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现象

合集下载

“其”“之”用法归纳

“其”“之”用法归纳

“其”的用法一、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这(里)、那(些)、其中(具体指向具体分析)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他(们),它(们)(的)【第一人称】我(们),自己(的)二、语气副词:【表示揣测】大概;【表示反问】难道、【表示婉商期望】还是【表示命令】一定三、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假如四、助词:不翻译请对系列句子中的“其”字进行解释并归类。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人称代词,它的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示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3、距其院东五里指示代词,那,指慧空禅院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称代词,它(洞)5、其文漫灭人称代词,它(仆碑)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人称代词,它(仆碑)7、其下平旷人称代词,它的(洞)8、入之甚寒,问其深人称代词,它的(洞)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那些10、其进愈难指示代词,那11、而其见愈奇指示代词,那12、然视其左右人称代词,它的(洞)13、盖其又深人称代词,它(洞)14、则其至又加少矣指示代词,那些15、既其出助词,无意16、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那个17、而予亦悔其随之人称代词,自己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人称代词,他们(古人)19、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难道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人称代词,它21、吾其还也表示婉商期望,还是“之”的用法一、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我”“我们”,“他(他们)”“她(她们)”,“这”,或者代事。

(具体指向具体分析)例:①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③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二、结构助词1、定语的标志。

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放浪形骸之外。

⑤向之所欣。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2、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文言文中其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其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其字的用法归纳一、文言文中“其”字的用法归纳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它有着多种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本文将就文言文中“其”字的用法进行细致的归纳与解读。

一、指示代词:“其”作为指示代词,在句子中起到指示、引导作用,类似于现代汉语中“那个”的意思。

例如《庄子·逍遥游》:“三十六执政者,以养生者与?所谓伯夷、叔齐也。

仲尼患之。

曰:‘‘殆哉!我未能事人之英杰也已!此百世以来莫之若也。

’’吾闻诸夫子教ông向而问焉,则守穆辞色恢恢,足痿而立。

”其中,“其”代表前面提到过的执政者。

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其”还可以表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她的/它的”。

例如《论语·里仁》:“得乎哉法福?女幸则尔,并及位。

”其中,“其”表示孔子所说对象的福分和地位。

三、连词:“其”有时候可以作为连词使用,连接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例如《庄子·内篇·养生主》:“吹潮于屈原之宫,厉以风丘而从之者。

”其中,“其”连接“屈原之宫”和“风丘”。

四、相对代词:“其”还常常一起与表示关系的副词连用,表示一种相对的关系。

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及军行,过郴县,郴人欲害项王。

”这句话中,“其”与“过郴县”两个短语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关系。

五、动词后缀:在某些情况下,“其”可以用作动词的后缀,表示动作的完成状态。

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兔在则将归我耳鬣目睩视,则人怵然畏谨立坐侧目。

”其中,“鬣”的原义是朝野间征召募集壮丁回来时所戴红缨帽;在此处,“鬣”的意思是具备了这种帽子。

与以上五个用法相关的命题例文:1.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造成的效益显著。

正如早在南北朝时期所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出自《隋书·经籍志》) 可见,其引导名词性短语,指代黄河。

2. 现代汉语中常有人称代词“他”的用法。

浅析“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现象

浅析“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现象

浅析“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现象摘要:“其”字是古代汉语中极为常见的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但它偶尔也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本文主要对“其”字在古代汉语中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对相关语例的分析,简单阐述“其”字这种特殊用法的修辞心理学意义。

关键词:“其”字;人称代词;活用“其”的本义是“簸箕”,假借为表示人称代词及指示代词的虚词。

“其”是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虚词,它的用法很多。

本文只讨论它作为人称代词的用法。

一般认为,“其”字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即指代“我”和“你”以外的其他一切人和事物。

但我们通过对一些语料的分析发现,“其”字除了在多数情况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以外,偶尔也用作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

《汉语大字典》中只提到了“其”字作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没有提到“其”字可以作第一、二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提到了“其”字的代词用法:“用于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语前,表示领属关系,通常表示第三人称,有时表示第一或第二人称。

可译为‘他(它)的’、‘我的’、‘你的’。

”对这种现象,有些论述认为这是“其”字作人称代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承认这种语境下的“其”字可以翻译为“我(的)”或者“你(的)”;也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其”字的活用现象,认为这只不过是第三人称在一定语境下,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而临时用“其”代指第一、二人称,是一种修辞语用上的活用现象,莫衷一是。

