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三世”和“三界”

合集下载

道家文化里的三祖、三尸神和三清都是哪些仙神?

道家文化里的三祖、三尸神和三清都是哪些仙神?

道家文化里的三祖、三尸神和三清都是哪些仙神?1、道教三祖道教和儒教一样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

道教以始源於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

始祖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道祖老子:老子,道教尊奉为道祖。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教祖张道陵:道教创始人。

第一代天师。

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安元年(142)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

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

二、三尸神三尸指道教的三尸神。

尸者,神主之意。

道教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各有一神驻跸其内,统称“三尸”,也叫三虫、三彭、三尸神、三毒。

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

早期道教认为斩“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成仙。

也有指痴,贪,嗔欲望产生的地方。

三、道教三清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

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

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

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在历史上的出现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称他为元始,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第一位尊神。

大罗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通天教主等。

灵宝天尊居玄都七宝紫微宫、禹余天宫,是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

道家知识点归纳总结

道家知识点归纳总结

道家知识点归纳总结道家是我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道和无为,认为宇宙万物是无为而生的,强调天人合一、自然无为、淡泊名利、息心养性,主张安静无为,崇尚自然,注重修身养性。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

下面对道家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道家的起源与发展道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流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荀子记载的老子与庄子是其代表人物。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他创立了“道”是宇宙的根源,是无形无相的理念。

庄子是老子的学生,他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提出“无为而治”、“自然界”、“至乐至善”等思想。

道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道家学派逐渐形成,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道家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蓬勃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1. 道: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家认为宇宙的根源就是“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意思是说道是无形无相的,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只能感知其中的奥妙。

道家认为,要实现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境界,就必须顺应道的规律,使自己与道合一。

2. 无为: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认为宇宙万物是无为而生的。

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不做无用之事,放下执着,保持内心平和、宽广。

只有无为而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3. 自然:道家思想中,强调顺应自然,崇尚自然。

庄子在《庄子》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意思是说人生有始有终,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要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大悟于自然的奥妙。

4. 淡泊名利:道家提倡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图名利私欲而失去内心的平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要知足常乐,懂得节制,就能够永葆健康和长寿。

5. 息心养性:道家主张息心养性,要保持内心平和、宁静。

庄子在《庄子》中说:“养生如养性,亲之则顺,违之则难。

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

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

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是道家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所达到的不同境界和层次的划分,对于修炼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指导修炼者更好地修炼和提升自己的修为。

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一般被分为九个境界,每个境界都具有特定的标志和修炼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九个境界:第一境界:入门阶段入门阶段是道家修炼者最初接触修炼的阶段,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的修炼方法和技巧,了解道家修炼的基本原理和观念。

在这个阶段,修炼者主要是通过冥想、打坐和呼吸练习等方法来净化心灵,平衡身心,为后续的修炼打下基础。

初级阶段是修炼者在入门阶段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阶段,修炼者开始逐渐掌握一些更深入的修炼技巧和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调节身心灵的状态,提升修为。

在这个阶段,修炼者需要更加注重修炼的精神内涵和修炼者自律,坚持不懈地修炼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超凡阶段是修炼者在高级阶段基础上达到的一个境界,修炼者逐渐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能够真正地融入自然和宇宙的法则,修炼者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修炼者能够自在地游走于天地间,实现了超凡的境界。

精通阶段是修炼者在超凡阶段基础上继续提升的阶段,修炼者已经能够自由地驾驭修炼的力量,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控制修炼的过程和能量,修炼者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能够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一切,成为修炼界的一代宗师。

至道阶段是修炼者在圣人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提升的阶段,修炼者已经融入了宇宙的本源和至高道法,实现了自我的完全超脱,修炼者成为宇宙间的真正存在,能够影响和改变万物的命运,成为修炼界的最高存在。

第二篇示例:道家修炼体系可谓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

在道家修炼体系中,境界的划分是至关重要的,它代表着修行者在修炼道法过程中的成就和修为深度。

本文将围绕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展开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参考。

一、初阶境界初阶境界是道家修行者踏入修炼之门的起始阶段,也是整个修行过程的基础。

出『三界』又去了那里?

出『三界』又去了那里?

