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_汤哲声
清末民初西方侦探小说译介的特点与历史价值-近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清末民初西方侦探小说译介的特点与历史价值-近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清末民初时期,我国社会处于重大的历史变革与转折之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开始土崩瓦解,在文化界,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文人向中国旧的文学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这期间,西方侦探小说被大量翻译并引入中国,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对于当时西方侦探小说在中国的翻译引入和盛行情况,着名文学理论家阿英曾做评价:当时的译家,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来简直可以说是没有。
一、清末民初西方侦探小说盛行的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学视域下,侦探公案类小说是非主流文学的代表,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文学家都视侦探公案类小说为非正统文学,因此,侦探公案类小说在中国一直是遭受歧视或被忽视的文体[2]63.晚清时期,外国小说在我国翻译家的积极译介之下,开始大量融入中国,西方的学说以及相对应的文学创作技巧,对国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西方侦探小说也就在此期间开始传入中国,其之所以能够冲破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桎梏,在近代文学历史上独领风骚,与当时的文化大环境密切相关。
西方侦探小说引入中国,在本质上是中西文化融合与交流的体现。
清朝初期,李之藻、徐光启等人在西方传教士的影响之下,已经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并为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积极努力。
但当时清政府将西学视为奇技巧,国人以天朝上国自诩,也不愿意去接触西学.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面前,清政府不得不承认落后的事实。
由此,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有了洋务运动.但西学对于中国的影响显然不仅仅于此。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得中国的先进意识到,仅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
以推动变革为目的的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相继爆发,昭示着中国不仅仅要在军事和科技领域学习西方,还要在教育、经济、文学等方面发挥西学的作用。
晚清小说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准备
晚清小说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准备作者:胡江波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9期内容摘要: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却出现了小说革命的浪潮,晚清翻译小说是这次小说浪潮中坚力量,翻译小说大量输入,数量巨大,类型全面,影响深远,在整个翻译文学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本文分析晚晴小说翻译出现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译以致用为大量输入所做的文化准备,并指出晚清小说翻译的功利本质。
关键词:晚清小说革命译以致用中国古代小说长期并且一直归属于社会的边缘,为文人士大夫不齿。
鲁迅曾感叹“在中国,小说向来不算文学家的”,“做小说的也不能称文学家的”。
然而,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却出现了小说革命的浪潮,晚清翻译小说是这次小说浪潮中坚力量,翻译小说大量输入,数量巨大,类型全面,影响深远,在整个翻译文学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无论是中国小说,还是翻译小说,从“小道”一跃而成为“文学之上乘”,并非偶然,亦非靠几声热情的呐喊即能定音。
只有把整个翻译活动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抓住特定的历史时代主流思潮和意识形态,才能深刻地理解晚晴翻译活动。
因此,要研究晚清小说翻译,首先必须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化动力。
晚清小说革命是小说翻译活动的直接动力,而翻译、介绍域外小说又是小说界革命的第一步。
一.小说界革命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代表着当时政界、思想界、文学界先锋人物的维新派对至上而下的改革彻底绝望,认识到不能依靠保守的官吏和腐败的晚清政府来完成改革大业;只有从国民做起,唤起国民议论,振作国民精神,使改革之事成为国民共同的事业,方能成功。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小说界革命口号。
国民素质关乎救国强种之要。
在维新派的笔下,开民智、育民德一直是“新民”的主要任务。
严复根据Herbert Spencer学说,提出“生民之大要三,……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
明清小说的成就及其文学意义
明清小说的成就及其文学意义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一时期的小说产生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和进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清小说的成就及其文学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历史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经典小说,如宋慈的《吴文英状元升官记》、凌蒙初的《李娃传》、冯梦龙的《三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等。
而且,明清小说的创作水平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明代的小说以“话本”为主要形式。
话本是一种口头讲述的小说形式,讲述的范围很广,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其特点是细节描述生动,语言流畅,因此颇受读者欢迎。
而且,话本在文化上直接与大众联系在一起,并有着深厚文化根源的传统。
因此,话本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清代则出现了具有长篇和章回结构的小说。
对话本中的细节性描写进行了发扬光大,细腻多样的画面描写、逼真的人物塑造、情节的跌宕起伏、意蕴的丰富多彩和写作技巧的提高,都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成熟的底蕴。
二、明清小说的文学意义1、细节描述水平高超明清小说的作者注重细节描写,对人物、场景、情节的描写相当细腻入微,真切再现了生活的色彩与人情味儿。
如《红楼梦》中对香菱、宝钗两个人的描写,各自的生活环境、习惯,以及宝玉与二人的心理交往,都让人感觉真实而生动。
亦如《三言》中再现了很多民间生活细节的描写。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不仅让小说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借鉴作用。
2、种种意蕴深厚,寓意深远明清小说对于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做了很深入的探讨。
如《儒林外史》寓意当下难为历史之遗产,以及官场上一些不良风气,牢牢把握民间现实情况,为读者提供了怎样看待世界、怎样看待人生的一份指南。
