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答案A
国际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1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A.文化信息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D.自然地理ABCD正确答案:A2.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战略。
A.并购B.战略联盟C.分包D.独资企业ABCD正确答案:D3.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生产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
A.自主子公司结构B.国际事业部结构C.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D.全球性网络结构ABCD正确答案:B4.“胞波”一词强调的是()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
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ABCD正确答案:A5.采用IMV--实达联合品牌是属于()。
A.联合销售战略联盟B.合资企业战略联盟C.研究开发战略联盟D.制造生产战略联盟ABCD正确答案:D6.采用国际事业部结构较多的是()的公司。
A.日本B.美国C.欧洲D.亚洲ABCD正确答案:B7.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A.英国外汇收入增加B.英国进口减少C.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导致英镑汇价下降ABC正确答案:C8.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来表达。
A.身体语言B.沉默C.停顿D.词组ABCD正确答案:D9.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
A.起飞前夕B.起飞阶段C.成熟阶段D.高消费阶段ABCD正确答案:B10.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
A.态度考评B.业绩考评C.能力考评D.知识考评ABCD正确答案:B11.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
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ABCD正确答案:B12.丰田公司在4个东南亚国家中有零部件和产品的生产销售网络,表明此时的国际企业处于()。
A.独立子公司阶段B.寻求外源阶段C.系统一体化阶段ABC正确答案:A13.根据本企业专长,生产销路好的产品项目或提供某些特需产品,这是()。
2014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国际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让渡一定的国家主权,建立两国或多国的经济联盟,从而使经济达到某种程度的结合以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最终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2、企业经营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
3、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
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4、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配置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国际分工和协作,使全球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国际经济体系。
二、简答题1、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等阶段。
(1)商品资本国际化。
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取商品的形式,即国际商品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也是当今资本国际运动的重要形式。
在商品资本国际化阶段,世界经济呈现出工业与农业的国际分工特点。
这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另一特点是自由贸易代替了原始积累时代的贸易垄断及其他超经济特权。
(2)货币资本国际化。
即资本输出,是借贷资本、股票、债券等在世界范围的间接投资活动。
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及资本输出快速增长。
(3)生产资本国际化。
这一时期,资本国际化进入了新阶段,即由流通领域发展到生产领域,资本增值过程延伸到国界之外,生产酱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更为突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国际企业管理(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期末单元测验与答案

一、单选题1、请问下列哪一种表现是属于表层文化的范畴的()?A.社会规范B.价值观C.法律规范D.语言正确答案:D2、请问下列哪一种表现是属于中层文化的范畴的()?A.语言B.核心价值观C.行为规范D.建筑正确答案:C3、请问下列哪一种表现是属于核心层文化的范畴的()?A.法律B.语言C.建筑D.价值观正确答案:D4、下列关于人际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形体差异对国际商务会产生影响。
B.“妇女能顶半边天”说的是家庭因素的影响。
C.人口的差异主要来自不同的民族基因遗传D.老龄化国家采取延迟退休属于年龄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B5、下列体现文化环境中的内容,哪一句是不正确的()?A.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富裕程度会导致雇员需求不同。
B.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不同国家雇员中都有相应的应用体现。
C.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上下级关系偏独裁。
D.有的国家受宗教影响会有较强的“宿命论”观点。
正确答案:C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霍夫斯泰德模式的维度()?A.文化冲击B.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C.权力距离D.不确定性规避正确答案:A7、下列关于文化要素对国际商务的影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中低语境文化表示习惯以暗示或其他信息来传递的语境,而不是说的很直白。
B.宗教对于商务活动的影响可以来源于宗教具体教义中带来的影响。
C.在国际谈判中,尊重不同的风俗习惯非常重要。
D.社会阶层的流动程度对国际商务活动影响很大正确答案:A8、下列关于如何避免国际化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不正确的表述是()?A.跨国公司可以考虑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进行跨文化管理。
B.当投资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都是强文化时,一般会考虑文化相容策略。
C.文化渗透策略则是一个长期观察和培育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策略。
D.跨国公司可以考虑在全球扩张时,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子公司强行注入母公司的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D9、下列关于文化因素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宗教信仰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消费倾向。
电大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

国际企业管理单项选择题B1。
“胞波”一词强调的是(A 自然环境)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CD1.当企业仅具有“所有权优势”时,通常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C 合同式资源转移)2.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B 经济环境)。
3.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D 起飞阶段)。
4.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C 英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F1.发达国家将其在国内市场衰退的产品推向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实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增加收益的目的。