出『三界』又去了那裡?(2010-09-29 08:08:53)转载▼分类:佛法見地标签:佛法見地文化何謂「三界」?何謂「六道」?簡言之,「三界」包括了「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而「六道」則為「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與地獄道」,「三界」與「六道」代表同一個範圍,然其歸類的性質不同。

「天道」包含了「無色界、色界及欲界上層」的諸天;「阿修羅道」與「天道」屬於同一範圍,然而,「天道」屬「正」而「阿修羅道」為「邪」(斜);「人道、畜生道、餓鬼道與地獄道」均屬欲界,依次排在「欲界天」之下。

學佛之目的,自覺而覺他。

許多佛教徒都認為,學佛修行之目的,在於「了生死,出三界,永離六道輪迴之苦」。

如果僅僅如此,還限於自利的層面,是避世的,頂多修成個「擔板漢」(羅漢),而「擔板漢」真能夠完全「了生死,出三界」嗎?顯然還是個大問題。

以大乘佛法來說,學佛先要發大願,「自覺」而後「覺他」,以「自利」入手,但最終還是要「利他」的。

若以自私的「自利」為主,而以「利他」附帶為之,終難會有大的成就。

而且,非得要「福慧雙修、悲智並運」不可。

以「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方面積極累積福德資糧,以「禪定、般若」增長智慧資糧,待福德俱足、因緣成熟時,自然能夠有所成就。

小乘「羅漢」,「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小乘「羅漢」證到了自性本「空」,但只想永遠守住這個「空」,他也能夠長久地「定」在這個「空性」上,但是,一「定」最長也只能有八萬四千劫,「入定」終究還須「出定」,時間是相對的,八萬四千劫在我們看來很長,在他本人只有如打個瞌睡一般,出了「定」,無論其情不情願,都還得回到「三世、六道」來,別無他途。

如此說來,充其量他也只能在「分段生死」的過程中,請個長假而已,還不能算是完全的「了生死、出三界」。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這個偈子,很了不起,但其真正的做到了「不受後有」了嗎?還不是完全的。

「極樂世界」,仍非究竟。

儒释道三境界

儒释道三境界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对此蒙牛老总牛根生说得很精彩,他说: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

”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说,其中三个最著名的,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最高境界对照参悟。

跟儒家学拿得起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

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

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

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

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

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

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

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

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跟佛家学放得下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

道教的彼岸世界

道教的彼岸世界

道教的彼岸世界道教的彼岸世界道教虽然以现实世俗快乐为主要追求,故《抱朴子》中所描绘的神仙,多是云游五岳,不受约束、隐现自在的。

喝的琼浆玉液,吃的是龙肝凤髓,还有玉女侍奉,简直就是人间贵族的再现。

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帝王之寿命有时而尽,而神仙与道合真,如金石之不朽,所以可以永久的享受这种快乐。

但是这些在后来称之为地仙之道,另外尚有所谓天仙者,乃是上升天界,在渺渺云宫金阙之中的。

据道经记载,道教之彼岸世界应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天界,有三十三重天宫;二是地界,即五岳名山、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还有就是海上诸仙岛,十洲三岛是也。

三就是太乙救苦天尊所主的东方长乐世界,须凭道力拔度,往生之净土。

一、神生净土道教以追求肉体长生为主要目标,故往生长乐世界,并非道士之追求也。

虽曰长乐国土,仍然不免为鬼魂之居所也。

印光法师云:“西方世界,无有女子,女人到此,皆做童男身。

”盖西方为金方,金为阴气肃敛之地,鬼魂又为阴气之质,故无女子。

还有就是因为佛教素来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认为女子为无漏之躯,既然到了极乐世界,自然转女成男了。

而道教之东方长乐世界,乃救苦天尊所化,天尊《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说:“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

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耶,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师,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耶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洲帝君。

”若遇到困难,只要祈祷天尊或“诵念圣号”,即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

东方为青阳生发之地,故鬼魂至此,咸蒙阳气注照,而得炼化其阴质,经南昌炼度,而得复还为人也。

《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记载有东方净土仁爱世界、东南方净土慈和世界、南方净土礼教世界、西南方净土威范世界、西方净土义让世界、西北方净土成化世界、北方净土智德世界、东北方净土智积世界、上方净土无量世界、下方净土载德世界。

古代道家境界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代道家境界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代道家境界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古代道家境界划分是研究古代道家思想体系中不同境界划分的一个重要课题。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唯一的一个重要学派,其思想内容深邃广泛,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道家境界的划分,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古代道家境界划分的概念、依据以及其重要性,并总结出古代道家境界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古代道家境界。

道家境界是指道家思想体系中对个人修炼和境界提升的划分。

道家强调个体的成长和修炼,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境界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心境宁静的境界。

在古代道家的观念中,个人的境界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代表着不同的修炼水平和境界状态。

