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消化内科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活动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舒适体位
其余同前
第4~7天
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实验
活动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
无呕血,病情稳定可进流质或糊状饮食
健康宣教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饮食配合的重要性,服药须知等
其余同前
第8~14天
活动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实验
饮食
半流质、糊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根据证型指导饮食,如山药莲子粥,豆蔻粥等。
检查
做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抽血、必要时交叉配血、胃镜等,指导患者留取各项标本
药物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注意用药后的观察,如静滴止血敏,静推立止血,口服凝血酶原等
活动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
饮食流质或糊状饮食,呕血者应暂禁食
护理
1、入院前准备好床单位,及时安置好患者。
2、做好入院介绍,主管护士自我介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日期
项目
护理内容
入院当天
评估
1、一般评估:生命体征、情志等。
2、专科评估:神志、肢体温度、皮肤与甲床色泽、静脉充盈度、表情、恶心呕吐、呕血、尿量、便血、血象等。
治疗
1、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测T、P、R、BP 及中心静脉压。
2、按医嘱吸氧、交叉配血、输血。
3、记尿量。
4、必要时遵医嘱留置胃管。
护理
1、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2、发出院通知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征求病人意见,协助病人办理出院。
健康宣教
1、出院服药指导,疾病预防,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生活起居有序
2、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何自我观察大便的色、量、质。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CA 等自身抗体检查;DIC相关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需输血患者)等。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课件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课件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 院流程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适用对象
➢ 第 一 诊 断 为 消 化 道 出 血 ( ICD-10 : K92)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诊断依据
➢ 1.主要症状和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 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 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 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及治疗效果、 途中情况及处理等,并上交详细的转诊记录单; (3)待接诊单位安置好病人,无需陪留时,方可离开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诊治
➢ 后续治疗:经上级医院检查明确诊断,或 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人,可回基层医院继续 补液、止血和病因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应选用《国家基本药物 处方集》的药物
工 位、病因
衰竭表现
如穿孔、出血等)
作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 □完成医师查房记录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和血便情
和血便情况、观察周围
况、观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循环衰竭表现
□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重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点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医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表单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操作规范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 □医师查房
□医师查房
要 检查,按要求完成病历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转诊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明
诊 书写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和 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4.怀疑急性肠炎(细菌性)或者缺血性肠炎的患者,需 用抗生素
5.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 或心率>120 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 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5.抑酸药物(仅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 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 受体拮抗剂(H2RA)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 的患者。 6.生长抑素和血管加压素:必要时选用。 7.止血药使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均可使用)。 8.内镜检查: (1)系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检查,须争取在出血后 24–48 小时内进行。 (2)应积极稳定循环和神志状况,为内镜治疗创造条 件,检查过程中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9.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药物 或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条件进行内镜/TIPS 的挽救治疗方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4.通过内镜检查已明确出血病因,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5.入院后 72 小时内不能行内镜检查或患者拒绝内镜检 查者,应转出本路径。
二、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消化道出血_________(ICD-10:k92.208);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天
1.呕血和/或黑便和/或便血 2.可伴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 表现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K92.208 消化道出血疾病
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
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有暗红色血便、鲜血便或者洗肉水样便,怀疑下消化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运动。
给予患者吸氧L/min。
观察进食后呕血,黑便的次数、性质及量。
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变异

有,原因:

月日
住院第八~十四天
执行
时间
签名
执行
医嘱
执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Ⅰ级护理。
遵医嘱应用药物
半流质饮食.
护理

健康
指导
□监测生命体征:
指导患者进食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又富有营养的半流质饮食,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或牛奶、乳制品,禁食冷饮、水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指导饮食规律和卫生。
指导患者进食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又富有营养的普通饮食,避免使用刺激性、坚果类食物或牛奶、乳制品。限制烟酒、浓茶。注意饮食卫生和习惯,生活起居有规律。
遵医嘱用药,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可自行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
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出院1周内责任护士电话回访,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
变异

有,原因:
执行
时间
签名
执行
医嘱
执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查阅各项检查、检验结果。
遵医嘱应用药物
急诊胃镜检查。
内镜止血治疗。
外科手术或经颈动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护理

