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
鉴赏诗词手法:26种表现手法
鉴赏诗词手法:26种表现手法起兴、比兴、衬托、烘托、渲染、对照、用典、点化(化用)、想象、联想、曲笔、逆笔、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1总论情与景关系①“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②“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2.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
”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二、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工笔细描、象征、衬托(正衬、反衬)、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移步换景等。
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1、用典(1)用事:借古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等。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又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连用了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四个典故,以隐喻手法从不同侧面写一生不幸。
理想追求如同幻影,人生旅途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
四个典故,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民了诗人的郁愤。
常见的用典意思投笔:弃文从武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长城:守边的将士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楼兰:边境之敌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折腰:屈身事人杜康:酒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桑榆: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尺素:书信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双鲤,鲤鱼,鲤素:书信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五柳:隐者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鸿鹄:人有远大志向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牧童:淡泊,田园生活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明月:乡愁青云:高的地位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青天:清官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回归课本,教考结合】讲透古诗鉴赏【表现手法】
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
(一)衬托与烘托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这种“烘云托月”式的表现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是用环境、气氛或其他条件做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
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考点对接教材】01蜀道难(选必下)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问题】诗人借助艺术想象,运用衬托手法,极写势高危,请加以分析。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极写山势高危 ,蜀道难行,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02念奴娇·赤壁怀古(选必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
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学习一些古代诗词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欢迎大家阅读!一、文章的表达方式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其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不使用,试论其它四种。
1.记叙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
试举例言之。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卒章显志。
2.描写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
试举几例。
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
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嗅青梅”这个动作又是一个细节描写。
细微的情节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在诗歌中尤其不能忽视。
少年行(唐)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个仪表潇洒的贵公子游春归来,豪饮买醉的场面跃然纸上如在目前。
这里纯粹是用了正面描写。
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前两句正面描写了社日的举办环境,第三句桑柘影斜的描写点出了社日结束的时间,最后一句尤其写得好,表面写很多人喝醉的场面,实际是在侧面描写社日的热闹景象,这句既填补了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景的'空白,有照应了开头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互 文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 始为 君开,不曾缘客开。
作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 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分析: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 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 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双关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 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 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 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
•
⑵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 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 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表
现
手
法
衬托
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范成大 •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 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 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 生。 • 【注】 酴醿:一种观赏植物。 • (1)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 试作简要分析。 • 答: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的手法来描写春 日风光的,“嫩绿”与“红英”对比,静态的嫩叶 及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及燕子相衬。 •
诗歌鉴赏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1.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可以是人衬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可以是物衬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可以是物衬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虚实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呀!就像你想看得超级远,那不得使劲往上爬嘛!它夸张地表达了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这里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呢!把春风比作剪刀,多形象啊,就好像春风真的能像剪刀一样裁剪出细细的柳叶来。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哇塞,这夸张得太厉害啦!那瀑布简直像是从天上的银河直直落下来的,这手法太妙啦!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对仗多工整呀!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就像两个人在比谁更厉害一样。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了比喻呀,把雪比作梨花,一夜之间仿佛春风吹来,让好多树都开满了梨花,这画面感,绝了!6.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这夸张得也太吓人了吧!白发都三千丈啦,那得有多愁啊,真让人感叹!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比喻得恰到好处呢,沙漠像雪,月亮像钩子,这描写多生动啊!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多么自然的白描手法呀,就简单地描写春天睡觉醒来听到鸟叫,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9.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想象兄弟们登高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思念,这想象的手法真厉害!10.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好一幅欢乐的画面啊,用简洁的语言就写出了孩子们的快乐,这写作手法太赞了!我觉得古诗中的这些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真的是太神奇了,能让简单的诗句变得那么有魅力,让人回味无穷啊!。
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归纳
古代诗歌常用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称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方法等。
知识点一、修辞手法▲1.比喻。
比喻就是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将君山比作青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2.拟人。
如刘攽的《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3.夸张。
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又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因愁而长,长达三千丈,该是多么深重的愁思!以此写愁,奇特至极。
4.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言简练、含蓄、别致。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用“绿肥”“红瘦”指代绿叶、红花。
5.象征。
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如以松柏象征坚贞。
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
《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又如以兰花象征高尚。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
