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自 嘲 宋· 游 陆 少年读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1)陆游,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字务观 ,号 放翁 。 诸葛亮出师北伐所写《出师表》 的典故,其意 (2)甲诗尾联运用了 为 诗人认为千百年来还没有人可以与诸葛亮相匹敌的。 。 (3)乙诗尾联下句中的“愚公”是( )。 D A.以愚公比朝中坚持妥协之人。 B.以愚公比入侵之金人。 C.以愚公比力主抗金之友。 D.以愚公比自己尚存轩昂之气。 (4)从“愤”到“嘲",甲乙两诗主旨是否相似?写法是否相同?试就其一方面作 具体说明。 甲、乙两诗的基调是相同的:始终如一的收复失地、抗击金兵的气概; 用典的表现手法也相似。

阅读卢纶《塞下曲》二首,完成下面题目。


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乙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甲乙两诗从内容上讲都属于 边塞 诗。 (2)两首诗都通过精炼的字词来渲染、营造特定的环境气氛,请说一说 甲、乙两诗分别通过哪些字词,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气氛? 山林昏暗 甲:字、词 暗、惊,环境气氛: 乙:字、词黑、满 ,环境气氛: 风雪漫天 (3)两首诗突出了将士的战斗精神,请分别概括。 甲诗表现了将士英勇神武、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战斗风貌 ; 乙诗表现了将士顶风冒雪、不怕艰苦、英勇战斗的精神。

拓展阅读:
丹阳送韦参军 唐·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中吕]普天乐 西山夕照 元· 徐再思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顷波 光天 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浑老树,背影昏鸦。

[注释]水晶宫:传说为龙王的宫殿。此句写诗人见晚霞映在水中而引 起的联想。 转浑老树:夕阳的余辉在老树间移动。 背影昏鸦:老鸦 背带着日影。王昌龄《长信秋词》:“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 来。”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指对于一个描写 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其假设之景、想象之景。 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虚与实是相对的: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 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就 描写对象而言,情(理)为虚,景(形)为实;就作用与方法而言,间接描写 和省略之笔为虚,直接描写和详写为实。 诗歌创作中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 相得益彰,即“虚实相生”。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三句描 写眼前所见,是实写;末句以银河来比拟庐山瀑布,是想象,为虚写。 正是这虚笔中的一个“落”字,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再如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 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一、二句叙写画眉鸟在山林中叫声婉转 动听,自由自在,十分快乐,是实写;三、四句说:现在才知道锁在金 笼中的画眉鸟,它的鸣声远远比不上在树林里自由自在啊!这是议,显然 是“虚”。

阅读下面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唐· 炯 杨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西京:长安。 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百夫长: 泛指低级军官。 (1)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 实写 的写法,先 交代了 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中间两联采用 虚写 的写法,描 写 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 ;尾联采用 实写 的写法,表达 了 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 。全诗富有 浪漫 主意色彩。 (2)“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借代 (3)尾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了什么思想?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尚武好战的民族心态。





主和派(或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
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 苦”?
“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闲愁最苦”指这种 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

阅读陆游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书 愤 宋· 游 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锦 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锦瑟:美丽的瑟。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相传本为五十弦, 后改为二十五弦。 庄生:庄周,战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据说他曾 梦见自己成为蝴蝶,醒来后不知是怎么回事。望帝:据传为古蜀国君主, 名杜宇,国亡身死,魂魄化为杜鹃鸟,春时日夜悲啼,口中啼血。 春 心:伤春之心。 珠有泪:传说南海上有鲛人(即美人鱼),泪化为珠。 又成语“沧海遗珠”,喻埋没人才。 蓝田:山名,今陕西蓝田县东南, 古代著名的蓝田玉产地。 可待:岂待。 惘然:怅惘,惆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摸 鱼 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 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 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 幸。 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 此事比作“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 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B )。 A.设问 借代 B.设问 比拟 C.夸张 比拟 D.夸张 借代 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死于非命,所以词中 “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中吕]满庭芳 看岳王传 周德清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 长是洒西湖。 注:杀:同“煞",表示程度重。 曲牌 名。 1.[中吕]是宫调 名,“满庭芳"是 2.下列对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C )。 A.“披文握武”三句,意思是岳飞有文有武,对宋室有大功,足以青 史留名。 B.“功成”二句说岳飞功劳虽然显著,却遭奸佞嫉恨,终被害死。 C.“闪杀人"两句中,“士夫”指百姓,“丘陵”指要塞,“南渡銮舆” 指入侵的金兵。 D.“钱塘路”三句,意指岳王墓所在的西湖风雨不断,苍天为其冤死 而悲愤。 3.表达方式上,这首元曲前半是 记叙 为主,后半是 抒情 为主。 4.以“钱塘路”三句作结,其表达作用是 渲染悲凉伤感的气氛,使全曲悲伤愁怨更加浓重深长。



