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滑坡_泥石流分布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第6卷第4期水土保持研究V o l.6N o.4 1999年12月R esearch of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i on D ec.,1999Ξ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李 树 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100871)摘 要 环境、生态、灾害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紧迫问题,同时也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

我国滑坡和泥石流除在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外,在时间上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特点。

表现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宏观动态特征不仅有其特殊的波动特性,而且还显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The Tem pora l and Spac i a l D istr ibution of Landsl ideand D ebr is Flow D isa sters i n Ch i naL i S hud e(D ep art m ent of U rban and E nv ironm ental S ciences,B eij ing U niversity B eij ing 100871)Abstract Environm en t,eco logy and disaster are the th ree p ressing p rob lem s facing m ank ind now adays,and m eanw h ile they con stitu te the leading sub jects in cu rren t scien tific research.A part from the obvi ou s distribu ti onal p attern s,landslide and deb ris flow in Ch ina also show s certain regu larity in ti m e landslide and deb ris flow disasters,in o ther w o rds,no t on ly have show n m acro scop ic featu res,bu t have also show n certain cyclical character.Key words landslide deb ris flow disaster灾害是天体、地球大气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运动在生态圈的一个客观事件。

中国滑坡_泥石流分布现状分析

中国滑坡_泥石流分布现状分析

中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现状分析摘要:通过对我国已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的了解。

和对滑坡.泥石流的形成的原因的分析,对滑坡.泥石流异同特点的分析以及怎样去防等等的讲述,呼吁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地球。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原因依据防一.滑坡泥.石流的简介汶川特震给我国造成了严重损失地震过后连续发生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自然灾害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众所周知发生在我国甘南地区的“舟曲泥石流〞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我们人类要沉痛的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泥石流式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常对山区的城镇村庄铁路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严重危害当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黏稠的泥浆像脱缰的野马一般沿陡坡奔腾而下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其中泥沙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大于10%.有时高达80%_.流速一般为5~7 m/s,有时高达80 m/s.泥石流因流速快黏度大其侵蚀搬运堆积过程特别迅速在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即可将数十万立方米至数千万立方米土石搬出沟口并摧毁或掩埋沿途房屋道路农田及一切工程设施造成重质灾害所到之处良田变荒漠房屋变废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山剥皮〞等根据滑坡体的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l×l05m3.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x105~1x106m3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x106~1x107m3.巨型滑坡滑坡体积大于1x107m3.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分为4类.蠕动型滑坡人们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的滑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滑坡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三个必要条件地质条件它是泥石流形成的因包括地质构造和岩石的性质有些岩石很容易风化破裂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固体物质直接影响泥石流的形成和开展地貌条件主要是地形倾斜度的大小实际考察得知倾斜度必须大于15。

自然灾害第七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自然灾害第七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1、地形:孕育泥石流的流域一般地形陡峭,山坡的坡度大于25°,沟床的坡度 不小于14 °。巨大的相对高差使得地表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在外力触发 (降雨、冰雪融化、地震等)作用下,发生向下的滑动,形成泥石流。 2、松散固体物质:泥石流流域的斜坡或沟床上必须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能为 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固体物质。作为泥石流主要成分之一的固体物质来源 有:滑坡、崩塌的堆积物,山体表面风化层和破碎层,坡积物,冰积物以及人 工工程的废弃物等。 3、水:不但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泥石流流动特性的关键因素。 我国多数地区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因此夏季暴雨是泥石流最主要的水源。其次, 其水源来自冰雪融化和水库溃坝等。
(2)层面上摩擦系数的影响 层面上摩擦系数受水的影响很大,水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润滑作用:干燥的岩土层面摩擦系数大,不容易发生滑动,一旦有水进入层面时 (特别是松软的岩层,水很容易渗入),摩擦系数会大幅度降低——大量滑坡多发 生在大量降雨和冰雪融化天气 减小正压力:水进入岩土层后,水的孔隙压力增大,导致有效正压力减小,从而减 小摩擦力
松散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主要和粘土夹层有关;
基岩滑坡主要和千枚岩、页岩、泥灰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 滑石片岩、炭质页岩等有关;
冰川研磨作用产生的粒径小于0.02 mm的岩粉、火山灰风化产生 的粘土矿物也都属于易滑地层。
第7章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5)构造效应:构造条件包括区域构造特征、坡地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 及节理的发育特征、岩体结构、区域新构造活动性等。地质构造对坡地块体运动有 着多方面的影响。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 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008年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地矿部地质灾害勘察规范)。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前言本图是“中国环境地质图系”灾害地质系列图件之一。

