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
初三历史中的重要文化和科技发展
![初三历史中的重要文化和科技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f7ed3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0.png)
初三历史中的重要文化和科技发展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1.农业技术: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耕作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农具的改进等。
2.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高超,如丝绸、棉布等。
4.冶金技术: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较为先进,如铁器的制造、铜器的铸造等。
5.建筑技术: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独具特色,如木结构建筑、城墙建筑、园林建筑等。
6.医药技术:中国古代的医药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
二、中国古代重要文化成就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主要思想有仁、义、礼、智、信等。
2.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等,主要思想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
3.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影响,如唐朝的玄奘西行取经等。
4.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丰富,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5.书法艺术: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有很高的价值,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6.绘画艺术: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有独特的风格,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三、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1.近代科技: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但在某些领域仍有突出的成就,如詹天佑的铁路工程、侯德榜的化学研究等。
2.现代科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航天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等。
3.科技创新:近年来,中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如高铁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等。
四、世界科技发展概况1.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科技:这些古代文明在数学、建筑、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
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科技发展迅速,如伽利略的物理学研究、牛顿的力学定律等。
3.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进入了高速时期,如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等。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f7d4a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f.png)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科技的开端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科技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知开始逐渐积累,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许多科学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这些科技成果在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二、古代中国的数学与天文学古代中国的数学和天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在数学方面,中国古代为世界数学史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如发明十进制计数法、汉字数字、六艺数、天元术、天元末及布条法等。
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人们通过长期观测和记录,积累了大量有关天体运动的知识,包括太阳、月亮、星辰等的运行规律。
中国的星历学也在东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三、古代中国的医学与药学中国古代医学和药学又称为中医与中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古代中国医学倡导“治未病”、“防未病”的理念,注重调理养生,擅长运用针灸、按摩、中药等方法治疗疾病。
中医药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开创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四、古代中国的工艺与发明古代中国工艺和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中国古代人们在陶瓷、纺织、冶金、造纸、造船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些发明不仅为中国自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世界科技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文化的传承也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古代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塑造并推动了科技创新的源泉。
古代的中国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科技智慧,科技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
结语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在当代,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古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点
![古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5cff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e.png)
古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点古代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古代科技的定义、古代科技的分类、古代科技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古代科技的定义古代科技是指在古代时期,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的各种工具、器械和设备等,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的一种综合性技术体系。
它包括了古代农业、手工业、建筑业、水利工程、医学、冶金等领域的技术。
二、古代科技的分类古代科技可以按照其应用领域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
1.按照应用领域分类(1)农业技术:古代农业技术是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农耕工具的改进、农作物的选育、灌溉技术的发展等。
(2)手工业技术: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包括纺织业、陶瓷业、造纸业等。
(3)建筑技术:古代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古代人类能够建造出宏伟的建筑物,如长城、金字塔等。
(4)水利工程技术: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改善了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包括灌溉系统、水库建设等。
(5)医学技术:古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包括草药的研究、针灸疗法等。
(6)冶金技术: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金属制品的生产,如铜器、铁器等。
2.按照发展阶段分类(1)古代初期科技:古代初期科技以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为主要内容,如农耕工具的使用、陶瓷制作等。
(2)古代中期科技:古代中期科技的重要特点是建筑技术的发展,如巴比伦的城墙、埃及金字塔等。
(3)古代后期科技:古代后期科技的重要特点是水利工程技术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如大运河的修建、针灸疗法的应用等。
三、古代科技的影响古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社会影响古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社会向农业城市社会的转变。
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加深。
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能够建造出更加宏伟的建筑物,彰显了社会的繁荣和文明。
中国古代的文化科技+知识清单--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文化科技+知识清单--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172d1d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7.png)
奴隶社会思想文化1.文化遗址:(1)夏朝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2)商朝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选必3)(1)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自然观: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