这是采用的(B 市场开发战略)G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B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 D 对外直接投资)3.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D “交钥匙"工程)5.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D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
6.国际分包中,委托人将部件和某些工序转包给分承包人生产的分包形式是( A 工业分包)7.根据波士顿矩阵,某项市场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也低的业务属于(A 瘦狗业务)8.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C 附加价值)I1。
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D 独资企业)战略。
J1。
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D 多种经营型)产品组合。
M1.美日等西方国家在海外经营中用于(C 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达1/4以上。
2.美国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25%,反映了(B 政治法律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
3.某公司是另一公司的组成部分,是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上和法律上有独立地位,该公司属于(B 子公司)4.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B 垂直转移).Q1.企业不改变现有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其资源分配和经营环境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的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称为(B 稳定战略)S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 垂直式)国际分工。
(最新)国际企业管理选择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 )国际分工。
A.水平式B.垂直式C.横向式D.混合式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B )的国际化。
A.借贷资本B.生产资本C.股票投资 D.债券投资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 )。
A.国际租赁 B.工业合作C.国际服务经营D.直接投资4.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B )。
A.劳务进出口 B.直接投资 C.合同性安排 D.证券投资5.当公司直接卷入在国外的采购或推销,或在海外直接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并且在海外有自己的长期派驻人员时,在公司的组织中,可能有一个“国际部”而不只是一个国际“科”,此时,该公司的发展处于(C )A.国际化的第一阶段 B.国际化的第二阶段C.国际化的第三阶段D.国际化的第四阶段6.当企业仅具有“所有权优势”时,通常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C )A.出口B.对外直接投资C.合同式资源转移D.BOT方式7.“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属于下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哪种类型?( B )A.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完全经济一体化D.经济同盟8.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五阶段论”认为,处于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的国家属于( B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不发达国家D.准发达国家9.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10.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 C )的国家利益A.资本输人国B.资本输出国C.资本输人输出双方国家D.第三国11.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 B )。
A. 技术转让B. 出口贸易C.对外直接投资D.试对外投资12.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全球第四次并购潮的特征是(D)A.以生产和经营互为上下关系的企业间的纵向并购为主B.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主C.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多样化公司D.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特征,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并重归专业化经营13.质量管理发展经历的“事后把关型”的管理阶段是( A )A.质量管理的检验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D.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阶段14.“中美洲关税与经济同盟”所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是( A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经济同盟15.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 D )A.特许经营B.许可证贸易C.国际BOT方式D.“交钥匙”工程16.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提出的划分经济阶段的“五阶段论”,“经济上已经完全工业化,各种生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是( D )A.起飞前准备阶段B.起飞阶段C.走向成熟阶段D.大量消费阶段17.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B )。
★《国际企业管理》作业答案00

★《国际企业管理》作业答案00——多项选择题——1. 衡量一项技术的适用性的标准是(abd)A: 目的适用性B: 产品适用性C: 装备适用性D: 工艺适用性E: 使用适用性2. 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因素有(acde)A: 技术优势B: 生产力优势C: 规模经济优势D: 货币与资金优势E: 组织管理优势3. 引进技术间接经济效益效益包含对(cde)的影响A: 利润B: 成本C: 技术优势D: 商誉E: 产品市场竞争能力4. 基础性人力资本理论包含(abd )A: 知识B: 技能C: 道德D: 体力E: 社会关系5. 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包含(abcde)A: 民族性B: 传统性C: 渗透性D: 地域性E: 变革性——名词解释——6. 特许经营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者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特许经营在西方颇为盛行,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7. 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设立生产或者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8. 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与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
9.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的法律基础是传统、过去的惯例与法院对成文法、过去判例的解释(即先例原则),因此英美法系又称之判例法或者习惯法。
10. 绿地投资即独资企业,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产,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11. 国际战略联盟称之跨国战略联盟。
它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与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者特定事业与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类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者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者多向流淌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简答题——12. 国际企业各类全球化战略有什么,彼此相互关系如何?从初始阶段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阶段,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联盟能够归纳为下列四种:一是产品出口战略,二是契约协议战略,三是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四是国际战略联盟。