到底哪种解释更有说服力,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分析。

通过对一些文章材料的收集,我们发现在古代汉语文献中“其”字出现在以下这样的句子中:一、“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一)“其”字用作第一人称,表示说话者自称例如:(1)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

(《孟子滕文公上》)(2)宋玉曰:“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宋玉《对楚王问》)(3)……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见主上惨怆怛悼,试欲效其款款之愚…… (司马迁《报任安书》)(4)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杨恽《报孙会宗书》)(5)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潭林.穷回溪。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刘金山郭玉梅文言虚词“其”,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也是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一。

它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一、代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两种。

(一)人称代词 1.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做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二)指示代词 1.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如: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2.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例如: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③吾其还也。

(表婉商)(《烛之武退秦师》)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伶官传序》)三、连词 1.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2.在“其……邪?其……也”这种固定形式中,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如: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②静女其姝。

(《邶风·静女》)【“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以上四种用法,最容易混淆的是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

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 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 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 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 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 真邪?(《祭十二郎文》) 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 游》)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 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 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 也!(《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 “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 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孰 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殽之战》)
6.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 ”“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指南录后 序》文天祥)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 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 序》)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其”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用法多样的虚词。

要想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掌握“其”字的用法至关重要。

“其”作代词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用法。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

例如在“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中,“其”代指“他的”,即某人的;在“秦王恐其破壁”里,“其”则指“他”,即蔺相如。

有时“其”也可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比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里的“其”是“自己”的意思;“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中的“其”指“您的”,即太后的。

“其”还能作指示代词,表示“那”“那个”“那些”“那里”等。

像“则或咎其欲出者”,“其”就是“那个”的意思。

“其”用作副词也是较为常见的。

当表示揣测语气时,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如“其皆出于此乎?”意思是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表祈使语气时,相当于“一定”。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就是“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

表反问语气时,相当于“难道”“怎么”。

像“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中的“其”就有“怎么”之意。

“其”用作连词也有多种情况。

表假设关系时,相当于“如果”。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表选择关系时,相当于“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字在文言文中还与其他词组成固定结构,如“何其”,表示“多么”。

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为了更好地掌握“其”字的用法,我们需要多读文言文经典著作,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和体会。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我们就能准确把握“其”字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里的“其”表揣测语气,大概的意思。

再如《劝学》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

其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

其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一、作代词1.代人、代物、代事。

作第三人称代词,在翻译句子时,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的)自己(的)。

在单独解释其时,要指明具体代指的.内容。

如:①《〈论语〉十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句:选择他们的优点跟着学习,他们的缺点看看自己有没有,有则改正。

其译为他们,指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人。

②《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句:屠户非常窘迫,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其译为两只狼。

③《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句:所以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养自己的孩子,其,译为自己。

2.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译为其中的意思。

①《口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个手上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一种(声音)。

其译为其中。

具体指所有的声音。

②《狼》:其一犬坐于前。

译句: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面前。

其译为其中,具体指两只狼。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这)那(这)个那(这)些那(这)里等。

①《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句:那个人眼睛正视表情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

其译为那个或这个。

②《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句:又往前走,想走出这片桃花林。

其译为这片。

二、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使用,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不译。

①《愚公移山》:其如土石何?译句:又能把这么多土石怎么样呢?其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不译。

②《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句: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前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表猜测,可译为恐怕。

③《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许寡人!译句: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其表愿望,可译为可要。

④《〈论语〉十则》:其恕乎。

译句:大概就是恕了。

其表猜测,可译为大概。

文言文“其”字用法

文言文“其”字用法

文言文“其”字用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其”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用法多样的虚词。

要想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掌握“其”字的用法至关重要。

“其”作代词使用时,情况较为复杂。

它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时,“其”通常指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他(她、它)们”。

比如在《论语》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两个“其”都指“他们”。

代物时,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这里的“其”指的是“狼”。

代事时,“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此句中的“其”表示“这件事”。

“其”还可以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那里”。

像“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人”就是“那个人”;“复前行,欲穷其林”,“其林”即“那片林子”。

“其”作副词,用法也不少。

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许”。

例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表示“难道”,后一个“其”表示“大概”。

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应当”,如“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像“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其”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比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另外,“其”还能和一些词连用,形成固定的词组。

