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完整版

合集下载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认识太阳》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认识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中一个能够发光、发热的星球。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安全提示: 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表面温度约为6000度 内部温度约1500万度~2000万度
是地球的130万倍
距地球15000万千米
如果以每小时5千米的步行速度去太阳需要3500年 如果以每小时走20千米的骑车速度去太阳需要800年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拓展知识。 (一)交流讨论,丰富知识。 (二)认识太阳,拓展视野。 三、总结升华,悬念引导。
有位老公公, 一副圆面孔。 有它暖融融, 无它天阴冷。
谜底: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动画片《冰淇 淋太阳》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 段吧!
小精灵们一直喊天太热,不需要 太阳,我们需要吗? ——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
5 10 13
阅报栏后 阅报栏后 阅报栏后
5 8 11
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度比较表
向阳处 序号 时间 地点 温度℃ 地点 背阳处 温度℃ 备注
1 2 3
3月3日10点 3月3日13点 3月3日16点
厕所前 厕所前 厕所前
7 12 11
厕所后 厕所后 厕所后
5 8 8
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度比较表
向阳处 序号
如果乘坐每小时200千米的火车去太阳需要85年
如果乘坐每小时900千米的飞机去太阳需要20多年 如果乘坐每小时2000千米的飞机去太阳也需要8年半
同学们,课前,老师还让大家 分成小组测量了同一时刻“向阳 处”和“背阳处”的温度,下面 请各小组展示自己测量的结果。
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度比较表
向阳处 序号 时间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太阳,掌 握太阳的基本知识。 2、教学的难点: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 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 能力和操作能力。

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然法庭得听证会《您曾经》、《假如我们就是》、《听证会》二、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小动物、动物生存得权利,它们存在得意义与生态平衡得要求。

2、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得立场瞧待问题,利益换位,辨证地、全面地瞧待科学问题。

3、简单理解法庭组成得要素。

4、法庭辩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收集数据资料要准确。

三、教学重点难点1、害虫、益虫得分类,如何区分。

2、正确理解害虫生存得意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对生态平衡得重要性。

3、学会法庭辩论。

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您曾经……教学目得:1、认识部分害虫、益虫。

2、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得害虫以及杀死它们得必要性。

3、正确统计。

重点:各种动物在自然界生存得权利以及意义难点:如何认识害虫在自然界中生存得贡献。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所用参考资料: 中国自然环境百科全书、教参。

课内作业:填写杀死动物调查表教学过程:一、公告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有成千上万得各种动物,我们有认识得、有不认识得,大自然赋予它们生命并给予了它们生存得权利,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就是自然法则,由于我们人类就是有思想智慧得特殊高智能动物,所以很久以来,人类并不遵循自然法则,想当然认为人类有杀死其她动物得特殊权利,并认为把动物分为害虫与益虫。

今天我们作为人类已经意识到这将对大自然就是一种严重破坏,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威胁到人类得生存,现在我们站在其她动物得立场换位思考一下,成立自然法庭,充分申诉动物得生存权利。

通过我们得学习、讨论、辩论,了解我们身边得小动物得整存状况与权利,达到我们同学们今后更加热爱自然与保护自然得目得。

二、引导同学们认知我们身边常见得小动物,以及我们定义过得所谓得害虫。

三、同学们讨论到底该不该杀死那些害虫。

四、填写杀死动物得调查表。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假如我们就是……教学目得:1、学会换位思考。

2、知道收集事实与证据得途径。

3、认知每一种动物都有益与害。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主备人:2011年2月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首先教材从一个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体验经历的调查活动出发,设计以一次“杀死生物的调查”为引入活动,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环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后教材设计了一个蝴蝶调查研究的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能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记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最后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场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到争议问题里,充分展示和运用所得证据,进行表达和交流。