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国文学在清末民初所进行的现代转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大规模的西方小说汉译活动,当时大量的汉译小说本身便承载着中国小说现代变革的任务。
清末民初,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几乎一夜之间由俗入雅,进入汉语文学的中心,这一事实说明汉语文学进入了剧烈变动的转型时期,而这一变动又确乎是以西方文学为坐标系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潮(梁启超等人所发起的小说界革命)所直接促成的。
清末民初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最初20年,汉译西方小说得以与本土作家的创作小说分庭抗礼,不但对小说现代变革发挥了决定性影响,而且汉译小说自身成为承载小说变革任务的重要载体。
清末民初出版发行的汉译外国小说名著,在作为文学的物质外壳的语言、作为文学精神依归的主题和作为艺术图式的小说结构这三个向度,都做出了具有现代转型意义的最初探索。
清末民初汉译小说,由于大多数译者的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的特点,许多译本鲁莽灭裂、错译丛生,这一时期的译本整体质量肯定无法和五四后的文学译本相比。
但是,清末民初还是产生了一批水准较高的小说译本,它们不仅在语言、主题、艺术图式等三个向度上做出了谋求文学现代转型的最初努力,更由于其时文坛尚无后来逐渐定于一尊的主流话语的辖制,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的译者们所特有的自我作古、无所依傍的自由心态,而生发出一些相较于五四文学更为参差多态、更其丰富驳杂的带有现代文学转型意义的追求。
而这方面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本论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本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所讨论的“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的概念作了界定,初步描述了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关系,并简要评析了与本论文论题相关的前人研究成果。
第二章讨论“名著”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经典建构,试图把历来研究者对于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最集中的非议和责难,即外语原著选择的偏差、经典名著译本的稀少以及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比例失衡等诸多问题以“名著”话语为切入口作一厘清,并以林纾汉译小说为个案讨论外国文学汉译活动本身参与建构中文语境的译本名著的可能性的问题。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政治研究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政治研究田玲【摘要】随着翻译文化转向的到来,“翻译的政治”研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斯皮瓦克对“翻译的政治”研究扩大了翻译领域的视野.清末政局动荡,社会背景复杂,翻译在“暴力”作用下发生了变形,“翻译的政治”问题凸显.结合斯皮瓦克对“翻译的政治”的定义,从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译者身份与能力、翻译策略五个方面,对清末民初翻译的政治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翻译的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廓清人们对“翻译的政治”的认识.【期刊名称】《齐鲁学刊》【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5页(P128-132)【关键词】清,末民初;翻译的政治;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作者】田玲【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5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文化转向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视野投向翻译活动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多地关注文本以外的诸多因素,其中不乏把翻译与权力、政治联系起来予以研究的学者。
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斯皮瓦克提出了“翻译的政治”的概念。
所谓的“翻译的政治”是指“翻译在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显现或隐现的权力关系,主观因素涉及译者的能力、身份、操纵策略与组织方式,客观因素则是含媒体、出版者、期刊等在内的赞助人制度,作为成果的译作以及暴力与挪用等层面”[1](P64)。
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跳出了“原作中心论”的藩篱,将译入语文化与政治纳入了考量范围,能够更好地诠释历史上的翻译活动与翻译现象。
我国清末民初时期,各种作品大量译介到中国,但是译作在中国当时的文化背景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形,翻译更多地被用作政治改革的工具。
结合斯皮瓦克对“翻译的政治”的定义,本文拟从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译者身份与能力、翻译策略五个方面,对清末民初翻译的政治问题予以研究。
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可分为个人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多数人通常所认知的意识形态,指“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系统,即某一社群的一套思想观念,这套思想观念使他们所拥有的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权力合法化”[2](P156)。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第 3 第 4期 0卷
安庆 师范学 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 l f n igT a h r Col e S ca S in eE i n o ma o qn e c es lg ( o il ce c dt ) A e i o
Ap . 0 1 r2 1
艇》 《 、新舞台》 《 、 千年后世界》 《 、 秘密电光艇》 等
先 后被译 成 中 文 。晚清 的 翻译 家 , 还从 开 发 民智
着眼 , 翻译不 少外 国童 话作 品 , 周桂 笙 的《 庵 如 新
同繁星璀璨 的夜 空” , … 出现 了“ 晚清 一代儿 童文
学翻译与 创作 十 分 繁盛 的局 面 ” 1 。晚 清 时期 , _3 _ 掀 起 了第 一次儿 童文学作 品翻译 的大潮 。从现 有 的资料看 , 这个时期 所翻 译 的篇 目( 不计 再 版 ) 约 为 1 0篇/ , 2 部 所涉 及 的译 者 为 5 9人/ , 有佚 次 另
也 不断地 被翻译 进来 。如 10 出版 的《 岛漂 92年 绝
启蒙 需要 , 力译介 西方儿 童文学作 品 , 播西方 大 传
现代 思想 。在西 方儿 童 文学 的启 示下 , 国近现 中 代作 家 的儿 童 观 , 也走 过 了从 晚 清 的“ 人 生 活 成
流记》 即《 ( 鲁滨孙漂流记》 , 出现 了专门以儿 )并 童 为主人 公 、 述儿 童历 险 的小 说 。如 《 山雪 讲 冰 海 》 《 岛 孤 童 记 》 《 洲 历 险 记 》 《 荒 志 、荒 、澳 、蛮 异》 《 、金银岛》 等。10 90年到 10 年出现了科幻 97 小 说 翻译 的热 潮 。10 9 0年 世 文 社 刊 印 薛绍 徽 女 士翻译凡尔纳的《 八十 日环游记》 这是我 国译介 ,
语言思维与翻译——晚清至民初西方小说的译介
民初反对政 治功利 转而重视 消遣怡情的小说观 , 一定程度 上造就 了清末 民初 文学语 言 “ 白话化 ” 。 而语 言作 为一
