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教案
《环境化学》教案
《环境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化学一、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环境成分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下降,扰乱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条件。
具体来说,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动植物造成的污染,其危害程度达到一定程度,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受到不适当的干扰和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任意开发和滥用,以及固体废物、噪声、振动、,气味和放射性。
环境污染是由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造成的,其中化学物质约占80%-90%。
2、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1) 20世纪60年代,人们只把环境问题视为污染问题。
他们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城市、工业和农业发展带来的空气、水质、土壤、固体废物和噪音污染。
对土地荒漠化、热带森林破坏和某些野生动物物种的频繁灭绝没有给予战略关注。
当时,中国以污染控制为中心的环境管理对改善城市和人民生活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明显的不足是没有将环境问题与自然生态联系起来,低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复杂性;环境污染不是与社会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找到根源的。
(2)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在这次会议中指出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水、气、土壤等的污染已达到危险程度,而且也表现在对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
(4)20世纪90年代,巩固和发展了这种指导思想,形成当代主导的环境意识。
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二、环境化学在近现代工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过程中,“化学”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业为现代化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进入地球的各个圈层后,大大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生物的繁衍和生态的平衡。
在解决复杂综合的环境问题中,环境化学在掌握污染源、消除和控制污染、确定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环境化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环境化学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教学内容:1.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2. 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3. 环境化学实验方法4. 环境污染及治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环境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化学的认识。
二、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1. 教师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如环境、污染物、环境化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三、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1. 教师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如质量守恒定律、反应速率与平衡等。
2.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环境化学原理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四、环境化学实验方法1. 教师介绍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环境化学实验操作,如水质检测、大气污染检测等。
第二课时一、环境污染及治理1. 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
2. 学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如物理治理、化学治理等。
二、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如雾霾、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 学生分组进行案例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环境保护的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等。
3. 案例分析: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出建议的合理性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2. 实验环节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案例分析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素养。
环境化学教案
环境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环境化学的教学,帮助学生:1. 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常见的环境污染物;3. 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掌握环境化学分析方法,并能够应用于环境监测与治理;5.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2)环境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环境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环境化学概述(1)引入环境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介绍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污染物分类(1)介绍环境污染的成因,如工业活动、能源消耗、交通运输等。
(2)介绍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如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
3.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1)介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物。
(2)讲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介绍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环境化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4. 水体污染与环境化学(1)介绍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物。
(2)讲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介绍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和环境化学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5. 土壤污染与环境化学(1)介绍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物。
(2)讲解土壤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介绍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和环境化学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6. 环境化学分析方法(1)介绍环境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介绍常用的环境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
(3)示范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7.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1)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 形成性评价:(1)课堂讨论和提问;(2)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3)作业和练习。
环境化学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2)掌握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及其来源;(3)熟悉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与设备;(4)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3)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环境问题;(2)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及其来源;(3)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与设备。
2. 教学难点:(1)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三、教学用具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器材:水质、土壤、空气等样品采集工具;3. 环境监测设备:pH计、电导率仪、浊度仪等;4. 实验记录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提问:什么是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2. 课堂讲授(1)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及其来源;(3)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与设备。
3. 实验教学(1)水质、土壤、空气等样品采集;(2)利用环境监测设备进行样品检测;(3)分析实验数据,了解环境污染物含量。
4. 案例分析(1)选取环境污染典型案例,分析污染物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环境化学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初中环境化学教案
初中环境化学教案
【教学内容】环境化学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认识环境污染的影响和防治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
1.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
2.环境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教学难点】
1.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
2.掌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环境化学?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环境化学?并引导学生探讨环境化学的重要性。
二、讲解
1.环境化学的概念:环境化学是研究在环境中物质的来源、转化、迁移、残留和去除等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三、实例分析
老师举例介绍一些环境污染事件,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讨论如何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四、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写一篇短文,谈谈你们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行动。
【教学反馈】
当堂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互动情况,进行当堂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在社区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注】
环境化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发散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环境化学的知识。
中职教育环境化学教案
中职教育环境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化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3. 了解我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政策。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化学的概念和重要性2. 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3.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4. 我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政策5. 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讨论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环境化学》、《环境污染与防治》等。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讲解。
