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测量(带答案)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基本要求1.了解距离测量的光电测距法,全站仪及其使用。
2.理解钢尺的一般量距、精密量距方法。
3.掌握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的概念,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钢尺量距、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重点概念:直线定线、尺长方程式、直线定向、子午线收敛角和磁偏角、坐标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象限角。
2.难点:钢尺精密量距外业成果的改正,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三)教学内容1.讲述内容(2学时)量距的工具及方法和精度;直线定向的概念;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2.自学内容(2学时)距离测量的误差分析;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施测,钢尺量距的精密法;钢尺尺长方程式;光电测距。
3.实验学时(4学时)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罗盘仪的使用、光电测距。
(四)复习思考题1.进行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么?目估定线通常是怎样进行的?2.钢尺精密量距需要进行哪三项改正?3.简述光电测距的原理。
4.什么是直线定向?确定直线的方向采用的标准方向有那几种?5.直线的方向可用什么来表示?解释方位角和象限角的概念。
(五)例题选解1.表示直线方向的有(CD) A、水平角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E、倾斜角2.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夹角。
3.方位角就是从标准方向的北端逆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夹角。
(×)4.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5.磁偏角的角值是个固定值。
(×)6.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ABD)A.真北B.轴北C.子午线D.磁北E.Y轴7.地面直线的真方角与磁方位不相等时,说明有子午线收敛角。
(×)8.罗盘仪用于测定直线的(B)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坐标方位角D.象限角9.根据量距精度要求不同,一般分为(CE)A、直接量距B、间接量距C、一般方法量距D、视距E、精密量距10.精密量距时,只要每尺段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便可得到该尺段的实际长度。
大学测量学(第二版)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5.023+2.34=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3.2×2000=464m ,==d 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34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

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采用DJ6经纬仪对某一水平角观测四个测回,则第三测回盘左起始方向度盘位置的应设置在()。
A、0°或稍大处B、90°或稍大处C、135°或稍大处D、180°或稍大处正确答案:B2、在1:1000地形图上,现量得某相邻由低到高两条等高线上两点A、B 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02m,设等高距为1m,则BA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A、-1%B、-5%C、1%D、5%正确答案:B3、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高程是()。
A、72.389B、72.269C、72.289D、72.260正确答案:D4、“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是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遵循这个原则是为了()。
A、防止观测值误差累积B、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C、提高观测精度D、提高控制点测量精度正确答案:B5、基础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基础面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误差为()。
A、±5mmB、±10mmC、±15mm正确答案:B6、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6测站完成,观测高差总和为+12mm,其中两相邻水准点间2个测站完成,则其高差改正数为()。
A、-4mmB、-2mmC、+2mmD、+4mm正确答案:A7、控制测量中,可以不考虑控制点通视的是()。
A、GPS测量B、导线测量C、边角网测量D、三角网测量正确答案:A8、在测区内布置一条从一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点后终止于另一已知点,并且两端与已知方向连接的导线是()。
A、闭合导线B、附合导线C、导线网D、支导线正确答案:B9、用水准测量法测定 A、B 两点的高差,从 A 到 B 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 1.234m,前尺中丝读数1.470m,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 1.430m,前尺中丝读数 0.728m,则高差hAB 为()米。
A、-0.938B、-0.466C、+0.466D、+0.938正确答案:C10、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2mm+2ppmD),AB两点距离为1公里,则一测回AB测距中误差为()。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答案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练习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A)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3、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m,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m,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B)。
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B)。
6、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A)。
A.标准方向线B.东西方向线C.水平线D.基准线7、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
A.0°~270°B.-90°~90°C.0°~360°D.-180°~180°8、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以上都不是9、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C)。