事实与证据是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探究过程能力。

本单元教材把“发现事实——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运用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法庭听证会”这一模拟场景中,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第1课《“你曾经......”》 (3)第一单元第2课《假如我们是》 (6)第一单元第3课《听证会》 (10)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在呼吸》 (12)第二单元第2课《有趣的呼吸器官》 (15)第二单元第3课《还我清新空气》 (19)第三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 (27)第三单元第2课《茁壮成长》 (31)第三单元第3课《硕果累累》 (34)第四单元第1课《认识太阳》 (37)第四单元第2课《太阳,我们的朋友》 (40)第五单元第1课《机械是什么》 (46)第五单元第2课《制造平衡》 (49)第五单元第3课《我能撬起地球》 (53)第五单元第4课《我的滑轮》 (58)第六单元第1课《火与生活》 (61)第六单元第2课《蜡烛会熄灭吗》 (67)第六单元第3课《探究燃烧之谜》 (73)第七单元第3课《飞行的秘密》 (78)第八单元第1课《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 (82)第一单元第1课《“你曾经……”》1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老师总结,了解本学期科学学习的内容、目标和主要的学习方式;2、在已有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讨出更加完善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3、通过分享《课程纲要》认识到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价值,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事实与证据。

2学情分析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不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2.测量太阳高度的活动。

①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

②学生活动:利用仪器测量太阳高度。

A.学习使用测量仪的方法。

首先,把太阳高度测量仪放在地面上,调节水平螺丝,使仪器成水平状。

然后,转动观察架,使太阳光穿过通光孔与投影屏上的圆完全重合。

最后,我们看到的观察架上的箭头所指刻度,便是太阳高度。

B.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由4-6人组成。

每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观察、监督、检验、记录。

C.记录和测量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把观测内容及时记录在表格里。

D.分析记录数据。

学生分析自己的记录数据,把发现的规律记录下来。

③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要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

3.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活动。

①学生提出问题“影子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

②学生活动:利用刻度尺测量太阳高度和影子长短。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和测量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把观测内容及时记录在表格里;学生分析数据,找出规律。

4.测量并记录气温的活动。

①学生讨论:“怎么样能精确地说出当时地气温”。

②学生活动。

利用仪器测量当时的太阳高度、影子长短、气温变化。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和测量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影子长短、气温变化,把观测内容及时记录在表格里;分析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

③交流与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各小组分析观察记录并进行整理,与其他小组交流。

小组共同参与,成员之间协商进行。

大象版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

大象版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

2、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学内容:《认识太阳》、《太阳,我们的朋友》教学要求:《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知道,在大千世界里,我们能看到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还有更广阔的大地,无限的宇宙。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太阳, 那么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作用呢?1、认识太阳,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念,其运行规律是怎样的?2、如何利用太阳能的调查和实验。

3、太阳的一般运行规律,如何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和判断时间。

4、利用太阳高度测量仪来确定时间和太阳高度的变化。

5、简单认识我国古代的科学仪器和二十四节气,从而认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太阳给人类带来了生命的源泉,没有太阳世间一切生物将不复存在。

2、认识如何让太阳能的作用给人类带来更广的前途。

四、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太阳教学目的:1、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认识太阳与地球以及在地球生存的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

科学地认识太阳带给我光明和温暖时应注意还会给我们带来某些伤害。

重点:激发同学们参与科学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板书设计:太阳的基本知识太阳是银河系一颗普通的恒星。

太阳的体程是地球的130万倍,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万分之一。

教学过程:认识太阳是我们人类利用太阳能量的前提,科学地利用太阳能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更加辉煌,我们知道,就是目前来讲,人类社会面临着能量知缺,地球资源枯竭的时代,地球能源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地球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太阳能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限量的天然能源,科学地认识太阳、利用太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又一光明前途。

1、认识太阳。

2、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这是我们大家都感受到的,同时,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可以做一实验,你将一株植物放在不见阳光的地方可能不久它就会死。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主备人:2011年2月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首先教材从一个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体验经历的调查活动出发,设计以一次“杀死生物的调查”为引入活动,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环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后教材设计了一个蝴蝶调查研究的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能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记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最后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场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到争议问题里,充分展示和运用所得证据,进行表达和交流。