本图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发生、发育程度及其区域性分布特征,为国土整治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提供环境地质依据。

滑坡、崩塌曾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

例如滑坡对铁路的危害就十分严重。

据铁道部门统计,仅1978年发生于铁路的滑坡、崩塌约有1700处;1982年,全国铁路沿线分布的大、中型滑坡约1000余处;多年来,平均每年因滑坡中断运输44次,中断行车800多小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分布规律,掌握它们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合理的减灾对策,提高减灾成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编制本图时,在广泛收集、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标绘了400余个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滑坡、崩塌点。

选点的基本原则是:规模(以滑动土石的体积计)在10万立方米以上,经济损失较重,人员伤亡较多者。

在铁路沿线,考虑到铁路滑坡、崩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在东南部地区,考虑到人口密度大,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高,往往规模不大的滑坡、崩塌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都适当放宽了规模界线。

本图由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制,主编:钟立勋,编图组成员有:李媛、张颖。

说明书编写:李媛、张颖、钟立勋。

我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各省(市、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所属单位的领导和同行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一、编图的原则本图在重点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类型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土体类型,地形及其切割程度,地质构造、地震,降雨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多种因素,圈划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发生和发育滑坡、崩塌的多发区,旨在使本图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意义,而且力求提高其实用价值。

(一) 滑坡、崩塌类型的划分我国幅员广大,滑坡、崩塌类型比较齐全。

滑坡泥石流-高中地理

滑坡泥石流-高中地理

真题感悟 | 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典例1】► (2011· 课标全国文综,43)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 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 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 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解析 黄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多,且 多暴雨;由图中可看出,黄土与基岩属两层;如果大量开 挖山坡,就会导致下面不牢固,就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 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 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 坡。
读课本 p34页找出我国滑坡、泥石流灾 害的成因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 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 层岩层相对松软、受重力和 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 不断加大等
滑坡、泥石流
比较泥石流与滑坡的异同
一、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一般爆发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 特大暴雨的激发,所以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由于诱发因素很多,一年 四季都可能发生,均以外界诱发因素为引发条件。 滑坡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 雨、暴雨、久雨中多发。 二、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三、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 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 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4.灾害的严重后果
摧毁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 水电工程及矿山等。
(一)泥石流
1、定义:
泥石流: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 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 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

长江流域上游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现状及问题分析

长江流域上游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现状及问题分析

长江流域上游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长江流域上游区域内滑坡泥石流强烈发育,成为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区内每年发生重大灾害数十次,造成数百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频繁的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据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体系研究提供相关基础。

【关键词】长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一、滑坡泥石流灾害现状长江流域上游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类齐全,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强烈,地貌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破碎、山高坡陡,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时空分布差异大,雨量丰沛,分布多个暴雨中心,导致区域内滑坡泥石流强烈发育,成为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2004年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202个县级行政区第二次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统计,体积在1万m3以上,危及1户居民以上的滑坡(包括危岩等)13000多处,滑坡体总方量近167亿m3;流域面积在1km2以上,危及1户以上的泥石流沟3000多条,流域面积约5万多km2。

滑坡、泥石流是发生在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内最严重的侵蚀过程,长江上游的西藏东部、横断山区、云南西部及东北部、四川西部、陇南及陕南以及长江三峡库区等,共有大小滑坡15万处,泥石流沟道1万多条,分布面积占10万km2,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范围涉及金沙江下游的云南省昭通市的昭阳区、彝良县等;贵州省毕节地区的毕节市、大方县等;四川省宜宾市的宜宾县等,雅安市的雨城区、凉山州的雷波县等;嘉陵江上游支流的白龙江(含白水江)和西汉水流域的甘肃省陇南市的文县等;长江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开县等;湖北省宜昌市的秭归县、等6省1市12市(州、区)共38个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0′~110°01′,北纬26°30′~34°32′。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一、本文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地形地貌最为复杂多样的国家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以期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分类及特征。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系统梳理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地理分布特点,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