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3)价值观: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4)人生观:《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处世观: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3.教育:西周“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思想文化①“学在官府”传统被打破;②私学发展,学术下移,百家争鸣;③形成中国传统主流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封建社会秦:文化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大一统”意识逐渐形成领域成就史学①《史记》:西汉中期司马迁撰写,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 000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②《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①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②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③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医学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②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③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东汉华佗“麻沸散”科技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东汉张衡地动仪,《灵宪》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周髀算经》勾股定理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二、魏晋领域时间成就文学东汉末年开始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书法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诸体兼精,世称“书圣”绘画东晋出现知名专职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石窟魏晋至隋唐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领域时间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三)中外文化交流(传入与输出)1.佛教文化交流(选必3第2课)(1)概况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概述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b9ca7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c.png)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概述中国古代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拥有众多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发明和创新。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进行概述。
一、农业技术与灌溉系统中国在古代农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利用石器制作农具,开垦土地进行耕作。
在农业方面,中国人发明了畜力耕作、耕种技术,以及创造了农业生产所需的农具、耕田等。
同时,他们还掌握了高度发达的灌溉系统,如水利工程和引水技术,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二、造纸术与印刷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之一是造纸术。
公元105年,汉朝宦官蔡伦成功发明了造纸术,将纤维素纸浆浸泡在水中,并经过层层压实,使纸张逐渐形成。
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书写和记录的发展,也为后来的印刷术打下了基础。
印刷术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伟大的科技成就。
宋代时,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并广泛应用。
活字印刷术使得印刷更加便捷和高效,大大推动了书籍的传播与普及。
三、火药与火箭技术中国古代还有一项重要的科技成就是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在宋代,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优势。
火箭技术也是中国古代的信天游技术之一。
早在13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火箭,并将其投入战斗中。
火箭的发明和应用,不仅增强了军队的攻击力,也为后来的飞行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四、制瓷术与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的制瓷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从很早开始掌握了制作陶瓷的技术,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瓷器。
以汝窑、青花瓷等闻名世界,被誉为瓷器的瑰宝。
这种古代陶瓷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甚至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也被广泛交流与贸易。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路。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丝绸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五、科学技术与数学成就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和数学方面也有丰富的成就。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学习总结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827792bceb19e8b8f6ba6d.png)
专题学习总结
6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 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
活的向往。
(4)唐朝时期: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
专题学习总结
10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例题
(2014· 重庆文综)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以神游
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
追求,大量运用“ 美人芳草 ”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 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诗经》 C.《庄子》
专题学习总结
)
B.《老子》 D.《离骚》
专题二——
专题学习总结
1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3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横向·纵向·竖向 真题·案例·技巧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横向·纵向·竖向
1.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名称 发明与改进 外传 意义
西汉:已发明 4世纪传到朝鲜, 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
造纸术 植物纤维纸东 后来传到越南和日 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 造纸术
专题学习总结
汉:蔡伦改进 本;后经阿拉伯人 写材料羊皮纸和牛皮纸,
传到非洲和欧洲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
隋唐: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了 活字印刷术
13世纪中期, 传入欧洲,推动了文
传到朝鲜, 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
以后从西域 革,促进了人们的思
传到欧洲 13世纪传入 西欧 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专题学习总结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cb7f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f.png)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古代科技与文化是七下历史的学习内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初年已有用于书写绘图的纸,人们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造纸术后来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印度、阿拉伯。
唐朝时,阿拉伯人将造纸术经北非传入欧洲。
印刷术:隋唐时候已有佛经、日历、诗集雕版印刷品,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毕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
元朝出现了锡、木、铅、铜活字印刷术。
后来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指南针:战国时,我国人民已经发现了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
后来又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唐朝《千金方》中记载了制火药的方法。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用来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
当时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明朝时采矿开始用火药爆破法。
元朝时,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带领民众在岷江修建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3.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
4.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
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6.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7.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古代的天文历法1.春秋时期,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慧星并作了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我国历法已经形成固定系统,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多年。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882bf4eb52acfc789ebc996.png)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在历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的考查比重逐渐增大。
主要包括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思想、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宗教的传播和影响等基本知识。
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及产生的原因、影响,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
通过比较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异同点,培养历史比较能力以及理解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观点。
1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 1.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
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发生巨变,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2.大一统的秦汉文化秦汉时期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促成了文化的发达。
秦汉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
