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文档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文档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文档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上部的出血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如果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

以下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

一、诊断流程1.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以及贫血等。

患者可能会有咯血、鼻衄等出血症状。

2.体格检查: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同时,还需要查看患者口腔、咽喉、腹部等部位是否有明显出血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电解质等,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和病因。

4.诊断性内镜检查:通过胃镜、食管镜等内镜检查方法,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是否有溃疡、破裂等出血表现。

内镜检查是明确出血原因的最佳方法。

5.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出血的范围和程度,排除其他相关病因。

二、治疗流程1.稳定患者:对于出血量少、无明显血压下降、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包括休息、禁食、静脉输液等,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内镜止血:如果出血原因明确且为可内镜治疗的病变,可进行内镜止血。

常用的内镜止血方法有电凝止血、注射止血剂等。

3.血管介入治疗:对于无法通过内镜治疗的大出血病例或难以根治的病例,可以进行介入治疗,通过血管径路向出血部位注射止血剂或进行血管栓塞。

4.外科手术治疗:如果内镜和血管介入治疗无效,或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需要紧急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主要包括止血、缝合或切除病变部位等。

5.并发症处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处理并发症,如静脉补液、输血、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

三、术后护理和康复1.术后密切监测:对于在治疗过程中有大量出血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2.休息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3、常见病因
3.1 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研究显示,急 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占全部上消化道出血的20-5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约占20%,是上消化道出血致死 率最高的病因。
恶性肿瘤出血 :主要是上消化道肿瘤局部缺血坏死,或侵犯大血管所 致。研究显示,肿瘤性出血占全部上消化道出血的5%。
内镜治疗时机:相对12h内出现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功 复苏后24h内早期内镜检查适合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在出血24h内,血流动力学情况稳定后,无严重合并症的 患者应尽快行急诊内镜检查。对有高危征象的患者,应在 12h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对怀疑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的患 者,应在住院后12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
常用的复苏液体包括生理盐水、平衡液、人工胶体和血液制品。无论是否可以立 即得到血液制品或胶体液,通常主张先输入晶体液。在没有控制消化道出血情况 下,应早期使用血液制品。对于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血容量 的恢复要谨慎,过度输血或输液可能导致继续或再出血。对高龄、伴心肺肾疾病 的患者,应防止输液量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
当高度怀疑静脉曲张性出血时,在此基础上联用血管升压素 +抗生素,明确病因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目前的治疗观点:①输注新鲜冰冻血 浆;②首先给予氨甲环酸补充纤维蛋白原;③血栓弹力图监 测引导下的成分输血。另外,还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为防 止继发性纤溶,可使用止血芳酸等抗纤溶药。
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⑤胃管抽出物有 较多新鲜血。
七、急诊临床治疗
7.1 急诊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特点
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及瞳孔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稳定和恢 复患者生命体征。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课件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课件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 院流程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适用对象
➢ 第 一 诊 断 为 消 化 道 出 血 ( ICD-10 : K92)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诊断依据
➢ 1.主要症状和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 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 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 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及治疗效果、 途中情况及处理等,并上交详细的转诊记录单; (3)待接诊单位安置好病人,无需陪留时,方可离开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诊治
➢ 后续治疗:经上级医院检查明确诊断,或 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人,可回基层医院继续 补液、止血和病因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应选用《国家基本药物 处方集》的药物
工 位、病因
衰竭表现
如穿孔、出血等)
作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 □完成医师查房记录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和血便情
和血便情况、观察周围
况、观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循环衰竭表现
□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重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点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医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表单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 □医师查房
□医师查房
要 检查,按要求完成病历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转诊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明
诊 书写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和 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且无依据表明出血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胃镜检查确诊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内科保守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必要时内镜下止血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2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 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及病情危重,可能转入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不进入该路径。

5. 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或入径后72h内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者,可以不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

如考虑胃镜检查出血原因非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不进入临床路径。

或入径后胃镜发现出血原因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需退出临床路径。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嘱禁饮食、卧床休息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通知病重或病危。