3.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环境化学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通过PPT或教材,详细讲解各种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分析环境污染案例: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
4. 讲解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介绍各种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以及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5. 讨论我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政策: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6. 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研究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环境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环境污染案例分析的能力和对防治措施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反馈:收集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行动的建议,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的认同。
环境化学教案范文
环境化学教案范文教案主题:环境化学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化学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领域;2.掌握环境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3.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环境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教学难点:1.环境化学的应用领域和对环境保护的作用;2.环境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上课前教师准备好投影仪和相关教学资源,进入课堂后,打开投影仪,展示环境污染图片,唤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2.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环境问题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化学研究?二、讲解环境化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0分钟)1.使用教学PPT,向学生介绍环境化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分类。
三、介绍环境化学的应用领域(20分钟)1.使用教学PPT,向学生介绍环境化学在水质、大气、土壤和噪声污染等方面的应用;2.讲解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四、分析环境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30分钟)1.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环境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2.讲解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点和应用范围;3.展示相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五、讨论环境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化学研究中的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如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环境生物传感器等;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六、总结(5分钟)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强调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出环境污染图片,从而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且通过讲解环境化学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领域,使学生对环境化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后,分析了环境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职教育环境化学教案
中职教育环境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3. 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及环境保护政策。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1 环境化学的定义1.2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2. 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2.1 空气污染2.1.1 工业排放2.1.2 机动车尾气2.1.3 焚烧垃圾2.2 水污染2.2.1 工业废水排放2.2.2 农业面源污染2.2.3 生活污水排放2.3 土壤污染2.3.1 工业废弃物堆放2.3.2 农药、化肥过量使用2.3.3 城市垃圾填埋2.4 噪声污染2.4.1 工业噪声2.4.2 交通噪声2.4.3 社会生活噪声2.5 防治措施2.5.1 环保法律法规2.5.2 环保技术和设备2.5.3 公众环保意识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污染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污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污染危害和防治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保护政策、个人环保行为等议题。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化学基础知识及案例分析。
2. 课件:环境污染图片、数据和环保政策。
3. 视频资料:环境污染和防治实例。
4. 网络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网站和新闻。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
2. 期中考试:环境化学基础知识测试。
4. 综合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知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6.1 第1-4课时:环境化学概念及研究对象6.2 第5-8课时:空气污染及其防治6.3 第9-12课时:水污染及其防治6.4 第13-16课时:土壤污染及其防治6.5 第17-20课时:噪声污染及其防治6.6 第21-24课时: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6.7 第25-28课时:环保技术和设备6.8 第29-32课时:环保实践活动与个人责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7.1 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大学环境化学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4.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2. 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环境化学的背景和意义;2. 提问:什么是环境化学?它研究什么?二、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1. 教师讲解环境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3. 教师举例说明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三、基本原理和方法1. 教师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环境容量等;2. 学生阅读教材,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3. 教师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方法,如采样、分析、监测等;4.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环境化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环境问题案例,如雾霾、水污染等;2. 学生分析案例,找出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环境化学的重要性;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和心得体会。
六、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现状;3.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短文。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中职教育环境化学教案
中职教育环境化学教案第一章:环境化学导论1.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1.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难点: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污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环境化学原理1.5 教学内容环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环境化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第二章: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2.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污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影响小组讨论法: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5 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三章:大气污染与控制3.1 课程介绍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3.2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培养学生对大气环境保护的认识3.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难点: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大气污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大气污染的影响实验演示法:展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验操作3.5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大气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第四章:水污染与控制4.1 课程介绍了解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4.2 教学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培养学生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4.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难点:水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水污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水污染的影响实验演示法:展示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验操作4.5 教学内容水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水污染的监测和评估方法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第五章: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5.1 课程介绍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的原则和技术5.2 教学目标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的原则和技术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的意识和能力5.