其次,古代道家境界划分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古代道家文献和相关经典著作。

古代道家学者们通过对自然、人性、宇宙等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境界划分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个体的修炼水平、道德品质、精神境界等方面的表现。

比如,《道德经》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古代道家对于境界划分的一个重要准则之一。

古代道家境界划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了解古代道家境界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体系的内涵和逻辑。

通过研究和分析不同境界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道家学者对于修身养性的建议和指导。

其次,古代道家境界划分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思考个人修炼和成长的参考框架。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了解古代道家境界划分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修炼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道家境界划分的概念、依据以及其重要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将总结出古代道家境界划分的方法和标准,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和框架。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对读者们理解古代道家境界划分这一课题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框架和内容分布方式。

道教文化常识

道教文化常识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有一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养、 外养、房中术。 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道教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道” 则是无限的,个体要想摆脱生命的限度,就必 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修炼自我,与“道”同一, 最后得道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为此, 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 法,如外丹、内丹等等。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一)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 主要有三清、四御、三官、日月星宿、 四方神等。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 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 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是兴起 于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创始人为 陕西咸阳人王喆,号重阳,以老子的《道 德经》、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 心经》为主要经典。 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即传统 的天师道。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 典。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一)以神化了的“道”为核心信仰, 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二)乐生、重生、贵生,并千方百 计地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道”是“万物之 母”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 教祖,将其书《老子》改名为《道德真经》,作 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 该书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的 显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 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万物 之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

道教的天解释

道教的天解释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据道生万物的宇宙创世理论,构想出来的神仙所处的空间。

它为学道成仙提供了教义依据。

据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箓》卷二十一“天地部”称,道教构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层:(一)太皇黄曾天,(二)太明玉完天,(三)清明何童天,(四)玄胎平育天,(五)元明文举天,(六)七曜摩夷天,此六天合称为欲界。

(七)虚无越衡天,(八)太极濛翳天,(九)赤明和阳天,(十)玄明恭华天,(十一)耀明宗飘天,(十二)竺落皇笳天,(十三)虚明堂曜天,(十四)观明端靖天,(十五)玄明恭庆天,(十六)太焕极瑶天,(十七)元载孔升天,(十八)太安皇崖天,(十九)显定极风天,(二十)始黄孝芒天,(二十一)太黄翁重天,(二十二)无思江由天,(二十三)上揲阮乐天,(二十四)无极昙誓天,此十八天合称为色界。

(二十五)皓庭霄度天,(二十六)渊通元洞天,(二十七)翰宠妙成天,(二十八)秀乐禁上天,此四天合称无色界。

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合称为三界,共计二十八天三界之上又有四种民天:(二十九)无上常融天,(三十)玉隆腾胜天,(三十一)龙变梵度天,(三十二)平育贾奕天。

(三十三)太清境大赤天,(三十四)上清境禹余天,(三十五)玉清境清微天,此三天合称三清天。

三十六为最高一层,称大罗天,与三清境合称为圣境四天。

三界、四梵天、圣境四天共计三十六天。

道家著作中虽然已有了关于宇宙创造的论述,但均甚简略。

《道德经》述及“天”的,大多指的是自然之意,如第九章中“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之类。

第十章有“天门开阖,能无雌乎”句,“天门”一词,也并非实指天有门户,一说其比鞅孔,一说为心神出入之所,一说指天地间的自然之理。

在道教创立前的中国古代宗教中,天一直是指神所居之处,也是得道成仙者的居所。

《楚辞。

远游》有“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之句,并且认为天有九重;《九歌。

大司命》就称“登九天兮抚彗星”,但是,在《天问》中,屈原又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①意思是天有九重,谁来管理它和测量它呢?谁有力量制造它?谁是第一个造天的呢?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以”气“的哲学思想,发展了“一生二”的道家宇宙论,认为“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

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道家修炼体系境界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道家修炼体系是古代道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道家修道者在修炼过程中逐渐提升境界的体系化划分。

道家修炼体系的境界划分不仅是修炼者修行的指导,也是修炼者心性觉醒的标志。

本文将深入探讨道家修炼体系的境界划分,包括基础境界和深入境界的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修炼体系,提升修行的境界。

修炼者的启示":{}}}}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道家修炼体系进行整体概述,介绍其基本原理和核心观念。

接下来,我们将对修炼境界进行详细划分,包括基础境界和深入境界的分类和探讨。

最后,通过对修炼境界的总结和讨论,探究其在修炼者修行中的意义和启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将全面而系统地探讨道家修炼体系的境界划分,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和启发。

