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计算公式大全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各种梁的弯矩计算公式
1。
两端固定支座,当一端产生转角;MAB=4i,MBA=2i其中i=EI/L2。
两端固定支座,当一端产生位移;MAB=-6i/L,MBA=-6i/L3。
两端固定支座,当受集中力时;MAB=-Pab(平方)/L(平方),MBA=Pab(平方)/L(平方)。
当作用力于中心时即a=b时MAB=-PL/8,MBA=PL/84。
两端固定支座,当全长受均布荷载时;MAB=-ql(平方)/12,MBA=ql(平方)/125。
两端固定1。
两端固定支座,当一端产生转角;MAB=4i,MBA=2i其中i=EI/L2。
两端固定支座,当一端产生位移;MAB=-6i/L,MBA=-6i/L3。
两端固定支座,当受集中力时;MAB=-Pab(平方)/L(平方),MBA=Pab(平方)/L(平方)。
当作用力于中心时即a=b时MAB=-PL/8,MBA=PL/84。
两端固定支座,当全长受均布荷载时;MAB=-ql(平方)/12,MBA=ql(平方)/125。
两端固定支座,当长度为a的范围内作用均布荷载时;MAB=-qa(平方)×(6l平方-8la+3a平方)/12L平方,MBA=qa(立方)×(4L-3a)/12L平方6。
两端固定支座,中间有弯矩时;MAB=Mb(3a-l)/l平方,MBA=Ma(3b-l)/l平方7。
当一端固定支座,一端活动铰支座,当固定端产生转角时;MAB=3i,MBA=0 8。
当一端固定支座,一端活动铰支座,当铰支座位移时;MAB=-3i/L,MBA=0 9。
当一端固定支座,一端活动铰支座,当作用集中力时;MAB=-Pab(l+b)/2L平方,MBA=0(当a=b=l/2时MAB=-3PL/16)10。
当一端固定支座,一端活动铰支座,当受均布荷载时;MAB=-ql平方/8 , MBA=011。
当一端固定支座,一端活动铰支座,中间有弯矩时;MAB=M(L平方-3b平方)/2L平方,MBA=012。
梁的计算跨度计算公式
梁的计算跨度计算公式
梁的计算跨度计算公式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确定梁的尺寸和材料的关键。
计算跨度的公式为:L=K×C,其中L是梁的跨度,K是跨度系数,C是梁的长度。
对于单跨梁,跨度系数K为1;对于双跨梁,K为0.7。
当梁的
长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要考虑梁的自重和荷载的影响,此时跨度系数K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
计算梁的跨度时,还需要考虑梁的受力状态和所承受的荷载类型。
例如,在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单跨梁跨度计算公式为L=5qL4/384EI,其中q为均布荷载,L为梁的长度,E为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
总之,梁的计算跨度计算公式是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影响着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梁的跨度系数、长度、受力状态和荷载类型等因素,从而得出合理的计算结果。
- 1 -。
梁的计算公式口诀
梁的计算公式口诀1.静力平衡公式:ΣF=0,ΣM=0。
梁在静力平衡状态下,总受力合力为零,总受力合力矩为零。
2.支持反力计算公式:ΣF=0,ΣM=0。
梁在支持点的受力合力为零,受力合力矩为零。
3.弯矩公式:M=(−1)△/L。
弯矩与梁的抗弯刚度成反比,与梁的长度成正比。
4.剪力公式:V=qL/2,q即为梁上的分布荷载。
横断面距离梁中点的剪力与梁上的分布荷载成正比。
5.弯矩-曲率公式:M=EIκ,κ为梁的曲率。
弯矩与曲率成正比,弯矩与弯矩容许值成反比。
6.梁的挠度公式:δ=5WL^4/384EI,W为作用于梁上的荷载。
梁的挠度与作用在梁上的荷载成正比,与梁的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长度的四次方成反比。
7.梁的自振频率公式:f=1/(2π)√(k/m),k为梁的刚度,m为梁的质量。
梁的自振频率与梁的刚度成正比,与梁的质量成反比。
8. 梁的动力响应公式:y(t)=Ae^(−αt)sin(ωt+φ),A为初位置,α为阻尼系数,ω为自振角频率,φ为初位相角。
梁的动力响应与初位置成正比,与阻尼系数、自振角频率、初位相角相关。
9. 梁的临界荷载公式:Pcr=π^2EI/L^2,Pcr为梁的临界荷载。
梁的临界荷载与梁的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长度的平方成正比。
10.梁的截面模量公式:S=I/c,S为截面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c 为截面中性轴到最外纤维的距离。
梁的截面模量与截面惯性矩成正比,与截面中性轴到最外纤维的距离成反比。
以上是关于梁的计算公式的口诀,可以帮助记忆和应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同时还需要结合材料力学、力学静力学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底面和顶面的纵向钢筋一般是按照水平面上的曲线计算,即假设梁的曲线为圆弧,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L=2π(R-D/2)+2√(h^2+(D/2)^2)其中,L为钢筋长度,R为梁的曲率半径,D为梁的直径,h为梁高。
此公式适用于梁的跨度较大,曲率半径较小的情况。
2.梁受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底部受压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压钢筋(又称主筋)来承受弯矩引起的压力,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c=(2h-Dc)+π(R-D/2)其中,Lc为受压钢筋长度,Dc为纵向受压钢筋的直径。
需要注意的是,梁的受压区域一般是重新计算的,通常为梁高的一半。
3.梁受弯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底部受拉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拉钢筋(又称为弯曲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s = 2[hp - (Dc/2 + Φd)]其中,Ls为受弯钢筋长度,hp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Φd为受拉钢筋的直径。
4.梁剪力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剪力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拉钢筋(又称为剪切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v = 2d + 2hp + (D c/2 + Φd) + 2d'其中,Lv为剪力钢筋长度,d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hp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d'为受拉钢筋与梁边缘的最小距离。
5.其他因素的考虑:不同设计规范可能会根据特殊情况进行修正,例如温度和构造变形等因素的考虑。
此外,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连接和延伸长度等。
因此,在具体设计时,还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并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设计。