像“何其”,表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在实际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准确判断“其”字的用法,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比如“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这里的“其”很明显是指示代词“那”;再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里两个“其”都是人称代词“他的”。

总之,“其”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丰富多样,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和归纳,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高对“其”字用法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言文的世界里畅游无阻,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魅力。

再如“其皆出于此乎”,这里的“其”表推测,意思是“大概”。

其的用法文言文

其的用法文言文

其的用法文言文在文言文中,“其”是一个多功能的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以下是“其”在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见用法:作为代词:可以指代第三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它)的”或“他们(它们)的”。

例如,“其真无马邪?”(《马说》)中的“其”指代马。

也可以指代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或“自己(的)”。

例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中的“其”指代自己或我的。

有时还可以指代第二人称,但这种用法较为少见。

“其”还可以作为指示代词,表示“那”或“那些”。

在一些情况下,“其”可以表示“其中”或“当中”的意思。

作为副词:常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

它可以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者不译。

例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的“其”表示反诘语气。

有时“其”也表示委婉地商量或期望的语气。

作为连词:可以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如,“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中的“其”表示选择关系。

也可以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作为助词:常用于句中,无实义,主要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的作用。

例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中的“其”作为助词,无实际意义。

固定词组:“其实”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用于加强语气或表达实际情况。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丰富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其意义和作用。

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需要仔细体会“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以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

文言词“其”的用法总结

文言词“其”的用法总结

文言词“其”的用法总结本文是关于文言词“其”的用法总结,感谢您的阅读!“其”是一个重要的文言词,掌握“其”字的常见用法,是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必备技巧之一,那么“其”字有多少常见的用法呢?下面笔者就把“其”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简单归纳一下。

一、作代词1.代人、代物、代事。

作第三人称代词,在翻译句子时,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的)”“自己(的)”。

在单独解释“其”时,要指明具体代指的内容。

如:①《〈论语〉十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句:选择他们的优点跟着学习,他们的缺点看看自己有没有,有则改正。

“其”译为“他们”,指“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人”。

②《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句:屠户非常窘迫,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其”译为“两只狼”。

③《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句:所以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养自己的孩子,“其”,译为“自己”。

2.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译为“其中”的意思。

①《口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个手上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一种(声音)。

“其”译为“其中”。

具体指“所有的声音”。

②《狼》:其一犬坐于前。

译句: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面前。

“其”译为“其中”,具体指“两只狼”。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这)”“那(这)个”“那(这)些”“那(这)里”等。

①《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句:那个人眼睛正视表情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

“其”译为“那个”或“这个”。

②《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句:又往前走,想走出这片桃花林。

“其”译为“这片”。

二、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使用,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不译。

①《愚公移山》:其如土石何?译句:又能把这么多土石怎么样呢?“其”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不译。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文言虚词“其”的几种用法1、代词①作人称代词,一般是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它(们)(的)”。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例: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有时也可以当第一人称“我”讲。

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这个意思是,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没有能穷尽那游览的乐趣。

②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其人”,等于说那个人。

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其林”,即那片林子。

也可以译为“其中的”,后面多用数词。

例:其一犬坐于前。

(《狼》)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这个“其一”,就是“其中之一”的意思。

现代汉语有时也会这么说。

2、副词用法。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

可以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这里的第一个“其”表示“难道”,第二个“其”是“恐怕”的意思。

例: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等于说: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3、连词,表示假设,可以译为“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过来是: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的,品德还有没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其”“以”“之”“为”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重点虚词,用法整理如下:一、其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例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例2.秦贪,负其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相当于“他”“她”“它”。

例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的”。

例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例6.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勾践灭吴》)(4)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个”。

例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那个”。

例8.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其中的”,后多为数词。

例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1)表测度,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

例10.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表反诘,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1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3)表婉商、祈使,相当于“还是”“可要”。

例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例13.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3、连词。

(1)表选择,用在句首,相当于“是……还是……”。

例14.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假设,用在句首,相当于“如果”。

例15.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4、助词,补充音节。

例16.既其出。

(《游褒禅山记》例1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二.以1、介词(1)表动作行为的处置,相当于“把”。

例1.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按照”“凭借”“凭什么身份”。

例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其文言文用法

其文言文用法

代词:用来代替人或物的名称,可以表示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指示代词。

例如:
《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触龙说赵太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其’: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