内容1.3 目的本文旨在对道家修炼体系中各个境界的划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道家修炼体系的结构和内涵。

通过对基础境界和深入境界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修炼的道路上不同境界的意义和作用。

此外,本文还旨在探讨修炼体系的意义和对修炼者的启示,希望通过对修炼境界的分析,让读者意识到修炼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不断努力和修行。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激励读者在修炼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不断提升修炼境界,最终达到心灵上的平静与境界的提升。

2.正文2.1 道家修炼体系概述道家修炼体系是道家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指通过修炼心性、修炼身体、修炼精神以达到修身养性、长生不老的境界。

道家修炼体系强调顺应大自然,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通过内功修炼和外功修炼相结合,达到身心合一、阴阳调和的境界。

道家修炼体系包括了内丹修炼、神通修炼、无我修炼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修炼方法和境界划分。

修炼者通过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身修为,逐渐达到不同的境界,最终实现心无挂碍、身心自在的境界。

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

我们人无非就是两个部分组成:心灵是软件、人体是硬件。

有心必有灵,所以叫心灵;有灵必有魂,所以叫灵魂;有人必有体,所以称人体;有体必有魄,所以叫体魄。

所以说人有魂与魄是有一定道理的。

唯有我们【人身】才具备三魂七魄,那是为了修炼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基本条件。

三魂分天魂、地魂、命魂。

天魂有无量亿化身,常在天上,属阳神;地魂也有无数亿化身,常在地府,属阴神;唯有命魂居住在人体上(主要居住在中脉之上,七轮之中)。

从人出生那天开始三魂就分家了,很少聚首,但是他们的信息是相联系的。

当我们做了好事,天魂就在天上享受快乐,我们人就会感觉到快乐;当我们做了恶事,地魂就在地府受到惩罚,我们人就会感觉到痛苦。

天魂也叫副元神,他明白所有的天理;地魂也是副元神,他明白所有的地理;人魂(命魂)也叫主元神,由他控制着我们这个身体。

如果我们没有读书,没有开智慧,没有学佛,是不知道天魂和地魂的,纯粹是率性而为,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这个人没有受到多少社会的污染,他做的事情就归天理多一些,做的善事多一些;如果他受到后天污染严重,他做的事情就不符合天理,做的恶事就多一些。

如果我们开始修炼,学佛,多读天理方面的书,慢慢的做事情就符合天理,不会胡作非为,天魂和地魂就会慢慢的和我们的命魂相通,三魂开始合作无间,那我们在世就做真人。

我们打坐,静虑时,天魂和地魂都是知道的,当我们入定后,三魂开始聚首了,天地人合二为一了,我们原本不知道的天理,很多人在这时候,慢慢就知道了,有很多人说的师父,其实就是天魂和地魂,在他完全清醒过来,在头脑中就多了一些知识。

天魂和地魂和我们长的一模一样,不过他们可以有亿万化身,所以当他们出现的时候,不一定是你自己的样子,其实他们只是副手,是你的影子而已。

记得我写过一篇文章,【梦里悟道】,其中所提到自己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就是天魂或地魂了。

当我们内心很清净的时候,天魂或地魂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或脑海中来点化我们,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称作佛菩萨,因为佛菩萨也有亿万化身,是他们来点化我们修行。

三 界

三 界

28

心如此重要,那么心的来源怎样呢?凤仪先 生说:“地赋以命曰心”。心率性而行,率 为父之性,方能尽慈道,率为子之性,方能 尽孝道,故曰,率性之谓道。佛家讲“心本 无生,因境有”,境不同心理活动也必然不 同,这便是“命曰心”。“命曰心”,命是 由人的宿业所决定的,如果只言“命”而不 讲“心”,则命(运)便成为固定的了。然 而心是变化的,是自主的,是阴阳交关处, 可善可恶,可上可下,是灵活的,所以人的 命运也是可变的,是可以自主的。心与性的 关系是怎样呢?佛家说心性不二,在应用时, 往往心性二字通用。
3
一、性心身各论
外三界:天 地 人 天: 轻清上浮者为天 纯阳无阴 只乐不愁 有昼无夜 为之神世界; 地: 重浊下凝为地 纯阴无阳 只愁不乐 有夜无昼 为之鬼世界; 人: 有阴有阳 有愁有乐 有昼有夜 为之 人世界。
4
内三界:性
心身 性:天赋于性 居于脑海 散布于四肢 知 痛知痒 知饥知寒 是为良知 无所不知; 心:地受于命 藏于心窍 心有七孔 是为 良能 无所不能; 身:父母生身 尽悌尽孝 存理载道 是行 道之具 载道之器 应达万事。
14
气禀性