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6.双关表面是一个事物,实际上还暗指另外的含义。
古人送别折柳就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就是双关修辞。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谐音双关。
7.设问。
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例析(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考查的是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
(一)比喻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赏析】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蒙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
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二)拟人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通《山园小梅》)(拟人)【赏析】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借代)【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瑟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借代)【赏析】诗中分别以“丝竹”代音乐,以“鞍马”代客人,以“杜康”代酒。
(四)夸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夸张)【赏析】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营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营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
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对偶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無,(高话《燕歌行》)(对偶、对比)【赏析】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在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六)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同,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反问)【赏析】经过多次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常考的表现手法
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常考的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诗词鉴赏中写景的角度
★诗词鉴赏中写景的角度:①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等的变化及其结合。
②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绘形、绘声、绘色。
③其他角度: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对比等。
★诗词鉴赏中常见的写景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反复、设问、反问……2、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映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意象叠加(意象组合)、白描、工笔、细节……3、多角度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多种感官结合(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诗歌鉴赏中“写景特色”题答题结构:常见的写景手法(术语)+结合诗句解说+融情入景+表达的情感★答题注意:①分条作答②总+分★常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工笔、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象征、用典、想象、联想、起兴、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以景作结、顺叙、倒叙插叙等。
③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④结构技巧:承上启下(过渡)、呼应(照应)、伏笔、铺垫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场所。
2、渲染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为下文作铺垫。
3、交代人物身份、衬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4、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5、暗示社会环境、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等。
6、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诗词鉴赏中写景的角度:①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等的变化及其结合。
②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绘形、绘声、绘色。
③其他角度: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对比等。
鉴赏写景诗的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 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 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 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倒装结构,这些都是 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 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0/12/2024
五、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 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 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 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 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 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 的欣赏。
写景诗之 鉴赏方法
10/12/2024
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1)空间角度(顺序)
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等。 (2)时间角度 (顺序) (3)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 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 度分析写景特色。 (4)感觉器官角度
10/12/2024
四、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 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 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 “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 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 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 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 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
古诗词中的描写技巧与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的描写技巧与表现手法古诗词中的描写技巧与表现手法描写技巧1、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
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或者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
反衬,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
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衬托,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如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以声衬静,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
2、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元代王冕《白梅》的前两句:“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用“混芳尘”的桃李反衬“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衬托出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问】《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主要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技巧,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
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无尽的情味。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问】陆游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指对于一个描写 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其假设之景、想象之景。 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虚与实是相对的: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 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就 描写对象而言,情(理)为虚,景(形)为实;就作用与方法而言,间接描写 和省略之笔为虚,直接描写和详写为实。 诗歌创作中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 相得益彰,即“虚实相生”。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三句描 写眼前所见,是实写;末句以银河来比拟庐山瀑布,是想象,为虚写。 正是这虚笔中的一个“落”字,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再如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 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一、二句叙写画眉鸟在山林中叫声婉转 动听,自由自在,十分快乐,是实写;三、四句说:现在才知道锁在金 笼中的画眉鸟,它的鸣声远远比不上在树林里自由自在啊!这是议,显然 是“虚”。
拓展阅读:
丹阳送韦参军 唐·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中吕]普天乐 西山夕照 元· 徐再思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顷波 光天 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浑老树,背影昏鸦。
[注释]水晶宫:传说为龙王的宫殿。此句写诗人见晚霞映在水中而引 起的联想。 转浑老树:夕阳的余辉在老树间移动。 背影昏鸦:老鸦 背带着日影。王昌龄《长信秋词》:“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 来。”
主和派(或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
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 苦”?