健康
指导
指导患者继续禁饮食,讲解禁食的意义。
卧床休息,下肢抬高。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及时、准确地补充血容量。
给予患者吸氧L/min。
卫生处置:修剪指(趾)甲、剃胡须。

2012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2012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CA 等自身抗体检查;DIC相关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需输血患者)等。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

(二)诊断依据。

1.主要症状合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2.年龄18-65周岁住院患者3.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入选。

排除标准: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3.精神性疾病、无自制力、不能明确表达者4.不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2.补充血容量3.止血治疗(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与尿素氮,大量出血者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

2.补充血容量:可静脉用5%葡萄糖液、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改善周围循环,血红蛋白<70g/L时应输血。

3.止血治疗①冰盐水洗胃:下胃管用4℃冰盐水反复灌洗胃腔,灌洗后可注入云南白药、三七粉、白及粉等中药止血。

亦可以去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盐水100rd 中,自胃管灌入,经30-45分钟吸出后再灌注。

或将凝血酶溶解成10-100u/ml 的溶液分次口服。

②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400mg静注6-8小时一次;雷尼替丁:开始50mg,以后100mg/8小时;法莫替丁:开始10mg,以后20mg/12小时维持。

以上药物任选一种,静脉给药24-48小时,直至出血停止后改口服。

③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静推,并可与奥美拉唑40mg+0.9%氯化钠50ml,8ml/小时维持静点。

④内窥镜下局部喷洒止血药、电凝止血等。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询问病史及体格检□上级医师查房查□完成入院检查□完成病历书写□根据病情决定是□安排入院常规检查否输血主要□上级医师查房及病□完成上级医师查情评估房记录等病历书写诊□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完成内镜检查,疗输血必要时内镜下止血工□签署输血、内镜和□仍有活动性出作抢救同意书血,无法控制者,须请相关科室(外科、□仍有活动性出血,放射科、ICU)会无法控制者,须请相诊,必要时转入其他关科室(外科、放射科、ICU)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流程长期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内科护理常规重□ 一级/特级护理□ 一级/特级护理点□病重/病危□病重医嘱□禁食水,记出入量□禁食水,记出入量□静脉输液(方案视患者情况而定)□静脉输液(方案视患者情况而定)□静脉抑酸药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曰出院日期: 年月曰标准住院日: 7- 10 日p主要护理临时医嘱:□ 静脉抑酸药□ 血常规、尿常规、临时医嘱:大便常规+潜血□ 止血药(必要□ 肝肾功能、电解时)质、凝血功能□ 吸氧(必要时)□ 输血前检查(血型、Rh因子,可经输□ 监测血色素变化血传播的常见病相关指标)□ 输血医嘱(必要时)□ 胸部X 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1_1~~»r. 、- 1 A t ■、□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胃镜检查前感染筛查项目□ 心电监护(必要时)□ 止血药(必要时)□ 监测中心静脉□ 输血医嘱(必要(必要时)时)□ 胃镜检查,必要□ 心电监护(必要时)时内镜下止血□ 吸氧(必要时)□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插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 血气分析(必要时)□ 吸氧(必要时)□ 介绍病房环境、设□ 宣教(消化道出施和设备血和胃镜检查的知□ 入院护理评估识)出院日)□ 已经完成内镜检 查,病因已经明 确,根据病因进入 相关流程 □ 观察有无胃镜检 查并发症 □ 上级医师查房, 决定将患者转入其 他疾病流程,制定 后续诊治方案 □ 住院医师完成病 程记录 □ 决定能否拔除胃管,允许患者进流 食 □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是否出院 □ 通知患者及其家 属今天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 病案首页、出院证 明书 □ 向患者及其家属 交待出院后注意事 项 □ 将出院小结及出 院证明书交患者或 其家属□ 继续监测重要脏 器功能 □ 仍有活动性出 血,无法控制者,工作病情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变异 1. 1. 记录2.2.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住院第 4-10 天日期住院第3 - 9天须请相关科室(外科、放射科、ICU)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长期医嘱:□ 二级/ 一级/ 特级护理抑酸药既往用药开始进流食(出血已止者)□ 静脉输液(出血已止者可适当减少输液量)临时医嘱:□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治疗(必要时)□止血药(必要时)□根据病情,酌情复查血常规□ 记24小时出入量□上腹部CT (必要时)□ 吸氧(必要时)□ 内科护理常规□ 出院带药主要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工作□ 心理与生活护理□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出院医嘱:□ 指导患者饮食病情□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变异 1. 1.记录 2. 2.护士医师签名。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_21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_21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1/ 3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 -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13 急诊科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13 急诊科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血脱。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2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201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第一诊断为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且《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表》评分≥9分者,进入本路径。