种思维方式 , 其变化 同样反应在 小说 的翻译及创造 中, 对 于语 言通俗之 追求促成 民初通俗 文学热。
[ 关键词 ] 晚清至民初; 小 说译介; 语言; 思维 中图 分类 号 : G1 1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8 6 1 0 ( 2 0 1 3 ) 0 7—0 0 3 7— 0 2
品, 供本 国学 者学 习 , 小 说成 为翻译 的主 要对 象。为此 维新 派报刊 的政论色彩逐 渐 消退 , 更多 地致 力于普 及常识 、 开发 民智的小说 的译介 和创 作。此时 国 内如 翻译 人才 的培养 以
、
误读 中小说 译介及创造之 昌盛
任何文化都产 生于 特定历史 空 间 , 具有时 空 的绝 对性 ; 而人类 对于文化从未 间断 的 阐释使得 其在 不准 确理 解 的基 础 上又拥有了跨越时空 的延续性 。因此 , 文 化具备 纵 向的继
革 与其 文学 的关 系 , 在考察 了小说在 近代 日本乃 至西方的地
位后 , 提 出小说对西方社会政治影 响极大 。他在< 清议报 》 上 发表 < 译印政 治小说 序》 , 称赞小 说 对 于促进 政界 的进 步功 效, 并连续译载《 佳人 奇遇》 等政治 小说 , 希望 通过提倡 小说 实现振兴 国家的愿望 。作 家们 一时 间纷纷译 介外 国文 学作
数 知识 分子开始觉醒 , 掀 起 向西方学 习 的洋务 运动 , 虽 未 能
国文化探求 欲 , 间接地为文学 翻译拓展 了发展 空间。 晚清特 定的历史 背景 、 社会氛 围下 , 梁启超提 出“ 小说 为 文学之最上乘 ” 初衷虽为强调 小说对 于“ 群治 ” 的重要 作用 ,
清末民初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探析
清末民初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探析作者:修文乔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1期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史研究:周秦至民国的翻译思想谱系》(编号:12YJC74011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民初通俗小说翻译的功能》(编号:YJRC-2013-25)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本文从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的时代背景出发,剖析了这一翻译热潮发生的社会因素及其自身所具备的“情”、“智”等特点。
探讨侦探小说翻译热潮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近代小说产生的影响:它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迎合了改良政治、启迪民智的时代潮流;侦探小说翻译的繁荣与新闻业、印刷业的繁荣也息息相关;译者和读者对于西方“科学”和“法制”的推崇。
同时,在艺术上对中国近代小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原因;接受;影响一、近代文学翻译的肇始中国的文学翻译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译文在体裁、文体、声律等多方面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从古代翻译佛经开始,中国就产生了文学翻译的萌芽。
而中国文坛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则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中国的战败使人们意识到,西方不仅具有强大的物质文明,而且在政治制度、法律形式方面远远领先于中国,特别是1899年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翻译出版,瓦解了中国士人“惟中国有文学”的文化中心主义观念(邹振环,2000:82)。
此外,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行不通,于是面向下层社会的文化启蒙运动开始展开。
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除刊载时事新闻、政治评议外,也刊登翻译小说;1897年严复、夏曾佑在《国闻报》上发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主张翻译外国小说;1898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译印政治小说序》,极大提高了翻译外国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同年林纾完成《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翻译,次年印行,在晚清读书界引起极大反响;此外,从1899年开始,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梁启超依次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口号(陈平原,2005:3)。
浅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
浅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清末民初出现的小说翻译高潮,在学术界有多种表述方式,有的称之为“晚清小说翻译”,有的称之为“近代小说翻译”。
本文以林纾在1898年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开始到“五四”前夕的小说翻译为背景,因此称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
一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起因清末民初是小说翻译大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翻译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全,如阿英先生的《晚清戏曲小说目》就收翻译小说608种,日本学者樽木照雄教授等人编有《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等。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在这些翻译小说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所谓的通俗文学,即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等。
这些小说盛行的原因是它们能够满足当时读者的愿望和需求。
尤其是在当时的封建制度、虚伪的共和制度及列强的压迫下,中国人深切地感到了科学力量的伟大,人们迫切地想从所翻译的政治小说中领悟到新的民主制度、在科学小说中领略到科技的力量、在侦探小说中获得公正的法制。
当时的译者带有的这种翻译动机,迎合了当时政治改良、文化改良和启迪民智的需求,给民众带来了民主思想、自由平等观念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从创作角度来讲,这个时期的翻译小说在价值观念、人物塑造和小说的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当时的文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当时一些小说家明显地从类似体裁的翻译作品中汲取了很多营养进行小说创作。
特别是“五四”时期的一批新文学作家都曾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谈到晚清翻译小说,如鲁迅、郭沫若、冰心等,这些文字在文学界和翻译界至今仍广为人知。
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写道:“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
”鲁迅的这句话所指的是旧文学处于“边缘”或“弱势”阶段。
因此小说这一文体借助翻译小说的形式在清末中国文学系统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而翻译小说本身的势头也盖过了创作小说。
如《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在当时收进创作小说约120种,翻译小说达400种。