“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闲愁最苦”指这种 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
阅读陆游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书 愤 宋· 游 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拓展阅读 乞 食 晋·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竞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极以相贻。
[注释]觞:古代称酒杯。 情欣:心情欢悦。 漂母惠:《史记· 淮 阴侯列传》载: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给韩信饭吃。 韩信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后韩信为楚王,召当年赐食漂母,赏金 以谢。 衔戢(ji):衔,衔于口;戢,戢菜,又叫鱼腥草。衔戢即感戴 不忘,藏在心里。 冥报:死后冥冥中相报答。
[中吕]满庭芳 看岳王传 周德清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 长是洒西湖。 注:杀:同“煞",表示程度重。 曲牌 名。 1.[中吕]是宫调 名,“满庭芳"是 2.下列对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C )。 A.“披文握武”三句,意思是岳飞有文有武,对宋室有大功,足以青 史留名。 B.“功成”二句说岳飞功劳虽然显著,却遭奸佞嫉恨,终被害死。 C.“闪杀人"两句中,“士夫”指百姓,“丘陵”指要塞,“南渡銮舆” 指入侵的金兵。 D.“钱塘路”三句,意指岳王墓所在的西湖风雨不断,苍天为其冤死 而悲愤。 3.表达方式上,这首元曲前半是 记叙 为主,后半是 抒情 为主。 4.以“钱塘路”三句作结,其表达作用是 渲染悲凉伤感的气氛,使全曲悲伤愁怨更加浓重深长。
2.明用与暗用。明用即是在诗歌中一看就知道, 如上例。暗用指在诗歌中,即使读者不知诗人在用 典,也能读得懂。 3.借用与新用。借用,是指两者本不相干,只 是借题发挥而已。如曹操的《短歌行》中借用《诗 经》中《子衿》、《鹿鸣》两篇中的诗句,来表达 自己对人才的渴望与欢迎。新用,是指典故的翻新。 也就是宋人所谓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如李 商隐《蝉》中“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前句 用《战国策· 齐策三》中桃偶与土偶的对话,说明桃 梗制成的桃偶遇大水后漂荡无根,还不如土偶遇水 后虽然化掉了,但毕竟留在了故乡。诗人用此典来 感慨自己漂泊无趣的宦游生活。
锦 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锦瑟:美丽的瑟。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相传本为五十弦, 后改为二十五弦。 庄生:庄周,战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据说他曾 梦见自己成为蝴蝶,醒来后不知是怎么回事。望帝:据传为古蜀国君主, 名杜宇,国亡身死,魂魄化为杜鹃鸟,春时日夜悲啼,口中啼血。 春 心:伤春之心。 珠有泪:传说南海上有鲛人(即美人鱼),泪化为珠。 又成语“沧海遗珠”,喻埋没人才。 蓝田:山名,今陕西蓝田县东南, 古代著名的蓝田玉产地。 可待:岂待。 惘然:怅惘,惆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 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 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 "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 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 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 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 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 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 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了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 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摸 鱼 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 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 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 幸。 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 此事比作“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 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B )。 A.设问 借代 B.设问 比拟 C.夸张 比拟 D.夸张 借代 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死于非命,所以词中 “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
——描写方法举例
渲
染
渲染,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水墨或颜料烘染物象的外部轮廓,使 物象更加鲜明突出,移用到文学创作中,是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对环境、景 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 效果。渲染与烘托常常并提,在使用时,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从 侧面用笔。 如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出现了三次,反复 强调,起到渲染、强化气氛与贯穿全诗的作用。《将进酒》中,以“君不见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为 发端,渲染一泻千里、不可阻遏的壮阔气势,具有震古铄今的巨大力量。既将 整个人生纳入一“朝”一“暮”之间,以突出流光之速;又将空间与时间联在 一起,以突出人生的去而不归,从而为下文的“尽欢”做了有力的铺垫。杜甫 《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 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 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用色彩渲染诗人愉悦的心情。白居易《忆江南》 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就是通过红日普照、百花盛开、 春江水绿来渲染江南的美景。
乙、自 嘲 宋· 游 陆 少年读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1)陆游,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字务观 ,号 放翁 。 诸葛亮出师北伐所写《出师表》 的典故,其意 (2)甲诗尾联运用了 为 诗人认为千百年来还没有人可以与诸葛亮相匹敌的。 。 (3)乙诗尾联下句中的“愚公”是( )。 D A.以愚公比朝中坚持妥协之人。 B.以愚公比入侵之金人。 C.以愚公比力主抗金之友。 D.以愚公比自己尚存轩昂之气。 (4)从“愤”到“嘲",甲乙两诗主旨是否相似?写法是否相同?试就其一方面作 具体说明。 甲、乙两诗的基调是相同的:始终如一的收复失地、抗击金兵的气概; 用典的表现手法也相似。
阅读下面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唐· 炯 杨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西京:长安。 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百夫长: 泛指低级军官。 (1)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 实写 的写法,先 交代了 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中间两联采用 虚写 的写法,描 写 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 ;尾联采用 实写 的写法,表达 了 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 。全诗富有 浪漫 主意色彩。 (2)“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借代 (3)尾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了什么思想?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尚武好战的民族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