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讲)

合集下载

淮阴侯列传 课后习题 答案与解析

淮阴侯列传 课后习题 答案与解析

淮阴侯列传答案与解析1.解析A“罢”同“疲”;B“倍”同“背”;D“萆”同“蔽”。

答案 C2.解析B.望:怨恨。

答案 B3.解析A项均为副词,反而,竟然。

B项,动词,带领/目的连词,来;C项,代词,代韩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介词,对/介词,“为……所”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

答案 A4.解析A指“仔细考虑”;C指“妇女,小子”;D指“英雄豪杰”。

答案 B5.解析B为使动用法,ACD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B6.解析B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亭长妻”;C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广武君”;D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人言”。

答案 A7.解析“实属不该”有误。

答案 D8.解析A项应为名词作动词,烧火煮饭。

答案 A9.解析副词,均作“才”讲。

B.指示代词,那/副词,还是。

C.代词,指韩信、张耳等人/代词,这。

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答案 A10.解析A.李左车当时并未预见韩信会背水而战。

B.“二千精兵偷袭”既非汉军擂鼓壮行,也非韩信亲领。

C.曲解原文,没有领会“兵法不曰”的反诘语气。

答案 D11.答案(1)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探子了解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回来向他报告,韩信非常高兴,方才引兵进入井陉狭道。

(2)驻扎在水边的军队打开营门让韩信等人进来,而后汉军又与赵军激战一番。

(3)韩信下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

(4)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有留心罢了。

兵法上不是说“把士兵置之死地,就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拼死战斗,死中求生而获胜”吗?况且我没有得到素有训练的将士,这就是所说“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非把将士们置于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下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12.解析B.“所”表示大约的数目。

答案 B13.解析A组中的两个“以”分别为介词“因为”和介词“用、凭借”;B 组中的两个“为”分别为介词“替、给”和动词“做、对待”;C组中的两个“所以”都表示“用来……的”;D组中的两个“于”分别为介词“在”和介词“对于”。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优秀教案全册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优秀教案全册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优秀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经典驿站本单元旨在通过阅读经典文章,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诵读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声韵格律,提高语文素养。

第1课《论语》(八则)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过程包括经典回放、简介《论语》、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练读等环节。

第2课《大学》(二则)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的语音、词汇、修辞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包括经典回放、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练读等环节。

以上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经典文章,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本文是一篇课程教学安排,主要介绍了《中庸》和《列子•汤问》两篇经典文章的诵读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诵读技巧和理解文章内容,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交流、指名读等。

同时,还提供了课外延伸的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练诵读,并在校内外与老师、同学交流分享心得。

第5课《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24—28页原文和文意。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诵读,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淮阴侯列传原文翻译

淮阴侯列传原文翻译

淮阴侯列传原⽂翻译淮阴侯列传原⽂翻译 淮阴侯列传讲述了⼀个什么故事呢?下⾯⼩编为⼤家准备了淮阴侯列传原⽂翻译,⼤家⼀起来阅读吧! 淮阴侯列传 作者: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 【说明】本传记载了韩信⼀⽣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功⾼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注⼊了作者⽆限同情和感慨。

刘邦的⼀篇宏论,使韩信崭露头⾓,显⽰了他的雄才⼤略,⾼瞻远瞩的胸襟。

井 他登坛拜将后与刘邦陉⼀战正⾯表现了卓绝⽽奇特的军事才能。

他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持⼀⾯红旗,说:“赵见我⾛,必空壁逐我,若疾⼊赵壁,拔赵旗,⽴汉⾚帜。

”并传令今⽇破赵会餐。

仗还没打就预料必胜。

他不仅具体布置骑兵的⾏动计划,连敌军“空壁逐我”也肯定⽆疑,难怪将⼠们都不相信。

接着他⼜派出万⼈的先锋队,“出,背⽔阵”。

显然万⼈的先锋队伍,背⽔布阵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笑”。

随后竖起⼤将的旗帜和仪仗,⼤吹⼤擂地开出井陉⼝。

然⽽两军相接,赵军果然倾巢出动功击韩信的军队,韩信诈败,抛旗弃⿎,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赵军营垒,换上汉军⾚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壁皆汉⾚帜,⽽⼤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上,禽赵王歇。

