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说现代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往决定着它对某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
些模糊认识,如阳虚体质与“阳虑证”、阴虚体质与
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和病变趋势
“阴虚证”等。事实上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
的重要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转归关系密切。 段的病理概括,反应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
何裕民[31认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 变化的全面情况,是一个诊断学概念,两者既有区
[93王琦,高京宏.体质与症候的关系及临床创新思维EJ3.
在疾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中医学强调“因人制
中医药学刊,2005,23(3):389—392.
宜”,其核心就是“辨质论治”。在用药方面,体质不
E103姜峰.过敏性鼻炎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3.中华中医药杂
同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也不同,临床可根据患者 体质强弱不同、性情缓急等决定药物和药量,一定程 度上可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理论上,通过调节体质可预防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如 变应性鼻炎、花粉症、过敏性哮喘与过敏体质明显相 关,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高血脂等代谢障 碍性疾病与痰湿质显著相关[123,通过调节这类疾病
与患者先天肝肾亏虚密切相关,又因风寒湿三气杂
床研究不够深入,体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还需大量
至,合而为痹,道出了痹症的发生离不开风寒湿邪,
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鲨术舢.嘏。
特别是寒邪与湿邪,寒邪与湿邪同为阴邪,阳虚之体
参考文献:
易感阴邪,故阳虚质及肝、脾、肾亏虚质者易患类风
Eli王琦.中医体质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3.中国中医基础
化较迅速。何裕民口1指出证的基础其实是体质,是
2体质的分型
特定的身体素质接受了某种病因刺激或受到某种病
体质分型是体质学说f晦床运用Fra Baidu bibliotek的重要问题。
理过程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某种较有特异性的病理
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研究,一般是从临床角度根 反应和类型;也就是说个体的生理特性在许多情况
据患病群体中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
湿性关节炎。 4.2体质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 体质与症候类型 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感受相同的致病因 素,因个体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
医学杂志,2002,8(2):6-15 [2]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E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
社,2000:288—329 [33何裕民.体质研究一现时代中西医学的最佳交融点EJ].
体质是过敏性鼻炎发生的内因,决定正气的强弱,是 度不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①尽管对体质
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概念的论述大同小异,但迄今仍没有一个权威的金
体质影响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程度,决定是否发病 标准。②对于体质的分型各医家由于依据不同,分
及病情的轻重;体质影响证型,影响辨证的准确性;
个体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易罹性,以及疾病 特殊性。虽然体质可以改变,但其过程比较缓慢。
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以上表述尽管有所出
证则主要是在明显的、特定的、相对而言比较急剧的
入,但均认为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 致病凶子作用于体质以后形成的临床类型,进退变
表现形式,与疾病和健康关系密切。
138
万方数据
溉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只第33卷第l期
致病因素作用时才会发病,而体质制约和影响症候 的易患体质就可以预防其发生。
的形成和演变,在病、证、体i者关系中,体质因素在
钱彦方‘133应用轻健胶囊对38例单纯性肥胖痰
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湿体质者进行临床用药观察,发现轻健胶囊对单纯
Key words:constitution;syndrome;constitutional the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view
oo广广mom
自20世纪70年代确立以来,中医体质学说迄今
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
01
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临床治疗中逐渐凸现 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5]。此外,较有价值的还有匡
复患病个体的生理状态提供了实验依据。
病毒后有的可以迅速恢复,有的呈病毒携带状态,有 6展望
的却演变为慢性肝炎甚至发展为重症肝炎,其实主
尽管中医体质学研究已取得较多成就,但大多
要是因为个体体质差异造成的。
缺乏深度和广度。某些研究还停留在文献整理上,
姜峰[10]研究了过敏性鼻炎与体质的关系,认为 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
L—pzo
tutionat concept;constitutional sub-typ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constitution and syndrom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constitution and onset of a diseas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etc.
型也不同,给体质的临床研究参考标准带来了选择
体质影响治疗的正确性;体质影响患者的预后。杨 的不确定性和矛盾。③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如何区
惠琴[11]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
别体质与证缺乏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需参照西医
实。而本虚与患者体质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
对疾病的诊断对体质和证设定一个量化标准。④临
志。2008,2(23):140-142. [11]杨惠琴.中医体质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口].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2(16):110—111. [12]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中医杂志,
2006,5(47):329-332.
[133钱彦方.轻健胶囊改善肥胖痰湿体质疗效观察[J].中医 杂志,1993,34(4):222.
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机能和代谢等方面相对 别,又有联系。匡调元[83认为体质与证有区别。体质
1-卫》o一zpL_o工一zm∞互o—zm<o一.∞zo_L03.时。∞
稳定的特殊性;生理上它现为在机能、代谢、以及对 主要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缓慢、潜在的环境因素作用
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病理上表现为 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渐进性地形成的个体
医学与哲学,1996,17(6):288.
同是感受风寒之邪,因体质差异而有表实与表虚证
[43王琦.中医体质学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
寻阿寄沸螗海 高章砑降颓
之异。亦如《医宗金鉴》所说:“人感受邪气虽一,因
版,1995:96—195.
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 化,故多端不齐也。”这里的“形藏”即指体质因素而 言。②病因不同而体质因素相同时,也可表现为相 同或相似的证候类型。如阳热体质者,感受暑、热邪 气而出现热证,势所必然;若系感受风寒邪气,亦可 郁而化热,表现为热性证候。因而体质因素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 5体质与治疗
出一定优势。现就近年来有关文献做一综述。
调元[23的六分法: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
l体质的概念
迟冷质、倦咣质;何裕民嘲的六分法:强壮型、虚弱
以王琦¨1提出的概念较具代表性,即体质是个
型、偏寒型、偏热型、偏湿型、瘀迟型。另有学者针对
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 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 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
下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患性和病理发展
系等方面对体质作出分类。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
的倾向性。
如下:王琦¨o的七分法: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4体质与发病
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但近几年结合l临床观
疾病发生与否多取决于体质与致病因素两个方
察进行了完善,将原七分法增补为平和质、气虚质、
面,一般而言,个体抵抗力下降同时又有与之相合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33卷第1期
中医体质学说现代研究进展
刘长灵1 过建春2 荀运浩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第六医院
摘要:对近年体质学说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重点从体质的概念、分型及其与证和发病的关系、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等
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质;证;中医体质学说;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509(2009)01—0138—02
Loc刃zp广01 Progress of Constitutional The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Changling,Guo Jianchun,Xun Yunhao Zhejiang Chinese
4.1体质决定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体质类型与 性肥胖痰湿体质及其夹瘀者所表现的某些代谢异常
疾病关系的研究是近年体质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有明显改善,初步证实了体质的可调性。更为重要
不同体质类型的个体,对致病冈素的易感性不同,因
的是,体质可调性观点的证实,为从改善体质人手恢
而对某些疾病具有不同的易发生性。如人感染乙肝
[5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9
[63陈慧珍.妇女体质分型与临床意义[J].广西中医药,
1988,11(1):25.
[73匡调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8(2):1-5.
[83何裕民,刘文龙.新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医 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13.
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分别作体质分型。如陈慧珍Ⅲ 将妇女体质分为七种类型: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 肾虚质、气血虚弱质、痰湿质、瘀滞质。
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匡调
3体质与证
元[2]提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
由于既往体质研究多侧重于体质病理的论述,
中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 因此在体质病理学上出现了对体质与病证关系的某
(收稿日期 2008—06—22)
139
万方数据
N工m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 0053)
Abstract: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theory and clinical study of TCM-constitutional theory,which focused on the below:const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