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2: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中考专题 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古诗赏析(画面描绘)课件(共13张PPT)+同步练习(含答案)古诗:画面描绘目录0 1知识梳理02考点分析03自主合作04达标训练一、画面描绘题的步骤:(1)找意象(事物、景物)。
(2)合理想象、联想,描绘意境(运用恰当、生动的词加以修饰意象)。
(1)意象:指用来寄托情思的物象(事物、景物)。
(2)意境:由诗歌的典型意象组合成的画面。
二、答题格式(1)先总说画面特点(这是一幅xx的画面)。
(2)生动地描述意象。
(3)这表现了诗人xx心境。
知识梳理常见意象:(1)思乡怀人诗:杨柳、明月、鸿雁、杜鹃、离牌、双鲤、尺素、梅花、燕子。
记忆方法:杨明鸿、杜离双、尺梅燕。
(2)忧国伤时诗: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庄稼。
记忆方法:神山草、征烽庄。
(3)赠友送别诗:古道、长亭、阳关、杨柳、渡口、笛声。
记忆方法:古长阳、杨渡笛。
(4)山水田园诗:炊烟、溪水、松林、柴门、麦苗、桑麻。
记忆方法:炊溪松、柴麦桑。
(5)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关山、羌笛、羽书。
记忆方法:大烽长落、黄关羌羽。
知识梳理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考点示例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这是一幅生动明净的春景图(步骤一)。
秀丽的江山沐浴着阳光,春风送来缕缕芳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湿泥筑巢,鸳鸯在暖和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考点分析答题思路:景+境+情三个方面。
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心境)。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专题04:古诗词鉴赏之描绘画面-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4:古诗词鉴赏之描绘画面【课标要求】描绘诗词画面,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课标》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要求:感知古诗文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画面描写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等综合欣赏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有创意地表达,因而这类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考查重点】古诗词描写画面题,要学会从所描写的景色入手,调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并融入情感、生动描述,这样就能扣住题目、准确答题。
【主要题型】描绘诗词画面题目形式通常有:1.xx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请描绘xx句所展现的画面。
3.诗歌中xx句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4.诗歌xx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景象?【命题趋势】古诗词中的画面美、意境美不在于画面意境中的景色本身的美,而在于其画面意境是否与诗人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美的)境界。
因此体会“和谐、统一”的风格境界才是体会画面、意境美的关键。
【备考策略】(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考法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9(描绘画面类题型)含解析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9(描绘画面类题型)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卷试炼答|题|技|巧『典型问答』1.(2023·湖南娄底·中考真题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①闲居赠裴秀才迪②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
(《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注释】①辋川:水名。
②裴迪:诗人,王维好友。
③潺湲:指水缓缓流淌。
④接舆:指楚国人陆通,这里比裴迪。
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
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2022·贵州遵义·中考真题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溪韦应物①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
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②澹:水波荡漾。
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请赏析首联描绘的画面。
(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句的画面。
(60字以内)2.同样写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贵州贵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知识梳理之描绘画面(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考点07 知识梳理之描写画面一.(2022·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古诗词鉴赏,完成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2.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远远望去,夕阳笼罩下,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2.尾联运用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结合诗句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薄暮”“落晖”等词可想象到,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黄昏,诗人居高远望,看到夕阳笼罩下得树木、山景笼罩着一层金光。
本题加上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
2.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借用典故“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因此可知,尾联借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二.(2022·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古诗词鉴赏。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所描绘的画面。
3.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2.号角声在秋天的天空中回荡,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一、知识点汇总1.词句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
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
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2. 意境描绘。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
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
比如分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我们首先要描绘出它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的船只渐渐远去,一直到天的尽头;眼前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其次,分析其中蕴涵的诗人的感情:依依惜别之情。
3. 主旨把握。
“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4.名句赏析。
古诗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
阅读这些名句,对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赏析古诗中的名句,关键要分析透彻该名句“名”在哪里,是思想深刻,还是感情浓郁,抑或写景生动?5.技巧分析。
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6. 品味炼字。
古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著名的如“推敲”的故事、“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1)指出该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见解阐述。
诗无达诂。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8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典例分析】例:【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答案】示例: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详解】本题考查画面的描述。
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是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到宋代还很盛行。
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描绘时,箫鼓应理解为吹箫打鼓;古风,应理解为古代风气。
其余的,以文言翻译的方式对待,即可。
例.【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的能力。
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的内容,语言要生动形象。
注意诗句中精彩的字词,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描绘了泰山山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易错点快攻】【易错点详解】诗歌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诗歌情感的抒发往往是建立在景物描绘的基础之上。
因此理解诗歌描绘的景物特征,把握诗歌画面的特点,是比较重要的一种题型。
画面描述(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画面描述考点:画面描述知识梳理: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此类型题能综合考查语言等的应用,一般与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关,是古诗文考查的常见题型。
答题思路:1 抓住主要意象。
句中的意象一般是名词,找到并一一列出来。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意象为:山、水、柳、花。
2 根据意象解读句意。
将这些意象联系起来,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时要注意紧抓句中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围绕其特点进行描绘。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意象山、水的特点是“重”“复”(重重叠叠),意象柳的特点是“暗”(颜色深绿),意象花的特点是“明”(花色红艳),可描绘为:一座座山重峦叠嶂,一道道水迂回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时,忽然看见柳色深绿,花色红艳,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此题易错点:“柳暗花明”没有描绘出相对应的画面,比如“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村庄”,出现了直接引用的现象。
3 合理发挥联想与想象。
描述画面时尽量不要直译,要在解读句意的基础上,展开适当的联想与想象。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我们还可以把古诗文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如:“阴阳割昏晓”描绘画面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
在解读句意子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不能和原句或原文相违背。
还有我们在平时的古诗文学习中,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地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