”诚如韩信所说:“其势⾮置之死地,使⼈⼈⾃为战;今予之⽣地,皆⾛,宁尚可得⽽⽤之乎!”这正是韩信知⼰知彼,据实灵活地运⽤战策的结果,⾜见其胸中韬略之⼀斑了。

潍⽔之战,着墨虽少,却表现了韩信的智慧。

龙且不听进谏,倨傲⽽⼜刚愎⾃⽤,进兵与韩信夹潍⽔布阵,韩信“壅⽔上流,引军半⾄,击龙且,佯不胜,还⾛。

”等到龙且率军渡⽔,追韩信时,“信使⼈决壅囊,⽔⼤⾄。

”使得龙且军⼤半淹死⽔中,激烈的战⽃中杀死龙且。

韩信总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作战部署,让敌⽅作出错误的判断,以智取胜。

本⽂细节描写⾮常精彩。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细节,不仅画活了屠中少年的个性特征,⽽且也很好地描写出韩信的⼼理特征。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淮阴侯列传》[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3、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一、介绍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文言现象梳理(一)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亭长妻患之3、晨炊蓐食4、辟左右与之步于庭5、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7、出,背水陈8、东乡坐,西乡对9、兵法右倍山陵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1、人言公之畔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又不能治生商贾信与张耳以兵数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三、研读文本1----3节:早年屈辱1、难句疏解。

(1)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6 淮阴侯列传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6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列传题韩信庙[宋]钱若水筑坛拜处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已深。

隆准若知同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

【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歌的容量很大,区区二十八个字,简直涵盖了一部《淮阴侯列传》。

开头两句说,汉王刘邦虽然筑拜将坛,拜韩信为大将,对他极度重用,但是,韩信已经遭到深深的疑忌。

三、四两句说:若知道刘邦和勾践一样,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狠心屠戮功臣,韩信(将军)应该像范蠡那样早早地离开。

隆准,高鼻子,指刘邦;鸟喙,指勾践(越王长颈鸟喙);五湖心,指急流勇退之心。

诗中通过用典、述史、刻画、议论等多种手段,把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讲得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我们可以从中悟解咏史诗的作法。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爨.(cuàn) 喋.血(dié) 馈.粮(kuì) 辎.重(zī) 裨.将(pí) 晨炊蓐.食(rù) 拊.循(fǔ) 绐.(dài)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晨炊蓐食(“蓐”同“褥”)(2)出我袴下(“袴”同“胯”,两腿间)(3)蒲伏(“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4)亦已罢极(“罢”同“疲”)(5)人言公之畔(“畔”同“叛”)(6)上怒曰:“亨之。

”(“亨”同“烹”)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食⎩⎪⎪⎨⎪⎪⎧常从人寄食.饮(名词,读shí,可吃之物)大丈夫不能自食.(动词,读sì,自食,指自己养活自己)今日破赵会食.(动词,读shí,会食,集合用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动词,吃)平生衣取蔽寒,食.取裹腹(名词,食物)月盈则食.(动词,同“蚀”,亏缺) (2)厌⎩⎨⎧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动词,讨厌)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动词,吃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形容词,满足) (3)差⎩⎨⎧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名词,参差)终如其言,一无差.错(名词,差错,错误)何必更以多寡为差.(名词,差别)差.强人意(副词,略微)。

古代汉语II-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II-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II》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0912A课程类型:口通识教育必修课口通识教育选修课口专业必修课口专业选修课□ V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古代汉语I、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一、教学目标古代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古代文学等课程的工具课。

古代汉语n主要学习古代语法、音韵、注解翻译等内容,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以便阅读古代文献,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同时,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为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部分,其中常用词主要由学生自学,教师负责学习指导,文选和通论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学。

文选着重讲解先秦诸子、《史记》以及唐宋时期的古文等古汉语文献中的经典作品,通论部分讲解古代汉语语法、音韵等内容。

古代汉语教学坚持文选、通论、常用词相结合的方式,三者互相穿插,对于通论部分的难点尤其要坚持结合具体文选或例句进行讲解。

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教学等多样化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必须完成自学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

学习古代汉语课程未学习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提供工具和手段,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培养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文选:《墨子•非攻》《老子》《庄子》《吕氏春秋》通论:连词,介词语气词,词头,词尾重点和难点:本单元文选讲授先秦诸子,《墨子•非攻》等精讲,其他篇目学生自学;通论部分主要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的知识和理论,连词、介词是重点,词头和词尾是难点。