2012国际企业管理综合练习题案例分析答案

2012国际企业管理综合练习题案例分析答案【答案仅供参考、请各位酌情补充或删减,有问题请及时沟通,祝⼤家考试统统顺利通过、事事顺利】国际企业管理综合练习题案例分析⼀、可⼝可乐案例:1.可⼝可乐采取的⼈员配备⽅法是全球中⼼法:全球中⼼法是指在整个企业中任⽤最适合的⼈选担当重要职务,⽽不考虑其国籍。
具体体现:①在全球雇佣⼤约40万名员⼯,这与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优势相⼀致②可⼝可乐国际⼈⼒资源管理战略核⼼:雇佣全球最优秀的管理⼈才,这点有别于倾向雇佣母国⼈员的民族中⼼法和雇佣东道国⼈员的多中⼼法。
③每年将⼤量的专业⼈员及管理⼈员从⼀国调往另⼀国,从⽽培养出适应多国化的专业⼈才和管理精英④从语⾔要求上体现了可⼝可乐公司强调国际化⼈才的重要性⑤⾼层管理机构中21位董事会成员只有4个美国⼈,⽽总裁是古巴出⽣的美国⼈2.⾸先,管理者掌握多门语⾔有利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调配和利⽤⼈⼒资源;其次,这可以节省公司在语⾔⽂化等相关⽅⾯的培训投资再次,这能保证公司总部与各⼦公司间信息沟通更顺畅⼆、Darby 案例:1.【政治环境包含: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与政府的稳定性;政府对贸易和外国投资的政策;对外政策与关系】⾸先,社会主义的中国政治意识形态与西⽅资本主义国家差异较⼤,中国国民政治民族倾向是否强烈是Darby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这决定着中国⼈会否发⽣为保护民族产业⽽倾向于不买或少买Darby的产品其次,中国国内政治局势稳定才能保证Darby与中⽅合作⽣产能够稳定持续进⾏;再次,中国政治和政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Darby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只有中国保证长期政治环境稳定Darby和中⽅共建企业才能顺利实施企业战略、最后,政府对待贸易和外国投资的政策及其稳定性将直接影响Darby的经营,决定着Darby是否有信⼼与中⽅签订合作协议3.中国经济环境对Darby有利:⾸先,中国作为⼀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前国民经济增速虽有所减缓但仍处于全球经济体领先⽔平;其次,中国⽣产⼿段正经历现代化推动⼯业化的进程,基础设施的需求稳步增长保证了产品需求;再次,中国劳动者素质正不断提⾼,⽽劳动成本仍相对较低,加之中国政府已经下决⼼⼤规模⽣产,诸多因素能够保证⽣产成本相对低廉,利润可观。
国际企业管理考试试题

国际企业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国际企业的特征不包括()A 规模庞大B 经营多样化C 市场以国内为主D 具有全球战略眼光2、以下哪种国际化经营方式风险最小()A 出口B 许可证贸易C 国际直接投资D 战略联盟3、文化差异对国际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A 人力资源管理B 市场营销C 财务管理D 决策制定4、国际企业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通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包括()A 全球性产品结构B 全球性地区结构C 矩阵结构D 直线职能结构5、国际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母国员工与东道国员工的比例B 员工的培训与发展C 员工的薪酬与福利D 员工的家庭背景6、国际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策略不包括()A 产品标准化B 产品差异化C 产品创新D 产品包装7、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包括()A 利润最大化B 股东财富最大化C 企业价值最大化D 成本最小化8、国际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外部环境因素不包括()A 政治法律环境B 经济环境C 社会文化环境D 企业内部环境9、以下哪种国际企业的进入模式需要企业投入最多的资源()A 出口B 许可证贸易C 合资企业D 独资企业10、国际企业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 语言障碍B 非语言障碍C 文化休克D 沟通渠道畅通11、国际企业在进行采购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供应商的选择B 采购成本C 采购数量D 员工的工作效率12、国际企业在进行生产管理时,通常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包括()A 大规模生产B 定制化生产C 精益生产D 手工生产13、国际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运输方式B 仓储成本C 物流信息系统D 企业的社会责任14、以下哪种国际企业的战略属于成长型战略()A 市场渗透战略B 市场开发战略C 产品开发战略D 以上都是15、国际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A 风险规避B 风险降低C 风险转移D 风险忽视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国际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8-1国际企业管理a

和国际业务。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1
董事会 总经理
生 产 副总经理 财 务 副总经理 销 售 副总经理
国内生产 产品A 产品B
全球产品结构(Global Product Structure)是一种把产品
或产品线作为设立部门标准的组织结构类型。每个产品分 部都对针对国际范围的研究与开发、原材料的采购、产品 的生产和销售等负责,企业的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归属于 各个不同的产品分部。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5
企业总部 总经理
一、全球组织结构的特点
全球组织结构又称一体化组织结构,其总的 特征是企业把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视为一个 整体,按照层级制原则设立组织机构。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28
8.2.2 全球组织结构
二、全球组织结构的分类
根据一体化程度不同
区域一体化组织结构:局部性的全球组织结构 全球一体化组织结构:完全的全球组织结构
④ 有利于减少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3
8.2.2 全球组织结构
3. 局限性
① 企业总部的协调工作量大 ② 不适于企业开展多种经营 ③ 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地域扩张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34
8.2.2 全球组织结构
(二)全球产品结构(Global Product Structure ) 1. 含义
8.2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29
8.2.2 全球组织结构
(A)国际企业管理自考题-7

(A)国际企业管理自考题-7(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形式是______∙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特许经营∙ D.对外直接投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A、B、C、D四选项都是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形式,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形式。
2.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______∙ A.特许经营∙ B.许可证贸易∙ C.国际BOT方式∙ D.“交钥匙”工程(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交钥匙”工程概念的考查,属于识记的内容。
A、B、C选项的具体含义考生也应掌握。
3.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 W. Rostow)提出的划分经济阶段的“五阶段论”,“经济上已经完全工业化,各种生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是______∙ A.起飞前准备阶段∙ B.起飞阶段∙ C.走向成熟阶段∙ D.大量消费阶段(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传统社会、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和大量消费阶段。
处于第五阶段的国家工业化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但本身并不能满足其所有方面的需要。