A.96°B.276°C.6°D.174°α=35°23′,测得左夹角∠ABC=89°10、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ABα=(A)。
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CBA.124°57′B.304°57′C.-54°11′D.305°49′计算题1、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解:=B1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12=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34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2、已知点A 坐标,=1000、=1000、方位角=35°17'36.5",两点水平距离=200.416,计算点的坐标?35o17'36.5"=1163.58035o17'36.5"=1115.7933、=3712232.528、=523620.436、=3712227.860、=523611.598,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方位角、水平距离。
测量复习题10(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A]1.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工作,首先需进行测站点设置及后视方向设置,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其方向值应设置为()。
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B.0°C.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D.90°[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B]2.下列关于提高施工测量放样精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点位误差与定向边的距离成反比,应尽量利用长边进行定向B.点位误差与放样距离成正比,放样的距离不宜过长且要求放样边大于定向边C.点位误差与放样角成正比,应尽量将放样角控制在0~90°之间D.将安置仪器误差和放样点的标定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A]3.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B.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C.测站点至前视点的方位角D.前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D]4.全站仪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原理是( )。
A.水准测量原理B.导线测量原理C.三角测量原理D.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B]5.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mm D )1023(6⨯⨯+±-,则用此全站仪测量3km 长的距离,其中误差的大小为( )。
A.±7mmB.±9mmC.±11mmD.±13mm[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A]6.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mm D )1023(6⨯⨯+±-,当距离D 为0.5km 时,单向一次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是( )。
A.±4mmB.±2mmC.±3mmD.±8mm[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D]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站仪程序测量功能的是()。
A.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切换显示B.三维坐标测量C.悬高测量D.三边测量[单项选择题][易][全站仪测量][A]8.电子测距仪的主要指标是()。
工程测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由两点坐标计算直线方位角和距离的计算称为()。
A、坐标正算B、导线计算C、坐标反算D、水准计算正确答案:C2、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当距离D为0.5km时,单向一次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是()。
A、±4mmB、±2mmC、±3mmD、±8mm正确答案:A3、望远镜概略瞄准目标时,应当使用()去瞄准。
A、微动螺旋和准星B、微动螺旋C、准星和照门D、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正确答案:C4、光学经纬仪的照准部应绕()在水平面内旋转。
A、视准轴B、基座C、竖轴D、横轴正确答案:C5、相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平均海水面Bs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假定水准面正确答案:D6、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指的是()之差。
A、终边方位角已知值与终边方位角推算值B、起始边方位角与终边方位角C、终边方位角推算值与终边方位角已知值D、终边方位角与起始边方位角正确答案:C7、相对误差越小,精度()。
A、无法判断B、越低C、相同D、越高正确答案:D8、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
A、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B、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C、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D、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正确答案:C9、容许误差是指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A、偶然误差B、观测值C、中误差D、相对误差正确答案:A10、当经纬仪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时,应旋转()螺旋。
A、物镜对光螺旋B、脚螺旋C、目镜对光螺旋D、中心锁紧螺旋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对于极限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有()oA、观测多边形内角,观测值之和与内角和理论值的差值为极限误差B、通常情况下,处于极限误差范围内的误差出现的几率为99.7%C、测量上偶然误差不会超过一特定的数值,此数值为极限误差D、极限误差可以用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E、通常取3倍中误差作为极限值正确答案:BCE2、光电测距成果的改正计算有()。
(完整word版)距离测量(带答案)

1、(B)2、(A)3、(D)4、(A)5、(C)6、(A)7、(B)8、(B)9、(B)10、(A)11、(A)12、(A)13、(B)14、(D)15、(A)16、(A)17、(D)18、(B)第四章距离测量(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26.8℃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B )。
A.–2.45mm B.+2.45mm C.–1.45mm D.+1.45mm2、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现用该钢尺量的AB的距离为100.00m,则距离AB的尺长改正数为( A )。
