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 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 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学问点, 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 想乘法;比方60÷30=()就可以想(2)×30=60(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 商不变。

如:200÷50想20÷5=4, 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 再进展口算。

留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假如前两位数比除数小, 就看前三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需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假如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 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 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干脆确定商。

3、商一位数:(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如:62÷30;(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如:364÷70(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6)同头无除商八.九, 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 即“同头”,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 即“无除”, 不是商8就是商9。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
- 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 整数的加减法法则
- 整数的乘法法则
第二章:小数
- 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的认识
- 小数点的概念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 分数的化简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 点、线、面的概念
- 直线、曲线和线段的区别
-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第五章:长度和面积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厘米、分米和米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测量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六章:时间和钟表
- 年、月、日和星期的概念
- 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 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的认识
- 钟表上的时、分的表示
第七章: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 毫升和升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测量
- 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八章: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柱状图和折线图的认识
- 图表中的数据读取和分析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1第一单元知识点【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11、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精确到的数位,将其后面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进行取舍。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精选24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精选24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精选24篇)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篇第三单元【角的度量】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 度,记做1°。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 大 )。

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平角=( 180 )°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 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 90 )°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 1 )条直线。

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 165° 150° 135° 120° 105°90° 75° 60° 45° 30° 15°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2篇预习在课前把老师即将教授的单元内容浏览一次,并留意不了解的部份。

专心听讲(1)新的课程开始有很多新的名词定义或新的观念想法,老师的说明讲解绝对比同学们自己看书更清楚,务必用心听,切勿自作聪明而自误。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背诵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背诵

第1单元知识点背诵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百万是一千万, 10个千万是一亿。

2.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3.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7.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8.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省略千位后尾数,看百位上的数9.算盘上一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第2单元知识点背诵1.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十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周长÷2 - 一条宽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周长÷2 - 一条长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2、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5. 1亩≈667平方米6.长度单位:100千米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1007.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0000008.重量单位:吨 1000 千克 1000 克9.×进率(加0)高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减0)第3单元知识点背诵1.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四年级知识点一、大数的认识1.十进制计数法: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3.进率: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4.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

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都读一个。

5.大数的写法:找“万”字和“亿”字,从最高级写起,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来占位。

6.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7.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8.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1.积的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2.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3.速度和路程: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

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和数量: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5.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除法步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以此类推。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的概念和运算:加减乘除、整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估算等。

2.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等)。

3. 量与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数据分析:图表的制作(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方法、概率初步。

5. 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算式设计、数学推理、数学故事等。

6. 数学思想: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分类与归纳、抽象与建模、推理与证明等。

7. 数学应用:生活中的数学、科学中的数学、社会科学中的数学等。

这些必考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的分类(正数、零、负数)。

2. 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

3.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整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4. 整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整数的大小。

5. 整数的加减法: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

6. 整数的乘法:学习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7. 整数的除法: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表示的是十进制分数。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四、几何初步1. 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和区别。

2. 角的认识:学习角的概念,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平行与垂直: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五、度量衡1. 长度单位: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

2. 质量单位:了解千克、克等质量单位的换算。

3. 时间单位:学习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换算。

六、数据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掌握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

3. 简单统计图表: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饼图。

七、问题解决1. 实际问题: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解题策略: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一、大数的认识。

1. 数位顺序表。

- 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

2. 大数的读法。

- 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30050080读作:三千零五万零八十。

3. 大数的写法。

-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例如:写数:五千零六万零九十,写作:50060090。

4.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例如:987654321>98765431。

5.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 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的4个0,同时加上“万”字。

例如:320000 = 32万。

-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和万级的8个0,同时加上“亿”字。

例如:1200000000 = 12亿。

- 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例如:123456≈12万(千位是3,小于5舍去);1289000000≈13亿(千万位是8,大于5进1)。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公顷。

-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平方千米。

-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三、角的度量。

1. 直线、射线和线段。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方便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

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亿(数字后面8个)、兆(数字后面12个,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百万,数字后面6个、十亿,数字后面9个……。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