4.多数阿拉伯国家人民信奉的宗教是______∙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阿拉伯世界人们多信奉伊斯兰教。
5.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
一般来说,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较高,政策的稳定性较好,这种政治体制属于______∙ A.集权制∙ B.君主制∙ C.独裁制∙ D.代议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代议制和集权制属于政治体制两种类型,在实行代议制的国家,一般来说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较高,政策的稳定性较好,而在集权制国家,则恰恰相反。
国际企业管理 论述题答案(1)

论述题1:1. 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P41答: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的理论认为应把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动机、条件、能力、区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全面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到哪里投资和如何投资,以及企业在跨国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转让等国际化经营形式中作出选择的条件和动因。
邓宁的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优势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2. 请举一实例说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P70 答: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群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各国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目标国德社会文化环境,是实现国际企业有效经营的必要条件。
人们在各式各样的异国文化中是否只能手足无措呢?事实上,对东道国的文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评估,正确全面分析和评价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根据企业特性发掘文化优势而作出战略抉择,是企业把握机遇,实现成功跨国经营保证。
如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成功经营堪称是实现跨文化的巨大优势,可以说,认真有效地分析民族文化环境是国际经营致胜的前提。
3. 简述国际企业常用的避税技巧。
P235答:国际企业常用的避税技巧需要有三个层次,即内部转移价格避税, 避税地避税和机构身份避税,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1)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
内部转移价格避税是国际企业利用各国税率和税法的差异通过调节内部转移价格来达到避税目的的一种手段。
(2)利用避税地避税。
避税地是指那些对人们取得的国际所得或财产提供免税或低税待遇的国家和地区。
①挂牌公司作为虚设的中转销售公司。
②以挂牌公司作为收付代理公司。
③以挂牌公司作为持股公司(3)利用机构身份避税。
①规避税收管辖权。
②选择组织形式避税。
③避免成为常设机构。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不是推动企业结构变革的基本经济要素是(D)A、规模经济B、范围经济C、生产资源的可得性与成本的国别差异D、文化冲突2. 传统上,高精技术产业属于哪类产业(D)A、全球产业B、国际产业C、多国产业D、跨国产业3. 传统上,许多日本公司倾向于采取的国际扩张战略是(B)A、多国战略B、全球战略C、国际战略D、跨国战略4. 以下对创新模式认识不正确的是(C)A、全球中心的创新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对市场不敏感B、地区-地区创新模式会出现“重新掌舵现象”而遭受损失C、地区杠杆式和全球纽带式取代了传统的全球中心式和地区-地区创新模式D、全球纽带式创新的协调成本很高5. 对跨国公司学习能力要求理解正确的是(D)A、仅仅利用企业研发开发新产品B、不开发新技术,而是向其他企业学习新技术C、企业自己研发,并进行技术合作D、具有从诸多环境中学习的能力,并能将其成果进行扩散和传播6. 根据国际组织结构的“阶段模型”,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D)A、在向国外扩张的早期,跨国公司一般通过全球矩阵结构来进行国际运作B、扩大了国外销量但未显著增加国外产品多样性的公司采用全球产品部门结构C、通过增加在国外销售的产品多样性进行扩张的公司趋向于采用地区结构D、当国外销售量和国外销售产品多样性都很高时,公司采用全球矩阵结构7. 下面对四种创新模式理解正确的是(A)A、全球中心创新模式是通过母国感知新机遇,将资源和能力集中起来以创造新产品或工艺,子公司将创新引入当地市场B、地区-地区的创新模式是将跨国公司内部不同单位的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共同开展和管理某一创新活动C、地区杠杆式依赖子公司所具有的知识进行开发D、全球纽带式是确保每个子公司的特定资源和能力,使其能被国内单位利用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单位利用8. “不同国家习俗偏好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是下列哪种战略意识的基本假设(C)A、国际化意识B、多国化意识C、全球化意识D、跨国意识9. 下面对协调联合体的特征认识,不正确的是(D)A、母国创新的全球转移B、核心竞争力集中,其他方面则分散C、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正式系统和控制D、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10. 典型的美国公司倾向于采用下面哪种结构(B)A、矩阵结构B、分散联合体C、协调联合体D、集中管理11. 下列哪种经济效应反应了多产品联合生产(或开发、分销)成本低于各自成本(B )A、规模经济B、范围经济C、整合效应D、地区响应12. 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A )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13. 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商品出口B、可证贸易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14.国际公司的战略制定是针对其(C)A、东道国竞争对手B、地区性竞争对手C、世界范围的竞争对手D、同行业内竞争对手15. 对范围经济理解错误的是(D)A、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在于多元化公司在价值体系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B、范围经济是两个或多个产品联合生产(或开发、分销)的成本低于各自生产成本C、范围经济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创造更多方案D、范围经济不能在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资产上实现16. 以下关于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说法不正确的是(D)A、典型的欧洲跨国公司主要的国际扩张时期是20世纪20-30年代之间B、典型的美国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是20世纪40-50年代C、典型的日本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是20世纪60-70年代D、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时期是20世纪70-80年代17. 根据微笑曲线,最不应提倡的价值环节是(B)A、价值链上游B、价值链中游C、价值链下游D、价值链上游和下游18. 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A)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19. 在战略因素多样化而又易变的环境中经营,跨国公司需要发展的能力是(D)A、有效的地区分公司管理B、有效的全球业务管理C、有效的全球职能部门管理者D、以上三种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以民族为中心的做法可能会为了谋求当地的发展而牺牲全球的发展B、以民族为中心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政治的社会反响,无法对当地变化作出灵活反应C、多中心的倾向重复性强,太浪费D、多中心的倾向积极开发当地市场、销售情况较好21. 为了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公司必须实现三个战略目标,下面哪一个不是(C)A、必须建立全球学习能力,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所获得的知识的能力B、必须在其所有活动中建立全球规模效率C、必须对产品进行标准化D、必须发展多国适应能力来处理不同国家的特殊风险和机遇22.