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危害难点: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的原则和技术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固体废物处理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实验演示法:展示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实验操作5.5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危害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的原则和技术-第六章:噪声污染与控制6.1 课程介绍了解噪声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6.2 教学目标了解噪声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培养学生对噪声环境保护的认识6.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难点: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6.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噪声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噪声污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噪声污染的影响实验演示法:展示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验操作6.5 教学内容噪声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噪声污染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噪声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第七章:土壤污染与控制7.1 课程介绍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7.2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掌握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培养学生对土壤环境保护的认识7.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壤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难点: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7.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土壤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土壤污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土壤污染的影响实验演示法:展示土壤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验操作7.5 教学内容土壤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土壤污染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土壤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第八章:环境监测与评估8.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环境评估的方法和技术8.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环境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和评估的认识8.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内容难点:环境评估的方法和技术8.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监测和评估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实验演示法:展示环境监测和评估的实验操作8.5 教学内容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内容环境监测的方法和设备环境评估的原则和方法环境监测和评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九章:环境政策与法规9.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政策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9.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政策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培养学生对环境政策和法规的认识9.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政策的定义、目的和内容难点: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9.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政策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政策和法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讨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9.5 教学内容环境政策的定义、目的和内容环境法规的类型和制定过程环境法规的实施和监管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十章: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10.1 课程介绍了解环保意识的定义、培养方法和意义掌握公民在环保中的责任和行动10.2 教学目标了解环保意识的定义、培养方法和意义掌握公民在环保中的责任和行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公民责任感10.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保意识的定义、培养方法和意义难点:公民在环保中的责任和行动10.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意识的定义、培养方法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保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公民在环保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公民如何承担环保责任10.5 教学内容环保意识的定义、培养方法和意义公民在环保第十一章: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11.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教育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11.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教育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1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教育的定义、目的和内容难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1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教育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11.5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的定义、目的和内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教师和学生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角色第十二章:环境伦理与道德责任12.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伦理的定义、原则和价值观掌握环境道德责任的概念和行为准则12.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伦理的定义、原则和价值观掌握环境道德责任的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对环境伦理和道德责任的认识1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伦理的定义、原则和价值观难点:环境道德责任的概念和行为准则1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伦理的定义、原则和价值观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伦理和道德责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境伦理和道德责任12.5 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的定义、原则和价值观环境道德责任的概念和行为准则环境伦理和道德责任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个人和组织在环境伦理和道德责任中的角色第十三章:环境经济学与成本效益分析13.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应用13.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环境经济学和成本效益分析的认识13.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经济学的定义、目的和内容难点: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应用1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经济学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经济学和成本效益分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实验演示法:展示成本效益分析的实验操作13.5 教学内容环境经济学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成本效益分析在环境决策中的应用环境经济学和成本效益分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十四章:环境管理与环境会计14.1 课程介绍了解环境管理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环境会计的原则和方法14.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管理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掌握环境会计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环境管理和环境会计的认识14.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管理的定义、目的和内容难点:环境会计的原则和方法1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管理的定义、目的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境管理和环境会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实验演示法:展示环境会计的实验操作14.5 教学内容环境管理的定义、目的和内容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环境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环境会计在环保决策中的作用第十五章: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15.1 课程介绍了解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和影响掌握全球环境治理的机制和策略15.2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和影响掌握全球环境治理的机制和策略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的认识15.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和影响难点:全球环境治理的机制和策略1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候变化的定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中,重点包括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政策与法规、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与道德责任、环境经济学与成本效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环境会计以及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等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环境化学》教案
《环境化学》教案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的化学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本课程依次讲解大气、水、岩石(土壤)各圈层的环境化学之后,对典型污染物在各圈层之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做了专门论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