来自百度文库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诗歌中的典故,可分为事典 和语典两类。事典所引的古代故事,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 说故事、小说故事和诗文掌故等;语典是指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有 意无意地袭用和化用前代或他人诗歌中的成语名句。到了宋代以后,诗 人运用语典成了更经常、更自觉的一种写诗方法。下面主要谈谈事典的 几种形式。 1.正用与反用。所谓正用,即正面应用原典的意义;所谓反用,是 就原典反其意而用之。如遭贬的贾谊,怀才不遇,李商隐在《安定城楼》 叹日“贾生年少虚垂涕”,是正用。贾谊曾上书文帝而未纳,作者应博 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而李 商隐在《贾生》中写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是 反其意而用之。被贬贾谊,后汉文帝召回长安,在未央宫前的宣室接见 他,问他长生鬼神之事。贾谊一一陈说,让文帝入迷,不断向贾谊坐席 靠拢,过后叹日:“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显然, 李商隐借用此典故,意在感伤自己的怀才不遇——只把他作为诗人看待, 而忽略了他的政治抱负。
古诗鉴赏表现手法
——描写方法举例




渲染,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水墨或颜料烘染物象的外部轮廓,使 物象更加鲜明突出,移用到文学创作中,是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对环境、景 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 效果。渲染与烘托常常并提,在使用时,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从 侧面用笔。 如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出现了三次,反复 强调,起到渲染、强化气氛与贯穿全诗的作用。《将进酒》中,以“君不见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为 发端,渲染一泻千里、不可阻遏的壮阔气势,具有震古铄今的巨大力量。既将 整个人生纳入一“朝”一“暮”之间,以突出流光之速;又将空间与时间联在 一起,以突出人生的去而不归,从而为下文的“尽欢”做了有力的铺垫。杜甫 《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 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 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用色彩渲染诗人愉悦的心情。白居易《忆江南》 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就是通过红日普照、百花盛开、 春江水绿来渲染江南的美景。


拓展阅读 乞 食 晋·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竞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极以相贻。

[注释]觞:古代称酒杯。 情欣:心情欢悦。 漂母惠:《史记· 淮 阴侯列传》载: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给韩信饭吃。 韩信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后韩信为楚王,召当年赐食漂母,赏金 以谢。 衔戢(ji):衔,衔于口;戢,戢菜,又叫鱼腥草。衔戢即感戴 不忘,藏在心里。 冥报:死后冥冥中相报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 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 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 "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 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 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 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 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 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 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了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 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2.明用与暗用。明用即是在诗歌中一看就知道, 如上例。暗用指在诗歌中,即使读者不知诗人在用 典,也能读得懂。 3.借用与新用。借用,是指两者本不相干,只 是借题发挥而已。如曹操的《短歌行》中借用《诗 经》中《子衿》、《鹿鸣》两篇中的诗句,来表达 自己对人才的渴望与欢迎。新用,是指典故的翻新。 也就是宋人所谓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如李 商隐《蝉》中“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前句 用《战国策· 齐策三》中桃偶与土偶的对话,说明桃 梗制成的桃偶遇大水后漂荡无根,还不如土偶遇水 后虽然化掉了,但毕竟留在了故乡。诗人用此典来 感慨自己漂泊无趣的宦游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