2.病程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4.需要手术止血或内镜止血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胃镜检查;血压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X线、心电图。

2022年版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吐血病(TCD编码:BNP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2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2018年)。

根据《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2018,67(10):1757-1768.)《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2019)》(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2):203-219.)。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第一诊断为吐血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吐血病TCD编码:BNP120与ICD-10:K92.208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病程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有呕血、便血(包括黑便、血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4.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5.需要手术止血或内镜止血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6.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

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一、消化道出血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ICD-10:K9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主要症状和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年龄18-65周岁住院患者,男女均可;3.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入选。

排除标准: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3、精神性疾病、无自制力、不能明确表达者;4、不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

(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2、补充血容量3、止血治疗(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与尿素氮,大量出血者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

2、补充血容量:可静脉用5%葡萄糖液、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周围循环,血红蛋白<70g/L时应输血。

3、止血治疗(1)上消化道出血①胃内降温通过胃管以4°C水反复灌洗胃腔。

②口服止血剂在活动性出血时可紧急予去甲肾上腺素20-40mg加入生理盐水或冰盐水100-250ml分次口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患者姓名:_性别:_年龄:_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_年_月—日出院日期:_年_月一日标准住院日:7 - 10日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入院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根据病情决定是

□安排入院常规检查否输血
要□上级医师查房及病□完成上级医师查情评估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p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完成内镜检查,疗输血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工□签署输血、内镜和□仍有活动性出

抢救冋意书血,无法控制者,须
□仍有活动性出血,无法
控制者,须请相关科室
(外科、放射科、ICU)
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

请相关科室(外科、
放射科、ICU)会诊,
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


八、、
p






:□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病危
□禁食水,记出入量
□静脉输液(方案视患
者情况而定)□静脉抑
酸药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 一级/特级护理
□病重
□禁食水,记出入量
□静脉输液(方案视
患者情况而定)
p 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
临时医嘱:□ 静脉抑酸药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 输血前检查(血型、Rh因子,可经输血传播的常见病相关指标)
□ 胸部X 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 胃镜检查前感染筛查项目
□ 止血药(必要时)
□输血医嘱(必要时)
□心电监护(必要时)临时医嘱:□ 止血药(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 监测血色素变化
□输血医嘱(必要时)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 心电监护(必要时)
□ 监测中心静脉
(必要时)
□ 胃镜检查,必要时内镜下止血
□ 吸氧(必要时)
□ 保留胃管记量(必要时)
□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插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
心静脉压(必要时)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主要
□ 介绍病房环境、设□ 宣教(消化道出
p
施和设备血和胃镜检查的知
护理
□ 入院护理评估
识)
工作
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
p 变异
1. 1.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4-10 天
日期住院第3-9天
(出院日)
□ 已经完成内镜检查,病因已经明确,根据病因进入相关流程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今天出院
□ 观察有无胃镜检查
并发症主
□ 上级医师查房,要决定将患者转入其

他疾病流程,制定诊后续诊治方案□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
□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 住院医师完成病
工程记录

□ 决定能否拔除胃管,允许
患者进流食□ 将出院小结及出院证明书交患者或其家属
□ 继续监测重要脏器功能
□ 仍有活动性出
血,无法控制者,
主要□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理
工作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交费等事项须请相关科室(外科、放射科、ICU)会诊,必要时转入其他流程
长期医嘱:出院医嘱:
□ 内科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二级/ 一级/ 特级护

□ 抑酸药
□ 既往用药
□ 开始进流食(出血已止
者)
□ 静脉输液(出血已止者可适当减少输液量)

临时医嘱:

□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治疗(必要时)□ 止血药(必要时)
□ 根据病情,酌情复查血常规□ 记24小时出入量
□上腹部CT (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点八
□ 指导患者饮食
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
变异1. 1.
记录2. 2.
护士


医师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