《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的”。


《游黄山记》:“‘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

”(‘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些”。


副词:用来表示语气,可以表示揣测、反问、祈使、假设等。

例如:
《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恐怕”。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副词,表示祈使,相当于“可要”。


《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其’: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助词:用来起调节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义。

例如:
《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其’: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答李翊书》:“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其’: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导读:(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司马光《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司马光《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苏轼《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

“其”的用法总结

“其”的用法总结

•当于“可”、“还 是”。 • ②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 许”、“大概”、“可能”。 •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 么”。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 之乎?(《游褒禅山记》)
• (三)用作连词。 • ①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 是……” 。 • ②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
“其”的用法
一、代词 ①“其”作第三人称代词, “他(他们)”“它 (它们)”; “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 的”); ②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 “我们”或“我的(我们的)”。 ③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那里"。 ④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 个”“这些”。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何其】译为“多么”。 •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论古汉语中其的用法(忻州师范学院)

论古汉语中其的用法(忻州师范学院)

论古代汉语中“其”的用法姓名:严定冬学号:200901111191 指导教师:马百计内容摘要:古汉语中“其”,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大部分用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也有用作语气词、连词、助词等。

用作代词的句法位置除作定语外,还可作主语、兼语。

“其”除了可单独成词,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之外,还可作词头,不具有任何实义;亦可作复音词的词素,帮助表达中心词素意义及词性。

关键词:其;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其”是古代汉语里用法最复杂、意义最纷繁、运用最广泛的虚词之一。

“其”的本义是“畚箕”,是个象形字,后来假借为虚词“其”。

为了把二者区分开来,古人又造了“箕”,“其”于是就分化出来单独行使虚词的职能。

笔者将借鉴王力、吕叔湘、周秉钧、郭锡良等前辈的理论对“其”做一定的研究。

“其”的主要常用途有:作代词用;作副词用;作连词用;作助词用。

“其”的这几种用法在多部辞书中均有论述,如,吉林文史出版社,王松茂主编的《中华古汉语大辞典》(2000年版);语文出版社,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1998年版);中华书局,王力主编的《汉语史稿》(1980年版)等。

同时对于“其”存在争论的特殊用法,我将做简要的论述。

一、代词“其”的用法“其”字所有的用法中惟有用作代词的频率最高,这也正和现代汉语中“其”的用法相通。

下面就“其”作代词用法中的人称和指示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人称代词——“其”主要是个他称代词,又可活用为自称、己称、对称的代词。

1.他称代词,相当于“他(们)”或“它(们)”。

他称代词“其”常作定语,可译作他(们)的”,有人便据译文认定“其”等于“他(它)的”(即所谓等于一个名词加“之”)本文不取此说。

理由:一是“其”也可用作主语、宾语或兼语,不能译为“他(它)的”,再是自称、对称代词也可作定语,都不据译文而说“吾”等于“我的”、“尔”等于“你的”,为什么“其”作定语却说等于“他的”呢?我们认为作定语时的译文“的”,只应着作古今对译时的增添字。

虚词“其”用法例析

虚词“其”用法例析

虚词“其”用法例析虚词“其”用法例析“其”在文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常见用法是作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等。

有时也可以作副词和连词等。

现分类归纳如下:一、作代词“其”作代词时因其意义和用法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作一般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

“其”作代词时一般代第三人称,且常作主谓短语的小主语或兼语。

可译为“他”“它”或其复数。

例如:1、余嘉其能行古道。

(《师说》译为“他”,指李蟠。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兰亭集序》译为“他们”,指兰亭集会者。

)3、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张衡传》译为“它”,指地动仪。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褒禅山记》译为“它们”,指古书。

)有时,“其”可以做句子的主语,例如: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译为“它”,指鹏。

)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同上,译为“他”,指宋荣子。

)有时,在一定语境中,还可以作第一人称。

例如: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译为“我自己”,作者王安石自指。

)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同上,译为“我们”。

)3、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译为“我”)4、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同上,译为“我”)很少作第二人称,中学课本中仅一例。

如: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二)作领属性定语“其”后如果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则多为领属性定语。