A.–0.010m B.–0.007m C.+0.005m D.+0.007m3、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则该尺的名义长度为( D )。
A.29.997m B.30.003m C.0.003m D.30m4、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则该尺在标准温度和拉力的情况下,其实际长度为( A )。
A.29.997m B.30.003m C.0.003m D.30m5、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 C )。
A.29.8540m ;-0.4mm B.29.8540m ;+0.4mmC.29.8536m ;-0.4mm D.29.8536m ;+0.4mm6、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测量试题4(及答案)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丈量一段距离,往、返测为126.78米、126.68米,则相对误差为()A、1/1267B、1/1200C、1/1300D、1/11672.地面上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之间相差()度。
A、180°B、360°C、270°D、90°3、精密量距时,进行桩顶间高差测量是为()而进行的测量工作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垂直改正4、当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的长度且便于量距,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5.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0°--90°.B.0°--180°.C.0°--360°6.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水平角度。
7.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米.B.分米.C.厘米.8.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A. h=1/2Kl·sin2α+i-v.B.h=1/2Kl·sin2α.C.h=KL·sinα.9.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D=nl+q.B.D=kl.C.D=nl.10.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钢尺.B.皮尺.C.百米绳.11、视距测量一般仅用于()测量中A.测图的碎部B.测图的水平控制C.高程控制D.求两点的水平距离二、判断题1.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2.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 4.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时,要求相对误差K不应大于1/3000 ()5.钢尺中,零点位置在端点的为刻度尺()三、填空题1.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距离丈量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大学测量学(第二版)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H 15.023+2.34=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 及中误差Dm 。
【解】==dM D 23.2×2000=464m ,==d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新)冀教版四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配套练习(附答案)

4.2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教学提示认识“两点之间的距离”,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是,看图回答问题。
教材呈现了“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情境图并设计了两个问题。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知道:(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以走;(2)估计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中间的路,因为这条路直,走的比较短。
活动二,实际测量。
教材呈现了“从A 到B的三条线”先估计,再测量的活动要求。
目的是通过估计和测量活动,逐步由生活经验提升到理性认识。
知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同时也知道“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一、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选取与呈现现实生活情景和生活现象作为学习的内容,可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有助于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愿意亲近数学,想学数学。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和动手测量的过程,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难点运用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直尺或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你通常走哪一条?为什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回顾从家到学校的最短路线开始教学,为本节课学习新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做了有利的铺垫,为新知的学习从生活中寻找原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测量员理论考试分类模拟题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三)

测量员理论考试分类模拟题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三)一、单项选择题1.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答案:B2. 的外形和轻便钢卷尺相似,整个尺子收卷在一皮盒中,长度有20m、30m、等几种。
A.40mB.50mC.60mD.70m答案:B3. 在第Ⅱ象限时,象限角R与方位角A的关系为。
A.R=180°-AB.R=180°+AC.R=A-180°D.R=A+180°答案:A4. 轻便钢卷尺的长度有10m、20m、等几种。
B.40mC.50mD.60m答案:C5.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276°C.6°D.180°答案:C6. 象限式度盘可以用来直接测定直线的。
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坐标方位角D.磁象限角答案:D7. 可同时测出光电测距仪加常数和乘常数的方法是。
A.基线比较法B.六段解析法C.六段基线比较法D.解析法8. 测钎是用直径5mm左右的粗钢丝制成,长为,上端弯成环形,下端磨尖。
A.10~20cmB.20~30cmC.30~40cmD.40~50cm答案:C9. 一般方法钢尺量距是指采用目估定线,将钢尺拉平,整尺法丈量,该方法精度不高,相对误差一般只能达到。