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知识发展和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是(D)A、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B、知识在总部发展并被转移到海外分部C、知识在总部发展并保留D、以上都不正确23. 下面哪一种倾向不属于EPG形象(A )A、多中心的倾向B、以地域为中心的倾向C、以民族为中心的倾向D、以母国为中心的倾向24. 下面对协调联合体的特征认识,不正确的是(D )A、母国创新的全球转移B、核心竞争力集中,其他方面则分散C、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正式系统和控制D、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25. 跨国公司的战略挑战是(A)A、利用规模经济、国别差异和范围经济,实现全球效率、多国适应和全球学习B、追求利润最大化C、追求成本最小化D、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26. 为实现保护已有优势和建立新的优势间的复杂平衡,公司需要遵循的原则是(A)A、集中至少与开发新资产和能力一样多资源来保护和加强其已有资产和能力B、需要彻底重构C、需要拆除旧的并创造新的设施D、模仿竞争对手补足差距2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必要条件(B)A、东道国提供足够吸引公司投资的特殊优惠条件B、跨国公司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C、跨国公司必须具有某些能抵消不熟悉外国市场劣势的战略能力D、跨国公司具有比通过其它外部市场途径获得更高回报的组织能力28. 某公司的研发与开发活动在印度进行,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在中国生产,该公司这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属于以下哪种(A)A、利用不同国家资源供应和市场潜力的差异B、规模经济C、范围经济D、低价格策略29. 以下关于分散联合体情况下知识发展和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是(D)A、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B、知识在总部发展并被转移到海外分部C、知识在总部发展并保留D、以上都不正确30. 跨国公司与一般公司真正的区别在于(B)A、拥有全球化的战略B、创造了一种内部组织体系C、依靠开放的市场进行国际经营贸易D、可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31. 下面哪一项不是企业适应变化多端的一国市场环境的必备条件(C)A、富有弹性的不断变化的产品设计B、富有弹性的原材料采购方式C、规范的管理模式D、富有弹性的定价策略32. 以下关于分散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海外业务的描述,正确的是(D)A、把握和利用当地机会B、调整和灵活运用母公司竞争力C、实施母公司战略D、以上都不是33. “不同国家习俗偏好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是下列哪种战略意识的基本假设(C)A、国际化意识B、多国化意识C、全球化意识D、跨国意识34. 以下关于分散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A )A、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B、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C、追求全球规模效率D、以上都不是35.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B )A. 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B. 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C. 追求全球规模效率D. 以上都不是36. 应对全球发展的需要,跨国公司的整体发展趋势是(C )A、向剥削型发展B、向交易型发展C、向责任型甚至脱胎换骨型发展D、剥削型仍然占大多数二、名词解释1.I-R分析框架(全球一体化——国家响应性分析框架):即跨国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I-R)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将企业分为多国企业、全球企业、国际企业和快过企业2.梯级竞争优势:亦即三维度的战略能力,包括经济压力与全球规模效率、社会压力与多国灵活性和全球创新学习。
国际企业管理单选题

单项选择题题库:( 1)甲为一进出口公司,就其外部环境而言,最主要的宏观影响因素是( A )。
A •政治法律因素B •经济因素C •人文社会因素D •科技因素(2)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下列因素中属于宏观因素的有( D )。
A •某旅游点发生地震B •旅游景点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C.国家允许国人出境旅游 D •国内居民用于旅游的消费支出增长明显(3)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最明显的竞争特征是:( B )。
A •价格B •规模经济 C.转换成本 D •库存成本(4)原油生产公司对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决定他们讨价还价能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A.交易量 B .产业集中度 C .转换成本 D .卖方产品标准化程度(5)对于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来说,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 A )。
A •中国联通B •中国电信C中国网通 D •中国铁通(6)你认为手机行业最主要的特征是( D )A •产品高度标准化B •规模经济不太明显 C・产品技术更新比较缓慢 D •行业的进入 /退出壁垒都高 ,(7)迪斯尼公司在美国本土、日本和英国所开的迪斯尼乐园都比较成功,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可是在法国的迪斯尼乐园自开业以来年年亏损,其原因是忽视了( C )A •政治法律因素B •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 •技术因素(1)如果你是从事运动鞋生产的,你的企业使命应表述为( C )A •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
B •生产为大众消费需求的脚上用品C以顾客行走舒适为己任。
D •提供制造足以可以和汽车比美的鞋子。
(2)西单商场的目标市场定位是:大众化的精品店。
有部分顾客抱怨商场的装修档次太低,商场里的椅子太少。
有人建议商场进一步装修、多放置椅子并提高名牌商品的比例,并力求使名牌商品物美价廉,请问这种建议有什么问题?( A )A .建议的措施方案与企业目标不一致。
B •建议的措施与企业领导的想法不一致。
C.建议的措施符合顾客的需求,可以实施。
D •建议的措施可能会降低商场的利润。
国际企业管理网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5单选题当国外生产者的产量增加,价格竞争变得更为重要时,企业经济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已有能力打入世界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成为产品的出口国,先期开发该产品的国家逐渐丧失其优势,由该产品的出口国演变为进口国。跨国公司将生产集中于低生产成本的市场,或是将生产的过程进行分离,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放在低生产成本国家,此时该跨国公司处于国际产品周期的(标准产品阶段)
试题选项:A协调B诉讼C调解D仲裁E国际惯例
16多选题国际经营管理是一种带有很强文化色彩的企业活动,而文化的特征主要有(AD)
试题选项: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B文化是先天遗传的C文化具有非强制性
D化具有适应性E具有不可变迁性
17多选题引进技术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对(ABC)的影响。
试题选项:A成本B销售额C利润D商誉E技术
试题选项:A选择有力的计家价货币B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
C适当调整商品价格D货币互换E提前或延迟结帐
23多选题国际企业组织结构形式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有(ABCD)
试题选项:A企业长远发展战略B企业经营者思想C产品多样化程度D国际营销比重
24多选题工人参与管理的方式主要有(ABCDE)。
试题选项:A工人管理B共同决策C少数参与权D工作审议会E工作丰富化
9单选题采用国际事业部结构较多的是(美国)的公司。
试题选项:日本美国欧洲亚洲
10单选题(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试题选项:有出口部的分部组织结构国际事业部结构自主子公司结构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
国际企业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青岛理工大学

国际企业管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国际企业狭义概念要求国际企业经营的国家或地区达到2个及以上。
()参考答案:对2.国际企业的全球性是指企业应具有一个统一协调的决策控制中心。