事实与证据是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探究过程能力。

本单元教材把“发现事实——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运用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法庭听证会”这一模拟场景中,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1 你曾经……你曾经杀死过动物吗?如果有都有哪些?——“杀死动物调查”所得的数据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目标·了解怎样运用表格统计数据,做数学运算;·运用调查统计的方法得到数据,发现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科学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准备1、教师事先在黑板上,或二开大白纸上绘制好“杀死动物调查”表格,绘制形式可参考例表1;2、教师准备好小组调查表,复制数份每小组发一张。

3、每小组准备B5大的纸一张,水彩笔,铅笔,尺子,橡皮。

杀死动物调查表小组要点注意在进行此项活动时,一定注意正确引导,防止学生讨论时会以比赛谁杀死的生物多为荣,而使此项活动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

怎样进行(1) “你曾经杀死过表格中的这些动物吗?”教师出示大的“杀死动物调查表”;选几个同学在自己曾经杀死过的动物下面做上标记,再进行合计;(2)按照这样的方法,各小组为单位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调查,统计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3)把每个小组的调查数据汇总到一起,大家一起来填写“杀死动物调查汇总表”(4)就获得的数据进行讨论和反思。

“到底应不应该杀死他们?为什么?”参考询问要点调查过程中可以同时了解一下:“是、否还杀死过其他动物?是什么动物?是什么情况下杀死这些动物的?”“有没有必要必须杀死它们?”“你觉的杀死哪些动物是残忍的?”“那样做对科学会产生什么影响(有益的或有害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用同样的问题询问亲友、邻居中的成年人,把结果记录在调查表中,而后可以把小组中每位同学的调查表汇总在一起。

注意强调采访时的安全。

活动延伸最好的继续活动是“假如我们是……”换位思考。

教学反思:2假如我们是……你有没有过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呢?这是一个角色换位的游戏,它会让你对所担任的角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目标·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利益关系,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知道要解决科学问题,必须像法庭办案一样,有充分的事实与证据;·了解并选择运用查阅书籍、浏览网络、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方法来搜集事实与证据。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首先教材从一个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体验经历的调查活动出发,设计以一次“杀死生物的调查”为引入活动,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环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后教材设计了一个蝴蝶调查研究的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能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记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最后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场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到争议问题里,充分展示和运用所得证据,进行表达和交流。

事实与证据是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探究过程能力。

本单元教材把“发现事实——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运用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法庭听证会”这一模拟场景中,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主备人:2011年2月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首先教材从一个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体验经历的调查活动出发,设计以一次“杀死生物的调查”为引入活动,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环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后教材设计了一个蝴蝶调查研究的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能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记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最后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场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到争议问题里,充分展示和运用所得证据,进行表达和交流。

事实与证据是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探究过程能力。

本单元教材把“发现事实——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运用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法庭听证会”这一模拟场景中,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

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教学容: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二、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小动物、动物生存的权利,它们存在的意义和生态平衡的要求。

2.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利益换位,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

3.简单理解法庭组成的要素。

4.法庭辩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收集数据资料要准确。

三、教学重点难点1.害虫、益虫的分类,如何区分。

2.正确理解害虫生存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学会法庭辩论。

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你曾经……教学目的:1.认识部分害虫、益虫。

2.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害虫以及杀死它们的必要性。

3.正确统计。

重点:各种动物在自然界生存的权利以及意义难点:如何认识害虫在自然界中生存的贡献。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所用参考资料:中国自然环境百科全书、教参。

课作业:填写杀死动物调查表教学过程:一、公告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有成千上万的各种动物,我们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大自然赋予它们生命并给予了它们生存的权利,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由于我们人类是有思想智慧的特殊高智能动物,所以很久以来,人类并不遵循自然法则,想当然认为人类有杀死其他动物的特殊权利,并认为把动物分为害虫和益虫。

今天我们作为人类已经意识到这将对大自然是一种严重破坏,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现在我们站在其他动物的立场换位思考一下,成立自然法庭,充分申诉动物的生存权利。

通过我们的学习、讨论、辩论,了解我们身边的小动物的整存状况和权利,达到我们同学们今后更加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目的。

