚强信念,对美好未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来的热烈憧憬,又以冷峻的语言,画出了一代 人被扭曲的生活形态与执着追求的人格精神,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融合了一代人灵魂的精神结构,表现了强烈的 忧患意识和理想追求。 •它孤独的站在那里 •那棵“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的悬崖边的树不仅是无辜遭难的革命者的身影, • 它的弯曲的身体 更是诗人曾卓孤傲而火热的品格与风骨的图像。 •这首诗既是曾卓的代表作,也是新时期诗坛 •留下了风的形状 •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 上的重要收获。一个腾飞的形象,不是心中满 怀憧憬与希翼,对前途忠贞而信任的人,是怎 • 却又像要展翅飞翔...... 么也不会想象得到的。
9
“归来诗人” 艾青(1)
•中国新诗史上有两次创作高潮的诗人: 30-40年代;70-80年代。 •当代诗歌创作分为二个阶段: •1957年以前,颂歌; •1978年后,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以自 我主题精神为核心,在对历史社会、人 类命运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中,显示作家 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0
•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讴歌科学、民主、自由、友谊、和 平,构成了艾青“归来”诗歌的主旋律。 •有两种形式: •一是取材于当下社会政治现实,具有明显现实针对性的 作品,如《在浪尖上》、《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 •二是有着开阔视野或浓郁哲思的诗作,如《光的赞歌》、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以及《鱼化石》、《镜子》等。 •这些诗作的共同特点是以富有启示性的形象拓展读者的 想象空间,对苦难的关注,对政治的热情是通过一种 “距离”、一种“从现象的表述到意象的呈示、从事实 的层次到哲思的层次的间隔”呈现出来的,托物寓意, 畅述心志。
7
“归来诗人”
•既然历史在这里沉思, 我怎能不沉思这一段历史。 ——公刘《沉思》
8
“归来诗人诗歌特点”
•呼唤真实,恢复诗歌的真实性传统:打破 “瞒”“与骗” •歌咏“归来”,诉说冤情,袒露心志的总主题 •将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理性思 辨融为一体。 •哲理性强 •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中外诗歌精粹。
11
“归来诗人” 艾青(2)
《光的赞歌》

《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被人们誉为诗人创作道路上的“又 一座里程碑”。全诗九章近300行,以“光”为中心意象,一方面 赞美了“光”之与人和人类社会的价值,另一方面赞美了人类自身 所具有的“智慧之光”。同时,诗人也诅咒了人类社会中代表“黑 暗”和“愚昧”的专制统治者,歌颂了为争取光明、理想而勇敢斗 争的勇土,最后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理想作结,用“或许”一词将对 “光”的最高期待指向未来的时空:“或许有一天,总有一天/我 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我们最勇敢的阶级/将接受光的邀请/去叩开 那些紧闭的大门/访问我们所有的芳邻”。 • 《光的赞歌》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它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 通过光这个具体可感同时又凝聚哲思的亮丽雄奇的形象,诗化地反 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广博深思,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精微观察透视, 对现实社会的富有胆识的剖析。思想性和形象性相交融,现实性和 象征性相结合,哲理性和抒情性相统一,弹奏出真理、生命、理想、 追求的高亢乐章,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二重主题:第一,光就是历 史。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光明与黑暗决战、科学与愚昧交锋、 正义与邪恶搏斗的历史,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在前进。第二,光就 12 是理想、信念。
3
新时期诗歌创作队伍的构成
探索Biblioteka Baidu(1983—1989) :最为引人注 目的是“新生代诗群”,有的称作“第 三代诗”、“后朦胧诗”、“后现代 诗”、“后朦胧诗”、“后崛起”、 “当代实验诗”等。 自由而寂寞的舞蹈(90年代至今)
4
新时期诗歌多元化美学形态的历史进程与重大成就
对当代诗歌的进程重新进行历史的审视,接 续和重建了“五四”时期新诗的传统。 首先,呼唤诗歌直面现实的人生,努力恢复 “真诚”这一诗歌的内在生命。 其次,诗人的个体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 张扬,在新诗对于现实拥有的个性化的体验、 思考和发现的权利上,诗人们争取自身独立的 文化存在的价值。 再次,在对人所生活的世界和对人的心灵的 探索上,在诗歌的审美追求上,呈示了多元发 展的艺术指向。
14
艾青诗歌艺术风格
既保留了50年代明朗朴素的特点,又30年代的 现代派手法,形成机制精巧和朴素自然相交织的艺术 风格。 善于凭借敏捷的艺术感觉力不着意象,抒情言志。 把象征性的抒情与哲理性思辨结合,抒发对时代、 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 把诗情合画意,抒情和哲理细腻甜美的柔情和 鞭辟入里的揭露,恢宏豪放的气势和优美精致的格调 融为一体,形成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风格。
6
“归来诗人”
•主要包括这样三个群体:1957年反右运动中错划为 右派的“右派”诗人,如艾青、穆旦、唐祈、唐湜、 吕剑、蔡其矫、公木、公刘、流沙河、昌耀、白桦、 邵燕祥、孙静轩、胡昭、苏金伞、梁南、孔孚等; 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受到牵连的“七月” 派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罗洛、冀汸、彭燕 郊、鲁藜等;面对褊狭的艺术观念而“自觉”从诗 坛消失的“九叶”派诗人,如郑敏、辛笛、陈敬容、 杜运燮、袁可嘉等。 •大多继承了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在融合中外诗歌 精粹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他们的诗风大多 由过去的单纯、明朗转向深沉、凝重、雄健,体现 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与文化心理,具有浓郁的思 辨色彩。
15
“归来”的七月派诗人
•1955年因“胡风集团”事件而陷落的七 月派诗人(曾卓、绿原、牛汉、鲁藜、冀 汸、彭燕郊、罗洛等) •曾卓、绿原、牛汉
16