需要强调的是,清末社会“摄取外国文学”并不是自然的文学现象,其目的也不是为了翻译小说的崛起,而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有意制造的结果。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起源与误读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起源与误读刘树森(一)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以其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在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中赢得了应有的—席之地,成为近现代社会沿革中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依照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
迨至晚清,小说的命运依旧未见改观。
那么,翻译小说异军突起,取得如此之大的建树,原因究竟何在?原因复杂。
20世纪行将终结,检讨百年历史,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试图从历史学、文学、叙事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重角度予以研究。
从翻译与文化研究的视角着眼,追溯翻译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审视翻译小说的主要文化特征,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答上述命题。
在翻译小说勃兴之前,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传教士用了差不多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为小说正名,尤其是确定翻译小说在当时社会中的价值取向。
此前,西方传教士了解小说在中国主流文化传统中的边缘地位,所以他们译介西方小说时采取的策略,是回避其称谓。
宾威廉将其翻译的英国小说《天路历程》(1853),称为“圣书”。
即使是李提摩太,他翻译了美国小说《回头看记略》(1891)之后,也名之为“一如传体”。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转变对于小说的认识,对于翻译小说的兴起所具有的前提意义不言而喻。
以目前所接触到的资料而论,《昕夕闲谈》(1873)的译者蠡勺居士,在该译作的“小叙”中最早提出了小说具有陶冶性情、启发良心、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予则谓:小说者当以怡神、悦魂为主,使人之碌碌此世者咸弃其焦思、繁虑而暂迁其心于恬适之境者也;又令人之闻义侠之风则激其慷慨之气,闻忧愁之事则动其凄婉之情,闻恶则深恶,闻善深善,斯则又古人启发良心、惩创逸志之微旨,且又为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之大助也……谁谓小说为小道哉?正是这种颇为前卫的观念,驱动蠡勺居士翻译了“英国小说”《昕夕闲谈》。
按照他的解读,这部小说的价值在于可以“使富者不得沽名,善者不必钓誉,真君子神采人生,假君子神情毕露……”,并告诫读者不可将他的译作视为本土“寻常之平话、无益之小说”。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的翻译的开题报告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的翻译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侦探小说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侦探小说充满了浓郁的西方色彩,其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翻译在语言表达、文化传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误解,因此有必要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来分析清末民初时期的侦探小说翻译。
2.选题意义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事业的起步时期,侦探小说的引入和翻译为当时的文化交流和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哲学阐释学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期的翻译现象和文化背景,并对当今翻译事业做出启示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探究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难点,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3.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哲学阐释学的理论分析方法,深入探讨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中的文化传达问题,揭示翻译中的困难和误解,探索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交际的难点,提出一些解决之道。
4.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分析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的背景、文化传达特点、文化障碍和解决方法等问题,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侦探小说的翻译现状和文化背景;(2)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障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3)侦探小说中呈现的文化冲突和矛盾,以及其对读者的影响。
5.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哲学阐释学的理论分析方法来探讨侦探小说翻译中的文化传达问题。
该方法强调对文本背景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探究,注重把握翻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语境,以达到对翻译现象本质的认识。
同时,结合对文本的注释、对比等手段,揭示翻译中的困难和误解,弥补文化差异和障碍,增进对侦探小说的理解和传播。
6.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将分为六个部分:(1)引言:阐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2)文献综述:对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3)研究方法:介绍哲学阐释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具体应用;(4)翻译现状和文化背景:分析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5)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障碍:探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障碍,以及解决方法;(6)结论: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对当今翻译事业的启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试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的欧化倾向
试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的欧化倾向
邓伟
【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7)001
【摘要】清末民初在小说翻译内部逐渐形成了欧化倾向的"西方范式".愈到后期,它愈突破了以既有中国古代文学式样翻译西方小说的局面.同时,这一欧化倾向的发展,也影响与促进了清末民初翻译文学语言产生了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语言中的文言与白话,即另类"翻译体"欧化白话的出现.