二、引导同学们认知我们身边常见的小动物,以及我们定义过的所谓的害虫。

三、同学们讨论到底该不该杀死那些害虫。

四、填写杀死动物的调查表。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假如我们是……教学目的:1. 学会换位思考。

2.知道收集事实和证据的途径。

3.认知每一种动物都有益和害。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主备人:2011年2月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首先教材从一个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体验经历的调查活动出发,设计以一次“杀死生物的调查”为引入活动,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环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后教材设计了一个蝴蝶调查研究的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能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记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最后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场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到争议问题里,充分展示和运用所得证据,进行表达和交流。

事实与证据是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探究过程能力。

本单元教材把“发现事实——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运用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法庭听证会”这一模拟场景中,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主备人:2011年2月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首先教材从一个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体验经历的调查活动出发,设计以一次“杀死生物的调查”为引入活动,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环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后教材设计了一个蝴蝶调查研究的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能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记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最后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场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到争议问题里,充分展示和运用所得证据,进行表达和交流。

事实与证据是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探究过程能力。

本单元教材把“发现事实——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运用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法庭听证会”这一模拟场景中,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1你曾经 ,,你曾经杀死过动物吗?如果有都有哪些?——“杀死动物调查” 所得的数据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目标·了解怎样运用表格统计数据,做数学运算;·运用调查统计的方法得到数据,发现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科学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准备1、教师事先在黑板上,或二开大白纸上绘制好“杀死动物调查”表格,绘制形式可参考例表1;2、教师准备好小组调查表,复制数份每小组发一张。

3、每小组准备 B5 大的纸一张,水彩笔,铅笔,尺子,橡皮。

杀死动物调查表动物合计第小组要点注意在进行此项活动时,一定注意正确引导,防止学生讨论时会以比赛谁杀死的生物多为荣,而使此项活动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

怎样进行( 1)“你曾经杀死过表格中的这些动物吗?”教师出示大的“杀死动物调查表”;选几个同学在自己曾经杀死过的动物下面做上标记,再进行合计;( 2)按照这样的方法,各小组为单位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调查,统计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1(3)把每个小组的调查数据汇总到一起,大家一起来填写“杀死动物调查汇总表”(4)就获得的数据进行讨论和反思。

“到底应不应该杀死他们?为什么?”参考询问要点调查过程中可以同时了解一下:“是、否还杀死过其他动物?是什么动物?是什么情况下杀死这些动物的?”“有没有必要必须杀死它们?”“你觉的杀死哪些动物是残忍的?”“那样做对科学会产生什么影响(有益的或有害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用同样的问题询问亲友、邻居中的成年人,把结果记录在调查表中,而后可以把小组中每位同学的调查表汇总在一起。

注意强调采访时的安全。

活动延伸最好的继续活动是“假如我们是,, ”换位思考。

教学反思:22假如我们是 ,,你有没有过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呢?这是一个角色换位的游戏,它会让你对所担任的角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目标·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利益关系,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知道要解决科学问题,必须像法庭办案一样,有充分的事实与证据;·了解并选择运用查阅书籍、浏览网络、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方法来搜集事实与证据。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大象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主备人:2011年2月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

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也要向法庭办案取证一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实事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擅于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初步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实验对比、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

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首先教材从一个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体验经历的调查活动出发,设计以一次“杀死生物的调查”为引入活动,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事实使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环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后教材设计了一个蝴蝶调查研究的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能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和途径,搜集实事与证据,并知道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图形等方法记录整理所得的资料证据。

最后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场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进入到争议问题里,充分展示和运用所得证据,进行表达和交流。

事实与证据是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探究过程能力。

本单元教材把“发现事实——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运用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法庭听证会”这一模拟场景中,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日 晷》教学课件(2021新版)