答题格式:“×××”句描写了······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的美景/展现了·······的景色。
古诗词鉴赏——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含解析)
(5)古诗词鉴赏——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敌军元帅张弘范看罢此诗,连称“好人!好诗!”请你简析诗好在何处。
2.读完此诗,你的同桌不懂“丹心”的含意,请你予以解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本诗题目为《游山西村》,全诗却无一“游”字,诗歌的题目是不是不恰当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4.请结合【链接材料】,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
【链接材料】形象大于思想,指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超过了艺术家的主观认识。
《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了残夜未消、红日已升,旧年未逝、江上已有春意的景象。
作者无意说理,却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蕴含在描写的景物、时令之中。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本词中的“谩”含意丰富,值得品味,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6.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古诗词阅读。
考向12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重点)-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向12 古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例1:【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答案】1.车马喧真意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
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
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
“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
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
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
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
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画面描绘题》讲义
语文学习材料学习内容:古诗鉴赏之画面描绘题情感探究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品析诗歌语言,揣摩妙处,领会其在诗歌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能够运用答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中人、事、物、景的特点,扩写细化诗歌所描述的画面2.教学重难点:重点:品析诗歌语言,揣摩妙处,领会其在诗歌中的作用难点:细化诗歌所描述的画面,阐明诗歌中所蕴含的道理与情感画面描绘题回顾学习:你知道这幅图表达了哪首诗?你是怎么理解出来的呢?知识梳理:描绘诗词画面,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课标》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要求:感知古诗文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画面描写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等综合欣赏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有创意地表达,因而这类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考查题型:1.画面描绘题2.炼字题3.赏析诗句4.表达技巧5.作用题6.情感体会画面描绘一、题型问法:(1)“XX,XX”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XX,XX”诗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3)请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XX,XX”诗句的画面。
二、应对策略描绘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理想象的翻译句子。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根据诗歌的语境,抓住主要景象或形象并概括出这一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题技巧:①找出描写的事物(名词、完整)②明确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准确)③连词成句,描述景物(事物+修饰语+其他句子成分)④展开合理联想、想象、丰富内容,优美优美(丰富、生动)典例精讲《钱塘湖春行》(唐)杜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找出描写的事物(名词、完整):莺、树、燕、泥②明确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准确):莺、树、燕、泥——早、暖、新、春③连词成句,描述景物(事物+修饰语+其他句子成分):几处早归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暖树,谁家新来的燕子在忙着啄春泥。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语言赏析之炼句一、常见问法1.这句诗好在哪里?2.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3.×联(句)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4.×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分析原因。
5.从×句诗歌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6.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
二、解题指导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
诗歌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古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
赏析诗词名句,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从内容方面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有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从用词特点或表达技巧入手,或是修辞手法,或是表现手法,或是分析句中的语言特点等。
具体来说,赏析诗词名句可从手法技巧、语言运用、内容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第一、从手法技巧上赏析诗词名句。
诗词创作和小说、散文、戏剧创作一样,离不开各种手法技巧。
诗词手法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
主要包括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具体地说,主要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烘托、反衬、虚实结合、常见的修辞方法、用典、比兴等。
如:请从手法技巧的角度选择一个方面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予以赏析。
示例一:“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所以这两句写的是景,抒发的却是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角度。
示例二:“生”、“入”运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修辞的角度。
示例三:晨曦微红,残夜淡淡,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透出一股勃发的生机。
——色彩搭配的角度。
示例四:近水、暗夜、远日,层次分明,大大地拓展了诗的视野。
——层次分明的角度。
第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诗词名句,特别是修辞句,除掌握“评析炼字”的所介绍的方法,还应注意如何抓准名句中精妙传神的字词。
方法有两个:一是看词性。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题专练++课件27张+
解析:这首古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 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 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真是 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 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 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 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描绘画面特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 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 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意为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 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 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 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 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 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 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 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 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精选专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 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 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精选专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专题12古诗词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查补精讲练
专题12:古诗词鉴赏(解析版)(一)古诗词鉴赏考查要点(二)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一般来说,“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特点”“艺术特色”属于同一关系的大概念。
它下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
(三)中考专练【1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 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9. “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答案】8. ①车马喧②真意9. 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
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
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
“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
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
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
【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
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战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题思路:1.找出诗中的意象,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一步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 同时不要只顾翻译, 语言要力求优美。