译为“他的”“它的”或其复数。

例如:1、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译为“他的”指项庄的。

)2、群臣惊愕,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译为“他们的”指群臣的。

)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逍遥游》译为“它的”指北冥之鱼。

)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它们的”,指粮食耕种的。

)有时,可以作第一人称领属性定语。

例如: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归去来兮辞》译为“我的”陶渊明自指。

)2、失其所与,不知。

其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哎!难道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 真实情况呢? 2.表示假设关系: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 专耳。 如果学业还有不精,品德还有不好的,那么,不是 天资太低,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抗拒\ 抵挡\阻止 (四)用作助词 (调节音节,不译)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③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那个)欲出者。 占据了那里的全部土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现直〔或直到现在)保存着这些稿本舍不得抛弃掉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①秦王恐其破壁。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的、我(自己) 或: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 曹从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 所以认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深).
5.【其】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他的\它的(复 数)。
大王也就赦免了我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旗靡辙乱: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③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他\它 (包括复数)。

文言文“其”字用法

文言文“其”字用法

文言文“其”字用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其”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用法多样的虚词。

要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掌握“其”字的用法至关重要。

“其”字用作代词,有多种指代对象。

其一,它可以代指第三人称,表示“他(她、它)”“他(她、它)们”。

例如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前一个“其”指“他们”,后一个“其”指“他们的”。

其二,“其”还可以指代第一人称,表示“自己”“我的”。

像“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里的“其”,就是“自己”的意思。

其三,“其”能够指代指示代词,表示“那”“那个”“那些”“其中的”。

比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其”,指的就是“其中的”。

“其”用作副词时,用法也不少。

有时表示推测、估计,意思是“大概”“或许”。

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两个“其”都有推测的意味。

有时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

例如“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就是“难道”的意思。

有时表示祈使,意思是“可要”“应当”。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其”就表达了“应当”的意思。

“其”用作连词,也有几种情况。

它可以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比如“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还可以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的“其”,就是“如果”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其”字还有助词的用法。

一是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的“其”。

二是在句中用来加重语气。

要准确理解“其”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其”字的各种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比如在《桃花源记》中,“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这里的“其”指“他的”,也就是渔人自己的船。

在《曹刿论战》里,“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两个“其”分别指“他们的”,即敌方的车辙和军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现象
摘要:“其”字是古代汉语中极为常见的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但它偶尔也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本文主要对“其”字在古代汉语中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对相关语例的分析,简单阐述“其”字这种特殊用法的修辞心理学意义。

关键词:“其”字;人称代词;活用
“其”的本义是“簸箕”,假借为表示人称代词及指示代词的虚词。

“其”是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虚词,它的用法很多。

本文只讨论它作为人称代词的用法。

一般认为,“其”字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即指代“我”和“你”以外的其他一切人和事物。

但我们通过对一些语料的分析发现,“其”字除了在多数情况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以外,偶尔也用作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

《汉语大字典》中只提到了“其”字作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没有提到“其”字可以作第一、二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提到了“其”字的代词用法:“用于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语前,表示领属关系,通常表示第三人称,有时表示第一或第二人称。

可译为‘他(它)的’、‘我的’、‘你的’。


对这种现象,有些论述认为这是“其”字作人称代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承认这种语境下的“其”字可以翻译为“我(的)”或者“你(的)”;也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其”字的活用现象,认为这只不过是第三人称在一定语境下,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而临时用
“其”代指第一、二人称,是一种修辞语用上的活用现象,莫衷一是。

到底哪种解释更有说服力,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分析。

通过对一些文章材料的收集,我们发现在古代汉语文献中“其”字出现在以下这样的句子中:
一、“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
(一)“其”字用作第一人称,表示说话者自称
例如:
(1)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

(《孟子滕文公上》)
(2)宋玉曰:“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宋玉《对楚王问》)
(3)……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见主上惨怆怛悼,试欲效其款款之愚…… (司马迁《报任安书》)
(4)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杨恽《报孙会宗书》)
(5)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潭林.穷回溪。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6)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
(二)“其”字用作第二人称,称代对方
例如:
(7)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8)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

言日:“问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墨予尚同上》
(9)今子爱馋以自危也。

甚矣,其惑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10)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

(《左传襄公十五年》)(11)“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韩愈《祭十二郎文》)
二、“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代词的修辞心理学意义
通过对以上例句的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其”字可以翻译为“我(的)、你(的)”的例句基本上都出现对话体或近似对话的文章中,包括书信和奏折、悼文等等,“其”字“随文翻译”的成分比较大。