【总页数】5页(P107-111)
【作者】邓伟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5
【相关文献】
1.翻译即改写——以清末民初小说翻译为例 [J], 鲁兴冉
2.从梁启超小说翻译实践的识解管窥清末民初小说翻译之得失 [J], 朱芳
3.清末民初公共空间中的侦探小说翻译 [J], 董雨晨
4.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热潮 [J], 赵昱辉
5.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热潮 [J], 赵昱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言思维与翻译——晚清至民初西方小说的译介
语言思维与翻译——晚清至民初西方小说的译介作者:刘颂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7期刘颂(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摘要]晚清至民初知识界无论是出于当时政治现实需要抑或无意识之因,对西洋小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误读,于汉语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厚影响。
晚清知识分子为强调小说对“群治”的重要作用,鼓吹小说乃“国民之魂”,对于其地位作用的误读,引发了小说译介创作的空前繁荣。
从晚清强调小说译介以实现文化重塑到民初反对政治功利转而重视消遣怡情的小说观,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白话化”。
而语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变化同样反应在小说的翻译及创造中,对于语言通俗之追求促成民初通俗文学热。
[关键词]晚清至民初;小说译介;语言;思维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7-0037-02在整个文明进程中,翻译对于语言思想的历史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整个汉语文化思想乃至语言本身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都与翻译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外有坚船利炮,内有改革变法,继翻译佛经以来的第三次翻译高潮由此出现,外国文学尤其是小说通过译介进入中国读者视野,晚清文学自此开始了小说为主流。
翻译高潮中,译介小说在多寡上与同期原创小说相比,占据明显优势。
西方语言哲学认为语言即思维,语言即世界观,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的联系,是文化之深层基础。
现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变革最终乃透过语言之变而完成的,也是借助于语言而沉淀下来的。
哲学诠释学将人文学科文本翻译视为不同文化思想间的解释与对话,而非仅仅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作品的意义存在于读者的能动解读中。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无论是出于当时政治现实需要抑或无意识之因,对西洋小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误读,对于汉语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厚影响。
一、误读中小说译介及创造之昌盛任何文化都产生于特定历史空间,具有时空的绝对性;而人类对于文化从未间断的阐释使得其在不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又拥有了跨越时空的延续性。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标准的发展轨迹
Evolution of Criteria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作者: 顾建新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版物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6-111页
主题词: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翻译标准;发展轨迹;严复;翻译主张;“信”;“达”;“雅”
摘要:早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述和意译风气盛行,虽然'信达雅'自提出后在晚清有较大影响,但实践者往往把'达'抑或'雅'放在首位,翻译主张和实践相脱节.伴随文学翻译中文学意识的自觉,'信'的标准被提出和实践,但译者往往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刻划.五四运动爆发后,特别是随着翻译文学价值不断得到认可,文学翻译标准被屡次提出.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实践的检验,'信'的内涵得到拓展,'达'的地位得以确立,文学翻译总体呈现出由重形似向重神似发展的趋势.。
历史与记忆:中国吴语小说论
作者: 汤哲声[1]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艺研究
页码: 37-43页
主题词: 小说;吴语;《海上花列传》;中国;记忆;历史;清末民初时期;江南地区
摘要:本文所考察的吴语小说,总体特征是使用吴语(以苏州话为中心)和描写吴地世情(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小说。
这类小说大多产生于清末民初时期,主要作品有《何典》、《海上花列传》、《海天鸿雪记》、《海上繁华梦》、《九尾龟》、《人间地狱》等小说。
这些吴语小说曾经辉煌过,但很快就泯灭了。
论文由四个方面组成:一、吴语小说产生与消失的背景分析;二、吴语小说的文化分析;三、吴语小说的文学传统和叙事分析;四、吴语小说的语言分析。
翻译文学的引入与中国通俗文学的转型
翻译文学的引入与中国通俗文学的转型
禹玲;汤哲声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3)002