气禀性简称为禀性。即怒、恨、怨、恼、 烦各种阴质所发动,心、肝、脾、肺、肾 各有阴质藏于其内,一触即发,即为怒、 恨、怨、恼、烦,所谓化禀性,即化此阴 质也,是气禀所拘,不仅五脏,即骨、肉、 气、血之中,皆有阴气,即朱子所谓气禀 所拘。
15

禀性在心,若心不动,一切怒恨怨恼烦无 目而生。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 能化去禀性(怒、恨、怨、恼、烦),天 性就圆满了。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 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 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 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 不住它,就难当好人。佛说:“业力随身, 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道家四境界“真至圣贤”,按这个来孔老夫子排在第三位

道家四境界“真至圣贤”,按这个来孔老夫子排在第三位

道家四境界“真至圣贤”,按这个来孔老夫子排在第三位道家是讲求真至圣贤四种境界的,这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当然各种宗教流派所追求的东西是不同的,对于此四种境界大成者也有不同的态度和观念。

真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候的真人,可以把握天地阴阳的规律,吸收日月精华,可以守持自己的精神魂魄,身体机能达到最高的契合和机能,所以真人可以与天地共存,自身顺应天地的千变万化,这是真人的大道。

《黄帝内经》要逐字逐句的去理解领悟,在这里也只是翻译一个大白话的意思,仅供参考说明一下。

我们从黄帝对“真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真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顺应天道。

简单来说,在这类大能的眼中,天大地大,顺其自然,追去自身与天道阴阳最大的契合,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在这里根本没有“人类社会”的影子。

说白了,真人是真正的出世之人,不以己悲不以物喜,除去自己所追求的道之外,其他都入不得眼。

孔子被称为圣人至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关于至人,我们平时提到的比较少。

来看看黄帝是如何描述至人的:中古时期,有至人,大道所成,可以与阴阳相和,又能顺应四时天地变化,远离俗世,精神集中充沛,可以自由游弋于天地之间,视听来自各处的声音和景色,这些也是长寿而且非常强悍的人,也是归于真人的行列。

我们从黄帝的描述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真人、至人是非常想象的,他们都是可以与天道自然共生共长的人,让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窥破天机”“超脱凡俗”,和现在意义上的“神仙”极为相近。

从道家的角度而言,有很多人被称为真人,比如孙思邈孙真人,丘处机丘真人……有人可能就说了,就像刚才举例的这两位,若是按真至圣贤的说法算起来岂不是比孔子高多了,但是这两位与孔子比起来,说是乡村野夫也不为过啊,而且这些人完全不能提携天地,运筹阴阳,视听千里之外!其实这种说法是不错的,因为我们现在大多是按照“孔孟”的标准来衡量,这就跟足球委员会来评定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一样,没什么参考性。

道教基础知识、4

道教基础知识、4

道教基础知识、4【三清三境】三清系元始天王所化法身,而三境则是三清所居之境。

《列仙传》云:元始天王在天地未分时之一元精气,在大罗天上,化身於三清。

一化无形天尊(今称元始天尊),即天宝君,是为太初之时,常住於清微天之玉清境。

二化元始天尊(今称灵宝天尊),即灵宝君,是为太始之时,常住於禹馀天之上清境。

三化梵形天尊(今称道德天尊),即神宝君,是为太素之世,常住於大赤天之太清境。

【昊天玉皇上帝】玉皇上帝乃元始天王所化法身,为太极界最高之神。

道经以:玉皇上帝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

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

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

权衡三界,总御万灵,而无量度人。

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主也。

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皇”。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

道经中称其居住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

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四御】道教信奉的天神。

御,对帝王的敬称。

此指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之神。

南极长生大帝;是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夭祸福。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是协助玉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

《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认为三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御是统率天地万神者。

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

【三皇五帝】三皇是古时代帝王。

道教供奉为神。

《史记?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记载:为“天皇、地皇、人皇”。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2008-07-22 10:51:17|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