2.根据意象, 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 营造了何种氛围。
这里就需要大家去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
山山整理了一些答题术语给大家, 附在文末。
3.对应意象的分类,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整理的意向表啦,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情感, 还要做适当的分析才行。
比如:“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不完整的, 一定要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思乡。
03 答题术语1.【雄、险、阔、奇】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浑开阔、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雄奇瑰丽。
2.【清、闲、淡、雅、静】直率、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
3.【凄、孤、冷、寂、愁】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沉郁孤愁。
4.【悲壮】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
5.【迷、飘】空灵、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
4. 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二、(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三、(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常见题型——描绘画面 课件12张
例题解析
【例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 现的画面。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 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答题方法
【题型二】简述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特点)
简单描绘画面
概括画面特点
例题解析
【例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 怎样的画面?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例题解析
简单描绘画面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 半轮清亮的月影。
概括画面特点 优美
【答案示例】
描绘了一幅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 上,倒映着半轮清亮月影的优美的画面。
牛刀小试
【练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牛刀小试
找景 隐约闪烁的灯火、荒凉的村落、枯黄的树叶、大雪 翻译 荒凉的村落里灯火隐约闪烁,枯黄的树叶落满了山岭, 大雪堆积在门外。 润色 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 枯黄的树叶漫山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牛刀小试
➢ 换个问法 【练2】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简单描绘画面
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枯黄的树叶漫山遍野, 大雪堆积在门外。
概括画面特点
萧条凄凉
【答案示例】
描绘了一幅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枯黄的树叶漫 山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的萧条凄凉的画面。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理解专题38 诗歌之意境、画面 (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
专题38 诗歌之意象、画面、意境 (原卷版)【考点解读】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其中涉及的题型和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一是诗歌内容理解,要求考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人物形象;二是语言赏析,分析诗歌的用词、用句等,体会其表达效果;三是情感体悟,领会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如壮志未酬、思乡怀人等;四是表现手法,考查诗歌运用的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
【考点点拨】一、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象?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这首词的首联与颔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阙进行赏析。
5、诗歌XX句描写的景物有什么?展现了一种怎样的的景象?二、理解“意象”和“意境”(一)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送李端》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12 古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例1:【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答案】1.车马喧真意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
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
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
“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
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
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
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
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例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答案】(1)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2)示例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示例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解析】(1)此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
解答此题,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
此句意为: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抓住“水、山岛”等景物,描绘出浩荡壮观的景象。
示例:在这水波摇动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2)此题考查诗句的鉴赏。
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丰富的想象”这个角度。
诗歌前四句描写沧海景象,有静有动。
后面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运用想象,译为: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
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壮志。
示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进一步描绘了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
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也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1、古诗词描绘画面常见的题型主要有:(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答题策略:描述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理想象的翻译句子。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根据诗歌的语境,抓住主要景象或形象并概括出这一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分析出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注意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回答要具体。
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应对策略如下:(一)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描述画面”这一考点。
1.【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模】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合理想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地的上空。
(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孤寂悲伤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
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飞入“胡天”,以突出诗人孤寂飘零的感受来作答。
示例:飘飞的蓬草孤孤单单地出临汉塞,北归的大雁飞入了塞外的天空。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者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营造了“苍茫”的意境。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运用衬托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悲伤之情。
2.【2022·湖南永州·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因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而以老夫自称。
B.“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渴望朝廷派遣钦差冯唐来传达旨意,提拔重用自己。
C.这首词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D.词的结尾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请发挥想象,描绘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
【答案】(1)B(2)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的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都来了,看他们的太守行猎,好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解析】(1)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
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
作者运用典故,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所以B项中“词人渴望朝廷派遣钦差冯唐来传达旨意”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
(2)此类试题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展现其场景作答。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刻画了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人数之多,行走速度之快,狩猎队伍的声势浩大和雄壮;“为报倾城随太守”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据此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太守出猎时的壮观场景即可。
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意即可。
1.【2022·广东广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蒹葭杨柳似汀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说说“山雨欲来风满楼”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答案】(1)描述了一幅烟迷蒹葭、雾锁杨柳,颇像水中小洲的萧条荒凉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