我们将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深入剖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条件等;人类活动则涉及土地利用、工程建设、采矿等。

文章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各成因类型对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对策和建议。

通过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防治体系、提高公众防灾意识等措施,以期降低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为推动中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中国广泛分布,其成因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综合因素。

自然因素是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对灾害的发生有决定性影响。

例如,断裂带、褶皱带等地质构造活跃区,以及坡度陡峭、地形破碎的山地丘陵区,常常是崩塌、滑坡灾害的高发区。

强降雨、融雪、冰川活动等气象水文事件,也常诱发泥石流灾害。

人为因素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不合理的工程建设、过度开垦、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增加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工程,常常导致山体破坏,增加了滑坡和崩塌的风险。

近60年中国滑坡灾害数据统计与分析

近60年中国滑坡灾害数据统计与分析

近60年中国滑坡灾害数据统计与分析一、本文概述滑坡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60年来中国滑坡灾害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滑坡灾害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滑坡灾害的预警、防治和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回顾近60年来中国滑坡灾害的历史演变,梳理滑坡灾害发生的频次、规模和分布特征。

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地质、地貌等多因素,分析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滑坡灾害的成因机制。

本文还将对滑坡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分析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公众提供滑坡灾害防范和应对的知识普及,共同推动我国滑坡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滑坡灾害数据统计近60年来,中国滑坡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滑坡灾害的发生规律,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其中尤以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东南地区最为严重。

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加上气候多变,降雨充沛,使得滑坡灾害频发。

在时间分布上,滑坡灾害多发生在雨季和汛期,尤其是夏季和秋季。

这两个季节降雨量大,山体饱和度高,容易发生滑坡灾害。

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也会对滑坡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

从灾害规模来看,中国滑坡灾害的规模和影响范围较大。

一些大型滑坡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同时,滑坡灾害还常常引发泥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了灾害的破坏力。

在灾害类型上,中国滑坡灾害主要包括土质滑坡、岩质滑坡和冰川滑坡等。

其中,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滑坡灾害总数的绝大部分。

这些滑坡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岩土体性质、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答案】C【解析】易导致滑坡的条件是①坡陡;②岩性疏松;③岩层倾斜与坡向一致;④植被覆盖差。

①图花岗岩岩性坚硬、②图山坡岩层完整、④图岩层倾斜与坡向相反,都不易导致滑坡发生,③图符合滑坡条件。

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

2.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因而造成了巨大灾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2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台风“莫拉克”成因的是()【答案】 D【解析】根据所的有关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知识可以判定图中的A B C D 分别是交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示意,台风“莫拉克”的实质就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故选D【2】台风“莫拉克”给福建造成了重大的灾害,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A.沙尘暴天气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C.地震、海啸D.狂风、赤潮【答案】 B【解析】根据教材相关案例中所学的知识台风的破坏力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所引起的,故选B【考点】台风及其危害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比较熟悉台风的实质(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及其危害的成因(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所引起的),试题难度不大,属于容易题型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泥石流、地震带、火山分布图。

材料二:2008年9月22至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个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

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中泥石流的集中分布地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川县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

根据地质勘查和历史灾害数据,评估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风险
等级,确定重点防范区域。
强化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范意识
03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滑坡和泥石流灾
害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应对措施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在 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遥感影像分析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提取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特 征信息,如滑坡体的范围、形态、运动状态等。
3
动态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进行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灾害发生、发展的迹象,为灾害预警 和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相关的空间数据进行采集、 存储、处理和分析,为灾害评估和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 查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概述 •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 •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预防与应
对措施 •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方法
与技术 •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概述
定义与特点
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下滑的现 象。滑坡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难以预测等特点。
环境破坏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会对山 体、植被、土壤等造成严 重的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和环境质量。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记录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历史上一直 存在,如我国长江三峡地区就曾 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
灾害。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2、我国地震的分布: 我国的地震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我国的地震灾害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我国地震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与我 国高大山脉走向基本相同);大陆东部 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合四川、黑龙江、新疆、云南
频 率 高 , 强 度 大
资料三: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 分 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 布 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 范 辖市。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次,共 围 有3次,即:1668年山东吕县剡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 广 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 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556年陕西华 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 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 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 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 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 达700万间。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泥石流 滑坡
(一)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泥石流的成因
探究活动:山区发生泥石流
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方 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 坡陡谷深的山区(便于集水集物) 自 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然 岩石: 原 稀少,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因 植被: 气候: 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
高考链接
1.(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3题)在图3所示的山 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泥石流的分布特征与治理分析(精选)