考核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阅读文选,了解先秦诸子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等知识,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和介词,理解古代汉语常见语气词表达的语气,理解古代汉语词头和词尾的构词作用。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
【译】自己夸耀功劳,施展自己的聪明,独断专行而不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可以用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结果五年就亡掉了自己的国家,最后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这实在是太错了啊。竟然说“这是上天要我死,不是用兵的罪过”,难道不荒谬吗!
六、《刺客列传》
19、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17、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译】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项籍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进军,现在无一人返回,纵使江东父老怜爱我,让我为王我有何面目去见他们?
18、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33、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译】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夸耀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对汉家建立的功勋可以和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一样,享受后人对他的祭祀。他不致力于这样做,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被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
【译】李广当时知道这种状况,坚持向大将军请辞。大将军不允许,命令长史写了道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赶快到右将军的军部报到,按照文书说的办。”
三、《孔子世家》
9、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译】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不能前行,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没有人能起身。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六 第19课 淮阴侯列传 Word版含答案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六 第19课 淮阴侯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19课淮阴侯列传——神鬼莫测的战神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2.思维:认识韩信的形象特点和悲剧人生。

3.审美:赏析叙事艺术。

学法点拨《淮阴侯列传》是太史公写得极为成功的人物传记,几乎每一位读者都为韩信的悲惨遭遇所打动。

课文截取了韩信一生中三个典型的片段:贫贱的早年、大显身手的青壮年、悲惨的人生结局。

学习本文,最主要的是能从韩信的人生轨迹中尤其是悲惨的人生结局中读出点什么、悟出点什么,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对历史人物及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在叙事中细节很有表现力,且蕴含深沉、丰富的情感。

读此文千万不可忽略这一表达特点。

诗美晨读题韩信庙[明]骆用卿逐鹿中原汉力微,登坛频蹙楚军威①。

足当蹑后犹分土,心已猜时尚解衣②。

毕竟封侯符蒯彻,几曾握手到陈豨③?英雄漫洒荒山泪,秋草长陵久落晖④![注]①逐鹿:争夺政权。

汉力微:汉王刘邦势力薄弱。

频:屡次,连续多次。

蹙(cù) :减缩。

这两句说,韩信登坛拜将后,多次打败项羽,改变了楚强汉弱的局势。

②足当蹑:足被踩。

当:受。

分土:分封土地。

解衣: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韩信穿。

楚汉相争时,项羽曾派人劝说韩信反汉助楚,韩信回答:“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夫人深信我,我倍(背叛)之恐不祥,虽死不易。

”这两句诗说,刘邦在不满韩信、猜疑韩信时,表面上还关心韩信、重用韩信,封韩信为王。

沈德潜评这两句诗说:“极写汉高诡诈,而淮阴之冤自在言下遇之。

”③这两句说,韩信没有听蒯彻的话,也未必与陈豨密谋反叛。

骆用卿对《史记》的记载表示怀疑,所以诗中说“几曾”。

④漫洒:别洒。

长陵:刘邦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两句是安慰韩信的英魂不必伤心,刘邦也不免一死,其陵墓一片凄凉。

[赏析]明代李梦阳认为这首诗是“淮阴庙绝唱也”。

诗首联概括韩信的作用,颔联说明韩信早已被刘邦猜忌,颈联为韩信造反辩护,尾联借景抒发了对韩信的安慰之情。

高中语文《淮阴侯列传》教案讲义

高中语文《淮阴侯列传》教案讲义
突出“辱”
(幻灯片)材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挟持:胸襟,气度
——苏轼《留侯论》
5、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抓住关键词,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3)重点实词:
师:点名学生作解答,其他学生进行更正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贫:缺吃少穿;
穷:不得志、不显贵。两者不同。
行:品行
推择:推选
(2)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常:通“尝”,曾经
患:以之为患,可译为“嫌恶”
晨炊蓐食:“晨”“蓐”名作状。蓐通“褥”。
高中语文《淮阴侯列传》教案讲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中学科:语文
2、课时:三
3、学生提前准备:
①诵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自主梳理文意,记录疑难字词句。
②概括选段各小节的内容。
③搜集与韩信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2、了解淮阴侯其人其事其命运。
2、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也派生出了成语:
生(交流答案):多多益善;背水一战;人自为战
3、关于韩信你还了解哪些成语:
生(交流答案):妇人之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逐鹿中原;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4、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
生:思考;讨论(交流)
交流答案:韩信早年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苦,且饱受屈辱。
生:讨论(交流)