【摘要】从周至民国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东汉到宋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近代的西学翻译.具有独立性质的文学翻译就大量出现在第三次翻译高潮.在这股文学翻译高潮中,通俗文学作家积极译介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内容和新体裁,引进新的表达手法,将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禹玲;汤哲声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0;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台港通俗文学研究 [J], 汤哲声
2.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关系研究:从“史观”到“体制”——读范伯群的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 [J], 徐颛年
3.中国通俗文学发展轨迹研究——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 [J], 赫维
4.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民国北派通俗文学研究 [J], 汤哲声
5.中国通俗文学:通俗文学的多元价值 [J], 汤哲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派狭邪小说:中国清末小说的终结者
海派狭邪小说:中国清末小说的终结者
汤哲声
【期刊名称】《明清小说研究》
【年(卷),期】2003()4
【摘要】本文从社会发展、社会心理的角度论述了“海派狭邪小说”的生成和发展,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了它的价值和缺陷,从清末小说的价值观和美学观的角度上论述了它衰亡的原因。
【总页数】9页(P211-219)
【关键词】“海派狭邪小说”;社会发展;社会心理;价值观;美学观;中国;文学研究;清朝末期;《海上花列传》
【作者】汤哲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海派狭邪小说:现代意味的男性梦魇 [J], 胡璟
2."功架"想像——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择偶观的新变 [J], 胡璟
3.女陛想像与都市想像的互为一体——论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与上海的关系 [J], 胡璟
4.晚清海派狭邪小说中男伶书写的心理意蕴 [J], 武云霞
5.清末的狭邪小说——清代人情小说论之二 [J], 卢兴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译小说”的现代阅读及其意义——以民初教育部褒奖小说为例
“林译小说”的现代阅读及其意义——以民初教育部褒奖小
说为例
付建舟;汤吉红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9)2
【摘要】清末民初,“林译小说”影响很大,其中十几种为民初教育部所褒奖,以利于通俗教育。
这十几种褒奖小说为国民所普遍阅读,其中首推《黑奴吁天录》,其“阅读”焦点在于借黑奴悲黄种人,体现出浓厚的启蒙色彩。
对三种伦理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者对传统伦理的重视,尤其是通过西方小说发现中西在人伦上的相通之处,从而更加坚定了维护“伦理”的信念。
对四种社会小说的阅读,体现了读者关注下层人民的悲悯情怀,更肯定了西方社会小说与我国古文在叙事技法上惊人的相似之处。
对其他几种小说的阅读,各有侧重。
对这些褒奖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者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此外,考证与品评、批评这两种广义的“阅读”方式则大力促进了近代翻译小说批评的发展。
【总页数】10页(P84-93)
【作者】付建舟;汤吉红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林译小说序跋的文学史意义
2.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文学史意义
3.晚清民初文学翻译的高峰
——百年林译小说研究评述4.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整本书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黑布林英语阅读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5.文化交流中“二三流者”的非凡意义——略说林译小说中的通俗作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汤哲声 朱全定内容提要: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改译、删译与当时中国精英分子要利用小说启蒙国民有着很大关系,虽然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是以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为主,却对当时的中国政治思想和小说的美学思想、艺术结构产生了重要作用。
本文对清末民初翻译家的史学地位以及他们的“为我所需”、意译的观念和方式作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清末民初 小说翻译 价值和意义这是一批被遗忘或者受到不公评价的外国小说翻译群体,他们是(按照翻译外国小说出现的先后为排列顺序):包天笑、周桂笙、陈景韩(冷血)、徐卓呆、许指严、王蕴章(西神)、李涵秋、张春帆、恽铁樵、周瘦鹃、贡少芹、张毅汉、徐枕亚、严独鹤、胡寄尘、程瞻庐、陈蝶仙、李定夷、程小青、叶小凤、李常觉、陈小蝶、朱瘦菊、陆澹安、姚民哀、许瘦蝶、吴绮缘、王钝根、顾明道、闻野鹤等等。
他们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翻译作家,并且主要活动于清末民初时期。