以上是常见的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规范进行具体的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注意其他因素的考虑,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合理性。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的计算规则
梁的计算规则梁的计算规则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主要涉及梁的体积、钢筋配置、模板面积等方面的计算。
一、梁的体积计算1. 基本公式:- 梁的体积= 梁的截面面积× 梁的长度。
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 当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 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 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12cm以内时,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挑出部分在12cm以外时,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为挑檐天沟。
- 预制混凝土梁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同样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2. 特殊情况:- 地圈梁工程量计算时,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按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乘以地圈梁的截面积计算;内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则按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乘以地圈梁的截面积计算。
二、梁的钢筋计算钢筋计算涉及上部贯通筋、端支座负筋、下部钢筋、腰筋、拉筋、箍筋等多种钢筋的配置。
1. 上部贯通筋:- 长度= 通跨净跨长+ 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 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 Ln/3 + 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长度= Ln/4 + 端支座锚固值。
3. 下部钢筋:- 长度= 净跨长+ 左右支座锚固值。
4. 腰筋:- 构造钢筋长度= 净跨长+ 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 拉筋:- 长度= (梁宽- 2×保护层) + 2×11.9d(抗震弯钩值) + 2d;- 根数计算需根据布筋间距确定。
6. 箍筋:- 长度= (梁宽- 2×保护层+ 梁高- 2×保护层) × 2 + 2×11.9d + 8d;- 根数=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 1) × 2 +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1) + 1。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的计算公式口诀
梁的计算公式口诀
摘要:
一、梁的计算公式口诀概述
二、梁的计算公式口诀详解
1.截面面积的计算
2.抗弯强度的计算
3.挠度的计算
4.压应力的计算
三、梁的计算公式口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总结与建议
正文:
梁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构件,承载着建筑物的重要负荷。
为了确保梁的安全与稳定,掌握梁的计算公式口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梁的计算公式口诀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梁的计算公式口诀概述
梁的计算公式口诀主要包括截面面积、抗弯强度、挠度和压应力等方面的计算。
这些公式口诀是依据力学原理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来,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便捷的计算方法。
二、梁的计算公式口诀详解
1.截面面积的计算
梁的截面面积是影响其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根据材料和梁的类型,截面
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A = b * h
其中,A表示截面面积,b表示梁的宽度,h表示梁的高度。
2.抗弯强度的计算
抗弯强度是指梁在受弯过程中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f_b = M / (I * y)
其中,f_b表示抗弯强度,M表示弯矩,I表示梁的惯性矩,y表示梁受弯中性轴到弯曲表面的距离。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计算公式大全ea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穿筋上部贯穿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管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穿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列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计算公式大全
梁计算公式大全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梁计算公式大全范文
梁计算公式大全范文一、受力分析公式:1.梁的受弯矩计算公式:M=W*(L-a)其中,M为弯矩,W为梁受力点的集中力,L为梁长度,a为集中力作用点到梁起点的距离。
2.梁的剪力计算公式:V=W其中,V为剪力,W为梁受力点的集中力。
3.梁的弯矩和剪力分布公式:M(x)=M1-W*(x-a)V(x)=-W其中,M(x)为距离梁起点x处的弯矩,M1为梁起点的弯矩,V(x)为距离梁起点x处的剪力。
二、截面计算公式:1.截面受弯矩计算公式:σ=M*c/I其中,σ为截面受弯应力,M为弯矩,c为截面形心到受压纤维距离,I为截面惯性矩。
2.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Fc=σ*S其中,Fc为截面抗弯承载力,S为截面抗弯矩。
3.截面受剪力计算公式:τ=V/(b*h)其中,τ为截面受剪应力,V为剪力,b为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
4.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Fv=τ*A其中,Fv为截面抗剪承载力,τ为截面受剪应力,A为截面面积。
三、挠度计算公式:1.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δ=(5*W*L^4)/(384*E*I)其中,δ为梁的挠度,W为集中力,L为梁长度,E为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
2.等截面梁挠度计算公式:δ=(5*q*L^4)/(384*E*I)其中,δ为梁的挠度,q为梁上的均布荷载,L为梁长度,E为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
3.连续梁挠度计算公式:δ=(q*(L^4))/(185*E*I)其中,δ为梁的挠度,q为梁上的均布荷载,L为梁长度,E为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