泥石流的分布特征与治理分析(精选)

泥石流的分布特征与治理分析摘要: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南市武都区是全国泥石流发生频率较高、分布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运用了动力特征计算公式认识其内在发生发展规律,并对发展趋势做了一些相关的分析,通过对泥石流的危险性分区,制定了一些合理的防范规划和治理措施,这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区内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武都区;泥石流;分布特征;危险性分泥石流是一种灾难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它是指在山区沟谷,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洪水及江河湍流将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突发性洪流。

泥石流灾害的突发性强,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发生期间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作用,以致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证陇南市武都区的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本文有必要对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机理、动力特征和发展趋势做出一些相关分析,通过深入研究,统计调查结果,从空间分布上对研究区泥石流的分布进行了划分,有助于正确认识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并通过研究危险性分区提出了一些防治泥石流的措施,以尽量降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程度,减少泥石流灾害对人民群众及城市的威胁,为武都区的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便于更好更快地促进陇南市武都区的全面发展。

1 研究区概况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秦巴山系结合部,是陕、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

武都区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陇南市政治、文化、经济及商贸中心,对陇南市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由于频繁的地质灾害的发生,给武都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就其泥石流灾害而言,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是造成灾害发生的原因。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探究
1、我国为什么多发生地震?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2).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 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 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 发 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原动力
地震規模8.0
震源深度約12公里
汶川地震示意图
3、我国地震的分布:
资料二: 2004-2005年中国部分破坏性地震
2005年04月08日 2005年04月06日 2005年03月06日 2005年02月15日 2005年02月01日 2005年02月19日 2004年10月19日 2004年10月15日 2004年08月10日 2004年07月12日 2004年07月03日 2004年06月29日 2004年05月23日 2004年05月19日 2004年05月01日 西藏仲巴县6.5级地震 频 新疆乌什县5.1级地震 率 台湾宜兰沿岸东海中5.6级地震 高 新疆乌什6.2级地震 , 台湾宜兰6.3级地震 强 台湾台东与花莲间发生5.0级地震 度 云南保山发生5.0级地震 大 台湾以东海中6.2级地震 云南鲁甸昭通5.6级地震 西藏仲巴县与隆格尔县间6.7级地震 西藏班戈5.2级地震 青海治多5.3级地震 西藏班戈、青海海西间5.3级地震 台湾以东沿海6.7级地震 中国台湾莲花5.2级地震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浅, 危害大。
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 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造成截瘫患者 3817人,失去父母的孤儿4204人,轻伤仍 需治疗者达36万之多。
唐 山地震 震级为 7.8级, 它代表 的能量 是 3.2×1016焦耳,这相当于一个12.5万千瓦发 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发电量,相当于 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400颗原子弹同 时爆炸!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天山地震带 昆仑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台湾地震带
西部主要 地震带 阿尔泰山地震带
祁连山地震带
东部主要 河北平原地震带 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 秦岭地震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 郯城庐江地震带
红河地震带
大 陆 东 部 地 震 活 动 比 西 部 弱
1.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成因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 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 1/3 左 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 1/2。网络图分析我国地震的分布、 成因与危害如下:
探究
1、我国为什么多发生地震?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2). 我 国 处 于 世 界 两 大 地 震 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 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 发 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原动力
3、我国地震的分布:
世界地震点分布
4.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 些地区是泥石流和滑坡多发区? 提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原因: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 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 黄土、喀斯特等物质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 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严重 我国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
5级以上的地震约1200多次,平均每年14次 7级以上的地震80多次,平均每年1次 8级以上的地震9次,平均每10年1次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一、研究的动机:我国幅员辽阔,暴雨、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因此,分析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对于加强城镇泥石流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让人们了解这种灾害,学习如何预防,尽量减少在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三、研究方法:1.采用调查研究2.通过资料整理出数据3.上网调查4.咨询专家四、研究内容:1.泥石流的概念: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过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破坏力。