在科技领域,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等,成就辉煌;在思想领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王充的唯物思想与之尖锐对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古代宗教形成了新的格局;在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史学巨着《史记》、汉赋和乐府等,气势恢宏,气度不凡。
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发展呈现承上启下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斐然,例如圆周。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9883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b.png)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考点一、造纸术的发明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植物纤维。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影响(1)中国: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世界:中国的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考点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一、医学1.张仲景(东汉医圣)(1)成就:①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多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②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2)贡献: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华佗(东汉名医)成就:①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实施外科手术。
②发明“麻沸散”(古代麻醉剂)。
③创编“五禽戏”,强身健体。
1.诞生:约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代印度2.主张:众生平等。
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3.传入中国:两汉之际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4.中国传播: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5.意义: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罪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拓展】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道教、佛教的原因?①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②社会动荡不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a77bd026c85ec3a87c2c550.png)
逐渐平民化 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诗歌反 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通俗化)
句子长短参差,又称 “长短句”,便于更加灵 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变革时代,思想领域出现
“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 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 时代的恢弘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 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 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展使传奇小 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 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辨析比较
中西绘画的差异ຫໍສະໝຸດ (1)功能不同:西方画重写实、重功利。中国画在魏晋以后重 写意、非功利。 (2)技巧不同:西方画注重定点透视、重视物象,着重刻画, 追求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画不求形似,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 抒发,以墨代彩,表现手法灵活,以自娱自乐为绘画目的, 以自我表现为创作原则,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模块链接
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结合必修
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必修Ⅱ中国古代的经济部分思考 我国古代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如汉赋体现了大一统的气 度,唐诗是唐朝开放与繁荣的体现,宋词与商业发展、城市 繁荣有关, 明清小说与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 经济上商业繁 荣、资本主义萌芽等因素相关联等。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西方一样产生近代科技呢?
中国(落后)
经济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 位,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八股取士僵化了人们的 思想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76b63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5.png)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历史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古代智慧的奇迹吧!一、造纸术中国古代科技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造纸术。
在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将纸从稀缺的贵重品变成了大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信息传播。
纸张成为古代学者写作、保存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媒介,也促进了书籍的广泛流传。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另一个伟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航海家在航行时利用指南针来确定航向,这项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针的发明不仅使中国古代人民在航海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推动了世界海洋交通和文化的交流。
三、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又一伟大发明。
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重要突破,对于战争的结果起到了重要影响。
火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古代战争的格局,也推动了火器的发展。
火药的应用不仅在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民用烟花爆竹、医药等。
四、孔子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化人物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追求道德、敬畏天地、尊重先贤等一系列的思想理念。
他的思想被学者们广泛传承和研究,并产生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孔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陶瓷艺术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技术独步世界,以精湛细腻的工艺和典雅华丽的装饰而著称。
陶瓷制品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的瓷器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使者,传播着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六、木版印刷术中国古代的木版印刷术是印刷历史上的重大发明。
它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点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eec6c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5.png)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点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成为了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而文化则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而在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同样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知识宝库。
在高中历史中,学习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科技成就的辉煌,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科技和文化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传给世界的伟大发明之一,最早记录于汉代。
通过对植物纤维的开发和改良,中国人发明了制作纸张的方法。
这一发明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助于宣传和交流文字、思想和信息,也推动了中国古代书写难度的减轻,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指南针指南针是人类古代最伟大发明之一,中国人最先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指南针是一种基于地球磁场的仪器,可以指示地球磁场的方向,是航海和探险的必备工具。
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3、火药火药,也叫黑色火药,是一种综合燃烧剂,由硝酸盐、碳质物质和硫磺三种成分组成。
中国古代发明了火药,它的应用范围极广,从军队用途到文艺演出、消费品和医药等方面都被广泛采用了。
火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带动了军事战争的胜利和文化的繁荣。
4、造船技术造船技术是中国古代很成功的一项发明和应用技术,影响了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和航海发展的进程。
早在唐代,中国就开始在海船的建造方面有了很多成功案例和经验,中国古代大大小小的著名海战也都有着造船技术的参与和发挥。
二、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1、诗歌诗歌是中国古代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成为了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传递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和智慧。