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

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

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

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6。

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

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

射线特点(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2)射线不可测量。

9。

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10。

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必背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必背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必背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0、1、2、3……2.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3.分数:用一条横线表示分开的数,如1/2、3/4等4.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如0.5、3.7等二、四则运算1.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称为和。

2.减法:从较大的数中减去一个较小的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差。

3.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

4.除法: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商。

三、数的读写1.数的读写方法:从高位到低位,按照个位、十位、百位……的顺序写出数。

例如,123可以读作“一百二十三”或“一千二百三”;456可以读作“四百五十六”。

2.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点前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是小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读写方法读写即可。

例如,3.14读作“三点一四”或“三点一二”。

四、质量单位1.千克(kg):国际单位制中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

2.克(g):千克的较小单位,常用于计量较轻的物品。

3.吨(t):较大的质量单位,常用于计量大宗物品。

五、几何图形1.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

2.射线:由一个端点和无限长组成的一条线。

3.角: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其中一条射线绕着另一条射线旋转时所形成的图形。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4.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长方形。

5.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正方形。

6.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任意两边相等)。

7.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可以自由变形。

六、其他概念1.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在数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来发现规律。

2.分类: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类别的方法。

分类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认识更大的数:学习大数的读写,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乘法口算:通过口算训练,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角的度量:学习角的测量方法,了解角的基本性质。

4. 两位数乘法:学习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法,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6.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7.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8. 秋游中的数学问题: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
1. 大数的认识:需要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各数位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理解数级的概念,以及数位的含义。

2. 角的度量:学生需要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基本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需要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需要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5. 条形统计图:学生需要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6. 数学广角——优化问题:学生需要了解优化的意义,能通过简单的实例,体验如何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知识点都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上册

4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包括:
1. 数的认识:包括正数、0和负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小数和分
数的概念。

2.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乘法口诀的运用。

3. 方向与位置:包括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认,以
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4. 统计与概率: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以及可
能性大小的比较。

5. 角的认识与度量:包括角的种类、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大小
的比较和测量,以及画角等。

6. 平行与相交:包括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以及点到直线的距
离等。

7.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包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商的定位等。

8. 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括号的作用等。

9. 面积计算公式: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等。

10. 代数式:包括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和代数式的求值等。

此外,还包括算盘的使用,计数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等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1. 数位、数级和计数单位数位: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等。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

数级: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可分为个级、万级、亿级三级。

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 “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计数单位:一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表示的是一组相同单位的数目是多少。

2. 大数的读写读数: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在读到亿、万级的末尾时加上亿和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写数: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 大数的比较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以 “万”或 “亿”为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以 “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 “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这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大于5还是等于5。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把尾数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1。

5. 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计数方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例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以此类推。

6. 自然数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自然数由0开始 (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单位与进率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2.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3.货币单位:元、角、分。

4.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

5.时间单位:秒、分、时、日、周、月。

大月有1、3、5、7、8、10、12;小月有4、6、9、11;特殊月是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整百年份需要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6.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二、数量关系1.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

2.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4.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5.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三、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判断除法中的商是几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大于除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这时的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小于除数,就需要用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在个位上,这时的商是一位数。

2.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使用表内乘法口诀。

比如820÷40=20,280÷70=4.3.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使用四舍五入试商。

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可以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比如334÷41(40),240÷57(60)。

每一步计算都要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4.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使用四舍五入调商。

如果除数看成比它小的整十数,除数四舍,初商易大,需将初商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数的认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

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

②、从最高级写起。

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

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被除数一位不够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以此类推。

每一步所得的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哪一位上不够除的就在那一位上添0,注意余数所占的数位。

除法变化规律:商和除数不变,其他两个同大同小;被除数不变其他两个一大一小。

四、角的度量
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

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
角的两条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五、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地底。

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或易变性。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应的底和高。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四个内角和是360度,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也相等。

1、每份数×份数=总数
2、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3、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4、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5、正方形周长=边长× 4 面积=边长×边长
6、长方形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7、三角形周长等于三边之和面积=底×高÷2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9、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0、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四边之和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