2.泥石流的类型:(1)按水源补给分为:冰川型、降雨型;(2)按沟谷形态分为:沟谷型、坡面型;(3)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4)按结构流变分为:黏性(容量为2.0~2.3t/m3)、稀性(容量为1.5~1.8t/m3)、过渡性(容量为1.8~2.0t/m3);(5) 按规模大小分为:小型(一次泥石流总堆积量<10万m3)、中型(10万~50万m3)、大型(50万~100万m3)、特大型(>100万m3)。

3.产生原因:地震或暴雨都会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4.两类灾害的区别:一般来说,滑坡的岩石、矿物成分一般和附近土和岩石一致,而泥石流堆积体物质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更远。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前言本图是“中国环境地质图系”灾害地质系列图件之一。

本图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发生、发育程度及其区域性分布特征,为国土整治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提供环境地质依据。

滑坡、崩塌曾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

例如滑坡对铁路的危害就十分严重。

据铁道部门统计,仅1978年发生于铁路的滑坡、崩塌约有1700处;1982年,全国铁路沿线分布的大、中型滑坡约1000余处;多年来,平均每年因滑坡中断运输44次,中断行车800多小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分布规律,掌握它们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合理的减灾对策,提高减灾成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编制本图时,在广泛收集、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标绘了400余个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滑坡、崩塌点。

选点的基本原则是:规模(以滑动土石的体积计)在10万立方米以上,经济损失较重,人员伤亡较多者。

在铁路沿线,考虑到铁路滑坡、崩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在东南部地区,考虑到人口密度大,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高,往往规模不大的滑坡、崩塌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都适当放宽了规模界线。

本图由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制,主编:钟立勋,编图组成员有:李媛、张颖。

说明书编写:李媛、张颖、钟立勋。

我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各省(市、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所属单位的领导和同行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一、编图的原则本图在重点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类型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土体类型,地形及其切割程度,地质构造、地震,降雨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多种因素,圈划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发生和发育滑坡、崩塌的多发区,旨在使本图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意义,而且力求提高其实用价值。

(一) 滑坡、崩塌类型的划分我国幅员广大,滑坡、崩塌类型比较齐全。

我国滑坡、崩塌多发区概述

我国滑坡、崩塌多发区概述

我国滑坡、崩塌多发区概述各区概况分述如下:1 横断山区本区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区。

出露地层主要是古老的变质岩、碎屑岩、燕山期花岗岩和新生代喷出岩。

岩体破碎,风化强烈,风化带厚度一般都在30米以上。

沿三江发育三大活动性断裂带。

晚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动强烈,火山喷发频繁,地震接连不断。

自140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50余次,5级以下的小震几乎天天都有。

地形切割强烈、陡坡发育,梅里雪山主峰为6740米,而怒江谷地高程850米。

本区年总降水量1300—1800毫米,多暴雨和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过程。

区内滑坡、崩塌点(约200余处)分布密集,呈带状沿“三江”分布,危害甚大。

如原碧江县城旁侧有两处大滑坡,使县城受到滑坡危害,经济损失近亿元,又无合适城址可迁,因此该县建制被撤销。

六库地段,面积8平方公里,有滑坡灾害点3处。

其中,贵家坟滑坡(怒江西岸)属堆积层滑坡,体积252万立方米,1976年复活滑动,已对东岸的六库镇形成潜在威胁。

整体看来,本区的滑坡、崩塌主要受构造和地震的控制,而暴雨又是直接的重要诱发因子。

因此,要特别注意研究灾害性天气(如特大暴雨)对滑坡、崩塌灾害的诱发作用。

Ⅱ黄土高原区在华北、西北黄土高原,连续地分布着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的厚层黄土。

在黄土堆积的第四纪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干湿变化,大约从中更新世开始,曾多次出现过沉积间断,并于间断面上形成多层倾斜不一、厚度不同的古土壤层。