使学生掌握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具备一定的处理实际环境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化学一、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1、环境污染2、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的认识历程二、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1、环境化学的概念环境化学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环境化学的任务(1)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2)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2)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3)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4)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4、环境化学的特点复杂性、综合性、精细性5、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1)环境分析化学:主要集中在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完善、开发,分析对象从无机化合物为主转变为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为主;样品仪器分析方法上集中于仪器分析的灵敏度和重线性提高上。
(2)各圈层环境化学(3)环境工程化学第二节环境污染物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1、人类社会不同功能产生的污染物(1)工业(2)农业(3)交通运输(4)生活2、化学污染物(1)元素(2)无机物(3)有机化合物和烃类(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5)含氧有机化合物(6)有机氮化合物(7)有机卤化合物(8)有机硫化合物(9)有机磷化合物二、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1、环境物理效应噪声、光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蒸发、渗透、凝聚、吸附、放射元素蜕变等。
【专业文档】环境化学教案.doc
《环境化学》教案《环境化学》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化学污染物及其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第二部分为大气污染化学,主要介绍大气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光化学反应基础,温室效应、酸沉降、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等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理,气溶胶化学,室内空气污染及健康风险,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第三部分为水污染化学,主要介绍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水中重要化学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及分布,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及水质模型;重点介绍重金属在水环境中沉淀-溶解、氧化-还原、吸附-解吸、絮凝-沉降、配合作用、生物转化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挥发、吸附、化学与生物降解等迁移转化和多介质环境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其模型。
第四部分为土壤污染化学,介绍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化学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土壤中氮磷污染及迁移转化,重点介绍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农药的迁移转化行为及生物生态效应,土壤中温室气体的形成及释放机理,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第一章绪论重点要求:1、了解环境化学的内容、作用及其地位。
2、了解环境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动向。
3、掌握环境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的分类及主要组成。
4、环境效应的基本概念。
5、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的迁移转化过程(了解)。
第一节环境化学一、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二、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的概念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及特点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环境分析化学各圈层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化学第二节环境污染物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1、人类社会不同功能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2、化学污染物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二、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1、环境物理效应2、环境化学效应3、环境生物效应三、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迁移方式转化方式污染物在多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循环举例:大气—水—土壤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重点要求:1、了解大气层结构及大气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第一节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新型学科。
它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环境化学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环境化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环境化学的形成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以化学方法为手段,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
环境化学的发展推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分布、转化和迁移等方面的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毒性、危害等方面的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环境化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特性和行为,探索环境污染的成因和机理,提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研究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研究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明确研究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环境化学进行研究的动机,形成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环境化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环境化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1学时)2.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学时)此时所用的强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即为酚酞碱度。
B、酸度(Acidity)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释放质子的物质的总量。
无机酸度:用一个强碱标准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pH约4.3),停止滴定,此时所得的结果,也称为甲基橙酸度。
C、pH值是指水中氢离子的质量浓度的负对数,是表征水的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环境化学》教案1.doc
《环境化学》教案 (1)第一章绪论 (1)一、环境问题21、坏境 (2)2、环境问题 (3)二、环境科学4三、环境化学51、环境化学的发展 (5)2、环境化学的概念 (5)3、环境化学的内容 (6)4、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11)5、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 (12)四、环境污染物121定义 (12)2环境污染物类别 (12)3化学污染物 (12)4优先控制污染物 (13)五、环境效应131、环境物理效应 (14)2、环境化学效应 (14)3、环境生物效应 (14)六、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14七、常用单位介绍16《环境化学》教案坏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坏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的化学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本课程依次讲解大气、水、岩石(土壤)各圈层的环境化学Z后,对典型污染物在各圈层Z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做了专门论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屮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
使学生掌握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具备一定的处理实际环境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问题1、环境1)定义环境是指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相适应)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中心事物是指被研究的对象。
对人类社会而言,环境就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社会、自然因索的总和。
2)分类:坏境包括自然坏境和社会坏境两大部分。
自然环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索的总和。
“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口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彖的总体”,简称为环境。
社会坏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与机构等。
《屮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化学教育教案
环境化学教育教案一. 教案概况本教案主要针对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环境中的化学问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了解现代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三. 教学内容1. 环境化学基础知识概述- 环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环境中的化学反应与平衡- 环境化学的应用领域2.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常用的环境分析方法和仪器- 环境监测标准与质量控制3. 环境污染与防治-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水体污染及其治理- 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4. 环境化学实验- 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环境样品分析实验-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合作与交流。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五.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维能力。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环境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 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化学导论》2.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3. 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安排根据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安排教学计划,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适度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
八.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九.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8).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Wang, L. (2020).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Wiley.以上为《环境化学教育教案》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具体的教学实施和教案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环境化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环境化学的定义、对象、目标和特点,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环境标准和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2. 环境化学分析方法重点介绍环境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多种方法。