12春《古代汉语(三)》

12春《古代汉语(三)》

考生答题情况--------------------------------------------------------------------------------作业名称:12春《古代汉语(三)》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起止时间:2012-5-10 15:22:49 至2012-5-10 15:53:07学员姓名:zbliuchen 学员成绩:100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详细信息: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是下列哪位将军的伟大事迹()。

A、项羽B、韩信C、李陵D、李广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4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下列句子中的“拔”,当“向在上者提出意见”的是()。

A、善建者不拔B、建一官而三物成C、何不建白太后D、信建大将之旗鼓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4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易》之嗛嗛”中的“嗛”,正确的通假字应该是()。

A、嫌B、谦C、嗛D、歉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4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苟以哗众取宠”句中“哗”的意思是。

A、喧闹B、喧哗C、浮夸D、哗众取宠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4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句中“朝”的用法是()。

A、动词使动用法B、名词使动用法C、名词意动用法D、名词用如动词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4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清代时,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

A、秀才B、举人C、进士D、童生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4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下列句中的“休”,当副词“别,不要”讲的是()。

淮阴侯列传内容讲解

淮阴侯列传内容讲解

•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 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 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 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 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 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 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 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 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 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 们。”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淮阴侯列传内容讲解
朗读并理解第2段
解释加线词:
• 诸母漂 • 有一母见信饥,饭

• 竟漂数十日 • 吾哀王孙而进食
• 漂洗丝绵 • 给饭……吃 • 一直,最终 • 可怜
淮阴侯列传内容讲解
翻译第2段
•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 洗丝绵,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 就拿出饭给韩信吃,直到数十天漂洗 完毕以后才罢。韩信很高兴,对那位 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 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 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 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
淮阴侯列传内容讲解
翻译第3段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
“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内心里
胆小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
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
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
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匍匐着
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
胆小。
淮阴侯列传内容讲解
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
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
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
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

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

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

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篇一」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魏王摇头笑笑:“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赢说:“能。

”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更羸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而落。

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於下弓解释说:“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的,并非我的技术高明!”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隐伤?”更羸回答:“它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又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启发】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篇二」东郭先生与狼明朝有这样一个寓言:东郭先生赶着一头驴去中山地区谋求官职,路上遇见一只被打伤、正受到追赶的狼。

狼伸着头,摆动着尾巴,苦苦哀求说:“先生是愿意救助世间万物的,请让我躲在您装书的布袋里,使垂危的生命暂且得到延续吧(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东郭先生看着狼可怜的样子,就答应了它的请求,使它躲过了猎人的追捕。

谁知危险过去后,狼马上显出了原来的本相。

它挥舞着爪子,扑向东郭先生,要吃掉他!正在这时,来了一个老农。

东郭先生和狼向老农诉说了经过,请老农裁判。

老农想了一计,就用计引诱恶狼重新进入布袋,帮助东郭先生杀死了这只恶狼。

由这寓言引出了一个词叫“中山狼”,往往用它比喻那种忘恩负义、得势就猖狂的坏人。

成语“苟延残喘”也是由这寓言来的。

“苟”,是苟且、暂且的意思;“延”是延续;“残喘”是临死前的喘息。

一般用它表示暂且勉强地活下去。

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篇三」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淮阴侯列传》教案

《淮阴侯列传》教案

《淮阴侯列传》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淮阴侯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重要篇章,主要讲述了汉朝开国功臣韩信的一生。

本章将引导学生了解韩信的生平事迹,探讨其人格特点和历史地位。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淮阴侯列传》的基本内容,了解韩信的生平事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2)提高古文阅读能力,理解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修辞手法;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韩信的人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热情;(2)引导学生从韩信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第二章:韩信的生平事迹2.1 早年经历(1)介绍韩信的出生地及其家庭背景;(2)讲述韩信早年遭受的屈辱和挫折,如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故事。

2.2 投靠刘邦(1)讲述韩信投靠刘邦的原因及过程;(2)分析韩信在刘邦麾下的军事才能,如巨鹿之战、楚汉战争等。

2.3 功高震主(1)讲述韩信功高震主后的遭遇,如封侯、夺权等事件;(2)分析韩信时期的心路历程及其对待权力的态度。

2.4 英年早逝(1)讲述韩信被诬陷谋反、被捕杀的经过;(2)评价韩信的一生,探讨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韩信的人格特点3.1 勇敢果敢(1)分析韩信在军事行动中的勇敢果敢,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等;(2)引导学生从韩信身上汲取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3.2 智勇双全(1)分析韩信在战争中的智谋,如井陉之战、背水之战等;(2)引导学生学习韩信智勇双全的品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3 忠诚敬业(1)讲述韩信对刘邦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如楚汉战争中的表现;(2)引导学生培养忠诚敬业的品质,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拼搏。