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

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
病变(浸润性)
进一步如何处理?
积极抗休克及止血治疗 病情相对稳定者,应及时进行特殊检查以明确病因诊断 病情危重或有恶化倾向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和友科会诊(外科、介入科等)
治疗原则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血循环的稳定 BP、HR、 CVP、尿量(17ml/小时) 积极抗休克治疗:输液(晶体、胶体、代血浆)、必要时输血或输RBC 若循环稳定,可考虑急诊或择期结肠镜检查(病因诊断、镜下治疗) 积极的止血措施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补液量以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为度(尿量)
置胃管:动态观测及治疗
输血指征:
1.
出现体位性晕厥、低血压、HR增快
2.
SBP<90mmHg(>25%)
3.
Hb<7g/L or RBC比容<25%
(三)止血措施
1.
药物治疗:
短时间内把胃腔内PH>6,创造条件让机体止血
各种方法:
⑴抗酸剂、抑酸剂:PPI
特殊检查
结肠镜:最为重要;要注意时机及方法; 治疗;阴性者进一步分析
X-Ray钡剂对比检查:钡灌;全消化道钡 餐
核素扫描:99m T Crbc;活动出血> 0.1ml/min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治疗 小肠镜及无线内镜:有待提高 其他:MRI(肠道水造影)
特殊检查
剖腹探查 术中内镜检查 (透照)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二周后
杜氏病金属钛夹治疗
杜氏病金属钛夹治疗前
杜氏病金属钛夹治疗二周后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病因学
全身性疾病 1. 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因子缺乏、Plt减少、
白血病、再障、淋巴瘤 2. 结缔组织病:SLE、皮肌炎 3. 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重肝 4. 其他:局部浸润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消化道出血是指血液从食管、胃、小肠或结肠等消化道部位出血的病症。

由于消化道出血原因复杂,病情危重,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推荐流程:1.临床评估: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出血的频率、程度和症状等。

同时还需了解有无相关的医疗史,如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手术等。

实施全身体格检查,注意查体包括血压、心率、皮肤黏膜等情况,检查是否有腹胀、腹痛或肝脾肿大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为后续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3.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对于不明原因出血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通过胃镜、结肠镜等内窥镜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黏膜,了解病变部位、程度和性质等信息。

4.影像学检查:如经经内镜超声内镜、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辅助内窥镜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5.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特殊检查:如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动态血管造影等。

6.病因诊断: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上述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肿瘤、血管畸形、克隆病、异物刺伤等。

7.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出血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以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止血药物、镇静剂等。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严重,需要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血管内栓塞术等。

8.随访和复查: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评估病情的变化。

对于有慢性或复发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总之,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全面评估病情,确定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干预治疗。