•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 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 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 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 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 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 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 新时代歌唱。 •诗歌主要特点:倾吐情感,袒露心胸, 感情真挚,形象鲜明。 •具有自传特点:负伤心灵的不屈歌唱, 两类:政治抒情诗和爱情诗。
5
“归来诗人”
•指的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因政治运动和意识 形态一些原因而被迫中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 开发表作品,到七十年代末即粉碎“四人帮” 后才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 •1980年,艾青出版了他复出诗坛以后的第一 部诗集——《归来的歌》,此后,流沙河创 作了《归来》,梁南创作了《归来的时刻》 等作品,“归来”的诗歌主题就成了八十年 代蔚为大观的诗人创作现象。
18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 •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你默默地凝望我, •那闪耀的是泪光么? •你为我引路,掌灯。 •我怀不安的心情走进你洁净的小屋, •我赤脚,走得很慢,很轻, •但每一步还是留下了灰土和血印。 •你让我在舒适的靠椅上坐下, •你微现慌张地为我倒茶、送水。 •我眯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 •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 •我的行囊很小, •但我背负的东西却很重,很重, •你看我的头发斑白了, •我的背脊佝偻了,
新时期诗歌主题演进的轨迹(一)
一、新时期诗歌的主题 •1、政治抒情诗:天安门 诗歌 •2、“伤痕”范畴:悲歌 与欢歌 •3、反思基调:历史沉思 的主题 •4、同时奏响的走向新世 纪的主题 •5、多元化的主题和主题 的多义性 二、多种风格流派的交响 (一)归来者的歌 •1、艾青白桦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蔡其矫 •2、“七月”诗派 •3、“九叶”诗派 (二)新崛起的中青年诗人 •现实主义深化诗群;西部边塞诗群;朦 胧诗群 (三)后现代主义诗群
《有赠》(写于 60 年代)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 一口酒就使我醉了, • 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 •那么,我有力量承担你如此的好意和温情 么? •我全身战栗, •当你的手轻轻地握我的, • 我忍不住啜泣, •当你的眼泪滴在我的手背。 •你愿这样握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么? • 你敢这样握我的手穿过蔑视的人群么? •在一瞬间闪过了我的一生, • 这神圣的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 •一切过去的已经过去,终于过去了, • 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 • 你的含泪微笑的眼睛是一座炼狱, •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我的灵魂, • 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 •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 ……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写于1979年7月,是艾青出访西欧之后而
写的。它首先是针对世界局势而写的,其针对性与暗示性的社会 意义与历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它也是对 “文化大革命” 中流血的派性斗争的有感而发。 • 在《古罗马的大斗技场》中,诗人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纵横 古今,把无法亲临目睹的业已逝去的旧时代角斗的残酷画面,跃 然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用类比、描述、烘托的手法,对那些寻 欢作乐、人面兽性的奴隶主和贵族作了深刻的揭露,诗人竟向 “神”、“宙斯”、“丘比特”、“耶和华”和一切所谓的“万 能的主”呼唤,向“风”、“雨”、“雷霆”提出质问。诗人把 想象的火炬带到远古年代的黑暗中去,完全是为了照见现在,诗 的结尾写道:“在当今的世界上 / 依然有人保留了奴隶主的思想 / 他们把全人类都看作奴役的对象 / 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斗技场。” 深刻的揭示,谆谆的告诫正是全诗的旨意所在。 •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并不停留在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判断上, 而是对奴隶主驱使奴隶进行惊心动魄的搏斗以供人取乐的场景描 绘中,融入了诗人对于民族、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历时性 思考,借古谕今,从而大大拓展了诗的容量。
13
《鱼化石》
•艾青的《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 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 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全诗共七节,在诗意上可分四层。第一层(第1节)写鱼的生命之舞,第二层(2节 )写鱼生命毁灭的悲剧。第三层(3、4、5节)写鱼化石的形态。第四层(6、7节)写 诗人从鱼化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 • 本诗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 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 义、人生的真谛。首先诗歌描绘了象征物鱼化石的鲜明形象。它曾经是一个动 作活泼、精力旺盛,在大海里自由自在跳跃、浮沉的生命存在,但是一场突如 其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或地震,把它埋进灰尘,变成了生物化石。多少年 以后,它重见天日。此时,尽管作为物质生灵形体是完整的,它“栩栩如生”, “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连一丝叹息也没有,有的只是沉默,它 的生命已宣告终结。至此“火山”、“地震”、“鱼化石”的暗示性、象征性 已十分鲜明。在“文革”时代许多人包括诗人在内不是都有过类似的梦魇般的 遭遇吗?但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苦涩咀嚼上,而是在历史的教训中揭示 出启迪现实,昭示未来的客观真理——“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抒发了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的胸 襟。总之,本诗以“其力大,其思雄”,被誉为“少有的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