A.1/1000~1/5000B.1/2000~1/5000C.1/1000~1/10000D.1/2000~1/10000答案:A10. 一般钢卷尺上的最小分划为。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答案:C11. 同一直线上的正、反方位角的关系为。
A.αBA=αAB±90°B.αBA=αAB±180°C.αBA=αAB+90°D.αBA=αAB+180°答案:B12. 视距尺是一种漆油黑白相间的、带有分划值的尺子,每分米注有数字。
测量第二讲练习答案与解析

1.钢尺量距时,加入下列何项改正后,才能保证距离测量精度?()。
【结构2010-11】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答案:D解析:钢尺精密量距需要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考纲考点:精密钢尺量距。
2.外界气温变化会对钢尺丈量结果产生影响,减小其影响的方法是()。
【给排水2018-53】A.重复丈量取平均值B.进行温差影响改正C.进行高差改正D.定线偏差改正答案:B解析:钢尺丈量可以通过计算对温度、尺长和倾斜进行改正;本题减小外界气温变化会对钢尺丈量结果影响进行温差影响改正。
考纲考点:精密钢尺量距。
3.视距测量方法测量水平距离时,水平距离D可用下列何公式表达(l为尺间隔,α为竖直角)()。
【结构2017-12】A.K cos2αB.K cosαC.12K cos2αD.12K sinα答案:A解析:视距测量中,视准轴倾斜时,l为尺间隔,α为竖直角,水平距离为D=K cos2α。
考纲考点:视距测量。
4.某电磁波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用该测距仪测得500m距离,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mm。
【结构2011-09】A.±18B.±3C.±4.5D.±6答案:C解析:光电测距仪测距标称精度±(A+Bppm×D)mm;A,仪器的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系数;D,实际测量的距离值,km。
±(3+3×0.5)=±4.5mm。
考纲考点:光电测距仪精度。
5.某双频测距仪设置的第一个调制频率为15MHz,其光尺长度为10m,设置的第二个调制频率为150kHz,它的光尺长度为1000m。
若测距仪的测相精度为1:1000,则测距仪的测尺精度可达到()。
【岩土2013-10】A.1cm B.100cm C.1m D.10cm答案:A解析:测距仪的测相精度为1:1000,光尺长度为10m(精尺)和1000m(粗尺),粗尺保证测程,精尺保证精度,可计算10m的精尺的精度为1cm。
测量试题4(及答案)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丈量一段距离,往、返测为126.78米、126.68米,则相对误差为()A、1/1267B、1/1200C、1/1300D、1/11672.地面上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之间相差()度。
A、180°B、360°C、270°D、90°3、精密量距时,进行桩顶间高差测量是为()而进行的测量工作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垂直改正4、当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的长度且便于量距,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5.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0°--90°.B.0°--180°.C.0°--360°6.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水平角度。
7.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米.B.分米.C.厘米.8.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A. h=1/2Kl·sin2α+i-v.B.h=1/2Kl·sin2α.C.h=KL·sinα.9.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D=nl+q.B.D=kl.C.D=nl.10.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钢尺.B.皮尺.C.百米绳.11、视距测量一般仅用于()测量中A.测图的碎部B.测图的水平控制C.高程控制D.求两点的水平距离二、判断题1.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2.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 4.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时,要求相对误差K不应大于1/3000 ()5.钢尺中,零点位置在端点的为刻度尺()三、填空题1.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距离丈量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测量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常用的距离测量工具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卷尺B. 测距仪C. 罗盘D. 望远镜2. 什么是三角测量?A. 使用三个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 使用三个角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C. 使用三个距离确定一个点的位置D. 使用三个高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3. 在地形测量中,等高线表示什么?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起伏C. 地形的海拔高度D. 地形的水流方向4. 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GPS)?A. 一种地图制作工具B. 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 一种地形测量方法D.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5.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精度B. 操作者技能C. 环境因素D. 测量对象的移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测量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7. 解释什么是大地测量学,并说明其重要性。
8. 描述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有一个三角形,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2),B(4,6)和C(7,5),请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
10. 给定一个地形剖面图,其等高线间隔为10米,如果从点P(100米)到点Q(200米)的高度变化为30米,请计算两点之间的坡度。
答案一、选择题1. D(望远镜主要用于观察,不用于测量距离)2. A(三角测量是使用三个已知点来确定一个未知点的位置)3. C(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海拔高度)4. B(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5. D(测量对象的移动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而是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二、简答题6. 测量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交通网络设计、公共设施分布等,通过精确测量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准确性。
