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春秋争霸》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 春秋争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记住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春秋五霸的名称,了解春秋争霸战争的基本情况,理解春秋时期争霸的影响。通过对春秋五霸称霸天下原因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成语,培养学生整理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通过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识读《春秋列国形势图》《城濮之战》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使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五霸称霸的共同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对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通过从春秋争霸战争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战争给社会经济和人民造成的巨大破坏,但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也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交融,加快了统一步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对越王勾践发奋图强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春秋五霸

二、难点:正确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整理“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将每个成语故事准备成不超过1分钟的发言。

2.学生预习教材。

3.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图表法、师生共同分析归纳的统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首先课件展示本课题目“春秋争霸”

教师提问:什么叫“春秋”?

提示学生阅读本课“史海拾贝”。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指出:“春秋”一词来自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史学界一般认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下表格。

通过此表,指出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期”;东周的后半期,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期”。

教师进一步指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东周前半期——春秋时期的历史。由此导入第一个子目。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一、周都东迁(课件展示)

教师提问:西周的统治是怎样结束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教师总结: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周幽王在位时,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我国历史由此进入东周时期。

课件展示《春秋列国形势图》,引导学生对比第4课《西周分封略图》,观察周朝都城的变化,得出东周得名的原因。

引导学生观察《春秋列国形势图》找出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位置,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辅栏“读读——《论语》对春秋政治局面的描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提问: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西周时期则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二、春秋五霸(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回顾第4课已学知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控制全国,呈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

周平王东迁以后,王权衰落,周天子在政治、经济上反而要依附强大的诸侯,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现群龙无首之势。这就是春秋争霸的背景。

1.争霸的背景——王权衰落(课件展示)

教师提问:在这种群龙无首和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导学生得出天下大乱、群雄争霸的结论。

教师总结: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大国争霸的斗争。呈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

教师提问: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呢?

2.争霸的目的(课件展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

教师提问:在争霸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霸主”呢?

3.春秋五霸(课件展示)

教师指出: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提醒学生注意春秋五霸出现的先后顺序、齐桓公的“桓”“阖闾”的写法和读音。时间许可前提下请学生上台书写。请学生看教材第32页下面注释中“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并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的争霸战争。

那么,争霸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入下一个子目。

三、争霸战争(课件展示)

1.齐桓公首霸(课件展示)

指导学生阅读第33页小字第一段。

提问:管仲被齐桓公任命为相之后,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使齐国国力强盛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管仲被齐桓公任命为相之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强兵的改革措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奠定了齐国称霸的基础。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王”就是尊敬周天子,“攘夷”就是阻止周边民族对中原的侵犯。

在取得争霸战争一系列胜利后,齐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在葵丘会盟诸侯,周天子也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这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第一个霸主。

教师在《春秋列国形势图》中指出齐国的地理位置和齐桓公会盟诸侯的地点——葵丘(今河南民权县东北)。

教师提问:继齐桓公之后称霸的又是谁呢?

2.晋楚争霸(课件展示)

齐桓公之后,齐国力量衰落,诸侯国争夺中原控制权的争霸战争愈演愈烈,主要的是晋楚两国。

课件展示,《城濮之战》地图,同时请学生翻开地图册,找到地图《城濮之战》,提醒学生观察图例,并在图中找到城濮。

请学生结合地图讲述成语“退避三舍”并讲解城濮之战的交战情况。

在学生讲述完之后教师指出:“退避三舍”表现了晋文公信守承诺的品德,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晋文公的足智多谋,选择有利时机和地势与楚军决而胜之。

教师总结: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该战役以晋军大胜而结束,晋文公确立了霸主地位。

城濮之战35年后,晋楚再战。此时,经过楚庄王的励精图治,楚国实力显著增强。晋楚争霸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请学生讲述成语“问鼎中原”。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总结:“问鼎中原”显示了楚庄王夺取天下的野心。公元前597年,晋楚双方在邲展开争夺,在战斗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指挥无力等弱点,适时出击,打败晋军,楚军的胜利震动天下,众多诸侯听命于楚。楚庄王成为春秋时期的又一个霸主,楚庄王终于“问鼎中原”成功。

在《春秋列国形势图》中指出城濮、邲的的位置并注意写法和读音,时间许可前提下请学生上台书写。

教师讲述:春秋末年,南方的吴国和越国成为争霸主角。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先后成为霸主。

3.吴越争霸(课件展示)

在《春秋列国形势图》中指出吴国和越国的位置。

教师讲述:吴王阖闾改革内政,建设城郭,壮大军队,任用著名军事家孙武为将军,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阖闾派伍子胥和孙武带兵攻打楚国,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楚王仓惶逃走。使楚国失去了霸主地位。后来吴越交锋,互有胜负。阖闾死后,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向他称臣。多年以后,勾践才得以回国,但勾践回国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指导学生阅读第35页小字第二段。提问:勾践为了东山再起做了哪些准备?结合课前学生收集整理的成语,请学生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在学生讲述完之后教师指出:“卧薪尝胆”表现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精神。

教师总结:勾践为了东山再起,忍辱负重,动员全国百姓加紧生产,重新组织和训练军队,任用贤才协助他治理国家。勾践经过长期努力,终于灭掉吴国,后来,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通过勾践东山再起的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发奋图强、坚持不懈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