3. 环境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掌握环境样品的制备、分离、纯化和检测等技术,提高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三、教学策略1. 实验教学本教学设计强调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经验来理解环境化学理论和知识,增强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但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包括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环境污染数据等。
3. 实战演练本教学设计还将加强学生的实战演练,让学生通过参与环保科技竞赛、走进企业等方式体验实际的环保工作,培养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1. 课堂讲授法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和相关实例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环境化学知识。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在实验室中操作环境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3. 讨论研究法通过课堂讨论和智力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化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本教学设计采用期中期末考试形式进行评价,以考察学生对环境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教学过程中布置课外作业,包括文献阅读、实验报告、课堂笔记等,以查漏补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数据评价针对实验环节,教师会对学生操作实验时的数据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科研能力。
六、教学展望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化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境化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常见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1. 环境污染的复杂性和防治的难度。
2. 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室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提问:什么是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环境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环境污染的类型: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常见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a. 空气污染:介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b. 水污染:介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c. 土壤污染:介绍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环境化学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常见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2. 提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环境化学的研究进展。
2. 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环境化学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常见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2. 提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二、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针对某一具体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三、实验演示1. 演示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如pH值测定、重金属离子检测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
环境化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将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各个圈层分开讲述,只是为了讲述上的方便,实际上环境中各个圈层之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章:绪论Environmental Chemistry—Chemistry is all around us。
我们生活的环境无处不包含着化学过程,而且这些化学过程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为了说明化学和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先讲述两个小故事:1)CO—CO2:早期的汽车尾气中,燃烧不充分,排放较多的CO。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CO对人类的毒害性,因此想尽办法改善内燃机的燃烧效率,燃烧充分完全,这样尾气中排放的CO大大减少,这样大大净化了空气。
但是充分燃烧的C又转化为CO2,这是不可避免的。
后来人们才认识到大量的CO2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最终导致的全球气候问题可能更难于控制。
2)HC—NOx:在早期的洛杉矶烟雾发生时,人们当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其中碳氢化合物(HC)和CO导致的,因此出台了许多规定,严格限制汽车排放的HC和CO。
为此汽车制造商大动脑筋,增加空气/染料比率来使燃烧更为充分,从而减少HC和CO的排放量。
但是人们马上又认识到,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尾气排放量增加,而且其中含有的NOx也明显增加了,这又是导致酸雨的重要污染气体。
——Dilemma—Environment Coin3)為什麼雨過天晴使人精神爽快? 這不僅是因為風雨洗淨了空氣當中令人討厭的塵埃,也是由於經過雨水淋洗之後,空氣當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氯化氫、氨等不良氣體成分溶於水中,使空氣得到純化,人們呼吸到了新鮮空氣。
使人感到精神爽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下雨的時候,常有雷電現象發生。
一般雷電發生時,可以產生高達二萬至二十萬安培的電流。
使空气分子电离,导致臭氣的生成:O2=O+OO+O2=O3臭氣不稳定,在空氣中可不斷分解,釋放出氧原子。
這樣實質上就延長了氧原子在空氣中存在的時間,並使氧原子從雷電生區域擴散到大氣其他部分。
环境化学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3)认识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化学概述1.1 环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1.2 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3 环境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 环境污染及其治理2.1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2.2 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价;2.3 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3. 绿色化学3.1 绿色化学的定义和核心原则;3.2 绿色化学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3.3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通过播放环保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2 结合生活实例,引出环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2. 讲授新课2.1 概述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2 讲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治理方法;2.3 介绍绿色化学的定义、核心原则和应用。
3. 实验操作3.1 实验一:环境污染物检测3.2 实验二:绿色化学实验4. 案例分析4.1 分析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典型案例;4.2 分析绿色化学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5. 课堂小结5.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5.2 强调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 作业布置6.1 完成课后习题;6.2 收集关于绿色化学的资料,撰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后习题和短文完成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化学》教案
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的化学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本课程依次讲解大气、水、岩石(土壤)各圈层的环境化学之后,对典型污染物在各圈层之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做了专门论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
使学生掌握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具备一定的处理实际环境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化学
一、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
1、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的认识历程
二、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
1、环境化学的概念
环境化学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环境化学的任务
(1)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2)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1)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2)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
(3)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
(4)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4、环境化学的特点
复杂性、综合性、精细性
5、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
(1)环境分析化学:主要集中在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完善、开发,分析对象从无机化合物为主转变为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为主;样品仪器分
析方法上集中于仪器分析的灵敏度和重线性提高上。
(2)各圈层环境化学
(3)环境工程化学
第二节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1、人类社会不同功能产生的污染物
(1)工业
(2)农业
(3)交通运输
(4)生活
2、化学污染物
(1)元素
(2)无机物
(3)有机化合物和烃类
(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
(5)含氧有机化合物
(6)有机氮化合物
(7)有机卤化合物
(8)有机硫化合物
(9)有机磷化合物
二、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1、环境物理效应
噪声、光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蒸发、渗透、凝聚、吸附、放射元素蜕变等。
2、环境化学效应
氧化-还原、水解、配位或螯合、光化学氧化等。
3、环境生物效应
生物体吸收、生物代谢、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等。
三、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
1、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2、迁移方式
⏹机械迁移:运移(富集、分散)
⏹物理化学迁移: 溶解-沉淀、氧化-还原、水解、配位或螯合、吸附-解吸等作用实现
迁移;有机污染物还可通过化学分解、光分解和生物分解进行迁移。
⏹生物迁移: 生物体吸收、代谢、生长、死亡,以及通过食物链传递产生的放大和积
累等作用实现迁移。
3、转化方式
如蒸发、渗透、凝聚等物理过程;光化学氧化、氧化还原、配位螯合、水解等化合
作用;吸收、代谢等生物作用。
4、污染物在多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循环
举例:汞在大气—水—土壤中的迁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