中国古代的许多伟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为诗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了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了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de771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d.png)
了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文化的文明古国。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探索这个古老国度的发展与成就。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1. 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这项技术使得书写和记录变得更加方便,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利用磁铁石创造了指南针,使得航海更加准确和安全。
3. 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之一。
火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古代战争的格局,并对后来的科技和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传播得以极大地加速。
在唐代,经过千辛万苦的研究后,贾思勰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这项技术的诞生,为后来的出版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1. 思想家与哲学家:古代中国孕育了许许多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例如,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为后世影响深远。
此外,老子、孟子、墨子等等,都为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首,它有着广泛的影响,涉及到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家庭伦理等方面,对于中国社会的秩序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力。
3. 书法艺术: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之一。
古人将书法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练习书法来锻炼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而著称于世。
4. 经典文学:古代中国留下了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
《诗经》、《论语》、《史记》等经典著作,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也是后来文化发展的源泉。
三、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中国文明的独特之处。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而文化又推动了科技的创新。
专题03 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2021年中考历史背诵手册(部编版)
![专题03 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2021年中考历史背诵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cad76f960590c69fc376bc.png)
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青铜器与甲骨文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2、发展: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3.青铜工艺:采用“泥范铸造法”,青铜主要包含铜、锡、铅三种原料代表(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知识点二百家争鸣老子与孔子百家争鸣(1)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2)代表学派(3)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各学派精彩纷呈,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观点,这一文化繁荣的景象叫百家争鸣。
知识点三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四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唐诗::①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和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
(3)画家: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知识点六宋元时期的文化(1)繁华的都市生活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
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传统节日: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重要知识点默写》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重要知识点默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e21bd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5.png)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8 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天文、历法和医学1.天文:(1)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为,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2)《》中记载了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3)《》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是哈雷彗星。
2.历法:相传夏朝时就有了历法;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
3.医学:(1)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 时期问世的《》,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1.甲骨文(1)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和牛、羊等上的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
(2)价值: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2.青铜器(1)商周青铜铸造业的特点: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2)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的象征。
(3)代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4)发展: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刻有文字,被称为“”。
(代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
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5)古蜀文明: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它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
三、《诗经》和“楚辞”1.《诗经》:我国诗歌总集, ,保存了丰富的。
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总结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15a2dd76a20029bd642da6.png)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结构简图二、归纳总结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科技重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⑤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⑥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①封建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的束缚;②腐朽封建制度的制约性;③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性。
因此,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人的观念等。
之所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具体来看:①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试验的传统训练。
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③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
④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把大量知识分子卷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⑤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
总而言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学习古代科技史,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4d9f9e99b89680203d8254b.png)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1、造纸术:①西汉出现丝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于6世纪初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
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朝出现锡、木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①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时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领域。
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
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13世纪中期,火药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
●古代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1、先秦:①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
②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③战国时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①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了勾股定理的特例。
②西汉《九章算术》中许多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③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ll00多年。
4、隋唐:①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②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的长度。