全新世以来,在整个黄土地区由于地壳的振荡性上升运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使黄土继续遭受侵蚀破坏,促使黄土沟谷进一步加深,被纵横沟谷分割的塬、梁、峁形态坦步缩小,在沟谷下游切入下伏基岩达数十米。

这样,加大了黄土边坡的天然坡度和边坡土体的临空高度,为黄土滑坡、崩塌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和岩性条件。

尤其是当冲沟切割至基岩后,一遇暴雨或其它诱发作用,很容易产生滑坡、崩塌。

这类滑坡的典型实例有甘肃洒勒山滑坡(1983年3月7日)、宝鸡卧龙寺滑坡(1958年8月18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现状分析
摘要:通过对我国已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的了解。

和对滑坡.泥石流的形成的原因的分析,对滑坡.泥石流异同特点的分析以及怎样去防等等的讲述,呼吁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原因依据防
一.滑坡泥.石流的简介
汶川特震给我国造成了严重损失地震过后连续发生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自然灾害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众所周知发生在我国甘南地区的“舟曲泥石流”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我们人类要沉痛的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
泥石流式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常对山区的城镇村庄铁路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严重危害
当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黏稠的泥浆像脱缰的野马一般沿陡坡奔腾而下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其中泥沙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大于10%.有时高达80%_.流速一般为5~7 m/s,有时高达80 m/s.泥石流因流速快黏度大其侵蚀搬运堆积过程特别迅速在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即可将数十万立方米至数千万立方米土石搬出沟口并摧毁或掩埋沿途房屋道路农田及一切工程设施造成重质灾害所到之处良田变荒漠房屋变废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者
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山剥皮”等根据滑坡体的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l×l05m3.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x105~1x106m3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x106~1x107m3.巨型滑坡滑坡体积大于1x107m3.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分为4类.蠕动型滑坡人们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的滑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滑坡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三个必要条件地质条件它是泥石流形成的因包括地质构造和岩石的性质有些岩石很容易风化破裂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固体物质直接影响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地貌条件主要是地形倾斜度的大小实际考察得知倾斜度必须大于15。

.才可能发生泥石流而倾斜度越大泥石流带来的灾害越严重水源条件它是泥石流发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主要来源于暴雨和融雷造成的
洪水水流的流量和速度越大灾害越严重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滑坡灾害频繁出现
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部结构遭到破坏并发生变化原有的结构面裂松弛地震同样使地下水也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
很不利的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的危害非常大,必须加紧防治!防治泥石流是一个系统工程由预防和治理两部分组成预防由泥石流预测预报报警和避难等构成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可以预报泥石流利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反映出泥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要素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动态变化结合地面调查便可较准确地估出松散堆积物和极不稳定的固体物质数量再结合地面气象资料或卫星云图气象资料综合分析就能够预测泥石流是否发生泥石流的治理由土建防治工程生物防治工程和工程管护措施构成我国已初步完成全国泥石流编目工作并研制出VJ-2型泥石流遥测地声警报器和泥石流超声波泥位警报器治理泥石流还需要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大力开展山体的绿化为什么植树种草可以防止岩石的“风化作用”,呢?原来“大树下面好乘凉”绿树青草能够避免直照到岩石岩石温度可以保持稳定另外从天而降的雨水经过树叶的拦挡落在岩石上时打击的力量要小多了绿树青草还可以阻碍水流避免水土流失其次是加紧山体的坡面治理,用排水拦挡护坡等方式稳住松散物质及坡面残积物在泥石流流通段采用排导渠(槽).使泥石流顺畅下排
对于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二是消除和减轻水对滑坡的作用
滑坡预测预报问题目前尚是世界性难题各国地质专家都曾致力于该项研究但至今尚未获得满意的结果我国科技人员曾经通过IO 余年的艰苦调查研究和长年累月的监测工作成功地预报了一次大型滑坡那就是1985年6月12日凌晨3时45分至4时20分发生在省秭归县境长陵峡中新滩镇的大型滑坡该滑坡的体积约3 000余万立方米坚硬的块石碎石及泥土快速崩滑下来将新滩镇全部摧毁滑坡体前部的土石堵塞长江江面的l/3时江中激起几十米高的巨浪涌浪波及上下游共42 krn长的江段
由于预报及时撤离措施果断有效首当其冲的新滩镇45 7户居民1 3 7 1人中无1人伤亡一场毁灭性的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二.中国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滑坡、泥根据近几年全国调查结果统计,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空间分布和危害有如下特征:从造成的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发生数量这三项指标综合来看,西部地区的、、、、、、广西、、新疆、、、蒙等12省(区、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最严重,死亡人数占全国的62%、经济损失占全国的55%、发生数量占全国的32%。