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日 晷》教学课件(2021新版)
2.日 晷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日晷”又称“日规”, 是古代利用太阳的投影 方向来测量时刻的一种 计时仪。日晷是人类计 时的重大发明, 被沿用 了几千年。
新知讲解 晷面
晷针
底座
新知讲解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亥时 21:00~22:59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赤道日晷
地平日晷
垂直日晷
新知讲解
赤道式日晷通常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 构成, 晷针垂直穿过晷面。晷面与赤 道面平行, 所以叫赤道式日晷。晷针 指向北极星。晷针在阳光照射下投在 晷面上的影子就像现代钟表的指针, 晷面则像钟表的表面。
古代人是怎么保 证晷针正好指着 北极星的呢?
子时 23:00~00:59
辰时 07:00~08:59
申时 15:00~16:59
丑时 01:00~02:59
巳时 09:00~10:59
酉时 17:00~18:59
寅时 03:00~04:59
午时 11:00~12:59
戌时 19:00~20:59
卯时 05:00~06:59
未时 13:00~14:59
新知讲解
制作成功后, 实地测量, 检测自制赤道式日晷 计时是否准确。可以不断调整改进我们的作品 , 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经验。
新知讲解
阴天、雨天北方, 且仰 角等于当地 的地理纬度 时, 就正好 指向北极星 了。
自制赤道式日晷
新知讲解
①制作上晷面。
②制作下晷面。
新知讲解
③将晷针垂直 插入晷面中心点。
④安装日晷, 使晷 针朝向正北方, 且仰角 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观赏漫画,提出问题后,建议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研究:4-6人一组,选一人为组长。活动时,小组要集体行动,互相协作,相互帮助。
3.学生在观察“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时,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提示,保护眼睛”。正地进行观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4.学生在进行测量和调查活动时,建议在操场或校园内要布置好学生活动区,如向阳地区、背阴地区及图书室和计算机房。各活动区之间位置要适宜,既要注意避免各活动区之间的相互干扰,又要注意尽量在教师的监控范围之内。
4.测量并记录气温的活动。
①学生讨论:“怎么样能精确地说出当时地气温”。
②学生活动。利用仪器测量当时的太阳高度、影子长短、气温变化。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和测量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影子长短、气温变化,把观测内容及时记录在表格里;分析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
③交流与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各小组分析观察记录并进行整理,与其他小组交流。小组共同参与,成员之间协商进行。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学生进行讨论:“我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辨认方向的”。学生的这次讨论可以是小组形式的,也可以班级集体讨论。
随着学生讨论的逐渐深入,有的学生会提出“太阳只会告诉我们方向吗?”带着这个问题转入下面的探究活动。
2.测量太阳高度的活动。
①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
C.记录和测量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把观测内容及时记录在表格里。
D.分析记录数据。学生分析自己的记录数据,把发现的规律记录下来。
③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要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
3.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活动。
①学生提出问题“影子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
②学生活动:利用刻度尺测量太阳高度和影子长短。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和测量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把观测内容及时记录在表格里;学生分析数据,找出规律。
②学生活动:利用仪器测量太阳高度。
A.学习使用测量仪的方法。首先,把太阳高度测量仪放在地面上,调节水平螺丝,使仪器成水平状。然后,转动观察架,使太阳光穿过通光孔与投影屏上的圆完全重合。最后,我们看到的观察架上的箭头所指刻度,便是太阳高度。
B.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观察、监督、检验、记录。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法
学法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漫画?学生会说出见到过动物的漫画、植物的漫画、还有知名人士的漫画等等,漫画简单明了地反映了事实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与众不同的漫画。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淇淋和太阳”,请学生赏析。
5.“太阳能的利用”。
这部分的教学是学生展示事实和证据的过程。建议让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6.拓展活动“哪个热得快”是一个对比实验。
教师要注意在实验中的塑料袋黑白颜色不同,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如,使用的温度计的种类要一样,温度计插入水中的多少要一样,塑料袋大小要一样,装入袋中的水量也应该是一样的。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 题
2.太阳,我们的朋友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事实与证据的能力和意识。
2.练习常用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事实与证据的能力和意识。练习常用的基本方法。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1.头脑风暴活动。
以“头脑风暴:怎么辨认方向”为引导活动。太阳给我们指引方向,使我们在迷失了方向的时候能很快找到东南西北。已我国居民为例,早上,太阳的位置大约在东方;中午,太阳的位置大约在南方;傍晚,太阳的位置大约在西边。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课 题
第四单元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认识太阳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2.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