根据既有的文学史描述,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的翻译作家素质不高,被认为翻译的随意性很强;清末民初小说的译作改译、删译之风严重,被认为不忠于原著;清末民初小说译作的原著品味也不高,被认为鲜有一流作品。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清末民初的那些小说翻译作品就成为了一堆文字垃圾,关注的人不多,更别说研究了。
问题是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作品真如文学史所描述的那样吗?如果放入历史语境和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思考,也许我们会有另一番解读。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确实改译、删译之风严重,包天笑、杨紫驎合译的《迦※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价值评估体系建构与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批准号:12 BZW1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2期茵小传》只是原著的上半部分,也就这么改译、删译了一下作为全本推了出来;苏曼殊、陈独秀译雨果的《悲惨世界》,也就连添带删地译成了一本十几回的故事,叫《惨世界》(报纸上连载时叫《惨社会》),改译、删译之风蔓延到当时几乎每一部译作。
这些翻译者们究竟改译、删译了什么内容呢?以苏曼殊、陈独秀译的《惨世界》为例,这部译作曾经连载于1903年10月8日至12月1日上海的《国民日报》。
如果与原著比对,将会发现译作将原著中主人公的情感故事和家庭故事全部删去,留下的是主人公的政治事迹和战斗故事。
不仅将《悲惨世界》翻译成一部政治小说,而且还成为不断评点中国社会、国民的启蒙小说。
小说中有这样的语言:我法兰西国民,乃是义侠不服压制的好汉子,不像那做惯了奴隶的支那人,怎么就好听这鸟大总统,来做个生杀予夺独断独行的大皇帝呢?那支那的风俗,极其野蛮,人人花费许多银钱,焚化许多香纸,去崇拜那些泥塑木雕的菩萨。
更有可笑的事,他们女子,将那天生的一双好脚,用白布裹起来,尖促促的好像那猪蹄子一样,连路都不能走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呢?十九世纪初的雨果,竟然在法国骂中国的奴隶思想,嘲笑中国人的菩萨和小脚。
这显然是译者加上去的。
只要稍加详细地追寻,就会发现,此时那些译作中增删的内容几乎均与国民的政治、思想、生活的启蒙有直接的联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翻译风气呢?有两个原因。
这是翻译者为了响应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小说启蒙的手段。
中国小说的地位在清末民初得到极大的提高。
小说地位提高的动力不是它的文学要素,而是可以通过小说的文学要素作为启蒙民众的工具。
小说革命的倡导者梁启超之所以提高小说的地位,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
” 1既然昔日欧洲魁儒硕学可以将身之经历、胸中所怀、政治议论寄之于小说,今日我中国仁人志士为什么不可以如此照做呢?所以在小说中增删些政治社会议论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是一种风气,甚至是一种提倡,小说也就是思想启蒙家们启蒙的工具。
问题是这样的议论在创作作品中完全可以,在翻译作品中却不允许,因为翻译毕竟是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的文化介绍。
这样的观念只是当下我们的翻译观念。
在当时的中国文人心目中小说并没有什么创作与翻译的区别,翻译也就是小说的另一种创作而已。
当时很多译作来自于日文,因为日文有很多汉字,因此也就成为了当时翻译者所热衷追寻的原著。
包天笑是中国最早撰写教育小说的作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家,他写的《苦儿流浪记》《弃儿埋石记》《馨儿就学记》曾经受到当时政府的嘉奖,可就是这三部署名“包天笑・撰”的小说均是根据日文边译边作的作品。
1908年苏曼殊在《民报》上发表他的译作《娑罗海滨遁迹记》,说这是一本印度人写的具有亡国之悲的笔记,可是苏的译作中却出现拜伦的诗句。
当时就有人怀疑该译作是苏曼殊托翻译之名的自撰。
包天笑、苏曼殊都是清末民初的知名作家,他们不需要借外国书或者外国人名提升自己,他们将“译”写成“作”,将“作”写成“译”,说明他们对“作”和“译”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既然创作作品可以随便议论,翻译作品就不能随便议论吗?翻译作品中增删些内容没有什么不可以。
二要论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的品味,并不低。
从当下的眼光看,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莫泊桑等世界一流作家作品是由他们首先引进到中国来的。
据禹玲博士研究,周瘦鹃从1915年开始就翻译莫泊桑的小说,到1947年时,共翻译了莫泊桑39部小说。
民国初年周瘦鹃翻译的短篇小说涉及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荷兰、塞尔维亚等14个国家。
他后来将其编成《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共两卷,于1917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入49篇小说。
当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主持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的工作,曾与周作人共同报请教育部表扬这套译作,并充满热情地称赞此书:“所选亦多佳作。
又每一篇告著者名氏,并附小像略传,用心颇为恳挚,不仅志娱悦俗人之耳目,足为近年来译事之光……当此淫佚文字充塞坊肆时,得此一书,俾读者知所谓哀情、惨情之外,尚有更纯洁之作,则固亦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矣。
” 2不过,应该看到这些世界一流作家作品在当时并不是小说翻译的主流,当时小说翻译的主流是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
言情小说的翻译自林纾1899年在福州刊行《巴黎茶花女遗事》之后,就一直是清末民初翻译的热点作品。