同时还需注意术后的随访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术后复发。

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小肠出血诊断
• (一)初步临床评估 •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用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出血部位和原因。
同时,应采集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病史,其中也包括近期 是否做过消化道外科手术或者内镜下治疗的病史,以及在便血前是否进行过直肠 灌肠等局部治疗的病史。 • 体格检查应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以及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等全身 体格检查,并应进行肛门指诊。 • (二)出血严重度与预后判断 •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当患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时也提示失血量 较大。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
治疗
• (二)药物治疗 • 1.小肠出血的药物治疗 • 出血病变部位不明或病变弥漫,不适用内镜治疗、手术治疗或血管造影栓塞治
疗和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采用药物治疗。针对小肠出血的药物中生长抑素及其 类似物和沙利度胺有一定疗效。 • 2.结直肠出血的药物治疗 • 常用止血药物有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蝮蛇蛇毒血凝酶(巴曲亭)等。 • (三)内镜下治疗 • (1)热凝固治疗。(2)金属夹止血。(3)黏膜下注射。(4)联合方法。
小肠出血诊断
• 小肠出血的诊治流程图 • 根据出血的部位、速度、出血量及相关病因,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粪便隐血
试验阳性、黑便、血便、呕血或全身循环衰竭表现如头晕、乏力、心悸、晕厥 等。 • (2)体格检查: • 对于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需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及全身体格 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是否存在腹部压痛及腹部包块;详细的肛门指检。 • (3)辅助检查: • 1)影像学检查。2)内镜检查。
治疗
• (一)支持治疗 • 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对于急性大出血患者,应先复苏再治疗。 • 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循环容量缺失程度、出血速率、年龄和并发症情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2.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一旦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尽早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见有食管或胃曲张静脉出血或是发现粗大曲张静脉和胃内血液而无其他可以识别的出血原因 时,EGVB诊断即可成立。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ANVUGIB诊断则可确立。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定
反复呕血便血,便血次数频,黑色→暗红,肠鸣亢进 !出血未止 Hb、RBC压积持续↓ !出血未止 大出血2~3天后如BUN仍不下降,除肾功能受损外 可能!出血未止 治疗后循环功能改善,意识模糊→清醒,体力渐恢复 出血已止
(三)原发病的治疗
对出血的病因比较明确者,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溃疡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一般推荐同时服用PPI或黏膜保护剂。
EGVB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措施
血管活性药物 内镜治疗 双气囊填塞压迫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S 外科手术
1.药物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减少门脉血流量、门体侧支循环血流量和曲张静脉压力。 但有明显的增加外周阻力、减少心排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等副作用 ,止血率 60%~80%,不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硝酸甘油可增强血管加压素的降门脉压力作用 ,减少其心血管副作用提高止血有效率和耐受性 ,对存活率无影响 。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
定义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的某个或多个部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下。包括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肠和肛门。

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图文

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图文

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一、患者病史采集1.1 病史问诊采集患者病史时,需着重询问以下内容:•上一次出血的时间,持续时间和出血量;•既往是否有类似症状;•是否有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症状;•是否曾有胃肠道病,如胃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1.2 病史回顾病史回顾是为了确定患者的病情以及可能的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年龄、性别、职业和家族病史等基本情况;•疾病史、手术史、药物史、饮食史和生活习惯等。

二、临床检查2.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触诊等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血压、脉搏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听诊心肺和腹部等器官,检查有无明显异常。

2.2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实验室检查: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影像学检查:胶囊内窥镜、结肠镜、胃镜等,以便检查消化道有无损伤或炎症;•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判断患者肠道组织有无病理变化。

三、诊断与治疗3.1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可以得出消化道出血的初步诊断。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进一步检查获得更具体的诊断结果。

3.2 急救治疗对于急性重度出血的患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般来说,应采取以下措施:•给予输血:输红细胞、血小板等,以补充失血量;•给予液体:保持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止血药物: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实施内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病灶的位置和性质。

3.3 保守治疗对于非急性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止血、止痛、抗感染等;•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改变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饮食清淡等。

3.4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出血量大、失血严重,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1)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1)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1)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出血部位在胃肠道的下段,包括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位。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黑便或血便,伴随有腹痛、腹泻、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下面,本文将从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多个方面介绍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一、诊断1. 病史询问:问诊病人有无便血、黑便或排便不畅等病史,以及是否有胃肠外伤或手术史等。

2. 体格检查:包括腹部压痛、肝脾肿大、肛门指诊等检查,确定出血的程度和部位。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有助于查明出血程度和出血引起的贫血等情况。

4. 光学内窥镜检查:使用药物镇痛和镇静剂后,通过直肠、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等设备进行内窥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

二、治疗1. 保持休息:病人应尽量卧床休息,以利于减轻出血。

2. 补液输血:通过静脉补液、输血等方式,纠正体内液体、电解质失衡和贫血等症状。

3. 药物治疗:适用于小出血或对手术为不可接受的病人,如应用止血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生长因子等)和抗酸剂等。

4. 手术治疗:适用于大出血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包括内镜止血、结肠切除术等。

三、预防1. 饮食保健:少食多餐,避免过度饮酒和饮茶等食用过多含咖啡因的食物。

2. 生活方式:坚持运动,避免久坐和长时间憋便。

3. 定期体检:年龄超过50岁的人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总之,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此类患者,医生和患者本人都需要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指南