7. 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以及地球表面点的精确位置。
其重要性体现在为全球导航、地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提供基础数据。
04《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式中: △Lf、△L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 为每米钢尺重量;l 为钢尺长度;p 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 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 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 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 响。
式中: △Lf、△L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 为每米钢尺重量;l 为钢尺长度;p
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 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 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
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 响。
3.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 确定空间两点在某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即水平距离。 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需要获得三个基本量: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对应得三项基本外业工 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其中的距离测量是指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数Δl。可采用如下方法对钢尺进行检定:已知地面两点的实际长度为 l,用待检定的钢尺对两点的距
工程测量理论习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高程与其平距正确答案:A2、采用轴线法测设建筑方格网时,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个。
A、4B、3C、2D、5正确答案:B3、对于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总是存在的B、误差是完全可以消除的C、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加以消除D、系统误差不具有累积性正确答案:A4、倾斜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上方,则该垂直角()。
A、称为仰角,角值为负B、称为仰角,角值为正C、称为俯角,角值为负D、称为俯角,角值为正正确答案:B5、已知CD的坡度=-0.65%,D点高程=100m,CD的水平距离=1000m,则C 点高程为()。
A、93.5mB、-93.5mC、106.5mD、100.65m正确答案:C6、经纬仪视准轴CC与横轴HH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重合D、成45°角正确答案:B7、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72.260mB、72.269mC、72.289mD、72.280m正确答案:C8、第Ⅲ象限, 象限角R与方位角α的关系为()。
A、α=360°-︱R︱B、α=180°+ RC、α=RD、α=180°-︱R︱正确答案:B9、接图表的作用是()。
A、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位置关系B、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C、表示相邻图幅的经纬度D、表示本图的图名正确答案:A10、点之记指的是()。
A、记录控制测量成果的数据文件B、图形或文字形式记录控制点位置的文件C、控制点测量标志D、记录控制点点名和坐标的文件正确答案:B11、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对于经纬仪整平精度的关系是()。
A、无法确定B、精度相等C、圆水准器精度高D、管水准器精度高正确答案:D12、微倾式水准仪能够提供水平视线的主要条件是()。
工程测量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设地面B、B'两点间相距80m,水准仪安置在BB'中点时,测得高差hBB,=+0.228m;将水准仪移至离B'点附近2-3米处,读取B点水准尺上中丝读数=1666m,B'尺上中丝读数=1446m,则仪器的i角为()。
A、+21.4"B、-21.4”C、+20.6"D、-20.6”正确答案:D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三级导线往返测距离相对中误差应小于()。
A、1/3000B、1/5000C、1/7000D、1/10000正确答案:C3、每个测站水准尺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
A、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B、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D、偶然误差正确答案:C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A、定段B、定线C、定向D、定标正确答案:B5、在进行经纬仪水准管轴是否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时,应先粗略整平仪器,使水准管轴和任意两个脚螺旋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转动照准部(),若气泡仍居中,表示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A、90°B、O oC、270oD、180o正确答案:D6、测量中最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指标是()。
A、中误差B、相对误差C、真误差D、容许误差正确答案:A7、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工作,首先需进行测站点设置及后视方向设置,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其方向值应设置为()。
A、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B、0°C、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D、90°正确答案:C8、采用设置龙门板法引测轴线时,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oA、1/4000B、1/2000C、1/3000D、1/1000正确答案:B9已知控制点A的坐标二100.00m,=100.00m,控制点B的坐标二80∙00m,=150∙00m,设计P点的坐标=130.00m,=140.00m。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答案:假定水准面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答案:平均水准面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答案: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以为y轴。