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

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

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

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

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

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

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

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

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中国道教发展历史

中国道教发展历史
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多年后,有一天产石猴横空出世,得一来历神秘的菩提祖师传授一身惊人道法。(汗.....接引道人居然就是如来佛祖,准提道人更汗..就是孙悟空的师傅,而且准提道人居然还是如来佛祖的师弟...天那..)西方教消失后,隐于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动植物们在修炼过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话,是完全有资格修炼成仙的,妖与怪是动植物们修炼方向向邪恶这一面发展的不良结果,在修炼过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这些动植物们常被称为精,比中免精,人参精等,比称妖怪略有善意,但也可一概称为妖怪(注意并非本质意义上的妖怪),妖怪白天晚上皆可活动。
第一种是被动成仙,无论是人,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动成仙。比如受仙人点化,或被仙人仙气感染,或服食道家仙丹灵药,或生长环境吸天地灵气,都可以使物体成仙。此中例子有很多,不举例了。
第二种是主动修仙,“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所以只有人和少量动物可以修仙,当他们信奉道教,主动修炼道门正宗法术,多行善事,其中的有缘人就可以修成仙道。但必需是修炼正宗法术,如果修炼了旁门,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只能是妖魔。
上面谈了这么多,尤其是神与仙,免不了又要陷入神与仙哪个级别高的陈年老调问题上了。其实那是将级别官职与修行的圆满层次弄混了。神与仙的级别问题,是其修为的圆满层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径不同,一为肉身成圣,一为死后飞升,仙确实是比神的级别和圆满层次要高。但和所谓的官职是扯不上关系的,比如封神中封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类的神,这都是大帝级的,官阶非常之高,远比一般的仙要高的多,何况一般的仙还没有公职呢!

道家采日精月华归己法

道家采日精月华归己法

道家采日精月‎华归己法道家采日精月‎华归己法道家采日精月‎华归己法(1)采日精月华归‎己法或名“日月精华吐纳‎法”,是龙门派山道‎“天人合一”的一种修炼方‎法。

修炼者用自身‎宇宙感应先天‎宇宙,使人体宇宙合‎于天体宇宙,人(自身主宰)站到宇宙、时间、空间上三界(本功法体系之‎三界理论与佛‎家“三界”理论划分不同‎,为:下三界——人、事、物;中三界——天、地、人;上三界——宇宙、时间、空间)的高度,以太阳、月亮为修炼对‎象,通过采炼、运化、保元、温养、还原等一系列‎完整而严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盗先天日精月‎华”,以补后天人体‎之元,从而形成人体‎宇宙内的日月‎运行,进入“人与日月合一‎”的上乘境界。

本功法根据我‎们18代传人‎王力平先生传‎授整理,共分三乘三式‎:小乘站式:调节自身体内‎阴阳,补益元*);中乘动式:人体内外阴阳‎相合,互用为善;上乘坐式:人体内外阴阳‎相对,防身制人。

一、月亮气吐纳法‎“月亮气吐纳法‎”是道家修真祖‎师以自身人体‎宇宙同月亮相‎对抗的修炼中‎所总结的一整‎套人体与月亮‎相吸、相合、相排斥、相对抗、互相交换“灵信”;人体与月亮直‎射、辐射、相互发射的一‎种修炼方法。

以天体而论,古时称月亮为‎太阴,因为它本身不‎能发光,先天卦为坤卦‎,但阴中有阳(指月亮能反射‎太阳光),故后天卦相变‎为坎卦,坎卦为水;就人体而言,道家认为人体‎为一宇宙,人体宇宙中肝‎为阳位,而开窍于目,人的两目对应‎体内之肝脏,所以两目开为‎阳,闭为阴。

纳月亮气行功‎中,两眼看月亮片‎刻,两目向月亮直‎射为阳中之阴‎射线,把眼睛闭上后‎,再直射月亮,发出之射线则‎为阴中之阳。

月亮本身是阴‎体,但阴中有阳,人体中阴阳与‎月亮之阴阳相‎互直射时,正好是阴阳相‎合状态。

阴为坎,阳为离,从而出现了一‎个外坎离相交‎。

修炼者强行盗‎取月球中的阴‎中之阳而入于‎本体,故又称“盗月华归己法‎”。

本功法修炼时‎间分有望月、晦月(即为能见月亮‎时与无月亮时‎之别),上弦月、下弦月等四种‎不同的修炼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的“三世”和“三界”
道家的“三世”和“三界”
道家的“三世”
很多人都不知道道家的“三世”概念,以为那是佛家的专有,其实不然!道家的“三世”源于战国时的《庄子》,那时佛法还没有传入呢!这一点却鲜为人知!
《庄子》云:“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这就是道家原本的“三世”之说,而且这句话还包含了过去世的多世和未来世的多世,当然也就包括前世、今世、来世这三世!战国时的《庄子。