()参考答案:错3.经济全球化中的经济要素包括:()参考答案:资本;技术;商品;人才4.()是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标志。
参考答案:贸易系数5.美国前特朗普总统在世界上搞“退群”、“砌墙”等行动是一种反全球化行为。
()参考答案:对6.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绩效指数比较高,因为中国对外投资数排名世界首位。
()参考答案:错7.公司语言和沟通方式的国际性、无障碍性属于企业国际化的行为特性标准。
()参考答案:对8.中国企业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参考答案:国外投资设厂9.反映一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不包括()参考答案:国际采购规模10.下列属于市场国际化战略模式的做法是()参考答案:并购或合资整合品牌的合并成长模式;收购获得海外品牌的借船出海模式;新建海外企业的安营扎寨模式11.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包括()参考答案: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技术寻求型;成本寻求型第二章测试1.()根据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衰退时期,对应企业国际经营的。
参考答案:对外直接投资阶段;标准化生产阶段;本国生产阶段;产业转移阶段2.发展中国家企业依靠()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答案:成本优势3.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的基础上。
参考答案:比较利益4.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各国应该出口能够利用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利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这是()的观点参考答案:要素禀赋论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需要同时具备()参考答案: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6.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受到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的直接影响,这四个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某行业中促进或抑制竞争优势的环境,这四个因素分别是()参考答案: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性和支持性产业7.国际企业将原材料、知识、信息、技术、管理等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而企业进行内部化的能力则是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之一。
国际企业管理导论随堂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生产经营全球化B.贸易和市场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区域经济一体化答题:A。
B.C.D。
>>参考答案:ABCD2。
中国加入WTO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决定性步骤。
()答题:对.错.参考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三大支柱()A.国际商务活动B.信息技术C.跨国公司D.国际条约和组织答题:A。
B.C。
D。
>〉参考答案:ACD2.乌拉圭回合谈判未能达成协议的问题有()A.大幅度降低制成品关税B.降低农产品关税C.音像制品市场开放问题D.民用客机的政府补贴问题答题:A。
B.C.D.>〉参考答案:CD3。
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二已经直接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4。
从总值上看,跨国公司国外产值早已超过世界贸易额。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5。
国际经济组织与一般国际会议的本质区别在于它的权力大。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1.下面属于外向型经营国际化形式的有()A.技术出让B.国内合营公司C.在国外建子公司、分公司或兼并国外企业D.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答题:A.B.C。
D.〉>参考答案:AC2。
外向型国际化的步骤()A.国外市场调研过程B.跨国经营过程C.国外市场渗透过程D.全球化组合过程答题:A.B。
C.D.〉>参考答案:BCD3.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课题()A.国际经营环境特点和趋势B.从本土到世界的企业国际化过程C.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D.跨国公司的全球渗透发展E.跨国公司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答题:A.B.C。
D.E。
F。
参考答案:ABCDE4。
企业经营国际化需要解决的问题()A.企业经营国际化发展方向B.海外目标市场选择C.海外市场进入战略D.跨国经营的业务管理答题:A。
B.C.D.〉>参考答案:ABCD5.外向型国际化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答题:对.错.参考答案:×1。
依据重商主义理论,政府应该追求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的目标。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始于1994年并延续至今,其主要特征是(B)A.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多样化公司B.跨行业混合并购与行业内横向并购同时进行,一起发展,且以“大鱼吃大鱼”、“强强联合”为特征C.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特征,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重归专业化经营D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主2.企业对在国外特定地区或市场上销售或转售其某种产品的客户授予独家经营权或优先权,让其负责该地区或市场的销售业务,这种客户被称为(A)A.国外经销商B.国外代理商C.非专卖代理商D.专卖代理商3.目前的欧洲联盟(EumpeanUnion)属于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D)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充全经济一体化 D.经济同盟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将社会中权力弱或无权力者相信并接受“权力的分配是不公平的”这一观点的程度称为(A )A权力差距 B.个体主义C.团体主义D.不确定性的规避5.吉列公司生产的一种洗发香波、在美国称为“sikience”,在法国被称为“Soyance”。
在自本则称为“Silience”,这些称谓均属于(D)A.产品文字说明B.产品商标C.商品广告D、商品牌名6.我国曾向伊朗出口10万辆自行车,由于在车座所用皮革上没有注意伊斯兰教的特殊要求,受到伊朗进口商的刁难。
这提醒我们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应重视其他民族的(B)A.生活习惯B、宗教信仰C.体态语言差异D文字语言的差异7.在企业管理方面,若企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他们一股会要求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管理者则应该(B)A.增加管理层次B.减少管理层次C.强化集权式管理D.降低员工参与管理的欲望8.按照职业、收入、财富、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等因素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不同的群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 B)A.宗教信仰B.社会阶层C.利益群体D.年龄群体9企业扩大原有主要经营领域的规模,或向新的经营领域开拓的战略,称为( C)A.稳定战略B.竞争战略C.成长战略D、优势战略10、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在其性能、技术等方面属于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产品,被称为(D)A.更新换代型产品B.改进型新产品C.新产品D、全新产品l1.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兼并或收买另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的战略,称为( A)A.横向一体化B,纵向一体化C、混合一体化D、前向一体化12.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地领导的直接下属人数。
国际企业管理网考练习题[1]1
