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成长的烦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能:成长的烦恼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质能源,为何一直长不大?从7月4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正多方推进生物质能利用。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实施秸秆气化、秸秆清洁能源运营、秸秆固化成型等综合利用工程;同时组织实施和完善综合资源认定政策,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发电工程。

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推进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实现生物质能电力、液体燃料、燃气和热力等能源的生物原料种植收集、加工销售、利用产业一体化,促进绿色内需经济,构建城镇清洁能源体系。

农业部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生物质能的技术创新,科学推动农村沼气发展,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能源化示范,实现节煤炉灶和炕的升级换代,推广生物质炉灶。

生物质能是一个交叉产业,既是可再生能源,又属于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范畴。与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生物质能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来源广泛、利用方式多样化、能源产品多元化、综合效益显著。

它是惟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种形态燃料并具有双向清洁作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质发电。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程序教授认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有利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元化,减少中国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其次,有助于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第三,发展生物质能源也可有力帮助破解“三农”难题,显著扩大内需。生物质能源跟其他可再生能源比,是惟一的一种和农民直接发生“关系”的能源,而且发展生物质能往往对农民

有利,因为生物质能原料是从农民手里获得的,所以如果要想解决“三农”问题,生物质能源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广泛,主要有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木采伐及森林抚育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畜禽养殖剩余物、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弃物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等。

其中可作为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每年约4亿吨,可供能源化利用的林业剩余物每年约3.5亿吨。适合人工种植的能源作物(植物)有30多种,包括油棕、小桐子、光皮树、文冠果、黄连木、乌桕、甜高粱等,资源潜力可满足年产5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需求。

目前全国每年城市生活有机垃圾清运量约1.5亿吨,其中50%可作为焚烧发电的燃料或垃圾填埋气发电的原料,可替代1200万吨标准煤。厨余垃圾还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每年可获得量约30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生量约3000万吨,其中约50%可能源化利用。酒精、制糖、酿酒等20多个行业每年排放有机废水43.5亿吨、废渣9.5亿吨,可转化为沼气约300亿立方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资源每年约8.4亿吨,生产沼气的潜力约400亿立方米。

《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中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还有约4.4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过去五年,中国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据专家测算,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研究员王大伟撰文指出,未来,城镇化重点必需转向提高质量和数量并重,在每年提高0.8~1个百分点,新增1300万城镇人口,并同

等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公共服务的同时,要重点加快存量农民工市民化。到2020年,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同期基本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据此,每年需要解决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口总量超过2500万。

程序表示,中国的生物质能市场广阔,数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就得让他们能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即“均等化服务”。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现代商品能源的服务。而目前,中国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的现代能源服务差距巨大:2007年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年能源消费量分别是1356kg和271kg标准煤。而且农民这271kg标准煤的消费量中一大半是秸秆、薪柴和粪便,城市居民1356kg的能源消费量则都是煤、气、石油等。

发展迟缓不温不火

“从目前看,生物能源是惟一能大规模替代石油燃料的能源产品。”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研究员张健表示,而且,生物能源表现出来的环境友好性也是其他能源望尘莫及的,既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做到连续循环,基本是零排放。

而程序认为,很多人只知有所谓“森林碳汇”,却不知还有汇容更大的“生物质能碳汇”;更不知道在所谓“低碳”、“零碳”之外还有“负碳”的生物燃料。

所谓负碳,是指从人畜粪尿制取的沼气再提纯为生物天然气作燃料,以全生命周期计,其碳排放当量是负值。数据显示,生物天然气作车用燃料,每获得1兆焦做功的能量,碳排放当量是-62公斤。对苦于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对策又极为有限的中国来说,生物能源恰如“雪中送炭”。

然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却一直步履蹒跚,不温不火。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生物质能源占所有一次性能源的比例仅为13%。环顾全球,只有极少数国家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大力开发生物能源(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和沼气——生物天然气)的瑞典就是杰出的代表。当前,可再生能源占瑞典一次能源年消费量的比例,已上升到46.35%,而仅生物能源一项,占比就达到31.7%。

相比之下,中国生物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连0.5%都未达到。而且相比太阳能、风能的成倍增长,近5年来,中国生物质能源总量发展严重滞后。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只有生物质发电和生物柴油完成了既定目标,而沼气利用量只完成了大约2/3,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只完成了1/2,非粮燃料乙醇则仅完成了既定目标的10%左右,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没有跟上。

从中国“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不难看出,与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相比,生物质能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仍显单薄。“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1.6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6100万千瓦,风电7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50万千瓦。

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份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国务院提出的刺激国内光伏需求的“国六条”,将2015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目标在2000万千瓦基础上再上调75%,今后3年将新增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并首次明确电价和补贴机制以及光伏准入门槛。

目前,生物质能产业化规模和程度最高的还是在发电领域,包括垃圾发电、秸秆发电、沼气发电等。数据显示,国内有上百家生物质电厂,2012年生物质能发电量约800万千瓦,但生物质直燃发电平均上网电价0.75元/千瓦时,远高于燃煤发电成本。

光大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生物质能的发展趋势朝生物质制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煤油的方向发展,但目前这几个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技术不成熟,装备没有产业化。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生物质能项目的专业化市场化建设管理经验不足,产品、设备、工程建设和项目运行等方面的标准不健全,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市场监管和技术监督。成型燃料市场尚未完全开发,农村生物质能项目产业化程度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生物能源之所以长时间长不大,主要是产业模式比较模糊,产业链条复杂、繁琐。”中投顾问研究员田艳丽说,以秸秆生物质能源处理为例,本意并非是生产石油替代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