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下肢篇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旨在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方法:研究选择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择在此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的前后顺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前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后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

结果:实验组有效麻醉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恢复排尿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术后2h,两组的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h及术后24h,实验组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是下肢骨折手术中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能够改善手术的各项指标,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下肢骨折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

而麻醉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下肢骨折手术通常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通过在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物,以实现术中无痛和术后镇痛[1]。

虽然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但其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术中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率改变、神经并发症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不适。

在此背景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新兴的麻醉技术,逐渐引起了临床关注。

该方法利用超声引导下的精确定位,通过局部麻醉技术,实现对神经的阻滞,达到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

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使麻醉药物可以更准确地投放到神经周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害,降低了神经并发症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

经与血管损伤,利于减少出血量,同时降低手术风险,安全性有保障,且剑突下入路可对双侧胸腔探查,并同期对双侧病变进行处理,优化经肋间入路手术的单侧胸腔操作不足之处,减少手术切口,减轻手术创伤,从而促进术后康复叫因此,较经肋间胸腔镜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度,同时确保手术安全性。

笔者结合本研究中问题对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临床注意事项予以总结,具体如下:①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在应用中需加长腔镜器械,从而对于术者要求相对较高,同时手术风险随之提高,要求术者需具备丰富胸腔镜手术的操作经验,同时对相应结构与毗邻组织之间关系非常熟悉;②于胸膜、肺门处操作较为困难,一旦大出血,较难止血;③实施左侧胸腔相应操作时,器械易影响心脏,增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与经肋间胸腔镜前纵隔肿物切除术对比,前纵隔肿瘤患者接受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可减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利于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同时保障安全性。

参考文献[1]王伟,杜宁,刘嘉文,等.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膈神经保护的临床效果[].山东医药,2017,5768):97-98.[]李仁鹏,黎琰,胡文滕,等.截石位经剑突下入路与侧卧位经肋间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员9,2662):员7员-员员75.3]章恒,简俊岭,王起奎,等•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6):1593-1595.4]王庆淮,谭宁•经肋间VATS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效果比较现代肿瘤医学,2019,2761):3824-3827. 5]任占良,张卫锋,张泳,等•经剑突下切口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 前纵隔肿瘤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62):889-893.收稿日期:2020-09-15)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张忠慧下肢骨折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确保负重稳定性,还要求恢复后运动的无痛性,而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手术近远期疗效影响较大。

手把手教你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治疗

手把手教你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治疗

手把手教你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治疗手把手教你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年龄、性别、基因、体重等多种因素的骨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多表现为膝关节的慢性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KOA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患,成为疼痛科、骨科、康复科的常见病。

据国外报道影像学检查调查发现,KOA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大于65岁人群的病人中约占60%,75岁以上人群病人中约80%有KOA的放射学表现,其中10%-30%的病人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长期慢性膝关节疼痛会导致患者功能活动度下降,进而导致一系列心理、行为、家庭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消耗社会医疗资源,KOA日益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备受关注。

目前对于慢性疼痛疾病的认识有重要的转变,从以前关注疾病的转归,到现在重视疼痛的发生机制,KOA也不例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在骨关节炎发病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膝关节滑膜炎症引起的滑膜增厚和炎性渗出,与关节疼痛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

此外Hochma教授认为除了炎症等伤害性刺激以外,神经病理性损伤也是导致膝关节炎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膝关节疼痛的程度越剧烈,合并神经病理性因素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局部痛觉的形成与局部神经分布及炎症密切相关。

因此近年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关注关节腔、滑囊及周围的软组织以外,国内及国外专家教授开始关注膝神经,那么膝神经分布如何,我们都关注那些神经呢?首先让我们对膝神经解剖进行简单的介绍:膝神经解剖图1膝神经解剖图图二:膝神经的隐神经及分支髌上区由支配伸膝肌的神经的关节支支配,包括:股内侧肌支、股中间股支、股外侧肌支、闭孔神经前支一起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末梢延续,分布到髌骨上缘附近的关节囊;膝外侧区由腓总神经关节支支配关节外侧韧带、关节囊、外侧脂肪垫;腘窝区由胫神经、闭孔神经后支支配后斜韧带、后侧的关节囊及后交叉韧带;膝内侧及髌下区主要由隐神经髌下支支配髌下脂肪垫和前交叉韧带。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