![国际企业管理网考练习题[1]1](https://img.taocdn.com/s3/m/72f681553c1ec5da51e27005.png)
《国际企业管理》每次作业及期末考试都是20道题,每题5分。
(单选6道,多选4道,判断10道)第一章一、单选题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 )国际分工。
BA、水平式B、垂直式C、横向式D、混合式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的国际化。
BA、借贷资本B、生产资本C、股票投资D、债券投资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
AA、国际租赁B、工业合作C、国际服务经营D、直接投资4、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
BA、劳务进出口B、直接投资C、合同性安排D、证券投资二、多选题1、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界的类型有( )。
ABCA、水平型B、垂直型C、混合型D、资源型E、技术型2、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 )。
ACDA、资源型B、垂直型C、服务型D、制造型E、水平型三、判断题1、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产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2、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3、全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一个国家的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该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4、国际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不会带动和引起国际商品流通的扩大。
×5、企业国际化经营都是对单一产品在国际上进行经营。
×6、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
√7、国际化经营主要利用国内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
×第二章一、单选题1、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的国家利益。
CA.资本输入国B、资本输出国C、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D、第三国2、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
BA.技术转让B、出口贸易C、对外直接投资D、试对外投资3、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
BA、邓宁B、弗农C、麦克杜格尔D、彭罗斯二、多选题1、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国际企业管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代码及课序号:MGT301-0A卷答案一、True / False Questions (10)1F 2 F 3F 4T 5F 6F 7T 8T 9T 10F二、Multiple Choice (only one correct answer) (2’ ×10=20’)1C 2B 3B 4C 5D 6D 7B 8A 9C 10B三、Essay Questions (8’×4=32’)1. Discuss the benefits of FDI to the home (source) country.The benefits of FDI to the home (source) country include improvement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s a result of the inward flow of foreign earnings, positive employment effects when the foreign subsidiary creates demand for home-country exports, and benefits from a reverse resource-transfer effect. A reverse resource-transfer effect arises when the foreign subsidiary learns valuable skills abroad that can be transferred back to the home country.2.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The advantage of alliances are that they facilitate entry into foreign markets, enable partners to share the fixed costs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new products and processes, facilitate the transfer of complementary skills between companies, and help firms establish technical standards.3. Explain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FDI on both the host and the home country. From a host country's perspective, there are positive employment effects from both the direct hiring of people by the foreign firm and the indirect job creation in firms that supply and service the new employer.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number of jobs created by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the new employer, however, is the net effect of the new employer on overall employment. If some domestic firms go out of business because of the more efficient MNE, then some or all of the job gains may be offset by the loss of other jobs.From a home country's perspective, there can be negative effects on employment if jobs are essentially exported overseas. But there can also b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domestic suppliers of the overseas operation. A company might also exp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that it employs in its headquarters facility at home to provide administrative oversight to an overseas location.4. List and discuss the four basic strategy that MNCs can develop.International strategy, multidomestic strategy, global strategy, transnational strategy.Firms pursuing a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transfer the skills and products derived from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to foreign markets, while undertaking some limited local customization. Firms pursuing a multidomestic strategy customize their product offering, marketing strategy, and business strategy to national conditions. Firms pursuing a global strategy focus on reaping the cost reductions that come from experience curve effects and location economies. Many industries are now so competitive that firms must adopt a transnational strategy. This involves a simultaneous focus on reducing costs, transferring skills and products, and boosting local responsiveness. Implementing such a strategy may not be easy.5. What are the four main advantages of manipulating transfer prices?The four main gains that can be derived by manipulating transfer prices are as follows:The firm can reduce its tax liabilities by using transfer prices to shift earnings from a high-tax country to a low-tax one.The firm can use transfer prices to move funds out of a country where a significant currency devaluation is expected, thereby reducing its exposure to foreign exchange risk.The firm can use transfer prices to move funds from a subsidiary to the parent company (or a tax haven) when financial transfers in the form of dividends are restricted or blocked by host-country governmental policies.The firm can use transfer prices to reduce the import duties it must pay when an ad valorem tariff is in force.