3.4 谦虚低调(1)分析韩信在功成名就后的谦虚低调,如对待权力的态度;(2)引导学生学习韩信的谦虚低调,避免骄傲自满。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淮阴侯列传》[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3、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一、介绍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文言现象梳理(一)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亭长妻患之3、晨炊蓐食4、辟左右与之步于庭5、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7、出,背水陈8、东乡坐,西乡对9、兵法右倍山陵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1、人言公之畔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又不能治生商贾信与张耳以兵数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三、研读文本1----3节:早年屈辱1、难句疏解。

(1)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一:
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 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 中“一知己”和“两妇人” 分别指代什么人? 从文中找出与韩信的联系, 明确韩信的一生。
问题探究二:
韩信谋反,你觉得司马
迁的写作有没有可疑之处?
提示: 1.陈豨的身份地位与谋反时间。 2.韩信的能力。 3.吕后的定罪证据。
故知太史公记韩信与陈豨密谋此段,实乃 其曲笔所在。
对接高考:
重点掌握高考实词: 假41、间42、顾27 要求:抄在笔记本上并 背过。
作为一代名将,“韩信 虏魏、破代、平赵、下燕、 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 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 信力也。”没有韩信就没 有汉家王朝。
淮阴侯列传
—— 韩信之死
• • • • • • • • • • •
信由此日夜怨望 大王乃肯临臣 如我能将几何 如彼竖子用臣之计 吾如淮阴 何为为我禽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相国绐信曰 弟举兵,吾从此助 高帝曰:“置之。” 重点实词: 顾力不能耳 如64 然乃行营高敞地 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
整理《史记· 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多多益善 5、逐鹿中原 6、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 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 逆。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 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 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 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 出哉!”(李笠)
讨论交流:
假如韩信没有涉嫌谋反, 他能逃过这一劫吗?
明确: 1、功高盖主。 2、狂妄傲慢,未能功成身退。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杀功臣”补充: 汉代异性王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 布、燕王臧荼、继燕王卢绾、赵王张耳、长沙王吴 芮等。唯一没被诛杀的是长沙王吴芮,因其地处偏 远,国力弱小,又对中央政府言听计从,免于被戮。 刘邦晚年干脆与大臣杀白马定下白马之盟,规定只 封刘氏为王,否则天下共击之。
论赞
难句疏解
(1)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夸耀)己功, 不矜(自满)其能,则庶几(差不多)哉,于汉家 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这一类人),后世 血食(受享祭)矣。 (2)不务(致力)出此,而天下已集(安定,和 睦),乃(却)谋畔逆,夷(灭族)灭宗族,不亦 宜(应该)乎!
太史公评论
(一)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 内容? (二)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 有什么言外之意?
问题探究三:
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 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 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 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 说说你的看法。
知识补充:
• 齐人蒯通以相人说韩信……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 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 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 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 蒯生曰:“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 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 尽而猎狗亨。” •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 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 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后数日,蒯通复说曰……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 谢蒯通。
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 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毒,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易中天——
韩信,一代名将,旷 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 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 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 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 忠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贰,却在最不可能 反叛时涉嫌谋反。
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 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 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 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 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 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 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 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明确: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 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 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 (“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 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 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 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 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 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 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
知识回顾
一、重点句子翻译 1.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 下。”
2.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 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3.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知识回顾
二、重点实词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众辱之曰 亭长妻患之 大丈夫不能自食 又不能治生商贾 信与张耳以兵万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重点字词
难句疏解 (1)阴(暗中)使人至豨所,曰:“弟(只管)举 兵,吾从此助公。” (2)相国绐(欺骗)信曰:“虽(即使)疾(生病), 强(强打精神 )入贺。” (3)秦之纲绝维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山东 (崤山以东六国诸侯)大扰,异姓并(一同)起,英俊 乌集(像乌鸦一样聚集)。秦失其鹿(帝位),天下共 逐之,于是高材疾足(才能出众,行动敏捷)者先得 焉(之)。 (4)且天下锐精(磨快武器)持锋(手持利刃)欲为 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只是)力不及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