德充符》云:“死生亦大矣”,庄子的这句话代表了道家是了生死出五行的大道,死生之事本是道家所重视,这一点与后来东汉时的《北斗经》相得益彰!然而,战国道家庄子的重死生之事,欲要跳出五行的思想,却少有人注意,包括各大学和大学的学者们和道士们!我们应该如何弘扬道法,就应该从这些教义问题,各个开始!
道家庄子的“三世”和“死生亦大”,充分有力的说明,道家不仅仅知道人死后有鬼,还完全知道天地之间的三世轮转之道!这是平庸的学者所看不出来的!而且道家深知天地轮回的其中的奥秘,黄帝和庄子等的成仙跳出轮回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也就是说,道家看来,生死之事,是非常大的事哦!所以庄子说“死生亦大”!
鲜为人知的道家的“三世”源于《庄子》如上所述!现在我们来讲讲道家的“三界”,包括里面一些常人所不知道的说法和理解!道家有九天、三十六天、三十二天、三十三天、二十八天之说!在这里就不过多说了,因为诸位只要稍微百度就有,现在只说一些重点的!道家的“三界”可以有三种理解,其中有一种是常人所不知道的!
道家的三界:
一指:欲望、色界、无色界;
二指:天界、地界、人界;
三指:天神界、地界、人界。

其中,以上“三界”的第三种解释是常人所不知道的。

以上的道家三界,第一种解释指的是轮回之内的三界,第三种解释指的可以是轮回之内的三界,也可以指的是不完全都是轮回的三界。

道家的三界,以上第一种解释是轮回之内的三界,以上第二种解释是包括三清天的三十六天的三界,以上第三种解释是可以是指三清以下而包括四民天的三界,也可以是指四民天以下的三界。

其中的“天神界”可以是三清和四民天以下的二十八天,也可以是三清以下而包括了四民天的三十二天。

也就是说以上所说的“天神界”可以指二十八天,也可以指三十二天!“天神界”是在地界和人界以上的!
当以上所说的“天神界”只指二十八天时,它就等同于第一种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二十八天!二十八天在轮回之内,三十二天则不完全等同于轮回!三十二天是在轮回的二十八天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四层的四民天,共三十二天!
地界是冥界阴间,地界还包括了地狱,地界是地府所统治,道家的地府本来就掌管了地狱,这一点和佛家的地狱所不同,佛家的地狱只强调自然业力所形成的,佛家的地狱无统治掌管者;人界是大地之上地域,包括人道、地祗、山精还有部分鬼魅妖邪等也都在人界。

另外,地祗也可以既在人界也在地界,因为有很多地祗都能沟通阴阳两间,即既存在于人界也存在于地界。

古时常把地界和人界合起来称呼为“幽明”,在《史记。

黄帝本纪》就说了“幽明之占”的话!古人讲“幽明”,“幽”就是阴间冥界,也就是地界,“明”就是阳间,也就是人界!
《北斗经》云:“身超三界,永不轮转”!这里面的“身超”和“永不轮转”就说明这句话的“三界”是在轮回之内的!《北斗经》是东汉时期的,早在东汉时期的《北斗经》就已经指出道家的“三界”是轮回之内的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不能可以说道家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是佛家专有的,相反,应该是佛家翻译经典时借用道家的这三个词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巧,佛家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个字词,而道家也用,“三界内外,惟道独尊”,“欲界”、“色界”、“无色界”这
三个词本来就是道家所本有,像佛家借用道家的字词的例子是太多了,一点也不奇怪!同时,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个本来就是道家所本有的原始概念,丝毫没有借鉴佛家的意思!
但是我们可以说,自古仙圣佛祖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比如欲界、色界、无色界这轮回之内的三界,尽管佛家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个字词是借用道家,但是意义一样!
南北朝时,陶弘景的《真诰》云:“三十六天十方上下”,可见在南北朝时道家已经有了三十六天的概念了,完美无瑕。

而“十方”这个词也是佛家借用道家的,现在堂而皇之的使用,佛教徒还不时的解释“十方”是印度概念,丝毫不知道佛家大量借用道家字词的事实,实在可笑,无知者所以无畏啊!不过,佛法是不错的,佛法在汉传过程中融入道家的因素太多了!已经中国本土化了!然而道法却更深妙,包括金丹大道!南北朝的《真诰》里的“三十六天”就包括了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总共的二十八天!所以道家有二十天一点也不奇怪,这本就是符合道家教义的事实真相而已,本就是道家所本有的。