四、Discussion Questions (10’×2=20’)1. 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Porter's theory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Porter's theory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suggests that the pattern of trade is influenced by four attributes of a nation:(a)factor endowments(b)domestic demand conditions(c)relating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d)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2. What are Make-or-Buy Decisions?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make versus buy and visa-versa? Are these decisions harder for international opposed to strictly domestic firms? Explain your answer.A make-or-buy decision pertains to whether a business should make or buy the component parts that go into its final product. In other words, should a firm vertically integrate to manufacture its own component parts or should it purchase the parts from outside suppliers? For many firms, the make-or-buy decision is a difficult one, because there are good arguments to support either position.The Advantages of Make: The arguments that support making component parts in-house (i.e. vertical integration) include: lower costs, facilitating specialized investments, proprietary product technology protection, and improved scheduling. In terms of lower costs, it may pay a firm to manufacture its own component parts, if no cheaper source (assuming quality remains consistent) is available. In terms of facilitating specialized investments, when a firm needs a component part that is highly customized and specialized, it is often best for the firm to manufacturer the part itself. Having a supplier manufacture the part would be awkward, because the supplier would rely strictly on one buyer to purchase the part and the buyer would typically have only the one supplier to furnish the part. In terms of protecting proprietary product technology, the more involvement that a firm has with suppliers, the more likely it is that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will be lost. As a result, a firm that has highly sensitive proprietary technology may be ahead to produce its own component products.Finally, improved scheduling can result from producing in-house rather than relying upon suppliers. The author of the textbook indicates that this is the weakest argument for vertical integration.The Advantages of Buy: The advantages of buying component parts from independent suppliers is that it gives the firm greater flexibility, it can help drive down the firm's cost structure, and it may help the firm to capture orders from international customers. In regard to flexibility, by outsourcing the manufacture of its component parts, a firm can switch suppliers as circumstances dictate. This could provide a firm a substantial advantage in a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costs, using suppliers to manufacture component parts allows a firm to narrow its scope, and the resulting administrative overhead costs may be smaller. Finally, an advantage of buying rather than making component parts is that the relationships that are established through buying parts may lead to sales of the firm's final product. For example, if an American firm negotiated the purchase of component parts from several Brazilian firms, that would put the American firm in a position to develop a network of contacts in Brazil that might ultimately result in sales of its finished product.The make-buy decision is harder for international firms than domestic firms because their decision set is simply more complex. For instance, it may appear desirable to purchase parts from a foreign supplier, but what about political stability in the supplier's country, foreign exchange risk, and the host of other questions that must be answer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五、Case Study (18’)Question 1:Why do the amount and scal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 acquisitions develop greatly recently? (9’)以下为三个答题要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但是要有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