神经损伤:立 即停止操作, 观察患者症状, 必要时进行神 经修复手术
感染:立即停 止操作,进行 抗感染治疗, 必要时进行清 创手术
气胸:立即停 止操作,进行 胸腔闭式引流, 必要时进行胸 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 阻滞的发展趋势
4
技术进步
1
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提高了下肢神经阻滞的准确
性和成功率
操作角度:选择最佳超声 成像角度,确保清晰显示
神经结构
04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感染
01
遵医嘱使用抗 凝血药物,防 止血栓形成
02
04
避免剧烈运动, 防止神经损伤 加重
03
定期复查,观 察下肢神经功 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处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局部血肿:立 即停止操作, 压迫止血,必 要时进行穿刺 抽吸
03 优点:精确定位,减少药物用 量,降低副作用
04 适应症:下肢手术、创伤、疼 痛治疗等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下肢 手术、创伤、 疼痛等需要神 经阻滞的情况
适应症:下肢 神经病变、神 经痛等需要神 经阻滞的情况
适应症:下肢 手术、创伤、 疼痛等需要神 经阻滞的情况
01
03
05
02
04
06
禁忌症:下 肢血管疾病、 感染、神经 损伤等
以精确定位神经,减少
误伤周围组织
02
实时监测:超声可以实
时监测神经阻滞过程,
避免过度阻滞
03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可
以降低神经损伤、感染
等并发症的风险
04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
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⑻药物及用量:注入1%罗哌卡因20-40ml。
解剖
缝 匠 肌
• FA = 股动脉FN = 股神经FV = 股静脉
耻骨肌
示意图
髂耻弓 (髂筋膜)
示意图
股环
• FI = 髂筋膜 FL = 阔筋膜 FS = 股鞘 IPM = 髂腰肌 PECT = 耻骨肌
扫描技术
• 探头位于右侧腹股沟皱褶上方
•白色方框 = 扫描区 域
【禁忌症】 ⑴注射部位皮肤、软组织有感染性疾病者。 ⑵注射同侧伴有股疝或鼠蹊疝者。 ⑶有出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 ⑴体位:患者仰卧位,双下肢稍分开,患侧足向外
旋。 ⑵体表定位:沿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1~2cm,首
先触及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在其外侧2cm处做一标 记为进针点。 ⑶常规皮肤消毒。
⑷采用4~5cm长的7号无菌穿刺针。
⑴穿刺进针时注意穿刺的角度,避免刺伤股动静 脉。
⑵应注意缓慢注药,注药后按压注射局部片刻, 避免药液向下肢远端扩散。
⑶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⑷穿刺部位需要使用无菌敷料保护,并在24h内 避免接触水污染,防止局部感染。
⑸应注意判断效果,其标准:①症状缓解或消失; ②股前区、膝下、小腿内侧感觉迟钝;③股四 头肌肌力减弱或消失,小腿伸直受限;④膝部 腱反射减弱。
• FA = 股动脉 •FN = 股神经 •FV = 股静脉 •IPM = 髂腰肌 •sartorius 缝匠肌 [sɑ:'tɔ:rɪəs] • Iliopsoas髂腰肌
• [ɪlɪəʊ'səʊəs] • Pectineus耻骨肌
• ['pektɪnju:s]
神经定位
• 由内侧向外侧,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的解剖观察。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坐骨神经阻滞定位
臀下区-坐骨 神经超声图
股神经阻滞
操作
膝关节手术神经阻滞麻醉的优势
• 膝关节镜术后对早期功能锻炼要求高 ,通常患者在术后 6~18 h 开始行被动屈
伸、抬腿或行走功能锻炼 。
• 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满足手术需求,术后功能锻炼有益。
省内应用现状
乌鲁木齐市范围内: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兵团医院麻醉科
神经阻滞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的优势
腰硬联合麻醉,常用于下肢手术麻醉,易导致节段性阻滞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 ,从而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增加了呼吸、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麻醉手术风险,
对于老年及危重症病人并非最佳选择。 并且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存在操作禁忌。
• 仅建工医院能够常规开展超声引导下的下肢神经阻滞麻醉 • 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选择的部分开展,其他医院均未开展相关技术。
足部手术
股骨骨折
超声神经阻滞麻醉 年开展手术
膝关节镜手术 0
20
40
60
80
100
120
• 该技术难度中等 • 现阶段我科室能独立开展此项技术,各职称操作的覆盖率在60%以上。 • 设备情况:手术室中各外科共用B超机 • 预期一年内的完成例数:60例
Hale Waihona Puke 神经阻滞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的优势
外周神经阻滞由于对全身生理影响小,术后镇痛完善,减少术后血栓、尿储留等相 关并发症。早活动 ,更适用现在外科促术后恢复(ERAS)理念。
另外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有其独特优势: 第一,超声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和穿刺针的位置,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成功率 。 第二,由于超声引导可以使穿刺针更接近神经,而且能多点注射,有利于局部麻醉药 在神经周围均匀分布。所以麻醉起效更快,局麻药用量减少。 第三,国内外报道多数认为,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可以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介绍课件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介绍课件