我们知道,确定一个词语的意义,要把它放到整个词汇系统中去观察,而不能仅仅根据少数语例就给一个词另列义项。

总体来说,“其”代指一二人称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一定的上下文语境。

也就是说,必须出现在类似对话体的文章中。

“其”字的这种用法可以在修辞和语用角度得到证明。

为了使问题更清楚,第一二人称分开来说:
(一)“其”用作第一人称,主要表现一种谦虚的态度或者说口吻
如:
例(1)“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

”“恐其不能尽于大事”这句话,虽然是滕世子说的,但它是承接上句“今也父兄百官……”之后转换了指示视点而说的。

站在“父兄百官”的角度在背后议论到滕世子时,则滕世子便为“其(他)”。

滕世子这样转述,既把同切身利害密切相关的问题疏远化、客观化了,带有委婉的意味,而且也将父兄百官们轻视自己的语态、心态转述出来了。

如果将此处的“其”换成“我”,便没有此语用意义了。

例(2)是宋玉对楚王说的话。

宋玉在楚王面前更是不敢直接用第一人称“我、我”的自称,故选择了“其“这个不给人强调“自我’感觉的词来代表他自己,从而达到对别人尊重,使自己谦虚的效果。

例(4)中的“其’是杨恽在给孙会宗的信中的自称。

由于写信时不便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我”等,故换成“其”来表示“我”,这样语气就比较委婉,态度比较谦虚,避免了给人“我字第一”的不好感觉。

其他各例也是同样用“其”来代指说话人,表现一种自谦的口吻。

总之,“其”的这种用法大多用于对话体或近似对话体的文章中。

说话者不直接用第一人称来表示自己,而灵活使用“其”的来代指自己。

(二)“其“字用作第二人称,与“其”作第一人称的用法不尽相同
同样结构的句子,“其”字在语篇中可以译为“你”或“您”,也可以翻译为指示代词“那”,或者根本不必译出。

“其”用作第二人称跟作为第一人称时一样,也是出于修辞语用考虑的一种活用。

所不同的是,“其”用于第一人称表示自谦,而用作第二人称的时候却有不同的语用效果,或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或表达一种转述、客观的口气:
例(7)“其爱不若燕后”意思是“您喜爱长安君的程度赶不上喜爱燕后的程度”。

这里是触龙对赵太后说的话,为了表示赵太后的尊敬、礼貌,触龙没有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而是用“其”来代称赵太后。

这样就减轻了责备语气,加强了委婉色彩。

但是这个句子翻译为“(您)喜爱长安君的那种程度赶不上喜爱燕后的程度”,“其”翻译为“那种”也未尝不可。

再如:
例(8)的“告其上”意思是“告诉你们的上司”。

例(9)的“甚矣,其惑也”意思是“你(的)糊涂太厉害了”。

总之,以上例中的“其”可以翻译为第二人称代词,也可以不必翻译出来。

三、其他
“其”字活用为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不是很多,但这种现象也不能忽略。

“其”字用作第一二人称不是一个孤立的语言现象,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对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中一些语料的分析来进一步说明这种现象。

(一)“之”字和“其”字一样,也是古代汉语中一个非常常见
的人称代词,“之”字也有用作第一二人称的用法
(12)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13)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徒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两句中“之”都用作第一人称。

前者代指孔子,表示一种客观化、自谦的语气;后面的“之”,代指孟明。

这是一种外交口吻,自谦。

(14)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

(《左传僖公五年》)
(15)秦伯使公孙枝对曰:“君之未入,寡人惧之。

”(《左传僖公十五年》)
(16)君曰:“……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商君书更法》)
上面三例中处在宾语未知的的“之”代指“您”,表示一种尊敬。

(二)敦煌变文中“其”字的用法
虽然“其”作人称代词的用法在近代汉语中逐渐由“他”、“伊”、“渠”代替了,但在唐末文献敦煌变文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量使用“其”字作人称代词的现象那么敦煌变文中有没有“其”作一
二人称代词的语言现象呢?一些语言现象如果不加留意,只凭一些孤立的句子,难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们先来观察在阅读《敦煌变文选注汉将王陵变》中遇到的两个例子:
(17)卿母见在营中,受其苦楚。

放卿入楚,救其慈母,卿意者[若]何?
(18)“臣启陛下:放陵入楚,救其慈母,兼请卢绾相随”。

这两个“其”如果只考虑上下文,可分(下转第8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