至于侦探小说那就更多了,阿英说:“当时译家,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来简直可以说是没有。
如果说当时翻译小说有千种,翻译侦探要占五百部以上。
” 3这些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也只是外国的流行小说,要说思想深刻当然比不上那些世界一流小说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些外国的流行小说在当时的中国就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呢?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社会需要它们。
伴随着大量的煽情情节和语言,《巴黎茶花女遗事》等翻译言情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这些关注到个人切身生活问题对正处于变革时期的年轻人来说极具吸引力,“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2期肠”,严复1904年写《出都留别林纾诗》中的这句诗句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当时的读者对那些言情小说译作的读后感。
同样,侦探小说除了情节的曲折之外,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法制意识也正切合寻求国体、政体变革的时代氛围。
侦探小说翻译家周桂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盖吾国刑律讼狱,大异于泰西各国,侦探小说,实未尝梦见。
互市以来,外人伸张治外法权于租界,设立警察,亦有包探名目。
然学无专门,徒为狐鼠城社,会审之案,又复瞻徇顾忌,加以时间有限,研究无心。
至于内地先谳案,动以刑求,暗无天日者,更不必论。
如是,复安用侦探之劳其心血哉!至若泰西各国,最尊人权,涉讼者例得请人为辩护,故苟非证据确凿,不能妄入人罪。
此侦探学之作用所由广也。
4从侦探学之中看到了“人权”,也就看到了与当时思想界的需求相一致的地方。
三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对中国小说最深刻的影响在于促进了小说观念和小说创作方法的变革。
首先是悲剧意识的确定。
中国传统小说几乎没有什么彻底的悲剧,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是悲剧,也要创作一个喜剧的尾巴,要么化蝶变树,让男女主人公的英魂飞翔在人间,相拥在天空;要么人鬼不了情,阳间实现不了的愿望到阴间去实现,即使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红楼梦》也被人留下一个“兰贵齐芳”的结局。
中国小说真正悲剧的出现是民初的那些“鸳鸯蝴蝶派”小说。
他们的小说都悲得很彻底,要么是主人公全死(如《玉梨魂》),要么是一疯一死(如《孽冤镜》),要么是一死一出家(如《霣玉怨》),小说的结尾总是人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鸳鸯蝴蝶派”作家能够写出这些悲剧小说,不是他们忽然对小说创作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就是来自于翻译小说启发和他们对翻译小说的借鉴模仿。
《玉梨魂》被认为是民初最有代表性的小说。
从情节设计和煽情手段上说,这部小说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在《红楼梦》以及明清以来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可以寻找到源泉。
这部小说最动人之处就是小说悲剧的结尾,而这个悲剧结尾的设计正是受到《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影响。
与《茶花女》一样,都用日记的形式交代故事的结局;都运用“叙述人”的凭吊来渲染悲剧气氛。
与《茶花女》相比,《玉梨魂》似乎更在乎渲染悲剧气氛。
院内是“枯干两株,兀然直立,枝叶皆化为乌有”,室内是“尘埃满地,桌椅俱无,窗上玻璃,碎者碎,不碎者亦为尘所蒙,非复光明本质”。
肃杀的环境之中再加上两首词《解连环》和《送入我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门来》,情景交融在一起,把悲剧气氛推向了极致。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叙述人”不断地站出来发几声感慨、几声叹喟,再加上大量的充满着自谴自责的诗词、书信,小说始终飘逸着一种“诉怨”的口气,它在抓住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始终压抑着读者的感情。
喜剧告终的小说关心的是故事情节发展的本身,表达的是作家个人理想和社会期待;悲剧结局的小说引发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背后力量的思考,有着更多的社会原因的挖掘和文化内涵的思考。
如果我们将“五四”时期鲁迅等人的小说联系在一起思考的话,就更能够感受到那些悲剧的翻译小说所产生的意义多么深远。
中国传统小说是“全知型”的叙事角度。
作者凌驾于故事之上无事不晓、无人不知地描述故事中发生的人和事。
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有优点,它可以清楚地有层次地描述出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或者去脉来龙。
但是存在着两大缺点,因果关系的思考是一种线型的时间思考,线型的时间思考主要是些阐释型的说明,结构沉稳但却呆滞;“全知型”的叙事角度便于说故事,却不适合写小说,因为它不符合小说创作中的“真”的追求。
小说要追求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全知型”的叙事角度却偏偏让叙事者能够说出那些别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使其“失真”。
传统小说创作中的这两大缺点在清末民初的小说中逐步得到了改善。
促使这种改善的正是那些侦探小说的译作。
侦探小说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讲究文体的小说,它以“设谜—解谜—说谜”作为情节结构,悬念的设置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