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点(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它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唯心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世界观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什么是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的发展阶段三个阶段
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什么是联系
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普遍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事物之间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条件性:条件对事物联系具有制约作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不是任意的
什么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为什么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
第一,新事物是旧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
第二,新事物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但又是旧事物不能战胜或克服的因素。
第三,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个范畴的中心线索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即统一关系
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即对立关系
矛盾同一性的作用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
矛盾双方竞争长高,此消彼长
促使旧矛盾体破裂和新矛盾体产生,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事物的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辩证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基本内容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什么是实践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
性
什么是实践主体、客体、中介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连结主客体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①实践的主体受制于客体,客体制约着主体,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②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
实践的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