答案: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东西方向的横轴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答案:经度纬度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答案:高差7.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答案: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8.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9.测量学的任务是。
答案:测绘和测设10.由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答案:坐标纵轴线北端11.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到360°12.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答案:直线定向直线定线13.用钢尺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
答案: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14.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的夹角。
答案:磁北真北15.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答案:180°16.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
答案:303°20′17.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
答案: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环的检校水准管的检校18.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在同一转点上,既有,又有读数。
答案:传递高程本站前视读数下站后视读数19.一测站的高差abh 为负值时,表示高,低。
答案:A 点B 点20.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准星和照门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图像不清晰,应该_____________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_________螺旋。
答案:物镜对光目镜对光21.水准点的符号,采用英文字母_______表示。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1、在距离丈量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如何进行定线? 答: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上进行直线定线。
如图所示,A 、B 为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先在A 、B 点上持立标杆,甲立在A 点后1~2m 处,由A 瞄向B ,使视线与标杆边缘相切,甲指挥乙持标杆左右移动,直到A 、2、B 三标杆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标杆竖直地插下。
直线定线一般由远到近。
2、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直、平、准”。
3、用钢尺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232.355m ,返测为232.340m ;CD 段往测为145.682m ,返测为145.690m 。
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两段丈量结果各为多少?()()182001686.145008.01686.1452/690.145682.145008.0690.145682.145154001348.232015.01348.2322/340.232355.232015.0340.232355.232==∆==+=-=-=∆==∆==+==-=∆CD CD CD AB AB AB D K mD mD D K mD mD根据两段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确定两段距离丈量精度不同.4、什么叫直线定向?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答:确定一条直线与一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称为直线定向。
为了确定两点间平面位置的相对关系,测定两点之间水平距离外,需要确定两点所连直线的方向。
5、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哪些?什么叫方位角? 答: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量至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6、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γδαγαδ-+=+=+=m m A A A A 其中δ为真北方向和磁北方向所夹的磁偏角,γ为真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所夹的子午线收敛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B)2、(A)3、(D)4、(A)5、(C)6、(A)7、(B)8、(B)9、(B)10、(A)11、(A)12、(A)13、(B)14、(D)15、(A)16、(A)17、(D)18、(B)第四章距离测量(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26.8℃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B )。
A.–2.45mm B.+2.45mm C.–1.45mm D.+1.45mm2、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现用该钢尺量的AB的距离为100.00m,则距离AB的尺长改正数为( A )。
A.–0.010m B.–0.007m C.+0.005m D.+0.007m3、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则该尺的名义长度为( D )。
A.29.997m B.30.003m C.0.003m D.30m4、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
则该尺在标准温度和拉力的情况下,其实际长度为( A )。
A.29.997m B.30.003m C.0.003m D.30m5、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 C )。
A.29.8540m ;-0.4mm B.29.8540m ;+0.4mmC.29.8536m ;-0.4mm D.29.8536m ;+0.4mm6、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A.1/6030 B.1/6029 C.1/6028 D.1/60277、已知直线AB间的距离为29.146m,用钢尺测得其值为29.134m,则该观测值的真差为( B )。
A.+0.012m B.–0.012m C.+0.006m D.–0.006m8、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米,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米,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米,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B )。