另外,还有西南地区。

三.滑坡泥.石流的特点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

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
形式。

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

四、滑坡、泥石流的识别
(一)滑坡的识别依据
1、地形地貌依据:当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地伸入河床;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上述地貌现象说明,这些地段可能曾经发生过滑坡。

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上述地貌现象可能是滑坡正在形成的依据。

2、地层依据: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段,其岩层或土体的类型、产状往往与周围未滑动斜坡有着明显的差异。

与未滑动过的坡段相比,滑动过的岩层或土体通常层序上比较凌乱,结构上比较疏松。

3、地下水依据:滑坡会破坏原始斜坡含水层的统一性,造成地下水流动路径、排泄地点的改变。

当发现局部斜坡与整段斜坡上的泉水点、渗水带分布状况不协调,短时间出现许多泉水或原有泉水突然干涸等情况时,可以结合其它证据判断是否有滑坡正在形成。

4、植被依据:斜坡表面树木东倒西歪,一般是斜坡曾经发生过剧烈滑动的表现;而斜坡表面树木主干朝坡下弯曲、主干上部保持垂直生长,一般是斜坡长时间缓慢滑动的结果。

(二)泥石流沟的识别依据
1、物源依据: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一定量的松散土、石参与。

所以,沟谷两侧山体破碎、疏散物质数量较多,沟谷两边滑坡、垮塌现象明显,植被不发育,水土流失、坡面侵蚀作用强烈的沟谷,易发生泥石流。

2、地形地貌依据:能够汇集较大水量、保持较高水流速度的沟谷,才能容纳、搬运大量的土、石。

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坡陡峻,沟域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中游山谷狭窄、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沟谷上、下游高差大于300米,沟谷两侧斜坡坡度大于25度的地形条件,有利于泥石流形成。

3、水源依据:水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局地暴雨多发区域,有溃坝危险的水库、塘坝下游,冰雪季节性消融区,具备在短时间产生大量流水的条件,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其中,局地性暴雨多发区,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

如果一条沟在物源、地形、水源三个方面都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这条沟就一定是泥石流沟。

但泥石流发生频率、规模大小、粘稠程度,
会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已经发生过泥石流的沟谷,今后仍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

五、滑坡、泥石流的防
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则是可以减轻的。

(一)逃避山体滑坡重在识别前兆。

山体滑坡往往非人力可以制止,但我们可以通过弄清楚其爆发前暴露的前兆特征,及早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崩塌的前兆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崩塌的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能嗅到异常气味;不时能听到岩石撕裂、摩擦、碎裂的声音;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如果发现这样的征兆,居住在滑坡附近或行走在易滑坡地带的人们就要及早转移撤离。

要是发现山坡前缘土体隆起,山体裂缝急剧加长加宽等异常现象,也要及早采取转移等避险措施。

(二)泥石流将爆发时要朝山坡两侧跑。

泥石流往往发生在特定的泥石流沟谷中,因此,掌握判断泥石流沟谷并远离它们的技巧,对于自救很有必要。

泥石流沟谷上游像漏斗、饭勺、树叶,中游深且窄,下游则较为开阔,沟谷上、下游相对高差一般在300米以上。

如果沟谷上游存在山塘水库、或沟地下水丰富,它们在遇到连续强降雨天气时,更易爆发泥石流。

要特别警惕的是,泥石流往往突然爆发,因
而逃生机会很小。

因此,当听到山沟有轰鸣声,或看到主河洪水上涨、正常流水突然断流,应该马上意识到泥石流就要到来,并立即采取逃生措施。

在逃跑中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方向:不要顺沟方向朝上游或朝下游跑,应该朝着沟岸的两侧山坡跑,但注意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