另外,道家还有三十二天和三十三天之说,都是不同的角度的方便巧妙的学说!同时,道家还有古老的九天之说,九天以三清为核心,是道家所本有,九天之说是道家三皇五帝和道家三代所传下来的,道家三皇五帝和道家三代是华夏的根源,道是中国的根!九天之说在先秦时的屈原的《楚辞》里面早就有记载,文字记载之前也还有呢,笔者曾经接触过屈原一脉的丹法,屈原是道家神仙,屈原是道家三皇五帝中瑞顼帝的后裔,屈原成就了金丹大道,《楚辞》是一部道经,也是一部丹经。

道家还有一部经名字叫作《九天生神章经》,九天是以三清为核心的道家之说!另外,先秦时的孙子的《孙子兵法》也有“九天”一词,孙子是舜的后代,舜是道家的三皇五帝,所以孙子也是道家,先秦时的百家之一的兵家本来就是道家一脉!所以,总的来说,九天一说本来就是道家的说法,源自于道家!
道家的“四大”、“三毒”、“六欲”(六根)
四大是:地水风火,三毒是:贪嗔痴,六欲是:眼耳鼻舌身心,六欲即是唐代《道教义枢》里面的“六情”,眼耳鼻舌身心即是现在
佛家经常讲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欲即是六根,即是六情,详见《道教义枢!》
很多人都以为“四大”、“三毒”和“六根”是佛家所独有的概念,其实不然!
“四大”、“三毒”本来是道家的概念,这里面是有正宗的经典依据的!《南斗经》云:“天地日月星斗,与之假于四大”,《西升经》的《道象章第五》云:“合会地水风火”,《常清静经》云:“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南斗经》是东汉桓帝永寿时期产生的经典,说的是太上老君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下凡为张道陵等所说的一部经,经中“永寿”二字可以为证,可见《南斗经》产生于东汉桓帝期间,那时佛家还没有成气候,依附黄老之学!所以这“四大”本来是道家的概念!更早的《西升经》是战国时期关尹子所受老子的一部经,如果说到学者们的研究的话,这部经在汉前或汉朝时就已经确确实实的有了,战国时中国佛法没传入,汉前或汉朝佛法还根本不成气候,依附黄老之学!所以“四大”即地水风火确确实实本来就是道家的概念,无独有偶,印度也有这“四大”的概念,因为千古至圣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仙佛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虽然中国道家和印度都有“四大”的概念,但是印度佛法传入中国时,佛家的四大翻译上都是用道家的“地”、“水”、“风”、“火”这四个字,佛法翻译它的四大用的是道家四大这四个一模一样的四个字,而且佛法初入中国依附的是道家黄老之学,从始至终佛家具有中国道家的因素太多了。

《常清静经》是三国时期葛玄笔录的,那时候佛法也还没有成气候,所以《常清静经》里面的“三毒”本来就是道家的概念,佛家也有三毒,这是佛法传入中国时借用去了道家的词汇的原故了!另外,《常清静经》里面的“六欲”即是后来佛家的“六根”,所以不能说“六根”这个概念是佛家所独有,汉传佛法融入了太多道家的因素了,已经中国本土化了!这是无庸置疑的!
总之,“四大”、“三毒”和“六欲”(六根)本来就是我们道家的原始概念,都是神仙口述的经典里面的东西,包括老子是太上老
君再来所说的《西升经》都是神仙所说的经典,天上神仙的道经数不胜数、无以计数,内容丰富多采、阴阳八卦、气象万千、精微奥妙!教义和各种概念是非常完备的,所以神仙所说的经典是不会去借用佛家的东西的,相反的是佛家大量的借用道家的名义词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道家金光咒说“三界内外,惟道独尊”,如果是道家借用佛家的名义词汇,那又怎么能说是道独尊呢,只有佛借用道的才是道独尊啦。

四大是地水风火,四大是五行学的缩简版,所以四大是道家的一点不奇怪,它是五行学说的简化,四大是五行中的“土”和“金”合而为一变成“地”,即是四大地水风火。

虽然四大远远没有五行学说那样奥妙无比,因为五行有完美的相生相克,而四大没有,但是四大还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用处!四大、三毒、六欲(六根)本来就是道家原始的概念,注意啦,是原始的概念啊,是道家所本有,是道家天上天尊祖师所创,在天上用自然妙气写成的经典就包含着四大、三毒、六欲(六根)这些概念,《常清静经》就是来自天上,《西升经》和《南斗经》是天上太上老君所说,天上道经所包含的概念是包罗万象的,是精微奥妙和完备的。

天上的道经早在宇宙地球形成之前就已经完备地存在了,所以应该早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已经有了四大、三毒、六欲(六根)这些概念啦!所以说:“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