A.64.748m B.64.812m C.64.821m D.64.784m9、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则其尺长改正为( B )。
A.–0.012mm B.+0.012mm C.–0.006mm D.+0.006mm10、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设钢尺的膨胀系数为1.2×10-5/°C,则其尺长方程为( A )。
A.L=30m+0.012m+1.2×10-5×30×(t-20℃)mB.L=30m-0.012m+1.2×10-5×30×(t-20℃)mC.L=30m+0.012m+1.2×10-5×(t-20℃)mD .L=30m-0.012m+1.2×10-5×(t-20℃)m11、在山区丈量AB 两点间的距离,往、返值分别为286.58m 和286.44m ,则该距离的相对误差为( A )。
A .1/2047B .1/2046C .1/2045D .1/204412、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 A )m 。
A. -0.016B. 0.016C. -0.032D. 1.98713、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B )。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14、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 ct 221D,式中D t 2为( D )。
A.温度B.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C.光速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15、下面是四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A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16、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A )的方法。
A .距离B .水平距离C .高程 D. 高差17、钢尺精密量距中,需对每一尺段进行( D )。
A .尺长改正B .温度改正C .倾斜改正 D. 都需要18、脉冲式测距仪通常比相位式测距精度( B )A .高B .低C .不能确定 D. 相等二、名词解释视距测量、直线定线、端点尺、刻划尺、尺长改正、相对误差、电磁波测距仪、相位式测距三、简答1、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小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若实际长度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4、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通常要加哪几项改正?5、钢尺的名义长度与标准长度有何区别?6、简述视距测量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不受地面起伏变化的影响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
但其测距精度低,约为:1/200-1/300。
)7、简述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基本公式的个符号的含义。
8、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么?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各适用什么情况?9、解释光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表达式()D b a m D •+±=的含义。
10、简述光电测距的优点。
a四、计算题1、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126.78米,返测为126.68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357.23米和357.33米。
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各等于多少?2、设丈量了两段距离,结果为:11D =528.46m±0.21m ;12D =517.25m±0.16m 。
试比较这两段距离的测量精度。
3、设拟测设AB 的水平距离D0=18m ,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h=0.115m 。
精密丈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L0=30m ,实际长度L=29.997m ,膨胀系数α=1.25×10-5,检定钢尺时的温度t=20℃。
求在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D 。
4、视距测量中, 已知测站点HO=65.349m ,量得仪器高i=1.457m ,测点为P 点,观测得:视距读数为0.492m ,中丝读数为1.214m ,竖盘读数为95°06´(顺时钟注记),竖盘指标差为+1´,计算平距和P 点的高程。
45、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 ,返测为217.38m ,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 ,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6、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下表。
7、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 t =30m-0.008m+1.2×10-5(t-20°C)×30m ,用该钢尺丈量AB 的长度为125.148m ,丈量时的温度t=+25°C ,AB 两点的高差h AB =0.200m,计算AB 直线的实际距离。
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D )4、(A )5、(C )6、(A )7、(B )8、(B )9、(B )10、(A )11、(A )12、(A )13、(B )14、(D )15、(A )16、(A )17、(D )18、(B )四、计算题1、【解】:相对误差:k1=1/1200,k2=1/3590,因为相对误差k1>k2;所以第二段距离丈量比较精确。
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分别为:d1=126.73m ,d2=357.28m 。
2、【解】:2516146.52821.0111111=±=±=D m K 3232125.51716.0121212=±=±=D m K 由于1211K K >,所以第一段的相对中误大于第二段的相对中误,故第二段丈量的精度高。
3、【解】:D=18.0051米。
4、【解】:D=0.492*100*cos2(5°06´+1´)=48.809mHp=65.349+D*tan5°07´+1.457-1.214=69.962m5、【解】:据题意()()m 34.21738.21730.2172121=+=+=返往D D D (1) 200012716134.21708.0<==∆=D D K ,此丈量结果能满足要求的精度。
(2) 设丈量100m距离往返丈量按此要求的精度的误差为 时,则则 m 05.0±≤∆,即往返丈量较差最大可允许相差为0.05m 。
6、【解】:据题意,其计算过程见下表。
表:距离丈量记录表7、【解】:尺长改正数:m l l l l d 033.0148.12530008.00-=⨯-=⋅∆=∆ 温度改正数:m l t 008.0148.125)2025(102.15=⨯-⨯⨯=∆-高差改正数:m l h l h 0148.125204.022≈⨯-=-=∆ 所以AB 直线的实际距离m l AB 123.1250008.0033.0148.125=+--=。