定位目标神经:根据超 声图像确定目标入目标神经
周围
注射药物:在超声引导 下,将阻滞药物注射到
目标神经周围
观察效果:观察患者下 肢感觉、运动功能是否
改善
拔出穿刺针:注射完成 后,拔出穿刺针
记录操作过程:记录操 作时间、药物剂量等信

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术 后反应,提供必要的护
05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02
教育需求:针对不同 级别的医生和麻醉师, 提供不同深度的培训 课程
04
教育机构:专业培训 机构、医院、医学院 等
谢谢
理措施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患 者,了解下肢神经阻滞
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设备的选择
01
02
超声设备的类型: 线性、扇形、相
控阵等
超声设备的频率: 低频、中频、高
频等
03
超声设备的分辨 率:高、中、低

04
超声设备的品牌 和价格:选择适 合预算和需求的
品牌和型号
超声图像的解读
超声图像的显示: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介绍课 件
演讲人
目录
01. 下肢神经阻滞概述 02. 超声引导技术 03. 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04. 下肢神经阻滞的发展趋势
下肢神经阻滞概述
原理及作用
01
原理:利用超声波引导,精确定位神经位置
02
作用:阻断神经传导,减轻疼痛,提高手术效果
03
适应症:下肢手术、创伤、疼痛治疗等
02
康复医学:下肢神经阻滞在康复 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03
运动医学:下肢神经阻滞在运动 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下肢篇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下肢篇ppt课件
外生殖器。
通常腰丛位于腰大肌后1/3处,腰椎横突的前方
ppt课件完整
3
腰丛超声解剖
• 腰丛在MRI和超声上均很难成像 • 超声常用来标记定位解剖标志(横突、关节突、棘突等) • 也可用于引导穿刺,但因位置较深,故追踪针有很大难度 • 优势:最大程度避免损伤重要器官 • 有时仍需联合使用神经刺激器
ppt课件完整
耻骨肌
ppt课件完整
21
感谢您的聆听, 欢迎批评指正!
ppt课件完整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4
腰丛超声解剖
ppt课件完整
5
腰丛超声解剖
ppt课件完整
6
腰丛超声解剖
PSM:竖脊肌 TP:横突
PsMM:腰大肌 SP:棘突
ppt课件完整
7
腰丛超声解剖
ppt课件完整
8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ppt课件完整
9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FA:股动脉 FV:股静脉 FN:股神经
ppt课件完整
10
隐神经超声图像
16
臀下区入路-坐骨神经
ppt课件完整
17
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 PA = 腘动脉 PV = 腘静脉TN = 胫神经 CPN = 腓总神经
ppt课件完整
18
腘窝坐骨神经分叉处
ppt课件完整
19
前路坐骨神经超声图像
ppt课件完整
20
闭孔神经
长收肌 短收肌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03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阻滞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精确定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01
缩短手术时间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位置,提高手术精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演讲人
目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0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
0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
0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培 Nhomakorabea和推广04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技术原理
01
超声引导: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神经位置和状态
02
神经阻滞: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03
实时监测: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药物注射位置和效果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精确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精确度。
减少并发症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4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评估:通过培训和推广,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