③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82d6b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b.png)
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古代科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为古代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科技的概述、科技在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应用以及科技对古代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代科技的概述古代科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包括农业工具、冶金技术、纺织技术、造纸术等方面的重要突破。
在农业方面,古代人们研发出了耕作工具,如犁、锄等,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冶金技术方面,古代人们掌握了冶金技术,改善了工具的制作材料,提高了工具的质量。
在纺织技术方面,古代人们发明了织布机,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
在造纸术方面,古代人们发明了纸张,极大地改进了书写材料,推动了古代文化的传播。
二、科技在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应用科技在古代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古代农民运用农业工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体力劳动,从而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另外,古代农民还探索出了灌溉技术,改进了农田的水利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在手工业方面,科技的应用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比如,在纺织业中人们通过改进织布机的结构,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
古代手工业也出现了陶器、铁器等新的制造业,古人们通过应用科技的手段,使得手工业产能大大提升。
三、科技对古代文化的影响科技对古代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首先,古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助推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农业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大幅提升,为城市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手工业方面,科技使得产品的制作更加精细,推动了古代工艺品的制造和流通。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为古代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材料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促进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古代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彰显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古代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起来,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古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为古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
1.四大发明
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初年已有用于书写绘图的纸,人们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
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造纸术后来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印度、阿拉伯。
唐朝时,阿拉伯人将造纸术经北非传入欧洲。
印刷术:隋唐时候已有佛经、日历、诗集雕版印刷品,868年印
刷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毕昇发
明陶活字印刷术。
元朝出现了锡、木、铅、铜活字印刷术。
后来活
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指南针:战国时,我国人民已经发现了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
后来又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用
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唐朝《千金方》中记载了制火药的方法。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用来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
当时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
火炮等。
明朝时采矿开始用火药爆破法。
元朝时,火药和火器由阿
拉伯人传入欧洲。
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带领民众在岷江修建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3.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
4.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
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6.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7.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1.春秋时期,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慧星并作了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我国历法已经形成固定系统,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多年。
2.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了800个恒星以及五大行星运行情况。
当时还测定了一年中的主要季节。
3.《周髀算经》是编写于公元1世纪的一部天文著作。
4.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世界最早。
5.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明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并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6.唐朝僧一行的《大衍历》表明我国历法体系成熟;实测得到地球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的测量。
7.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是一种先进、合理的历法。
8.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对天象进行实际观测;精密推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编成《授时历》,同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他主持了元朝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最北观测点是北海(在今西伯利亚),最南的观测点是南海(在今西沙群岛)。
1.《皇帝内经》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著名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
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医生所沿用,后
世尊其为“脉学之宗”。
3.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他搜集民间许多灵验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
基础。
后人尊他为“医圣”。
4.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民间医生。
他制成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他还
创作体操“五禽戏”,使人体许多部位得到运动。
被人誉为“神医”。
5.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写成《千金方》,被后人称为“药王”。
6.《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7.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
他研读大量医书,走访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
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
花费27年心血写成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1.唯物主义思想
①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并使之
为人类服务。
②东汉王充指出,日食、月食都有一定规律,打雷下雨都是正常现象,并非天降灾害。
他批判迷信鬼神思想,他认为:人死了,形
体腐朽,变成灰土,精神也随之消亡,不会变成鬼。
鬼是不存在的。
③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去,精神也随之消失。
④唐代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与天命无关。
他还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并不由“圣人”的意志决定。
⑤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他还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
作用。
2.儒家思想
①儒家思想创始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孔子。
主张“仁政”,反对“暴政”、反对残酷剥削、反对“非礼”等都是他思想观点的体现。
②儒家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
孟子主张行“仁政”、“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礼”就是“制度、政策”,与“法”无甚区别。
荀子还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的观点。
③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道家思想
春秋晚期的著名的思想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向往“小国寡民”。
其著作是《道德经》。
4.法家思想
法家是反映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流派。
代表人物是韩非。
韩非主张“罢黜百家”,崇尚法治。
“法治”的对象是广大
臣民,除国君之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法家思想被秦始
皇接受,秦法尤其严酷。
5.墨家思想
墨子名翟,墨家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相传原是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主张“尚贤”、“兼爱”、“节用”等。
6.兵家思想
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术思想。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