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指南

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指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的消化道出血。

由于其症状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指南进行详细阐述。

一、诊断标准1. 主要症状及体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包括呕血、黑便、鲜红色便血和贫血等。

体检时可触及腹痛、腹塌等症状。

2. 诊断方法(1)放射学检查:包括胃肠道X线检查、CT血管造影和射血流动力学检查等。

(2)内镜检查:包括上消化道内镜、腹腔镜和直肠十二指肠镜检查等。

3.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结合放射学或内镜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二、治疗原则1. 确定病情严重程度根据出血的程度和患者的一般状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程度。

轻度出血可自行止血,中度出血需要介入治疗,重度出血需要紧急手术。

2. 控制出血(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忌烟酒、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如止血药物、负压吸引等。

(3)内镜治疗:通过内镜介入止血,如电凝、激光光凝、血管内注射等。

3. 预防并发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伴发休克、贫血等并发症,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水平稳定。

三、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若经过评估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准备术前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2. 术中操作术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尽量减少创伤,掌握合适的止血方法,并及时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

3. 术后处理手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效果,按照术后护理要求进行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常见问题解答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常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克罗恩病等。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哪些可能的并发症?可能的并发症包括休克、贫血、感染等。

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 (9):449吒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58)。

1. 有呕血和/或黑便。

2. 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 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2.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 (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58)。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 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 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2.4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2.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 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2.6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2)(3)(4)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CA 等自身抗体检查;DIC相关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需输血患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
一、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ICD-10:K9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主要症状和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年龄18-65周岁住院患者,男女均可;
3.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入选。

排除标准:
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
3、精神性疾病、无自制力、不能明确表达者;
4、不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2、补充血容量
3、止血治疗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与尿素氮,大量出血者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

2、补充血容量:可静脉用5%葡萄糖液、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周围循环,血红蛋白<70g/L时应输血。

3、止血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
①胃内降温通过胃管以4°C水反复灌洗胃腔。

②口服止血剂在活动性出血时可紧急予去甲肾上腺素20-40mg 加入生理盐水或冰盐水100-250ml分次口服。

③抑制胃酸分泌西咪替丁0.6g每日2次静脉滴注。

(2)下消化道出血
①口服云南白药 1.0 一日三次。

②去甲肾上腺素16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反复灌肠。

(六)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七)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HBV;
(3)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胃镜、肠镜、B超(肝胆胰脾)。

(八)出院标准
无呕血,大便转黄,生命体征平稳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
3、不能明确出血病因者;
4、经过治疗48h后出血仍不能停止且血压不稳定者。

二、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双向转诊流程
(一)向上级医院转诊条件
具备下列1项条件者可转上级医院
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
3、需行胃、肠镜等特殊检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者;
4、经过治疗后48h出血仍不能停止且血压不稳定者;
(二)安全转诊方法、步骤
对于活动性出血的病情重的患者,为确保安全,按下列方法和步骤进行转诊
1、做好转诊准备
(1)落实转诊交通工具、人力,通知上级转诊中心做好接诊准备;(2)向家属说明病情、转诊的必要性,途中可能发生的问题;(3)根据病情,携带氧气袋、吸痰管、输液设备、止血用药、液体、抢救药品;
(4)写好转诊记录单。

2、转诊途中处理
(1)由熟练的医务人员陪送;
(2)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做紧急处理;
(3)转诊途中监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道、维持血压等。

3、到达上级转诊中心
(1)协助将病人平稳、迅速的转入接诊地点;
(2)向接诊单位口头交班,介绍病情、发病经过、当地检查、诊断及治疗效果、途中情况及处理等,并上交详细的转诊记录单;(3)待接诊单位安置好病人,无需陪留时,方可离开。

(三)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诊治
后续治疗:经上级医院检查明确诊断,或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人,可回基层医院继续补液、止血和病因治疗。

三、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ICD-10:K 9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