谢谢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与其他医疗技术相结合,提高手术效果。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课件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 ➢ 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
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
➢ 先深后浅,注射局部麻醉药
10-15 ml,可观察到局部麻 醉药的扩散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入路
• 臂丛中的腰麻? • 打外围,绕神经 • 显肋骨,避胸膜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从探头 外侧穿刺
--效果更佳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 位置较深,需用低频凸阵探头 ➢ 将探头在股骨小转子水平横置于
股骨前内侧
➢ 短轴平面内技术,探头外侧进针 ➢ 在股动脉、股骨小转子之间,把
针尖推进至坐骨神经表面,注射 20ml局麻药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女性,37岁,因“车祸伤后昏迷3小时”入院 既往病史: 3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 诊断资料: 1.多发伤:脑损伤,双肺挫裂伤,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 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2.失血性休克 手术方式:左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注入少量药物,看药液扩散 --建立液体空间,调整进针方向 • 平面外技术 --可以注入生理盐水,判断针头位置 • 避免同一神经通路二次损伤
临床常用神经阻滞经验分享
✓颈丛神经
✓臂丛神经
--肌间沟入路
上肢部分
--锁骨上入路 --肋锁间隙入路 --腋窝入路
✓肌皮神经
✓肋间臂神经
✓肘部神经
✓ 股外侧皮神经 ✓ 股神经 ✓ 隐神经 ✓ 闭孔神经 下肢部分 ✓ 坐骨神经
--臀下入路 --腘窝入路
--前路
上肢部分—颈丛阻滞
• 胸锁乳突肌中点外侧,C4N根水平 • 注药观察药液包绕情况 • 膈N主要来源于C4,深丛阻滞注意 • 5ml局麻药即可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护理课件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护理课件
感染
在治疗感染过程中,应对感染部位进行定期换药和清创处理。同时,密切视察患者的体和 蔼血象指标,如有特殊及时处理。在感染控制后,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和遵循预防感染 的措施。
05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术后护 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般护理指点
保持患肢清洁干燥
01
术后应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视察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
康复计划调整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 复计划,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
患者教育与随访计划
患者教育
向患者介绍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等,提高患者 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随访计划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 题,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护理课件
目录
•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技术概述 •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护理准备 •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护理过程 •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及处理 •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术后护理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技术概述
超声引导技术的介绍
01
02
超声设备操作与药物选择
超声设备操作
确保超声设备性能良好,探头清洁无 污染,调整探头频率和增益,以便清 楚显示手术部位和神经结构。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和 手术需求,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 量,确保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神经阻滞实施与效果视察
神经阻滞实施
在超声引导下,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的神经周围,确保药物准确注入并 充分扩散。
并发症的后续护理与视察
血管损伤