四、其他公式:1.梁的重量计算公式:G=γ*A*L其中,G为梁的重量,γ为材料的比重,A为梁的截面面积,L为梁的长度。
2.梁的弯曲刚度计算公式:EI=(E*I)其中,EI为梁的弯曲刚度,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的惯性矩。
以上是梁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梁可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在进行梁的设计计算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结合相关的参数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斗5d,为直锚,取Max{Lae,+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 <Lae或今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 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 2 x i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 X保护层)+ 2X(抗震弯钩值)+ 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X(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X呆护层+梁高-2 X保护层)+ 2X+ 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X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呆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呆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 、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 +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 +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匸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Ln/3 +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 +前中间支座值)+(Ln/4 +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一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 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一上部下排钢筋=Ln /4+支座宽+ 6#钢筋一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 的66 页。
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 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5d 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 说明。
二、框支梁1 、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 保护层+ 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 1 (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 1 (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 (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 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淫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 、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 (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 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 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 2 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一、柱纵筋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 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 10 1- 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 ;上部取Max{500 ,柱长边尺寸,Hn/6} ;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 ,柱长边尺寸,Hn/6} ;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顶层KZ 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 第37、38 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 +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弯锚(三Lae):梁高—保护层+ 12d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三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三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8d柱顶部第二层:三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三Lae):梁高—保护层+ 12d直锚(三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 +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三Lae):梁高—保护层+ 12d直锚(三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三注意:在GGJ 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三Lae):梁高—保护层+ 12d直锚(三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 +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三Lae):梁高—保护层+ 12d直锚(三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中,处理同上。
第四章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二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I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 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 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