超声引导下的四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四肢神经阻滞

盲目
hunting
穿刺条件的不限性
小儿 肥胖 解剖变异 镇静、全麻、肌松
穿刺点的不限性
标志
传统的方法:定点伏击
超声探头
超声引导:整个路径
超声引导PNB优势
安全性 减少局麻药用量 减少不良反应 减少并发症 避免神经内损伤 避免误入血管
超声在神经阻滞的基本问题
神经超声图象特点 探头和神经的相对位置 探头和穿刺针的相对位置
髂骨
腹股沟韧带
髂肌
股外侧皮神经
髂肌
缝匠肌
长轴平面内技术行连续坐骨神经阻滞 Long-axis and in-plane technic is adopted in continuous sciatic nerve block
硬膜外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王爱忠
超声引导下的 深静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下的四肢神经阻滞
传统的PNB —— 盲探
体表标志 异感 神经刺激 医生经验
盲探可能出现的问题
失败 神经损伤 气胸 血管损伤 血肿 局麻药中毒
区域麻醉的可视时代到来了
超声进入麻醉科
神经阻滞技术的区别
解剖标志 外定位 异感法 内定位 神经刺激仪 内定位 超声 实时内定位 穿刺过程导向、麻药扩散实时监测、可实时条件的不限性、穿刺点的不限性
Out of plane (short axis)
平面外技术
平面内技术
Needle and nerve imaging
Gray AT, Anesthesiology 2006; 104:368–73
平面外技术
平面内技术
探头的种类
线阵 (高频) 表浅的神经,最深不超过6cm 凸阵探头 深的神经(腰丛、坐骨神经前路)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内容提要
一、 上肢神经——臂丛 二、 下肢神经——腰骶丛 三、 躯干神经——腹横肌平面阻滞
一、臂丛
一、臂丛
1、肌间沟
▪ 阻滞要点
▪ 适应征:肩和上臂的手术。
▪ 探头的位置:短轴,横向放置 在颈部,横跨颈内静脉表面,约 锁骨上3-4cm处。
▪ 目标:局麻药在前、中斜角肌 之间,臂丛的上、中干周围扩 散。
▪ 解剖:
▪ 锁骨下动脉搏动明显,而紧 靠锁骨下动脉深部、侧面的线 状高回声结构为胸膜(肺滑动 征)和第一肋。
▪ 邻近锁骨下动脉外侧面可见一 束团状高回声结节(如葡萄 状),常常可见鞘膜包裹,呈 椭圆形或扁平形,即为臂丛神 经。
2、锁骨上
▪ 阻滞范围:
▪ 肩以下整个上肢(除外上臂内侧皮肤,T2发出的肋间臂神经支配)。
▪ 局麻药:15-的臂丛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前中斜角肌之间。在臂
丛的浅层可见椎前筋膜、颈浅丛和胸锁乳突肌。
1、肌间沟
▪ 超声解剖:
▪ 上下滑动超声探头,直到 在肌间沟看见两个或更多 的神经干。根据扫描深度 和水平,可能会看见第一 肋和或肺尖。
▪ 通常在1-3cm深度处可见 臂丛。
1、肌间沟
▪ 阻滞范围
▪ 可达到肩和上臂的阻滞。 如果加上深部的下干阻 滞,可获得良好的上肢 远端的阻滞。
▪ 既可以通过向下调整进 针位置,也可以通过探 头重新定位下干,再次 进针,向目标神经注射 局麻药来完成。
2、锁骨上
▪ 阻滞要点:
▪ 适应征:上臂、肘、前臂和 手的手术。
▪ 探头的位置:横向放置于颈 部,锁骨中点的上方。
▪ 肩关节以下的上肢(除外上臂内侧皮肤,T2发出的肋间臂神经支配)。
4、腋路

超声定位的下肢神经阻滞

超声定位的下肢神经阻滞
02
超声波具有无辐射、无创伤、操 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诊断和治疗中。
超声定位技术的优势
实时监测
安全性高
超声定位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显示目 标结构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医 生准确判断和操作。
超声波无辐射,对孕妇和儿童等特殊 人群更为安全,且操作简便,减少了 对患者的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精准定位
中的广泛应用。
04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超声定位技术与其他新型技术的结 合应用,如机器人辅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以实 现更加高效和精准的神经阻滞。
THANKS
感谢观看
展望
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进步,未来超声定 位技术有望实现更加精准和智能化的操作,进一步提
高下肢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标02入题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超声定位技术在下肢神经阻 滞中的最佳应用方案,包括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 择、剂量等方面。
01
03
未来需要加强超声定位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临床 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推动该技术在临床实践
超声定位下的下肢神经阻滞的优势
精确度高
超声波能清晰显示神经 位置和走行,提高定位
准确性。
安全性高
操作简便
效果显著
实时监测注射过程,减 少对周围血管和神经的
损伤。
无需切开或穿刺,减少 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目 标神经,起效快,效果
持久。
超声定位下的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手术麻醉
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如膝关节镜手术、踝关节 手术等。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准确到 达目标神经,注射局麻药。
结果
神经阻滞成功,手术进行顺利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范本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范本

超声波在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产生反
04
射和折射,从而实现对组织结构的成像。
神经阻滞的机制
1
神经传导阻滞: 通过药物作用于 神经细胞,阻断 神经冲动的传导
2
神经递质释放抑 制:药物作用于 神经细胞,抑制 神经递质的释放
3
神经细胞膜稳定 性改变:药物作 用于神经细胞, 改变细胞膜的稳 定性,影响神经 冲动的传导
穿刺针引导
超声引导:使用 超声设备定位目
标神经
穿刺针选择:选择 合适的穿刺针,如 平面内穿刺针或平
面外穿刺针
穿刺针定位:将穿 刺针放置在超声图 像中的目标神经附

穿刺针调整:根据 超声图像调整穿刺 针的位置,确保准
确穿刺目标神经
注射药物
1 确定注射部位:根据超声图像确定需要注射药物的神经位置 2 准备药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并进行配制 3 穿刺:使用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到目标神经位置 4 注射药物:将麻醉药物缓慢注入目标神经,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5 观察效果:注射完成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评估阻滞效果 6 拔针:确认阻滞效果满意后,拔出穿刺针,完成操作
4
神经细胞代谢抑 制:药物作用于 神经细胞,抑制 细胞的代谢活动, 影响神经冲动的 传导
超声引导的优势
实时成像:可以 实时观察神经和 组织的位置和形 态,提高操作的
准确性。
安全可靠:避免 了传统盲法操作 的风险,降低了 神经损伤和并发
症的发生率。

操作简便:超声 引导可以简化操 作步骤,缩短手 术时间,提高手
药物选择
D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C
确保药物在神经周围分布均匀
B
避免使用对神经有刺激性的药物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
骶丛(L4 – S3) 同时支配髋关节和膝关节 • 股后皮神经 • 腓神经 • 胫神经
Lower Extremity Nerve Blocks
2
Anesthesia Ultrasound
股神经阻滞
图2 图片显示的是腹股沟下的部位的横切面。三 角形的股神经切面(箭头所指)位于股动脉和股 静脉的外侧,这三者同时位于髂腰肌末端的前内 侧。FA指股动脉,FV指股静脉,IL指髂肌,LN指 淋巴结,PS指腰大肌。
Gruber, et al. J Ultrasound Med. 2003
Lower Extremity Nerve Blocks
3
Anesthesia Ultrasound
L A T E R A L
Marhofer, et al. BJA. 2004
Un-Named Regional Anesthesia Textbook不知名的局麻教科书 (来自知名机构), Copyright 2010
证明找到了神经
Teeter-Totter征
外 侧
非均质性: 坐骨神经的超声特性与探头方向相关
保持探头的方向偏向脚端
Lower Extremity Nerve Blocks
17
Anesthesia Ultrasound
腘窝坐骨神经管的位置
股二头肌长头 外 侧 内 侧 半膜肌
神经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隐神经的解剖位置
股内肌
肌 缝匠
(翻开
)
隐神经阻滞技术
• 在膝内侧上方10cm的位置 • 识别股内肌(大腿内侧的泪滴状 肌肉) • 搜索股内肌的内/后侧,可以找 到缝匠肌 • 隐神经通常在缝匠肌下或缝匠肌 和股内肌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腰丛超声解剖
PSM:竖脊肌 TP:横突 PsMM:腰大肌 SP:棘突
7
腰丛超声解剖
8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9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FA:股动脉 FV:股静脉 FN:股神经
10
隐神经超声图像
11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解剖
12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 定位
13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20
闭孔神经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or


长收肌
耻骨肌
22
超声引导下 下肢神经阻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
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
• 腰丛 • 股神经 • 隐神经 • 股外侧皮神经 • 坐骨神经(骶丛、臀区、臀下、转子下、腘窝、前路) • 闭孔神经
2
腰丛
• 腰丛由L1-L4前支和T12、L5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 50%的人群腰丛包含T12前支的一部分和/或L5前支的一部分 • 上部三支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 • 下部三支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及闭孔神经;支配大腿前外内侧和外生
殖器。
通常腰丛位于腰大肌后1/3处,腰椎横突的前方
3
腰丛超声解剖
• 腰丛在MRI和超声上均很难成像 • 超声常用来标记定位解剖标志(横突、关节突、棘突等) • 也可用于引导穿刺,但因位置较深,故追踪针有很大难度 • 优势:最大程度避免损伤重要器官 • 有时仍需联合使用神经刺激器
4
腰丛超声解剖
5
腰丛超声解剖
FI = 髂筋膜 FL = 阔筋膜 SAR = 缝匠肌
14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15ຫໍສະໝຸດ 经臀入路-坐骨神经16
臀下区入路-坐骨神经
17
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 PA = 腘动脉 PV = 腘静脉TN = 胫神经 CPN = 腓总神经
18
腘窝坐骨神经分叉处
19
前路坐骨神经超声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